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成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案我的家庭认识家庭成员和家庭价值观

幼儿园教案我的家庭认识家庭成员和家庭价值观

幼儿园教案我的家庭认识家庭成员和家庭价值观幼儿园教案: 我的家庭 - 认识家庭成员和家庭价值观引言: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基石,也是每个幼儿的第一个社会圈子。

通过认识家庭成员和了解家庭价值观,幼儿能够建立起对家庭的归属感,同时形成正面的家庭观念。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幼儿家庭教育的引导,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内的价值观。

一、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将能够:1. 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2. 了解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3. 了解家庭中的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如互助、尊重和爱心;4. 发展良好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

二、准备工作:1. 图片或卡片:包括不同家庭成员的图片,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2. 教具:立体模型(如家庭房屋模型);3. 素材: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如《我的家庭》、《小狗找家》等;4. 课堂环境:家庭化的环境布置,如放置家庭照片或手工制作的家庭画。

三、教学过程:1. 家庭成员介绍:a. 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逐个向幼儿介绍各个家庭成员,并说出他们的称呼(如爸爸、妈妈等)。

b. 引导幼儿谈论家庭成员是谁,他们住在一起吗,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贡献。

2. 家庭房屋模型:a. 展示家庭房屋模型,引导幼儿了解房屋的作用,并解释家庭成员在家中的分工和贡献。

b. 鼓励幼儿比较不同栖息地(家庭)的样子,引导他们讨论各自的家庭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3. 绘本分享:a. 选择适合的绘本或故事书进行分享,介绍家庭的重要性和价值观念的表达。

b. 与幼儿一起阅读,并对故事中的家庭成员和家庭价值观进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和发表个人观点。

4. 制作家庭画:a. 分发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幼儿绘制自己的家庭画。

b. 鼓励幼儿在画中描绘自己的家庭成员,并使用颜色和图案表达家庭的特点和价值观。

5. 家庭成员角色扮演:a.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并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我的家庭成员》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

《我的家庭成员》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

《我的家庭成员》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材《我的家》中的第二章《家的温暖》,详细内容围绕“我的家庭成员”展开,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感受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家庭成员,知道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

2.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和特点。

3. 学会关爱家庭成员,体验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和特点。

2.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感受家庭的温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场景挂图、儿歌《我的家庭成员》录音、故事书《家》。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挂图展示家庭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家庭成员。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述故事《家》,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陪伴。

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3. 儿歌学习(5分钟)播放儿歌《我的家庭成员》录音,让幼儿跟唱并学习歌词。

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增强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认识。

4.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说出每个人的称谓和关系。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和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家庭成员的认识。

组织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制作家庭成员画像,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家庭成员。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家庭成员》2. 板书内容:家庭成员图片家庭成员称谓和关系儿歌《我的家庭成员》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庭成员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特点,完成一幅家庭成员画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认识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质教案《我家庭成员》含反思《我家庭成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材《我爱我家》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是引导幼儿认识和描述自己家庭成员,包括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解家庭成员称谓和关系,培养幼儿对家庭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描述自己家庭成员,解家庭成员称谓和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家庭成员称谓和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热爱,提高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故事书、卡片、挂图、磁性板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出示其家庭成员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猜测、描述。

(2)通过提问,让幼儿分享自己家庭成员信息,营造轻松愉快氛围。

2. 例题讲解(1)出示故事书,讲述家庭成员之间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称谓和关系。

(2)通过磁性板,展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观察、描述、匹配。

3. 随堂练习(1)分发卡片,让幼儿选择自己家庭成员图片,进行描述和匹配。

(2)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树”手工制作,巩固对家庭成员认识。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收获。

(2)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我家庭成员》2. 内容:家庭成员图片家庭成员称谓和关系“家庭树”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我家庭成员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家庭成员,进行绘画创作。

2. 作业题目:家庭树手工制作答案:幼儿利用彩纸、剪刀、胶棒等材料,制作一个属于自己家庭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描述自己家庭成员,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家庭成员称谓和关系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小班主题活动《我的家庭成员》教案

小班主题活动《我的家庭成员》教案

小班主题活动《我的家庭成员》教案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家庭成员的种类,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2. 学会表达家庭成员的喜好和特点。

3.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二、主题活动内容:1. 认识家庭成员的名称和特点。

2. 学习描述家庭成员的喜好。

3. 创作家庭成员的手工制品。

4. 开展家庭角色扮演游戏。

5. 举办家庭主题的绘画活动。

三、主题活动过程:1. 教学导入:通过歌曲《家庭成员》引出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种类。

2. 教学新知识:教师向幼儿介绍家庭成员的名称和特点,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并引导幼儿表达对家庭成员的喜好。

3.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如家庭树、家庭成员卡片等。

4.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游戏,如扮演爸爸妈妈照顾孩子,让孩子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5.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绘画出自己喜欢的家庭成员,并分享作品。

四、主题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家庭成员,并观察家人的喜好和特点。

2.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如开展家庭亲子游戏、家庭主题演讲等。

3.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环境中,营造家庭氛围。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评价其创意和动手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庭成员认知程度的反馈。

4. 期末评估:对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进行评估。

六、主题活动六:家庭照片墙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家庭中的不同成员。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增进幼儿对家庭的情感认同。

2. 教学内容:收集家庭照片。

观察照片中的家庭成员。

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和喜好。

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并分享家庭成员的特点。

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照片,并描述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小班学生能:1.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概念和认识;2.学会拼读并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的称呼;3.能够简单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表达自己对家庭成员的爱和感恩之情,培养孩子们的家庭意识和感恩意识。

教学内容知识点1:家庭成员的概念为让小班学生更好地了解家庭成员的概念和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他们:可视化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手势,或通过幼儿园家庭周或家庭日的活动来感受和了解家庭成员的概念。

互动提问通过提问如“你有爸爸吗?”“你的奶奶是谁?”等问题,来让孩子们认知和回答家庭成员的相关问题。

知识点2:家庭成员的称呼及简单描述通过故事、卡通、音频等多种方式,来让小班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和特征。

例如,欣赏小动物们是如何祝福父母亲爱的片段等视频,提醒孩子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和需要。

身为班主任你也可以准备让孩子和家长写手写信和明信片,提醒他们家中有多少人,多少兄弟姐妹,还有谁要在每个月的生日里给谁发生日贺卡或送礼物。

知识点3:表达爱和感恩之情又例如,教师可教授孩子们制作一份“家庭合影留念”的小礼物,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于家人的感谢和祝福。

通过制作家庭合影的方式,让小班学生们了解珍爱家庭、感恩父母的重要性,感知家庭带来的幸福,更深切地感受到亲情的珍贵和家庭的温馨。

教学方式本课应该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采用师生共同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与同学进行互动、带领学生们反思和分享,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教学计划本次课程的设计,需要按照以下学习计划进行:1.了解家庭成员的概念和意义 (15 min)–采用ppts展示故事情节,说明家庭成员的概念和表述方式。

2.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与特征(25min)–观看卡通、音频或视频影片,教导学生认知和借鉴家庭成员的表达方式。

–制作家庭合影留念3.表达感恩和爱之情 (20 min)–与同学互动、细致思考和分享自己对于家庭成员的感恩或爱之情。

幼儿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幼儿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我的家庭成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的定义和作用。

2.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3. 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义务。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家庭成员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

2. 图片展示: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和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3. 情景扮演: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增强幼儿对家庭成员的认识。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家庭成员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故事:讲解一个有关家庭成员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 展示图片: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和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4. 情景扮演: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5.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家庭成员的知识。

2. 请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写上家庭成员的名称。

教学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评价幼儿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亲情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故事书籍:《我的家庭成员》2. 家庭成员图片: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3. 角色扮演道具:家庭成员相关衣物、饰品等4. 作业纸张:用于幼儿绘画家庭成员七、教学环境:1. 教室内的图书角:用于阅读故事书籍2. 教室内的表演区:用于情景扮演3. 教室内的讨论区:用于幼儿分享和讨论八、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互动等。

2. 评估幼儿对家庭成员的认知程度,通过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幼儿对家庭成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能够简单描述各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职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幻灯片。

2.学生准备:《我的家庭成员》图片卡片、画笔、纸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如:“你们家有哪些人?”“他们是你的家庭成员吗?”等等,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学习家庭成员的基本词汇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家庭成员的基本词汇,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等,并带动学生一起读几遍,让学生熟悉这些词汇。

3. 外观特点的描述教师准备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卡片,每个卡片上只有一个家庭成员的图片,但没有写明身份。

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图片卡片,然后以简短的语言描述这个家庭成员的外观特点,例如:“她有长发,眼睛很大,笑起来很甜”,然后让学生来猜测这个家庭成员的身份是什么。

4. 描述职责教师展示另一张图片卡片,以类似的方式描述这个家庭成员的职责,例如:“他每天早上做饭,还负责照料小宝宝”,然后让学生猜测这个家庭成员的身份是什么。

5.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将其他家庭成员的图片卡片都展示给学生,然后依次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这些家庭成员的外观特点和职责。

6.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张白纸和彩色画笔。

教师说出一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职责,要求学生用画画的方式将这个家庭成员画出来,并写下他们的名字。

然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互相展示。

7. 总结教师通过幻灯片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记住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职责,并希望他们能在家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能够简单描述各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职责。

2.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作品可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材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认识家庭成员,通过观察和分享,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外貌特征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说出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外貌特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家庭成员,懂得感恩,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重点:认识家庭成员称谓,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照片、家庭关系图、卡片、画笔、画纸等。

2. 学具:家庭相册、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照片中的家庭成员。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照片,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家庭关系图,讲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说出家庭成员的称谓。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说出他们的外貌特征。

4. 分组讨论(10分钟)(1)你家里有几个人?(2)你的家庭成员长什么样子?(3)你最喜欢和哪个家庭成员一起做什么事情?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请幼儿代表分享自己的画作,并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喜欢做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2. 家庭关系图3. 幼儿画作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庭成员,并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和你们之间的美好时光。

答案示例:(1)我的家庭成员有爸爸、妈妈、我。

(2)爸爸很高,妈妈很漂亮,我很可爱。

(3)我最喜欢和妈妈一起画画。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他们在认识家庭成员、描述外貌特征等方面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人》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人》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人》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身份和关系。

2.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3.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教具:家庭成员的图片、海报和模型等。

2.课件:幻灯片等。

3.素材:家庭成员的照片和录音等。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开始课程前,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射门游戏或捉迷藏等小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

2. 学习环节•教师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海报和模型等,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家庭成员的身份和关系,如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哥哥、姐姐等。

•教师通过课件或幻灯片等形式,展示幼儿自己的家庭照片,鼓励幼儿谈论他们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

•教师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家人”这个概念,并激发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师可以给幼儿分发填写家庭成员姓名的表格,并引导幼儿用英文或拼音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

3. 实践环节•教师提供有关家庭成员的小游戏和活动,如家庭成员拼图、家庭成员找茬等,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安排合作小组,让幼儿制作一份关于自己家庭的简介海报,并鼓励幼儿在介绍家庭成员时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职责等信息。

4. 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对这堂课怎么评价?”等问题,以巩固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幼儿谈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们能够准确地认识家庭成员的身份和关系,并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作用,培养了幼儿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实践环节中,幼儿们通过小游戏和活动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体验到了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经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们的感性认知、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是针对小班儿童,通过“我的家庭成员”的主题教育,引导幼儿认识自己家庭的组成,并了解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职责。

在这个主题教育中,通过亲子互动形式,让幼儿通过认知和感性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家庭成员和亲情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自己家庭成员,知道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的职责和特点。

3.增强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意识,发展自我认知和社交技能。

4.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自己的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三、教学步骤3.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准备家庭成员图片或手绘家庭树、家庭人形等图示•准备幼儿喜欢的歌曲及音乐器材(如果有)•准备家庭成员描述卡片(可根据幼儿认知水平自行设置)3.2 活动一:“我的家庭成员”教师首先介绍今天的主题:“我的家庭成员”。

然后,通过图片或手绘,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

教师提醒幼儿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鼓励幼儿模仿,并介绍家庭中负责什么工作、有什么爱好等。

3.3 活动二:“认识我的家庭”教师发放家庭成员描述卡片给幼儿,让幼儿参照家庭成员图片或手绘的家庭树、家庭人形等图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职责。

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解释卡片上文字的含义,并帮助幼儿日后能对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简单的描述和交流。

3.4 活动三:“唱歌传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唱自己喜欢的家庭成员歌曲,鼓励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然后,教师模仿某一家庭成员做出一些动作,让幼儿根据感应传递动作并互相传递,增强幼儿对家庭成员的认知和记忆,并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3.5 活动四:“新年祝福”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新年贺卡,用自己的手工粘贴、雕刻、画画等多种方式制作祝福卡片。

幼儿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幼儿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幼儿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第一章:活动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的名称和角色。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尊重。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家庭成员图片、家庭成员角色卡片、家庭成员手工作品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座位安排,以便幼儿交流分享。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介绍家庭成员的名称和角色,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庭成员的名称。

3.2 主体部分:3.2.1 观察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识别家庭成员,并说出他们的名称。

3.2.2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角色卡片,让幼儿猜测家庭成员的职业和职责。

3.2.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介绍他们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2.4 创意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让幼儿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3.3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家庭成员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关爱和尊重家庭成员。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摄家庭成员的照片,填写家庭成员介绍卡,并在下次活动中分享。

4.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布置“家庭角”,展示幼儿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和照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关爱程度。

5.2 评价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能力,了解他们分享家庭成员故事的能力。

5.3 搜集幼儿家庭作业作品,评价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我的家庭成员》活动指导手册6.2 辅助材料:家庭成员角色扮演服装、家庭场景布置道具6.3 网络资源:有关家庭成员教育的动画片、故事书籍在线资源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对家庭成员的概念、角色进行讲解。

7.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7.3 小组讨论:幼儿分小组进行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中班教案中班谈话:我的家庭成员_0945文档

中班教案中班谈话:我的家庭成员_0945文档

2020中班教案中班谈话:我的家庭成员_0945文档EDUCATION WORD中班教案中班谈话:我的家庭成员_0945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一、活动目标①.促进幼儿对家庭成员的了解,激发幼儿对家庭的的情感。

②.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词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③.鼓励幼儿养成安静地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④.幼儿乐于与同伴交谈、讨论、并在讨论中体会到快乐。

二、活动准备教师的准备:教师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了解幼儿多与家长交流。

幼儿的准备:准备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观察自己的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了解他们在家都做些什么事。

三、活动过程①.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星期几呢?天气怎么样呢?②.热身:来小朋友们我们来活动活动下我们的小手指。

请跟老师一起来!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球,砰砰砰;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跳舞,嚓嚓嚓;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鼓,咚咚咚。

③.创设情境、引出话题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谈话,激发幼儿对谈论“家庭成员”的兴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家庭,每个各小朋友的家庭成员都不一样。

今天请小朋友来说说你都有哪些家庭成员?他们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情?”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家庭成员”自由交谈。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或两两结伴,要求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绍。

教师轮流参与幼儿的小组谈话,了解他们的谈话内容,间接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

3.引导幼儿集体谈“我的家庭成员”。

幼儿自由交谈后,教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自己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教案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教案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我的家庭成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认识家庭成员,并能够简单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学会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家庭成员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成员照片、家庭成员关系图、家庭场景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家庭成员,让幼儿初步感知家庭成员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照片,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引导幼儿观察照片,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家庭成员关系图,用彩笔连线,巩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分享家庭成员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关系图2. 家庭成员特点描述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成员绘画作品。

作业要求:用彩笔画出自己和家庭成员,并简单描述每个人的特点。

答案示例:爸爸:高高的,戴眼镜,喜欢看书。

妈妈:长长的头发,喜欢笑,会做好吃的饭菜。

2. 课后拓展: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询问家长家庭成员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引导方式。

4. 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课后拓展的实用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让幼儿通过观察、描述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结构和关系,培养幼儿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幼儿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幼儿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幼儿活动教案《我的家庭成员》第一章:活动目标1.1 认知目标: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的分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引导幼儿能够说出自己家庭成员的姓名和关系。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绘画或口语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家人合作和分享。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归属感,增强家庭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准备家庭成员的图片或者卡片,用于展示和识别家庭成员。

准备绘画纸张和绘画工具,供幼儿绘画自己家庭成员。

2.2 环境准备:创造一个温馨和舒适的活动环境,可以设置一些家庭场景的布置,如家庭照片墙等。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危险物品。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部分:以一首儿歌《我的家庭》开启活动,让幼儿跟着歌曲一起唱,营造活动的氛围。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认识。

3.2 主体部分: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者卡片,向幼儿介绍家庭成员的分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如外貌、性格等。

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绘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他们用口语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照片,并写下家庭成员的姓名和关系。

4.2 社区活动:组织一次家庭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参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评价幼儿对家庭成员的认知和描述能力,观察他们在绘画和口语表达中的表现。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5.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通过与幼儿的口语交流,了解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感情。

5.3 评价结果: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资源:《我的家庭成员》活动指导手册,用于教师参考和指导。

家庭成员的图片或者卡片,用于展示和识别。

《我的家庭成员》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

《我的家庭成员》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

《我的家庭成员》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材《我的大家庭》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以及家庭成员的简单特点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能正确说出他们的称呼。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特点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家庭成员,懂得感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正确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家庭成员及其称呼,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照片、家庭成员称呼卡片、家庭成员特点描述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照片中的家庭成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称呼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并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让幼儿学会介绍家庭成员。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特点描述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卡片上的家庭成员特点,如外貌、性格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家庭成员》2. 板书内容:家庭成员称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家庭成员特点:外貌、性格、爱好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用语言描述他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的爸爸很高大,喜欢运动;我的妈妈很温柔,喜欢唱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描述能力,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制作家庭手工作品、分享家庭趣事等,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关爱自己的家庭。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家庭成员的名称。

如: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grandpa, grandma等。

2.能准确表达自己家庭成员的数量及名称。

3.能正确应用句型My family has…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4.能正确使用形容词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如:tall, short, fat, thin, old, young 等。

5.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成员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家庭成员名称的掌握以及在实际生活或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2.形容词的使用,以使学生能准确描述家庭成员的特征。

三、教学内容一、课前热身1.欢唱歌曲《Family member》。

2.看图片,参照图片背景,相互介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爷爷和奶奶。

二、学习新知1.呈现新单词及句型。

请学生跟读: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grandpa, grandma, My family has…。

2.以哥哥为例,让学生模仿老师说“this is my brother younger”“this is my brother elder”,并进一步模仿表达自己家中其他成员的名称及形容词(tall, short, fat, thin, old, young等)。

3.安排角色扮演。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须有一个组长,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例如:This is my father. He is old and tall.等等。

三、巩固练习1.利用生活实际教具,如照片、聚会、短视频等,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表达自己家庭成员的名称、数量以及特征等。

2.创设情境,如用学生真实或想象中的家庭成员来设计对话或谈话,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设计“协作小组”,让学生互相激励和帮助,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和分享经验,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

小班主题教案《我的家庭成员》教学背景小班儿童通常在0-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认知和了解世界的阶段,而家庭则是儿童最亲密的社交环境。

因此,针对小班儿童对于家庭的兴趣和好奇心,本教案将围绕“我的家庭成员”主题展开。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成员的概念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学习并掌握相关家庭成员的名称和头衔。

•进一步认识、了解自己的家庭,并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教学内容本课学习时间约为30分钟,参与者为小班儿童。

1.通过家庭成员图谱认识家庭成员:在班里,先介绍大家的名字,然后将自己的家庭成员图谱放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观察。

2.讲解家庭成员的名称和头衔:逐一引导孩子们认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称呼和头衔,同时与相应家庭成员的图像对应,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印象来记忆。

3.观察并解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家庭成员图谱呈现在黑板上,在图谱上标记“爸爸和妈妈相互之间是夫妻,爸爸和外公是父子,奶奶和妈妈是母女”,同时向孩子们解释这些关系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们以生活中的例子形式感受和理解这些关系,如家长通过讲述“奶奶给我做了好吃的,说明奶奶和我是家人”。

4.绘制家庭成员图谱:让孩子们自己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老师可以逐个点评,帮助孩子们正确理解和表示家庭成员。

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家庭成员图谱让孩子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将自己的家庭成员图谱展示出来,通过比较几个不同家庭的图谱来了解孩子们反应和思考。

活动二:认识家庭成员名称和头衔老师首先给出家庭成员名称和头衔,并逐一解释并展示相关图像。

然后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头衔。

活动三:观察并解释家庭成员关系通过现实生活中举例,逐一向孩子们解释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可以请孩子们举出自己家庭中相应的例子来理解和感受这些关系。

活动四:绘制家庭成员图谱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将画出的图谱集合在一起,用来展示课程中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课件)-学前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第18课《我的家庭成员》教育教案

(教学课件)-学前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第18课《我的家庭成员》教育教案

《我的家庭成员》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活动准备1、打包带制成的铃铛球人手一只,用长度约55厘米的绳拴上;2、充气不倒翁四只(装饰成老鼠),放于场地四周隐蔽处;3、场地布置,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1、说说自己喜欢喝的牛奶,分别统计喜欢喝纯牛奶和牛奶饮品的人数,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引导幼儿将牛奶按纯牛奶和牛奶饮品两大类分类摆放。

3、观看课件,了解它们的差别。

师小结:多喝牛奶,少喝饮品。

(来源屈老师教案)4、讨论喝牛奶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呢?5、理解喝奶好处多,喝了奶后变得怎么样?6、教育幼儿选择有营养的牛奶,掌握科学喝奶的方法,天天喝,搭配喝,保质期内喝。

7、友情提醒,天天喝奶,主动关心身边的人。

8、做个小小宣传员,宣传健康喝奶的知识。

活动结束:继续丰富对奶制品的认识活动反思许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不要让球滚掉,如过滚走,要马上追回来。

继续赶。

另外,教师还可在幼儿游戏熟练后增加难度,将羽毛拍换成纸棒。

活动准备让幼儿亲自尝试制作水果沙拉,XM外汇 xm-tradefx3.25 锻炼孩子们手部精细动作,学习切水果、制作沙拉,了解水果的多种吃法,并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促进孩子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1、各种食物:黄瓜、青菜、胡萝卜、苹果、大蒜、切成两半的西瓜2、各种工具:人手一份汤匙、剪刀、塑料刀、瓶子、一块抹布和一个框子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出示事物图片。

这张照片美吗?你们能看出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吗?你怎么知道是晚上? 小结: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夜晚悄悄来临了。

二、欣赏、对比(PPT)1、大胆猜测黑夜里看到的事物在做什么?1)我们的三个朋友在哪儿?他们会在做什么呢?(鼓励幼儿猜测)2)红红小朋友在哪儿呀?(猜测一:树下或花园里,这么晚树下和花园里还有人吗?红红一个人会不会害怕,所以小朋友在夜晚会在哪儿呀?)(猜测二:房间里,睡觉)小结:夜里,小朋友都进入了甜甜地梦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庭成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和个性特点,以及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学习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关爱家人,了解家人.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和个性特点,以及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教学准备:家人的全家福,完成课前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播放歌曲《我有一个家》,让学生闭眼聆听。

听完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表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那你想让大家了解你的家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的家,了解了解我的家庭成员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预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与表达欲望。

)二、交流探究。

第一篇章:晒幸福。

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照。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也上台来把自己的家人介绍给大家呢?请1~2名学生上讲台出示自己家人的照片并像老师一样进行介绍,完后把照片贴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完成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在小组内向别人详细地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情况。

(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找出规律,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应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第二篇章:家族歌。

出示问题:在你的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是谁的孩子吗?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样称呼?
(学生活动: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上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播放歌曲《家族歌》,看看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是否正确。

完成导学案第三个内容,集体判断对错。

(学生活动:自由抢答,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用练习抢答的形式检验所学内容,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及其亲属关系。


三、谈收获。

四、课堂评价。

根据小星星数量评出最佳小组。

自评。

五、作业布置:回家把自己家庭成员的情况告诉某个人。

板书设计:
我的家庭成员
(学生的全家福拼成一颗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