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的营养特点和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第五章 营养素 脂肪.ppt
按营养价值分
• 非必需脂肪酸
• 必需脂肪酸
ω-3族和ω-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
可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血压、凝血、血脂、免疫反应、对伤口及感染的发炎反应 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构成脑与神经的主要脂类物质。
与智力发育、记忆等生理功能有一定关系,对婴儿及儿童的正常生长也是必要的
磷脂
• 磷脂中的第三个酸分子是结合了胆碱等取代基团 的磷酸分子,它使得磷脂溶于水,而磷脂的另两 个脂肪酸使它可以溶于脂肪。所以它可以充当乳 化剂。
LDL对HDL比例小于5 : 1(男人); 4.5 : 1(女人)时, 心脏病发生危 险性降低!
胆固醇高的食物有哪些
• 1. 动物脑。每100克猪脑含有胆固醇2571毫克,羊脑是2004, 牛脑是2447。
• 2.动物内脏。大致含量是每100内脏含200~400毫克胆固醇。 • 3.蛋黄。一个鸡蛋(以50克计)含胆固醇292.5毫克。 • 4.鱿鱼。每100克鱿鱼(鲜重,水分含量80.4%)含 胆固醇
268毫克。 • 5. 贝壳类。如鲜贝、赤贝、牡蛎、扇贝、鲍鱼、蛤蜊、螺类等
通常含有较多胆固醇,其含量一般在100~200毫克/100克。 • 6.其他,奶油、黄油、羊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脂 。
脂类代谢紊乱
消化吸收障碍:粪便中脂类过量,称为脂肪痢。最可能的原因 是胆汁缺乏,可能由于胆管结石、胆道狭窄、胆道蛔虫引起。 肥胖:体内脂肪过多,对于男子贮存的脂肪超过体重25%, 女子超过体重30%时便有显著肥胖。发生肥胖原因很多,如 吃的过多,体力活动太少,内分泌障碍及遗传性原因等。 脂肪肝:脂肪在肝脏中贮存过多。主要原因是输入肝脏的脂 肪过多,脂肪酸过多以及肝脏中脂蛋白合成障碍造成的。 酮症:发生主要原因是脂肪大量动用,肝生成酮体的速度超 过了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酮血症), 尿中出现酮体过多。酮体过多造成酸中毒。
三膳食脂肪PPT课件
讨论:哪些不良饮食习惯易造成肥胖? 第28页/共第412页7页/共41页
不良饮食方法导致肥胖原因:
第29页/共第412页8页/共41页
第30页/共第412页9页/共41页
第31页/共第413页0页/共41页
容易引起肥胖的饮食习惯: 不吃早饭、缺食 多食暴食 零食太多 吃得太快 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 吃饭时情绪不好 晚间大量吃夜宵
③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
脏病。高脂肪的摄入是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第35页/共第413页4页/共41页
2.脂肪摄入过少 膳食中脂肪摄入量不足势必增加糖类的
摄取量而减少了摄取其他营养素的可能, 并且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使患皮肤 干燥病的可能性增大。
第36页/共第413页5页/共41页
脂肪的消化吸收、膳食脂肪的营养评价
第38页/共第413页7页/共41页
第39页/共第413页8页/共41页
作业: 查找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资料,并用英文总结有哪些方法能降低胆固醇?
第40页/共第413页9页/共41页
第41页/共第414页0页/共4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1页/共41页
第8页/共4第1页7页/共41页
胆固醇以LDL形式在血液中流动时,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 以HDL的形式存在血液中时,则能够去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起疏 通血管、保护心脏的作用。
营养学基础-脂肪 PPT
3.其他氧化方式 脂肪酸的ω-氧化、 a-氧化、丙酸氧化
❖ (三)酮体的生成与酮症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 β-羟丁酸及丙酮,是脂肪
酸在肝脏中分解氧化时形成的分解产物。
肝脏缺乏氧化酮体的酶,不能氧化酮体,所以肝脏产生 的酮体需经血液运输到肝外组织进行氧化,是肌肉、尤其是 脑组织的重要能源。脑组织几乎不能氧化脂肪酸,但能利用 酮体,长期饥饿及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将代替葡萄糖成为脑 组织及肌肉的主要能源。
深海鱼油
200-3000米
EPA--畅通血管:被称为 “血管清道夫”,有助于保 持血管畅通,预防血栓产生, 阻止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发生; 清除血液中堆积的脂肪,预 防动脉硬化及阻止末梢血管 阻塞的发生。
四、类脂
❖ (一)磷脂(phospholipids) ❖ 1.磷脂功能 ❖ (1)参与细胞膜构成 (最重要功能)
4)与动物精子形成有关。
(4)必需脂肪酸的缺乏症: 生长缓慢、生殖障碍、皮肤病症(干燥、
脱屑、皮疹) (5)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不低于3%(占总能量的比)
❖ 4.EPA和DHA
EPA和DHA存在于鱼油尤其是深海冷 水鱼油中含量较多。
1.EPA和DHA可降低血小板凝聚,降低 血脂,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的流变性, 减少血栓的危险性。
25—30%
20—30%
思考
脂肪的高温热分解、氧化酸败及氢化对其营养价 值有何影响?
❖ (三)酮体的生成与酮症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 β-羟丁酸及丙酮,是脂肪
酸在肝脏中分解氧化时形成的分解产物。
肝脏缺乏氧化酮体的酶,不能氧化酮体,所以肝脏产生 的酮体需经血液运输到肝外组织进行氧化,是肌肉、尤其是 脑组织的重要能源。脑组织几乎不能氧化脂肪酸,但能利用 酮体,长期饥饿及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将代替葡萄糖成为脑 组织及肌肉的主要能源。
深海鱼油
200-3000米
EPA--畅通血管:被称为 “血管清道夫”,有助于保 持血管畅通,预防血栓产生, 阻止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发生; 清除血液中堆积的脂肪,预 防动脉硬化及阻止末梢血管 阻塞的发生。
四、类脂
❖ (一)磷脂(phospholipids) ❖ 1.磷脂功能 ❖ (1)参与细胞膜构成 (最重要功能)
4)与动物精子形成有关。
(4)必需脂肪酸的缺乏症: 生长缓慢、生殖障碍、皮肤病症(干燥、
脱屑、皮疹) (5)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来源及参考摄入量:
不低于3%(占总能量的比)
❖ 4.EPA和DHA
EPA和DHA存在于鱼油尤其是深海冷 水鱼油中含量较多。
1.EPA和DHA可降低血小板凝聚,降低 血脂,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的流变性, 减少血栓的危险性。
25—30%
20—30%
思考
脂肪的高温热分解、氧化酸败及氢化对其营养价 值有何影响?
脂肪的营养特点和PPT课件
控制脂肪摄入
为了预防肥胖症,应控制膳食中脂肪 的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 肪的摄入。
脂肪与心血管疾病பைடு நூலகம்
心血管疾病
高脂肪膳食,特别是高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降低脂肪摄入
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 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品的摄入。
脂肪与糖尿病
05
如何选择和摄入适量的 脂肪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
01
橄榄油、芝麻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
心血管健康。
02
深海鱼
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对大脑和视
网膜发育有益。
03
坚果
富含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质,同时也是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
糖尿病
高脂肪膳食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特别是肥胖症患者。
控制血糖和脂肪摄入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 同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脂肪与癌症
癌症风险
高脂肪膳食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健康脂肪来源
虽然高脂肪膳食会增加癌症风险,但是一些健康脂肪来源,如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对预防癌症有 益。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使用吸油 纸或吸油布来去除食材表面的 油脂。
为了预防肥胖症,应控制膳食中脂肪 的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 肪的摄入。
脂肪与心血管疾病பைடு நூலகம்
心血管疾病
高脂肪膳食,特别是高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降低脂肪摄入
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 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品的摄入。
脂肪与糖尿病
05
如何选择和摄入适量的 脂肪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
01
橄榄油、芝麻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
心血管健康。
02
深海鱼
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对大脑和视
网膜发育有益。
03
坚果
富含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质,同时也是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
糖尿病
高脂肪膳食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特别是肥胖症患者。
控制血糖和脂肪摄入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 同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脂肪与癌症
癌症风险
高脂肪膳食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健康脂肪来源
虽然高脂肪膳食会增加癌症风险,但是一些健康脂肪来源,如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对预防癌症有 益。
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使用吸油 纸或吸油布来去除食材表面的 油脂。
畜禽营养脂肪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脂肪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 利用,对于维持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 具有重要作用。
02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脂肪的消化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 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 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在小肠中,胰腺分泌的胰脂酶 和胆盐将脂肪进一步分解为更 小的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酸和甘油在进入小肠细胞 后,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 环,被身体各部分利用。
降低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产性能
过量的脂肪可能导致动物能量摄入 过多,而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从而降低生产性能,如生长速度、 繁殖能力等。
脂肪缺乏的影响
01
02
03
生长受阻
脂肪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 营养素之一,缺乏脂肪可 能导致动物生长受阻、发 育不良。
繁殖障碍
脂肪对于动物的生殖系统 至关重要,缺乏脂肪可能 导致繁殖障碍,如受精率 下降、胚胎发育不良等。
所需的脂肪来源之一。
混合脂肪
混合脂肪是指动物性脂肪和植物 性脂肪的混合物,其营养价值取
决于混合比例和来源。
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根据畜禽种类和生长阶段
不同畜禽种类和生长阶段对脂肪的需求不同,应合理控制脂肪的 摄入量,以满足畜禽生长和生产的需求。
根据饲料类型和营养成分
不同饲料类型和营养成分对脂肪的需求也不同,应合理搭配饲料, 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优】食品营养卫生脂肪PPT资料
(三)维生素的含量
维生素含量越多的脂肪,其营养价值越 高(见图1-3-6)。
图1-3-6 脂肪的维生素含量
四、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一)脂肪的酸败 脂肪在加工和贮藏中的变质现象称为
酸
败,油脂酸败后,气味、滋味不好,其中 的
必需脂肪酸与维生素受到了破坏,酸败后 的
分解产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作用。
低
血脂的作用;
动物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含量少,饱和脂肪酸
和
胆固醇含量高,有升高血脂的作用。
最理想的膳食脂肪构成(按能量计算):
(二)脂肪的消化率
脂肪的消化率越高,营养价值也越高。脂肪的 熔点接近或低于人体温,其消化率高,熔点在50℃ 以上的则不易被消化。
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消化率较高 黄油和奶油是乳融性脂肪,消化率较高 牛、羊脂肪熔点在40℃以上,消化率80%~90%
脂肪是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 成
化酸败(见图1-3-8)。
分(见图1-3-2)。 四、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图1-3-4 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的转变 牛、羊脂肪熔点在40℃以上,消化率80%~90% 脂溶性维生素可很好地溶于食物脂肪中, 图1-3-3 脂质的分类 四、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 较少,肉类中猪肉、羊肉含脂量较多,牛肉次之。 并随同脂肪在肠道被吸收。 酸具有许多生理功能(见图1-3-5)。 脂溶性维生素可很好地溶于食物脂肪中, 脂溶性维生素可很好地溶于食物脂肪中, 胆固醇含量高,有升高血脂的作用。 脂肪是体内的一种能量储备形式和主要供 膳食脂肪的主要来源主要是烹调油及各种食物所
[课件]脂类的营养作用PPT
长链(16C以上),饲料中大多为中短链、偶数碳 原子脂肪酸。
2.蜡质:是高级脂肪醇+脂肪酸,对植物有保护
作用,但对动物是负营养因子,本身几乎无任何 营养价值,且阻碍其他成分的消化。 3.植物性油脂类一般常温下为液态,称为油;动 物油脂类称为脂。
二、饲料中脂类物质的特点及含量 4.脂类含量
(1)同一植物籽实>叶>茎>根 (2)不同植物油脂含量
关于额外能量效应 1)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
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ME,使消化过程中能
量消耗减少,HI降低,使饲粮的NE增加的效应称
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当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
2)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 分吸收; 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 产的净能增加; 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 体脂的能耗; 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动 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
脂类水解
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 小 肠黏膜摄取这些微粒 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重新合 成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要点: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空肠
2.参与脂类消化的酶主要是胰脂肪酶、肠 脂肪酶和胆汁。 3.消化产物是甘油一酯、FA、胆酸、胆固 醇等,组成水溶性的易吸收的乳糜微粒。
2.蜡质:是高级脂肪醇+脂肪酸,对植物有保护
作用,但对动物是负营养因子,本身几乎无任何 营养价值,且阻碍其他成分的消化。 3.植物性油脂类一般常温下为液态,称为油;动 物油脂类称为脂。
二、饲料中脂类物质的特点及含量 4.脂类含量
(1)同一植物籽实>叶>茎>根 (2)不同植物油脂含量
关于额外能量效应 1)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
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ME,使消化过程中能
量消耗减少,HI降低,使饲粮的NE增加的效应称
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当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
2)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 分吸收; 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 产的净能增加; 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 体脂的能耗; 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动 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
脂类水解
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 小 肠黏膜摄取这些微粒 在小肠黏膜细胞中重新合 成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
要点:1.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空肠
2.参与脂类消化的酶主要是胰脂肪酶、肠 脂肪酶和胆汁。 3.消化产物是甘油一酯、FA、胆酸、胆固 醇等,组成水溶性的易吸收的乳糜微粒。
第六章脂肪营养学ppt课件
脂肪酸
甘油
瘤 胃
完全氢化
部分氢化
饱和脂肪 异构化脂肪
微生物分解
挥发性脂肪 酸 微生物合
酸
酸
成
支链脂肪酸
混 奇数碳脂肪酸
合 乳 糜 微 粒
小 肠
3 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及特点
⑴ 影响:① 动物;
② 饲料;
③ 饲养。
⑵ 特点:① 不饱和 饱和,必需脂肪酸减少。
② 脂肪酸异构变化,C18-烯、二烯、 三烯 C18.0酸(硬脂酸)。
5 皂化反应
脂肪+KOH(NaOH) 脂肪酸-K(或 Na)+甘油 ① 解释 皂化价 皂化一克油脂需KOH毫 克数
② 解释 皂化价大小与什么有关?
③ 皂化作用 对Ca、P、mg等消化率的
影响?
6 疏水性
保护动、植物、保护细胞的作用
7 脂肪质量的监测指标
① 酸价(可调之)
② 过氧化物价 在试样中加入碘化钾,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3)
要点:一、脂类的组成特性、分类
二、脂类的营养作用
三、单复胃动物对脂肪的消化代谢及区别
四、饲料脂肪对畜产品质量的影响
五、必需脂肪酸及其生物功能
六、专有名词 碘价、酸价、皂化价、氢化 作用、硬化作用、瘤胃氢化作用、饱和脂肪源自文库、不 饱脂肪酸、必需脂肪酸、非必需脂肪酸、加成反应、 酸败、乳縻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脂肪酸的营养 ppt课件
高级脂肪酸的钠盐——肥皂!
皂化:酯的碱性水解过程(不可逆)
1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脂肪 酸的营养
脂类
可皂化脂类 非皂化脂类
简单脂类 复合脂类
磷脂类 鞘脂类
糖脂类
脂蛋白质
固醇类 类胡萝卜素类 脂溶性维生素
13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 脂肪酸的营养
1. 脂类的熔点
取决于脂肪酸成分
脂肪酸有固定熔点 饱和度相同,与碳原子数成正比 碳原子数相同,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
2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 脂肪酸的营养
1.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含能高,适口性好 ➢热增耗低 转化为净能的效率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高 5~10% ➢特定动物的主要能源
额外能量效应
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23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脂肪 酸的营养
有机化合物如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氧化 分解时,结构中C-H键裂解,释放能量
6
动物营养与 饲料学第四 章 脂肪及脂 肪酸的营养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 大部分由C、H、O组成 含P、N、S等物质的类脂
7
动物营养与饲料 学第四章 脂肪及 脂肪酸的营养
真脂肪/中性脂肪/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类脂(compounds lipide),复合脂类
皂化:酯的碱性水解过程(不可逆)
1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脂肪 酸的营养
脂类
可皂化脂类 非皂化脂类
简单脂类 复合脂类
磷脂类 鞘脂类
糖脂类
脂蛋白质
固醇类 类胡萝卜素类 脂溶性维生素
13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 脂肪酸的营养
1. 脂类的熔点
取决于脂肪酸成分
脂肪酸有固定熔点 饱和度相同,与碳原子数成正比 碳原子数相同,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
2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 脂肪酸的营养
1.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含能高,适口性好 ➢热增耗低 转化为净能的效率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高 5~10% ➢特定动物的主要能源
额外能量效应
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23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四章 脂肪及脂肪 酸的营养
有机化合物如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氧化 分解时,结构中C-H键裂解,释放能量
6
动物营养与 饲料学第四 章 脂肪及脂 肪酸的营养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 大部分由C、H、O组成 含P、N、S等物质的类脂
7
动物营养与饲料 学第四章 脂肪及 脂肪酸的营养
真脂肪/中性脂肪/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类脂(compounds lipide),复合脂类
营养学基础脂肪(五)ppt课件
. 完全未被水解的脂肪亦能以乳胶微粒的形式直 接进入肠粘膜细胞,在内质网上合成的乳糜微 粒再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26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 动物和植物脂肪几乎完全吸收。食后2h ,可吸收24~41% ,4h后吸收53~ 71% ,6h后吸收68~86%,12h后吸收 97~99%。
27
第五节 脂类的转运和代谢
. 玉米胚的特点是富含脂肪,可作为良好的食 用油。 玉米胚油是优质食用油,可作凉拌用。 它含不饱和脂肪酸85%以上,亚油酸占 47 .8%。人体吸收率可达97%以上。玉米胚 油中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每100g油中 约含10mg。
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 . 根据双键的个数又将其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
多不饱和脂肪酸; . 按双键的位置又可分为n-3 (或ω-3) 系列和n
-6 (或ω-6) 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 CH3- (CH2) n-CH2-COOH
12
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 单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以植物油中含量较 多,比如橄榄油和茶油、花生油中含量高)能 降低血清总的胆固醇和LDL,且不降低HDL。
32
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
. 脂类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大小与不饱和脂肪 酸的多少和维生素E含量有关。不饱和脂肪 酸是不稳定的,容易氧化酸败。维生素E有 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脂类酸败。
26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 动物和植物脂肪几乎完全吸收。食后2h ,可吸收24~41% ,4h后吸收53~ 71% ,6h后吸收68~86%,12h后吸收 97~99%。
27
第五节 脂类的转运和代谢
. 玉米胚的特点是富含脂肪,可作为良好的食 用油。 玉米胚油是优质食用油,可作凉拌用。 它含不饱和脂肪酸85%以上,亚油酸占 47 .8%。人体吸收率可达97%以上。玉米胚 油中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每100g油中 约含10mg。
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 . 根据双键的个数又将其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
多不饱和脂肪酸; . 按双键的位置又可分为n-3 (或ω-3) 系列和n
-6 (或ω-6) 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 CH3- (CH2) n-CH2-COOH
12
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 单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以植物油中含量较 多,比如橄榄油和茶油、花生油中含量高)能 降低血清总的胆固醇和LDL,且不降低HDL。
32
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
. 脂类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大小与不饱和脂肪 酸的多少和维生素E含量有关。不饱和脂肪 酸是不稳定的,容易氧化酸败。维生素E有 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脂类酸败。
脂类营养与健康 ppt课件
资料
我国半数以上的劳动者在工作中 以坐和站立为主,行走时间很短。
许多成年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 久坐少动的活动上,看电视等是他们 闲暇时的主要活动。
参加锻炼的比例仅为14.1%。
《 NO.3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
吃动不平衡
高血压患者已达 1.6亿,每年引发心脑血管病250万 全国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 全国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
脂类营养与健康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周标 博士/教授
outline
一、高脂饮食与慢性病 二、脂类的营养特点 三、如何科学选择食用油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稻米 大豆 牛肝 猪脑 猪肉(肥) 鸡肉 牛乳 全鸡蛋 鸡蛋黄 草鱼 菜籽油 豆油
脂类的膳食来源
常见食物脂类含量
总脂肪/% 0.6
亚 油 酸/(占总脂 肪,%)
31.7
16.0
52.9
3.9
12.8
9.8
1.7
90.4
10.7
16.8
21.5
3.2
5.3
9.0
14.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脂类ppt课件
2. 功能
① 提供能量:1克食物脂肪在体内可产生 37.7kJ (9kcal) 的能量。
② 构成人体成分: 中性脂肪占体重的10%~20%,构成体脂肪 组织,其含量可因体力活动和营养状况而变化, 被称为动脂。 类脂占总脂量的1~5%,构成细胞膜的基本 成分,其含量稳定,不受机体活动和营养状况 的影响,被称为定脂。
2. 生理功能
① 降低血浆甘油三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血 管疾病。
② 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 血栓形成。 ③ 维持视觉功能,增强视力。
④ 与婴儿大脑发育关系密切。
五、脂肪的膳食参考摄入量
脂肪适宜摄入量(AI) ① 成人摄入脂肪能量占 总能量20~30%。
② 必需脂肪酸能量占总热能3%。 ③(n-6):(n-3)=(4~6):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朱明达 副教授 内工大化工学院食品生物系
第二节
脂类(lipids)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共同特点: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一、脂类的分类和功能
1. 分类
脂肪 (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s)
脂类 类脂 磷脂 (phospholipids) 固醇类 (sterols)
④ 胆固醇<300mg
六 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
全球每年约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其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我国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超过 100万,病人数量明显比以前增多,其中 事业有成的中年男性发病者显著增加。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
混合微团携带的脂肪消化产物与肠绒毛接触时 即破裂,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通过易化扩 散过程被吸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吸收的长 链脂肪酸(碳原子数在12个以上)与甘油一酯重 新合成甘油三酯,中、短链脂肪酸则可直接进入 门脉血液。肠粘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外 被一层蛋白质膜,这些外被蛋白质膜的脂质小滴 称为乳糜微粒,主要由甘油三酯和少量的磷脂、 胆固醇酯和蛋白质构成。乳糜微粒经胞饮作用的 逆过程逸出粘膜细胞,通过细胞间隙进入乳糜管, 后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进行转运。
代谢
饲料脂肪在体内代谢极为复杂。在日粮脂肪和 能量供给充足情况下,畜禽的脂肪组织主要以甘 油三酯的合成代谢为主,饥饿或机体需要热能时, 则以氧化分解代谢为主。脂肪水解产生的游离脂 肪酸和甘油,可分别参与代谢,最后氧化释放能 量供机体利用。脂肪细胞中脂肪代谢主要为了储 存过多的能量和通过脂肪代谢循环向血浆提供游 离脂肪酸。肌肉细胞中脂肪代谢主要为了供能, 是体内最主要的脂肪代谢库。肝细胞中脂肪代谢 主要是摄取血中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或脂蛋 白,然后转运到其他组织器官进行代谢 。
添加的效果
添加高水平的饲用脂肪对母猪具有重要的意义。 妊娠后期母猪的日粮中添加脂肪,母体可通过胎 盘将部分脂肪转运至仔猪体内沉积,使新生仔猪 体内储存的脂肪增加,同时提高仔猪肝糖元,有 利于胎儿生长发育及仔猪存活。哺乳期母猪添加 脂肪,可使乳中能量增高,泌乳量增加,仔猪的 能量摄取增加,从而提高日增重和仔猪成活率, 此外还能减少哺乳期间母猪体质量的损失,缩短 断奶至再配种的时间间隔。
wk.baidu.com
畜禽对饲粮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和 代谢
脂肪由于是非极性的,不能与水混溶, 所以必须先使其形成一种能溶于水的乳糜 微粒,才能通过小肠微绒毛将其吸收。可 概括为:脂肪水解→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 微粒→小肠粘膜摄取这些微粒→在小肠粘 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进 入血液循环。
消化
畜禽的脂肪酶仅对短、中链脂肪酸组成的脂肪有一定 消化作用,但随年龄增加,此酶分泌减少。 饲粮脂肪进 入十二指肠后与大量胰液和胆汁混合,在肠蠕动影响下, 脂肪乳化便于与胰脂酶在油—水交界面上充分接触。在胰 脂酶作用下甘油三酯水解产生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磷 脂由磷脂酶水解成溶血性卵磷脂。胆固醇酯由胆固醇酯水 解酶水解成胆固醇和脂肪酸。甘油一酯、脂肪酸和胆酸均 具有极性和非极性基团,三者可聚合在一起形成水溶性的 适于吸收的混合乳糜微粒。混合微粒既有极性基团又有非 极性基团,极性基团向外排列与水紧密接触,非极性基团 向内。混合微粒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内部的非极性的脂质 部分可携带大量的非极性化合物如固醇、脂溶性维生素、 类胡萝卜素等,否则这些物质不能被吸收。
摘要
对饲料工业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氨基酸、维生素及 微量元素方面,而对影响饲料质量关键因素的高能物质脂 肪的研究相对较少。现代养殖业的规模化生产对能量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仅靠谷实类能量饲料是难以满足 的,而在饲料中添加动物性脂肪,便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 题。不仅如此,添加动物性脂肪可以降低配料过程中的粉 尘,改善饲料的外观和风味,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等。为了合理利用脂肪,提高脂肪的 添加效果,更好的服务于畜禽的生产,本文主要从脂肪的 营养、分类、消化吸收代谢、应用及添加应注意的问题作 一简要综述。
提纲
• 脂肪的营养及分类 • 畜禽对饲粮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 脂肪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 脂肪在养牛中的应用 • 脂肪在养禽生产中的应用
脂肪的营养及分类
脂肪的能值是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 2.25倍,可见其在能量营养中尤为重要。脂 肪含量高的食糜通过胃肠道的速度比脂肪 含量低的食糜慢,这就使畜禽有更多的时 间消化、吸收其他养分。因此,在饲料中 添加脂肪可提高小肠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 质的消化率。日粮中添加脂肪往往会获得 比预期更多的能量,这个现象有时被称之 为“超能效应”或“额外代谢效应” 。
脂肪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 在母猪饲养中应用 • 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可能不足以满足泌乳需要,
导致母猪处于能量负平衡并动用体贮存。在泌乳 期间,体脂肪和体蛋白的损失能够引起繁殖功能 障碍,如异常发情,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降低 受胎率等。此外仔猪出生时,体内脂肪储备很少, 而作为主要能量储备的糖很快就被消耗,容易因 能量缺乏而死亡。故母猪饲粮营养中要特别注意 减少泌乳母猪营养的匮乏及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试验结论
• Tilton等研究表明,在母猪妊娠100天后和哺乳期饲粮中添 加脂肪可减少母猪哺乳期体重损失。Azain(1993)研究表 明,母猪从妊娠第91d至泌乳期第17d饲喂含10%中链甘 油三酯的日粮,使仔猪断奶时的存活率由80%提高到90%。 Shuron等(1986)研究发现,经产母猪自分娩前一周到产后 28d添加10%的脂肪,结果第21d的泌乳总量比不添加脂肪 的对照组高13.1%。Coffey等(1982)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 %的脂肪,饲喂妊娠109d的母猪直至产后21d,结果第 14d的产奶量要比不添加脂肪(等能量浓度日粮)的对照组 母猪高30%。美国堪萨斯州农业专家的在临产母猪日粮中 添5%的植物油,结果产下的仔猪成活率达100%,比对照 组高9%。
在仔猪饲养中的应用
仔猪消化道容积小,采食量少,生长快,在采食量无 法增大的情况下,饲料中添加脂肪是提高能量浓度的最佳 途径。仔猪哺乳期营养的主要来源是母乳,母乳干物质含 消化能为22.18KJ/kg,其中乳脂占全乳干物质的42%,提 供能量的62%,是哺乳仔猪的主要来源之一。初生仔猪的 能量贮存较少,3~5周龄时仔猪断奶后由采食母乳过渡到 采食以玉米一豆粕型为主的开食料,该料消化能很低,从 中难以获得足够能量和其它养分,造成仔猪生长缓慢或停 滞。再加上断奶应激,小肠绒毛缩短,消化道容积变小, 导致采食量下降,营养不良,生长受阻。此时饲粮中添加 脂肪,可改善饲粮的适口性,延长食糜在肠道内的排空时 间,提高养分在体内的消化及吸收,从而提高增重和饲料 报酬,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