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写作借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写作借鉴
1、注意听众与读者,加强说话、写作的针对性: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

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

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

演讲辞句句紧扣当时的现实,针对性强,蔡元培先生针对当时社会有些人进北大只是为了文凭、为了做官发财的现状,指出“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这种思想必然是“误己误人”。

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2、借鉴作者语言运用上的分寸与情感:
这篇演讲稿是新任校长对自己的学生所讲,言辞恳切,情感真挚。

作为一个教育家、学者,蔡元培先生就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北大的青年学生提出了自己三点殷切希望,这三点都是从学生的发展,国家的兴盛出发的,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在演讲时,他是一位和蔼的师长,没有架子,亲切自然,威而不厉,亲而不纵。

比如“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自然地流露出蔡先生的一身正气,“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表达了蔡先生对年轻学生热心的关怀和殷切的希望。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