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练习题【附答案】
《三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三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乘着奔驰的风也不会快)②属引凄异(引人凄怆而又奇异)2.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江水湍急,行船困难。
②春冬:清幽秀美,景色宜人。
③秋季:凄婉幽美,景色悲壮。
3.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沿溯阻绝。
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
4.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春冬时节三峡景色的奇异趣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良多趣味(丰富多彩的趣味)(2)林寒涧肃(林木凋零,涧流澄澈)(3)属引凄异(具有凄怆而又奇异的感觉)(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乘着奔驰的风也不会快)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峭壁上生长着奇异的柏树,悬崖间有瀑布飞流而下。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本文选自《水经注》,三峡是长江中游的总称。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3分)①重岩叠嶂嶂:指山石重重,层层叠叠的嶙峋山势。
②夏水襄陵襄:指夏季时水位高涨,行船困难。
③不以疾也疾:即使乘着奔驰的风也不会快。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除了中午到半夜这段时间,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空谷中传来的声响,悲哀回荡,久久不绝。
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4分}三峡的山:三峡的山峰陡峭,重岩叠嶂,层层叠叠,山势雄奇,景色秀丽,令人叹为观止。
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乘着奔驰的风也不会快。
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通过渔歌的歌词表现出三峡景色的悲壮凄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郦道元《三峡》练习(附参考答案)

郦道元《三峡》练习(附参考答案)1.填空题①本文出自________时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②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
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襄陵素湍良多趣味沿溯属引自非乘奔御风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和本文的有关内容意境相同,请默写出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句子中加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句子。
吾今死矣,子速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一点儿也没有;漫上山陵;白色的急流;实在有很多趣味;上下航行的船;声音连续不断;如果不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3.①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4.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峡的练习题及答案

三峡的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的哪一条河流上?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松花江答案:B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防洪B. 发电C. 航运D. 灌溉答案:D3. 三峡工程的主体工程包括哪几个部分?A. 大坝、船闸、发电站B. 大坝、水库、水电站C. 船闸、水库、发电站D. 船闸、大坝、水电站答案:A4.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什么类型工程?A. 水利工程B. 交通工程C. 能源工程D. 建筑工程答案:A5.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哪一年?A. 1992年B. 1994年C. 1996年D. 2000年答案:B二、填空题6. 三峡工程的总库容达到_______立方米。
答案:393亿7. 三峡工程的坝高为_______米。
答案:1858. 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为_______兆瓦。
答案:22,5009. 三峡工程的船闸是_______级船闸。
答案:五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例如_______。
答案:生态移民、植被恢复等三、简答题11. 简述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
答案:三峡工程通过调节水库的水位,可以在长江流域发生洪水时,减少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有效控制洪水,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描述三峡工程对航运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的船闸系统提高了长江上游至中游的航运能力,使得大型船只能够顺利通过三峡地区,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3. 阐述三峡工程对发电的贡献。
答案:三峡工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其巨大的发电能力为国家提供了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四、论述题14. 论述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答案: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保护、大规模移民安置等。
应对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确保大坝安全,实施生态保护项目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通过政策支持和经济补偿妥善安置移民。
三峡的练习题及答案

三峡的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峡是位于以下哪个国家的河流?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日本答案:A. 中国2. 三峡大坝位于长江的下游,其所在的省份是:A. 四川B. 湖北C. 江苏D. 重庆答案:B. 湖北3. 以下哪个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A. 发电B. 灌溉C. 航运D. 防洪答案:D. 防洪4.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建设开始于:A. 1990年B. 1994年C. 1997年D. 2003年答案:A. 1990年5.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以下哪个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A. 大熊猫B. 长江鲟C. 东北虎D. 水禽类答案:B. 长江鲟二、填空题1. 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________兆瓦。
答案:225002. 由于三峡大坝的建设,许多历史文化遗址被淹没,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湖北省的________古城。
答案:丰都3. 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许多人搬迁,据统计,移民总数超过________万人。
答案:1304.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长江的水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________。
答案:影响5. 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长江航运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________。
答案:提升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和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答案: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和提升长江航运能力。
大坝的建设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解决了长期以来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提高了洪水的承载能力,保护了下游地区的安全;另一方面,大坝的建设导致了许多人口搬迁,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三峡大坝的建设背后存在哪些挑战和问题?答案:三峡大坝的建设面临着多个挑战和问题,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移民搬迁、水质污染等方面。
大坝的建设导致了许多历史文化遗址的淹没,对长江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还对长江中的一些珍稀濒危物种造成了威胁。
此外,大坝的建设导致了大量人口的搬迁,对搬迁后的生活和就业产生了影响,还存在着水质污染等问题。
(完整版)三峡练习题及答案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曦月( )襄陵( )沿溯( )素tuān( )绝献( )飞漱( )属引( )长xiào( )重岩叠 zhàng( )林寒jiàn( )肃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 )(3)夏水襄陵( )(4)沿溯阻绝( )(5)虽乘奔御风( )(6)素湍绿潭( )(7)飞漱其间( )(8)清荣峻茂( )(9)良多趣味( )(10)林寒涧肃( )(11)属引凄异( )(12)空谷传响(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绝①哀转久绝( )②绝多生怪柏(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4.文学常识填空。
(1)三峡是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的()()和()的总称。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三峡》选自《》,题目是编者加的。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文中分别写出了三峡山水的哪些美?7.文末引用渔者的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言运用9.为了欣赏优美的三峡风光,王晨伟报名参加了“暑期三峡五日游”旅行团,但是妈妈认为这会耽误他的学习,并且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去。
假如你是王晨伟,该如何说服妈妈?10三峡1. xī xiāng sù湍 yǎn shù zhǔ啸嶂涧2.(1)同“缺”,空隙、缺口(2)如果不是(3)冲上、漫上(4)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5)这里指飞奔的马(6)急流(7)飞速地往下冲荡(8)茂盛(9)甚,很(10)肃杀,凄寒(11)接连不断(12)回声3.(1)①动词,消失②副词,极(3)①介词,在②连词,如果4.(1)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水经注校证5.(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三峡》试题及答案

《三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在文中表示“缺少”的意思?A. 连B. 阙C. 岩D. 峦答案:B解释:在文中,“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意为缺少。
2. 以下哪个词在文中表示“逆流而上”的意思?A. 沿B. 溯C. 阻D. 绝答案:B解释:在文中,“沿溯阻绝”中的“溯”意为逆流而上。
3. 文中提到的“白帝”是指:A. 一个人B. 一个地方C. 一座山D. 一条河答案:B解释:“白帝”在文中指的是白帝城,是一个地方。
4. 文中提到的“江陵”是指:A. 一个城市B. 一个地方C. 一座山D. 一条河答案:A解释:“江陵”在文中指的是一个城市,即今天的荆州市。
5. 以下哪个季节的描写中没有提到“素湍绿潭”?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解释:文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明确提到了春冬季节的“素湍绿潭”。
6. 文中“清荣峻茂”四个字分别形容的是:A. 水清、树荣、山峻、草茂B. 水荣、树清、山茂、草峻C. 水茂、树荣、山清、草峻D. 水峻、树茂、山荣、草清答案:A解释:“清荣峻茂”分别形容的是水的清澈、树的茂盛、山的险峻和草的茂密。
7. 文中提到的“高猿长啸”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生的?A. 晴天B. 雨天C. 霜天D. 雪天答案:C解释:文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描述的是在霜天的情境下。
8. 文中的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欢快B. 悲伤C. 愤怒D. 平静答案:B解释:渔歌通过“猿鸣三声泪沾裳”表达了悲伤的情感。
9.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没有出现?A. 重岩B. 飞漱C. 怅望D. 哀转答案:C解释:文中没有出现“怅望”一词。
10. 文中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三峡的:A. 安宁与祥和B. 壮观与秀美C. 凄凉与荒芜D. 繁华与昌盛答案:B解释:文中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三峡的壮观与秀美。
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略无阙处(缺少)2. 重岩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峰)3. 沿溯阻绝(逆流而上,阻碍重重)4. 清荣峻茂(清澈、茂盛、险峻、茂密)5. 哀转久绝(悲哀的回声久久不绝)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的练习题及答案

三峡的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峡指的是哪三个峡谷?A.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B. 瞿塘峡、巫峡、小三峡C. 瞿塘峡、巫峡、大宁河D. 瞿塘峡、巫峡、长江第一湾答案:A2.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什么类型大坝?A. 土石坝B. 混凝土重力坝C. 拱坝D. 橡胶坝答案:B3. 三峡大坝位于长江的哪个河段?A. 上游B. 中游C. 下游D. 入海口答案:A4.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防洪B. 发电C. 灌溉D. 航运答案:C5. 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100万千瓦C. 2250万千瓦D. 2400万千瓦答案:C二、填空题6.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________省,是长江上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答案:湖北省7.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____年,于________年完工。
答案:1994年,2009年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改善航运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9. 三峡大坝的防洪库容为________亿立方米。
答案:221.510.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了________年一遇。
答案:百年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三峡工程的主要特点包括:规模宏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功能多样,集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技术先进,采用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水利工程技术;影响深远,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12.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潜在的影响?答案: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可能改变长江流域的自然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多样性;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地质条件变化,增加地质灾害风险;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对周边地区的水质和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四、论述题13. 论述三峡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峡》练习及答案

三峡郦道元姓名:一、解释括号前加点词的含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不见曦.()月。
..()夜分..( )亭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久绝.()。
..(),空谷传响.(),哀转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翻译下面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内容理解。
1.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2.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三峡自然景观的?4.赏析文中关于春冬之时水的描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6.“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出三峡什么特点?7.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分)9.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找理由,并写出印证理由的原句。
四、对比阅读。
(一)[甲] 《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文言文《三峡》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三峡》练习及答案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2)自非亭午夜分....亭午:夜分:(3)不见曦.月曦:(4)至于夏水襄陵..襄:陵:(5)沿溯..阻绝沿:溯:(6)不以疾.也疾:(7)素湍..绿潭素湍:(8)回清..倒影回清:(9)绝.,·多生怪柏绝:(10)飞漱..其间飞漱:(11)清荣.峻茂荣:(12)每至晴初霜旦....晴初:霜旦:(13)林寒涧肃.肃:(14)属引凄异....属:引:凄异:(15)空谷传响.响:(16)哀转..久绝哀转: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内容理解。
(1)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文中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最后却写到“渔者歌曰”,这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精题演练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自非..亭午夜分 自非:(2)虽乘奔.御风 奔: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写山,突出了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的特点。
B .第二段写水,突出了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的特点。
C .第四段引用渔歌,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
D .第二至四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也写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7.《三峡》一文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对比阅读(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免费)

三峡练习题一.回答题1.课文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答: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不断。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写山高峡深。
次写江水大而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水漫上大山,波浪大而阻隔上下交通。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迫不得已要复王命,顺流而下,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一天就到了,那速度即使乘快马,驾疾风,也没有这麽快。
这种对比烘托,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那速度是多么快。
再写春冬之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素湍绿潭”是春冬江流的形态,不像夏日奔腾浑浊,自然“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虽是春冬之时,也一派生机,所以“良多趣味”最后是写“晴出霜旦”的特殊景观,其时“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从山水到猿啼,写出了三峡特有的风貌,文字准确而简约。
2.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答:(1)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丛山先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2)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有特点,所以先写夏水,接着写春冬,最后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奇秀,秋冬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
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5.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三峡景观?答: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来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的目的是什么?答: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做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的哪条河流上?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松花江答案:A2. 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旅游B. 防洪C. 发电D. 航运答案:B、C、D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240万千瓦C. 3000万千瓦D. 5000万千瓦答案:B4.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什么类型的大坝?A. 土石坝B. 混凝土重力坝C. 拱坝D. 橡胶坝答案:B5.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B. 改善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C. 提供了清洁能源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6. 三峡工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大工程。
答案:大坝、水电站、船闸7.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___年,于_______年完工。
答案:1994,20098.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上游的水位上升,形成了一个面积达_______平方公里的人工湖。
答案:10849. 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为_______亿立方米。
答案:221.510. 三峡工程的建设涉及到的移民人数超过_______万人。
答案:120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答案:三峡工程通过调节水库水位,控制长江上游的来水,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
在洪水季节,大坝可以拦截上游的洪水,减少下游地区的洪水量,从而有效防止洪水灾害。
12. 三峡工程在航运方面有哪些作用?答案:三峡工程通过建设船闸,提高了长江上游至中下游的航运能力。
船闸的建设使得大型船只能够顺利通过原本险峻的长江三峡段,大大提高了长江的通航效率和安全性。
13. 三峡工程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题及答案如下:
1.填空题:《三峡》选自,作者是(时期)地理学家,散文家。
答案:1. 《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
2.给以下加点字的注音
答案:2. (1)叠嶂:zhàng (2)曦月:xī (3)溯:sù (4)素湍:tuān (5)绝巘:yǎn
3.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答案:3.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毫无)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日光和月光)⑶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
4.译句。
答案:4.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⑵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中回响,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5.文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展描写的句子是,含义是。
答案:5.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突出了山之连绵、水之澄澈6.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6. 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突出三峡秋季的凄凉气氛。
7.结合第一段相关语句,适用两次来概括两岸的山有什么特点?
答案:7. 两岸的山高、险、陡峭、连绵不断等特点。
8.重岩叠嶂和阴天蔽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答案:8. 重岩叠嶂是从正面描写山的高大、连绵不断,而“阴天蔽日”
则是从侧面描写山的险峻、陡峭。
完整版)《三峡》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三峡》练习题【附答案】三峡之美在于其山峰高耸,如重岩叠嶂,隐隐约约,令人无从抵挡。
而在深秋时,素湍绿潭则呈现出一种凄婉优美的景象,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趣味十足。
2、文章通过描绘山峰高耸、深秋凄婉的景象,展现了三峡的自然景观。
同时,还描述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行程,以及春冬时节的XXX,高猿长啸等景色。
3、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描述四季景色,可能是因为他更注重的是景色的特点和美感,而非时间的先后顺序。
4、与本文第二段不同的是,《小石潭记》中的水是如空游无所依的鱼一样,佁然不动,又XXX远逝,往来翕乎,似与游者相乐。
而本文中的水则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时节的素湍绿潭,以及悬泉瀑布等景象。
5、XXX的诗是《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XXX作响;好鸟相鸣,XXX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直视无碍:毫无阻碍地直接看到。
窥谷往反:从山谷的不同角度观察,来回寻找不同的景象。
翻译:天山和风景一起呈现出清新的色彩。
两篇文章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三峡》更注重于自然景观的壮美和人文历史的厚重,而这篇文章则更注重于描绘自然景观的细节和生命的活力。
完整版)《三峡》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三峡》练习题及答案1.加点字解释: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指作者在游览三峡时,驾着快马飞奔,但并不觉得速度过快)②属引凄异(指三峡景色奇异而凄凉)。
2.概括四个季节的特点:春季潭水碧绿,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季景色凄寒,___转;冬季山形挺拔险峻,___。
3.填空: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常有高猿长啸;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③故渔者歌曰:矶石缘崖,口口相传,重重奇绝,妙趣横生;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从中百战,___;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指作者在游览三峡时,驾着快马飞奔,但并不觉得速度过快);⑥猿鸣三声泪沾裳(指听到猿鸣声,感动得流泪);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指猿鸣声在山谷中回荡,___动人);⑧自三峡七百里中(指整个三峡的长度为七百里)。
4.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自三峡七百里中”;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良多趣味”指的是三峡景色中的奇异、凄凉、妙趣横生等特点,充满了趣味性。
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一、1.剔除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2.改写每段话,如下:①山峰层叠,形成重重叠叠的景象。
②湍急的河水和碧绿的潭水交相辉映。
③山清水秀,树木茂盛,景色清幽壮美。
④山林幽深,涧水清澈,气氛肃穆。
⑤在晴朗的早晨或者下霜的时候。
⑥只有在正午或半夜,才能看到太阳和月亮。
⑦即使骑着风也无法超越它的速度。
6.解释词语含义:①略无:没有,缺少。
②嶂:山峰层叠的景象。
③蔽:遮盖,遮蔽。
④___:太阳。
7.本段写出了三峡山水的壮美、清幽和肃穆的特点。
8.三峡两岸的山峰高耸,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山脉。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不同,前者是以山峰本身的状态写高,后者是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部编版语文《三峡》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峡》练习题(含答案)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文内容理解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正面描写三峡山峰高耸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从侧面交代三峡山势之高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借用行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手法)。
6.三峡水清、风光妩媚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的句子: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朱元思书》中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极快,本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1.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
本文里描绘的渔者歌唱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情景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1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叠的山岩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三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峡位于下列哪个省份?A. 湖北省B. 四川省C. 重庆市D. 湖南省答案:A. 湖北省2. 三峡大坝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 防洪B. 发电C. 改善航运条件D. 旅游答案:A. 防洪3. 以下哪个是三峡大坝工程的重要产物?A. 电力B. 景观C. 工程经验D. 航运答案:A. 电力4.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跨越的江河是:A. 长江B. 黄河C. 湄公河D. 塔里木河答案:A. 长江5. 三峡大坝的建造始于哪一年?A. 1994年B. 1997年C. 2003年D. 2006年答案:B. 1997年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三峡大坝建设使得长江的航运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2. 三峡大坝工程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坝。
×3. 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上。
×4. 三峡大坝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电。
√5. 三峡大坝建设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
√三、问答题请根据你对三峡大坝的了解回答以下问题:1. 三峡大坝工程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答:三峡大坝工程对环境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洪灾,保护了上游地区的居民和农田免受洪水的侵袭;另一方面,建坝后,江河被截流,对下游的生态环境和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三峡大坝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答:三峡大坝建设带来了丰富的电力资源,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同时,大坝的建设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兴起,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 三峡大坝建设的技术挑战有哪些?答:三峡大坝建设面临了很多技术挑战,其中包括大规模深水基坑、大坝稳定性、水封隧道施工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工程团队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成功地克服了这些挑战。
四、综合题请你围绕三峡大坝的建设内容,整合以上题目中的信息,并以“三峡大坝的建设与影响”为题,写一篇综合性的文章。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

三峡》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文中括号前的字。
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几乎无缺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至于XXX上小山包,由上游到下游的船只和由下游到上游的船只都被断绝。
有时XXX急宣,有时早上从XXX出发,傍晚到达江陵,其间一千两百里,即使骑着飞驰的快马,也无法快速到达。
春冬之时,则白色的急流和绿色的潭水回旋着清波,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早晨,山涧异常寂静,常有XXX在高处长啸,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因此渔民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相同字。
1)①沿溯阻绝②绝巘多生怪柏③哀转久绝④佛印绝类弥勒⑤韦编三绝⑥率妻子XXX来此绝境2)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3)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君有疾在腠理4)①至于夏水襄陵②每到XXX5)①属引凄异②神情与苏、黄不属3、翻译下面句子: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The overlapping mountains and rocks block the sky and the sun。
You can only see the sun and the moon at noon or midnight.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In the summer。
when the river water floods the hills on both sides。
boats going XXX.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XXX with the wind。
it is not as fast as a boat.4)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There are white rapids and green pools。
with clear XXX.5)绝巘多生怪柏XXX high cliffs.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XXX.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练习题
【文本研习探究】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_____”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优美。
二、文章是怎样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
似与游者相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李白的一首诗,这
首诗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拓展提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六、解释下列词语
⑴直视无碍:_________________ ⑵窥谷往反:_________________
七、翻译下列句子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三峡》和上文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
同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二、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水则分夏、冬、春、秋四季着墨
三、作者是为江水做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四、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1)阻碍,障碍
(2)通“返”,返回
七、烟雾都被风吹散了,天和山是同样的颜色。
八、《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
染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作者内心的忧伤。
选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往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