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理论.pptx
第七章-制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2021/3/12
10
其他界定
▪ 柯武刚、史漫飞指出:“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 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 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 创造。”
▪ “制度是重要的” ——诺斯
2021/3/12
3
第一节 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 制度的含义 ▪ 制度的类型
2021/3/12
4
制度的含义
▪ 1.新旧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含义的界定 ▪ 2.与制度相关的两个概念
2021/3/12
5
凡勃伦对制度含义的界定
▪ 凡勃伦是旧制度经济学家中最早给制度下过一般定 义的人。1899年他将制度定义为:“制度实质上 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 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是在某一时期或 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合,因此从心 理学方面来说,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 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
第七章 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 第二节 制度的形成 ▪ 第三节 制度的功能 ▪ 第四节 制度的效率
2021/3/12
1
引子
▪ 为什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 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 为“世界工厂”?
▪ 一个响亮的回答来自比较优势理论,即由于 中国具有充足和低廉的劳动力,使得出口型 企业获得天然的成本优势。
德的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和正式的
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组成的。”
2021/3/12
8
▪ 尽管诺思关于“制度”的界定有不少,但只不 过是文字表述不同而已,其实质是一样的,即 在诺思看来,“制度”就是一种“规范人的行 为的规则”。这一点与康芒斯对“制度”含义 的界定基本相同,即“制度”是一种规范人的 行为的规则,惟一规范的是“人”的行为。
制度理论PPT
如果政策分析人员能够明确界定苏 联政府有关机构的行为模式等制度 方 面的特征 ,特闷实际上就解释了苏联 在古巴导弹中的反应,回答了“苏联为 什么会把导弹放在古巴”这样一个令人 十分头痛的问题。
Page
14
北京市出台的"严格限制“养狗的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民养狗数量增多,导致一系列问题,不 少市民抱怨养狗妨碍他人级破坏环境卫生,1994年北京市了“两会” 期间,400位市人大代表在有关议案上签名,要求北京市严格限制养 犬。1995年5月,北京市正式颁布和开始有关实施《北京市严格限制 养犬的规定》。限养法规规定:“经批准养犬的,必须缴纳登记费和 年度注册费。重点限养区内每只犬第一年登记费为5000元,以后年 度注册费为2000元。” 对于“严格限制”的养狗政策,多年来持正反意见者争论不休, 还激发 了养犬人和不养犬人之间的矛盾。
何为“制度”,何为政治制度?
• 1.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 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 或行动准则,也指在 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 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或一定的规格
2.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 ,统 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 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 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 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 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 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 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 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 做的一系列规定。
Page
2
制度对政策过程的重要性
• 1 许多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就是国家或公共机构,因此制度 对政策过程的重要性首先就在于国家机构是公共决策者。
• 2 制度因素是塑造决策者和政策过程的其他参与者的行为 的重要力量。 • 3 制度与政策结果之间存在关联性。
制度理论
二、制度理论
1.起源 制度理论起源于传统的政治学。 2.含义
制度理论是指通过对各种制度的科学实践研究而形成的一 种系统化的理论模型。
3.主要研究范围:涵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关制度与 机制建设的系统的理论内容。
4.当前制度理论的发展状况
1
新制度济学理论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 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 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 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 西方世界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 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 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 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 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 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争, 亡了一个帝国。
返回
3. 为某些个人和团体提供接近政府权力的便利, 为另一些个人和团体设置障碍。
(四)制度理论模型在实践过程中存 在的缺陷与问题
1.政策过程涉及政府中的许多部门,它们的行为规律存在 明显的差异,集中表现为日常的工作惯例和俗套。
2.政策过程中大的行动是无数次和经常性小的行动的汇 集或结果,政府机构中处于不同层级的部门和个人扮演 了这些小的行动的主要角色。
(二)政府制度与公共政策之间 的关系
制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 制度密切相关,政府制度是公共政 策的母体,决定着公共政策整个生 命周期的变化,简言之公共政策是 政府制度的产物。
(三)政府制度的结构性模式对公共政 策的影响
1.有利于某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不利于另一些政策 的形成与实施。
2.对社会上的某些利益需求提供便利,对另一些利 益需求起抑制作用。
2.实践意义: (1)有利于公共部门制定科学的 公共政策; (2)有利于克服政府失灵;
(3)有利于加 强公共政策的稳 定性从而维护社 会稳定。
制度理论课件.pptx
制度形成的自发演进观
• 早在18世纪,休谟、福格森就提出了自发过程可能产生 未预期的制度安排的思想。休谟曾谈到,一种体制“对公 众有利”,但它的发明者却可能“并未打算达到该目的”。 福格森也说过:“国家的偶然创立确实是人类行为的结果 ,但却不是任何人类设计的产物”。哈耶克认为,“传统 人类习惯形成的结构,既没有遗传决定意义上的自然性 ,又没有智力设计意义上的人为性,而是筛选或过滤过 程的产物,受到群体从习惯中获得的差别优势的引导, 而群体接受习惯的原因尚属未知,或许还纯属偶然”。凡 勃伦也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许多制度的形成不过是 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所带来的未预期的制度后果。
康芒斯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集体行动的种类和范围很广,从无组织的习俗到那 许多有组织的所谓‘运行中的机构’,例如家庭、 公司、控股公司、同业协会、工会、联邦储备银行 以及国家。”“为个人决定这些彼此有关的和交互 的经济关系的业务规则,可以由一个公司、一个卡 特尔……一个政党或是国家本身规定和实行。…… 业务规则有时候叫作行为的规则。不管它们有什么 不同以及用什么不同的名义,却有这一点相同:它 们指出个人能或不能做,必须这样或必须不这样做 ,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事,由集体行动使其实现。 ”
(三)制度可以定义为博弈的均衡解吗?
• 肖特:重复进行的策略博弈的解的部分。 • 青木昌彦: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
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 相关域几乎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认为是与他 们策略决策相关的。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 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 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 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
• 第五,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正式制度较之非正式 制度则具有较大的可流动性、可移植性。
第六讲 制度的基本理论1
第六讲制度的基本理论(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制度形成和功能,制度需求和供给等基本理论,通过该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制度的含义和构成以及对制度功能的界定,了解制度需求和供给的定义,影响制度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的理论,并学习用运这些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基本经济制度问题。
第一节制度的内涵和制度的形成一、制度的内涵与类型1、制度的含义(1)新旧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含义的界定在众多经济学流派的经济学家中,真正从最一般意义上讨论过制度含义的主要是旧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康芒斯和新制度经济学家舒尔茨、诺思等。
在他们看来,所谓制度,无非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
(2)组织是不是制度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肯定的观点和否定的观点。
持肯定观点的主要代表有:康芒斯,舒尔茨和拉坦等。
拉坦则明确指出:“制度概念包括组织的含义。
持否定观点的主要是诺思、柯武刚和布罗姆利等。
诺思明确指出,要将制度与组织区分开来。
组织是在基础规则即制度约束下,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创立的个人团体。
我们的观点组织不是制度。
承认组织内部存在组织制度,但不能把各种组织机构本身看作制度。
这就是说,在制度的外延中,不包括各种具体的组织和机构。
(3)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所谓制度安排,按照林毅夫的解释,就是管束特定行动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例如,专利制度就是一种保护发明创新、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一套行为规则和制度安排。
所谓制度结构,指的是某一特定对象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
两点需要强调:第一,任何制度结构中的不同制度安排并非是等价的,其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有些制度是根本性的,另一些是非根本性的;有些制度处于核心地位,有些则处于辅助地位。
第二,制度结构不能看作是不同制度安排的数量构成。
一项制度安排的效率不是独立于其他制度安排的运作结果,而是取决于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间的藕合作用。
从这层意义上讲,任何一项制度安排均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函数。
《制度经济学理论》.ppt
第一节
合作的起源
三、合作问题:引入非经济因素 合作问题: 上述囚犯困境博弈存在两个疑问: 上述囚犯困境博弈存在两个疑问: 博弈论的运用假定,个人采取某种策略, 博弈论的运用假定,个人采取某种策略, 其中各种可能事件的收益情况事先是可知 的遭到报复也是确知的; 的遭到报复也是确知的; 影响个人目标和目标的因素没有受到重视, 影响个人目标和目标的因素没有受到重视, 特别是习惯、传统、 特别是习惯、传统、观念等非经济因素受 到了忽视。 到了忽视。
第2章 章
第 二 部 分 制 度 起 源 与 变 迁
制度的基本含义
制度的正式定义: 第一节 制度的正式定义:博弈论观点
刘易斯——社会习惯; 社会习惯; 刘易斯 社会习惯 • 是社会群体内部用于解决某类协调问题(S) 是社会群体内部用于解决某类协调问题( ) 的一套行为规范( ), ),R构成该群体的共同 的一套行为规范(R), 构成该群体的共同 知识,且满足以下条件: 知识,且满足以下条件: 该群体中每一个人都遵守R; 该群体中每一个人都遵守 ; 每一个人预期他人也尊搜R; 每一个人预期他人也尊搜 ; 给定其他人遵守R, 给定其他人遵守 ,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是遵 是协调问题S的惟一 守R,即每个人都遵守 是协调问题 的惟一 ,即每个人都遵守R是协调问题 均衡解。 均衡解。 自发实施的制度: 自发实施的制度:见面握手 强制实施的制度: 强制实施的制度:产权制度
第3章 制度的起源及功能 章
第 二 部 分 制 度 起 源 与 变 迁 财产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财产制度的起源:一个思想实验
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
谷物收成 偷得谷物 40 10 50 被偷谷物 -10 -40 -50 实际消费 80 120 200
制度理论视角ppt课件
环境的反应能力来反映。 (1)文化反应能力:以协商技巧来获得道德合理性。 (2)政治反应能力:通过积极管理与政府的关系来获得合理性。 (3)社会反应能力:定价策略必须谨慎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可支配收人。
16
+ 3. 品牌转换最终绩效和认知合理性
制度理论的三个层面与合理性的关系
规制层面强调与 法律规范一致。
合
规范层面注重评价合理性
理
的更深的道德基础。
性
确定组织是否依法而建 和是否依法经营。
可能导致违法而不违规 的行为。
认知层面强调来自采用 普遍的情形参考框架。
强调行为的可理解性 和利索的人性。
8
+ 1. 以竞争优势做品牌
(Brand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BCA)
这些先天优势能让这些国外品牌在中国获得品牌合理性即可以从满足各种利益攸关者中获得实用合理性和从对其产出和过程的积极评价中获得道德合理性以及其品牌是可理解的和理所当然性中获得认知合理sbca与品牌合理性和品牌绩效的关系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除了他们先天带来的品牌优势还存在对中国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水土不服
国际品牌在建立优势和弥补劣势的同时,也要传播其优势 和价值。 除了产品的质量,可接受的价格和价值,成功品牌应该确 定它要传达给其顾客的其它品牌价值。 其中两个因素对于品牌长期成功或国际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那就是品牌流行性(引导消费潮流)和文化契合(崇尚洋 货和爱国精神)。
11
+ 1. BCA与品牌合理性和品牌绩效的关系
3
+ 花花公子 (Playboy) 这一带有情色背景 的品牌却在拥有五 千年封建史并较保 守的中国实现了 2006 年上海消费 者最受欢迎品牌。
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
• 舒尔茨: “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 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例如,它们包括管束 结婚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力的配置与使用的 宪法中所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资本主义或 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 ” • 诺思: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 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 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 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 约。”
• 舒尔茨把制度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①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 ②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 的制度; ③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 系的制度; ④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 架的制度。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5
• 诺思则将制度分为正式约束(或制度)与 非正式约束(或制度)两种类型。他明确 指出:“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约束、 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和正式的 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组成。”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9
• 我们的观点:第二种观点即认为组织不是 制度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各种组织内部虽 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作为规则的制度,但组 织本身不是制度,因为,组织机构往往是 具体的。人们所以会将组织看作制度,主 要是没有将组织与组织制度区分开来。所 谓组织制度,指的是有关组织这种主体的 构造形式或结构的内部规则,它是不同组 织区分开来的依据。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6
卢瑟福的制度分类
个人 规则
习惯和常规(靠便利或惯性来维持)
道德规则(维系凭个人良知)
制度理念课件
在进行讲课以前,我想和大家实行“三个约定”,第一是认真听课,认真做好记录、二是在积极参与、三是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要交头接耳。
希望大家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三点。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是我值得庆贺的日子,非常高兴能和各位同事共同渡过这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是我踏入公司第15个年头的第一天,记得刚入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一厂,只有两排瓦房,其中一排是我们的宿舍,当然现在也还是职工宿舍。
来公司的那一天,我甚至于都不知道齐河也叫晏城。
15年前的齐河,经济非常落后。
没有一条象样的马路,甚至没有商场。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齐河的最真实的写照。
15年后的今天,齐河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着得天独厚的高速、铁路,离机场仅25公里,仅齐河一个小县城光高速路口就4个,交通十分便利。
又加上今天刚开通了去济南的公交车。
这是齐河迅速崛起的写照。
当然离不开企业对齐河的贡献。
我记得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50块钱,我们许多同学就是在那样条件那么艰苦的日子,没有丝毫动摇,投入到建设金能、发展金能的大潮。
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吃苦,去磨炼自己,让自己在实践中得到进步与提高。
一个公司的好与坏,关键是看这个公司能否为你个人搭建发展的平台。
一个公司不论多强大,多有知名度,如果不给你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这对于你个人来说不算是成功的选择。
只要你踏实肯干,你一定会有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所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2、制度是公司迅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流程是道路,制度是交通规则,只有具备了状况优良的道路,公平合理且执行到位的交通规则,我们公司这架汽车才能高效运行,快速抵达目的的,我们才能顺利地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的企业宗旨。
流程的优化、制度的理顺,岗位手册的制定,让每个岗位有章可循,使员工了解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及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所担负的职责对整个企业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企业制度理论与PPT课件
17
请注意,第三章结束后 单元测验,抓紧复习哦!
xuerong504@
h
总目录
18
古典企业制度
• 1、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个人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它在法律 上被称为自然人企业。业主制存在三个缺陷:
• 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来实现企业的扩张,因 而发展速度和规模十分有限;
• 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
• 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无法实现自由转让,因为他们全体共同 承担着一切经营责任,包括债务。因此合伙制企业还是没有独立的生命基础, 缺乏连续性和长久的生命力。
h
20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也称公司制,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 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特点: 1.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与直接融资功能。 2.债务的有限责任制与投资风险的锁定功能。 3.股票的流通机制与风险的转移功能。 4.层级式的企业治理结构与专业化经营管理。
什么是古典企业制度?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各自特点是什么? 分析对比古典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试述我国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现 代企业制度改造? “所有企业都必须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什么是产权?如何理解产权体系? 产权界定有何现实意义?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产权登记有哪几类?
h
一. 二. 三. 四.
保护国有资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促进国有资产存量流动,实现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h
13
产权界定的原则
一. 二. 三. 四.
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 谁投资,谁拥有产权。 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原则。 先易后难,逐步开展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科特(2011)的分层模型:
分析层面
1900-1930年 理性模型
封闭系统模型
1930-1960年 自然模型
社会心理 层面
科 学 管 理 (Taylor, 1911)
决 策 制 度 (Simon, 1945)
人际关系(Whyte, 1959)
科 层 制 (Weber , 协作系统(Barnard, 1938) 1968译本)
70年代以来,新制度学派提出许多看似非理性的组织行为有其内在理 性逻辑,提出了“合法化机制 ”。
80年代以来,格拉诺维特、博特等人发展了社会学网络学派
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
制度学派
早期制度学派(old-institutionalism)
代表人物Philip Selznick(著作《TVA与基层结构》1947) 关注主题: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之间的关联
基 于 知 识 ( 的 组 织 )(Penrose, 1959; Prahalad & Hamel, 1990; Teece & Pisano, 1994; Nonaka & Takeeuchi, 1995)
资源依赖(Pfeffer & Salancik, 1978)
制度理论(Selznick,
1949; Mayer &
结构层面 一 般 管 理 理 论 人际关系(Mayo, 1945) (Fayol, 1919)
冲突模型(Gouldner,1954)
生态层面
1960-1975年 理性模型
开放系统模型ຫໍສະໝຸດ 1975-至今 自然模型有限理性(March & Simon, 1958) 组 织 活 动 (Weick, 1969)
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制度学派进入大发展时期, 研究对象从非营利组织扩展到企业和产业组织,研 究方法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与经验研究。
早期制度学派
Selznick的著作《TVA与基层结构》(TVA and grass-roots) 是关于美国田纳西洲水利大坝工程与 管理机构的研究。田纳西水利工程建设在20世纪 30年代,美国国会当时通过法律建立这一工程的 目的是要提供便利、制造肥料、控制水灾、利用 水道等,在这些目标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考虑, 例如保护生态、植树造林、帮助贫困的农民开发 娱乐场所。所以,当时的想法是很好的,希望当 地居民都参与其中,一起来建设这一工程。
微观的组织理论
(资料来源:Colquitt & Zapata-Phelan (2007),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理论视角
著名的组织社会学家Scott曾对组织研究历史上的各个主 流范式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在其代表作《组织理论》一书 中将现有组织研究的发展归纳为三种理论视角的顺次出现, 即理性系统视角、自然系统视角和开放系统视角。
不同于前两个视角,开放系统视角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 的系统,与外面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信息、资源 的交换,这种交换关系是组织存活的关键。这种视角虽然 出现最晚,但它传播的非常快,并且对组织理论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组织内部特征的研究开始 让位于对外部事件和过程的研究,围绕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70年代密集产生了多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至今仍然是学术研 究主流的理论学派。
Rowan,
1977;
DiMaggio & Powell,
1983)
组织社会学
现代对社会组织的研究
现代对社会组织的研究基本沿着泰罗&法约尔的科学管理学派、梅奥 的人际关系学派、韦伯的结构学派这三个学派的研究方向发展。始自 法约尔、泰勒等人的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社会组织的研究,逐步 发展为管理科学;始自梅奥等人的对组织中的人的心理、行为、人际 关系的研究,发展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韦伯从社 会学角度对官僚制组织的分析,发展为组织社会学。1938年哈佛大学 出版C.I.巴纳德的《经理的职能》一书,反映了对社会组织进行综合 研究的趋势,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唯一完整地、有系统地论述社会组 织的理论性著作。
新制度学派(new-institutionalism)上世纪70年末产生
代表人物Meyer&Rowan、DiMaggio& Powell 关注主题:组织趋同性
近代制度学派(neo-institutionalism)
代表人物Oliver(1991)、Scott(1994)、Dougherty(1994)
自然系统视角是在批判理性系统视角的不足中发展起来的, 它引入了一种对组织全新且有趣的看法。自然系统视角把 组织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有着所有社会系统具有的共性, 如组织要服务的目标不那么单纯、简单和具体,组织里除 了高度正式化的结构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结构,后者既有 负面作用也有积极作用。自然系统视角的代表性学派有梅 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观点、塞尔兹尼克 (Selznick)的制度论思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理性系统视角把组织看作是为实现特定目的所设计的工具。 “理性”术语也叫技术或功能理性,指的是一系列有组织 的行动以最高效率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该视角关注目标 的具体化和组织的正式化,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 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以及西蒙的管理行为理 论被认为是理性系统视角的四种代表性理论。
权变理论(Lawrence & Lorsch, 1967)
比 较 结 构 (Woodward, 1965; 社 会 技 术 系 统
Pugh等, 1969; Blau, 1970)
(Miller & Rice,
1967)
交易成本(Williamson, 1975)
组织生态学(Hanna & Freeman, 1977)
40年代中期以后,英、美等国众多的社会学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 方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见解,组织社会学逐渐 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的结构功 能主义对组织社会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社会学中的其他理论,如 交换理论(见社会交换论)、冲突理论等对组织理论的发展也起了重要 作用。
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的来源
管理学 经济学 社会学 心理学
宏观的组织理论
(资料来源:Colquitt & Zapata-Phelan (2007),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9.网络理论
其中有3个即生态的、关系的、制度的理论,是基于社会学家的工作, 第4个政治的(资源依赖)观点也较多倚重的是社会学家Emerson的工 作,把它应用于组织间层面(而不是人际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