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渡黄河
湘教版语文课件六下刘邓大军渡黄河
课文解析
邓小平坐在桌子的一头,仔细地看着地图。刘伯承则双手叉在腰 间,在屋里踱步沉思。就这样,刘伯承和邓小平在这间小小的指 挥所里,筹划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 (运用了动作描写。 “看、叉、踱步”等词语体现了他们部署计划时认真严谨、严 肃紧张的态度。) 当太行、冀南和豫皖苏部队同敌人连续打了几天几夜,把敌 人打得晕头转向,弄不清我军主力行动方向时,国民党郑州前线 司令部却发表电讯,说什么刘邓的军队南进受挫,被迫“西窜”。 可见,刘邓大军“明修栈道”的战术已经奏效。 (说明敌人已经上当中计,刘邓大军的战术取得明显效果。) 本来,国民党新调来的两师主力已挖了滩头阵地,因听指挥 部的情报,就放松了戒备,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 (本自然段的描写与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敌人已经麻 痹大意,突出计划部署的成功。)
课文解析
突然,两架敌人的侦察机,沿黄河由西向东飞来,一路投下许 多照明弹,顿时打破了夜的沉静。这时,站在船头、解开外衣的邓 小平,见敌机临空,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 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来轰炸机,我们全军已渡河 (划线的句子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充分表明了等 完毕了!” 小平同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幽默的性格。朗读时语调要亲切 诙谐,注意体现人物的幽默心理。) “是啊!”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眼镜,赞同地说:“不明修 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说完,他俩相视而笑。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成语是对此次渡河作战计划 战略技术的要点总结,同时很自然第引起下文。) (“他俩相视而笑”是会心地笑,说明他俩的看法是一致的, 也表明他俩对自己所部署的作战计划充满信心。) 第一部分(1—5)具体介绍刘邓大军开始渡黄河的情形。
《刘邓大军渡黄河》拓展阅读-《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7日晚,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于黄河渡口进行佯动,以及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于郓城以东地区钳制国民党军整编第5、第85师等部西进的配合下,刘、邓率4个纵队经巨野、定陶间先期跳出合围圈南进。11日,越过陇海路,以第1纵队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3纵队为左路,第2、第6纵队掩护中共中原局、野战军指挥机关为中路,向大别山疾进。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12个旅为第1梯队、以8个旅为第2梯队,先后尾追刘邓大军;另以4个旅在许昌、漯河等地侧击,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通警察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17日,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18日,又渡过沙河。20日,部队轻装向汝河急进。至23日,第3、第l、第2纵队在击退国民党军沿途少数阻击部队后,均渡过汝河,逼近淮河。当第6纵队和中原局、野战军直属队到达汝河北岸时,经平汉路赶来截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85师已占据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后有追兵3个整编师,仅距20余公里。据此,刘伯承、邓小平亲自察看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24日夜,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此战共歼敌8500人,其中俘敌4400人,毙伤4100人。但是刘邓大军也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失,军队伤亡过半,并且失掉了所有的重武器。
2 刘邓大军渡黄河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要从汉中出发去攻打西楚霸王项羽。 为了迷惑敌人,他表面上派了一些人去修复通往长安的栈道,项 羽以为修好栈道得一年半载,谁知刘邦暗中已率兵绕道打到了陈 仓,楚军慌忙抵抗,结果打败。 这是三十六计之第八计,意在示之以动,利其静为主。引申 开来,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 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 制胜。
2 刘邓大军渡黄河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为了彻底摧毁美蒋的重点进攻 ,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令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解放军晋察冀豫野战军一、二、 三、六四个纵队十二万人,在司令员刘伯承与政委邓小平的率领下,于同年 6月30日夜,在山东东河到河南濮城横亘300华里的地段上,采取偷渡和强 渡相结合的战术,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黄河,挺进中原,由内线作战转入外 线作战,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你能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 夜以继日: 指日夜不停。 想办法,定计划。
• 筹划:
离弦之箭:刚刚发射出去的箭,通常用来形容速度极快。 重兵把守:力量雄厚的军队守卫着(重要的地方)。 部署:安排,布置(人力、任务)。 伪装:课文中指军事上采取措施来隐蔽自己,迷惑敌人。
走进文本
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伯承:轻松 、 智慧
2刘邓大军渡黄河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刘邓大军渡黄河》教案
【导语】1947年6⽉30⽇,刘伯承、邓⼩平等⽼⼀辈⽆产阶级⾰命家率领12万⼤军,以台前县孙⼝为中⼼渡⼝,在东西长150公⾥河段上,强渡黄河,千⾥挺进⼤别⼭,揭开了⼈民解放战争进⼊战略进攻阶段的序幕,成为中国⾰命战争⼀个伟⼤的转折点。当地群众把刘邓⾸长乘船渡河的孙⼝渡⼝亲切地称为“将军渡”。⽆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
教学⽬标:
1.学会写本课的10个⽣字,理解本课的⽣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课⽂内容。
3.品读语⾔,体会其含义,感情刘伯承、邓⼩平的军事才能及军事家的风范。
学习⽂章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内容,感知刘伯承、邓⼩平的精⼼部署。
2、⽂章在表达顺序上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课时
⼀、导⼊课题
1.有谁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历史故事呢?请讲给同学们听听。
2.同学们听后,说说你们的体会吧?
3.提⽰课题:
我们今天要见识见识刘伯承、邓⼩平是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
4.板书课题:刘邓⼤军渡黄河。
⼆、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章写了什么内容,理清⽂章思路。
2.学⽣⾃读,读准字⾳,理解词义,了解⽂章的内容。
3.⾃学交流汇报。
(1)读准字⾳,辨别字形。
驻(zhù)捷(jié)侦(zhēn)署(shǔ)伪(wěi)毯(tǎn)碟(diě)筹(chóu)蹲(dūn)弦(xián)
(2)理解词语。
⼴阔⽆垠敏捷夜以继⽇序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3)⽂章的主要内容。
2022春湘教版语文六下《刘邓大军渡黄河》ppt课件
2、刘邓大军渡黄河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中心事件。 2-3、描写了夜色中的黄河,点出了渡河的黄河。 4、刘邓二人对胜利渡河充满信心。 5、交代了渡河的战略思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6-7、渡河前的准备工作。 8、指挥部的环境及临战前刘邓二人的反响。 9、交代了敌军的愚昧,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刘邓大军所采 取的战术的正确性。 10-11、交代国民党胡戒备情况及原因。 12、介绍了刘邓大军胜利渡过黄河及其意义。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二十六分。
可以在以下情况使用
不限次数的用于您个人/公司、企业 的商业演示。
拷贝模板中的内容用于其它幻灯片
母版中使用。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二十六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二十六分。
2、刘邓大军渡黄河
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
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
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
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
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
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 PPT模板:素材: PPT背景:图表: PPT下载:教程: 资料下载: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教案下载: PPT论坛: 1ppt 语文课件: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物理课件:
参观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参观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观后感500字7月2号下午,我参加了由旅游局党支部组织的去刘邓大军渡河纪念馆参观的活动,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在纪念馆广场重温了入党誓词,接着依次参观了纪念馆的门厅、强渡河战役厅、英烈厅和群众支前双拥厅。这次活动不仅使我了解了刘邓大军渡黄河的历史知识,接受了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而且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的内心一次次的受到震撼。
一、学习渡河精神。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展厅,这里陈列着一些珍藏的照片以及当时战场上使用的枪炮弹药,还有一些英烈的介绍和英雄事迹鞭策我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一切;室内的雕塑栩栩如生,再现了当时阳谷人。
民支持解放军的情景,使我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野战部队奋勇强渡黄河奋勇杀敌,夺取强渡黄河胜利的英雄事迹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孔月仙老人”的一些摄影作品,让我们见到了那些可亲可敬的老人,回味着革命的鱼水情深!让我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是军民团结的见证!
二、激发爱国热情。在强渡黄河战役中,千千万万将士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使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我们今天祖国的强盛崛起。今天的和平、和谐、和乐的生活环境是来之不易的,是一
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党。
三、坚定服务信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学习无数革命先烈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大无畏的精神,奋不顾身干好一切工作。作为一名景区工作人员,我要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勤于思考,刻苦学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转折在1947:刘邓大军浴血大别山
70年前的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了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解放战争开始进入国统区,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支队伍在大别山血战7个月,付出了重大牺牲,人员损失过半,换来了1947年年底历史的彻底转变,后来被人称之为大转折。这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艰难痛苦的历程,幸存的老兵们多年后回忆说:“红军、八路军是苦出来的,可到了大别山,那日
子比长征、抗美援朝还要苦……”进入大别山后,刘邓大军所面临的,不仅是残酷的现实和严峻的敌情,更面临着十几万人马的粮食供应问题。冬天即将来临,1947年的那个冬天,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寒冷……
从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算起,到1947年6月,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国共双方在战场上拼命厮杀,互有得失,双方都声称自己获得了重大胜利,国民党收复了大量“失地”,共产党则以解放区大部分城镇为代价,
文/萧雅文 葛红国 裴志海
转折在1947:
刘邓大军浴血大别山
▲ 刘邓大军渡黄河
换取了歼灭敌人大量兵力的胜利。
1947年2 月17 日,蒋介石在一个长篇大论的讲话中谈到军事方面,他踌躇满志地说:“一年余以来,政府要收复什么地方,就收复什么地方。所以在这种交通和军事情势之下,共产党绝对不能流窜幸存。现在共产党还想把政府拖倒,这无异是一个幻梦,某报反而替他们宣传,真是可笑之至!”蒋介石对共产党的轻视溢于言表。
对胜利时间的估计,毛泽东是慎重的,他说:“我们只要熬过明年(1947年)一年,后年就会好转。”“革命胜利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我过去曾说过,少则三年到五年,多则十年到十五年。”毛泽东很清楚国共军力之间的差距,和蒋介石的“可笑之至”一样,毛泽东的一个“熬”字,把共产党人面临的严峻形势说得清清楚楚。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什么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7
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8月2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部队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区,完成了千里跃进的任务。刘邓大军兵分三路千里跃进大别山,历时21天,行程千里,先后解放11座县城。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即从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着眼,制定了外线作战方针。出击中原、进军大别山即是这一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央军委在制定进军中原战略部署后,即对由哪支野战军出击大别山有所规划。
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一时难以承担外线作战、出击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与此相反,刘邓大军正面敌军较少,1947年春,刘邓大军北渡黄河后,蒋介石认为已将解放军驱过黄河,在建立所谓的“黄河防线”后,再难南渡,从而敢将原用于对付刘邓大军的王敬久集团调用于山东战场。国民党这种两翼进攻、中间防御,状如哑铃的战略体系,正利于刘邓大军中间突破,一举扭转战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5月4日,中央军委改变计划,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独立经营中原,并提出出大别山的可能。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随后,毛泽东又指示陈赓、谢富治集团渡黄河南进,向豫西、陕南、鄂北进击。至此,排除了刘邓大军出豫西的可能。8月上旬,刘邓大军自鲁西南向大别山跃进,开始了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历史性转折。
2022年 《拓展阅读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简介》优秀教案
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简介
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位于豫鲁两省交界黄河北岸孙口乡境——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中心渡口处,占地315平方米,共分9个展厅。第一展厅为序厅,中间为强渡黄河大型壁画,两侧是题词。第二展厅是战略态势,展示刘邓大军强度黄河前的形势。第三展厅是渡前准备,展示为强渡黄河所作的准备工作。第四展厅是强渡黄河,展示刘邓大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东起东阿西至濮县300余里,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实施宽大正面强渡,一举突破上有飞机轰炸、对岸有重兵把守的黄河天险。第五展厅为渡河战役,展示刘邓大军渡河后,在广阔的鲁西南平原上,攻郓城,战定陶,围六营,克羊山,连战连捷,歼灭正规部队万余人,继而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第六展厅为人民支前,展示在伟大的解放中,经过战火考验的台前人民,在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积极参军参战,开展生产,踊跃支前,为支援刘邓大军渡河作战、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奉献。第七展厅为革命儿女,展示参加渡河作战的重要将领。第八展厅为老区新貌,展示台前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再创老区辉煌。第九展厅为治黄成就,展示新成立后,台前在治理黄河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刘邓大军渡黄河默读课文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泥地小标题写
刘邓大军渡黄河默读课文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
别泥地小标题写
“非兵”
王怀信老人说,1947年的时候,他23岁。当时他们家就在现在的“将军渡”附近,那时不叫“将军渡”,叫孙口,是个渡口。说是个家,当时也就是在黄河河滩边上搭个棚子,在河滩里种点庄稼,平时以摆渡为生,黄河水没个准儿,滚来滚去,一涨水棚子就被冲走了,是居无定所呀!
有一天,曾司令来了,要他去当“非兵”。
什么是“非兵”?笔者很不理解,同去的当地同行“翻译”说,“非兵”就是“水兵”,也就是船工,当地方言,常把“水”念作“非”。
那“曾司令”又是谁呢?
台前县档案馆提供的一份资料中显示,这“曾司令”就是当时设在这里的“黄河河防指挥部”的司令曾宪辉,是专门负责刘邓大军渡河准备工作的。“黄河河防指挥部”下设7个大队和1个独立营,四大队和独立营驻防孙口。
刘伯承、邓小平渡黄河前召开动员大会。
笔者问老人家,怎么当上“非兵”的?
老人说,当“非兵”是有条件的,曾司令说,要不怕死,还得年轻,能摆渡、会凫水才行。他从小生活在黄河岸边,抛锚划桨、推舵使船都会,就被选上了。当了“非兵”就是当了兵,管饭,发饷,跟正规部队一样的待遇,还全家光荣。全村那么多人,只挑了30个。
老人感慨:“唉,都死了,30个人现在就剩下我了!”老人还说,他年轻的时候,浑身是劲,很能凫水。当“非兵”是有规矩的,穿着统一的衣服,晚上也不能回家,啥时候下河,啥时候摆船,都得听使唤,还经常操练,练划船、凫水。
渡船
说到渡船,王怀信老人说,老百姓家里的老船,早被国民党军破坏了。解放军用的渡船,大多是后来新造的。新造那个船,大的一次能运一连人,最小的也能坐十几个人。他们“非兵”专管摇船,最大的船上有10名“非兵”,一般一只船上有六七名“非兵”。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刘邓大军渡黄河》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源自文库
刘邓大军渡黄河课文_刘邓大军渡黄河教学设计
刘邓大军渡黄河课文_刘邓大军渡黄河教学设计课文《刘邓大军渡黄河》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1947年6月,在鲁西南前线,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12万大军,悄悄逼近国民党重兵把守的黄河防线。6
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开始强渡黄河。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刘伯承、邓小平来到黄河北岸的渡口。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夜色苍茫中,船工从苇丛深处推出一只只平头木船,刘伯承、邓小平敏捷地跳上船去,并肩站在船头。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突然,两架敌人的侦察机,沿黄河由西向东飞来,一路投下许多照明弹,顿时打破了夜的沉静。这时,站在船头、解开外衣的邓小平,见敌机临空,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来轰炸机,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是啊!”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眼镜,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说完,他俩相视而笑。刘伯承、邓小平显得那样轻松,胸有成竹。其实,为了使部队能顺利渡过黄河,他们精心部署,可一点儿都不轻松啊!渡河之前,刘伯承、邓小平把12万野战军主力集结起来,而让太行军区、冀南军区部队伪装成主力,在豫北发起攻势,跟敌人打得难解难分,同时指挥豫皖苏军区部队向开封以南地区佯施攻势,以转移敌人视线。此时,真正的主力部队正夜以继日地进行渡河的准备工作。指挥部设在一所农民的房子里,泥坯
墙,茅草顶,房间不大,四壁钉满了地图,中间摆着4张方桌,桌上铺着黄呢军毯。邓小平坐在桌子的一头,仔细地看着地图。刘伯承则双手叉在腰间,在屋里踱步沉思。就这样,刘伯承和邓小平在这间小小的指挥所里,筹划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当太行、冀南和豫皖苏部队同敌人连续打了几天几夜,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弄不清我军主力行动方向时,国民党郑州前线司令部却发表电讯,说什么刘邓的军队南进受挫,被迫“西窜”。可见,刘邓大军“明修栈道”的战术已经奏效。本来,国民党新调来的两师主力已挖了滩头阵地,因听指挥部的情报,就放松了戒备,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刘伯承、邓小平把渡河时间选在6月30日晚。夜,静得出奇,黄河北岸的我军将士悄悄地蹲在战壕里,各种渡河器材都准备停当,只等渡河命令下达。午夜时分,渡河命令下达了。我军大炮首先向南岸的敌军阵地开火,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寂静的夜空,火光映红了滚滚黄河水,千百只帆船载着我军健儿杀向黄河南岸。我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300余里地段上一举突破敌军防线,渡过了黄河天险。蒋介石鼓吹的“黄河战略”神话,只一夜工夫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的笑谈。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从此揭开了序幕。【学习目标】1.学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品读语言,体会其含义,感情刘伯承、邓小平的军事才能及军事家的风范。【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1.有谁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历史故事呢?请讲给同学们听听。2.同学们听后,说说你们的体
刘邓大军渡黄河
刘邓大军渡黄河
1947年6月,在鲁西南前线,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 委率领12万大军,悄悄逼近国民党重兵把守的黄河防线。
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开始强渡黄河。几天后的一个夜 晚,刘伯承、邓小平来到黄河北岸的渡口。
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 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夜色苍茫中,船工
本来,国民党新调来的两师主力已挖了滩头阵地,因听 指挥部的情报,就放松了戒备,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
刘伯承、邓小平把渡河时间选在6月30日晚。夜,静得出 奇,黄河北岸的我军将士悄悄地蹲在战壕里,各种渡河器材 都准备停当,只等渡河命令下达。
战前 谈笑风生 暗度陈仓
渡前 精心部署 明修栈道
第12自然段:讲刘、邓大军渡河成功以 午夜时分,渡河命令下及达取了得。战我斗军胜大利炮的首重先大向意南义岸。的敌军 阵地开火,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寂静的夜空,火光映红了滚滚 黄河水,千百只帆船载着我军健儿杀向黄河南岸。我野战军主 力4个纵队,在 300余里地段上一举突破敌军防线,渡过了黄河 天险。蒋介石鼓吹的“黄河战略”神话,只一夜工夫就烟消云
本文在记叙上采用了什么方法? 插叙,增强课文的生动性
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段吗?试试看
思考
1、刘邓大军渡过黄河了吗? 2、他们的成功渡河有什么重大意义 ?
3、被蒋介石称为“黄河战略”的神话,为什 么一夜之间就攻破了?
刘邓大军渡黄河
战前 谈笑风生 暗度陈仓
刘伯承、邓小平显得那样轻松,胸有成竹。其实,为了 使部队能顺利渡过黄河,他们精心部署(shǔ),可一点儿 都不轻松啊!
渡河之前,刘伯承、邓小平把 12万野战军主力集结起 来,而让太行军区这、是冀课南文军的区过渡部段队,伪将(课文w从ěi临)战装前成拉主回到力部,署在作战 豫北发起攻势,计划跟时敌的人情打况得介绍难。解对难比分“,显得同那时样指轻挥松豫”和皖“苏一军点区儿都 部队向开封以南不轻地松区”佯,施体攻会部势署,作以战转时移的精敌心人。视线。此时,真 正的主力部队正夜以继日地进行渡河的准备工作。
邓小平:诙谐风趣、临危不惧、 神态自若
刘伯承:轻松 、 智慧
渡河顺利 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 南岸急驶而去。 午夜时份……渡过了黄 河天险。 本来……部队根本未进 入阵地。
刘邓大军抢渡黄 河指挥部旧址
刘邓大军渡黄河处
刘伯承居室
刘帅当年用过 的桌椅床铺。
刘邓大军夜渡黄河时的情景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所使用过的木船
从苇丛深处推出一只只平头小木船,刘伯承、邓小平敏捷 (jié)地跳上船去,并肩站在船头。船像离弦( xián)之 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突然,两架敌人的侦察机,沿黄河由西向东飞来,一路 投下许多照明弹,顿时打破了夜的沉静。这时,站在船头、 解开外衣的邓小平,见敌机临空,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 “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 来轰炸机,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
《刘邓大军渡黄河》
7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全部渡过黄河,进 入鲁西南地区。
渡黄河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揭开了中国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这次胜利使得共产党由战略防 御转为战略进攻,为之后三大 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刘邓大军渡黄河》
2023-11-06
目 录
• 背景介绍 • 历史事件详细描述 • 历史照片和文物展示 • 历史评价和反思 • 相关历史人物介绍 • 结语和展望
01
背景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01
02
03
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 略者在北平附近挑起七七 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 全面爆发。
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和左 右江根据地的创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 、太岳区书记、中原局书记等职务,是刘邓大军的政委。
刘伯承(1892-1986)
四川开县人,早年曾参加护法战争,历任川军各部旅长、师长等职务。在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中原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务, 是刘邓大军的司令员。
对这段历史的展望和启示
历史影响
刘邓大军的渡河行动对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全面进攻。
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 《刘邓大军渡黄河》文本:概述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背景,战略意图和历史意义
概述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背景,战略意图和历史意义
位于台前县东南约10公里的孙口渡口,是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时的主要渡河点之一。1947年7月初,刘伯承、邓小平就是从这里渡过黄河,率军南征的。当地群众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一事件,把孙口渡口称为“将军渡”。
一、强渡黄河的条件
首先,从军事上分析。内战爆发前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正确分析了国共双方的实力,确立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根本战略思想,制定了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以游击战为辅的作战方法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按照中共中央的既定方针,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也使其在重点进攻中屡遭惨败,取得了消灭国民党军队112万人的重大战果,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减至373万,其中正规军由200万减至150万;人民解放军总兵力由127万增至195万,其中野战军由61万增至100万以上。在机动兵力上,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国民党的军队。这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使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条件。
其次,从政治上分析。中共中央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最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集团的原则,并针对农村、城市和国民党军队等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统战政策。在解放区,广泛进行土地改革,到1947年2月,各解放区约有2/3的地区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群众为保卫胜利成果,参军参战和支前的热情空前高涨,根据地更加巩固。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民主人士,一方面出于对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战、卖国政策的强烈愤慨,另一方面受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反美反蒋的爱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此伏彼起。至1947年初,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深深陷入到革命力量的两面夹击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时,站在船头、解开外衣的邓小平,见敌机 临空,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敌人怕我们渡河 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来轰炸机, 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 2、“是啊!”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眼镜,赞同 地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
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 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 向东流去。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黄河比作巨蟒,体现了黄河的 磅礴气势,也从侧面烘托出渡河 的艰险。
突然,两架敌人的侦察机,沿黄河由西向 东飞来,一路投下许多照明弹,顿时打破了夜 的沉静。这时,站在船头、解开外衣的邓小平, 见敌机临空,谈笑风生地对刘伯承说:“敌人 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 他们叫来轰炸机,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
拓展练习
1、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①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 呢?
②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 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缩写句子
①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 个树林。
②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捡起地上的 一片片碎纸。
3、仿照下列的修辞方法,分别写句子。
①鸟儿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拟 人)
②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 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比喻)
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关联词语。
a( )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 )行。
b( )你说得对,我们( )改 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
们( )照你的办。
刘邓大军渡黄河处
刘邓大军抢渡黄河指挥部旧址
刘伯承居室 刘帅当年用过的桌椅床铺。
刘邓大军夜渡黄河时的情景
暗度陈仓
1、有效实施战略技术。
指挥部设在一所农民的房子里,泥坯墙,茅草 顶,房间不大,四壁钉满了地图,中间摆着4张方 桌,桌上铺着黄呢军毯。邓小平坐在桌子的一头, 仔细地看着地图。刘伯承则双手叉在腰间,在屋 里踱步沉思。就这样,刘伯承和邓小平在这间小 小的指挥所里,筹(chóu)划出了一整套切实可 行的战略战术。
像发射出去的箭一样冲出去,形 容速度快。
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 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 主意。
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离弦之箭 胸有成竹
谈笑风生
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 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 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 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 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伯承、邓小平二人如何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强渡黄 河?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 伯承、邓小平精心部署作战计划? 自读课文,找出答案。
●导入 ●识字 ●课文 ●练习
1、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使课文 层次更清晰,突出了重点。
jié xián 捷弦
敏捷 离弦之箭 捷报 琴弦
shǔ 署
部署 署名
wěi chóu 伪筹
伪装 伪证
筹划 筹备
广阔无垠 离弦之箭 谈 笑风生 胸有成竹 难解难分 夜以继日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战前 谈笑风生 暗度陈仓
渡前 精心部署 明修栈道
机智勇敢 有勇有谋
战时 一举突破 渡过天险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要从汉中出发去攻打 西楚霸王项羽。为了迷惑敌人,他表面上派了一 些人去修复通往长安的栈道,项羽以为修好栈道 得一年半载,谁知刘邦暗中已率兵绕道打到了陈 仓,楚军慌忙抵抗,结果打败。
本来,国民党新调来的两师主力已挖了滩头阵地,因听 指挥部的情报,就放松了戒备,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
刘伯承、邓小平把渡河时间选在6月30日晚。夜,静得出 奇,黄河北岸的我军将士悄悄地蹲在战壕里,各种渡河器材 都准备停当,只等渡河命令下达。
4、精心设计渡河时间。
午夜时分,渡河命令下达了。我军大炮首先向南岸 的敌军阵地开火,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寂静的夜空, 火光映红了滚滚黄河水,千百只帆船载着我军健儿杀 向黄河南岸。我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300余里地段 上一举突破敌军防线,渡过了黄河天险。蒋介石鼓吹 的“黄河战略”神话,只一夜工夫就烟消云散,成为 历史的笑谈。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从此揭开了序幕。
“看”、“叉”、“踱步沉思”等词语体现了他们部 署时的精心、紧张严肃。
2、刘、邓二人工作态度严谨。
3、进一步诱敌深入。
当太行、冀南和豫皖苏部队同敌人连续打了几天几夜, 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弄不清我军主力行动方向时,国民党 郑州前线司令部却发表电讯,说什么刘邓的军队南进受挫, 被迫“西窜”。可见,刘邓大军“明修栈道”的战术已经奏 效。
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陈列的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所使用过的木船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
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
将军亭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处
结束
1947年6月,在鲁西南前线,刘伯承司令员、 邓小平政委率领12万大军,悄悄逼近国民党重兵 把守的黄河防线。
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开始强渡黄河。几天后 的一个夜晚,刘伯承、邓小平来到黄河北岸的渡 口。
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 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 夜色苍茫中,船工从苇丛深处推出一只只平头小木 船,刘伯承、邓小平敏捷(jié)地跳上船去,并 肩站在船头。船像离弦(xián)之箭,向黄河南岸 急驶而去。
1、从邓小平说的话可以看出邓小平的幽默、 风趣,他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刘伯承这句话不仅是对战略要素的总结, 引出下源自文库,更表明他对渡河必胜的信心。
刘伯承、邓小平显得那样轻松,胸有成竹。 其实,为了使部队能顺利渡过黄河,他们精 心部署(shǔ),可一点儿都不轻松啊!
明修栈道
渡河之前,刘伯承、邓小平把12万野战军 主力集结起来,而让太行军区、冀南军区部 队伪(wěi)装成主力,在豫北发起攻势,跟 敌人打得难解难分,同时指挥豫皖苏军区部 队向开封以南地区佯施攻势,以转移敌人视 线。此时,真正的主力部队正夜以继日地进 行渡河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