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文化背景
论满清政权治国理念下的语言政策与语言发展
论满清政权治国理念下的语言政策与语言发展张晓传满清政权是满族建立的统一的少数民族中央政权,一直将“国语骑射”和“尊儒崇经”作为其重要的治国理念。
满清政权一直重视语言管理,将语言文字的管理作为国家统治的重要工具。
语言政策与国家治理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满清政权的语言政策史就是满清政权的治国理念史,对其研究,可以为当今国家理念落实和语言政策实施提供借鉴。
一、治国理念与语言政策治国理念是指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又被称为治国策略,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各个王朝都有自己的一种或多种治国理念,既有儒家内圣外王的“礼”与“德”理念,也有道家“无为而治”理念,还有法家“法”“术”与“势”理念等。
一个国家的治国理念对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以及国家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历来是备受重视。
语言政策又被称为语言规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的产物,是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管理语言生活所做的各种规定和实施的各种活动,大到语言政策的颁布和实行,小到某一词语的使用和规范。
”包括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语言教育规划和语言形象规划等,自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热点。
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对于国家的语言文字与民族团结等的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政策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历来受到国家治国策略的影响。
一般有什么样的治国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政策,语言政策是治国理念的表现形式,与治国理念适应的语言政策会促进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与治国理念相悖的语言政策则会对国家的发展发挥消极作用。
二、满族政权的治国理念下的语言政策清代是我国又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与蒙元王朝相比,满清统治时间比较长,并且不止一次出现过政治经济的大发展时期,如“康乾盛世”“同光中兴”等盛世局面。
这与满清王朝的治国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满清政权的治国理念主要有两个,在民族性保持的基础上产生的“国语骑射”与在国家一统基础上产生的“尊儒崇经”,这两个理念体现在国家的各种政策和措施中,包括国家的语言政策。
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
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
中国的语言政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
以下是其历史演变过程的概述: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汉字简化方案》,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标准,制定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文革时期:由于极左思潮蔓延,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语言文字工作遭到破坏,包括普通话的使用、汉字的简化、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等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语言文字事业陷入停滞状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并表现出时代特征。
语言规划在政府政策中的作用
语言规划在政府政策中的作用在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如何合理规划语言资源,平衡不同语言的地位和发展,成为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任务。
因此,语言规划在政府政策中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语言规划有助于维护国家的语言多样性。
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使用不同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国家独特的宝藏。
政府通过制定语言规划政策,可以保护并促进少数民族的语言发展,使他们得以保留和传承自己的独特文化。
其次,语言规划可以促进公平正义。
在社会中,语言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少数民族或地方语言常常受到歧视或边缘化。
通过语言规划,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来提高受到歧视语言的地位,鼓励其发展和使用,实现社会的语言公平,避免语言不平等造成的社会不和谐。
此外,语言规划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语言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语言规划,培养和发展一门或多门国际通用语言,提高国家的国际交流能力,吸引外资和人才,推动国家的经济繁荣。
此外,语言规划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对于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语言规划,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学习机会,培养多语言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语言规划也涉及教育资源的分配,政府可以合理规划语言教育资源,确保各个地区和少数民族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后,语言规划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桥梁,不同语言的存在可能导致沟通的困难和误解,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政府可以通过语言规划,统一教育体系,促进不同语言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语言规划在政府政策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语言多样性,促进公平正义,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教育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重视语言规划,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保护和促进各种语言的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关系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关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语言问题日益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作为促进语言发展和维护语言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语言规划是指通过调查、研究和评估来制定对语言使用进行引导和管理的程序。
语言规划旨在促进语言的适应性、可持续发展和多样性。
而语言政策则是制定和实施语言规划的具体措施和行动。
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一个有序、稳定的语言环境。
首先,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对于促进语言适应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的科技与思想观念不断涌现,人们对于语言使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正常的语言规划和政策制定能够及时响应这种需求,从而使得社会更加适应变化进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其次,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可以保护和维护语言多样性。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和谐共处的基础。
通过针对不同语言的规划和政策制定,能够保护和传承濒危语言,从而维持着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健康生态。
此外,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还可以推动语言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而语言是教育的基础和载体。
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语言规划和政策,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语言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然而,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制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平衡多语种的需求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国家或地区拥有多种语言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地满足各个语言群体的需求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此外,如何保护小语种和濒危语言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正逐渐消亡。
因此,语言规划和政策需要更加注重保护与传承。
为了更好地发挥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研究和咨询,将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纳入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其次,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语言多样性的挑战。
专业的语言政策与规划
专业的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也是国家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政策与规划作为一项专业性工作,旨在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语言政策,促进语言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将就专业的语言政策与规划展开讨论。
一、语言政策的概念与意义语言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语言问题所采取的总体方针和政策措施。
它涉及语言的规范、推广、保护、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协调和平衡各语言之间的关系,保障语言权益,促进语言的可持续发展。
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政策与规划的主要内容1. 语言规范与管理语言规范与管理是语言政策与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语言的正式规则、用途、标准化以及语言的监管与管理。
通过制定合适的语言规范和管理机制,可以保障语言的规范应用,避免语言的滥用和混乱。
2. 语言推广与普及语言推广与普及是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某种语言的使用和传播。
语言推广与普及可以包括加强语言教育、提升语言意识、推广语言文化、培养语言人才等方面的工作。
3. 语言保护与维护语言保护与维护是语言政策与规划的核心任务之一。
它涉及对于濒危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地方语言等非主流语言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可以保护并传承语言的多样性,维护语言的生态平衡。
4. 语言教育与培训语言教育与培训是语言政策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语言教育的内容、方法、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建设完善的语言教育体系,可以培养人才,提升国家的语言能力和竞争力。
三、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实施策略1. 多元共存在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尊重多语言的存在,推崇多元共存的理念。
通过充分利用各种语言资源,保护和维护不同语言的权益,实现语言的和谐发展。
2. 合理规划在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制定阶段,应该进行合理规划,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措施。
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语言政策,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当代中国语言政策分析政治学的视角
当代中国语言政策分析政治学的视角一、概述语言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石,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代中国,语言政策的分析也具有独特的政治学视角。
本文将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当代中国语言政策的制定、执行及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中国有包括汉、英、法、俄、日等在内的27种官方语言。
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和使用。
同时,各地区也存在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它们在传承地方文化和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政治学视角下,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仅涉及国家和公民的权力与责任,还受到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合理的语言政策应有助于促进国家统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动多元文化发展。
当代中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家高度重视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语言文字工作坚持国家主导、立法保障、行政推进的原则。
各级政府在执行语言政策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民族特点,以确保政策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中的有效实施。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国的语言政策也逐渐与国际接轨。
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语言政策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在中国,普通话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这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教育普及具有积极作用。
合理的语言政策有利于促进地区和民族团结,对于多民族和多方言的中国而言,尊重和保护各地区和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凝聚力。
有效的语言政策对于国家安全和国际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增多,掌握多种语言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当代中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独特的政治学视角。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进一步完善语言政策体系,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1. 简要介绍语言政策的重要性和当代中国语言政策的背景。
语言规划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
语言规划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时代,语言规划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的国家、民族以及语言在无形中相互交融,因此,通过语言规划来保护和发展自身语言文化,成为了当务之急。
首先,语言规划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语言。
全球化的浪潮下,一些较小民族的语言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语言规划能够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促进较小语种的发展。
比如,一些国家设立了特殊机构,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保护这些语言的纯正性和地域性。
同时,也要注重语言传承,鼓励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母语教学,激发人们对于自身语言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其次,语言规划能够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的多样性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通过语言规划,我们可以推广主要语言的学习,提高人们的语言技能,进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比如,在一些国际组织中,重要的工作语言通常是英语或法语,这样一来,不同国家之间就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合作和沟通。
同时,对于世界上那些使用人数相对较少但文化价值较高的语言,也可以通过语言规划的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
此外,语言规划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种有效的语言规划策略,可以提高国家或地区的整体语言竞争力。
于此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语言环境,提升人们的语言能力,进而吸引外国投资和人才,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语言规划也涉及到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的建构。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规划,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化身份。
比如,在一些国家,他们采取了多语言政策,鼓励人们使用本国语言,并将其作为国家的象征。
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也能够增加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
总之,全球化时代的语言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语言文化,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构建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的语言政策、语言立法与语言规划
中文考研网()
提要
文章对新中国的语言政策、语言立法和语言规划作了比较全面、简要的概括说明,重点论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的语言政策、语言立法与语言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一、解题:说明语言政策、语言立法、语言规划三者的性质及其关系。
二、新中国的语言政策,包括基本政策和一般政策。
三、新中国的语言立法,包括《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全国性、地方性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情况。
四、新中国的语言规划,包括确定语言地位、协调语言关系;保障公民语言权利;制定语言规划目标;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增强语言功能与语言活力;构建主体化多样性的和谐语言生活;保护弱势语言、方言,抢救濒危语言、方言;关注、扶持弱势群体语言;加强汉语国际传播等。
五、新中国语言政策、语言立法和语言规划的特点、成就与问题。
六、对新中国未来语言生活和语言规划的展望。
关键词
新中国语言政策语言立法语言规划
一、解题
二、新中国的语言政策
三、新中国的语言立法
四、新中国的语言规划
五、新中国语言规划的特点、成就和问题
六、对未来的展望
《国际汉语教育》2010第三辑。
近三年《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研究综述
近三年《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研究综述【摘要】近三年来,《语言文字应用》在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本文从语言政策的理论框架、实施路径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语言规划的内容、方法以及对语言生态的影响。
研究发现,语言政策的制定需要基于深厚的理论支持,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政策路径。
语言规划在保护语言多样性的也要兼顾语言传承和发展。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语言政策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语言规划。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语言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并为维护语言生态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社会发展、语言生态、研究成果、未来展望、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语言文字应用是语言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旨在通过对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促进语言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近三年《语言文字应用》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是对近三年《语言文字应用》领域中关于“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探讨语言政策与规划对语言使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语言生态的维护和促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语言政策和规划的理论框架和实施路径,为进一步推动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经验。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建议,推动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健康发展,促进语言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文化环境做出贡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具体手段和技术,是确保研究结论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在近三年的《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研究中,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
近三年《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研究综述
近三年《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语言文字应用》领域的研究逐渐聚焦在“语言政策与规划”方面。
本文通过对近三年相关文献的综述,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然后深入探讨了语言政策的理论框架和语言规划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语言政策与文化保护、语言规划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在文章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综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近三年来在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政策、语言规划、文化保护、教育改革、研究展望、实践案例、理论框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语言文字应用是一个涉及到语言政策与规划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各国在语言政策与规划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日益增加。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可以直接影响到其文化传承、教育体系、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在当今世界,语言政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通过对语言政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认同、教育体系的特点以及语言使用的现状和问题。
语言规划作为语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发展语言资源、促进语言的传播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展学术界的视野,还可以为实践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在此背景下,对近三年《语言文字应用》领域中关于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近三年《语言文字应用》领域中关于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从而全面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揭示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争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通过系统整理近三年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2024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2篇)
2024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提高全民的语言文字素养和沟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制定和实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规范化工作,促进语言文字纯正、规范、统一,提升整体语言文字水平。
2. 原则:权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三、主要内容1. 语言文字标准化:制定全国通用字母拼音方案和汉字规范使用方案,推广使用全国通用字母拼音和汉字规范。
2. 语法和词汇规范化:针对常见语法和词汇错误,制定相应的规范,加强相关教育培训,纠正不规范的语法和词汇使用。
3. 汉字书写规范化:推广使用规范的汉字书写规则和字形,加强对于常见字形错误的纠正工作。
4. 口语交流规范化:推广标准普通话,加强各地方言保护与传承,倡导用语言文字表达真实、准确和礼貌。
5. 外语学习规范化:加强外语教育,提高全民的外语水平,推动使用规范的外语表达。
6. 网络语言规范化: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管理,引导网民文明交流,减少网络用语的错误和不规范使用。
7. 媒体语言规范化:加强对各种媒体平台的语言文字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宣传文明、科学、理性的用语。
8. 教育培训规范化: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教育培训的结合,提高语言文字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实施措施1. 国家层面: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相关规范,发布语言文字规范化白皮书。
2. 地方层面:各地区制定具体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案,加强基层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推动规范化工作的落地。
3. 学校教育: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制定相关教学大纲和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4. 社会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5. 信息技术支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语言文字规范化辅助工具,辅助人们进行纠错和规范使用。
多语言社会中的语言政策与规划
多语言社会中的语言政策与规划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多语言社会已经成为现实。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语言政策与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言政策与规划旨在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平等和和谐共存,以及个体在多元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认同。
本文将探讨多语言社会中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可行性。
一、语言政策与规划的重要性语言政策与规划在多语言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促进多语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不同语言的平等待遇和保护有助于减少语言冲突和歧视,增强社会凝聚力。
其次,语言政策与规划能够推动语言教育的发展。
通过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与规划,可以提高公民的语言能力水平,促进多语言交流与互动。
此外,语言政策与规划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维护语言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二、语言政策与规划面临的挑战在多语言社会中,语言政策与规划面临各种挑战。
首先,人们的语言偏好和使用习惯不同,制定统一的语言政策可能会引发争议。
其次,多语言社会中存在语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如何平衡各语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此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如何将语言政策与规划与数字化时代相结合,以适应时代变革,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实施可行的语言政策与规划在多语言社会中,实施可行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是必要的。
首先,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语言政策,保障各语言的平等地位和权益。
其次,语言政策与规划应注重教育,提高公民的多语言能力。
通过在学校和社会中推广多语言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促进多语言社会的融合发展。
此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供语言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共享,保障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语言权益。
总之,多语言社会中的语言政策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语言教育的提高,并保护和传承语言与文化遗产。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但通过制定可行的政策与规划,搭建多语言社会的桥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语言社会中实现多元共融的目标是可行的。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一、引言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兴起和发展与社会及世界新形式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发展与灭亡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而且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紧密相连。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交际需要而产生。
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从最初满足人类的基本交际需求发展到社会化也就是政府通过隐性行为来对本国语言进行管理和规划。
本文将从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探讨英语全球化背景下英语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二、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语言规划是对社会上所存在的语言问题提供管理对策或是对语言问题所做出的有组织的、主动的反应和调节。
通常来讲都是政府行为。
语言规划是政府或社会团体,权威机构对社会上的语言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以及管理的行为,这种干预和调节通常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人为和非人为因素的影响。
语言规划是社会活动对语言的干预。
对语言规划的定义还有一定的争论。
Rubin和Jemudd (1971)将语言规划定义为“一种有意识的语言改变,这种改变出现在语言系统本身,或语言活动方面,或两者兼有之。
这些改变通常是有专门的规划机构制定出来的,也可以是由类似的授权机构制定出来的”。
(徐大明,1980)而定义比较宽泛的是weinstein(1980)所指出的“语言规划是基于交际问题而在政府授权下所进行的长期不断地、有意识地为改变语言在社会中的功用所做的努力。
”(徐大明,1980)虽然语言学家对其定义有不同的理解、概括与界定,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语言规划是政府或非政府的社会上的权威机构、社会团体对社会上所存在的语言问题如官方语、国语、标准语、通用语的选择及其地位的确定所采取的人为干预语言的管理措施。
语言规划包括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
语言的地位规划是指存在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的形式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职能,即确定哪一种语言或方言为官方语言,确立各民族的语言权利和公民个人的语言权利,确立官方与非官方语言的关系。
国家通用语言工作计划
国家通用语言工作计划一、工作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相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确保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提高到90%以上。
2.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率。
3. 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增进民族团结,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力量。
三、主要任务1.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1)完善学前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确保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普及。
(2)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3)加强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水平(1)加强公务员、教师、媒体从业人员等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提高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2)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区域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1)制定和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加强宣传和推广。
(2)加强对不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行为的查处,提高全社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协调机制。
2. 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经费需求。
3. 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法治化、规范化。
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5. 深化宣传普及,营造全社会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
五、监督检查1. 建立健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考核评估制度,定期对各地、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作者: 道布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民族研究
页码: 42-52页
主题词: 少数民族语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言规划;少数民族文字;语言政策;《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中国文字;民族事务;汉字简化
摘要: 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的。
文章对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双语人以及文字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语言观。
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关于汉语的政策和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
文章还从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汉语语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进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语言规划做了论述。
语言规划的动因与效果基于近百年中国语言规划实践的认识
语言规划的效果分析
语言规划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言政策的实施对语言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普通话的推广为例, 普通话的普及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语言交流能力,促进了各地人民之间的相互了 解和交流。同时,也使得中国的语言文字更具有时代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 社会的需求。
其次,语言规划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对少数民族语 言和方言的保护,我们得以保留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不仅有助于增 强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最后,要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施语言政策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 各种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和完善语言政策,以更好 地推动语言事业的发展。
结论
本次演示从动因和效果两个方面,对近百年中国语言规划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语言规划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全方位、 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在制定和实施语言规划时,我们应该全社会的语言素质提 高、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以及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只 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的语言事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然而,语言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例如,语言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往往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 语言保护和传承工作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缺乏足够的支 持和,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启示与思考
近百年中国语言规划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告诉我们,语言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复杂 的工作,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在制定和实施语言规划时,我们应 该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规划的动因与效果——基于近百年 中国语言规划实践的认识
目录
语言的规划与管理
语言的规划与管理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而语言的规划与管理则是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干预和引导,旨在促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多样化发展。
本文将探讨语言的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实践与应用。
一、语言规划与管理的背景与意义语言的规划与管理是一种对语言和语言使用进行引导和管理的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语言规划与管理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
首先,语言规划与管理能够推动语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多语言共存的社会中,人们需要一个共同的语言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交流的准确和效率。
通过规划与管理,语言的用法、语法和词汇可以得到统一和规范,提高了语言的可理解性和适用性。
其次,语言规划与管理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语言的文化价值。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是某个民族或地区的独特标识。
语言规划与管理可以通过保护语言的纯正性和多样性,促进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语言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语言规划与管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是商业和政务交流的重要媒介,通过规划与管理,可以提高语言的专业性和适应能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
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语言规划与管理实践1. 国家层面的语言规划与管理在国家层面,语言规划与管理主要以语言政策制定和推行为手段。
例如,多语言国家鼓励地区性语言保护,通过推广和教育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国家也会制定语言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国家通用语言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2. 教育领域的语言规划与管理在教育领域,语言规划与管理主要涉及到语言教育的改革和推广。
通过制定语言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国家可以规范和引导语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培养高质量的语言教育人才。
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的教育支持,保障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3. 社区层面的语言规划与管理在社区层面,语言规划与管理主要关注地方方言和社区特有的语言使用。
略论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类型
略论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类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类型及其影响。
语言规划是指社会有意识地干预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中国当代社会,语言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关系到国家统民族团结,也影响着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类型,包括官方层面的语言政策、社会层面的语言使用习惯、教育层面的语言教学以及媒体层面的语言传播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语言规划,本文旨在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评估其对语言生态的影响,并对未来的语言规划提出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增进对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现象的理解,为推动语言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语言规划的基本类型语言规划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过程,涉及语言在社会、文化、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在中国当代的语境下,语言规划的类型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标准化规划:这种规划主要致力于确立和推广语言的统一标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
例如,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化,就是标准化规划的一个重要实例。
通过制定和推广普通话的标准,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方言背景的人们能够进行有效沟通。
地位规划:地位规划主要关注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
在中国,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其地位规划体现在各个领域,如教育、政府工作、媒体传播等。
同时,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也是地位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体规划:本体规划主要关注语言本身的发展和变化。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词汇、表达方式等不断涌现,这就需要进行本体规划,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例如,网络语言的规范和管理,就是本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习得规划:习得规划主要关注语言的学习和教育。
在中国,语言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同时,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和教育,也是习得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语言教育政策,推动语言的学习和传承。
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的国际文化传播与语言规划
势群 体 为使弱 势群 体服从 施令 以维 持统 治地位 , 首先 要 强 迫 弱 势 群 体 学 习 自己 的 语 言 ; 学 习过 程 中 , 弱 势
基金项 目: 本论文为 2 0 1 3年 度 江 苏 高校 国 际 问题 研 究 中心 “ 亚 太语 言 政 策 研 究 中心 ” ( 项 目编 号 : 苏教 社 政( 2 0 1 3 ) 6) 阶段性成果之一。
HUNDR ED S C H00 I 5 I N AR I
口
的形 势 下 , 很 多学 者 开 始 关 注 并 呼 吁我 国 “ 软 实力”
的建 设 。“ 软 实力 ” 概念 是 2 0世 纪 9 0年 代 哈 佛 大 学 教 授 约 瑟 夫 ・奈 首 创 的 , 指“ 通 过 吸 引 力 而 非 威 逼 或 利诱 达到 目的 , 是 一 国综 合 实 力 中除 传 统 的 、 基 于 军 事和 经济 实力 的硬 实力 之外 的 另一组 成 部分 ” … 。 与 军事 、 经济 等具 有 阶段性 强 大 作 用 的 “ 硬 实力 ” 相 比, 软实 力 的作用 更 具 有 “ 长久性 、 持 续 性 ”, “ 可 以 影 响 国家 的长 远发 展 ” 。 对 外 文 化 输 出 是 我 国文 化 软 实 力 的建 设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内容 , 而 文 化 输 出 是 文 化 交 流
复 杂 的实时 交流 以应对 危 险多变 的环境 外 , 还 能 够 将
时 间 系统代 入到对 客 观世界 的描述 中。于是 , 人 类 可
以记 录了 , 经 验 也 随 之 累 计 增 长 。 当人 类 发 现 口 头 语 言 已 不 足 以 更 长 久 的 记 录更 多 的 信 息 时 , 文 字 也 应 运 而 生 。 当人 类 积 累 的 信 息 越 来 越 多 , 甚 至 人 类 开 始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文化背景
1.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文化因素
(1)语言政策
人们有意识地影响语言的功能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结构发展的一套
措施。
国家、阶级、政党或任何社会团体社会派别实施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实现它们的目的而执行的总政策一部分。
语言政策可能是建设性的:建设性的语言政策以促进国家政治社会的稳定和谐,扩大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为目标。
从现代各国语言政策的决策者的主观愿望来看,应该是愿意取得建设性成果的。
语言政策可能是破坏性的:决策者另有打算,或总政策取向,或决策者们对文化背景的掌握不够全面,制定出破坏性的政策。
依据政策的颁布者可分为:
中央政府的语言政策:规定的各项措施具有法律效力,人人必须遵循。
非中央政府的语言政策:地方政府或个别政党、社会派别实行的语言政策,约束能力有限。
依据某事某地语言使用的总格局
单语国家的语言政策:比如日本、挪威。
多语国家的语言政策:比如苏联、印度。
对国外的语言政策以及一些国家联盟间的语言政策:比如欧洲共同体、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选用。
(2)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比语言政策的含义更宽,包含了对语言的任何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
语言政策多是指导性的方针大略,语言规划则是语言政策的具体化。
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选择语言。
在语言问题上采取协调措施也是一种语言规划。
有共同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几个国家或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在语言问题上往往采取合作态度以保证各自文化向着目标演进。
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放弃将本民族语言定为官方语言,而是将宗主国语言定为官方语言是因为宗主国语言在国际交流中更便利
新中国成立后,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改革民族文字多采用拉丁字母是因为其与汉语拼音相似,便于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汉语。
2.形成民族共同语的文化背景
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起很大作用的过程。
有些民族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并没有经过官方和政府的推动,而是有着很深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彻底战胜封建制度的时代,总是与民族运动相关的。
这种运动的经济基础在于保证商品生产达到完全胜利,便必须是资产阶级夺得国内市场,必须使同一语言的人民所居住的地域用国家的形式团结起来,同时铲除阻碍这种语言发展及在文艺上巩固起来的一切障碍。
民族共同语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形成而形成,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需要而发展。
民族共同语是以某一方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某一方言能成为全民族共同接受的标准语,不是因为某方言的内部形式,主要是外部力量起决定作用。
这种外部力量就是政治、经济、文学等文化的力量。
意大利共同语的形成主要借助文学的力量。
意大利半岛没有实现统一之前,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等一批文艺复兴时代的文豪,用通俗拉丁语创作了大量作品。
经他们的倡议和实践,意大利语就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
法语的基础方言是巴黎方言,巴黎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巴黎的资产者第三等级取得社会实力后,他们说的话被王室接受,成了真正的共同语。
《论语》中所提的“雅言”就是中原地区通行的标准语。
中国北方长期以来是政治文化中心,书面文学作品多以北方话创作。
官场交往多用北方话,因而使北方话有了“官话”的雅称。
清朝崩溃前十年,世界大势所迫是中国不能再孤立下去。
且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启发,朝野有人提出统一国语的问题。
1909年,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提出把“官话”更名为“国语”。
民国成立以后召开"临时教育会议"从统汉字读音做起。
几年后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政府换门]机构“国语统一筹备会"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确定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一的标准,并下了严格的定义。
3.语言规范化纯洁化的文化背景
语言规范化是在形成民族共同语之后必然面对的问题。
因为从总的趋势来看,语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相对来说,任何语言有都有一个稳定的时期。
语言规范化是制定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人对语言变化和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和适当选择,避免语言受到污染并退化,避免受到外来语侵袭,维护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
英国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大量文人学者如莎士比亚澄人的创作对它有着深刻的影响。
到启蒙时代,有些作家纷纷建议纯化他们的英语。
斯威夫特上书英格兰财务大臣说:“我们的语音极不完善,它每天遭到的讹用超过它每天的改进。
”以为非官方的公民约翰生博士吸取前人经验,编出了规范化著作《英语词典》为英国人们所接受。
在中国,汉语方言分歧的复杂性和书面语言的共同性是印欧语言难以比拟的。
而且,汉语文化在世界上自成体系,有着数千年历史,至今仍与西方文化遥遥相望。
因此,语言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面貌。
汉语和汉字牢固地将全国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汉族人民联结在一起。
所以汉语的规范化有特殊性。
1955年,教育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中国社科院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标志着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大规模展开。
语言上确定了标准语,文字做了大量整理,词汇方面吸收了一定数量的方言词、古语词和外来词;语法方面加强了口语调查和书面语分析等工作,制定了普及教学的语法体系。
4.文化传播与语言政策
对于所有民族和所有国家,合作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大家应该互相分享学问和知识。
传播交流的媒介之一是语言,不同形态的文化之间传播交流首先是语言的传播交流。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国家整体文化政策中制定一个相应的语言政策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
英语是联合国和几乎所有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
这种状况使英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得到好处,而英语国家则利用语言上的优势扩展其文化影响。
英国成立了“不列颠对外关系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活动,是英国民族思想和生
活在国外得到宣传,其工作就是“英语以及英国艺术和科学的长期教学”。
英国广播公司的对外服务节目和广播英语节目将英国文化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美国在传播文化方面,通过传教士、实业家、旅游者以及和平队、爱国志愿队把足迹踏遍全球时,就把美国文化和语言带到地球上每个地方。
美国的大众文化赢得了非英语世界数十亿的关中和听众。
汉语虽然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由于历史所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因素,汉语的国际地位不能与英语相比。
但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逐渐增多,这是由于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还因为中国实现改革开放重新焕发了生机。
中国政府抓住这个契机,开始汉语的对外传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语还充当在国内传播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工具,国家的民族语言政策既维护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也鼓励少数民族尽早掌握汉语,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