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历史 第22课时 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联系实际、感知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3.比较分析、认识规律: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二、重点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三、自主预习1.自读课文。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

四、激情导入1. 温故知新: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92.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五、合作探究探究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你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你比较熟悉、体会较深的是哪些技术?答: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体会较深的是计算机技术。

探究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答:特点:首先,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六、总结梳理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帝国主具都促进了历史的进步,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第三次科技革命一、选择题1.(·成都)3月,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大胜韩国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轰动一时。

与“阿尔法狗”直接相关的技术是()A. 生物技术B. 原子能技术C. 信息技术D. 航天技术【答案】C【解析】【分析】“阿尔法狗”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位于英国伦敦的谷歌旗下的公司开发,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

是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A. 坐火车旅行B. 开汽车上班C. 用电灯照明D. 在太空授课【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太空授课”判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本题把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注意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病毒,请问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A. 破坏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程序B. 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C. 由操作者传递给计算机的病毒D. 由计算机本身产生的破坏程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点评】掌握计算机病毒。

4.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际运用的数字是电子计算机,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约30余吨,是个庞然大物,它诞生于()A. 1935年B. 1945年C. 1955年D. 1965年【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5年。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5)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5)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5)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温馨寄语:我学习,我快乐,我爱学习,我会学习!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努力有方向)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2、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学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并立志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三、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做主)1、 ________ 以来,人类在 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___________ 是全世界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种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 ,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___ 的社会。

3、生物工程是在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 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________ 科学。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__________ ,而在此核心发展中,_________ 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4、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下列特点:首先,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 ____________ ,而且大大加快了___________ 转化为________ 的速度,缩短了 ________ 变为 ______ 的过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3)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A.局部性
B.单一性
C.革命性
D.稳定性
(4)论述题:请论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应用题: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展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相关视频资料;
2.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用于发布教学大纲、课件、作业和测试等;
3.信息化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电子书籍、学术论文、新闻报道、官方报告等,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实验操作中,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某些技术细节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深入的技术讲解,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等。
其次,我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影响的理论知识时存在困难。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实验效果不佳。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践环节,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实践项目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我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缺乏积极性和参与度。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使人类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

有人曾戏言,马克思没有坐过飞机,列宁没有看过电视,毛泽东没有用过手机。

的确与生活在六十年前的人们相比,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一切的变化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听讲读图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学生看书查找原因回答学生观赏图片“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

四课堂总结: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五课堂练习:1、想一想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思考讨论:有人说,科技给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核武器的使用、计算机的辐射、汽车尾气的污染等。

如果是这样宁肯不发明利用。

你是怎样认为的?结束语:自18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一定要牢牢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以崇尚科学为荣。

希望同学们能多思考、多实践、参与科学、走进科学,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六、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突破的领域的是()A.原子能B.计算机C.航空航天技术D.蒸汽机2.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讲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A.航天技术B.原子能C.生物工程D.计算机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史料的内容稍多,对学生的即时性评价不够。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17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17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
要求:1.学生限时、独立、规范的答题。
2.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
3.同伴互评评训练单。
4.学科长、小组长评价训练单。
材料题思路:考点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引出社会热点——环境问题
解析:
(1)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答案的能力,首先审题,审设问,材料一,直接读材料作答,根据图片可以概括原子能、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电子技术,或计算机技术等。
3.围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提出问题,用规范的历史语言以疑问句形式写出来。
4.自学过程中可查阅资料、请教同学、老师。
5.师走进学生,巡回指导,进行有效个辅。
讨论指导
8分钟
师:每个人带着自己的收获与疑惑,参与小组交流学习。
1.先交流教师预设问题再交流“我的问题”。
2.将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整齐的记录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我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价并分类标记。
过程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
1分钟
(2011年12月16日)热烈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视频播放,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图片展示,新中国的航天成就
教师总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这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课型:综合解决课
目标咀嚼
2分钟
学生速读《问题导读—评价单》上的学习目标,圈划重点词、补充书写个人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对桌互相交流个人目标。
个人展示,明确本节学习任务。
自学指导
8分钟
1.要求朗读导读问题,再次思考问题设问。带着问题朗读文本,使学生有效走进文本。
2.进一步解决导读问题和我的问题,书写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2、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重点难点】 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自主探究】1、阅读第一个标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完成下列问题:(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2)标志:人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3)成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核心,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社会.基础:_______生物学、遗传学、__________、微生物学等. ②生物工程 核心:是_______工程,_____________成就引人注目.意义: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2、阅读第二个标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完成下列问题:(1)特点:①大大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缩短了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技术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___________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2)影响:①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的空前发展.②进一步引起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③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探究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何时开始?其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核心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探究二:读材料,回答问题(科技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的比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1)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出本次科技革命有哪些不同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吗?(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当堂达标】一、基础过关:《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精思巧选”选择题.二、能力挑战:1、大家一定熟悉右图这两只小企鹅,它是QQ标志,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这A.无线电的开通 B.电话的广泛使用C.无线电报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的应用2、历史诊所:下列是小明写的一段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简介,其中存在着四处错误,请你诊断出来并加以说明或改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交通运输业、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原子能的广泛使用是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这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电气时代.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科技革命更突显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这个真理.(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准.。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V)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V)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新人教版(V)【学习目标】1.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的时间、国家及其标志和核心;举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2.18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谈谈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影响,能举出自己生活中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例子。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计算机网络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从而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预习导航】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国家: 2)、核心:3)、标志: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首先:其次:第三: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反馈训练】一、选择题1、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

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

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殖民主义扩张 B.资产阶级思想传播C.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广泛建立 D.科学技术的进步2、1973年,第一部手机在美国诞生,经过30余年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和性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机3G时代,实现了手机通话到手机视频的飞跃。

这种变化反映了A.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手机的应用普及C.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们的生活质量原来越高3、许多职业的出现与科技发明密切相关,因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出现的职业是A.火车司机飞行员 B.网络管理员航天工程师C.汽车司机空姐 D.铁路工程师电工4、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这场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原子能的广泛应用B.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克隆技术的广泛使用5、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①火车②汽车③电子计算机④克隆技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第六单元现代科学文化第16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1.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利用、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联系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分析归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度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水平;联系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回顾新中国科学技术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4.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和特点。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兴起的标志:在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想一想: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原因:①20世纪初期,科学理论的发展为新的科技革命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上的需要推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

(3)起源地:美国。

(4)特点:2.计算机网络技术(1)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之一,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

计算机具有运算量大、高速精确等优点。

(2)互联网是集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供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随着网络知识的普及,网络服务向多样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

3.生物工程技术(1)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生化工程等,其核心是基因工程。

(2)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的水平。

1996 年,体细胞克隆羊“多利”的诞生震惊了世界。

克隆技术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科技突破之一。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实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理应有所限制。

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第22课时 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导学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第22课时 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导学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第22课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导学案♋专题七♎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学习任务一、基础知识过关1.时间:世纪年代以来2.主要标志:人类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概况: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随后波及到和等发达国家,后又向许多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4.主要成就:(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核心是:的广泛使用,而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

(信息时代)(2)生物工程的核心是:,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尤其引人注目。

5.特点:(1)大大加快了。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3)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6.影响:(1)推动。

(2)引起了和的变化。

(3)推动了的多极化。

7.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进步推动着社会进步。

③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二、中考命题分析及题型中考命题分析随着当今科技与经济发展,三次科技革命越来越来成为中考的热点,涉及到主要知识点是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领域、成果、特点、影响等。

题型多为选择题,以图片作命题的切入点。

命题趋向于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综合考查,大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

还要注意结合时政,如对于航天科技的考查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等联合在一起。

典型题型1.(xx·湖南益阳中考)1914-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不到1.7%;战后1946-1970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高达6%左右,这最能说明()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B.第三次科技革命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C.第三次科技革命比第二次科技革命进步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的时间一样长A.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B.科技进步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的比重不断上升C.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3.(xx·山东泰安学业考试)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2 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2 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意义【自主探究】第三次科技革命1背景2 时间3 核心4 其他成果5 历史影响【合作探究】世界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核心和影响分别是什么?【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A.二三十年代B.四五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晚期2.下列技术不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有A造纸术 B计算机技术C.克隆技术D.飞机制造技术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B.生物工程技术的广泛使用C.航天技术的广泛使用D.原子能的广泛使用4.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B.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D.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5.“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6.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二.阅读材料:材料一xx年11月20日,美国一家世界最大的药房——信息时代药房问世。

该药房采用了大量信息技术,其中包括一台高速、高精度机械手,按处方配药、分类、贴标签等一系列动作精度达到了99. 997%的水平,处理能力为每周处理处方80万件,明显高于人工操作。

材料二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经济上取得的更快的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新人教版内容标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一下知识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内容、核心。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

(3)掌握“网络长椅”、“‘多利’羊”、“克隆技术的发展”等图片。

【知识梳理】(课前预习:15分钟独立完成)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

(2)自然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

(3)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4)国家对科技事业的组织和推动。

2、发展:20世纪年代以来,起源于美国,波及全球,形成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3、领域(标志):人类在、、航天技术和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二、技术领域(内容)1、计算机技术(1)地位:计算机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2)影响:人类由此进入社会。

2、生物工程(1)基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

(2)典型:尤为引人注目。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影响:(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了和的变化。

(2)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科技,推动力世界经济格局的。

【巩固练习】1.下列选项中,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突破的领域的是()A.原子能B.计算机C.航空航天技术D.蒸汽机2.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讲程,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种技术的飞速发展密切相关()A.航天技术B.原子能C.生物工程D.计算机6.“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味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后只需3至5年,现在可能更短……”这段表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A.范围大、影响大B.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在大大加快D.新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人教版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了解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核能利用的发展及其对人类历史进程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就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概括人类文明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典型成果,理解科学技术发展是改变人类文明的动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加深对“科教兴国”的认识和信念。

二、教学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进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三、教学难点:
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科学词汇。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

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历史第22课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复习导学案
♋专题七♎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学习任务
一、基础知识过关
1.时间:世纪年代以来
2.主要标志:
人类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概况:
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随后波及到和等发达国家,后又向许多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4.主要成就: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核心是:的广泛使用,而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

(信息时代)
(2)生物工程的核心是:,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尤其引人注目。

5.特点:
(1)大大加快了。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3)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6.影响:
(1)推动。

(2)引起了和的变化。

(3)推动了的多极化。

7.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进步推动着社会进步。

③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二、中考命题分析及题型
中考命题分析
随着当今科技与经济发展,三次科技革命越来越来成为中考的热点,涉及到主要知识点是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领域、成果、特点、影响等。

题型多为选择题,以图片作命题的切入点。

命题趋向于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综合考查,大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

还要注意结合时政,如对于航天科技的考查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等联合在一起。

典型题型
1.(xx·湖南益阳中考)1914-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不到1.7%;战
后1946-1970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高达6%左右,这最能说明()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B.第三次科技革命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比第二次科技革命进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的时间一样长
A.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科技进步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C.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3.(xx·山东泰安学业考试)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其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是()
A.乘飞机旅游不再是梦想B.铁路运输日益繁忙
C.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D.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4.(xx·吉林通辽学业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中后期;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材料二: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70年代以后为3至5年。

材料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年猛增至6.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密切相关?
(2)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
(3)材料三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材料三给我们什么启示?
达标训练及能力提升
1.下列图片不属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 B C D
2.武广高铁的开通使武汉进入高铁时代,给武汉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高铁乘客可以网上聊天、网上交易。

人们感慨,网络生活真是无处不在!这表明我们正处在()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农耕文明时代
3.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

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

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殖民主义扩张 B.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C.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广泛建立 D.科学技术的进步
4.1973年,第一部手机在美国诞生,经过30余年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和性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机4G时代,实现了手机通话到手机视频的飞跃。

这种变化反映了()
A.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手机的应用普及
C.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5.“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6.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

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李宁 B.美国微软 C.德国奔驰 D.美国麦当
7.(xx·资阳市中考)(10分)科技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云南网3月1日电:
突发消息:刚才一伙男子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现场有人员伤亡。

10多辆警车已赶赴现场紧急处置。

这伙歹徒手持刀具、统一着装,现场已有多人受伤。

大批民警赶到现场后,火车站内传来枪声,目前,永平路至火车站实行紧急交通管制。

材料二 xx年上半年先后发生的两次重大交通事故。

图1 图2
材料三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xx年3月19日至5月18日,2077个位于美国的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直接控制了我国境内约118万台电脑主机。

请回答:
(1)上述消息都摘自互联网,请问计算机网络技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1分)材料二中所涉及到的飞机和轮船分别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发明创造?(2分)
(2)材料一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交通工具的最初动力分别是什么?(2分)
(3)以材料三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谈谈这次相关科技革命的特点。

(3分)
(4)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2分)
我的感悟
老师寄语
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关键的往往却只有几步,而初三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

我们只有迈好这一步,才能顺利通往人生的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