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doc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是为了懂得世界的地貌、气候等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重视实践教学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凭书本知识很难真正理解地理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例如,组织地理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并记录各种地理现象。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探究和分析,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源泉。
通过提问,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
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例如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引发的地理灾害等,让他们自主思考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地理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因素的交织和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角度。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开展团队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协作。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形式,学生可以共同分析问题,共同思考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四、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理工具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自己特定的工具和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理工具。
例如,地图、卫星影像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信息,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培养学生使用地理工具的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探索地理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总之,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团队合作活动以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理工具,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 激发学生想象力 、 创造力
一
个 学 生 的 发展 , 是 地 理 课程 改革 的 主导 理 念 。 为此 , 地 理 课 可 以帮助地理教学及时完成地理信息 的反馈 、 调控与交流 , 学
程将最 大程度的促进全体学 生全 面发展与个性差 异的统一 ;
生通过信息 的收集 、 画面 的刺激激 发想象力 , 通过 “ 直观一抽
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 这是发展 学生创新 能力 术有机整合 , 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来深化地理事象 , 帮助学生
的重要 内容。地理教 师在教学 中应通过 各种 手段 和方法充分 形成正确的地理空间思维 。 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 , 帮
挖 掘学生想象的潜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就如何在 地 助学生在头脑 中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象 ,再将众多的表象经过 理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提 出 自己的看法。
就是说 :开放 的地理教学方式 不仅 能激 活学 生思维 的灵感 和 灵气 ,更能激发学生 的创新冲动和欲望 ,使地理知识变得 生 动、 有趣而不令人 生厌 。因此 , 为了能够有效 地诱 发学 生的创 新 动机 ,教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 切从学生 的全 面发展 出
学 习的过 程中 , 仍可 以通过学生 间、 师生间 的互相 启发 、 相互
一
三, 加强合作 与探究 , 发 展学生创新能力
新 的课程理念认为 :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 在地理教学
、
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 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放 的地理课程是以开放 的教学观念 、 开放的教学模 式 、 开放 的教学空间 、 开放 的教学 内容 、 开放 的教学 方法 、 开放 的 教学形式 、开放 的教学过程 、开放 的教学评价等贯穿课程始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球表面地形和地貌变化、气候和天气、水文和水资源等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适应未来的创新时代。
一、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培养探究能力地理学的研究常常涉及到未知的领域,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培养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能力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多做实验和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灵活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开展地质调查和实验,提出课题并提供相应材料,然后让学生合作独立设计调查实验方案,从而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究地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实践性的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培养需要团队合作的支持,由于初中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将学生分为小组,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学习和取长补短。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同学之间会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激发创新精神。
例如,让学生合作设计一份城市规划,他们必须合作解决各种城市环境问题,例如污染,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和环保等等,从而促进学生彼此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尝试更多的探索和实践活动,以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
三、引导学生运用多元思维模式创新素质培养需要多元思考,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思维模式。
例如辩证思维模式,树型思维模式和概念卡思维模式都是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模式。
当学生能够自由地组合不同的模式,思维就可以更加自由开放,从而为其创新思维提供了多样化的基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掘更多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多元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达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一种科技工具,通过可视化,交互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谈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根据地理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从五个不同角度分析探讨其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正面的教育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力量,相反压抑性的教育也有抹杀创造精神的作用。
因此,地理教师要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出发,善于发现学生内在的创造性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来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从以下五个不同的层面分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人的位置上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包容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人的位置上。
一切课堂活动都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为出发点,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全程参与、全员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息息相关,在热烈、宽松、充满激情的课堂上,学生会爆发出无尽的学习主动性,其创造潜力也会自然而然激发出来。
如果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对学生行为进行一味地约束,使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根本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在地理教学时,教师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指导,使学生逐渐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最终形成学生更高境界的要求,更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有着百折不回的毅力品质,敢于对以往的成规提出质疑,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想,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培养出来了。
二、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创新意识地理教师不能总是靠自己的讲解和课本的文字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学生记住内容,印象也不会太深刻。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思维,一步步寻找正确的答案。
地理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摘要】创新素质是民族素质的灵魂。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
因此,作者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途径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理教育创新素质当今世界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将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综合、动态演化及多科学交叉等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培养各类创新素质人才的良好载体之一。
1992年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所必需”。
地理教育也只有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这一主导方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教师的参与与水平的提高是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指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
从教师的本质特点看,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极富挑战意义、极富创新精神的职业门类。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各具个性特点,各有不同志趣的活泼青少年;教师传播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发生着深刻而又丰富的变化。
这些特点的本身,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富有创见、不断创新的人。
同时,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火种。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更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1转变教育观念多年来,“应试教育”依旧如故,“题海战术”仍然风行。
时至今日,基本上没有动摇教育观念,没有改变教育思想。
教学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谁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想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与创新。
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
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
(二)、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妙。
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使学生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
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
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
(三)、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
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创新也是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未来竞争的前提。
21世纪的人才标准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创新思维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也在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例如,在学习城市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图书、影片、实地考察等多种资源来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气候变化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关影片或图片,并提供不同的地理资料和数据,让学生自主分析与解释。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灵活应对各种情境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学习人口迁移时,教师可以问:“你认为人口迁移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碰撞,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地理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地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地貌时,教师可以安排一次地质公园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感受地貌特点,观察并解读地质现象。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五、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和解决地理问题。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能够倾听不同观点,积极交流,并从合作中获得启发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个 国家 发 达 的不 竭动 力 。” 施 素质 教 育 , 是 要 提 实 就
高 国民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创新 能力的培养 无论在哪个行业 , 都可 以培养 。地理学科 在培养 学生创新素质方面 ,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
给 予鼓励 , 学生体验 到创 新的喜悦。在这样 的情况 让
定这个 国家发展 的快慢和科技进 步的大小。
二 、 迪 创 新 思维 启 这 种 心 理 品质 是 创 新 素 质 的核 心 , 决 定 作 用 。 起 1要鼓 励 学 生 大胆 质 疑 。地 理 教 学 中要 善 待 学 生 .
提 出的问题 , 善待提 出问题 的学生。如今 的世界在发 展, 当代 的学 生也在 发展 , 他们 已经有 了 自己的想法
氛, 鼓励 学生敢 于标新立异 、 打破 陈规 , 形成一个无拘 无束 的思维空 间。 如: 上课 当中, 允许学 生和老 师争 论, 表达 自己的观 点; 在提 问过程 中, 经常问: 你的看 “
法 呢? 、还 有 不 同的 想 法 吗? 一 旦 学 生成 功 , ”“ ” 要及 时
持创 新, 并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 , 意识地创造条 件, 有 帮助学 生取 得一些小 小的成 功 , 他们在成功 中看 到 自己的价值 和力 量, 让 以强化
他们 的 自信 心 。具 体 做 法 有很 多 , 如 : 不 同水 平 的 例 对 学 生 提 出不 同 的要 求 , 别 是 对 写 作 能 力 较 差 的学 生 特 可 以将 要 求 暂 时 降低 一 些 ,对 其 多 作 一些 “ 向 比 纵
要体 验 一次 成 功 的 快 乐 , 会 产 生 喜 出望 外 的 激 奋 心 便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个性的突破和发展。
创新,是“无中生有”,是“破旧立新”,是“标新立异”,是“独辟蹊径”。
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空气”。
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注意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为其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努力训练起创新思维,就一定能提高其创新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
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情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只探索的种子。
而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除了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价值取向,幽默诙谐的课堂语言,引人入胜的设问都是兴趣的催化剂。
例如,在讲日界线时,可引入故事:一个住在俄罗斯的人,在某年8月1日于伊尔库滋克给住在芝加哥的朋友拍了一份电报,朋友回电却写着:7月31日收到电报一份。
难道他的这位美国朋友在撒谎吗?再如,讲到中国地形时,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出我国地形特点后,教师可设问:“假如我国地势地势不是西高东低,而是东高西低,将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在描述日地间平均距离1.5 亿千米时,我们可以形象一点: 1.5亿千米的距离要是用光走需8分钟,若时速60千米火车走约300年,如果周杰伦在太阳上唱一支歌,我们需要14年后才能听到他的歌声。
而在讲气旋与反气旋时,因学生容易搞混他们在高压区还是在低压区中形成,教师可以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反气旋就是在高压中形成的。
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注意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为其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努力训练起创新思维,就一定能提高其创新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情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只探索的种子.而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除了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价值取向,幽默诙谐的课堂语言,引人入胜的设问都是兴趣的催化剂.例如,在讲日界线时,可引入故事:”一个住在俄罗斯的人,在某年8月1日于伊尔库滋克给住在芝加哥的朋友拍了一份电报,朋友回电却写着”7月31日收到电报一份”难道他的这位美国朋友在撒谎吗?”再如讲到”中国地形时,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出我国地形特点后,教师可设问:”假如我国地势地势不是西高东低,而是东高西低,将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在描述日地间平均距离1.5 亿千米时,我们可以形象一点:”1.5亿千米的距离要是用光走需8分钟,若时速60千米火车走约300年,如果周杰伦在太阳上唱一支歌,我们需要14年后才能听到他的歌声.而在讲气旋与反气旋,因学生容易搞混他们在高压区还是在低压区中形成,教师可以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反气旋就是在高压中形成的.如此妙趣横生的语言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呢?二.建立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学习氛围,因为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可能迸发出创新的潜能.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对于教育而言,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教学方面,地理教学的创新素质却还有待提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可以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未来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创新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掌握。
如何培养创新素质?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方式将地理知识呈现出来,使学生对具体地理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
特别是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三维地球仪,让地球之美、地球之大、地球之凶险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对学生惊艳,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拓展教学内容地理学科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中,可以拓展地理学科的内容,引入当代的热点话题,例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实践的过程。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地方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
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
激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地方景观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各种文化、自然、经济等方面,找到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一词,现代汉语小词典这样解释:“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创新也就是有创造性,如思维的独创性、个性的好奇性、动作的突变性、做法的新颖性等。
有人曾把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具有的共同内在素质归纳为“高瞻远瞩,善于把握时机;选准目标,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注重实践;富于幻想,大胆探索;排除干扰,勇往直前;兴趣浓厚,好奇心强”六个方面。
排除其他五个方面,“富于幻想,大胆探索”就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一面,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现将自己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一、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情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
当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对学生一讲就懂,更应善于提出新颖的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举个例子来讲,初中地理教材涉及“时区和日界线”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在上课之初,首先向全班学生展示两个小问题:①小明得知到日本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要回到北京了,他了解到飞机从东京起飞的时间为早上7点,按照飞机飞行2小时15分钟计算,到达北京的时间应为9时15分。
他准备到机场迎接爸爸。
可是还没有动身呢,爸爸就到家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②小华坐飞机去美国,出发的时间是3月18日,但是到了美国却是3月17日,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老师讲课,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建立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由于受陈旧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老师对于师生的位置不能摆正,上课只考虑怎么教,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直没得到发挥,从而使学生养成依赖心里,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研究、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理论。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是鼓励其他问学再 继续思考 、补充或反驳前面同学 的发 言 ,直到最后把 正确 的结论完全 归纳出来为止:这就促使 学生要学会倾 听 、理解他^的发言 ,井能抓住 要点 ,从而 判断发言同学说 的结论对还是错 ,还漏掉 了哪些 内容 。这
样 ,可 以 避免 一 些 学 生 不 听 同 学 的 发言 .而 只 记住 老 师 所
给的结论的倾向 :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 .就要 培养学生的 问题 意识 且是 ,由于受 以往的 应 试教育 ”的 影响 ,使 得大多 数 学 生已经 习惯 于记忆 重点结 论 ,而忽视 由结 论 而进 一 步 涉及 的一些 问题 这 时 教 师就要 适 时地 在教学 中提 出 问题 让大家 讨论 ,及 时引发学 生对 所学知识 的进一 步思
内容 和 实 施晕 点 所 育。 搞好 创新 教育 就 是 在 推进 索质 教
都能够有机会参 与井表现 自我 ,尽量体现出素质 教育 的全 面 性 和 全体 性 的 要求 。
三 、让 学生 在 思 考 、讨 论 、 研 究 中 学 习
创新教育的 目的是培养人 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社
的态度 体验 ,使 学生的 心理机 能得 到发展 的一种 教学 模
式~
保加利亚暗示学 家 G - 洛扎 诺夫指 出: 我们是被我 们生活的环境 教学和教 育的 ,也是为 r它才接受教学和教 育的 =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 良好的 暗示或启迪 ,有利 于锻炼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适应能力 如我在讲初 中世界地理 《 南亚》一章引人新课 时,首 先同学生 : “ 大家都知道 《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 同学们 都很喜欢的人物 ,那么 唐僧要 到哪去取经呢 这 时 , 学生表觋出扳大的兴趣 和热情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产生 r强 烈 的 学 习 愿 望 然 后 .指 “ 洲 地 形 图 讲 述 : 亚 10 30多 年 前 ,唐 代 高憎 茁奘从 长 安 ( 西 安 J 西出 今 向 发 ,不 畏艰 险,经新疆 中亚等地 ,再往南到达佛教发源 地天竺 带 回佛经 6 0多部 。古代的天竺 ,就在现在 的南 0 亚地 区 。” 这样 ,就 使学 生 对 南 亚 的 学 习 内容 产生 了较 强 的求知欲 ,使课 堂充 满了学习氛 围。 二 、让每一 个学 生参与到课堂教学 中 罗杰斯说 : “ 创造 良好的教学气氛 ,是保证有 效进 行 教学的主要条件 而这种 良好 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 良 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罔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 建 平等 民主 、合作的师生关系 一使 每个 学生的参 与热 情被鼓动起来 ,为每个孩子燃起 自信的火把 。只有这样 , 才能充分诃动 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 的内在力潜 ,进 而培养 学牛 的创新 意识 和创新 能 力 试 想,一 个连问题都不敢 同答 、不 愿回答 的学生 ,其创造力 从 何 而来 ? 我 在教学 中创设难 度不 一的问题 .使不同层 次的学生
地理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地理教育中创新素质的培养【摘要】创新素质是民族素质的灵魂。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
因此,作者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途径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理教育创新素质当今世界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将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综合、动态演化及多科学交叉等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培养各类创新素质人才的良好载体之一。
1992年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所必需”。
地理教育也只有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这一主导方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教师的参与与水平的提高是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指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
从教师的本质特点看,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极富挑战意义、极富创新精神的职业门类。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各具个性特点,各有不同志趣的活泼青少年;教师传播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发生着深刻而又丰富的变化。
这些特点的本身,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富有创见、不断创新的人。
同时,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火种。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更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1转变教育观念多年来,“应试教育”依旧如故,“题海战术”仍然风行。
时至今日,基本上没有动摇教育观念,没有改变教育思想。
教学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
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地理教课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断动力,创新的重点是人材,人材的成长靠教育。
”在地理教课中培育创新精神,拥有独到的优势。
地理讲堂教课,波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较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研究、想象和创建的欲念。
所以,只需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示学生的创新思想,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单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并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教师要创建一个鼓舞创新和想象的讲堂氛围。
在讲堂教课中教师要尊敬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注知识转变成指引学生思虑,鼓舞学生研究与创新。
创建民主、同等、自由、和睦的教课氛围,形成一个自由自在的思想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踊跃思虑,敢于创新。
为此,教师要充足调换学生的思想与想象能力。
特别当学生对教师和书籍的看法有异议时,要与学生相互商讨、共同商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除去学惟恐答错的思想。
(二)要培育学生的认识兴趣。
兴趣拥有一种巨大的推进力,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建力。
教师要教育学生充足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显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还要培育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教课内容的兴趣。
努力采纳多样化的教课方法和教课手段。
二、启示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思想又称创建性思想,是指擅长运用已有的知识剖析研究面对的事物或问题,进而找到创建性的解说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门路、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秀的心理质量。
这类心理质量是创新精神的核心。
(一)要鼓舞学生怀疑问题。
没有疑问便没有思虑,没有思虑便没有人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新思想因素的动作。
地理教课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舞学生自觉地研究新事物、创建性地解决新问题,擅长创建问题,留出讲堂“空白”,让学生去怀疑、解疑。
比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后,让学生课后思虑“假如地球反向自转,一天仍是 24 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同意学生妙想天开,充足发布自己的新看法、新想法。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
地理学科涉及到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第一步。
地理学科内容广泛,既有自然地理又有人文地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地考察。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如图表、地图、PPT等,使学生在课堂上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并帮助学生从中产生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观察、体验、感受地理环境,增强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察,如湖泊、山脉等,或者到城市中进行城市地理的考察,如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
通过这些实地考察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联系,从而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其次,地理教学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归纳、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思维能力,学会分析地理问题,归纳地理规律,推理地理现象,并解决地理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性。
最后,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不仅涉及到知识的学习,还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解决。
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教育方针的要求,是让学生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不同的课程所起的作用不同。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学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地理教学丰富的知识为创新教育开展提供了大量素材。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遇到的大致是精确领域和模糊领域两类问题情境。
解决精确领域的问题往往只需要运用人类已掌握的具体的数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模糊领域的问题情境中,比如地理课程中涉及的温室效应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再过几十年后如果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都用尽了人类会怎么办,三峡电站建成后将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要收集有关的资料,进行思维、归纳、猜想、想象,而这也正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然途径。
地理学科能做到以美启真,完善智力,激发创造。
美感不仅能引发愉悦感、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强大动力,还因其形象性特征有利于人们形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补互促的整体思维,有利于完善智力结构并激活创造能力,即“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性条件”(罗杰斯)。
所以,美能激活创造。
地理学科本身就其研究对象来说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等诸多的美育内容,它是大美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新课程从审美化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
质-
“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素质创新意识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一直是前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作者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探讨了具体的作法。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1.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
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像,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
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2.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
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3.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
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为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二、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
这
种心理品质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2.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想方式。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
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繁忙的交通?”等问题,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3.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方式。
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的里程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
教师可以采用叙述法、联想法、想象法进行训练。
例如,经常要学生看地图说地理分布;看漫画讲地理含义;看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看景观联想地理特征等。
通过这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
1.要在课堂开展好课内活动。
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
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
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例如,在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题为“为三个理论找证据”的小组比赛。
学生集体的智慧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从轮廓、形状、地形、气候、生物、化石、地层、火山、地震、惯性力的分析、天体引潮力的分析,甚至神话、典故、传说、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2.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
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地理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
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
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3.要促成创造性人格品质。
人的创新能力与他的人格品质有着密切联系,情绪、动机、坚持性、独立性等都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
有创造性的学生多表现为自信、富有责任感、富有想象力、独立性强、求知欲旺、尝试困难、兴趣广泛、勇于探索、毫不犹豫地把握时机等。
为此,要鼓励学生自信敢为,促使其创造个性自由充分地发展。
同时,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符合跨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精神,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我们地理教师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