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清末改革
清末新政的评价简述
清末新政的评价简述
清末时期,乾隆皇帝的儿子爱新觉罗宁(乾隆帝的孙子)在位期间,曾推行名为“新政”的政策。这一新政,乃是明乾隆时期的继续,是为了维持清朝的统治体制,抵制外来的冲击和内部的变动而进行的政策改革。
自乾隆帝以来,清朝一向坚持统治四大政策,包括:会政策、经济政策、外交政策和军事政策。在新政的推行中,对这四大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逐步实行了改革和开放的政策。
就社会政策而言,新政改革实行了改革统治的方式,改革了封建体系,大力发展了商业及工业,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实行了叛逆的惩罚措施。此外,新政还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比如加强汉字文化的传播,及维护传统文学,以及加强节日的庆祝等。
其次,新政的经济政策也大为改革。在经济方面,新政实行了汇兑制度,允许外国货物进入中国市场,设立了银行,推行现代金融,探索西方机械方面的应用,实行国家预算制度和收税制度,扩大了内阁部门,建立了国际外交体系,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再次,新政的外交政策追求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推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尽可能把握住西方发展中国家机会,努力扩大与外界国家的交往,以求获得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
最后一点,新政的军事政策着眼于加强军事力量,建立新式军队,以应付外敌入侵,加强军事投资,改革军制,重新组织士兵,
改变兵役制度,为士兵提供基本保障,进一步加强国家的军事实力。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的政策改革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改变了清朝长期维持的统治体系,拓宽了中国的国际视野,也为下一步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然而,新政的实施也给清朝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中央元气枯竭,社会问题加剧,外部威胁加剧,内部变动频繁等。
对清末改革的评述
对清末改革的评述
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危局唤起王朝统治者的自救意识,从而上演了一场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政三步曲构成的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后来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事业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方面。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兴办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它的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也注定最终失败的命运。
洋务运动的改革范围包括科技、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对于改革者来说,政治改革难度最大,遭遇的阻力也最大,改革者自身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对政治改革认识不足。因此,洋务运动这个阶段的政治改革,力度很少,只是针对旧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晚清政治改革的全过程看,洋务运动是政治改革的起步,只是动了行政体制的一些皮毛,然而就是这点皮毛的触动却遭遇了极大的阻力。改革的领导人恭亲王奕訢被讥讽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被斥责为数典忘祖的卖国贼,曾经有限度的支持改革的慈禧在保守派的压力下摇摆不定。晚清的政治改革只好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艰难而缓慢的进行着。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它的历史贡献可以总结如下:
1.推进政治改革:清朝在新政期间启动了“变法”运动,试图通过推行宪政来改革并巩固国家政权。这些努力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创办宪政机构、提倡平等法治、制定现代法律、设立议会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程。
2.促进经济发展:新政时期,清朝着力于发展和改善经济。这些措施包括推行新式货币制度、发展工商业、推动国内和国际贸易、改善交通运输等,使经济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增长和现代化。
3.推动教育改革:新政时期,清朝着力改革教育体制,致力于推行现代化教育,包括创办新式学校、改革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发展师范教育等,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倡导文化发展:清朝在新政时期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这包括推崇科学、鼓励科技发展、倡导文化融合和多元化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清末新政虽然有一定的历史贡献,但在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和阻力下,其成果非常有限,无法解决清朝内外交困的根本问题,最终无法阻止康梁维新的失败和清朝的灭亡。
清末新政改革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主要内容包括:
一、各项制度改革
1. 废除科举制度,实行新式教育,设立各级学校,推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2. 实行轮流上府选官制度,降低地方官员的任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建立现代国家机构,设立各级机关,实行官僚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4. 改革税收制度,增加财政收入,扩大中央财政权力。
5. 推行货币改革,建立银行业,发行新式货币,加强国家财政控制。
二、经济发展
1. 大力推动工业化,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家创业。
2. 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来投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 改革土地制度,推行私有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社会改革
1. 废除一切封建制度,赋予人民平等权利,推动社会进步。
2. 推进民主改革,设立议会机构,扩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
3. 倡导新文化运动,推动文化发展,提高人民素质。
以上就是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新政评议
清末新政评议
清末新政是指清末民初时期(约1895年至1908年)中国政府所实施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是为了应对中国当时面临的各种国内外问题而制定的。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立新的教育制度。为了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清末新政对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政府建立了新的教育机构,并且推行西化教育。
二、实行新的法制。清末新政针对当时的法制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政府建立了新的法院和法律制度,并且推行法治。
三、推进军事改革。清末新政推进军事改革,为中国的军队提供了先进的武器和装备。
四、推进经济改革。清末新政推进经济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改革时期,它为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清末新政的实施是在清末民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
革的时期。当时,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外部的军事威胁、国内的政治动乱、经济的萎缩等。清末新政是政府为应对这些挑战而制定的改革措施。
清末新政的实施,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改革使得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法制改革使得中国的法制体系得到完善,军事改革使得中国的军队得到强化,经济改革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但是,清末新政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在清末新政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很多学校都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
清末新政的实施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在教育改革中,有人认为推行西化教育会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反对清末新政的实施。在法制改革中,也有人认为法治会破坏传统社会秩序,因此反对清末新政的实施。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该政改以大力变法、改
革政治制度和加强教育为主要内容,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
下是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大力变法
新政府成立后,决心推行新政,大力变法。宣布“废除科举,设立新
式学校”,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以普及新知识。除此之外,新政府还废除关税自由政策、实行了新的税制,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二、政治制度改革
新政府还进行了政治制度改革,废除了帝国制度,建立民国政府。该
政府试图推行宪政、民主制度和法治观念,规划了一个现代国家的框架。实行帝国主义,承认普遍选举,清除了官员的级别差别,制定了
新的官员选任法规。
三、加强教育
新政府还进行了教育改革,宣布“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校”。在新
政府推动下,各级政府新设了大量的现代学校,包括实业学校、铁路学校、交通学校、商业学校、农学院、师范学校等。同时,他们还通过增加支持公费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义务教育等措施,推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
总之,清末新政改革涉及了国家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新政下的培育和重视教育,不仅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和素质,而且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广,促进了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国家前进。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是清朝在历史上最后一次实施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末新政在清朝末期推行,由同治帝和光绪帝操刀。新政旨在改革清朝政府,以改变清朝历史轨迹,努力完善古老文明,使之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的实施有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改革政治制度。清末新政重点改革了清朝政治体制,调整了皇室财产分配制度,以及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政治和经济控制,减少了官僚主义。实行宪政,鼓励一级县、市和邮政自治。其次,改革经济制度。清末新政改革了清朝的经济制度,解除了家族经济的束缚,推行购买力平等,法律平等,扭转了清朝时期经济分配的不公对待,增加了民间经济的活力,推动了清朝经济的繁荣发展。最后,改革文化教育制度。清末新政改革了文化教育制度,改变了传统中国的教育思想和体制,解决了书本知识偏重于书本知识,重视应用领域和实践知识的问题,并开设大量的新学科如现代语文、律师、计算机、科学等。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在清朝末期大力推行,它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清朝历史的轨迹,同时也引发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它是中国古老文明实现更新改良的卓越努力,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文化实践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打开了中国发展的窗口,也
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端。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的实施丰富了清朝时期的历史变迁,为上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既是清朝最后一个改革尝试,又是清末社会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它将永远被记住,并被历史学家们永远铭记。
如何评价清末新政1500字
如何评价清末新政1500字
清末新政是由清统治者慈禧太后及改革派清廷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目的在于实现清帝国的改革和进步。清末新政既有改革性又有保守性,它能够很好地补充和完善清王朝原有的政治制度,使清帝国能够延续一段时间,但它也有其致命的缺陷,它的改革政策和财政体制的腐败,都有直接的关系,最终导致清朝的灭亡。
清末新政的一些改革措施促进了清帝国的现代化。它实施了征税改革,把一直处于落后的征税制度改革为按照实物征收的税收;加强了军事力量,并实施了称号制度,以削弱贵族的势力;实行农业改革,开垦荒地以及强制种植种植青草;实施社会改革,扩大了社会教育,建立了以天朝文化为基础的国际技术和天文研究机构;实施宗教改革,规范宗教行为;引进西方商业技术,以及改革金融机构并配备活跃的金融市场。
清末新政的改革也有些缺陷。首先,它的实施太过草率,没有考虑到改革的后果,导致一些政策的失败;其次,它重视军事力量和金融投资,忽视了文化改革,也没有有效利用到民间资本,这使得它的改革效果并不明显;最后,清末新政的实施也使清廷的实力大幅度削弱,腐败的财政体制导致大量的国库赤字,政府的能力也大大减弱。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对清帝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改革激励了清帝国的现代化发展,使清帝国的军事力量和技术力量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它的政策上的草率和缺乏有效的现代金融机
制,它未能及时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使得清朝最终还是功亏一篇。
清末的洋务运动与改革思潮
清末的洋务运动与改革思潮清末中国面临着外部侵略和内部衰落的双重压力,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其中包括洋务运动和改革思潮。这两者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目标与方法、成果与反思等方面来探讨清末的洋务运动与改革思潮。
一、历史背景
清朝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局面。西方列强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使中国不得不面对殖民掠夺和不平等条约的严峻现实。此外,内部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改革的迟滞,更加剧了国家的衰落。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和改革思潮。
二、洋务运动的目标与方法
洋务运动是指清末中国在1861年至1895年期间,以自强运动为主线,通过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先进工业,来加强国防实力和促进国家现代化的一系列运动。其目标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军事现代化、工业发展、教育改革和政治体制变革。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洋务运动采取了多种方法。首先,清政府通过设立机构和组织,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国家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其次,洋务派在国内引进造船、铁路、矿山等重工业,并设立机器制造、电报、翻译、军备制造等相关企业。此外,他们还在
国内成立洋务学堂,培养科技人才。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
些成效,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三、改革思潮的兴起与特点
随着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改
革思潮。这一思潮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思想的传播以及启
蒙运动等方面。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清政府推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诸如《兴
论文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关键词:清末新政改革中国现代化进程失败经验教训
清朝末期,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风雨飘摇,内有农民的不断反抗,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内忧外患之际,清政府也做了一些“挣扎”即清末改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下面以清末新政为例,评述一下清末的改革。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之后,在最后十年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清末新政最终以清朝的灭亡而告终,其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清政府近代以来所实行的每一次变革,大多是在国家经历了外来侵略、民族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所做出的被动反应。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生存与自救,但也正是如此推动了清政府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也才有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因此,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以闻”。[1]这份诏书实际是清政府全面推行变法新政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一)从清末新政的内容看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
新政改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扩展到“预备立宪”,并探索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权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练新军扩展到确立现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建立学堂、废除科举扩展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谓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运动。
简述清末法制改革的原因
简述清末法制改革的原因
1. 传统律制的弊端,需要通过改革来消除。
2. 慈禧太后在权力危机后,为了重获支持,扭转自身形象,进行了“增改”《大清律例》的改革。
3. 列强扩大殖民利益的需求,清政府被迫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需要。
4. 清末新政的推行,需要改革法律制度。
5. 统治阶级逐渐意识到制定经济法规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改革。
6. 晚清经济政策的改变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调整。
7. 庚子赔款给清政府带来了严重经济危机,迫使清政府转向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政策,并进行相应的法律制度改革。
总的来说,1902年清朝进行法治改革的原因是复杂的,既包括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为中国的法律制度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第七讲清末新政评议
在司法制度上,实行四级三审制和形式上的司法 独立。
行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二、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
日俄战争的影响: 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 1906年9月1日,慈禧公布《仿行立宪上谕》: 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大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官制改革,也就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 革、教育改革等。
其次是设立“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和各省 “咨议局”.
第三是实行地方自治,府厅州县和城镇乡尝试建 立地方自治制度。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1908年8月27日宪政编 查馆和资政院将《宪法大纲》、《议院法要领》、 《选举法要领》、《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上奏, 当天即经批准公布。这就是所谓的《钦定宪法大 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绪与慈禧去世.
在立宪问题上,坚持以九年为预备立宪期.
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 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 行所谓“责任内阁制” .
《重大信条十九条》(简称《十九信条》):
“预备立宪”的和平过渡已经无法实施,被辛亥 革命中断了。
三、立宪派和国会请愿活动
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体.主要 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张謇、汤化龙、谭 延闿等.
基本主张: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 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 变一下,召开议会,建立责任政府,以使上层民 族资产阶级能参与政权。
清末新政改革的特征
清末新政改革的特征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挽救国家危机,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被称为“新政”。新政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新政改革积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和知识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教育方面,新政推行了新式学堂制度,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和教材,培养了一大批有现代观念的知识分子。
二、推行洋务运动
新政改革强调发展实业,推行了洋务运动。清政府设立了洋务机构,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修建了一批近代化工厂和军事制造机构。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为后来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改革军队制度
新政改革对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军队编制、军事训练、武器装备、军纪建设等方面。通过引进西方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国家的抵御外敌侵略的能力。
四、开设新式产业和企业
新政改革鼓励开设新式产业和企业,推动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清
政府在一些大城市设立了工商局和商会,鼓励民间创办工商企业。同时,新政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减免税收、降低赋税、鼓励外商投资等,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
五、加强地方自治
新政改革还加强了地方自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清政府通过设立地方议会、民主选举和行政机构改革等措施,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六、推行新式法律制度
新政改革在法律制度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清政府制定了一批新的法律和法规,如《大同书》、《大清律例》等,以规范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同时,新政还倡导法治思想,加强了法律教育和司法体制改革,提高了法律的实施效果。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实施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和政策,它不仅在
短时间内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为后来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经验
和启示。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可从多个方面来评价,下面将从四个方
面来讨论它的历史贡献。
首先,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尝试。新政推行
了君主立宪制度,建立了各级议会和政府机构,实行了选举制度,为
人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契机。这些改革使政府更为民主和透明,增强了
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感和自主意识。虽然这些改革措施在清朝的最
后几年遭遇了各种阻力和挑战,但它们为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其次,清末新政注重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在新政的推动下,中国开始推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投资铁路、矿山、电力等基
础设施,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新政还鼓励外资引进和私人企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这些经济
改革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三,清末新政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新政积极倡导科学和现代
教育,鼓励民族学院的创办和学术研究的开展。清末新政制定了新的
教育法规,修订了教科书,提升了教育质量。这些改革措施为培养新
一代人才,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晚清乃至
近代的教育也起到了积极激励的作用。
最后,清末新政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政在农村实行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解放了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福利。此外,新政还废除了一些封建制度和苛捐杂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人民的收入。这些改革措施减少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为后来的社会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简述清末新政
简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清朝晚期的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政治变革。它的目标是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强大,以应对来自内外的压力和挑战。下面将简要介绍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清朝晚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不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面对这些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方案,这就是清末新政的来源。
清末新政的核心是推行“变法”,旨在推动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政治上,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设立了内阁制度,实行了议会制度,试图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效能。此外,还进行了法律和教育改革,力图提高国家的法治水平和人民的教育素养。
经济上,清末新政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式的税收制度,鼓励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同时,还进行了农业改革,试图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
清末新政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崛起。新政期间涌现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和改革者,他们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新政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阻力,改革的成果并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的目标。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它试图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强大。尽管改革过程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新政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打下了基础,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特点
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特点
清末教育改革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运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清末教育改革具有思想启蒙的特点。在这一时期,西方近
代科学、哲学和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启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
教育观念的反思。他们认识到传统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借
鉴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清末
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倡科学、民主、普及的教育理念。
其次,清末教育改革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当时中国正处于危机四
伏的时期,国家面临着外部侵略和内部动荡,各行各业急需人才支撑
国家的发展。因此,清末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
的人才,使教育得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教育改革的内容不再局限于
经书,而是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现代学科,从而为中国现代化
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再次,清末教育改革具有普及性的特点。在清末时期,中国的教
育普及率极低,大部分人民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因此,清末教
育改革致力于推动教育的普及,使更多的人民有机会受到教育的熏陶。为此,教育界开始提出办学宗旨应为全民普及教育,确立了义务教育
的理念,并积极实施相应的政策,为全社会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最后,清末教育改革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教育改革并非一次性的
运动,而是一个长期进行的过程。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教育问题
的深层次性,清末教育改革的进程并不顺利,遭遇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然而,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为后来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
近代中国的教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清末改革
摘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加重。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先后进行了多次变革,这些改革历经了洋务运动、戊戍维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阶段。改革的目的虽然只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改革是朝着民主化的方向迈进的。受形势所迫,政府高层不得不发动改革。此后,改革便成为时代潮流,不可遏阻,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改革没有达到它的最初与直接目的,但改革的启示、经验教训对现实中国的改革依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引语: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危局唤起王朝统治者的自救意识,从而上演了一场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四步曲构成的改革运动。这三场改革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迈出了面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经验教训
一、起步——洋务运动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惊醒了魏源等少数中下层政府官员,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别是圆明园的那把大火则彻底震惊了整个清王朝。而洋务运动就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经过两次战争,中国出现了一批较为开明的统治阶级官员,他们较为关心国家命运,探究失败原因,认为外国只是船坚炮利,若学习了西方造船与制造武器技术,中国便不会失败。虽然他们的思想有很大偏差,但是他们迈出了走出封建的第一步,睁眼看世界由他们开始,限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思想并没有付诸行动。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接受部分开明思想,他们认为“办洋务,师夷长技,造炮舰,可以剿发捻,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在清政府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的首肯下,洋务派成员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他们的指导思想后来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兴办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这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改革范围包括科技、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1.兴办近代企业,他们从自身目的出发,首先兴办军事工业。包括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大的工业项目,对现在仍有很大影
响。另外还有一些民用企业,在近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有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等大的民用企业,在一定意义上,它们阻碍了西方资本的进一步入侵,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2.建立新式海军,分别建立福建、广东、南洋、北洋四大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海军的主力,尽管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全军覆没,但是在甲午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为此后中国近代化提供了大量人才。
对于改革者来说,政治改革难度最大,遭遇的阻力也最大,改革者自身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对政治改革认识不足。因此洋务运动这个阶段的政治改革力度很少,只是针对旧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晚清政治改革的全过程看,洋务运动是政治改革的起步。其改革的内容主要有: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南、北洋通商大臣;设立总税务司署;设立同文馆。但是这从根本上触动了封建顽固保守派的利益,曾经有限度的支持改革的慈禧在保守派的压力下摇摆不定。晚清的政治改革只好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艰难而缓慢的进行着。
中法战争与中日战争宣布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洋务派整体失势,恭亲王奕訢屡遭慈禧贬斥,李鸿章成为众矢之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当时的人们还局限于“天朝上国”的观念,仍普遍认为西夷的长技无非就是坚船利炮,其他的如政治、文化都不如我们。所以洋务运动的重点放在科技、军事上。后来连年赔款,资金不足,才对实业重视起来。在洋务运动中,政治体制改革仅仅局限于对旧有的体制做些改革,政府职能在改革中没有得到转变。结果凡是政府主办的军工企业、民用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腐败严重、效率低下。政府领导人的权力在改革中没有得到丝毫的限制。甲午战争前夕,慈禧却动用了大笔海军经费建造颐和园,致使北洋舰队十年内没有添置一艘新军舰。
所以说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它自身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妥协性、内部管理的腐朽性必然会反映到政治层面。在封建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改变落后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去发展先进的生产力,这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1]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同时开启了中国的早期近代教育,开启了部分民智,在某些方面改变了社会风气。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在洋务时期,有人称之为“同光新政”或者“同光中兴”,它让本已该灭亡的清政府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我们应该运用辩证法“两点论”和唯物史观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从倾向性看,洋务派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客观效果看,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
了诱导作用,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二、推进——戊戍维新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结束,而洋务运动的失败再一次震惊了中国人。洋务运动的失败不是因为启动了政治改革,而是因为政治改革太肤浅,太滞后。洋务运动后期,政治改革开始成为开明官员与知识分子们关注的热点。而且他们所主张的政治改革已经涉及到了改革的核心:民主与议院问题。
甲午战争的战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而此时,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内部的小农经济体制不断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进一步减少,有了初步发展。救亡图存成为共识,而站在救亡图存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他们把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2]此时西方普遍实行资本主义代议制。郑观应积极主张开议院,实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说:“无议院则君民之间势多隔阂,志必乖违”,有了议院则“君民相洽,情谊交孚”。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想要夺回大权救亡图存,颁布了“明定国事”谕旨,由此维新便由理论成为行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诏书中提及到诸多政令,在短短几天之内连续发布,不难看出维新派的激进,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完整的计划。其内容归纳起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维新派主张改革行政机构,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采用西洋军制,开办近代教育。康有为还力主早日开设议院。在措施中不难看出都是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是改革未触及问题的根本,只字未提君主立宪,违反了初衷。裁撤闲散机构、废除八股、提倡言论自由的改革触犯了顽固派集团的利益。慈禧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怜听政”,将光绪皇帝软禁于瀛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维新变法只进行了一百零三天就被扼杀了。[3] 在这场变法中,资产阶级势力太脆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一次较量。资本主义尽管在中国已出现,但基础还非常薄弱,资产阶级也刚刚形成,很不成熟。相比之下,封建统治阶级无论在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还具有强大的势力,资产阶级在自身条件非常不成熟的情况下,与封建主义争斗无异于以卵击石。另外维新派尽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但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一度曾向英、日、美寻求援助,希望他们干涉后党政变,支持中国变法,结果落空。维新派缺乏军队支持,光绪皇帝是一个光杆,手中无一兵一卒,而维新派也忽略了事先争取军队的支持。大难临头,他们才想起了兵权,轻率地把赌注押到袁世凯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始终眼睛朝上,使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顽固势力略一反攻,使自己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