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机械波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三章机械波
1 波的形成 ..................................................................................................................... - 1 -
2 波的描述 ................................................................................................................... - 10 -
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 23 -
4 波的干涉 ................................................................................................................... - 23 -
5 多普勒效应 ............................................................................................................... - 32 -
本章专题整合提升........................................................................................................ - 41 -
第九章本章整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本章整合
mv,
当vn≥v时,人就接不到木箱了,由此得,n≥2.5,分析可知应取n=3,所以人最多
能推3次木箱。
答案 3次
规律方法 1.寻找临界状态
题设情景中看是否有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恰好滑离、避免相碰
和物体开始反向运动等临界状态。
2.挖掘临界条件
在与动量相关的临界问题中,临界条件常常表现为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关系
Δx 相对= m11 2 + m22 2 - m1v1'2+ m2v2'2 。
2
2
2
2
2
2
变式训练1(2020河北石家庄二中月考)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连接一个竖
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其半径为R=0.1 m,半圆形轨道的底端放置一
个质量为m=0.1 kg的小球B,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0.3 kg的小球A以初
0
,
第一次接住后有m0v1+mv=(m0+m)v1',
3
第二次推出后有(m0+m)v1'=m0v2-mv,则v2=
0
第二次接住后有m0v2+mv=(m0+m)v2',
……
,
第n-1次接住m0vn-1+mv=(m0+m)vn-1',
第n次推出(m0+m)vn-1'=m0vn-mv,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光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
3
a
当光线刚好在AC边上发生全反射时,光路如图丙所示
丙
在AC边刚好全反射时,入射角β'=30°,由几何关系知,在AB边的入射角
β=60°>C,能够发生全反射,反射点为N,在△PNQ中,由几何关系知
lQN=atan 60°= 3 a
综上所述,在 AB 边上的照射区域长度 lMN= 3a-
目录索引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专项提升·综合突破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本章知识包括几何光学、物理光学两部分。几何光学包括光的折射、全
反射及其应用。
物理光学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和激光的特点及其应用。
sin 1
sin 2
n=
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sin
1
C=
当光垂直一直角边射入,会从另一
3
2 3
a= a。
3
3
突破二
光的折射、全反射与干涉等综合问题
各种色光特性的比较
各种色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
频率f
小→大
折射率n
小→大
波长(
λ=
)
介质中的波速 v=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Δx= λ
长→短
高中新教材物理课件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机械波本章整合
波动图像
振动图像反映单个质点的运动情况,而波动 图像反映大量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分布。
联系
波动图像可以看作是无数个振动图像的叠加 ,通过波动图像可以了解介质中各个质点的 振动情况。
从能量角度理解振动和波动关系
01
能量来源
振动的能量来源于振源,振源 通过振动将能量传递给周围介 质。
02
能量传递
机械波传播过程中,能量在介 质中以波的形式传递,各质点 通过相互作用力传递能量。
0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关系剖析
简谐振动在介质中形成机械波过程分析
介质
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 固体、液体或气体。
波的传播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质点并 不随波迁移,而是在平衡位置附 近做往复运动,传递的是振动的 能量和振动形式。
01
02
振源
简谐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将振 动能量传递给周围介质。
03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可以 得出以下结论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质点 按照振源的振动规律进行周期性
振动;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性质有 关,不同介质中波速不同;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改变振源频率或介质类型会对机械波的传播特性 产生影响。
结果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问题或 现象
实验器材准备和操作步骤说明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课件+学案+每课一练+章末整合+章
f
f=G=6 N
上,已知木块重力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F 擦因数μ=0.25,求: (1)当F=25 N时,木块没
(2)同理 FN f=G=6 N
G (3) f=μFN
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 (3)当力F多=大1?0 N受时静木摩块擦沿力墙
FN=F f=μF=0.25×10 N=2.5 N
面摩(的(42)下摩擦)当块 摩当滑力擦F仍擦F=,多力增静 力6此大多大止 多N时?大为, 大时受木?3木 ?,0压仍滑块块N木力受动受时受块变静摩到,到受小摩的擦木的到擦力力(f4=) μF=0.25×6N=1.5 N
F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
向右
对A
FN
C.B与地面之间无摩擦
A
力
FN F地对B
GA+B fBA
D.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 平向右
G 受摩擦则不能匀速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课堂讲义
物体的受力分析
三、摩擦力的计算
1.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 擦力.
2.静摩擦力用平衡条件计算,其大小只与平行于接 触面方向的力有关,与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力无关.
A.T=0,N=G B.T=G,N=0 C.T+N=G D.T-N=G
N=0
T
沪科版物理必修1课件:第3章本章优化总结
力与相互作用
本章优化总结
栏目 导引
第3章
力与相互作用
知识体系构建
栏目 导引
第3章
力与相互作用
专题归纳整合
专题1 三种常见力的比较 受力分析主要是围绕着力学中常见的三种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进行,对它们在 产生原因、大小、方向以及与其他力共同作 用时的影响等方面的比较如下表:
栏目 导引
第3章
栏目 导引
第3章
力与相互作用
例1 有一个人在雪地里匀速拉着两个雪橇, 为了省力,他将两个雪橇摞在一起,然后再
拉,我们研究一下,这个人的目的能达到吗?
栏目 导引
第3章
力与相互作用
【精讲精析】
如图所示,比较F1和F2哪个
大即可.设两个雪橇
的重力分别是G1、G2,
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第一种情况,压力N1=G1,N2=G2, F1=f1+f2=μN1+μN2=μ(G1+G2);第二种情 况,压力N=G1+G2,F2=f=μN=μ(G1+G2).
【答案】 B
栏目 导引
的重力和垂直接触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此
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肯定不能使A物体静止,
栏目 导引
第3章
力与相互作用
显然物体A还应受到沿与B的接触面向上的摩 擦力作用.可见物体B应该受重力、力F、弹 力和摩擦力.
本章整合提升3 第三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
解析:只有均匀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稳定的电场,故 C 正确.
2.关于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周期和波速之间的关系,正确
解析:据 c=λf 得 f=cλ,故波长越长,频率越低,选项 A 错 误;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选项 B 错误;反射、 干涉、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选项 C 正确,选项 D 错误.
专题二
电磁振荡中的三个“两”
1.两类物理量:一类是与电场有关的物理量,一类是与磁 场有关的物理量.
(1)电流 i,它决定了磁场能的大小.振荡电流 i 在电感线圈 中形成磁场,因此,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 B、磁通量 Φ 和磁场 能 E 磁具有与之相同的变化规律.
注意:在任意两个过程的分界点对应的时刻,各物理量取 特殊值(零或最大值).
3.两类初始条件:图中的电路甲和乙,表示了电磁振荡两 类不同的初始条件.
(1)图甲中开关 S 从 1 合向 2 时,振荡的初始条件为电容器 开始放电.
(2)图乙中开关 S 从 1 合向 2 时,振荡的初始条件为电容器 开始充电.
解析:没断开开关前,线圈与 R 串联,由于线圈的电阻不计, 所以线圈两端的电压为零,电容器两极板上电荷量为零.此时通 过线圈的电流自右向左,当断开开关时,开始给电容器充电,电
流逐渐减小,经过14个周期(t=π2 LC时刻),充电电流减小到最小, 此时电容器上电荷量最多(左板带正电,右板带负电),线圈 L 的 感应电动势最大.故选项 A 错,B 正确.随后电容器放电,再经 过14T(即 t=π LC时刻)放电完毕,电流达到最大,从左向右通过 线圈,故选项 C 错误.随后再充电,经过14T(即 t=32π LC时刻), 充电完毕,此时电容器上电荷量最多,两极板间电压最大,故选 项 D 正确.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案设计第3章机械波本章专题整合提升
本章专题整合提升
——本章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提升——
专题一由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
1.上下坡法
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运动,“下坡”的点向上运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甲所示.
2.微平移法
原理:波向前传播,波形也向前平移.
方法:作出经微小时间Δt后的波形,就知道了各质点经过Δt时间到达的位置,此刻质点振动方向也就知道了.如图乙所示.3.同侧法
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运动方向,并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丙所示.若波向右传播,则P向下运动.
4.带动法
原理: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质点.
方法:在质点P与波源之间的图像上靠近P点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如图丁所示.
1.(多选)一列沿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t=0.2 s时C点开始振动,则(AD)
A.t=0.15 s时,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B.t=0.3 s时,质点B将到达质点C的位置
C.t=0到t=0.6 s时间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D.t=0.15 s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解析:由图可知,波长为4 m,x=4 m处到C点的距离是半个波长,所以波图示位置传到C点的时间是半个周期,则得周期T=2t=
0.4 s;t=0.15 s=3
8T时,波平移的距离x=v t=10×0.15=1.5 m,经过
3
8T,质点B的位移为正,根据加速度a=-kx
1.本章整合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新教材物理课件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二章本章整合
跨学科知识融合探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2
03
物理与化学的交叉
探讨物理化学、量子化学 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 如化学反应动力学、分子 光谱等。
物理与生物的交叉
介绍生物物理学的研究领 域,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与功能、神经生物物理等 。
物理与数学的交叉
探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 论与数理统计等在物理学 中的应用,以及物理学对 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 理概念和规律,提高 解题能力
整合内容概述
01
本章主要知识点和概念
02
重点和难点解析
03
04
典型例题和解题方法
与前后章节的联系和拓展
02
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重要概念回顾
动量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如果 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满足内力的冲量矢量和为零, 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在本章的教学中,我过于注重知 识的灌输,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 动,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和主动
性。
实验环节薄弱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但在本章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和 条件的限制,我未能充分进行实 验演示和操作,导致学生缺乏直
观感受和深入理解。
多媒体应用不够
虽然我在课件中使用了多媒体元 素,但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发 挥其作用,如动画演示、模拟实 验等,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
1.本章整合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共15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第三章本章整合
[优选]本章整合—(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件
最新-学考优化设计2021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 本章整合3 精品
3
θ= m1g。
4
方法三:把 OA 绳对结点 O 的拉力 FA 进行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则有 FAsin θ=FB
FAcos θ=m1g
5
4
3
4
解得 FA= m1g,FB= m1g
3
4
(2)对乙受力分析有 Ff=FB= m1g,方向水平向左
5
4
答案:(1) m1g
3
m1g
4
3
4
(2) m1g
面支持力FN=GA-FTsin 30°=10 N,FT的水平分力为FTcos 30°≈17 N。
由于FT向左的水平分力比方向向右的水平拉力F大5 N,所以物体A
还受到5 N 的静摩擦力Ff的作用,其方向向右。
答案:见解析
二、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项目
概念
选用
原则
注意
问题
整体法
解析:铁块b匀速运动,故铁块b受重力、斜面对它的垂直斜面向
上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选项A正确;将a、b看作一个
整体,竖直方向:F=Ga+Gb,选项D错误;整体水平方向不受力,故木块
与竖直墙面间不存在水平弹力,没有弹力也就没有摩擦力,选项B、
C均错误。
答案:A
方法技巧受力分析时如何防止“多力”或“丢力”?
2020年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本章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