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法重难点

合集下载

氧气的制取化学说课稿

氧气的制取化学说课稿

《氧气的制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气的制法》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题由三部分组成: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催化剂的概念。第一章学过的实验基本操作要在本主题中得到具体的运用,也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做铺垫,所以本主题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懂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组装、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2)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催化剂的概念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学习作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2)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及催化剂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的科目。在学习中,特别是实验演示课中,学习自我管理,调控能力不够。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

初三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向抽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判断来获得新知识,以此发展抽象思

维能力,同时借助实验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

因此,做好演示实验,准确巧妙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法以及氧气的用途。内容涵盖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氧气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氧气的性质以及制法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并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氧气的制法。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能够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观察、讲解、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氧气的制法,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六. 教学准备

1.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等。

2.实验试剂: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等。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

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

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氧气的

技巧。

4.巩固(10分钟)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

制取氧气教案

制取氧气教案

制取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让学生了解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3.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氧气的制取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重点: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黑板。

2. 投影仪。

3.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双氧水、二氧化锰等。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 教学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 讲授新课:讲解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的理解。

4. 归纳小结:总结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回顾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七、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口头反馈、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初三化学知识点氧气的制法

初三化学知识点氧气的制法

初三化学知识点氧气的制法----563aac7f-7158-11ec-a2e0-

7cb59b590d7d

氧气的制法初三化学知识点姓名学号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1.反应原理

2kclomno2

2kcl+3o2↑2kmno∆

k2mno4+mno2+o2↑

2.实验装置

如果使用固体加热产生气体,则可选择用于产生氧气的装置。1)实验中使用的仪器

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2)此装置的注意事项

①. 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以防止药物中的水在加热后变成蒸汽,并在低温时流回试管底部

部,合试管炸裂。

②. 试管不应伸入试管太长,刚好穿过橡皮塞,以便于气体排放。

3)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①. 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在气泡连续均匀释放时进行收集,否则会使收集到的气体混合

合。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②. 停止反应时,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然后取下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流入试管底部,

③.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入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插上导管。3.收集方法

1)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2)氧气密度高于空气密度-可通过向上排气收集

*排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在瓶口即可。4.实验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药物(3)固定在铁架平台(4)上,点亮酒精灯进行加热(5)收集气体(6)收集后,将导管移出水面(7)关闭酒精灯并停止加热。

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5.检验方法

1)采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全检方法:将带火花的木条放在集气管口,木条重新点燃,

专题探究氧气的制取-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讲练

专题探究氧气的制取-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讲练

专题探究氧气的制取

例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氧气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B. 工业上采用分解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 当加热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时,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会加快

D. 利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反应产生氧气,如果不加二氧化锰,会使生成氧气的质量明显减少

解析:

A.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用催化剂,故A错误;

B.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而不是分解,故B错误;

C.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可起到催化作用,故C正确;

D. 催化剂只会使过氧化氢溶液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变快,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D错误。

答案:C

例题2经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应将该装置的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解析:

(1)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

发生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将氧气从a 端通入,空气由b端排出。所以应将该装置的a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答案:

(1)B;过氧化氢水+氧气

(2)a

【易错警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

反应前后

..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制取氧气重难点题型

制取氧气重难点题型

2.如图K2-3-4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 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水__槽___。B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该错误是 __长__颈_漏__斗__下__端__没_有__伸__入__液__面_以__下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 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H_2_O_2___M_n_O__2__O_2_+_H_2_O__。
开始收集。
4.(2020衡阳中考改编)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 写 出 装 置 A 中 的 一 种 仪 器 名 称 : _酒_ 精_ _灯_ _(_合_ _理_即_ _可_)_ _ _ _ _ 。 ( 2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 生 装 置 和 收 集 装 置 是 _ _ _ _ _ _A_E_(_或_ _A_F_)_ _ _ _ _ ( 填 序 号 ) , 反 应 的 符号表达式为______K_C_l_O_3_M_加_n热_O_2 __KC_l_+_O_2__________。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3)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方法来制取 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实验室欲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可选用___A_____(填字母,下同)装 置,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D_(__或__E_)______装置。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2)加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以及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制取氧气与探究氧气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得信息,加深学生对氧气制取与氧气性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题的教法以演示为主,结合对比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渐理解和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系统知识。

2、学法

本课题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会从反应原理选择反应装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严密的实验步骤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实验室是用什么物质来制取氧气的?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分小组竞赛)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二。

活动2【讲授】推进新课

氧气的制法教案

氧气的制法教案

氧气的制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

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氧气及氧气的制取重难点归纳

氧气及氧气的制取重难点归纳
【重难点归纳】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重点:1.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和分解反应
3催化剂
【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认识氧气
一、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
4.三态转化:101kPa下
氧气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二、化学性质
1.与碳的反应:1)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④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⑤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⑥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⑦撤出导气管后再熄灭酒精灯
⑧整理仪器
可简单归纳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②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④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排水法收集时,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氧气的制法教学设计

氧气的制法

(一)简介:

本节是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氧气的制法》。

本节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本介绍了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还要掌握三种制法采取用的装置,装置有多种,介绍每个装置的优点的缺点,并要求学生掌握选择装置要考虑的因素。在本节中学生还将要接触到催化剂,学生还要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剂的特点。

(二)学习者分析:

初三学生,对于本节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本节课中需要学生亲手做实验来制氧气,并且根据结论来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所以)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要强,对本节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使学生掌握三种制氧气的原理,以及在制取过程中的注意项。

b.使学生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特点。

c.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2.过程与方法

a.在本节中学生要亲自动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力。

b.初步学习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三种制取方法的优缺点。

c.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轻松愉快地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b.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

c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的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氧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氧气的制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氧气的制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初中化学的重点,气体“制”(发生)装置

和“取”(收集)装置设计拓展、改进是气体制取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热点。本节课是复习课,通过O2 的实验室制法的复习,归纳实验室气体制法的一般思路,对比分析气体“制”装置和“取”装置,归纳总结这类实验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与高中知识点“Cl2 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进行衔接并做好铺垫。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在理清“知识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回忆呈现知识,问题层层递进,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逐步构建“气体制

取的知识网络”并形成能力而保留下来。另外,“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反馈,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间引思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体验、想象和思维,这样才能缔造出高效课堂。

二、课标分析

本节课属于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级主题“我们周围的空气”。学生已经知道氧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参与化学反应最多的物质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氧气制备的实验当成一次科学实验任务,自主分析思考后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和化学反应,培养学生的决策力和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通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让学生树立物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获取的,并且学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药品的选择学生充分感受物质的变化观,元素守恒观等重要的化学理念,同时学生的决策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重视对学生的思路引导。从元素观、反应的可行性、实验装置等角度,形成对物质制取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现象与本质、宏观与微观、个别与一般、性质与用途”等辩证关系。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制法(重难点)

(1)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Mn04=加热= 2K2MnO4+MnO2+O2 ↑(a)

2KClO3 = MnO2 /加热=2KCl+3 O2 ↑(b)

2H202 =MnO2=2H20+2O2 ↑(c)

②发生装置的选择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若选用原理(a)或(b)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固体反应且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若选用原理(c)的反应,则选用典型的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

③收集方法及检验、验满、存放

a.气体的收集方法是跟气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的。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该气体的

水溶性、密度以及该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能否与空气或水反应等。

排水法:适用于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但含有水蒸气。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

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

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低。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因而还可以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

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记住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分解反应。

【教学重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教学重难点突破】

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的方式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过氧化氢

氯酸钾

高锰酸钾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不会放出氧气

D、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以增加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的质量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降低并且放出氧气的速度增大

3、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O2会越来越少,CO2越来越多,因此将CO2转化为O2,不仅有科学意义也要重要的实用价值。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 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的分解又可重复使用。NiFe2O4在此反应中是( )

A、粘合剂

B、致冷剂

C、催化剂

D、防腐剂

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D 、氧化汞汞+氧气

5、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点燃蜡烛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铁丝燃烧

板书设计:课题3 制取氧气

氧气的制取教案

氧气的制取教案

氧气的制取教案

氧气的制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

2.熟悉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

三、教学准备:

1.氧气制配仪、锌粉、硫酸。

2.燃烧瓶、斜板、草木灰。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先用火柴点燃一个蜡烛,然后把燃烧的蜡烛放入一个燃烧

瓶中,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并提出探究氧气制取的问题。

2.学习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可溶于水)和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参考教材或互联网上的资料进行查找。

3.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

(1)铁粉与硫酸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铁粉与硫酸的反应原理:Fe + H2SO4 ->

FeSO4 + H2。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步骤一:取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的教师提前准备好的铁粉。

步骤二: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

步骤三:立即将试管的口用试管架接住,并用适当长度的输气管将试管与水封瓶连接。

步骤四:在水封瓶下方的斜板上放上一小撮草木灰,用以吸收封闭管内的二氧化碳。

步骤五:观察试管内的反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时,说明反应开始生成氧气。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观察到气泡产生,并且可以通过试纸测试气泡中是否有氧气。

(2)锌粉与硫酸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锌粉与硫酸的反应原理:Zn + H2SO4 -> ZnSO4 + H2。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氧气的制法和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制法和氧气的性质

主讲:

黄冈优秀化学教师程为民

知识强化

一、知识概述

1、常握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2、常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用途;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大量的氧气,主要是通过使空气液化,再分离液态空气而制得,这是物理方法,其主要过程为: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

4) ( K

2

MnO

4

) (MnO

2

) (O

2

)

(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H

2O

2

) (H

2

O) (O

2

)

2、实验装置:(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如图所示)

氧气的制法和氧气的性质

3、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用高锰酸钾作反应物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4

5

6、验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

7、放置: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应正放在桌面上。

8、注意事项:

①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加热时药品中的湿存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原因是利于加热。

③导管伸入试管内要刚露出橡皮塞,原因是利于排出产生的气体。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宜立即收集,待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原因是开始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若立即收集则氧气不纯。

3、催化剂不能使不能发生的反应进行反应。

4、催化剂具有专一性。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但不一定是其它反应的催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