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生物的分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册《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课题名称: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课时:1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
2.描述生物分类的方法。
3.关注生物分类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根据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
生物分类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法、看图填空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一本全练)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96—100页。
重点内容:根据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
二、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完成《一本全练》课前预习自主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10分钟)
三、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15分钟)
核对课前预习答案,对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如:植物的分类依据和方法;
动物的分类。
四、巩固记忆(10分钟)
1.植物分类的依据: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绿色开花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根、茎、叶、花和果实、种子来分,其它植物的分类主要根据它们的根、茎和叶。
2.动物的分类依据:外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等。
3.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五、当堂训练,及时反馈。(5分钟)
独立完成一本全练部分习题。
六、【教学后记】
初中知识生物的分类教案
初中知识生物的分类教案
1. 掌握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 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
四、教学内容
1. 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生物,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2. 学习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进行简单讲解和讨论。
3. 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分类的方法和工具。
4. 学习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常见生物的分类方式。
5. 练习:配合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生物分类的概念、意义、基本原则、方法以及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进行总结。
六、板书设计
1. 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
七、课后作业
1. 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写出对生物分类的理解;
2. 查找一种生物的分类资料,总结其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
3. 完成练习题。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主要围绕生物分类展开,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概念、意义、原则、方法以
及常见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生物分类的基本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分类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探索兴趣。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分类 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四节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内容分析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孕育了生命,从冰封的北极雪原到炎热的赤道,从喜马拉雅山之巅到大西洋的深层海底,地球上到处充满着生命,展示着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可是至少400 万种的生物,如果不将它们加以分类,人类就无法研究它们并加以利用,所以说本节课很关键,只有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及比较抽象的分类等级,才能为以后了解各种生物的特点打下坚定基础。
2 、教学重点
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教学难点:描述种的概念。
4、本节内容的地位
本节内容包括“生物分类的依据”和“生物分类的单位”两部分,是对以前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通过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和实践,尝试根据一定的生物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时生物的分类等级是将各种生物在整个生物界加以“定位”的关键,也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亲缘关
系远近的依据。通过本节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为终身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 、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经验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她们对于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就浅显的接触了生物的分类例子,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这对学生接受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 、难点及其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常看到和接触到不少动物,但生物分类的等级是将各级生物在整个生物界加以“定位”的关键,也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亲缘关系远近的依据,特别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它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只有了解它的特点才能更好的了解其它分类单位,而它的概念却很抽象,所以把“种的定义”作为难点,并通过观看短片,小游戏拼图和讨论方式来抓住种的基本特征,尽而引出种的概念。
生物的分类-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的分类-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
2.掌握生物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3.知道生物分类的历史和发展。
4.了解常见的生物门和类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历史和发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影像,向学生展示不同生物的形态、性状、习性等特征。引导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并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对这么多的生物进行分类?
2. 概念解释
解释“生物分类”的概念,生物分类是指对生物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组,以便于
人们对生物进行研究、认识和探索。
3. 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
讲述生物分类的意义和目的,生物分类能使我们更好地对生物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框架和方法。
4. 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1.形态分类原则: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花冠分裂情况、叶子的形状等。
2.解剖分类原则:根据生物的内部结构进行分类,如器官的特征、组织的构成等。
3.生态分类原则:根据生物的生境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如生长环境、食性等。
4.进化分类法: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如分类树、分类学中的“树状
系统”。
5. 生物分类的历史和发展
1.古代分类法:记载了最早的生物分类方式,以翼形目为依据,把所有的生物分为“有翼”和“无翼”两类。
2.传统分类法:以生物形态特征为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
3.进化分类法:以生物进化的关系为依据,逐渐成为现代分类法的主要依据。
6. 常见的生物门和类群
1.动物门: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鱼类、无脊椎动物等。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分类 学案
7.22.1 生物的分类
一、科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
1.科学家以生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依据,将生物分为界、________、纲、______、科、______、________7个等级,其中,______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狗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______纲、______目、犬科、______属、犬种。
3.在检索表中,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________的两类,具有________性状的生物归为一类,与该性状特征______的生物归为另一类,特征相反的两类性状相对排列;然后,在每个类别中再寻找另一些特征,依据__________继续归类、相对排列,直至确定出不同种生物的________为止。
二、生物的命名
1.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__________。
2.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一种生物的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________,第二个词为________。
答案:一、1.性状差异的程度亲缘关系的远近门目属种种
2.哺乳食肉犬
3.对立相似相异新的性状差异分类地位
二、1.研究交流开发利用
双名法
2.属名种名思考讨论
答案:不同的类群名称属于不同的分类等级,给蜜蜂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是分类上的需要,它表明了蜜蜂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
知识点
1.分类单位与共同特征的关系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越远。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精品教案《第五单元 第14章 第2节 生物的分类》(4)
5.14.2 生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虚心、耐心听取同学的想法,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体验合作学习。
②认识目标:①说出生物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
②理解“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
③根据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重要依据。
【教学时间】(2学时)第1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生活实例引入:出示超市商店或书店的照片
(二)自学
1. 自学内容一:生物的学名
●阅读观察,完成讨论P111(1-2)
自学内容二:生物的分类
自学方法:
●①观察P113科学的分类表。
②完成P113讨论题(1-3)。
自学内容三:给动物分类
●阅读P114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将图14-5各种动物填在P115表中。
②完成P115讨论题(1-2)。
小结:1.根据已知的200多万种生物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主要有7个阶层,
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
的分类单位,美国科学家惠特克把生物分为五界,即动物界、
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种是最基本的
分类单位。
2.科学家根据动物脊椎骨的有无,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
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和哺乳类等类群。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
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
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三)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
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参考P113的检索表,在老师指
八年级(初二)生物 生物的分类-教案
课题:第四节生物的分类
课时:1教时
执教:樊宏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讲出生物命名的常用方式。
2、能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知道种是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
3、要求学生能学会正确应用检索表。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运用情感策略,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潜能。
教学重点:
1、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单位。
2、对生物检索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关于检索表的应用。
上课类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电脑、实物(五爪金龙、桂花、洒金桃叶珊瑚、喜旱莲子草、一叶兰、月季、
桃叶)
生物的分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的分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一、教学背景
生物的分类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也是探究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八年级生物下册的内容中,生物的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章节。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命名规则,掌握动植物的分类,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探究能力,为生物学习的深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的命名规则,了解生物的命名方法
2.学会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生物的分类标准
3.掌握动植物的分类方法,了解动植物的主要类群
4.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生物分类实验材料
3.板书工具
4.生物分类图谱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PPT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生物有那些种类,动植物有什么不同之处等等。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分类,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生物的分类
1.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学分类,分什么类
2.了解分类标准:
(1)解剖结构、
(2)生长发育、
(3)细胞形态和结构等
通过图片展示和PPT讲解,让学生对分类标准有一个直观而深入的认知。
3.生物的命名
1.学生了解生物命名的规则,何为拉丁文名,学会拉丁文名的写法
2.通过实验,教学生如何取样生物,并授予生物拉丁学名
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生物命名规则,理解学名对于生物研究的重要性。
4.动植物的分类
1.通过生物分类图谱,学生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框架
2.通过具体的实例,学习动物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
3.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和植物主要类群
通过图谱和实例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生物的分类和分类方法,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对生物多样性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分类 教案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在教材第29——36页。内容包括:对生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意义,科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生物检索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对生物进行统一命名的重要性。关于生物的分类,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具体内容标准定为“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意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而不是对生物进行属或种水平上的鉴定。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过有关绿色植物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进行植物分类活动的重要的认知基础。由于已经相隔差不多一年,所以部分平时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的学生对植物方面的相关知识已经淡忘了,导致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不过学生热爱大自然,加上日常生活中分类现象的普遍存在,学生对生物分类还是渴望了解的。教师应该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获取分类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列出生物的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说出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2)说出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依据,知道科学家将生物分门别类的依据。
(3)说出“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
2. 能力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表达能力。
⑵通过编制简单生物检索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⑵通过了解科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史实,学习科学家严谨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分类的方法
难点: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分类》授课课件
主题二 生物检索表
根据二歧分类的原理、以对比的方式编制 的区分生物类群的表格。具体来说,就是把生 物类群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 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 分开,依此下去,直到把生物类群区分出来为 止。
检索表
1.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2.叶脉平行,须根系………………单子叶植物 2.叶脉网状,直根系………………双子叶植物 1.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孢子植物 2.植物体具有根……………………蕨类植物 2.植物体具有假根…………………苔藓植物
• 4.卵生·······································企鹅、燕
• 5.善于飞行………………家燕 •5.善于游泳………………企鹅
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同物异名
山芋 番薯 红苕 地瓜 红薯
你知道它又是什么吗? •同名异物
山药
主题三 •双名法
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 1768年提出科学的生物命 名法——双名法。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1
情境导入
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市,在种类繁多的商品中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呢 ?
2
学习目标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说出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 位。 3.练习编写检索表。 4.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分类 教案
7.22.1 生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说出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练习编写检索表。
4.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活动、观察、讨论、阅读、应用等体验对生物进行分类,并应用对生物的分类的科学方法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走进一个不熟悉的超级市场,在种类繁多的商品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呢?
如果你想了解蝉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在下列几种书中,你会选择哪一种?
你在不经意中已经应用了生物分类的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生物分类方法
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据估计,目前人们已命名的生物约有200万种,其中动物约有150
万种,植物约有50万种。为了研究、保护和利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科学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梳理,分门别类,逐步建立了生物分类学。
观察上图,思考下列问题:
1.将这14种生物进行分类,怎样分?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可以将每组中的生物再进行分类吗?分类的结果是什么?
近代分类学诞生于18世纪,它的奠基人是瑞典植物学者林奈。
1.分类等级(阶层)
生物分类的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2.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下面我们来看看,马是怎么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每一匹马都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
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他特征与马极其相似,斑马和马被划分到一个属——马属。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2章第1节 《生物的分类》课程教学设计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
(2)初步学会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生物分类,制作简单的检索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单位。
难点: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制检索表。
(三)教学手段
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布置了观察超市货品分类的作业,下面请同学们把记录的结果展示一下,(学生展示结果,并讨论,教师总结)通过我们观察知道他们一般会进行分门别类,比如说像食品类,电器类,日用品类,冷冻品类,玩具类等等,而比如食品类又可以分为饼干糕点类,酒类,饮料类,等。那么他们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答)总的来说,在分类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如果目的是应用,可以根据用途来制定分类标准,如果目的是认知,大多根据分类对象本身的性质来制定分类标准。下面请同学们再找找看我们周围还有没有这种分门
别类的情况?(答)对了,我们知道还有像书店,菜市场,商场等等地方也往往要对物品进行,由此可见,分类标准的制定,有相当大的主观因素。所以,所谓分类,就是将大量事物条理化的研究方法。
新课: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的物种有数百万种,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进行分类的话,一切就会变的杂乱无章,我们也很难对有些物种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辨别,所以很早的时候中外科学家就已经想到给生物物种进行分类了,请同学们说说看有那些科学家对生物的分类有过重要贡献?(答:我国明代的李时珍,亚里士多德,瑞典的林耐更是对生物的分类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生物的分类教案初中
生物的分类教案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够对不同的生物进行分类。
3. 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收集各种生物标本,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 学生准备:观察周围的生物,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注意到生物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2.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不同的生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二、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15分钟)
1. 介绍生物分类的两种基本方法:形态分类法和遗传分类法。
2. 解释形态分类法是根据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植物的叶子、花朵和果实等。
3. 解释遗传分类法是根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分类,如DNA序列的比较。
三、生物分类的实践(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生物标本,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 让学生根据形态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并记录下分类结果。
3. 让学生根据遗传信息对生物进行分类,并记录下分类结果。
四、生物分类的重要性(10分钟)
1. 解释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如帮助科学家研究生物的进化、了解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等。
2. 举例说明生物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生物分类结果,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2. 教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进一步研究生物分类的等级系统,如门、纲、目、科、属、种等。
生物的分类教案初中
生物的分类教案初中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2. 掌握生物的分类级别和分类单位;
3. 能够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级别;
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三、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分类方法
2. 生物的分类级别和分类单位
3. 生物的特征及分类练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
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引出生物的分类级别和分类单位。
2. 授课讲解(30分钟)
(1)生物的分类方法:形态分类法、进化分类法、生态分类法等;
(2)生物的分类级别和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的特征及分类练习: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
让学生进行生物的分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10分钟)
介绍生物分类的应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生物的分类练习题;
2. 通过观察周围的生物,尝试进行分类。
六、板书设计:
1. 生物的分类方法
2. 生物的分类级别和分类单位
3. 生物的特征及分类练习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生物的分类级别和分类单位。但是在分类练习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同时,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加深对生物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第一节生物的分类教案4(新版)北师大版
《生物的分类》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生物分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从而总结出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学生对生物的种类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可让学生从回顾七年级上册的知识入手,来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要让学生理解对生物分类的作用,分类的依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②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过程和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③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分类技能。
⑤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做一个小小分类学家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②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③通过观察图片,影片欣赏,使同学们在欣赏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生物同时,受到美育教育,从而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教学重点
①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②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①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②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图片形式展示生活中一些实例:例如图书馆中书的摆放、菜场中不同的采购区、超市中物品的分区摆放等,使学生对分类就有了初步的感悟,从而导入新课:生物该如何分类呢?
生物的分类-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的分类-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生物的分类及其分类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到不同生物的区别与联系,并提高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辨认和归纳事物。
二、教学重点
1.生物的分类原则
2.不同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2.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2.掌握各种分类学名词的含义
3.学习如何根据特征进行生物分类
四、课前准备
•准备筷子、小石头、橡皮、铅笔等几种小物品
•获取图片、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查看学生习题解答情况,备课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不同生物种类有什么样的共性与区别。
2.知识讲解
2.1 生物的分类原则
•通过PPT,向学生讲解目的: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如何进行分类。
–展示生物分类原则及其分类方法。
2.2 不同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大比较法对比植物、动物、微生物分类方法,探究分类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2.3 如何根据特征进行生物分类
•采用实物展示法,通过手抓对比查看、观察生物特征,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特征进行生物分类。
3.教学活动
•分组活动:通过筷子、小石头、橡皮、铅笔之分进行生物分类,加深对特征分类的认识。
4.作业布置
•搜集五种不同的生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笔记,将零散的笔记加以整理,归结分类原则与分类方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认识到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理解了分类法、分类原则、分类方案等概念,培养了他们辨别事物、总结规律、归纳拓展等能力。同时由于时间紧张,个别学生时间不够,无法做到全面理解,针对这点在后续教学中进行加强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