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精讲笔记
成人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讲二
成人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讲二二、现行军衔分为三等十级①将官:上将、中将、少将②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③尉官:上尉、中尉、下尉第三节兵役制度一、兵役制度的含义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任务训练的制度。
兵役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公民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
二、新兵役制的基本内容①义务兵役制为主体;②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③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④军事训练。
第四节军队政治工作制度一、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内容和原则1.军队政治工作内容丰富,主要包括:(1)组织部队学习马克思主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抵御消极的不良思潮(部队的思想工作);(2)管理军队中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党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3)进行军事训练和战时政治工作(战时的思想政治工作);(4)管理干部工作,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部队的组织工作);(5)加强法制和防特保密教育(法制和保密工作)。
2.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坚持实事求是,贯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党委工作制度: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立党的委员会。
党委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根本领导制度。
2.政治委员制度:①在团以上单位设政治委员(5年以上党龄的正式党员);②营级设政治教导员;③连级设政治指导员。
(团政委,营教导,连指导)3.政治机关制度:团或团以上的单位设立政治机关,管理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
4.军内民主制度: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5.党支部建在连队的制度:“三湾改编”时所确立的原则(连队是部队战斗序列编制的基本单位)。
例题: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制度规定,设立政治委员的是()A.排级单位B.连级单位C.营级单位D.团级单位D第十四章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组织体系和机构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一、政党在政治统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1.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主张,维护其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组织。
2014年最新整理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315笔记中集
第七章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的演变[简答]世界各国国家元首行使的职权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从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看,基本职权有下列八项:(1)公布法律权。
(2)发布命令权。
(3)召集议会权。
(4)外交权。
(5)统帅武装力量权。
(6)任免权。
(7)赦免权。
(8)荣典权。
第二节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职权一、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1.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多选]我国对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的规定:一为政治条件,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二为国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三为年龄条件,要年满45周岁。
2.国家主席的提名、选举、任期[单选]1954年和1982年《宪法》都规定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单选]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曾庆红为国家副主席。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的职位。
3.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多选、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独立的国家机构,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是: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职权。
二、国家主席的职权[多选]对内方面职权:(1)公布法律。
(2)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
(3)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4)发布特赦令。
(5)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6)宣布战争状态。
(7)发布动员令。
[多选]对外方面职权:(1)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3)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单选]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或废除,再由国家主席予以批准或废除。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圣才出品】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一、概述1.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1)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①政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指的是国家权力如何配置、如何构成的方式。
根据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政体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
a.君主制一般以世袭产生的、终身任职的个人掌握全部或部分最高权力为基本特征。
依据君主权力的大小,可将君主制分为“无限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两类。
b.共和制是指通过选举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且实行任期制的一种政治制度。
依据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
共和制分为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
贵族共和制: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少数人(贵族)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机关(如元老院)手里,那么我们称之为贵族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广大公民组成的或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手里,就属于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的分类:民主共和制又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共和制和间接民主共和制。
直接民主是指由广大公民直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行使国家权力。
间接民主是指由人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所以,间接民主也叫代议制民主。
②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包括三个方面:a.人民是权力的终极来源;b.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c.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定期选举或任命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依法对其进行监督。
所以说,我国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2)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政体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
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大纲)
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大纲)和实践1识记:(1)普选权;(2)平等选举权;(3)秘密选举权;(4)直接选举权;(5)间接选举权。
2领会:(1)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和实践;(2)选举制度的完善和改进;(3)选举制度对于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一)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点1识记:(1)政治文化;(2)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
2领会:(1)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2)政治文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1识记:(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2)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2领会:(1)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2)政治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一)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就1识记:(1)十一届三中全会;(2)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2领会:(1)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历程;(2)改革的总目标和方向。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识记:(1)政治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政治制度改革的难点和瓶颈。
2领会:(1)政治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2)政治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景和展望1识记:(1)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景和展望;(2)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2领会:(1)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政治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第九章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1.识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法律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国家机关,又是地方政府。
法律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规定是5年。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的含义及其显著特点是什么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综合。
其显著特点有如下四个:(1)历史性(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2.为什么在社会各项制度中,经济制度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1)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
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2)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被决定的关系,二者性质上是一直的,如果不一致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3.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是什么(1)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2)死刑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3)传统对政治制度起重要作用。
人们总是习惯以某种方式来做某些事情,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决策过程的制定和议事程序,如由谁和什么时间作出决策(4)特别是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
4.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关系是什么(1)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利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2)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3)政治体制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的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5.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什么(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注意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6.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完全不同于旧制度(1)它是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之后,在解放区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2)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3)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4)这表明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实质上是无产阶级转正,它在领导力量、阶级基础等方面同无产阶级专政是一致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读书笔记模板
第八章社会 主义民主监 督制度
0 4
第九章社会 主义干部人 事制度
0 6
后记
0 5
第十章 “一国两制” 制度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节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特点 第三节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 第四节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好组织形式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第四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节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性质与作用 第三节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制度的运作程序
第一节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节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制度
谢谢观看
第一节 “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到伟大实践 第二节允许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三节关于“中国统一模式”述评 第四节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精彩摘录
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第五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村民自治制度 第二节居民自治制度 第三节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 第四节坚持和完善群众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
读书笔记
像了解中国政治制度框架的基本信息的可以阅读一下,深度分析是没什么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篇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学习笔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复习重点提示导论1.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验生活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历史性。
第二,阶级性。
第三,权威性。
第四,层次性。
第五,稳定性。
2.人民民主专政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首先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指的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全体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享有各项民主权利。
这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它表明我国实行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还规定工人阶级是中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建立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
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
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是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只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有权限行使国家权力,但就“如何行使”以及“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去行使”等具体问题却没有作详细的规定。
这需要由其他的制度来具体规定和实施。
3.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笔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圣才出品】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中国的行政区划(1)概念国家将领土分级划分成若干区域,以便在各级区域范围内设立相应的一级政权机关,实现对全国的统一管理,这便是行政区划。
国家为设置各级政权机关,实现对全国的管理而划成的区域,则叫行政区域。
(2)沿革1949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行政区划曾作过多次调整。
主要可分四个阶段。
①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从总体上看,当时的行政区划实行四级制、五级制和三级制。
例如:大行政区—省—县—乡为四级;大行政区─省─县─区—乡为五级;大行政区─直辖市─市辖区为三级。
在省级以上,建立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内设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权机关,同时又是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代表机关,各自管辖若干个省级行政单位。
在此阶段中,省一级的行政区域变化也较多,总的趋势是数量由多变少,规模由小变大。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到1966年“文革”前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宪法规定,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的地方。
1959年,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和自治县。
这样,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定型。
在此阶段,民族自治地方的蓬勃发展是一个显著的现象。
在省级以下,根据宪法规定,将原设的专区级、县级自治区改设为自治州、自治县,并另外增设了数十个新的自治州和自治县。
同时,撤销了县以下区与乡两级的民族自治建制,依照宪法规定,建立了一批民族乡。
1958年起,在农村普遍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以取代乡、民族乡,而且大幅度扩大农村基层政权所辖的行政区域。
③1966年到1976年“文革”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制造的动乱局面,有关行政区划的重要变更基本上由党组织直接审批处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重点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的制度规范是由宪法和党章共同决定的,它们规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性质与制度框架。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先通过合程序写入党章,后写入宪法。
通过宪法和法律把执政党和政策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实际上是确认执政党的领导权威、执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维护执政党的权威,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推行执政党的政策,实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从制度上、法治上保证“党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2.党章中关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规定有哪些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直接规定与影响,如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执政党的治国方略。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历来强调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民主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
我国现行宪法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制度的首要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与之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为中国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来源与保证。
4.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依法治国原则作为党和国家执行方略与原则的“依法治国”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实行: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②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政治中应侧重于限制与规范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保障人权;③依法治国还要求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与公正得以实施。
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1.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狭义的“党的领导体制”是指党组织自身的组织制度包括体现中央、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权限和地位的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体制,也包括体现党组织实施决策的集体领导制度。
00315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汇总
第1章结论一、选择题1、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全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列宁指出国家问题是关系到全部政治生活的根本问题。
二、简答题1、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历史性。
即它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
(2)稳定性。
即它在一定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国家经济制度所决定,而不是某人或某社会集团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3)强制性。
即它不仅有法律予以规范,更重要的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后盾。
(4)合法性。
即它是由各国权利主体指定的宪法决定的,具有法律依据。
2、简述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就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作出了法律规定。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第2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一、选择题1、国体是指反映国家阶段本质的制度。
2、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各章重点
第一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与原则1.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党章与宪法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的制度规范是由宪法和党章共同决定的,它们规定了中国政治的基本性质与制度框架。
在中国的政治过程中,党的政策和执政理念先通过合程序写入党章,后写入宪法。
通过宪法和法律把执政党和政策具体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实际上是确认执政党的领导权威、执政地位及其政策的至上性,是用法治的方式维护执政党的权威,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推行执政党的政策,实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从制度上、法治上保证“党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2.党章中关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规定有哪些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直接规定与影响,如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执政党的治国方略。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党历来强调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民主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国家主权。
我国现行宪法把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制度的首要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来源,与之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为中国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来源与保证。
4.如何认识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依法治国原则作为党和国家执行方略与原则的“依法治国”原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和实行: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良法之治、宪法至上”;②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政治中应侧重于限制与规范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与保障人权;③依法治国还要求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与公正得以实施。
第二章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1.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含义是什么?狭义的“党的领导体制”是指党组织自身的组织制度包括体现中央、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权限和地位的中央集权制的领导体制,也包括体现党组织实施决策的集体领导制度。
成人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主观题总结(必背)
成人自考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主观题总结(必背)第一板块:简答题1.简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答:①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②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③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④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
2.简述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原因及特点。
答:(1)原因:①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需要;④中国独立完整的需要。
(2)特点:①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②在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
③一般地方行政区域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管理本地区的事务。
3.简述我国国家机构设置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表现。
答:①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在中央统—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
4.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①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相适合;②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③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设置国家机关,人民的意志得到有效实现。
5.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原则。
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进行监督;③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监督;④监督同级“一府两院”的工作,但不代替它们工作。
6.简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保定组织监护)答:①保证宪法、法律、国家计划和预算的执行;②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情;③组织国家机关;④监督权;⑤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利。
7.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的区别。
答:①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②法律地位不同;③与政党关系不同;④人大代表和议员不同;⑤组织形式、机构不同。
8.简述怎样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答:①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自觉维护国家的这一根本制度。
②加强人大立法和执法监督权。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一、经济制度起根本性的决定作用?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份经济制度决定了政治制度,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主要起导向的作用传统对政治制度起重要作用思想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关系紧密三、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关系?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政治体制是具体的制度政治体制是局部微观的政治制度,受政治制度的制约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实施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依法治国实现党政职能分开完善司法制度加强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调整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明确了执政方式六、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具有过渡性和不完备性?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不健全,不明确建立在五种经济成份的基础上成立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既是中央的代表机关,又是地方的权力机关七、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善和阶级关系的特点?掌握政权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人数少,但先于资产阶级产生,具有很强的革命战斗力广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深受剥削和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八、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九、为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形式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逐步形成的十、新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权利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十一、文革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完善的具体体现?完善和加强了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加强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了加强立法,司法,监督进一步完善十二、议行合一原则?是我国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之一,人民代表既是立法者,也是执行者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十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含义?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或人民代表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十四、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实行单一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决定了只能采用单一制是中国完整独立的保证,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保证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十五、我国选举制度中的平等原则?一人一票制选区划分合理对每一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农村人口,城市人口进行了比例要求十六、我国实现直接选举是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我们县级以上是间接选举,县级及以下才是直接选举人口多,文化素质不够高,实行普选条件不成熟受经济,文化条件制约,注定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十七、人民代表执行职务时的保障?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参加活动时,所在单位要给予时间保障执行代表职务时,所在单位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县级以下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团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十八、人大代表执行职务时享受保障的原因?是保障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需要是世界各国的惯例各级人大代表都是兼职无报酬,因此需要提供保障十九、我国选举洗关于选区划分的规定?可按居住状况、生产单位、事业单位等划分按每选区一至三名代表划分对每一个人大代表所代表的农村人口,城市人口进行了比例要求二十、直接选举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投票结束后,由监票、计票和选举委员会进行票数核对直接选举时,过半数投票,则有效根据《选举法》确定是否有效,并予以宣布二十一、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参加相关会议,审议报告和议案有权提出议案有权提出质询案有权提出罢免案有权提议组织调查委员会二十二、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对本级或下级有关单位进行工作视察,提建议和意见可列席原选举单位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二十三、《选举法》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的规定?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可提罢免要求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提罢免要求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县级以上各级人代会举行会议,主席团1/10以上代表联名;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常委会1/5以上联名,可提罢免要求二十四、当选区级人大代表程度成为该市市民,即取得选举和被选举的资格到指定选区进行选民登记成为提名推荐的候选人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由选民选举成功二十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和产生方式?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秘书长、委员若干由全国人大从代表中选举产生,并有权罢免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成员不得在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任职二十六、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应遵行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进行监督按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监督权二十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相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具有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设置国家机构,可保障人民的意志得以有效实现二十八、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保证权和决定权审查、批准财政预算,决定民政工作实施计划听取和审查政府工作报告,撤销不适当的决定选举权、任免权二十九、地方各级人大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性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本区域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权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等本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的报告须报同级人大审查有权撤销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人大开会期间,人民政府组织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院长须列席会议三十、国家领导职务实行任期制和限任制的意义?防止出现个人专政,防止出现干部队伍老化是国家政治制度民主化,法制化的要求有利于解决国家领导人接班问题三十一、国家行政的概念及性质?国家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
2014年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串讲笔记(每章重点)资料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串讲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政治制度的含义[多选]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单选]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单选]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多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单选]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多选]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有:(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多选]我国要想加强制度建设,就要着重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014年最新整理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315笔记上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政治制度的含义[多选]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单选]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单选]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多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一、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单选]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多选]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有:(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
(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
(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多选]我国要想加强制度建设,就要着重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自考小抄
科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1.1.制度及政治制度的含义。
1.2.为什么说在社会各项制度中,经济制度起根本的决定作用?1.3.简述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1.4.简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5.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什么?2.1.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可分为哪几个发展时期?2.2.简述1956—1966年,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2.3.简述“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2.4.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有哪些显著特点?2.5.简述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主要论述。
3.1.政体分为哪几种?主要从哪些方面区分?3.2.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分哪几种?3.3.简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主要职能。
3.4.如何认识中国国家军事机关?4.1.简述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
4.2.怎样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4.3.简述选民要成为县级人大代表必须遵循的主要选举程序。
4.4.简述我国选举法关于选区划分的有关规定。
4.5.简述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
4.6.主持间接选举的机构有哪些? 4.7.简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
4.8.怎样认识人大代表的地位?4.9.《代表法》为什么要规定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4.10.简述人大代表必须履行的义务。
5.1.简述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程序。
5.2.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
5.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有关内容。
5.4.简述委员长会议的职权。
5.5.简述议案的表决。
5.6.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哪些机构?6.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6.2.简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
6.3.简述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
6.4.哪些国家机关和组织成员可以向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6.5.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怎样提出质询案并接受答复?6.6.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有哪些?其各自职责是什么?6.7.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人大可以设立哪些专门委员会?6.8.简述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的职责。
当代中 国政 治制度读书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在阅读了相关的著作和资料后,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优势。
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建言献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等形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能够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和讨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一制度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这一制度充分尊重和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各民族在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同时也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重要制度。
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形式。
通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基层群众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这一制度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还包括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重要内容。
选举制度保障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知识点汇总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目录第一章绪论1.制度2.政治制度3.政治制度特点4.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5.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制度的关系6.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7.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主要弊端8.政治体制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10.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11.学习、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12.《共同纲领》13.政务院14.综合经济基础15.我国的过渡时期及过渡时期国家政权的过渡性质16.中国中央国家机关体系17.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发展时期18.第一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的主要特点19.“文化大革命”中,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21.国家实质22.人民民主专政23.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和阶级特点24.人民民主专政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25.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26.结合实际说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2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28.国家形式29.国家结构形式30.政体31.单一制32.联邦制33.中国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3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和含义35.议行合一原则36.民主集中制原则37.国家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的紧密关系38.国家机构变革的依据及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发展、变革的基本方向和要求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39.选举40.选举原则41.选举制度42.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主要区别43.我国的《选举法》44.我国1979年《选举法》颁布以来的几次修正45.“一人一票制”46.直接选举47.间接选举48.秘密投票4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50.我国选举制的平等原则5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52.秘密投票的原则53.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怎样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54.选举委员会55.选区56.选民登记57.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与职权58.我国划分选区的基本要求59.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60.直接选举时,人民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确定61.人民代表候选人介绍62.投票类型63.代表候选人当选资格64.全国人大代表名额6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名额基数及总名额的确定66.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名额的基数及总名额的确定67.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选举差额比例68.预选69.主持间接选举的机构70.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分配71.台湾省出现全国人大的代表名额的确定与选举7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大代表73.省、自治区、直辖市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确定74.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大代表75.间接选举时,代表候选人的当选资格76.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77.视察78.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79.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80.《代表法》对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规定81.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82.罢免人大代表的程序83.从人大代表的地位和职权分析《代表法》怎样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五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8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8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86.全国人大每届任期8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88.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在我国政权机关体系中的地位89.全国人大的立法权90.全国人大选举、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的职权91.全国人大对重大问题的决定权92.全国人大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及监督形式9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各代表团组成9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持及其任务9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议程96.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的机构、组织、人员97.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案的审议、表决和公布的规定98.我国各国家机构领导人候选人的提名9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10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包括哪些方面101.全国人大常委会102.委员长会议103.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104.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105.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106.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107.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的国家机构、组织、人员108.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议案审议、表决、公布的规定109.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110.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工作机构11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和职权是什么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有关内容113.全国人大设立的专门委员会114.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主要工作第六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11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11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任期117.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118.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方性法规的职权1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120.可以向地方人大提出议案的国家机关、组织和成员121.地方人大选举产生地方国家机关领导122.地方人大与地方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2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的规定12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具有的职权12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组成和职权126.可以向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提议案的国家机关和组织、成员127.地方各级人大设立的工作机构128.哪些地方人大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129.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产生130.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具有的职权131.乡级人大的地位132.乡级人大的职权133.乡级人大的任期134.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职权135.乡级人大主席团13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主要区别1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加强138.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七章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139.国家元首140.虚位元首141.君主制政体和共和制政体国家元首的产生方法142.国家元首法律地位的主要类型143.国家元首行使的主要职权144.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建立145.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恢复及重要意义146.法律对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规定147.中国国家主席的产生148.中国国家主席的任期149.中国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150.中国国家主席行使的对内职权151.中国国家主席行使的对外职权第八章当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152.法律对国务院法律地位的基本界定153.法律对国务院组成的具体规定154.国务院的性质及其在国家整个政治制度体系中的地位155.对国务院的组成156.国务院职权的含义157.法律对国务院职权的具体规定158.《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对国务院职权进行规定的意义159.建国以来我国国务院职权变化的基本特点160.国务院职能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61.建国以来,国务院机构设置的沿革162.现阶段国务院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163.建国以来,国务院机构设置的变化164.国务院几次较大的机构改革的特点1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国务院机构改革有些什么关系166.国务院领导体制的含义167.国务院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特点168.国务院的会议制度169.依法行政170.国务院领导体制的重要意义171.行政首长负责制同民主集中制的关系172.国务院会议制度的意义173.国务院工作规则174.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175.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第九章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17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177.法律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的规定17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规定17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双重性质18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产生18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任期规定和意义182.《宪法》所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183.《地方组织法》所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18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的不同权源18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权力规定的意义186.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社会、经济事务的主要职权18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的不同规定188.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含义18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实施及意义19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会议制度191.地方政府机构改革192.地方政府的行政原则193.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19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概念和实质195.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196.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现状第十章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7.民族区域自治198.民族问题199.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200.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01.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0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20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0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05.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206.民族自治地方的性质和任务207.自治机关的组成208.自治机关的自治权209.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210.民族自治地方的成效211.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第十一章当代中国特别行政区制度212.“一国两制”的概念213.“一国两制”的提出214.“一国两制”的意义215.中央人民政府在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216.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217.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218.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重大意义219.特别行政区长官的任职资格及选举、任命220.特别行政区长官的法律地位221.特别行政区长官职权的内容222.特别行政区行政机构223.特别行政区行政机构的主要职权224.特别行政区行政机构主要官员的任职资格225.廉政公署与审计署的职能226.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227.特别行政区公务员的任职资格228.立法机关的职权229.立法会议员的权力230.立法会议员的任职资格与条件231.立法会主席的产生与职权232.立法机关的任期第十二章当代中国司法制度233.审批制度234.审批机关235.独立审判原则236.依法审判和未经审判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237.平等审判原则238.民主审判原则239.合议制度240.回避制度241.陪审制度242.审判监督制度243.两审终审制度244.司法解释权245.司法行政权246.司法建议权247.审判机关职权248.审判程序249.审判制度的原则250.审判制度的内容251.人民反应职权252.人民法院组织体系253.法官任职资格254.法官选任方式255.中国审批制度和法官制度的改革256.检察制度257.检察机关258.审判监督权259.侦查监督权260.执行监督权261.立案侦查权262.公诉权263.民事、行政诉讼参与权264.检察独立原则265.双重领导原则266.检察制度性质267.检察机关职权268.检察机关领导体制269.检察机关活动原则270.检察官任职资格271.检察官任免形式272.中国检察制度和检察官制度的改革273.侦查制度274.侦查任务275.侦查程序276.侦查强制措施277.侦查机关278.律师制度279.律师从业资格280.律师执业资格281.执业律师种类282.律师协会283.律师事务所284.国资律师事务所285.合作律师事务所286.合伙律师事务所287.个人律师事务所288.律师管理体制289.律师事务所的责任290.律师事务所的种类291.律师法律活动范围292.律师的权利293.律师的义务294.公证295.公证业务范围296.公证的效力297.公证机构设置298.公证程序299.如何完善我国的公证制度300.法律援助制度301.法律援助机构302.法律援助的保障与支持303.如何健全与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第十三章当代中国军事制度304.中央军事委员会305.中央军委总部机关306.中央军委军兵种领导机关307.军区领导机关308.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09.国防部310.军衔311.军官312.文职干部313.军衔制度314.军官制度315.文职干部制度316.兵役制度317.中国兵役制的沿革318.新兵役制度的基本内容319.现役的平时征集和战时动员320.政治工作的地位、内容和原则321.党委工作制度322.政治委员制度323.政治机关制度324.军内民主制度325.党支部建在连队的制度326.我军政治工作的特点和意义第十四章当代中国政党制度327.政党328.政党制度32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33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331.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332.民主集中制33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334.党的中央委员会335.党组336.党的民主集中制33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338.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的主要任务339.党中央与各地方党委的关系340.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的关系341.党的纪律处分342.党的纪律检查机关343.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344.党组的任务345.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346.加强党的纪检工作对反腐倡廉的重要作用347.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最重要的是规范党与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348.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4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35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和优势351.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35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5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5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重要现实意义355.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356.中国民主同盟357.中国民主建国会358.中国民主促进会359.中国农工民主党360.中国致公党361.九三学社362.台湾民主自治同盟36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364.中国民主党派参政方式第十五章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365.政治协商制度366.中国形成政治协商制度的特殊条件36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经历的发展阶段368.人民政协369.参政议政370.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37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372.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373.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374.人民政协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375.人民政协委员具有的权利和义务376.政协全国委员会行使的职权377.政协全国委员会设置的专门委员会378.人民政协地方各级委员会行使的职权第十六章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制度379.职工代表大会380.工会381.《职代会条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382.《职代会条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383.职代会具有的职权38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代会与“新三会”的关系385.村民委员会性质386.村民会议387.《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88.村民委员会组织原则389.村民委员会任期390.《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规定391.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产生392.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程序393.村民委员会具有的职权394.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395.村民会议的职权396.关于村务公开制度的规定和意义397.村民委员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系398.村民委员会与乡镇基层政府的关系399.社区居民委员会400.社区401.社区服务402.《居民委员会组织法》403.社区居民会议404.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405.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任务406.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成407.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408.社区居民委员会具有的职权409.社区居民自治的内容410.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411.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412.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精讲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选择题)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选择题)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简答题、论述题)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
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
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
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
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论述题)六、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而且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我们必须坚持当代中国的各项政治制度,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2、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五大弊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选择题、简答题)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性质、组织、分配、运作等方面的规范法度,主要是指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政治体制是关于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实际措施等的具体制度,可理解为局部的微观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制度在政治生活过程中的具体化,它受政治制度制约,也影响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和巩固。
(简答题)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以来的主要成果: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实现我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实施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按照依法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以上这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都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论述题)九、政治体制改革意义: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
(论述题)十、学习、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就是要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国家的性质问题,从而自觉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内容;进一步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自觉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科学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西方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明确中国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根本目标,掌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选择题、简答题)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的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2、1949 年9 月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1949 年10 月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会议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等主要政府机构。
1949 年根据《共同纲领》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国家政权是建立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综合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聪明基础上的。
它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而奋斗。
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具有较多过渡性和不完备性,主要表现在:建立在五种经济成分基础上的国家制度;国家政权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关系、层次不够健全、明确;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成立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关,又是地方政权的最高机关;具体政治制度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雏形特征。
4、我国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向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转变,主要是从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宪法颁布开始,至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
5、1956 年底,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
(选择题、简答题)二、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发展。
1、1956-1966 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全面加强。
主要组织措施有:增设共产党的兼管地方党务和行政的大区领导层次;各级党委对政府工作实行分口领导,改变了关于各级政府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规定;司法工作直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了与宪法规定的司法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的工作,接受其监督的做法;撤销行政监察部,由党的监察委员会取代国家监察机构,执行行政监察职能;在政府、司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党组和党委领导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2、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主要特点: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遭到破坏,中央文革小组代替了中央政治局;成立“革命委员会”,代替国家政权机构,成为集政军大权于一身,包揽党务、行政、司法各项工作的权力机构;文革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瘫痪;文革中,我国的司法制度被“彻底砸烂”。
十年文革中,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所有方面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3、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此开始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各个方面的建设。
首先,党的领导制度得到了完善和加强,主要表现在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巩固和加强。
(选择题、论述题)三、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阶级的暴力机器。
2、国家制度:即国体,是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志,是我国分析国家本质的依据。
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它最集中表现国家的阶级关系,最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3、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其主要职能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领导、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4、人民民主专政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式。
5、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它在社会阶级善和阶级关系方面有特点是:掌握国家政权的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段;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但集中,深受三大主义压迫,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与城市小资产阶级深受三大敌人的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6、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
1939年5 月4 日,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提出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口号;1949 年3 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9 月,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一届会议全体通过《共同纲领》确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1954 年9 月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宪法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1982 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选择题、简答题)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起来;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