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和9的分与合说课讲解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8和9”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50-P51“8和9”的认识(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本节课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会认、读、写8和9。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9以内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及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8的分解与组成》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汇总《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说课稿10篇
《8的分解与组成》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汇总《8的分解与
组成》教学说课稿10篇
学好数学,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考能力,也可以让孩子们的思维
发散得到最大化,所以在课堂上传授给孩子们数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以
下是“《8的分解与组成》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汇总,以及《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说课稿”范文模板,可供各位老师在编写教案时参考所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的组成与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
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7”形式引入8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啊?
生:7.
师:那我们一起用拍手游戏来回忆一下好吗?
生:好.
师:我拍1呀~~~
生:我拍6………(类推)
二、学习“8”
1.故事导入8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明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
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爸爸让小明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如果你是
小明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①、出示教具:8条鱼,2个篓子,请几个小朋友上来以不同的形式
分类,边分边出示ppt把分类的方法记录下来.
②、2“小火车”游戏,巩固8的组成
师: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我的火车7点开。…………
2.游戏:寻找宝藏
教师在迷宫途中放着8的加减算式,把全体幼儿分为三组比赛,每算
对一题
前进一步,哪组幼儿最先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3.活动延伸:
将幼儿分成5组,每组幼儿发一些教学道具(鱼),动手分一分
人教新课版一年级数学《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说课稿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早上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下面我将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八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本单元解决的问题结合6、7和8、9的加减法,设计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初步了解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认识6、7这部分的解决问题,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主要以图画形式呈现问题,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出现了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只”表示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第57页又安排了一组解决问题,其内容与6、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首先,用同一情境图呈现了三个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其次,在呈现数学问题的主题图中,由于用简短的文字代替了大括号和问号,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是后续学习纯文字叙述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审题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本单元解决的问题结合6、7和8、9的加减法,设计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初步了解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认识6、7这部分的解决问题,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主要以图画形式呈现问题,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出现了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只”表示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第57页又安排了一组解决问题,其内容与6、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首先,用同一情境图呈现了三个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其次,在呈现数学问题的主题图中,由于用简短的文字代替了大括号和问号,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是后续学习纯文字叙述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审题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和8、9交朋友》说课稿
说课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50、51页。
一、教材分析:
“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的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
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把左边的8只蝴蝶圈起来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一个刚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特殊群体,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特点的活动内容,又因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采取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一个动人的故事8减肥,6倒立拉开序幕,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更为主动了。
2.教学中收获“教”、“育”。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突出体现“教”、“育”,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我适时将环保教育、热爱劳动精神等都自然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做到“教”“育”兼得。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了解8、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8、9的加减法》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的课时内容。教材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 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这个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 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其次,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教材分两个层次 安排,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 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其要求明 显高于6、7的加减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 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答案:8 9 9 8 9 9 7 7 5 5 4 3
1+8= 9-6=
2.连一连。
9–4
0
5+ 3 4
8- 4 5
8- 8 8
9-6
5+3 8-2
9-0 4+5
3+3 3 - 0。
9 -1
3. 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计算。
4.水果后面藏着几?
答案:
3. 6+3=9 3+6=9 9-3=6 9-6=3 4.2、3、9、5、9。
八、教学反思
本课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叙述情境,提出问题,培养学wk.baidu.com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 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 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8和9加减法》说课稿
《8和9加减法》说课稿《8和9加减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7页及相关的练习题。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7页的内容,是在学了6、7加减法中的用数学:金色的秋天后进行教学的。大家知道,新教材中的“用数学”,类似于老教材中的应用题。通过“用数学”教学,既要求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又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为学习更复杂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4、教学重点: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教学难点:学生学会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
这节课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情景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说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学习后再进行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同桌之间的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为: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0、51页的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
一、说教材
教科书第50~51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在观察、操作、演示等活动中,感受8和9的意义,能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建立8、9的数的概念。会读、写8和9。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进行环保教育。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我主要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听中数数”,利用一个快板,做了一个“谁是顺风耳”的
游戏,要求是“老师敲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的拉到课堂上,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2、示范法
在教授8、9的书写时采用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独立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发现法、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8和9的加减法说课稿及设计
《8和9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8和9的加减法是在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摆一摆、做一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利用“一图四式”,在有步骤地、逐步抽象地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有关8、9的加减法,同时通过“一图四式”进一步沟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深化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6和7的加减法已经掌握了,根据一幅图列出四个算式的方法,明白每个算芪所表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8和9的加减法“一图四式”,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以利用旧知学习新旧,而抽象出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则相对较难,基于以上分析制定了本节课的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让学生感受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出得数的探索过程,理解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
算式。
六、教学准备:为了更加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课堂的40分钟,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了学习单。
七、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提示课题;
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为新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二)新知探究,深化认识
首先通过看图说一说,讲一讲,在完成有关8的一图四式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有关8的分合的情况,再根据自己画的图画,列出相应的算式,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然后通过观察列出的算式,学生找出规律,认识到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9的加减法教学脱离了实物图,引导学生计算,发展抽象能力,再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根据6+3=9,写一写其他的算法,来深化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 6、7、8、9的分与合》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上课的开始,通过快问抢答的形式复习2-5的分与合,充分刺激了学 生的各种感官,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有利于后面的教学。
板块二、探究新知 1.学习6的分与合。 (1)课件显示三个小学生,每人都拿着6个气球,然后教师提问:6个气球,分在 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分? (2)同桌互相商量,想想办法。 (3)集体交流。 这一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有序的思考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教学反思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主动经历操作与抽象的活动过程,发现和认识 6、7、8、9的分 与合,比较熟练地掌握 6、7、8、9的分与合。 2.使学生在认识 6、7、8、9的分与合的过程中,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 逐步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学习方法的迁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合作与交流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快感,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9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条理地说一说。
分与合说课稿
《分与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分与合,为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以及减法打基础。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在“分东西”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能力目标:在“分小棒”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借助“玩小棒”的活动,经历几和几的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整理活动,感受梳理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归纳整理知识的好处。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分一分,合一合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分与合的联系,从而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新的玩意儿,看(把教具贴在黑板上),
这是什么?
2、除了这个,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小苹果,数一数,有几个?
3、那如果老师要把这些小苹果分到这两个香蕉碗里面去,可以怎么分呢?
二、展开教学。
(一)4的分与合。
1、让学生上来贴一贴,四个苹果可以怎么分到两个碗里面去。
2、学生贴。
3、那怎么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呢?
(板书: 4 4 4
/ \ / \ / \
3 1 2 □□□)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去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8和9的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8和9的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教科书第53~54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
二、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
2、新授
(1)出示挂图,学习数8和9。
(2)出示直尺,教8和9的数序。
(3)借助计数器和点子图教授8和9的大小比较。
(4)学习8和9的写法。
(5)学习“几”和“第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认识》说课课件
板块三、课堂练习
1. 数一数、填一填。
(1)
共有( )只小鸡。
(2)从左数起,圈出第九个。
2. 连一连。
答案: 1. (1)8 2.
(2)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8、9的认识 写8Baidu Nhomakorabea运笔要圆滑,占满上下两半格; 写9时,上半部分要圆,占满上半格,竖要稍向左倾斜
5.区分基数和序数。 先出示9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先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一遍。 然后,把左边的8个圈起来。 再给从左起第8个下面画上小草。 小鱼排第1,谁排第9?(小兔)小老鼠排第几?(第5) 像上面这样,同桌互相提问。 6.学习写8和9。 老师边示范边说,8是一笔写成的,要写圆滑,无棱角;9也是一笔写成的,上半 部像个“○”,9的竖像“1”,写时上半部分和一竖要连起来。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2=
5-3=
7-5=
2+2=
3+4= 6-2= 7-4= 7-1=
2.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
3.在○里填上“>”“<”或“=”。
7○6 2○5 5○7 3○3 0○1 6○4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0~7各数,你们还想学其他的数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 9。 板书:8、9的认识 2.数数,认识8和9。 (1)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尽情地看,想说什么就和同学说什么。 (2)带着问题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 数一数,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可以用几来表示。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8和9”的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8和9”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
教科书第53~54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 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
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
8和9的加减法说课稿
---------------------------------------------------------------最新资料推荐------------------------------------------------------
8和9的加减法说课稿
《《8 和和 9 的加减法》说课稿《8 和 9 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 7 以内的加减法和 8、9 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 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
会计算 8、9 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 8、9 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究
1 / 7
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
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导课。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对学生提出《课堂常规》要求,以对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常规》、遵守《常规》;再复习 8、9 的组成,为熟练口算扫清障碍。
8的分与合(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8的分与合(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讲述数学一年级上册的“8的分与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此部分
主要涉及组合、分割、交换和合并等概念,学生要能够在已知数字之间进行合并与分割、理解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的概念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了解数的分解和合并的基本概念。
2.理解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的概念。
3.学会运用分解和合并,解决两位数加减乘除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分解与合并的基本概念,以及掌握乘法交换
律和分配律的概念。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分解和合并的方法,解决两位数加减乘除问题。
四、教学步骤
1.引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数字让学生进行分解和合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数字“12”分解成“10+2”,将数字“17”合并成“10+7”,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2.讲解
第二步,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实际应用,例如:
•交换律:3×4=4×3,即无论是3个4还是4个3,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分配律:3×(4+2)=3×4+3×2,即无论是先分解4+2,还是先分别计算3×4和3×2,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同时,通过实际的计算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分配律和交换律、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实践
第三步,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字的分解和合并,例如:
•给出一组数字,让学生练习数字的分解和合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优质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学设计
《8和9的认识》
一年级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54页“8和9的认识”。
【教材分析】:
“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的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一个动人的故事“小海豚为妈妈找药”拉开序幕,并邀请同学们进入故事,帮助小海豚勇闯七大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被我溶入到七个大关中,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更为主动了,学生们在助人闯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收获了新知。
2、教学中收获“教”、“育”。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突出体现“教”、“育”,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我适时将环保教育、秩序意识、交通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等都自然地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做到“教”“育”兼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
(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个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8 71
8 62
8
5
3
8 44
9个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9 81
9 72
9 63
9 54
8
9
4
5
2
66
3
9
8
2Biblioteka Baidu
7
5
3
9
4
4
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