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课程设计
长安大学电气专业有线电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住宅小区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学院(部)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32040901学生姓名陈得维学号32040901056 月4 日至 6 月10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 孔丽系主任(签字)目录前言 (5)一、前端系统 (6)1、所选设备 (6)2、前端系统图 (6)3、国家标准分配给各系统的指标 (7)4、电缆性能参数 (7)5、各频道输出电平计算 (7)二、干线传输系统 (8)1、光缆传输系统的设备选择 (8)2、光缆传输系统电平计算 (11)3、干线传输部分总的C/N与CM (12)三、分配系统 (12)四、温度变化对电平的影响 (15)五、天线的防雷设计 (16)六、主要元件明细表 (16)七、系统图 (17)八、参考文献: (17)前言此CATV系统采用邻频传输方式;系统前端所用器件主要有:电视天线,卫星天线,解调器,调制器,混合器。
传输系统主要用电缆进行信号传递。
用户分配系统主要用电缆进行分配传输,把信号传递到各家各户,从而实现了设计题目的要求。
系统卫星电视节目数量:6套本地电视节目,8套卫星电视信号以及3套自办节目。
整个CATV系统的总体方案如下图所示图1、CA TV系统总体方案如上图所示,需要接收的开路信号,卫星信号通过天线接收器(卫星信号要通过功分器和卫星电视接收机)经放大后连同自办节目一起经过解调调制送入混合器,经混合器将各频道信号混合为一路输出,此为前端系统。
前端输出后,进入干线系统,干线系统由同轴电缆和干线放大器组成,干线系统将信号传输到住宅小区即进入用户分配系统,在用户分配系统中采用分配器将信号分配到各个单元,再经由分支器分配给各个用户。
各系统组成如下:前端信号处理1)端信号处理:四部分组成:功率分配器,卫星接收机,调制解调器,混合器2)干线部分:采用HFC网络结构,系统干线采用SYWV-75-12,支干线和分配网落采用SYKV-75-9。
有线电视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服务方式仍然保持着它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线电视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为了保持竞争力,有线电视运营商需要不断创新,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设计方案,旨在提高有线电视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1. 客户调研在设计方案之前,有线电视运营商需要进行客户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访谈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可以获得客户的反馈和意见。
这样有助于运营商了解客户对有线电视服务的期望,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 内容多样化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客户,有线电视运营商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
除了传统的电视频道和电影,运营商还可以考虑增加体育赛事、纪录片、儿童节目和综艺节目等。
此外,开设专门的频道和节目,推出独家内容和原创节目也能吸引更多的用户。
3. 高清画质高清画质是提高有线电视服务质量的关键。
运营商应该投资购买高质量的设备和技术,确保用户能够享受清晰、流畅的观看体验。
此外,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信号的稳定和画质的优质。
4. 互动和个性化服务为了赢得更多用户的信任和忠诚度,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提供互动和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引入用户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和偏好推荐相关的电视节目和电影。
此外,开展互动活动和社交媒体互动,与用户进行更紧密的联系和沟通。
5. 跨平台支持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提供跨平台的支持。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设备观看有线电视节目。
为此,运营商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和软件,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不同的设备观看节目。
6. 客服支持有线电视运营商需要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支持。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有线电视运营商应该提供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机制。
为此,可建立24小时的客户服务热线,并培训专业的客服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7. 价格和套餐策略有线电视运营商需要考虑价格和套餐策略,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有线电视系统课程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课程设计⽅案江西⼯业⼯程职业技术学院有线电视系统课程设计⽅案姓名:指导⽼师:机电⼯程系2011-2012学年第⼀学期有线电视系统课程设计⽅案设计⽅案⼀、设计说明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播系统技术规范》、《民⽤电视⼴播系统技术规范》、《30MHZ~1000MHZ声⾳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州市⽩云区"⽩⽔龙"地块-1#楼(⾦国商业⼴场)”具体情况进⾏规划设计,主要包括:1.设备选材:选择品质优良、功能齐全、实⽤可靠、价格合理的系统设备,通过对系统及设备进⾏合理规划、配置,做到物尽其⽤,充份发挥系统的最佳使⽤效能。
2.实⽤性:本系统规划了⾜够数量的电视频道以提供选择。
电视频道包括⾃办节⽬以及省直有线电视等共套电视节⽬频道。
3.先进性:为了满⾜发展需要,本系统按双向传输⽅式设计。
⽹络器材采⽤宽带产品。
其中放⼤器、分⽀分配器和⽤户终端采⽤“双向”产品。
4.兼容性:本系统与⼴州有线电视共⽹传输,今后可作为有线电视HFC 综合⽹独⽴的服务区使⽤,系统⽹络不需作改造,只需在⽤户终端增设相应双向传输设备即可。
5.可靠性:为了保证系统运⾏可靠,除了系统前端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设备外,对系统传输⽹络进⾏合理的规划⼗分重要。
为了提⾼系统⽹络的可靠性,本系统传输系统按分区传送⽅式,这种⽅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系统带内⾼低端信号电平出现的不平衡,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传输⽹络某部分出现故障⽽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情况。
此外,本系统在整体布局、⽅便维护和操作等⽅⾯均作了综合的考虑。
⼆、系统规划A.节⽬源本系统电视节⽬包括有线电视、和⾃办节⽬⼆⼤类。
1.⾃办节⽬本系统⾃办节⽬采⽤DVD播放或摄像机录制节⽬播放等⽅式。
2.电视节⽬频道拟规划传送的电视频道包括有:⾃办电视;有线电视。
电视节⽬内容和输出频道详见下表:B.频段划分1.上⾏频段4~40MHZ,⽤于⽹络反向传输。
2.下⾏频段48~750MHZ,⽤于传送模拟和数字电视以及图⽂、语⾳等综合信息。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流程;2. 掌握有线电视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及其选型方法;3. 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与分配原理,掌握相关计算方法;4. 了解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有线电视系统设计需求,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2. 能够运用相关计算方法,完成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与分配设计;3. 能够根据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设备并进行系统调试;4. 能够解决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4.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质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基础知识,对有线电视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介绍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系统分类及应用领域,使学生全面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情况。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内容列举: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分类及应用。
2. 有线电视系统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讲解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为学生后续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有线电视系统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内容列举:系统构成、设备功能、工作原理。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此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客户对稳定、高质量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
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系统架构、硬件设备、接入技术、信号传输、用户接口等内容。
2. 系统架构有线电视系统的整体设计采用中心架构,包括以下基本组成部分:- 信源端:负责采集不同信源的电视节目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
- 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为特定频段的信号。
- 头端设备:负责接收和整理来自不同调制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发至用户端。
- 用户端设备:用户通过有线电视接收器接收和解调信号,进而获取电视节目。
3. 硬件设备本设计方案涉及的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信源设备:采用专业的电视节目信号采集设备,确保高质量的信号获取。
- 调制器:通过先进的数字调制技术,将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到特定频段。
- 头端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整理器、信号转发器等设备,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用户端设备:包括有线电视接收器、电视机等,用于接收和解调信号。
4. 接入技术为了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本设计方案采用了以下接入技术:- 数字电视接入:实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解调,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 IPTV接入:通过网络接入方式,将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并支持互动功能。
5. 信号传输本设计方案的信号传输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信号传输路径包括信源端到调制器、调制器到头端设备和头端设备到用户端设备的传输。
6. 用户接口为了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方式,本设计方案提供以下用户接口:- 用于选台、切换频道的遥控器。
- 用于菜单导航和功能选择的电视机界面。
7. 总结在本文档中,我们介绍了一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有线电视服务,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将电视节目通过有线方式传送到用户家中的一种方式。
而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则是指在系统建设之初需要考虑的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信号传输等各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硬件设备在有线电视系统的硬件设备方面,主要包括前端设备、中心设备和用户机顶盒等三部分。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天线、放大器和解调器,用于接收卫星或地面电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中心设备则包括调制器、多路复用器和流媒体服务器等部分,用于将数字信号发射到有线电视网络中,供用户接收。
最后是用户机顶盒,这是用户用于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关键设备,需要支持高清电视信号、具备互联网功能等。
二、软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节目管理系统、流媒体分发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等部分。
其中,节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电视节目进行管理和调度,包括编播计划的制定、节目源的采集、节目分类的设置等。
流媒体分发系统则负责将节目按照编排计划分发到各个终端设备上,并进行流媒体编码和解码,用户管理系统则用于处理用户服务需求。
此外,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以及系统故障的自动检测和修复等功能。
三、信号传输由于有线电视系统覆盖的范围较大,信号传输的质量与稳定性将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在信号传输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网络拓扑的设计、链路质量的监测、通信协议的制定等。
例如,在网络拓扑的设计上,可以采用星型、环形或树形等不同的结构,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在链路质量的监测上,则需要通过设备间的链路测试和信号强度的监测等方式保证信号的清晰和稳定,减少信号干扰和丢包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加密和解密策略,以保证电视节目的版权和数据安全。
四、系统运维任何一个系统的设计都应该考虑到系统生命周期中的运维问题。
在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如何确保系统的运维质量和效率,包括系统监控、故障排查、数据备份和恢复等,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有线电视课程设计

有线电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线电视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信号传输、接收和放大过程;2. 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类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3. 掌握有线电视网络的结构、频谱分配以及频道设置。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有线电视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有线电视系统的搭建和调试;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有线电视技术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对我国通信事业发展成就的自豪感,培养其爱国情怀;3. 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关注信息安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有线电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有线电视基本原理:信号传输、接收与放大过程,频道分配与频谱使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有线电视技术概述”2.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与类型:同轴电缆、光纤、混合系统;- 教材章节:第三章“有线电视系统及其设备”3. 有线电视网络结构:分配网、传输网、接入网;- 教材章节:第四章“有线电视网络结构”4. 有线电视频谱分配与频道设置:VHF、UHF频段,模拟与数字频道;- 教材章节:第五章“有线电视频谱与频道设置”5. 有线电视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家庭、社区、城市有线电视系统;- 教材章节:第六章“有线电视应用案例”6. 有线电视系统搭建与调试: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教材章节:第七章“有线电视系统安装与调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有线电视基本原理与系统组成第二课时:有线电视系统类型与网络结构第三课时:有线电视频谱分配与频道设置第四课时:有线电视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第五课时:有线电视系统搭建与调试(实践课)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有线电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小学校园有线电视技术方案

中小学校园有线电视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需求分析1.信号传输稳定:由于校园有线电视需要同时传输多个频道的视频信号,因此要求信号传输稳定,不受外界干扰,保证学生和教师观看视频时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2.教育资源丰富:中小学校园有线电视需要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相关学科的教学视频、教学节目、优质教育频道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3.多频道传输:中小学校园有线电视系统需要同时传输多个频道的视频信号,故需保证传输效果和管理功能。
二、技术方案设计1.信号传输方案:中小学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可以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方式,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鉴于常规同轴电缆传输的损失,建议使用低损耗同轴电缆,并加装信号放大器,延长传输距离。
2.教育资源丰富方案:通过网络接入,可以实现校园有线电视平台与网络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
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这样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教育资源,方便学习和教学。
3.多频道传输方案: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建议设置多个频道以满足学校内不同教学、宣传等需求。
可根据学校规模和需求确定频道数量,真实反映订户的使用情况。
5.节目播放和监控方案:中小学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安装多个显示终端以实现同时播放不同频道的节目。
在各个教室和大型活动场所安装显示终端,并设置相应的控制系统,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操作。
6.系统安全和管理方案:中小学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在搭建时需设置相应的安全系统,以防止非法篡改、恶意攻击等问题。
同时,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技术方案实施1.设备采购:根据校园有线电视技术方案的需求,需要采购相应的设备,包括同轴电缆、信号放大器、显示终端等。
2.系统搭建:根据技术方案设计,进行系统的搭建和部署,包括设备的安装和配置、网络的搭建等。
3.教育资源导入:在系统搭建完成后,将丰富的教育资源导入系统中,以供学生和教师使用和查阅。
4.配置和测试:对系统进行配置和测试,确保整个系统的健康运行,对教育资源的运行进行测试验证。
有线电视课程设计

高度约为 7 m。避 雷 针 的 接 地 端 必 须 与 前端 的接 地 端 分 开 , 引 卫 星 电视 接 收 系 统 是 由: 抛物面天线 、 馈源 、 高 频 头 和 卫 两 根 引 下 线 , 其 接 地 电阻 不 大 于 4欧姆 即可 。 星 接 收 机 组 成 的 一 套 完 整 的 卫 星地 面 接 收站 。 ( 1 ) 天 线立 杆 及 天线 基座 应 有 两个 不 同方 向与 建筑 物 的避 ( 1 ) 抛物面天线是把来 自空中的卫星信号能量反射汇聚成 雷 带 相 连 , 以确 保 接 地 可 靠 , 加 强避 雷 安 全 。 点( 焦 点) 。 避雷针 的高度计 算: 有V HF天线 6个 , 最低架设 3 m, 每 ( 2 ) 馈源设置在抛物面天线的焦点处 , 意思是馈送能量的 个上下间距 0 . 5 m, 所 以最高天线架设 5 . 5 m。单个天线的保护
广播 电视 、 VO D点播 以及数字 电话下行信号和数据 , 7 5 0 M ~ 统 中所 处 的位 置 选 择 适 当插 信 损耗 和分 支 损 耗 的 分 支 器 使用 1 0 0 0 M 为 高端频率 ,将用于各种双 向通信业务 ,如个人通信 户输 出口的 电平越于均匀。 等, 也 可用 来 分配 将 来 可 能 出现 的 其 他 新 业 务 。 ( 3 ) 光缆 : 主要过程是从 电到光 , 再从光到电的传输过程 。
关键词 C A T V 邻频传输 中图分类号 : G 4 3 4 光 纤
文献标识码 : A
号功率输出, 以达 到 卫 星 传送 同频 段 内 的 多套 电视 节 目 。 l 设计 内容及要求 ( 1 ) 确定系统模式和网络结构形式。 ( 2 ) 解调器是把加扰信号解调还 原成为具有标准接 口电平 ( 2 )前端 系统距离 A住宅小 区约 6 k m, 距 离 B住宅小区 的 电视图像 和伴 音信 号。 约5 k m, 接 收 6个 频 道 的 开 路 信 号 , 两 颗 卫 星 各 4路 卫 星 信 号 ( 3 ) 调制器 的主要作用是把卫星接收机还原的音频信号和
有线电视毕业设计

有线电视毕业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一种传统的传媒形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被新兴的流媒体平台所取代。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地区和人群中,有线电视依然拥有一定的受众群体。
因此,在我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有线电视作为研究的对象。
我设计的有线电视毕业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策略和用户体验优化。
首先是内容策略。
由于有线电视的内容种类繁多,枯燥的频道切换和重复播放可能会导致用户对有线电视的失去兴趣。
为了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多样性,我打算设计一个智能化的内容推荐系统。
该系统将根据用户的喜好和观看行为,自动为用户个性化地推荐节目和频道。
我将采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用户反馈,来建立一个智能的推荐算法,从而提供更准确、更多样化的内容推荐。
其次是用户体验优化。
有线电视在用户体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频道切换不方便、图像质量不佳等。
在我的设计中,我将采用物联网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来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我打算设计一个智能遥控器,通过语音识别和手势识别技术,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切换频道和调整音量。
同时,我还会研究如何提升图像质量,例如使用高清视频传输技术和图像增强算法,来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总之,我设计的有线电视毕业设计旨在提升有线电视的内容吸引力和用户体验。
通过智能化的内容推荐系统和优化的用户界面,我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用户选择有线电视,并提高他们的观看体验。
继续完善有线电视毕业设计,我认为还有几个关键点需要考虑。
首先是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我将设计一个直观简洁的用户界面,让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和频道。
界面将采用现代化的设计语言和交互方式,如平铺式的频道展示、易于使用的导航栏和搜索功能等。
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用户参与度和互动性,我计划引入社交功能。
该功能将允许用户与其他观众进行互动,例如评论、点赞和分享喜欢的节目。
通过社交功能,用户可以发现新的节目和推荐,并与其他观众建立联系,增加娱乐体验。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内容,使用户能够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电视娱乐和信息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信号传输、内容分发和用户终端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1. 总体架构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总控中心、传输网和用户终端。
总控中心负责节目的采集、编码、内容分发和系统监控等功能,传输网负责信号的传输,用户终端负责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
2. 总控中心总控中心由服务器、编码设备、流媒体服务器等组成。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节目内容,编码设备负责对节目进行压缩编码,流媒体服务器负责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
3. 传输网传输网由光纤、同轴电缆和配线箱等组成。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配线箱用于接入用户终端。
4.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电视机和配件等。
机顶盒用于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电视机用于显示电视节目,配件用于提供用户互动服务。
三、信号传输1. 信号源采集信号源采集包括卫星接收、有线节目源和自制节目等。
卫星接收需要安装卫星天线并利用卫星接收器接收信号,有线节目源直接从运营商获取,自制节目则需要配备专用的摄像设备。
2. 信号传输方式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混合传输方式,即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包括信号调制、编码和封装等。
信号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编码将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小传输带宽,封装将信号打包成数据流进行传输。
四、内容分发1. 节目管理节目管理包括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和存储等。
节目采集负责从信号源中采集节目内容,编辑负责对节目内容进行剪辑和整理,制作负责对节目进行特效和字幕等处理,存储负责将节目保存到服务器中。
2. 节目分发节目分发采用流媒体技术,将节目内容分发到用户终端。
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组播的方式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并通过广播控制协议将节目信息传给用户终端。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线电视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娱乐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公共场所的各种场景。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直接影响着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而可靠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以满足用户对清晰画面、多种节目选择和良好服务的需求。
二、系统需求分析1. 清晰画面:用户希望能够观看到高清晰度的画面,以提供更真实和细腻的视觉体验。
2. 多样化的节目选择:用户期望能够获得丰富多样的节目资源,包括各种电视剧、电影、新闻、体育等。
3. 多用户支持:系统需要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观看不同频道和节目,以满足整个家庭或办公场所的需求。
4. 高可靠性:系统需要稳定可靠,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频繁的故障或中断。
三、系统设计方案1. 基础设施建设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中,首先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安装光纤或同轴电缆以传输信号,安装信号增强器以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以及安装适当的接入点和传输设备。
2. 信号源选择为了提供高清晰度的画面和多样化的节目选择,我们建议使用卫星信号、有线信号和IPTV等多种信号源。
通过使用多种信号源,可以获得更多的节目资源,并且能够同时满足用户对高清晰度画面的要求。
3. 信号转换和处理在有线电视系统中,信号转换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建议使用高质量的信号转换器和处理器,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信号进行合理的处理和优化,可以提高画面质量并减少信号延迟。
4. 多用户支持为了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观看不同频道和节目,我们建议使用多路分配器和多个接收器。
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家庭或办公场所中各种用户的需求,并且保证每个用户都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信号。
5. 系统监控与维护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建议在系统中添加监控和维护功能。
这包括实时监控信号传输质量、故障自动诊断和报警、定期维护和升级等。
通过这些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确保用户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摘要: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传输电视信号的方式,能够在用户家中提供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本文介绍了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信号传输和接收方式、频道分配方法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传输,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电视节目的需求。
第一部分: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娱乐需求的增加,有线电视系统已成为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线电视系统通过电缆或光纤传输电视信号,使用户能够接收到大量的电视节目,包括新闻、体育、电影、娱乐等。
本文将介绍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电视节目的需求。
第二部分:系统结构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结构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信号源、信号传输和接收设备、用户终端。
信号源是电视节目的提供者,可以是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台、地面数字电视等。
信号源通过信号传输和接收设备传输到用户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机或机顶盒接收并观看电视节目。
第三部分:信号传输和接收方式有线电视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
电缆传输使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来传输信号,适用于较短距离和小规模的系统。
光纤传输使用光纤来传输信号,具有传输速度快、信号质量好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的系统。
第四部分:频道分配方法频道分配是有线电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用户可以接收到哪些电视节目。
常见的频道分配方法有随机分配、按类型分配和按订阅分配。
随机分配是将电视节目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频道,用户可以通过频道浏览进行选择。
按类型分配是将电视节目按照不同的类型分配到不同的频道,如新闻、娱乐、体育等。
按订阅分配是根据用户的订阅情况将电视节目分配到相应的频道,用户只能接收到订阅的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系统课设

二.系统设备配置1.PBI-4000MUV 广播级全频道捷变式邻频调制主机全频道870MHz捷变式邻频电视调制器,采用高可靠性残留边带滤波器,中频调制信号处理方式;双重PLL 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射频放大采用进口模块组件,非线性失真小,确保高输出电平;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可独立或与PBI-3000MC, 2500MB, 2000MB调制器或其它品牌的调制器组成中大型的CATV系统,尤其可用于CATV系统的扩容和节目的增加。
技术参数:输出频率: 48MHz~870MHz(Ch1~Ch56,Z1~Z43频道连续可调)图像载频准确度:≤5KHz(VHF);小于等于10KHz(UHF);射频输出频率微调范围:最大4MHz(0.5MHz步进)输出频率 48MHz~870MHz(Ch1~Ch56, Z1~Z43频道连续可调)射频输出频率微调范围最大±4MHz(0.5MHz步进)2.高频头Turbo-2200(C波段)Turbo-2200 工程专用C波段单本振宽带双极化双输出馈源一体化高频头,可完全满足CATV前端和个体接收单站同时接收双极化卫星信号的需求。
宽带工作频率(3.4GHz~4.2GHz)高隔离度,超低相位噪声等的特点,特别适合于MPEG-2/DVB卫星数字电视节目的接收。
图1 高频头技术参数3.高频头Gold-1040(Ku)Gold-1040和Gold-1040PF工程专用,Ku波段双极性单输出馈源一体化高频头,具有高灵敏、高增益、低噪声系数、低相位噪声等特点,完全适合卫星数字电视接收要求; Gold-L040采用静电喷涂的高质塑料外壳,典雅、美观;广泛应用于CATV前端系统和家用卫星接收单站中。
技术参数:频率范围 10.7~12.75GHz输出频率 950~2050MHz本振频率 9.75/10.6/10.75/11.25/11.3GHz噪声系数 0.65dB交叉隔离度 27Db (min.)4.PBI十六路混合器4016C 无源十六路频道混合器,宽工作频率范围、高稳定、低驻波、低插损、高隔离度;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很好地满足各种类型邻频有线电视系统的配套要求。
有线电视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设计方案1. 简介有线电视设计方案是一套针对有线电视系统的系统设计方案,旨在确保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高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这一设计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技术选型以及实施步骤。
2. 方案概述有线电视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2.1. 信号源有线电视信号源是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部分。
可以选择多种信号源,包括有线电视台、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视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信号源。
2.2. 信号接收与转换接收和转换有线电视信号的设备是有线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设备包括有线电视调频器、解调器、光纤转换器等。
根据信号源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设备。
2.3. 信号传输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可以采用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
有线传输包括同轴电缆传输和光纤传输,无线传输包括无线电传输和卫星传输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2.4. 信号处理与解码有线电视信号处理和解码是确保信号质量的关键步骤。
可以使用频率响应均衡器、噪声消除器、同步器等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以提高信号质量和稳定性。
2.5. 信号分配与展示有线电视信号分配和展示是有线电视系统的最终环节。
可以使用分配器和电视机等设备将信号分发给各个终端用户,并实时展示在电视机上。
3. 技术选型在进行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选型:•信号源:选择稳定、高清的信号源,例如优质有线电视台或卫星电视提供商。
•信号接收与转换:选择高性能的调频器、解调器和光纤转换器,以确保信号的高质量接收和转换。
•信号传输:对于长距离传输,可以选择光纤传输方式,对于短距离传输,可以选择同轴电缆传输方式。
•信号处理与解码:选择具有良好信号处理和解码能力的设备,以提高信号质量和稳定性。
•信号分配与展示:选择支持多路信号分配和多种展示方式的设备,以满足多用户需求。
4. 实施步骤以下是有线电视设计方案的实施步骤:1.确定需求:明确有线电视系统的功能需求、用户数量和设备数量等。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有线电视系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之一、为了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的视听体验的需求,我们计划设计一套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有线电视系统。
二、系统组成及功能模块1.信号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地面信号和互联网视频流等,并将其输出到信号处理模块。
2.信号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解码和解密等操作,并将其输出到信号输出模块。
3.信号输出模块:将处理过的信号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给终端用户,在信号输出之前需要经过多路复用和调制等操作。
4.终端设备:包括有线电视机顶盒、电视机等,用于接收和解码信号,并将其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5.互联网接入模块:用于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以便用户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访问互联网上的内容。
三、系统设计原则1.高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稳定地提供信号传输和视频播放服务。
2.高质量:系统应能够提供高清晰度、高清晰度和立体声的视听体验。
3.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于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升级和扩容。
1.信号输入模块:选用高性能的接收设备,能够接收不同标准和频段的信号,并具备强大的信号处理和解码能力。
2.信号处理模块: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对不同格式的信号进行处理、解码和解密等操作,并保证信号的质量。
3.信号输出模块:选用高带宽的传输设备,能够进行多路复用和调制等操作,并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将信号传输给终端用户。
4.终端设备:选择优质的有线电视机顶盒和电视机,具备强大的解码和显示能力,以提供高质量的视听效果。
5.互联网接入模块:选用高速宽带接入设备,为用户提供快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以便用户可以随时访问互联网上的内容。
五、系统优势和创新点1.高性能: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信号处理和解码,提供优质的视听体验。
2.多功能:系统具备多种功能模块,包括信号输入、信号处理、信号输出和互联网接入等,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本课程设计的题目为“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有线电视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介绍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历程、技术概念和发展趋势等。
2.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要求介绍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包括信号质量、系统容量、系统可靠性等方面。
3.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步骤介绍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流程,包括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材料设备选型、工程预算等方面。
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实例通过实际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案例,让学生掌握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5.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实践对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进行实践操作,包括实地调研、设备选型、工程预算、设计施工图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设计内容中的要求,完成一个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的实例,并完成相关报告和演示。
具体要求如下:1.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要求不少于15000字,需要包括以下内容:•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理论知识介绍•设计思路和方案•设计步骤和过程•设计结果和效果分析•设计总结和体会2. 课程设计演示要求课程设计演示需要在实验室或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演示要求包括:•设计方案演示和解释•设备选型和配置演示•工程预算和效果展示•调试和优化演示•问题解答和讨论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评分标准主要从如下方面考虑:•选题和设计思路(20分)•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20分)•设计方案和效果分析(30分)•设计报告和演示(30分)六、参考资料1.《有线电视工程师》2.《有线电视技术与工程》3.《有线电视工程设计规范》4.《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实例》以上参考资料只是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相关资料。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线电视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旨在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同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一、系统概述本设计方案包括前端设备、传输网络、用户终端和运营管理平台四个部分。
前端设备负责信号的接收、处理和调制,传输网络负责将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负责将信号转换为图像和声音,运营管理平台则负责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二、前端设备前端设备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器、调制器等设备。
本设计方案的目的是提供高质量的电视信号,因此选用高性能的信号接收器和处理器,以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调制器采用QAM或QPSK等调制方式,将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格式。
三、传输网络传输网络采用光纤传输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本设计方案中,光纤传输网络采用环状结构,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网络中加入备份设备,以防止设备故障或网络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四、用户终端用户终端采用机顶盒或智能电视等设备,将传输网络送来的信号转换为图像和声音。
本设计方案中,用户终端设备支持多种输入方式,如HDMI、VGA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用户终端设备支持远程升级和管理,方便运营管理平台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
五、运营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负责对整个有线电视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信号质量监测、用户管理、计费管理等。
本设计方案中,运营管理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运营管理平台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平板等,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六、总结本设计方案的有线电视系统具有高质量、稳定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也可以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
未来,有线电视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1.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线电视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线电视系统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电视频道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步骤,以及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2. 系统设计原理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信号源、信号分配、信号传输和信号接收四个环节。
2.1 信号源信号源是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提供电视频道和节目内容。
常见的信号源包括有线电视台、卫星电视台和互联网电视平台。
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需要确定信号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信号源的接入方式和信号源的质量。
2.2 信号分配信号分配是将信号源分配到不同的频道和用户的过程。
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需要确定信号分配的方式和技术,包括频道号分配、频率分配和信号转换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信号分配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2.3 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将信号从信号源传输到用户的过程。
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常见的信号传输方式包括光纤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
光纤传输具有高带宽和低损耗的优势,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同轴电缆传输则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室内传输。
2.4 信号接收信号接收是将信号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的过程。
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常见的信号接收设备包括有线电视盒和电视机。
有线电视盒负责接收和解码信号,然后将信号传输到电视机进行显示。
在信号接收环节,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3. 系统设计步骤3.1 需求分析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用户的需求和系统的功能。
需求分析包括电视频道和节目内容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用户的地理位置和用户数量等信息。
3.2 方案设计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中,方案设计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符合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的方案。
方案设计包括信号源的选择和接入方式、信号分配的方式和技术、信号传输的方式和技术,以及信号接收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等。
有线电视系统课设_New

有线电视系统课设二.系统设备配置1.PBI-4000MUV 广播级全频道捷变式邻频调制主机全频道870MHz捷变式邻频电视调制器,采用高可靠性残留边带滤波器,中频调制信号处理方式;双重PLL 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射频放大采用进口模块组件,非线性失真小,确保高输出电平;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可独立或与PBI-3000MC, 2500MB, 2000MB调制器或其它品牌的调制器组成中大型的CATV系统,尤其可用于CATV系统的扩容和节目的增加。
技术参数:输出频率: 48MHz~870MHz(Ch1~Ch56,Z1~Z43频道连续可调)图像载频准确度:≤5KHz(VHF);小于等于10KHz(UHF);射频输出频率微调范围:最大4MHz(0.5MHz步进)输出频率 48MHz~870MHz(Ch1~Ch56, Z1~Z43频道连续可调)射频输出频率微调范围最大±4MHz(0.5MHz步进)2.高频头Turbo-2200(C波段)Turbo-2200 工程专用C波段单本振宽带双极化双输出馈源一体化高频头,可完全满足CATV前端和个体接收单站同时接收双极化卫星信号的需求。
宽带工作频率(3.4GHz~4.2GHz)高隔离度,超低相位噪声等的特点,特别适合于MPEG-2/DVB卫星数字电视节目的接收。
图1 高频头技术参数3.高频头Gold-1040(Ku)Gold-1040和Gold-1040PF工程专用,Ku波段双极性单输出馈源一体化高频头,具有高灵敏、高增益、低噪声系数、低相位噪声等特点,完全适合卫星数字电视接收要求; Gold-L040采用静电喷涂的高质塑料外壳,典雅、美观;广泛应用于CATV前端系统和家用卫星接收单站中。
技术参数:频率范围 10.7~12.75GHz输出频率 950~2050MHz本振频率 9.75/10.6/10.75/11.25/11.3GHz噪声系数 0.65dB交叉隔离度 27Db (min.)4.PBI十六路混合器4016C 无源十六路频道混合器,宽工作频率范围、高稳定、低驻波、低插损、高隔离度;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很好地满足各种类型邻频有线电视系统的配套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业大学有线电视技术实训报告(论文)题目:辽宁工业大学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报告院(系):软件学院专业班级: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101班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 2012.10.29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软件学院教研室:目录第一章、系统网络结构规划 (4)第二章、设备统计 (7)第三章、施工方案 (8)第四章、工作量计算及人工工时 (11)第五章、总体费用计算 (14)第六章、工程计划进度安排 (15)第一章、系统网络结构规划1.1定义目的电视教学是现代电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它直观灵活、声像并茂,最大可能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呆板的灌输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所学内容,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因此,利用有线电视系统作为学校的教学设施,将几十套电视节目及教学节目传送到每个教室、寝室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校园有线电视系统必须满足教学的要求,系统采用邻频传输,能任意选择和控制各种播放设备,如录像机、CVD、DVD、卫星接收机以及多媒体微机等,可接入卫星电视节目以及各种自办教学节目。
为了方便将来改造成多功能交互式双向电视教学系统,系统应采用双向传输技术,需要时可迅速将所有的教室都变成多媒体教室。
有线电视系统通过有线电视网向各终端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图像,满足师生学习、科研、生活的要求。
系统可接收卫星节目、校园自办节目和锦州城市有线电视节目,提供丰富的视频资源。
用户终端主要分布在重要会议室、学生活动中心、食堂、体育馆等。
通过一套广播系统满足学校自动打铃、广播通知、背景音乐等基本需求,同时通过校园的背景音乐系统,提供新校区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分区广播的编程功能,可以编程对指定区域播放铃声或音乐。
扬声器主要设在教室走廊、实验室走廊、体育馆、室外公共休闲场所、学生公寓区主干道等。
本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数字式语音教室和电子监考系统。
多媒体教室采用专业系统解决方案,语音教室采用数字式语音教室。
规划中每个教室留有数据接口,以满足将来大量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室内各系统的管道预埋到位。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软件在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建设中再作进一步规划。
1.2总体设计概述:根据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公寓工程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要点的要求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程辽宁工业大学学生公寓的潜在需求和国内有线电视系统的发展现状,系统总体技术和装备应达到目前已成熟技术的先进水平,有线电视系统选用高质量广播级750MHz邻频调制前端,传输网络设计为单向750MHz邻频传输方式,最大可传输80套电视节目(DS1-DS42,Z1-Z38),本方案实际使用21个频道。
节目套数是本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参数,它是决定网络传输频带宽度,选择干线传输方式等技术问题的依据。
系统中选用高质量、低衰减的美国物理高发泡同轴电缆,以后可扩展到1000MHz带宽,能满足XX的目前工作需要,又能适应今后五年到十年的技术发展变化。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应接辽宁、锦州、北京、黑龙江、吉林、天津、辽工等共计21套节目。
学生公寓分布图如下:1.3系统功能(1)向用户传输N套高清晰数字卫星电视模拟信号,也可以在N套节目的基础上增加自办节目。
(2)网络通过光缆可以实行远距离传输,图像清晰、流畅。
(3)系统容量大,传输节目多。
图1.2.1 系统组成框图1.4节目、频道数量拟规划传送的电视频道包括有:自办电视;有线电视。
电视节目内容和输出频段序号 频 道 节目名称 频率(MHZ)备注VL1DS1 河南卫视 49.25 有 线 电 视 2 DS2 福建东南 57.25 3 DS3 江西卫视 65.25 4 DS4 辽宁卫视 77.25 VH5 DS6 广西卫视 168.25 6DS7 陕西卫视 176.25 7 DS8 安徽卫视 184.25 8 DS9 江苏卫视 192.25 9DS11 黑龙江卫视 208.25 10DS12 湖南卫视 216.2511 DS13 湖北卫视 471.25 12 DS14 四川卫视 479.25 U13DS15 吉林卫视 487.25 有 线 电 视 14 DS16 山东卫视 495.25 15 DS17 天津卫视 503.25 16DS18北京卫视511.25第二章、设备统计第三章、施工方案3.1线路敷设说明由于辽宁工业大学校区内建筑物较多,且建成的宿舍楼到有线电视中心的距离总数已超过1000米距离。
为保障有线电视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信号不过多衰减,以及后期有线电视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我们建议采用电信运营商敷设的校园主干光纤系统为有线电视系统的主干传输线缆。
传输系统频率范围为5-862MHz。
主干通过从教学楼5号楼信息中心接校园主干光纤作传输线缆到宿舍楼通过同轴电缆和分支分配器分成南北路分别进到学生宿舍,经干线放大器之后通过SYWV75-7做为楼层间的主干到各个宿舍间的会聚点经分配器后由SYWV75-5接入到电视终端,并通过调整使得各个宿舍间的有线电视信号电频在一个合理的平均值内,以便电视能达到最佳的收看效果。
有线电视系统室外主干用采用SYWV75-9有线电视线,垂直干线和水平系统干线主干采用SYWV75-7有线电视线,工作区系统接入电视等设备的线为SYWV75-5的有线电视线。
3.2设备安装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有线电视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也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统一规范和严格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1)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和挑选施工队伍,做好岗前培训。
调查施工地点情况,精心绘制施工图纸,标明线路走向和设备器材型号、安装位置,注明施工要求;办理工程施工审批手续。
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组织和清点施工设备器材,确保施工设备器材的质量完好无损。
2)工程施工管理每个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应配备一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以便处理和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随时检查每一段工程的施工质量。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和图纸。
碰到特殊情况需要修改设计方案和图纸时,必须重新设计和计算,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
施工工程完工后,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先行调试开通;工程调试合格,应准备好图纸、资料报技术管理部门验收,工程验收合格方可签字移交;图纸和资料一并移交给技术管理和维护,以便存档和维护使用,维护部门接手进入正常维护工作。
3)工程施工的一些基本要点●天线安装底座要与地面(或屋面)水泥基础紧密连接,并做好防雷接地措施,外露铁件要做好防锈处理。
●机房设备要机架连接紧固,设备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便散热;机架要有良好的接地措施,机架的接地不得与防雷接地系统高位联接。
●机房供电系统要安全可靠,要求配备备用电源(含发电机)和稳压电源,有条件的应配备不间断电源UPS。
信号设备系统供电要统一,防止供电相位和电位差不一致,干扰正常信号质量。
●强、弱电系统要做好屏蔽隔离,分开走线,以免引起干扰,影响信号质量。
●户外架设电缆、光缆必须使用钢绞线和挂钩。
挂钩间距为0.5-0.6m。
不得使电缆、光缆直接受力。
●与电力线要保持一定距离。
1KV以上2.5m,1KV以下1.5m,户内明线0.3m。
●电缆弯曲度不小于线径的40倍。
在转弯处和钢绞线固定处要留有余量。
●-7以上电缆联接需使用转换接头,户外接头必须做好防水处理;有条件的户外电缆均采用铝管电缆,电缆接头采用5/8英寸的防水接头。
户外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应采用防水型,并要保证不被水浸泡。
●架空电缆和墙壁电缆引入地下时,要采用2.5m以上的钢管保护,钢管埋入地下0.3-0.5m 。
电缆直埋深度不得小于0.8m。
●架空电缆、光缆跨越交通要道高度不得低于4.5m,特殊地段不得低于6m。
●带放大器的放大器不得带用户,带用户的放大器不得带放大器。
●主干线、支干线应尽可能传输最远,线路开口最少。
●用户盒应采用隔直流型,以防市电串入引起干扰或伤人。
●有源器件必须要有良好的防雷接地措施,特别是干线放大器和光站。
4)卫星接收系统避雷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防雷工作关系到改善服务质量、减轻维修工作量、减少网络设备维修成本。
雷电对有线电视网络线路和设备造成的破坏分为直击雷破坏和感应雷破坏二种。
对于占雷击率10%左右的直击雷的破坏,预防难度很大。
有线电视网络的防雷技术主要针对占90%的感应雷而言。
雷击入侵CATV网络造成设备大面积损坏的主要途径有二个:一是由电源线路入侵(在220电源线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平均可达上万伏),二是由各种传输网络入侵(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网络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网络系统设备)有线电视网络的防雷技术说到底就是一个做好线路和设备的接地工程(有线电视网络的有效接地是防雷击最有效的途径)和做好电源的防护。
具体讲:①钢绞线、电缆网的防雷措施:CATV系统中的同轴电缆屏蔽网和架空支撑的钢绞线应该都有良好的接地,将整个电缆网络的钢绞线全部贯通多点接地,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可靠的接地网,给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网络线路上感应的过电压提供多个泄放回路。
具体做法:在每隔10个杆档处或二级放大器用一根1.5~2米长的50mm*50mm*5mm的热镀锌角钢打入地下,接地电阻小于8欧。
角钢与4mm镀锌铁丝焊接点应进行防腐处理(防锈漆涂覆)。
附图如下:②放大器和光接收机的接地防雷:在钢绞线按以上要求做好多点接地的基础上,放大器或光接收机的外壳与钢绞线有效相接即可。
(用2.5mm铁丝先在钢绞线上打麻花腰5~10CM,另一头并紧在放大器或光接收机外壳上(光接收机本身有防雷器件,但需要良好接地才能真正起作用。
);(建议在放大器选用方面尽可能采用输入输出都有防雷器件,特别是220V供电的应有过压保护装置。
)③放大器、光接收机电源供电线上的防雷措施:根据相关技术文章和如东几个广电站的做法,从电源线进入的感应雷通过加装避雷装置(如加装“等点位截流”设备或加装触电保安器)大大减少了设备遭雷击破坏的概率,防雷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④供电器的防雷措施:根据1和3的做法做好供电器的电源加装避雷装置和供电器加强接地保护。
第四章、工作量计算及人工工时4.1中心设备安装调试(1)天线的安装。
将天线连同支架安装在天线座架上。
天线的方位通常有一定的调整范围,应保证在接收方向的左右有足够的调整余地。
较大的天线一般都采用分瓣包装运输,故在安装时,应将各部分重新组装起来。
天线组装后,型面的误差、主面与副面之间的相对位置、馈源与副面的相对位置,均应用专用工具进行校验,保证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校验完毕,应固紧螺栓。
天线馈源安装是否合理,对天线的增益影响极大。
对于前馈天线,应合馈源的相位中心与抛物面焦点重合;对于后馈天线,应将馈源固定于抛物面顶部锥体的安装孔上,并调整副反射面的距离,使抛物面能聚焦于馈源相位中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