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 课件第七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合集下载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PPT课件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PPT课件
中國: 城市化與城市發展
主要内容
1. 前言: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2. 中國城市發展相關概念 3. 近期發展 4. 案例分析 5.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全球化生產與競爭
1.前言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西方理論(人口、經濟和社會) 城市 城市化進程(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城市化水準(the urbanization level) 人口轉化理論(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城-鄉轉化(urban-rural transition) 城市作為經濟節點存在
相關概念解析
城市化:




社會學家認為城市化是一個城市型生活方式的發展過程,它意味 著人們不斷被吸引到城鎮中,並被納入城鎮的生活組織中去,而 且還意味著隨著城鎮的發展而出現的城鎮生活方式的不斷強化. 人口學家認為城市性生活方式的擴大是人口向城鎮集中的結果. 因此,城市化的過程可能有兩種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場所即城鎮 地區數量的增加,二是每個城鎮地區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 經濟學家認為,城市性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以非農業生產為基礎的 生活方式,人口向城鎮集中是為了滿足第二\第三產業對勞動力 的需要而出現的. 地理學家認為,第二\第三產業向城鎮集中就是非農業部門的經 濟區位向城鎮集中,人口向城鎮的集中也是勞動力和消費區位向 城鎮集中.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城市化伴隨著經濟增長和職業結構的轉化 聯繫著經濟增長的空間過程 人口流動的“推--拉模型”(push-pull model) 社會變革過程:新的社會形態產生
城市化的理論視角

亞洲的經驗 城市和區域經濟增長 經濟結構的二元屬性 跨國界資本和城市化 跨國企業和全球勞動力分工 全球化 拓展的城鎮密集區: desakota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教学课件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教学课件
7 .芝加哥(美国) 8 .莫斯科(前苏联) 9 .加尔各答(印度) 10.洛杉矶(美国)
人口(万)
1230 870 670 550 530 500
490 480 440 400
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
发展城中市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人胀口,(中万小)
1.东京(日本)
2880
2.墨西哥城城市(墨发西展哥缓)慢,人聚集于少数大城178市0 。
动物的节律行为
有 何 意 义 ?
夜间活动的动物
上:蝙蝠飞翔 中:猫头鹰捕鼠 下:猫捕鼠
有何意义?
鸟类的迁徙
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存节律性,也叫做生物钟。
有 何 意 义 ?
将蟑螂放在暗室做生物钟实验
左:白天变成黑夜
右:黑夜变成白天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育雏的母鸡和小猫
本能?/“爱心”?
小鸟在池边喂金鱼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社 就
会 业
不 困
安 难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卫星城和 新区,伦敦附近有8座卫星城;东京附近80年代, 建设了7座卫星城。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要开展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治理工 作,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讨论:下列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中,你 赞成那种看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A 、在市中区建环行道路,建大量停车场
B 、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区,在市中区小汽 车施行单双日行驶制
C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课件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课件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案例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城市如 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城 市绿化、节能减排和可再生 能源利用。
总结与展望
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 2 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 3 城市发展的责任与使
关系

展望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总结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
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等,
强调城市发展的责任和使
紧密关系,以及城市发展
2
古代城市发展历程
回顾古代城市的兴衰史和城市化的演进过程,探索城市发展的历史积淀。
3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分析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城市发展在工业化时期的转变。
城市化的概念与意义
城市化的定义与特征
介绍城市化的定义、主要特 征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 迁移和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化的影响与意义
分析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 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化对 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塑 造。
以及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
命,包括人文关怀、环境
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的影响。
保护和社会公平。
介绍城市管理的方式和工 具,如城市综合管理、智 慧城市技术应用等,提升 城市的管理效能。
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特 点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基 本概念,以及城市可持续发 展所需具备的特点。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和措施
介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原则和实施措施,包括资源 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课 件PPT
这是一个关于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教学课件PPT,将带您深入了解城市发展 的历史演变、城市化的概念与意义、城市发展的类型和模式、城市规划与管 理、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展望未来城市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

2 .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知识窗)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第8页/共21页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国家类型
所处阶 段
发展 城市人口 水平 比重
结果
发达国家 成熟阶

发展中国 家 加速阶段




第9页/共21页
出现郊区化 和逆城市化
城市发展快, 城市问题突 出
例证1 (p25)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第中19页/共D2.1页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练习3 (p28)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第18页/共21页
例证3 (p28)
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 回答(1)~(2)题。
(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 )。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பைடு நூலகம்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
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
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

地理城市与地理环境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地理城市与地理环境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06
案例分
作为国际大都市,纽约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其公共 交通系统发达,城市景观独特,拥有联合国总部等国际机构。
伦敦
伦敦的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地铁网络和道路系统。其城 市规划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如泰晤士河两岸的建筑风格。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
01
城市化通过人口和资源的集聚,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经
济效益和技术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02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
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03
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如土地资源浪费
、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
02
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平原城市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有利于农耕和交通联系,通常更 易形成大城市。例如,中国的华 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以及美国的密
西西比平原等。
山地城市
山地城市通常具有险要的地理位 置和陡峭的地形,交通不便,但 具有较好的生态和景观优势。例 如,中国的重庆和美国的旧金山
停车难
城市中心区停车难成为居民出行的一大难题,停车位紧张、乱停乱放等问题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和居民生活。
城市人口增长与住房问题
住房紧张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住房紧张成为城市的一大难题,房价高涨、住房条件差等问题逐渐凸显。
人口流动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结构变化和流动问题突出,给城市管理和社会 稳定带来挑战。
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
第六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2012高考导航
考纲下载
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热点预测
1.结合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城市的形成和 发展,考查城市化进程及特点,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的合 理规划。 2.以城市区域图为切入点,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3.结合长三角、珠三角、沪宁杭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考 查城市体系及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及城市发展和 经济发展的关系。 4.关注城市的发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5.结合城市功能区,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区交通分布。
世界六大城市群
(3) 发 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城 市 化 差 异 加大 _______
乡村 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______ 人
口向城市移动。 郊区 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②发达国家:出现了____
方法规律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由于所处阶段不 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合图示具体对比如 下表。
3.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1)分布: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 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美洲。 (2)形成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的概况 农业 人口转化为 _________ 非农业 (1) 概念: ______ 人口, 农业 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 ________ 活动转化 非农业活动 为 _____________的过程。
主要表现
成因 城市工业废水、 水污染 居民生活污水, 城市地面径流 工业生产和建设, 固体垃圾 居民生活过程中 污染 产生的垃圾
危害 整治措施 危害人体 建立污水处理 健康和环 厂,实行污水 境 达标排放 危害人体 及时清理,实 健康和环 行分类回收、 境 利用 影响人们 噪声大的工厂 交通运输、工业 休息、工 远离城市布局, 噪声污染 生产、建筑施工 作和交谈, 建立绿化隔离 和社会活动 甚至损害 带 身体健康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讲义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讲义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讲义一、城市发展的历程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最初的简单聚居地到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和宗教中心而存在。

例如,古埃及的孟菲斯和底比斯,它们是法老统治的核心区域,拥有宏伟的宫殿和神庙。

古希腊的雅典则以其民主政治和丰富的文化而闻名,成为了当时欧洲文明的重要中心。

随着贸易的兴起,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

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商业活动,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工厂的建立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英国的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等城市成为了工业革命的重要据点,工厂烟囱林立,铁路交通繁忙。

进入 20 世纪,城市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些城市成为了金融中心,如纽约和伦敦;一些城市则以科技创新为特色,如旧金山的硅谷。

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二、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复杂的过程。

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人口的集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产业结构的转变,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社会文化的变迁,城市文化逐渐成为主流。

三、城市化的驱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经济因素是推动城市化的核心力量。

工业化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人们前往城市工作。

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依托城市的人口聚集和市场需求。

社会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吸引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迁移到城市。

政策因素对城市化的进程也产生影响。

政府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等都会引导人口和资源的流动。

技术进步也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的辐射范围扩大,加强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1 人教课标版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1 人教课标版

1949年用地
上海人口的增加
1990年用地
54万
1911年人口
538万
1949年人口
1324万
1990年人口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 城 地市 区人 总口 人口×100%
195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⑶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和大城市迅速膨胀,导 致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 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1.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 :我国 城镇化 研究主 要集中 在预测 城镇化 速度和 趋势上 ,而对 城镇化 过程中 公共政 策的负 面影响 则明显 被忽视 。

2. 这个高台光滑突兀,陡峭高矗,十分危 险。听 老人们 说,这 个高台 从来就 没行人 能上去 过,上 去的人 从来就 没有能 活着回 来的。
巩固练习:
1.下列因素与城市起源关联不大的是
(D )
A.生产力发展
B.社会分工
C.社会组织的出现
D.人口数量的增加
2.“科学城”、“旅游城”等专业化城市出现在( D )
A.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
B.19世纪70年代以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世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C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总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
⑵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城市
人口(万)
1.纽约(美国)
1230
2.伦敦(英国)
870
3. 东京(日本)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讲义.pptx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讲义.pptx
返回
1.影响
[自读教材·抓基础]
(1)积极影响:积极引导和推动 合理有序 的城市化,是人
类社会的进步,是国家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及保护耕地 的
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
(2)不利影响:带来城市问题,突出表现为 环境问题 、交
通问题、 居住问题 和社会问题,并对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解决措施
发展经济、政策调控、 合理规划 、完善法律法规等。
返回
2.城市发展史
时间
数量
规模
功能政治
工业革命前 少
增加 工业革命后
较小 扩大
较单一,多以
职能
为主 功 能经扩济展 , 城 市 成 为 区

的中心
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大城市带及 “二战”后
专业化城市
返回
[读图思考·拓认知] 教材P32图2-1-2 该图展现了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分布,从海陆 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这些地区的分布特 征,需明确以下问题: (1)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有哪些? 提示: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尼罗河下游谷地、美索 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中 美洲地区。
返回
[自读教材·抓基础] 1.城市化 (1)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 人口,农村地 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主要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 的比重上升 和城市 数量增加 及城市用地规模 扩大。 (3)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 草地、湿地,过量开采地下 少地下水开采,雨
破坏 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 季回灌
侵、水质恶化
返回
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集聚阴影的空间大小与产业对应
– 果产品多样化程度更高,而且/或者运费很低,阴影范围会更大
• 市场规模扩大会改变市场潜力函数的分布
– 集聚阴影之外,在市场潜力凸起的区位形成新的城市
• 灯下黑现象
– 离城市较近地方,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现象 – 空间作用减弱的区域,市场潜力不够高
城市的形成
• First nature and second nature
– 当新的中心建立起来后,就会通过自我强化的过程来达到一定的规 模。此时最初的自然优势与持续自我强化的集聚优势相比,已经微 不足道了。
– 自然地理优势在形成经济地理中起到了催化作用,空间经济的自组 织特性使得自然地理优势起到了作用。
– 交通枢纽对市场潜力曲线的影响 – 上海,纽约,东京
城市形成的经济学机制
• 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发展
– 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 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
– 城市化可以实现生产的集聚经济、要素流动和运输成本的降低、 服务业效率的提升
• 城市发展过度的负效应
– 城市病:拥堵、环境污染 – 乡村的萎缩
中国的城市化
•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升
– 2019年,按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化率为60.6%。
• 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
– 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流互动:空间上彼此接近 – 空间竞争:企业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空间集聚
• 购物模型,送货模型,搜寻模型
• 离心力 – 运输成本: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商品的运输成本 – 地租和生产成本 – 通勤成本和生活成本
城市的形成
• 城市的形成
– 制造业集聚和工业劳动力流动形成了城市 – 新城市如何形成:制造业向外迁移 – 城市规模和城市间距离: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对强度
– 制造业的临界距离:市场潜力达到与中心城市同样值的区域与中心 城市之间的距离
城市的形成
• 集聚阴影(agglomeration Shadow)
– 中心城市到临界距离之间的范围 – 锁定城市区域:集聚阴影内不能形成新城市 – 集聚阴影大小决定城市锁定效应的范围 – 新的城市在集聚阴影之外的区域形成
• 城市在哪里形成?
– 市场潜力:市场潜力决定制造业企业的区位 – 市场潜力越大,对企业的吸引力越强,吸引的企业数量越多
• 城市规模
– 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和人口集聚带动城市规模扩大 – 城市规模越大,市场潜力增大,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进一步
增强 – 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强度
城市形成的动力
• 向心力(集聚力) – 规模经济: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 市场需求:市场外生(杜能模型),市场内生(NEG) – 空间外部性:共享、匹配、学习
• 向心力(集聚力) – 规模经济: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 市场需求:市场外生(杜能模型),市场内生(NEG) – 空间外部性:共享、匹配、学习
• 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
– 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流互动:空间上彼此接近 – 空间竞争:企业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空间集聚
• 购物模型,送货模型,搜寻模型
城市化的演进
• 城市化三阶段
– 城市化初期:城市人口比例低于25% – 城市化中期:城市化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迅速,城市规模扩大 – 城市化后期:城市人口比例达到70%,城市化减缓,三产占比上
• 离心力 – 运输成本: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商品的运输成本 – 地租和生产成本 – 通勤成本和生活成本
什么是城市化
• 城市化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 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 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 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
• 前工业化城市:城市的起源
– 农业经济,贸易城市
• 工业化城市:城市的发展
– 制造业经济,工商业城市 – 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步
• 后工业化城市
– 服务业经济
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形成
• 城市的形成
– 工业化:工业企业(可移动)空间集聚
– 工业企业集聚:劳动力流动和人口集聚
• 工业企业集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人口集聚: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 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和人口集聚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石敏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mjshi@
内容提要
•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 城市化
– 工业化与城市化 – 土地资产化与城市化 – 产业-人口-土地联动发展的城市化
• 新型城镇化 • 城市化的生态效应
什么是城市?
• 城市=城+市
– 城:城堡,城郭,城邑,防卫性的城墙为标志 – 市:集市,商品交换的场所
• 市场潜力
– 经济演化过程:市场潜力与经济区位的相互作用 – 市场潜力决定经济活动的区位,区位变化重绘市场潜力
• 集聚阴影(agglomeration Shadow)
– 锁定城市区域
• 港口、交通枢纽与城市区位
城市的形成
• 市场潜力函数
– 什么是市场潜力?
M j Yk g(Djk ) k
l
( j)
– First nature:先天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交通条件 – Second nature:后天的,形成集聚的历史和前后向联系的循环累积
作用 – 空间经济学假设空间是同质的,强调了second nature的作用
• 港口、交通枢纽与城市区位
– 交通枢纽的催化作用(Catalytic role):一个拥有良好条件的港口或 交通枢纽使得这些地方比它的周围更具形成中心的优势。
• 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
– 2013年,全国城区面积18.3416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7855万平 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7108万平方公里
– 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3.1766万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长 29.9%。
– 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总人口38866万人,比2005年增长7.1%。
EhTX j, h (1)
h1
l k 1
nk {Wk1
(k )
TX
(k, h)}
– 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市场潜力开始是下降的,后来又变成上升
– 离城市较近的区域有较大吸引力,离城市较远的地方由于距离使得 厂商之间的竞争减弱,导致市场潜力回升
– 人口规模增大使得市场潜力曲线上移。如果中心城市以外区域的市 场潜力达到与中心城市同样值时,制造业厂商就有可能打破单中心 结构,迁出中心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