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植物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生物:2.2《植物的克隆》学案(浙科版选修3).doc
选修3 第二章:克隆技术第一节:什么是克隆生物的繁殖可分为和两大类。
1、无性生殖:不经过异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___________ _______的生殖方式;在这些生殖方式中,新个体所含的与母体相同,因而新个体基本上保持母体的。
一次产生后代的数量很大,可以迅速扩大的数量。
2、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异性生殖细胞(如和)的结合,成为(如受精卵),再由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备双亲的,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3、克隆的概念:4、克隆的层次:①、在分子水平上:②、在细胞水平上:③、在个体水平上:5、克隆技术的发展①、微生物克隆时期:②、遗传工程克隆时期:③、个体水平上的克隆时期:6、克隆的条件①、②、③、第二节:植物的克隆(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为____________,其目的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来______________ __1.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 ,2、植物细胞工程分为:和3、细胞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保持该物种遗传性所需的全套_____________,仍然具有发育成___________的潜能,叫做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体内的某个细胞不能进一步发育成一个植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分化的概念:(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2)、细胞的分化是细胞发生了基因的______。
5、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①、离体状态、无菌环境②、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激素、一定的温度、空气、适合的PH 、适时光照等。
6、植物组织培养: 科学研究表明,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活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人工条件下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的成份____ ,培养基中加入激素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中学克隆技术教学方案
生物中学克隆技术教学方案一、引言生物中学克隆技术是一门前沿的科学技术,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应用和伦理道德问题,以及培养其科学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体细胞核移植、细胞分裂和胚胎移植等过程;2. 掌握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植物克隆、动物克隆以及基因工程等;3. 了解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道德的关系;4.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5.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a. 体细胞核移植:介绍细胞核移植的过程和方法,包括体细胞核提取、卵母细胞准备和核移植操作;b. 细胞分裂:阐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和关键环节,强调细胞分裂在克隆过程中的重要性;c. 胚胎移植:解释胚胎移植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涉及胚胎发育和移植时机的选择。
2. 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a. 植物克隆:介绍植物繁殖的多种途径,包括离体培养、植物激素和基因转化等;b. 动物克隆:介绍动物克隆的成功案例,包括多利羊和克隆猫等;c. 基因工程:探讨基因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3. 克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a. 人类克隆:探讨人类克隆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克隆技术的利弊;b. 动物克隆:讨论动物克隆对动物福利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克隆的伦理道德问题;c. 基因工程:分析基因工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4. 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a.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针对克隆技术的某个环节设计实验方案,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目的和方法;b. 实验操作:提供克隆技术实验的相关材料和设备,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c.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高中生物第二章克隆技术第1节什么是克隆第2节植物的克隆教案浙科版选修3
第一节什么是克隆第二节植物克隆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比拟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简述克隆含义。
2.通过举例,概述克隆根本条件。
3.结合单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示意图,理解细胞全能性及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程序。
4.联系植物克隆实例,说明植物克隆概念、成就及应用前景。
1.克隆定义及其根本条件。
(重点)2.植物细胞全能性含义。
(重点)3.植物组织培养。
(重难点)无性繁殖与克隆无性繁殖,即只要不通过两个分子、两个细胞或两个个体结合,只由一个模板分子、母细胞或母体直接形成新一代分子、细胞或个体。
2.在分子水平上,基因克隆是指某种目基因复制、别离过程。
3.在细胞水平上,细胞克隆技术应用在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操作中。
4.在个体水平上,植物可由母体特定部位或构造产生新个体,而动物克隆较复杂,经历了由胚胎细胞克隆到体细胞克隆开展过程。
5.克隆根本条件:具有完整基因组细胞核活细胞;能有效调控细胞核发育细胞质物质;完成胚胎发育必要环境条件。
1.克隆技术开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尝试举例加以说明。
【提示】 微生物克隆,如菌落形成;遗传工程克隆,如DNA 克隆或基因克隆;个体水平上克隆,如克隆动物。
植物细胞全能性1.根本含义:植物体每一个生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潜能。
2.全能性原因:每个细胞都含有本物种所特有全套遗传物质。
3.特点:不同植物或同种植物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大不一样。
2.有人说只要找到秋海棠一个细胞,就能再生出秋海棠,这依据生物学原理是什么?【提示】 能让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依据是细胞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1.2.过程: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 芽―→植物体。
3.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程序(1)配制含有适当营养物质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含有琼脂培养基,进展灭菌。
(2)从消毒根、茎或叶上切取组织块。
(3)将组织块放在固体培养基上进展培养,获得愈伤组织。
(4)以适当配比营养物质与生长调节剂诱导愈伤组织,直到再生出新植株。
生物中学克隆技术教学教案 (2)
生物中学克隆技术教学教案一、教案背景在生物学中,克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用于生物研究、医学治疗、农业改良等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对克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教案将介绍生物中学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克隆技术的意义和应用,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PCR扩增、DNA连接和转化等克隆技术的实验操作;3. 了解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三、教学过程1. 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1.1 DNA的克隆概念DNA克隆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特定的DNA片段复制成大量相同的复制体。
基本原理是利用DNA的复制特性和酶催化反应。
1.2 克隆的步骤克隆的主要步骤包括:DNA提取、PCR扩增、DNA连接和转化。
1.3 PCR扩增技术PCR扩增是在体外合成DNA的技术,通过不断重复核酸链反应,使特定的DNA段得以扩增。
PCR扩增是克隆技术的重要步骤之一。
1.4 DNA连接和转化DNA连接是将含有目标DNA片段的载体DNA与某种酶进行连接,形成重组DNA。
转化是将重组DNA导入接收细胞,使其在细菌内进行复制。
2. 克隆技术的实验操作2.1 实验前准备搭建PCR扩增实验系统,包括引物设计、模板DNA的提取和纯化、引物和模板DNA的混合等步骤。
2.2 PCR扩增实验根据实验设计的模板DNA,通过PCR扩增,生成目标DNA片段。
实验步骤包括:DNA的变性、引物的结合、DNA聚合酶的作用等。
2.3 DNA连接实验将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与载体DNA进行连接,生成重组DNA。
2.4 转化和筛选实验将重组DNA导入接收细胞,使其在细菌内进行复制,并通过特定筛选方式筛选出含有目标DNA的细菌。
3. 克隆技术的应用3.1 生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复制和研究特定DNA片段,进一步探究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3.2 医学治疗中的应用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药物、制造基因工程疫苗等,为医学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植物的克隆》教案1
《植物的克隆》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1、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含义。
2、说出植物克隆成功所需的条件。
4、简述植物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的方法和意义。
5、简述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操作过程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自学的方法,总结植物克隆技术流程,发展合作学习和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同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体会S(科学)、T(技术)、S(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与过程。
【教学难点】脱分化的概念,植物体细胞杂交。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首页的三幅图,这都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试管苗。
师:为什么植物的一团组织或以个细胞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生: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派代表回答:1、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表现全能性的条件?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原因是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离体、提供营养物质、激素及其他适宜条件。
2、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提出问题)如何把植物的一个细胞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师生共同绘出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
(总结归纳)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概括来说就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最终形成植株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概念,脱分化。
脱分化的是怎么发生的?脱分化的概念:分化的细胞经诱导后,失去特有的结构功能转变成末分化的细胞的过实程。
实质:是恢复细胞的全能性的过程(脱去细胞分化)。
脱分化的结果是什么?形成愈伤组织。
2、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然而各种杂菌同样也可以在上面迅速生长,所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现象经常发生。
高中生物《植物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2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3•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细胞学原理
4•说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过程
5•体验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三、教学策略和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
一定的困难。
采用课前预习完成预习作业,课中通过提问解决问题,结合讨论的方法,达到少教多学提质减负。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课前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
I
课中新课导入
I
预习成果展示(学生完成)
师生纠错
提问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I
练习反馈
课后交流反思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克隆技术》 学历案
《克隆技术》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2、认识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及影响。
3、探讨克隆技术所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及优势。
2、难点(1)对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性判断。
(2)理解克隆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回顾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如细胞核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等。
2、细胞分裂和分化复习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器官的机制。
(二)新课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克隆羊多利诞生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提问:“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是如何实现的?”(三)克隆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定义克隆技术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2、发展历程(1)早期实验阶段介绍科学家们在植物无性繁殖方面的早期探索,如扦插、嫁接等。
(2)动物克隆的突破讲述克隆蛙、克隆鼠等动物克隆实验的发展。
(3)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详细讲解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一事件在科学界引起的轰动。
(四)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1、细胞核移植解释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的操作过程。
2、细胞培养和胚胎发育说明移植后的细胞如何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和发育成胚胎,再移植到代孕母体中。
(五)克隆技术的应用1、农业领域(1)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举例说明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大量复制具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和家畜品种。
(2)转基因动植物的培育讲解如何利用克隆技术培育转基因动植物,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医学领域(1)器官移植探讨利用克隆技术培育人体器官,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
(2)细胞治疗介绍通过克隆患者自身的细胞进行治疗的方法,如治疗某些免疫性疾病。
高中生物说课比赛 第2章 第2节《植物的克隆》说课稿4 浙科版选修3
浙江省嘉兴市高中生物 2013年12月说课比赛第2章第2节《植物的克隆》说课稿4 浙科版选修3各位尊敬的老师、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海宁高级中学的徐禹。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的克隆第一课时》,选自高中生物教材浙科版《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二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克隆的理论基础和程序,是在之前必修一学习了细胞分化等知识基础上的一个进一步探究和学习,也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第三节动物的克隆等知识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可以说在整本教材的编排上,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从学习者方面来看,学习者是海高的学生是相对比较拔尖的学生,因此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相对较强。
而且学生在之前必修一的学习中已经有了细胞全能性的知识储备,并且在抽象思维能力等也得到了一定培养。
另外,高中学生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已经趋于成熟,但同时, 独立性与自主性也在本阶段的学生情感成长和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本节课将利用了问题串与视频整合构建模型的方式,增加了小组讨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之外,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锻炼他们获取信息、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中的相关内容以及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植物细胞克隆的理论基础(2)说出植物细胞克隆成功所需的条件(3)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2、能力目标: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取整合视频和书本中信息的能力,构建模型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陪养思维的辩证性。
而依据这些目标以及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而且由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相对复杂,条件也很多。
因此这部分的内容,也成为了我本节课的难点。
生物高中人教版教案
生物高中人教版教案
课题:克隆技术
教学目标:
1. 了解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3. 能够分析克隆技术的伦理和风险问题。
教学重点:
1. 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克隆技术的伦理和风险问题。
教学难点:
1.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的思考。
2. 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言
老师向学生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并带领学生讨论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学习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 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包括克隆细胞、克隆基因和克隆有机体等内容。
2. 分析克隆技术的应用: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方面的应用。
三、探讨克隆技术的伦理和风险问题
1. 分组讨论克隆技术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包括道德、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
四、总结与展望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望克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和伦理问题。
作业:
1. 请学生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研究报告。
2. 请学生在家里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讨论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
植物的克隆-浙科版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案
植物的克隆
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的克隆原理和分类;
2.了解植物的克隆在现代生物科技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探究、思辨和合作学习等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
1.植物的克隆原理;
2.植物的克隆分类;
3.植物的克隆在现代生物科技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植物的克隆与变异之间的关系;
2.植物的克隆在现代生物科技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黑板上写下“克隆”,并请学生谈谈他们对克隆的了解和想法。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看法。
知识讲授
1.植物的克隆原理:教师通过PPT讲解植物的克隆原理,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
2.植物的克隆分类:教师讲解植物的克隆种类,包括自然克隆和人工克隆两大类,并介绍各种克隆方式的具体特征和应用场景。
3.植物的克隆在现代生物科技中的应用: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植物的克隆在现代生物科技中的应用,包括遗传改良、种子繁殖和药用植物培育等。
小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植物,并探究该植物的克隆方式及其应用场景。
同时,让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展开小组间的互动讨论。
互动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场景,同时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让学生探究植物的克隆与变异之间的关系。
总结
教师从植物的克隆与变异之间的关系、植物克隆在现代生物科技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1.《植物生物技术》教材;
2.《生物技术》教材。
克隆技术教案
克隆技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克隆技术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 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探讨克隆技术在科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适用对象:中学生(初中或高中)教学时长:2-3个课时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案例。
2. 实验材料,如细胞培养器皿、培养基、显微镜等。
3. 小组活动材料,如学生手册、工作表等。
4. 实验安全设施,如实验室手套、护目镜等。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简要介绍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可能的应用领域,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克隆技术在科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成功案例。
实验演示(20分钟):1. 展示一个简单的细胞克隆实验,如细胞分裂观察。
2. 解释实验步骤和原理,并回答学生提问。
3. 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与他们讨论细胞克隆的意义和应用。
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克隆技术应用案例,如动物克隆、植物克隆或基因克隆。
2.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提出问题或疑惑。
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克隆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实践活动(3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克隆实验,如植物扦插或细胞培养。
2. 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困惑。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2. 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评价他们对克隆技术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3. 教师收集学生的问卷,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克隆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应用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科研机构或实验室,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克隆技术》教案 浙科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克隆技术》教案浙科版选修3一、课标内容1.简述植物的组织培养。
2.简述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3.举例说出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什么是克隆(选学)第二节植物的克隆第三节动物的克隆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9课时)(1)“第二节植物的克隆”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程序和植物细胞工程;教学难点是植物组织培养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本质。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注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由于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已经学习过有关细胞全能性及细胞分化的知识,因而可利用必修内容中的实例“胡萝卜根的组织培养”引导学生思考,接下来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概念、已取得的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2)“第三节动物的克隆”的教学重点是动物细胞组织培养、细胞核移植和动物的克隆繁殖;教学难点是细胞株系、细胞核移植和动物的克隆繁殖。
在讲授有关“动物的克隆”的有关内容时,由于已经有“植物的克隆”为基础,学生易于理解,因此可以讲授为主,辅之与自学、指导、讨论、探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重点围绕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什么是动物细胞的培养?怎样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明确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区分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概念。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克隆动物,既是动物细胞工程的重点内容,又是近几年来的热点问题,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如何做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呢?可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克隆动物中的作用——克隆动物的核心技术介绍,使学生在学习及思维的过程中对核移植技术有较深入地理解。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科学与工业》教案浙科版选修2一、课标内容1.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
近年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3讲克隆技术教案(最新整理)
第33讲克隆技术考点克隆技术一、植物的克隆1。
植物克隆(1)技术基础:植物组织培养(2)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因:植物体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完整的全套遗传物质。
(3)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实现条件:离体;适当的营养(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蔗糖、氨基酸等);适宜条件(无菌、温度、湿度、光照等)以及生长调节物质。
(4)植物激素的作用: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诱导和控制再分化过程。
2。
植物组织培养(1)程序: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小组织块的切取→愈伤组织的获得→新植株的再生。
(2)填写基本操作过程图: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图中①脱分化,②再分化,A表示愈伤组织,B表示胚状体或丛状苗.3。
植物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1)植物细胞培养程序:愈伤组织→用摇床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单个胚性细胞→在适宜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胚状体→完整植株.(2)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的实现:通过平衡的植物激素配比进行调控.如适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可诱导芽的分化;适量的吲哚乙酸及适当减除其他某些激素,可诱导生根。
4。
原生质体培养与植物细胞工程(1)原生质体的获得方法:在0.5~0。
6 mol/L的甘露醇溶液环境(较高渗透压)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叶片、愈伤组织或悬浮培养细胞,除去细胞壁,获得球形的原生质体。
(2)植物细胞工程的操作过程外源遗传物质错误!转基因细胞错误!新植株5.植物克隆技术的应用(1)实现工厂化的植物快速繁殖(2)生产脱毒苗,恢复品种的性状(3)生产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如药物、色素、香料、杀虫剂等(4)育种(植物细胞工程):转基因作物,突变体选择,单倍体育种二、动物的克隆1.动物细胞、组织培养(1)动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培养.(2)动物(成纤维)细胞培养的过程:(3)动物细胞培养必需传代的原因:细胞培养到一定时期,细胞会因为密度过大造成接触抑制,或者因为代谢消耗引起营养枯竭,不能正常生长。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植物的克隆》教案
《植物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学习任务分析“植物的克隆”选自高中生物选修三第二章“克隆技术” 。
主要内容包括克隆的定义及条件,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植物组织培养程序及应用、原生质体的制备、植物细胞工程以及多途径的植物克隆实践。
“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植物组织培养”中部分内容与必修一中“细胞的全能性”部分内容重叠。
该节内容可分为两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可学习克隆的定义及条件,植物组织培养程序及应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其表达进行回顾和补充。
第二课时可对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技术,多途径的植物克隆实践进行介绍并通过练习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三(7 )班的学生,该班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知识应用能力较强,大多数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全能性,同时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对于克隆的认识比较表面。
因此,教师会在上课初始对克隆进行简单介绍,随后将对实现植物克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进行重点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已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合理补充。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明克隆的定义及本质。
2.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含义。
3.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4.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将细胞培养方式与植物体自然状态下的合子发育过程相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基础理论研究对应用实践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五、教学方法以教师介绍为主。
六、教学过程(一)克隆的定义及条件(5min)教师行为: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图1。
教师提问,新生成的子代胡萝卜植株与亲代的胡萝卜植株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胡萝卜根细胞发育形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经历了什么细胞分裂方式?以此来推出,胡萝卜植株并没有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仅仅通过单个细胞发育而来,这样的过程即为无性繁殖,即为克隆。
浙江省嘉兴市高中生物 12月说课比赛 第2章 第2节《植物的克隆》说课稿1 浙科版选修3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的克隆》。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二章克隆技术的第2节,本节内容安排为二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植物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该内容与必修课本中“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花药离体培养”“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知识之间存在着联系,是对必修课中有关内容进行了深化和扩展;从全书来看,植物克隆的内容不仅与第一章中“基因工程与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存在联系,还为后面学习“动物克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必修的教学中,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的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和植物激素调节等知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另外学生已经完成了三本必修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能力。
2、遇到的问题:植物的克隆属于现代生物科技,本校的实验室配备无法完成或直接展示组培过程,因此这块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3、我的解决的方案:利用实物——微型的试管植物、图片以及视频等不同的途径加深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的直观认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细胞的全能性2、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与培养过程【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探讨植物组培的操作程序,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阅读教材图片、文字资料,自主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借助已有知识、能力解决新问题,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愉悦感;2、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的密切联系,认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及培养过程。
植物克隆技术课程设计
植物克隆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了解植物克隆技术在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3.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关键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植物克隆技术进行植物繁殖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植物克隆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对生物技术学科的兴趣和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成果的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植物克隆技术的实用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植物克隆技术基础,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热爱,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植物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植物克隆的定义与分类- 植物克隆技术的原理及优势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与意义- 常用培养基的成分与制备-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 植物克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快速繁殖优良品种- 脱毒苗的培育- 植物抗性育种的克隆选择4. 实践操作与实验技能- 植物材料的选取与处理- 外植体接种与培养- 植物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植物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了解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深入理解植物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1. 讲授法:- 对于植物克隆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细胞克隆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3.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细胞学原理
4.说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本过程
5.体验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三、教学策略和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采用课前预习完成预习作业,课中通过提问解决问题,结合讨论的方法,达到少教多学提质减负。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课前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
课中新课导入
预习成果展示(学生完成)
师生纠错
提问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练习反馈
课后交流反思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