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中的语篇类型研究
语篇分析中的语篇类型研究
一、本文概述
本文旨在深度探讨语篇分析这一语言学领域中的核心课题——
语篇类型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系统性分析与归纳,揭示其内在结构特征、功能用途以及交际策略。本研究首先梳理了语篇类型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但不限于叙事语篇、论述语篇、说明语篇、对话语篇等各类常见语篇形式的定义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运用现代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剖析各类语篇在实际应用中的构建规律与互动模式,并试图探索不同类型语篇在跨文化交际、社会语境变迁以及媒体话语表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还将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如何依据语篇类型的不同灵活运用语篇分析技术,以期对相关领域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最终目标是推动语篇类型研究的深化,促进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语篇的本质及其实现方式,从而丰富和发展语篇分析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
二、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此理论由韩礼德等学者提出,强调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语境的重要性。在语篇分析中,它主张从语篇的三大
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角度来剖析语篇的组织结构和意义生成机制。
话语结构分析:关注语篇的整体构造,包括宏观结构(如主题发展、段落衔接等)和微观结构(句子间的连贯性和衔接性)。通过识别和解析这些结构特征,可以揭示语篇内部的逻辑层次和信息流动规律。
语域理论:语域是指特定社会情境下语言使用的变异性,不同的语篇类型往往对应不同的语域特征。在语篇分析中,对语域的考察有助于界定语篇的边界以及理解作者如何适应并体现其意图和目的。
语篇分析知识点总结
语篇分析知识点总结
一、语篇的定义和特点
语篇是指一定长度的语言文字组织,可以表现为书面语言或口语表达。语篇的特点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篇是一种具有组织结构的语言文字组织,它不仅仅包括句子和词语,还包括段落、篇
章等层次。
2. 语篇是具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它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某种信息、表达某种情感或者实
现某种目的。
3. 语篇是具有一定上下文背景的,它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语篇是动态的,它随着交际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二、语篇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语篇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分析:对语篇中所包含的词语、句子、语法结构等进行分析,探讨语言在语篇中的
运用和组织特点。
2. 文本分析:对语篇的整体结构、篇章布局、段落组织等进行分析,探讨语篇在整体上的
表达特点和规律。
3. 语用分析:对语篇的交际目的、作者意图、读者反应等进行分析,探讨语篇在交际过程
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
4. 背景分析:对语篇所处的具体社会文化、历史环境进行分析,探讨语篇受到的外部影响
因素。
5. 影响分析:对语篇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语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三、语篇分析的应用领域
语篇分析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教学领域:语篇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 语言翻译领域:语篇分析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翻译语言文字,从而提高翻译
质量。
3. 媒体传播领域:语篇分析可以帮助媒体工作者更好地编辑和发布语言文字,从而提高传
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
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
语篇分析是应用于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它涉及到对文本结构、语篇关系和意义建构的深入研究。本文将对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进行详细探讨,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语篇的定义和特点
语篇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句子构成的连续性文本单位。语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话题连贯性:语篇中的句子和段落应该能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2. 上下文依赖性:语篇的理解和意义建构依赖于上下文信息的引导和推理。
3. 信息结构:语篇中的信息按照特定的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
4. 语言选项多样性:语篇中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手段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二、语篇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语篇分析的目标是揭示语篇的结构和意义,并分析其背后的各种语言策略和手段。语篇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步骤如下:
1. 文本获取:选择适当的文本样本,并进行收集和整理。
2. 文本分析:通过阅读和理解文本,抽取关键信息,并分析其组织结构和语言特点。
3. 语篇关系分析:分析语篇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揭示其逻辑和语义链接。
4. 语言策略分析:识别和分析语篇中使用的各种语言策略和手段,包括指代、概括、转折等。
5. 意义建构分析:分析语篇中的意义建构过程,揭示其隐含的信息和社会文化背景。
三、语篇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是一些实践方面的应用:
1. 语言教学:通过对语篇的分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使用的语境和交际意义,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2. 文本研究:语篇分析可以用于对各种类型的文本进行研究,包括新闻报道、广告、政府文件等,从而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语篇动机和意义
语篇动机和意义
语篇是指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它包括了主题、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的组织和表达等方面。语篇动机和意义主要涉及到为什么要进行语篇分析以及语篇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为什么要进行语篇分析呢?首先,语篇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读文本。一个完整的语篇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背景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意思和观点。其次,语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文本的结构和组织方式。通过分析语篇的结构和组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逻辑,从而更好地写作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语篇分析还有助于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知识。
语篇分析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篇分析有助于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语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其次,语篇分析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分析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篇,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语篇分析还有助于我们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语篇的逻辑和推理关系,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
语篇动机和意义主要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语篇分析以及语篇分析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语篇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和分析语篇,我们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语篇分析还有助于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因此,语篇分析在阅读、写作和思维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专业的语用分析方法
专业的语用分析方法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功能。它关注
语言的实际应用,探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效果。语用分析方
法是对语用学理论的应用,以系统分析语言使用的规则、上下文和意图。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专业的语用分析方法。
一、言语行为分析方法
言语行为分析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语用分析方法,它研究语言行为中
的意图和目的。通过分析说话人的话语,可以揭示其真实意图和言外
之意。言语行为分析方法有助于理解对话中的含义,帮助我们正确解
读并回应他人的话语。
二、会话分析方法
会话分析方法是研究对话结构和交互规则的语用分析方法。通过分
析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方式、对话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可以揭示对话中
的权力关系和信息传递效果。会话分析方法不仅关注对话的表面形式,还关注其中隐藏的社会互动和意义。
三、语篇分析方法
语篇分析方法是对连续语言文本进行分析的语用分析方法。它关注
语言在上下文中的意义和效果。通过分析语篇结构、话语连贯性和上
下文信息,可以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和目的。语篇分析方法适用于研
究篇章、文章和广告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文本。
四、语境分析方法
语境分析方法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和背景的语用分析方法。它关注言语行为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和效果。语境包括时间、地点、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通过分析语境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解读和理解言语行为。
五、语用推理分析方法
语用推理分析方法是通过推理和推断来理解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方法。它关注言语行为中的逻辑推理和信息推断。通过分析言外之意、暗示和隐含信息,可以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语用推理分析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复杂的语言使用情境。
英语中的语篇分析技巧知识点
英语中的语篇分析技巧知识点语篇分析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
并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语篇分析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知识点,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主题句和段落结构
主题句是段落的核心句子,它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来
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通过找到主题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段落的
逻辑结构和论证方式。在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或句子来判断
主题句的位置,并从中推测段落的主旨。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段落
的结构,包括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词的使用,以及时间和空间的
顺序排列等,来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段落的含义。
二、词汇的重复和替代
在语篇中,重复和替代是常用的手段,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和
流畅。重复指的是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相同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通过提
供额外的信息或强调某一观点来起到强化作用。替代则是用一词代指
另一词,以避免过多地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汇。理解重复和替代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并顺利进行语篇分析。
三、关联词的使用
关联词是语篇中起着连接作用的词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有并列连词如"and"和"but",递
进连词如"moreover"和"furthermore",转折连词如"however"和"though",
因果关系词如"because"和"as a result"等。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关联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四、句子结构的分析
句子结构对理解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中的句子结构多样且灵活,包括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和从句等。在语篇分析中,我们需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在深入研读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后,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感受到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我对语篇分析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对文本表面的解读,更是对文本深层含义、结构和功能的探究。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语篇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次,我意识到书面语和口语在语篇分析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实际交流中,它们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此外,我对语篇中的微观结构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词汇和语法在构成有意义的语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衔接和连贯,使句子和段落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文本。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微观结构,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最后,我对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的分析方法有了更为具
体的认识。无论是分析书面语篇还是口语语篇,我们都需要关注其结构、功能、语境等方面。在书面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标记特征、小句的意义和分类等;在口语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语用学理论的应用、话语分析和交际理论等。这些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语篇。
总的来说,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英语教学。它让我意识到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实现有效的交流。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
一、本文概述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点话题。这两种分析方法不仅对于理解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揭示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这一主题,首先简要介绍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随后,本文将重点分析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例展示这些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将探讨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在语言学及其他相关领域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理解。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推动语篇分析和话语分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语篇分析,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深入研究文本中各个元素如何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连贯、有意义的话语体系。其核心概念和方法不仅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也在其他领域如文学批评、心理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篇:指任何长度的、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为了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语言单位。它不仅包括书面文本,也涵盖口头交流、电影对白、广告标语等多种形式。
语境:是理解语篇的关键,包括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的是说话者或写作者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情景语境则是指具体的交流场合、参与者的角色和关系等。
连贯性:指语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和语义联系。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能够让读者或听者从整体上理解其意义,而不是仅仅理解单个的词句。
语篇分析
• 3 省略(ellipsis) • 讨论省略的出发点可以是大家熟悉的“没 有说出来的某些事”,而且“某些事”是 人们能理解的事物。我们也可以把省略理 解为“零替代”。 • 例如:——How did you enjoy the paintings? —— A lot were very good, though not all.
转折
简单转折: 简单转折: yet, though, only;… 包含: 包含:but… 强调: 强调: however, nevertheles s…;
因果
简单: 简单:so, then, therefore;… 强调:consequently, 强调 because of this;… 原因: 原因:for this reason;…. 结果: 结果:as a result;… 目的: 目的:for this purpose;…
Schegloff&Jefferson(1974) 和Goffman(1976,1979)对会话常规 ( conversation norm)、话轮( turn)等口头交往的分析揭示了会话的结构 规律; Gumperz&Hymes(1972)对不同源自文库会文化环境中的言语行为(如讲故事、问 候语等)的研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索了语篇分析的新路子; Sinclair&Courthard(1975)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话模式的研究揭示了话段 (utterance)与语篇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语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语篇分析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语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一:学生缺乏语篇分析的基础知识
在语篇分析教学中,学生可能缺乏对语篇结构、语境和语言特点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导致他们无法准确地进行语篇分析。这些基础知识包括段落结构、主题句、关联词语、具体事实和细节等。
应对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强调语篇的基础知识,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实际应用和举例说明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结构、主题句的作用等。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让学生识别主题句、分析段落结构等,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语篇结构的认知。
问题二:学生对语篇分析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语篇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如总分总、归纳法、演绎法等,学生可能仅停留在表面理解阶段,无法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分析方法。
应对策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借助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语篇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和结构的语篇,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其对不同语篇的分析水平。
问题三:学生对语篇背景知识的了解不足
语篇的理解和分析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包括作者的背景、文化环境、时代背景等。学生可能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深入理解某些语篇,从而影响其分析水平。
应对策略:教师应该在语篇分析教学中,注重对语篇背景知识的引导和说明。可以通过补充相关的知识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找,或者借助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篇的背景知识。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外阅读、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文化和背景知识,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
语篇分析
• 2.替代(substitution) • a. My axe is too blunt. I must get a sharper one. • b. You think Joan already knows? ——I think everybody does. • 在例句中,one和does都是替代词:one用 来代替axe, does用来代替knows。
• 替代与指称 指称————————语义层次 替代(包括省略)——语法层次 替代与指称之间的区别在于替代是一种措词 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意义关系。 替代是介于语言项目之间的的关系,比如词 与词之间的关系,或短语与短语之间的关 系;而指称属意义之间的关系。 “我喜欢花,特别是玫瑰花”——两个词之 间 “我喜欢他”—— “他”体现的意义是“男性”
关于术语“语篇”
• 语篇的英语术语是discourse,“语篇分析”是从 英语的“discourse analysis”译过来的。但是也有 不少学者把discourse analysis 译为“话语分析”。 与“discourse”有关的另一术语是text,有人把 text译为“篇章”、“语篇”或“话语”。因此, text linguistics有人译为“篇章语言学”(胡壮麟 1994:2-3)。一般说来,英美学者喜欢用 discourse,而欧洲大陆学者喜欢用text和text linguistics。但有些学者认为这两个术语在意义上 有区别,而另一些则不把他们做严格区分(黄国 文 1988:3-4)
语篇研读(根据王老师授课整理)
语篇研读(根据王老师授课整理)
2023年4月6日周三阴
可靠消息,明天解封,有序恢复生活。有序的意思是超市、商场还不可以进,但可以出门走走了。这一天盼了好久,但真来了,似乎还有点怀念“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日子。得到的永远不是自己想要的。
1.什么是语篇研读”
“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本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教育部,2023:59)
2.为什么进行语篇研读?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景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表达。因此,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老师做好教学设计有重要的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教育部,2023;59)
语篇呈现多模态,有不同的文体与语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是文体;文字、非文字的视频,图片、一个单词、一句话都可以构成语篇。
研读语篇可以帮助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所传递的意义,依据语篇的主题意义、文体风格、语言特点和价值取向,社会合理的教学活动,同时利用作者视角、写作背景和时间等信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篇,把语言学习与意义探究融为一体,实现深度学习。
3.如何研读语篇?
首先是三个问题:
第一、语篇的主题和意义是什么?即what
第二、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是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是什么?即why
第三、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法?即how。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
教育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如何被运用于教育过程中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运用
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语言学习也非常重要。语言学习涉及到每一个语
言使用领域的语言形式和运用,如听、说、读、写等方面。语言学习也涉及到语言与其他
领域的联系,如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方法论,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语篇。语篇指
的是一段文本中的连续语言使用,这些语言使用所包含的信息、语言音调和结构能够让读
者或听者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把握。语篇是一种语言使用方式,是将语言片段组合成有意义
的信息单元的活动。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主要是研究语言的有效性和运用,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言。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语言使用中的一些规则和模式,如何分析和构建语言运用中
的话语和信息。同时,语篇分析还可以通过揭示语言使用的内部结构来理解语言的不同方
面和使用。
在语篇分析方法论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方法:
1. 话语分析法:话语分析是研究话语结构、意义和功能的方式。话语是特定语境中
的一些话语组成的结构,它们有着自己的语法、语义和社会功能。话语分析注重描述话语
的语法和语义,并理解话语的上下文和功能。
2. 交际行为分析法:交际行为分析是研究交际行为的功能和意义的一种方法。它包
括分析交际行为的过程、策略和结构,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环境中
的交际行为。
3. 关系分析法:关系分析是一种将表述与上下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关系分析方法
可以帮助分析者确定文本中的关系和信息。
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
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
语篇分析包括以下几点:
1、衔接手段:常见手段有:
1)语法手段(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的使用都可以表现结构上的粘着性,即结构上的衔接。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或称为形连(cohesion)。
2、连贯(connection)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
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打到语义连接,它是语篇的无形网络,或称为意连或连贯性(coherence)
3、影响意连的几种因素:
语篇中句子的排列会影响到句与句之间在语义上的连贯,句子的排列如果违反逻辑那就会影响到语篇的连贯性。语义连贯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时语篇的连贯取决于说话的前提和发话者与受话者双方的共有知识。在有些现代小说中,有些句子的排列不符合逻辑这主要是为了表示人物的潜意识活动,展现人物的心理结构。而诗篇的连贯性主要依靠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编辑本段语篇分析与语境
语篇与语境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1、语篇的含义主要依赖于语境。
语篇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篇产生于语境,也是语境组成的部分。
2、语言性语境与非语言性语境:
前者通常指的是上下文。后者通常是指话段或句子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非语言性语境有时可以告诉我们句子所陈述的内容是哪一种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如:I warn you that I will tell everything to your boss. 此句不是说了就完了,而是在说的过程中就实施了警告,这种言外之力可以说是允诺、也可以是预言。
语篇结构分析
语篇结构分析
言简意赅,是布局与排版的灵魂,也是文章表达思路和观点的重要依据。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内容和语言的流畅外,语篇结构的合理安
排同样不可忽视。本文将从整体结构、段落结构和句子结构三个方面
进行语篇结构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种清晰且易于阅读的文章体验。
一、整体结构
文章的整体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呈现方式。优秀的整体结构
能够使读者从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并沉浸其中。在大部分文章中,通常
会采取开头、主体和结尾的结构。
1. 开头:开头部分通常包含引言、背景介绍、问题陈述或引发读者
兴趣的引子等,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2. 主体:主体部分是核心内容的展开,通常采用举例、引证、分析
对比等方式来论证观点,并详细阐述各个方面的论证论点。
3. 结尾:结尾部分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建议或展望
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给读者留下一个深思的结尾。
二、段落结构
段落结构是指文章中各个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连贯性。良好
的段落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1.段落首句:段落的开头通常由一个主题句引导,简洁明了地表达
该段落的中心思想。
2.段落主体:主体部分是对主题句进行进一步展开的地方,可以包
括论证、解释、举例、对比等内容,以确保文章的逻辑连贯性。
3.段落过渡:合理的段落过渡可以使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
紧密,使读者能够顺畅地阅读。过渡可以采用连接词或词组,如"此外","因此","然而"等,引导读者理解前后段落之间的关系。
三、句子结构
句子结构是指文章中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方式。句子结
语篇分析——精选推荐
语篇分析
课堂要求:培养分析篇章结构的能⼒
信息的整体输⼊是让学⽣通过观看课⽂录像,整体感知阅读材料,领略⽂章⼤意当然也不能忽略句⼦⽔平上的教学。语篇与句⼦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语篇⽔平上的教学与句⼦⽔平的教学应该结合进⾏,这样才能有利于阅读能⼒的提⾼。
1.字⾯理解层(Literal comprehension Level):这⼀层是指读者仅仅理解⽂章的字⾯意义,辨认和回想⽂章⼤意、细节、事件发⽣的顺序、⼈物特征和因果关系等。
2、推论理解层(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这是读者根据⽂章的结构,从字⾥⾏间推测词义、⽂章⼤意、事件发⽣顺序、细节和⼈物特征的过程。
3、评论理解层(evaluative comprehension level):这是读者凭借⾃⼰的阅读经验和语⾔能⼒、分析、评价⽂章的优劣的过程。如评估信息的确切性,事件发⽣的可能性以及证明事实的可信性等。
上述阅读理解的三⼤层次有助于我们认识它们在阅读过程中相互间的关系和作⽤。字⾯理解层主要依靠语法能⼒或语⾔能⼒完成;推论理解层主要依靠阅读技巧和语⾔能⼒来完成;⽽评价理解层则是读者与作者的观点融合的过程。
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语⾔知识和⼀定的语⾔⽂化背景知识,是培养和提⾼阅
读能⼒的前提.
解决途径:阅读各类英语读物可以帮助扩⼤词汇量加深对英语的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化阅读要求:阅读不应以解题为⽬的,但读者应该带着问题去谈;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查阅词典,遇到⽣词时应该尽⼒推断其含义,如果推断不出,且词⽣词为不可不知的关键词,则读完⽂章后统⼀解决并背诵下来必要时还得复习同⼀词在其它句、⽂中的⽤法,通过接近联想,对⽐联想语⾔点,成为知识链,进⽽形成知识的⽹络。运⽤关键词对⽂学材料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改写或复述。学⽣可以以阅读评价标准来衡量⾃⼰是否做到了这⼏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篇的衔接手段
cohesion and coherence 衔接与连贯
⏹他们系统地将衔接分为五大类: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
连接(conjunction)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其中前三类属于语法手段,第四类属于逻辑手段,最后一类属于词汇衔接手段。
⏹照应(reference)是一些起信号作用的词项。它们不能像大多数词项那样本身可作出
语义理解,而只能通过照应别的词项来说明信息(Halliday & Hasan, 1976:31)。照应分为外照应(exophora)和内照应(endophora)。内照应又可分为下照应(或称后照应)(anaphora)和上照应(或称前照应)(cataphora)。
外照应指独立于上下文之外的词项。内照应指意义依赖于上下文的词项。下照应(后照应)指意义依赖于前述词项的词项、上照应(前照应)指意义依赖于后述词项的词项。
The snail is considered a great delicacy.
As the child grows, he learns to be independent.
It never should have happened. She went out and left the door open.
⏹替代(substitution)指用一个词项去代替另一个或几个词项,是词项之间的一种代替
关系。英语中常用的替代词one(s), do, same。Halliday和Hasan将其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从句性替代。由于前述句子或上下文使得意义明确而省去句子的一部分称作为省略。它可以视为“零替代”(Halliday & Hasan, 1976:142),省去一些上下文可使之意义明确的成分。
Compare the new dictionary with the old one(s).
We rent a house, but they own one.
A: Black coffee, please.
B: The same for me.
They do not buy drinks at the supermarket, but we do.
I think so.
■省略Ellipsis
He prefers Dutch cheese and I prefer Danish.
---Do you understand?
---I tried to.
---Y ou haven’t told him yet.
---Not yet.
连接(conjunction)是句际间意义相互联系的一种衔接手段,常用的有递进、转折、因果、时间。词义衔接是实现衔接的又一手段。它是通过词义的选择来实现的。
I told him years ago, but he won’t listen.
He was drowned because he fell off the pier.
With the following conjunctions in sentences or passages:
*英语逻辑关系表示法*
1. 先后或列举:first, second…; in the second place; nest/then;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furthermore/moreover/in addition/ besides;finally/last; and等。
2. 因果: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hence/ accordingly/ thus/so/therefore; because/since/for等。
3.特例或举例:in particular; specifically; for instance/ for example; that is /namely等。
4.转折:But/however/yet/nevertheless;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neither…nor等。
5.引出结论:in conclusion/finally/all in all/ to sum up;evidently/ clearly/ actually; of course等。
6. 表示频率:frequently/often; occasionally/ now and then; day after day; again and again等。
7. 表示阶段:during; briefly; for a long time; for many years等。
8. 表某一时刻:then/ at that time/ in those days; last Sunday; next Christmas; in 2005; at the beginning go Sep; at six o’clock; two months ago等。
9. 表示开端:at first/ in the beginning; before then; in the preceding weeks等。
10. 表示其间:in the meantime/ while this was going on/ meanwhile/ as it was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 simultaneously等。
11. 表示结束:eventually/ finally/ at last/ in the end 等。
词义衔接主要可划分为重复、同义词、反义词、局部词、上座标词、下义词和搭配。
Cohesion devices in the text Why Historians Disagree
Paragraphs Cohesion devices
1 →
2 grammatical
Their reaction to this state of affairs…
2 →
3 grammatical
This position is hardly satisfying
3 →
4 logical/zero connector
4 →
5 logical/grammatical/lexical
In its broadest sense, history denotes…
5 →
6 logical/grammatical
But this does not say enough
6 →
7 lexical
Historians are able to select and create…
7 →8 lexical/grammatical
If the choices were as simple as this,…
8 →9 logical/ lexical
What then are historians to make of these facts
9 →10 grammatical Similarly…
10→11 lexical
In the examples given,…
11→12 logical/lexical
12→13 logical/lexical
Thematic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The Hallidayan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