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预防
第三节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预防课件.ppt
❖ 4、预防 (1)接种疫苗
控制和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Biblioteka Baidu预防效果可达90%。
(2)控制传染源
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 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防止抓破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3)加强医学观察,及时就医
课件
❖ 3、预防 (1)严格管理传染源
呼吸道隔离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一切用物及呼 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防止易感儿及孕妇接触病人。 (2)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感儿童及孕妇可肌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VZIG),减毒活疫苗也有预防作用。
课件
❖ 预防药物
(1)主动免疫
❖ 水痘减毒活疫苗(VZV Oka株)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 疹病毒疫苗。1995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水痘减毒活疫苗用于未 患过水痘的12月龄以上者,1次剂量为0.5m1皮下注射,12~15月龄初种, 4~6岁复种;1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注射2次,间隔4~8周。接种1剂疫苗后, 血清抗体阳性率超过95%
课件
❖ 2、症状 潜伏期5~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
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
课件
3、预防 (1)灭蚊防蚊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幼儿园保育员培训教材》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中的第三节“秋季传染病预防”,详细内容涉及秋季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日常护理要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学会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和日常护理技巧;
3. 培养保育员对秋季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保育员掌握各类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及护理技巧。
教学重点:秋季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海报;
2. 学具:笔记本、笔、消毒液、口罩、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个秋季幼儿园内发生的传染病案例,让保育员了解秋季传染病对幼儿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
(1)介绍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特点;
(2)讲解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阐述预防秋季传染病的方法和日常护理要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
结合具体病例,讲解如何识别、预防和处理秋季传染病。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针对所学的传染病预防知识,讨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
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
1. 秋季常见传染病种类及其特点;
2. 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3. 日常护理要点。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简述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特点;
(2)列举三种预防秋季传染病的方法;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心得体会7篇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心得体会7篇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心得体会篇1
这是澄迈县马村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第一次培训,我选的课题是“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预防”,在这个课题的基础上,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常见传染病的种类,首先谈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这类传染病主要有麻疹、风疹、幼儿急诊、水痘等,其次谈细菌性传染病,这类传染病主要有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小儿结核病、细菌性痢疾。最后谈其他病毒性传染病,这类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传染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传染性肝炎、带状疱疹、狂犬病、手足口病。
接着,我便谈到孩子的接种疫苗而这类接种疫苗究竟是预防那类传染病呢在这个培训中我也进行了解释。如(1)卡介苗(预防结核病)(2)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3)百白破三联制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4)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5)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由于幼儿传染病种类繁多,我就选最常出现的两种进行简单的介绍。首先谈到的是流行性传染病简称流感。病因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飞沫传染。一般的症状主要有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知道了它的病因有了解了它的传播途径还谈了它的症状,下面就是谈它的预防。预防有几点:(1)个人卫生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课件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勤洗手、避免拥挤场所等。
症状:患者通常出现发热、喉咙痛、头痛、皮肤红疹等症状。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口鼻咽部分泌物。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等。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隔离患者、避免拥挤场所等。
症状:患者通常出现头痛、发热、喉咙痛、耳痛、唾液腺肿胀等症状。
01
均衡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蛋白质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02
适量运动
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避免近距离接触
尽量减少与病人的近距离接触,如不与病人共处一室。
避免接触病人
避免共享物品
不与病人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及时就医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尤其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史。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预防措施: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等。
症状:患者通常出现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等症状。
手足口病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拥挤场所等。
症状: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等。
隔离
及时消毒
幼儿常见疾病及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幼儿常见疾病及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较差,婴幼儿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发生传染病。婴幼儿在拖幼园所生活,朝夕相处,接触频繁,一旦发生传染病,就很容易流行。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基本特征如下:
1.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周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每种传染病都有特异的病原体,如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等等。
2.有传染性
病原体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使之感染发病,如感冒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排出的感冒病毒,可使周围易感者受传染而患病。
3.有流行性、季节性
传染病可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在局部地区人群中大量出现,甚至在许多地区大面积发生,称为传染病的流行。季节性是指传染病易在某个季节发生、流行。如消化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消化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
4.有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有了抵抗能力,产生不感受性。有些传染病痊愈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如麻疹;而有的如感冒,则免疫时间很短。
(二)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发病以至恢复,一般经过4个阶段:
1.潜伏期
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有的数小时(如感冒)、有的数日(如麻疹)、有的数月(如狂犬病)、有的可达数年(如麻风);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较恒定。
2.前驱期
病原体在人体内不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可引起患者头痛、发热、法理等全身反应,称为前驱期,为时1~2日。有的发病急骤,可不出现前驱期。前驱期病人已具有传染性。
《幼儿常见传染病种类和预防》培训心得
《幼儿常见传染病种类和预防》培训心得在参加《幼儿常见传染病种类和预防》培训后,我深刻认识到传染病对幼儿的威胁和影响。通过学习,我对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预防方法以及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幼儿常见传染病有手足口病、腮腺炎、流感、水痘、麻疹等。这些传染病在幼儿中较为常见,容易在幼儿园和家庭中传播。我了解到不同传染病对幼儿的影响和病情特点也不同,一些传染病可能引发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甚至威胁到幼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对于幼儿园工作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二、传染病的预防
在培训中,我们重点学习了传染病的预防方法。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等。此外,我还了解到疫苗预防的重要性,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幼儿园要确保幼儿接种必要的疫苗,根据病毒的变异情况及时调整疫苗接种的策略。除此之外,幼儿园要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杜绝传染源的存在。
三、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幼儿园应采取的传染病防控措施。首先,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制定传染病风险评估和防控方案,及时应对传染病的暴发。其次,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健康状况的监测和排查,在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疫情不扩散。此外,幼儿园还应加强对职工的健康管理,定期体检和健康宣教,提高职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
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
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
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
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
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引言: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园作为儿童密集的场所,特别需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帮助幼儿园师生和家长共同应对春季传染病的挑战。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概述
1.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2.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
3.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特征是全身性的斑疹、丘疹、疱疹。
4.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等。
5.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和疼痛。
二、预防措施
1. 增强个人卫生习惯
-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使用纸巾掩口鼻等。
- 提醒幼儿不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 定期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和卫生间。
- 确保教室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3. 饮食营养均衡
- 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增强幼儿的免疫力。
- 避免食用生冷、未煮熟的食物,防止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4. 疾病监测与隔离
- 加强对幼儿健康状况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对患病幼儿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5. 免疫接种
- 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为幼儿接种相应的疫苗,
提高群体免疫力。
6. 健康教育与宣传
-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师生和家长普及春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 制作宣传资料,提高全园师生的防病意识。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
幼儿园作为儿童生活学习的场所,是传染病高发区域,因为幼儿身体
免疫系统未健全,容易感染病菌,同时由于幼儿接触性强,传染性强,一旦出现传染病,极易在幼儿园内快速传播。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教育
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就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
展开深入探讨。
一、传染病的种类
传染病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皮肤传染病等。在幼儿
园中,常见的传染病有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等。针对
不同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的重要性
1. 增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预防意识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的预防意识和预防
知识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通过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
可以提高教师和家长对传染病的认识,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使得他
们能够及时发现幼儿传染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幼儿
园传染病的发生率。
2. 增强幼儿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可以增强幼儿的自我防范能力。幼儿园是
一个集体生活的场所,幼儿之间的接触频繁,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较高,幼儿自我防范能力的提高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至关重要。通过培训,可
以教育幼儿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不随
地吐痰等,从而降低幼儿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三、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的内容
1. 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传染源、潜伏期、临床表现等基本知识。通过培训,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不同传染病的特点,提高对传染病的识
别能力。
2. 幼儿个人卫生常识
培训内容涵盖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口鼻、饮食卫生等方面,
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每周一次
茶杯和擦手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一次,餐 具和餐巾是每餐消毒。喝豆浆或牛奶后 茶杯要再消毒一次,餐具最好不用消毒 液浸泡消毒。
每二周一次,传染病期间每周 二次 每月一次 每天一次(夏季) 每周一次 每天餐前高温消毒一次 每大小扫、每周大扫 倾倒
饭前或大便后肥皂洗手 (如用手抓点心 吃必须清洗) 每次用前用棉球擦干挣
21 天 不检疫 35 天 2l 天 7 天 12 天
附二:
物品名称 活动室、寝室 地面门窗、椅子 便器 拖把 厕所
托幼机构常用物品清洁及消毒常规表
消 毒 方 法 紫外腺灯或臭氧消毒灯照射,经常开窗通风 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洗 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 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洗泡 清水冲洗或消毒液清洗 消
每天一次 小便器每大二次消毒,大便器用后随时消毒 每天消毒一次 清水随时冲刷, 含氯消毒液每天 1-2 次冲洗 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发生传染每天消毒—次
• • • •
麻疹 42页 猩红热 45页 流脑 46页 乙脑 47页
略
附一:
病种 流感 水痘 腮腺炎 菌痢 肝炎 (甲型) 麻疹 流行性乙型脑 炎(乙脑) 脊髓灰质炎(小 儿麻痹症) 百日咳 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流脑) 猩红热
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检疫、观察表
隔 离 期 检疫期 观察内容 患儿退热后 24 小时 病程 4-5 天 患儿皮疹全部干燥结痂 患儿腮腺完全消肿后一周 病程两周左右 症状消失、大便培养二次阴性 患儿从发病起不少于 40 天 三次肝功能阴性(每月做一次肝功 能) 无合并症状、出疹后 5 天 隔离到体温正常为止 自发病起不得少于 40 天 自发病起隔离 40 天 自痉咳日起 30 天 临床症状消失后 3 天, 但从发病日计 算不得少于 7 天 自发病起隔离 2 周或症状消失后一 周,咽培养阴性 最后一个病人 注意有无发热及咽喉炎症 发病后 3 天 2l 天 2l 天 7 天 42 天 注意观察有无皮疹 注意观察有无发热或单、 双侧腮腺肿胀 观察大便次数及性状 观察精神、皮肤、食欲、 小便有无异常 注意疹退情况 注意神经系统病状 注意有无肢体瘫痪 注意呼吸道情况 注意神经系统病状 注意皮肤变化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课件
• (三)护理
• 实行呼吸道传染病隔离,保持室内安静 、空气新鲜、温度适当,注意避免诱发 患儿痉咳的因素,进食营养丰富,易于 消化的食物,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注意 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钙剂。同时保证睡眠 ,可服用异丙嗪(非那根)每次1m/kg、 苯巴比妥等,适当应用镇静剂减少患儿 因恐惧、忧虑、烦躁而诱发的痉咳。
•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病原体随同病人或 携带者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排出以后,污染 周围的日常用品,如衣被、毛巾、玩具、 食具等,在这些杂物上的病原体再通过人 的手或其他方式传播到易感者的口鼻或皮 肤上,而使之受染。 • 因为手经常和食物、饮水、口鼻接触,又 常被带有病原体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 所以手传播传染病的作用很大。肠道传染 病经手传播尤为普遍。
• 五、猩红热 • (一)病因
• 猩红热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 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 ,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传播细菌;也可 以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处传播;少数 可由被细菌污染的食物、玩具、书等传 播。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ppt课件
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检,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建立幼儿健康档案,记录幼儿 的健康状况和病史,以便及时 采取相应措施。
03
疫苗接种与免疫策略
国家免疫规划政策解读
国家免疫规划概述
介绍国家免疫规划的基本内容、目标 和意义,以及针对儿童免疫的相关政 策。
免费与自费疫苗区别
解释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的区别,以 及家长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种。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 ppt课件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预防措施与制度建设 • 疫苗接种与免疫策略 • 早期发现与报告机制建立
目录
• 家长参与和合作共治模式探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疫苗种类与接种时间
详细列出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 接种时间和接种剂次,帮助家长和幼 儿园了解并合理安排接种计划。
疫苗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前准备
01
介绍接种疫苗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如了解宝宝身体状况、准
备相关证件等。
疫苗接种流程
02
详细讲解疫苗接种的流程,包括预约、登记、接种、留观等环
节,让家长和幼儿园了解整个接种过程。
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
幼儿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
一、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季节性;
4.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发病以至恢复,一般经过4个阶段
1.潜伏期
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
2.前驱期
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患者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称为前驱期.为时1~2日。
3.症状明显期
患病后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如猩红热出现细密皮疹,乙型脑炎出现颈项强直等典型特征。.多数传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同传染病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同。
4.恢复期
症状逐渐减轻至完全康复。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
1.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可分为3种: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侵入他人体内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6种传播方式:
(1)空气飞沫传播;
(2)饮食传播;
(3)虫媒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6)垂直传播。
3.易感者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发生该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管理传染源,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1.早发现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在儿童学前阶段,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
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病等。其中,传染病在学前儿童中尤为常见,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免疫系统,容易受到病菌和病毒的侵袭。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和传染病,以及预防措施。
常见疾病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发热等。儿童容易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播病菌给其他儿童,因此在幼儿园和托儿所很容易发生集体感染的情况。
胃肠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也是常见于学前儿童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
这类感染通常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因此在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
皮肤病
学前儿童容易患上各种皮肤病,如湿疹、湿疹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儿童的
生活质量,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传染病
感冒
感冒是学前儿童最容易感染的传染病之一。症状包括发热、流鼻涕、咳嗽等。
感冒通常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在季节交替时,要加强空气通风,避免儿童相互传染。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出现水疱。水痘病毒可以通
过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在水痘疫情流行时,要避免学前儿童互相接触,以防传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部
皮疹等。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加强卫生措施,避免病毒传播。
预防措施
注重个人卫生
学前儿童的个人卫生非常重要,要养成勤洗手、勤换洗衣服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教育儿童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及时清洗身体,保持卫生。
2024年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避免接触患者
如家庭成员或周围人群患有传染病, 应尽量让幼儿远离患者,减少接触机 会。
04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策略
建立健全防控制度体系
制定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01
明确防控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
02
建立幼儿晨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制度,确保疫情及时发现和报
告。
强化消毒隔离制度
03
对幼儿园环境、玩具、餐具等定期消毒,对患病幼儿及时隔离
。
提高教职工防控意识和能力
加强防控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 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明确岗位职责
明确各岗位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职责和任务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家园合作与信息沟通
幼儿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CONTENTS
• 幼儿传染病概述 • 常见幼儿传染病介绍 • 传染病预防措施及方法 •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策略 • 家庭如何预防幼儿传染病 • 总结与展望
01
幼儿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幼儿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 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能 够在幼儿之间或幼儿与成人之间 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02
03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打扫幼儿活动场所,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 病毒、细菌滋生。
儿童常见常见传染病防治及护理
手足口病识别
近年来不典型手足口病较多,皮疹、症状皆不典型。皮疹多为 隐于皮下的红点,且出诊部位可见于全身各处,尤其为手腕、 前臂、足踝、小腿、面部,症状可有感冒流涕、呕吐、精神差 、惊跳等特殊表现。
手足口病识别
不典型的口周疱疹
典型的口腔疱疹
危重手足口病早期识别
大多手足口病患儿均为普通病例,多在一周内痊愈,预 后良好;危重病例极少,多在发病1-5出现危重表现。
水痘出疹特征:水痘典型的皮疹首先出现于头皮、面部 或躯干。最初的皮疹为红色斑疹,瘙痒明显,然后发展 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一两天后,透明的液体变浑 浊,疱疹出现“凹脐”现象,然后结痂。此时,其他部 位的皮肤上会再依次出现类似皮疹。
水痘症状
水痘的预防
隔离期: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预防: 1.管理传染源:患者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去公共场所及人多拥挤处。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打预防针)。
传播作用,引起感染。
麻疹症状
麻疹预防
隔离期:疹后5天,有并发症为疹后10天。 预防: 1.管理传染源:患者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去公共场所及人多拥挤
处。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打预防针)、被
动免疫。
水痘
• 水痘:为原发感染,临床特征是出现全身 水疱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多发生于儿童,流 行于夏秋季
1、病因及传染途径 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经蚊 虫传播。 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 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 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 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 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3)加强医学观察,及时就医
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出现皮疹与发热时应及时 就医。疫情发生期间应加强晨检,停收新生。
(4)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
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 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 ,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三)幼儿急疹
(2)皮疹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 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干痂脱落后,不留疤痕。
部分皮疹从斑疹→丘疹→疱疹→开始结痂,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 该病待征之一。 (3)有的痂疹愈合后,在正常皮肤上又有新的皮疹出现,故在病程中 可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 出诊期间,皮肤刺痒。
上述各种肝炎病毒,都以肝脏为侵袭对象(医学上称为嗜肝性),引起 肝脏病变,有相似的病状。
3、综合性预防措施
(1)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保护易感者; (2)家庭中注意个人卫生、 饮食卫生,培养幼儿有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水杯、牙刷等要 专用; (3)集体儿童机构的保教人员、炊事员等要定期进行体检,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不再直接接触儿奄; (4)注射用的针头、针管,用后彻底消毒,可用一次性注 射器; (5)对肝炎病人的食具、用具、玩具以及便盆、屎尿,均 应严格消毒,病人应隔离治疗;
3、预防
呼吸道隔离从出疹开始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一切用物及呼 吸道分泌物均应消毒处理,防止易感儿及孕妇接触病人。
(1)严格管理传染源
(2)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感儿童及孕妇可肌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VZIG),减毒活疫苗也有预防作用。
预防药物
(1)主动免疫
水痘减毒活疫苗(VZV Oka株)是第一种在许多国家被批准临床应用的人类疱 疹病毒疫苗。1995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水痘减毒活疫苗用于未 患过水痘的12月龄以上者,1次剂量为0.5m1皮下注射,12~15月龄初种, 4~6岁复种;1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注射2次,间隔4~8周。接种1剂疫苗后, 血清抗体阳性率超过95% 我国尚未将水痘疫苗接种纳人计划免疫中,但在部分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展过 水痘疫苗的试点接种,接种后的随访观察发现水痘疫苗对接种者具有较好的 保护率,接种7年后的保护率为77%,国产和进口水痘疫苗的保护率及安全 性相似。
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天花 几种主要疫苗及其预防的传染病 (1)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2)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3)百白破三联制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 (5)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 “种四苗、防六病” 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 疫苗。
(2)被动免疫
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是用高效价水痘痊愈期血清制备的,在接触 水痘患者4日内立即注射有预防效果,皮疹出现后再接种VZIG不会改变疾病 的病程。可用于高危易感人群(无水痘病史的免疫抑制者、生前5日内或生后 2日内母亲患水痘的新生儿)接触后预防。
二、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传染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传染性肝 炎、带状疱疹、狂犬病、手足口病
4、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3)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4)各学校和幼托机构要加强晨检,并做好晨检记录及因病缺 课记录,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发病动态。一旦发生流行性腮腺 炎,隔离患儿直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但至少要隔离14天。 (5)在流行季节前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 或减轻症状。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 腺炎的有效措施。当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行性 腮腺炎病例时,可应急接种疫苗,能有效终止流行性腮腺炎 的继续传播,对处于潜伏期的被感染对象,也能减轻病情。
(2)口腔黏膜会有改变; (3)开始出皮疹; (4)出疹一般持续3~4天,疹子出齐后开始消退,体温渐 恢复正常。
2、症状
(1)病初的症状和患感 冒差不多; (2)口腔黏膜会有改变; (3)开始出皮疹; (4)出疹一般持续3~ 4天,疹子出齐后开始消 退,体温渐恢复正常。
3、护理
(1)风疹病情轻.很少有并发症。发烧时卧床休息.多喝 开水。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2) 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病人。以防被传染。
特别是怀孕早期更应注意。
4、预防
控制和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其预防效果可达90%。
(1)接种疫苗
(2)控制传染源
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 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防止抓破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目前已明确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 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 T TV肝炎。甲肝和戊肝属于急性病症,多 由饮食、消化道感染引起,病程较短,多可以自限和痊愈。
乙肝和丙肝多为慢性病变,病情缠绵,活动性病变者易导致肝硬化甚至 肝癌。乙肝传染途径多为垂直传播和血液传播;丙肝为输血和静脉吸毒 传播。 2、症状
F.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G.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2)机构内防控
当流感已在社区流行时,同一机构内如在72小时内有二人或二 人以上出现流感样症状就应警惕,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一 旦确诊应要求患者入院治疗或居家休养,搞好个人卫生,尽 量避免、减少与他人接触。当确认为机构内暴发后,应按 《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 来执行。医院内感染暴发时,有关隔离防护等措施应参照相 关技术指南的规定来执行。
(3)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 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疫苗毒株的 更换由WHO根据全球监测结果来决定。
(二)腮腺炎
1、病因及传染途径 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
2、症状
(1)起病急,可有发烧、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表 现; (2)1~ 2天后腮腺肿大; (3)经4~5天腮肿消退。 3、护理 (1)注意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 (2)腮腺肿痛可用湿毛巾做冷敷,也可外敷清热解毒 的中药; (3)在腮肿期间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避免吃酸 的食物; (4)应用中药治疗。
3、预防
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
(1)个人卫生
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B.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C.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D.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 量居家休息。 E.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 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一)流行性感冒(流感)
1、病因及传染途径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
2、症状
在流感流行季节,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 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 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婴幼儿 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 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在小儿,流 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 症状较成人常见。
六病: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
一、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 、水痘
(一)麻疹 1、病因及传染途径 麻疹主要传播途径是(A.空气传播)12年考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 2、症状
(1)病初的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
3、护理
(1)病儿居室应保持至气新鲜; (2)注意眼部卫生; (3)注意鼻腔、口腔清洁; (4)饮食宜富于营养而容易消化; (5)出疹发高烧应采取降低体温的措施; (6)疹子“内陷”应注意有无并发症; (7)护理病儿的人,进入病儿所在居室要戴口罩。
4、预防
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接触者检疫3周,曾接 受被动免疫者检疫4周。
2、症状
潜伏期5~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 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
3、预防
(1)灭蚊防蚊 三带喙库蚊是一种野生蚊种,主要孳生于稻田和其它浅 地面积水中。成蚊活动范围较广,在野外栖息,偏嗜畜 血。因此,灭蚊时应根据三带喙库蚊的生态学特点采取 相应的措施。如:结合农业生产,可采取稻田养鱼或洒 药等措施,重点控制稻田蚊虫孽生;在畜圈内喷洒杀虫 剂等。 (2)预防接种
剂是丙种球蛋白。
(二)风疹
1、病因及传染途径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 沫传染。传染性较小。多见于5个月-5岁的幼 儿。
2、症状
(1)病初可有发烧、咳嗽、 流鼻涕等症状。多为低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 疹;皮疹很快布满全身,但 手心、脚心一般无皮疹。 (3)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蚊虫控制措施难以全面落实的情况下,疫苗接种成为控 制乙脑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应用的乙脑 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四)传染性肝炎 1、病因及传染途径 人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只是众多肝 炎中的一种。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病毒由患者的大便排除,通过血 液,性交及母婴传播。
1、病因及传染途径
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 传染性不强。多见于6个月-1岁半的幼儿。
2、症状
(1)起病突然,高 烧可达40度,食欲 差,但精神还好; (2)高烧3~4天后, 体温骤然下降,同时 面部及身上出现红色 疹子,经l~2日皮疹 全部退尽。
3、护理
高烧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烧药并配合物理降温法,降 低体温至38℃左右,以免因高烧而抽风。
(1)管理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病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增强人群免疫力 A、主动免疫
我国计划免疫定于8月龄初种,7岁时复种。应急接种时,最好在麻疹流行 季节前1个月。接种12日后产生抗体。
B、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患病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被动免疫。接触病人后5日内 注射可有保护作用。6日后注射后可减轻症状。有效期3~8周。常用的制
第三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预防
一、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 、水痘
二、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传染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传染性肝炎、带状疱疹、狂犬病、手足口病
三、细菌性传染病
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小儿结核病、 细菌性痢疾
地球上要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
4、预防
(1)避免接触患病的幼儿(最佳的预防措施);
(2)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
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四)水痘
1、病因及传染途径
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染。 2、症状
(1)病初1-2天有低烧,以后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 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 心性分布。
(6)避免“母婴传播”,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必要时及时 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患乙肝的母亲慎重对待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