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两种电荷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
5.导体与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内有 大量的自由电荷.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 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随堂练习
1.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 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 D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摩擦 起电,发生Fra bibliotek放电 的缘故。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
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 电荷 ,
而具有了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实验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靠 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想一想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带的电一样吗?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性不同,后来人们发现自 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并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 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应用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散开的塑料绳越捋越开
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正 电,用它去接触轻质
小球A后,小球A再与轻质小球
B靠近,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则B球带 正 电.
3.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
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 负电荷 分开 ,如图所示,小女孩用
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
上了 负 电.
所带电荷的多少不同。
电荷的多少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 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 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物理两种电荷的知识点

物理两种电荷的知识点

物理两种电荷的知识点第1节两种电荷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种类的电荷相互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量称为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为Q。

电荷单位为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 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原理:同一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 利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带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带电的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结合电子的能力不同。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结合电子能力较弱的物体将失去电子,并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

原子核结合电子能力强的物体会得到电子,并因电子过多而带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 摩擦带电的两个物体将携带等量的不均匀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 摩擦带电不会产生电荷,但电荷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分离正负电荷,但电荷总量是守恒的。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易于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它们可以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而不受原子核的束缚。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金属导体容易通过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容易被正负离子导电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九年级上册物理 两种电荷 -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 两种电荷  -含答案解析

两种电荷要点一、自然界的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要点诠释: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

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A、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各自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B、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即: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了同种电荷。

接触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

要点二、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要点三、原子结构元电荷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

2、原子结构:物体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等量,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能说物体没有电荷。

3、元电荷:精确的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

因此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基本电荷”,也叫“元电荷”(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用符号“e”表示,则e=1.6×10-19C。

要点诠释: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电荷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特性,它体现了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能力。

根据电荷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下面将介绍初中物理中与电荷相关的两个重要知识点: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

一、电荷的性质1.电荷的量电荷的量用来描述物体带有的电荷的多少,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库仑(C)。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它们的量可以是整数倍。

2.电荷的性质(1)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这是库仑定律的基本规律,它说明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大小成正比,与电荷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电荷的守恒性:孤立系统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即在没有外部电荷的影响下,系统中总的正电荷量和总的负电荷量之和保持不变。

3.电荷的传递(1)电荷的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指电荷能够自由流动的物质,如金属;而绝缘体则是电荷不能自由流动的物质,如塑料、木材等。

(2)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未带电的导体时,导体上会感应出相同类型的电荷,导体两边会分别带上相同数量的异种电荷。

(3)摩擦电荷:当两种材料表面摩擦时,电子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上,产生了带电现象。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描述物质中电荷转移规律的重要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电荷守恒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电荷量是不变的。

当一个物体失去电荷时,另一个物体将获得相同数量的电荷,即正电荷的代数和等于负电荷的代数和。

这是由于电荷无法随意产生或消失,只能通过转移来保存。

2.电荷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电荷守恒定律适用于孤立系统,即系统中没有外界对电荷进行添加或移除的情况下。

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通过控制外部的电荷转移来满足电荷守恒定律。

3.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1)对于电路中的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荷的量是不变的。

例如,当电源接通时,正极输送正电荷到电路中,而负极则吸收相同数量的负电荷,使得电路保持电中性。

九年级上册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两种电荷知识点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电的知识,其中包括了电荷及其性质。

电荷是电的基本性质,也是电现象的根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九年级上册学习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知识点。

一、正电荷正电荷是一种基本的电荷形式。

当一个物体失去了电子,剩下的带正电的物体就会具有正电荷。

正电荷与负电荷相互吸引,而正电荷之间则相互排斥。

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我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案例学习到了正电荷的一些特性和应用。

例如,在静电实验中,当我们用一个塑料棒擦拭蓝色塑料片时,棒子获得了电子并带有负电荷,而片子则失去了一些电子,带有正电荷。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实验,我们还学习了正电荷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例如,在雷电的形成过程中,地面因电子流向云层而失去了一些电荷,因此具有正电荷。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在雷暴天气中与地面接触时,我们可能会感到静电的原因。

这个例子再次表明了正电荷在电现象中的重要性。

二、负电荷负电荷是另一种基本的电荷形式。

当一个物体获得了过多的电子,就会带有负电荷。

负电荷和正电荷之间相互吸引,而负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我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案例了解了负电荷的特性和应用。

例如,在静电实验中,当我们用一块羊毛布擦拭玻璃棒时,棒子带有正电荷,而布带有负电荷。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接触电子产品时,可能会发生静电现象。

这是因为电子产品表面带有正电荷,当我们接触表面时,我们的身体会转移一些电荷,从而产生静电。

除了实验,我们还学习了负电荷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例如,在静电除尘器中,负电荷被用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

这使得静电除尘器成为一种有效清洁空气的设备。

这个例子展示了负电荷在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

总结通过九年级上册学习的电荷知识点,我们了解到电荷是我们身边电现象的基础。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现象发生,并产生了各种有趣的实验和应用。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在九年级的物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

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它分为两种类型:正电荷和负电荷。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电荷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电场中的行为。

首先,我们来了解正电荷。

正电荷是指物质中所带的电量为正数的电荷。

根据库仑定律,如果两个带有相同电荷(正或负)的物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它们将会发生排斥即两者互相推开。

正电荷在电场中的行为可以用这种排斥的现象来说明。

例如,当我们将两个带有正电荷的物体放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排斥并远离彼此。

相反,负电荷是指物质中所带的电量为负数的电荷。

负电荷与正电荷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力是吸引的。

根据库仑定律,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之间会发生吸引作用,因此,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会互相吸引。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够将一个带有负电荷的气球靠近一个带有正电荷的物体时,它们会相互吸引并产生静电粘附的现象。

除了相互作用的特性,正电荷和负电荷还具有一些其他的性质。

例如,它们具有电量,单位为库仑(Coulomb)。

电量可以是正的或负的,取决于物体所带的电荷类型。

另外,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在电场中,电荷也会受到电场力的影响。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它会对其他处于该场中的电荷施加力。

根据库仑定律,电场力的强度与电场的强度成正比,而电场的强度又与电荷量成正比。

因此,当电场中存在正电荷或负电荷时,它们会对周围的电荷施加力。

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不仅存在于物理实验中,还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例如,当我们将手机充电时,手机的电池就会将正电荷输送到手机中。

而当我们使用电路时,电子流动使得负电荷在电路中移动。

这些实际应用反映了电荷的重要性和其在电学中的作用。

总之,九年级的物理课程将教授学生有关电荷和电场的基本知识。

正电荷和负电荷是物质中所具有的两种类型的电荷。

它们具有相互作用的特性,正电荷之间排斥,负电荷和正电荷之间吸引。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一、正电荷和负电荷在物理学中,电荷是描述物体电性质的基本概念之一。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正电荷具有相同的电荷性质,而负电荷也具有相同的电荷性质,但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互相吸引。

二、正电荷正电荷是指具有正电性的电荷。

正电荷的存在使物体具有正电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来证明。

例如,当两个带有正电荷的物体靠近时,它们会相互排斥,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电荷性质。

正电荷通常来自于物体失去了一些电子,这些电子带有负电荷。

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原子变成了正离子。

正离子具有正电荷,使得物体带有正电性。

三、负电荷负电荷是指具有负电性的电荷。

负电荷的存在使物体具有负电性,同样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证明。

例如,当一个带有负电荷的物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它们会相互吸引,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反的电荷性质。

负电荷通常来自于物体获得了一些电子,这些电子带有负电荷。

当物体获得电子时,它的原子变成了负离子。

负离子具有负电荷,使得物体带有负电性。

四、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作用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根据库仑定律,正电荷之间以及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吸引的。

这意味着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会产生引力,使它们相互吸引。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应用于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电荷的相互作用是电力工程的基础。

在电路中,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流得以传输,从而实现了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解释一些现象。

例如,当我们梳头发时,梳子会带有静电,这是由于梳子上的摩擦产生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离。

当我们将带有静电的梳子靠近细小的纸屑时,纸屑会被梳子吸引,这是由于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总结正电荷和负电荷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正电荷具有正电性,负电荷具有负电性。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物体具有电性质,并且可以解释许多现象和应用。

了解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的本质和电学的应用。

九年级下册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两种电荷知识点电荷是物质中最基本的粒子,它决定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九年级下册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电荷的知识,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性质、电荷的守恒定律以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探讨。

1. 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性质正电荷是指物体上失去了电子而获得的电荷,负电荷则是指物体上获得了额外的电子而获得的电荷。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塑料摩擦后吸附纸屑的现象来观察到正电荷的存在。

当塑料通过摩擦带电后,它会吸引带有负电荷的纸屑,这是由于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2. 电荷的守恒定律电荷的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物理系统中,电荷的总和保持不变。

简单来说,它表明电荷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销毁,只能通过转移和分配来改变它们的分布。

这一定律的一个实例是静电现象。

当我们用橡胶棒擦拭头发后,头发上的电荷会被转移给橡胶棒,使橡胶棒带电。

这时,头发失去了一部分电荷,变得带有相反电荷的电离,产生静电吸引力。

3.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库伦定律来描述的,这个定律说明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库伦定律表明,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并且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这一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静电现象和电场静电现象是指物体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带电的现象。

当物体带有多余的电荷时,这些电荷会在物体表面产生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使物体具有电场。

电场是一个描述电荷对其他电荷的作用力的物理量。

当我们在静电实验中使用电荷计测量电荷时,电荷计会受到周围电场的作用,从而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力。

总结起来,九年级下册的物理课程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性质,学习了电荷的守恒定律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电荷现象和电场的形成。

电荷的研究不仅为我们解释了自然界中许多现象,也为电力工程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九年级电学“两种电荷”全解

九年级电学“两种电荷”全解

九年级电学“两种电荷”全解1.物体带电1.1现象:能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1.2带电的原因(1)摩擦起电:将两种对电子束缚能力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从而使物体得失电子而带上电荷的方式.(2)感应带电:指的是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3)接触带电:一个不带电的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导体接触后分开,使不带电的导体也带上了电荷的方法.1.3摩擦起电的生活现象春季汽车门或衣服上的灰尘或放电现象;油罐车后面带有链子,防止静电的危害等。

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2.1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2.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的吸引不带电的,就是带电体的性质)解析:首先说明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没有第三种电荷。

易错点:玻璃棒不一定总带正电,也不一定只有与丝绸摩擦才能带正电;同样的道理橡胶棒不一定总带负电,也不一定只有与丝绸摩擦才能带负电。

原因如下3.摩擦起点的原因3.1摩擦起电的实质(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外力),束缚能力强的就会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能力弱的原子就会失去电子带正电。

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能力的强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解析: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有失去的就有等到的,而且失去的=得到的;因为原子核不会动,所以正电荷不会转移,所以只有电子(负电荷)能转移;带正负电的判断:如果原子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电子带的负电荷一样多,对外不显电性,另外正电荷的多少是不会变的,变得只有电子(负电荷),最终正负电荷谁多显谁性;带负电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

3.2电荷量定义: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初中物理电荷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荷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荷知识点总结一、电荷概念1、电荷的起源: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所具有的。

正电荷来源于原子核部分的质子,负电荷来源于原子外层的电子。

2、电荷的性质:(1)电荷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电荷的代数和始终保持不变,在任何条件下都没有发现电荷的产生或消失,电荷是守恒的。

(2)分离电荷:把原来电荷为中性的物体,通过摩擦、碰撞等方法产生两种电荷,这个过程称为分离电荷。

3、电荷的单位:国际制中,电荷的单位为库仑(C),符号为C。

初中物理中通常使用带(C)来表示电荷。

常见的电荷单位包括:1C=10^6μC=10^3mC。

二、电荷的相互作用1、电荷的相互作用定律: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其描述公式为:\[F=\frac{k|q_1q_2|}{r^2}\]式中,F为两个电荷之间的电荷力,k为电荷力常数,q1和q2为两个电荷的大小,r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2、同种电荷的相互作用:两个同种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而且排斥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即同种电荷之间的电荷力是斥力,大小与它们的电荷量的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同种电荷之间距离近,电荷力强,距离远,电荷力弱。

3、异种电荷的相互作用:两个异种电荷之间会相互吸引,而吸引力的大小也与它们的电荷量的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即异种电荷之间的电荷力是吸引力,大小与它们的电荷量的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异种电荷之间距离近,电荷力强,距离远,电荷力弱。

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导体是指电荷能够自由流动的物质。

在导体内部,自由电子呈现出无序的热运动,并且能够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电流。

金属是最常见的导体,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液体和气体也是良好的导体。

2、绝缘体:绝缘体是指电荷不能自由流动的物质。

绝缘体内部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结合力非常强,电荷很难从一个原子跳跃到另一个原子,因此它们不能形成稳定的电流。

初中物理电荷的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电荷的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电荷的知识点归纳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电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理解电荷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认识电现象、掌握电学规律具有关键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初中物理中有关电荷的知识点。

一、电荷的定义与种类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使物体具有吸引或排斥轻小物体的性质。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这一规律在解释许多电现象时非常有用。

例如,两个带正电的小球会相互排斥,而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和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则会相互吸引。

三、电荷量电荷量简称电荷,用字母 Q 表示。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 C。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约为 16×10⁻¹⁹库仑,这是一个非常小的电荷量。

四、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例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2、接触带电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电荷会从带电物体转移到不带电物体上,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

3、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在带电体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使导体的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

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感应起电。

五、验电器验电器是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会通过金属杆传递到金属箔片上,使金属箔片张开。

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越多。

六、电荷的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九年级物理第一讲两种电荷

九年级物理第一讲两种电荷

第一讲两种电荷知识点:知识点一、摩擦起电利用下列操作,并观察现象。

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塑料直尺)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2)、用塑料梳子梳理自己的头发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3)、把报纸平靠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然后松开手;把保鲜膜在书本上摩擦后,用手背去靠近。

报纸和保鲜膜都(会、不会)掉下来。

总结: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或者说带了。

1、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摩擦起电的实质:近代科学进一步揭示出:物体内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_____组成,原子核带_____电,核外电子带_____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外带的正负电荷的量是相等的,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呈中性。

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不同的。

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只是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办法①使用的方法;②用的方法,如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例1:市场上销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毛料衣物上刷动时,可将灰尘及微小的赃物吸入毛刷内,这是因为。

知识点二、两种电荷1、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2、自然界只有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可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可用“-”表示。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4、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

例2:用绝缘细线悬挂A B C三个带电小球,在所示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已知A球带负电,则B球、C球的带电情况是()A、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B、B 球、C球都带正电C、B 球、C球都带负电D、无法判断知识点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原理是;2、验电器的用途是;例3:下列关于验电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验电器科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B.验电器可直接检验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C.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规律制成的D.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杆和外壳绝缘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看物体是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检验,让被检测的物体靠近带电体,如果被检测的物体与带电体相互排斥,则带电;与靠近的带电体互相吸引,则被检测物体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两种电荷15.1 两种电荷1.正电荷与负电荷【知识点回忆】〔1〕两种电荷:人们经过少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肯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挤,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要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则为正电荷+负电荷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则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命题方向】电荷的活动方向及物体带什么样的电荷都是命题的方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关于电荷的看法,下面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自然界只要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排挤C.电流都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构成的D.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则为电流方向剖析:要求知道:〔1〕自然界中只要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挤,异种电荷相吸引;〔2〕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构成的,规则: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则为电流方向.解:自然界中只要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挤,故AB正确;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构成的,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还是正负电荷同时发作定向移动都会构成电流,故C错误;物理上规则: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则为电流方向,故D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了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流的构成和方向,是一道基础题,应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例2: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剖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依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停止解答.解:因自然界中有正、负电荷之分,即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答案为:两,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点评:此题考察先生对基本定义的掌握,这个内容只需多背诵、多了解,就可以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点拨】〔1〕电荷的定向移动构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构成;〔2〕物理学中规则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2.摩擦起电【知识点回忆】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失掉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掉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肯定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迷信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火析和研讨,以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命题方向】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的判别,曾经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运用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以下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形成的是〔〕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发生声响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C.在枯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细微的噼啪声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剖析: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解: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发生声响,属于振动发生声响,不属于摩擦起电;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属于摩擦起电;C、在枯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细微的噼啪声,是由于毛衣和衬衣摩擦带电,放电发生的噼啪声,契合题意;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是磁化现象,不是摩擦起电.应选C.点评:摩擦现象生活中很罕见,早晨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例2:在阴沉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枯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疏松,主要缘由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挤C.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剖析:依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解: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挤,所以头发越梳越疏松.应选B.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考察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方法点拨】〔1〕摩擦起电并不是发明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进程中,电于发作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掉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失掉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约束核外电子身手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约束核外电子身手弱的失掉电子.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识点回忆】〔1〕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两个物体〔不触及磁体〕相互排挤,有两种能够: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3〕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能够:a.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b.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不带电;c.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命题方向】判别物体带电状况是主要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例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A带负电,A和B相互吸引,C和A相互排挤,那么〔〕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能够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能够不带电,C带负电剖析: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③解题时,依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条件判别.解:A带负电,C和A相互排挤,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挤,所以C带负电;又由于A和B相互吸引,依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B能够带正电,依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能够不带电.所以B能够不带电,C带负电.应选:D.点评: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思索周全,思索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缘由.例2:如下图,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扯开许多细丝,用枯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缘由是〔〕A.大气压的作用B.静摩擦的作用C.分子间有斥力D.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剖析: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用枯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手与塑料绳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挤,故细丝会张开;应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题,考察了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效果,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解题方法点拨】在依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状况时,要留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能够: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思索效果要片面.4.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状况【知识点回忆】〔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3〕e=1.60×10-19C;〔4〕在通常状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结构模型开展: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末尾,经过一代代迷信家不时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进程.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英国自然迷信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汤姆生枣糕模型:1904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模型,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外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卢瑟福行星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局部体积是空的,电子依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玻尔量子化轨道: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理想,玻尔内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20世纪20年代以来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电子绕核运动构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命题方向】此类效果多以考察原子组成和判别质子、中子、电子和原子中心的带电状况为主,主要以填空或许选择题的方式出现.例1: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起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发生影响招致顺序出错.以下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扫除的是〔〕A.电子B.原子核C.中子D.质子剖析:依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停止剖析解答此题.解: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了原子内各种微粒的电性,要记住.例2: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由于〔〕A.物体外部没有电荷B.物体外部没有自在电子C.物体外部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相等剖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假设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时,物体呈电中性,即不带电.解:往常物体不带电并非没有电荷,而是原子外部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而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故对外不显电性,即我们所说的不带电.应选C.点评: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是处置此题的关键,也是物理考察中的热点,应熟记并了解.【解题方法点拨】〔1〕热传递是指能量从高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局部传给高温局部〕.热传递是改植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发作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或物体的不同局部间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到高温局部.5.导体和绝缘体【知识点回忆】〔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罕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罕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命题方向】此考点较为基础,在中考中主要考察导体和绝缘的分类,普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例1:在通常状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A.人体、海水、干木柴B.橡胶、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D.水银、塑料、盐酸剖析:依据导电性的不同,资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功用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解:人体、海水、铁钉、硬币、石墨、铜块、水银、盐酸是导体,干木柴、橡胶、陶瓷、塑料是绝缘体.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关于罕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络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消费中的运用来记忆,不要融会贯串.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造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由于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例2:小青把以下物品分红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他分红两类后的物品区分属于〔〕A.固体和液体B.导体和绝缘体C.金属和非金属D.晶体和非晶体剖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罕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罕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解:第一类物体:①铅笔芯、铜线、盐水中,其共同特点是都能导电,属于导体;而第二类物体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中,其共同特点是都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正确;ACD错误;应选B.点评:物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此题清楚看出物体在导电性上的差异,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要有明晰的看法.例3:以下学习用品中,通常状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B.塑料尺C.铁质铅笔盒D.金属小刀片剖析:不容易导电物体是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陶瓷等.容易导电的叫导体,例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解:铅笔芯、铁、刀片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应选B.点评:此题考察先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识别,属于识记内容,留意区分.例4:小东在装置如下图的电路装置时,发现导线不够长.他用以下哪个物体将A、B两点衔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却一直无法发亮〔〕A.塑料直尺B.石墨圆棒C.钢制刀叉D.银制筷子剖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罕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罕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解:由于石墨、钢、银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所以他用石墨圆棒、钢制刀叉、银质筷子将A、B两点衔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发亮;而接入塑料直尺,灯不亮.应选A.点评:记住绝缘体包括哪些物质、导体包括哪些物质是处置此题的关键.因此可知记住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关于处置此类识忘性的基础题十分重要.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相对的界限,普通状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动时,也有能够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到达红炽形状时,也就变成导体了.【解题方法点拨】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相对的界限,普通状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动时,也有能够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到达红炽形状时,也就变成导体了.。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课件: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课件: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A.塑料梳子带负电,头发带正电 B.塑料梳子带正电,头发带负电 C.塑料梳子带负电,头发带负电 D.塑料梳子带正电,头发带正电
3.(知识点 1)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 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来,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 于头发丝带有 同种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排排斥斥 (选 填“吸引”或“排斥”)的结果。
4.(知识点 1、3)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李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脚 穿塑料拖鞋,手上捏着一个带绝缘柄的圆形铜拍,同放在椅子上的毛皮摩擦后 就立即拍一下自己的胸部,反复几次后,他的头发根根竖起,一幅“怒发冲冠” 的形象,顿时四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请你分析一下李老师的实验说明了哪些物理现象或原理。(写出两条即可) 解:(1)带绝缘柄的铜拍和毛皮摩擦起电。 (2)人体是导体,把铜拍上的电荷导入头发。 (3)头发因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根根竖起。 (4)塑料是绝缘体,使人体带的电荷不能导入大地。(合理即可)
知识点 3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 导导电电 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 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2)绝缘体:不容易 导导电电 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 塑塑料料 等 都是绝缘体。
1.(知识点 3)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B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知识点 1、2)小芳同学想探究“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什么 电”,于是她用梳过头的塑料梳子去靠近水平悬挂且带正电的玻璃棒的一 端,发现两者相互吸引,那么塑料梳子和头发的带电情况正确的是( AA )
(4)电荷量:物体所带 电电荷荷 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 库库仑仑 ,简称 库库 ,符号是 CC 。

两种电荷知识点

两种电荷知识点

两种电荷知识点标题1: 电荷的性质和作用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基础。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正电荷是指物体失去了电子而带有的电荷,负电荷是指物体获得了额外的电子而带有的电荷。

根据库伦定律,同种电荷相互之间会发生排斥,不同种电荷相互之间会发生吸引。

电荷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中的作用。

首先,电荷可以通过导体传导。

导体是指那些电子自由度较高的物体,当一个带电体接触到导体时,导体中的电子会重新分布,使导体的表面也带有相应的电荷。

其次,电荷还可以通过绝缘体的极化传导。

绝缘体是指那些电子自由度较低的物体,当一个带电体接触到绝缘体时,绝缘体中的正负电荷会分别被吸引到带电体的附近,从而在绝缘体上产生局部的电荷。

最后,电荷还可以通过空气中的离子传导。

当电荷足够强时,会使空气中的分子离子化,产生正负电离子,形成电荷传导的通路。

电荷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中,还在电磁场的形成和电流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电荷在运动时,会产生磁场。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而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因此可以说电荷的运动是产生磁场的基础。

此外,电荷还能够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这就是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电荷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以及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都有关系。

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基本性质,它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电荷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中的作用,包括传导、极化和离子传导等。

电荷还在电磁场的形成和电流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电磁现象,还为电子学和电磁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标题2: 电荷守恒定律和电荷量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闭合系统中,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

这意味着电荷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通过物质间的相互转移来改变分布。

电荷守恒定律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对于电荷的传导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

电荷守恒定律的实质是电荷量的守恒。

电荷量是指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它可以用电子的数量来衡量。

两种电荷物理观念

两种电荷物理观念

两种电荷物理观念
电荷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描述了物体中所带电子数的多少。

在物理学中,有两种主要的电荷物理观念:1. 宏观电荷;2. 微观电荷。

1.宏观电荷:宏观电荷观念基于观察到的电荷相互作用效应,
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根据宏观电荷观念,电荷可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性电荷之间相互排斥,异
性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这种观念主要适用于宏观物体,例
如带电体、静电现象和电磁互作用等。

2.微观电荷:微观电荷观念基于更细微的粒子层面,涉及原
子和基本粒子的电荷性质。

根据微观电荷观念,电荷是电
子(负电荷)和质子(正电荷)的基本属性。

正电荷与负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电磁相互作用力来描述,其实质
是电子和质子之间的引力和排斥。

微观电荷概念主要适用
于量子物理和粒子物理领域的研究。

这两种电荷物理观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应用和解释。

宏观电荷观念主要在电学、静电学和电磁学中使用,用以描述和解释各种现象和电路行为。

微观电荷观念则是量子力学和标准模型中的基本概念,用于描述和解释原子、粒子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

这两种观念在相互作用和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共同作用,为电荷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基础。

九年级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两种电荷知识点一、电荷1. 定义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它能使物体在电磁学方面表现出吸引或排斥等现象。

2. 电荷的种类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二、摩擦起电1.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 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3.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 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例如,两个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正电)会互相排斥;一个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和一个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会互相吸引。

2. 验电器构造:验电器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部分组成。

原理: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四、导体和绝缘体1. 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常见导体:金属(如铜、铝、铁等)、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在金属中,这些自由电荷是电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自由电荷是正、负离子。

2. 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绝缘原因: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容易导电。

需要注意的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例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就变成了导体。

九年级重点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重点两种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重点两种电荷知识点电荷是物质上的一种基本属性,也是物质存在形式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荷随处可见,电子设备、静电现象等都和电荷密切相关。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重点涉及了两种电荷知识点,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本文将就这两种电荷进行解析,分别探讨它们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正电荷是一种基本电荷,通常由原子核中的质子承载。

质子具有正电荷,其电荷大小为基本电荷单位e。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这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电场相互作用所致。

正电荷的存在使得质子和电子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原子结构,从而构成了物质的基本单位。

正电荷的性质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我们可以使用电荷计来测量物体的电荷状态。

当电荷计指示正数时,说明物体带有正电荷。

此外,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也直接反映了正电荷的性质。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是静电力的表现形式,它使得物体得到电中性,保持稳定的电荷状态。

负电荷是另一种基本电荷,通常由原子核外的电子携带。

电子具有负电荷,其电荷大小也为基本电荷单位e的负一倍。

负电荷之间相互排斥,这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电场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负电荷的存在使得电子在原子中分布得足够稳定,维持着物质的结构平衡。

负电荷的性质同样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当电荷计指示负数时,说明物体带有负电荷。

此外,负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也是负电荷性质的一个显著特征。

实验中,将两个带有负电荷的物体靠近时,它们会互相排斥,这是由于负电荷之间的电场相互作用所造成的。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物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互相吸引是物质结构的基础,它维持着原子、分子和物质之间的连接与分离。

例如,在电子设备中,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就是由于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

其次,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排斥也是物质稳定性和平衡性的保证。

例如,在一个气球上摩擦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它产生了静电,这是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电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掌握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电荷
【要点梳理】
要点一、自然界的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要点诠释:
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

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A、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各自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B、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即: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了同种电荷。

接触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

要点二、验电器:
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要点三、原子结构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
是C。

2、原子结构:物体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
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核外
电子带负电,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等
量,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能说物体没有电荷。

3、元电荷:精确的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

因此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基本电荷”,也叫“元电荷”(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用符号“e”表示,则e=1.6×10-19C。

要点诠释: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
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要点四、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石墨等。

2、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等。

4、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要点诠释:绝缘体与导体中都有电荷,但是导体内的电荷能够自由移动绝缘体内的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1. 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甲吸引乙,甲排斥丙,
丙吸引丁,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___________,乙带___________,丁带___________。

【思路点拨】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正电;负电;负电
【解析】因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发生如上所述的相互作用,且丙带正电,丙吸引丁,故丁带负电;甲排斥丙,故甲带正电;甲吸引乙,故乙带负电。

【总结升华】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来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有四个带等量电荷的小球a、b、c、d,已知d带正电荷,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c带正电
C、a带正电,b带正电,c带负电
D、a、b、c均带正电
【答案】D
【变式2】(2015•厦门中考)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

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答案】D
类型二、摩擦起电
2.(2016•道外区二模)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摩擦产生了电荷,使甲乙带电
【思路点拨】①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所以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荷发生转移;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答案】D
【解析】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乙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A、B、将它们相互摩擦乙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甲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故A、B均正确;C、分开后再让甲乙相互接触,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乙会相互吸引.故C正确;D、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产生了电荷,故D错误,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物质不同,夺失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后带的电荷不同;还考查了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举一反三:
【变式】摩擦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你的猜想。

【答案】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但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这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获得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

类型三、导体与绝缘体
3.(2015•龙岩中考)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A.石墨、金属B.石墨、橡皮C.木材、金属D.木材、橡皮
【答案】A
【解析】木材、橡皮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石墨、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

故选A。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

举一反三:
【变式】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了石墨炸弹轰炸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

炸弹在空中爆炸产生大量絮状石墨降落,造成科索沃地区供电系统断电。

为什么石墨炸弹能使供电系统遭到破坏?【答案】石墨絮状物是导体,可使供电线路短路,强大的电流会烧毁供电设备。

4. 如图(甲)所
示,把玻璃珠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

说明:;
现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

【思路点拨】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可以通过观察灯泡能否发光来判断其导电性能。

【答案】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或:玻璃珠是绝缘体);红炽状态下的玻璃珠是导体
【解析】把玻璃珠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此时玻璃珠容易导电,是导体。

【总结升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变化时,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故红炽的玻璃变成了导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