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式样建筑的旅游开发
窑洞民宿实施方案
![窑洞民宿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e84f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f.png)
窑洞民宿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窑洞民宿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住宿方式,它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深受游客喜爱。
窑洞民宿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为窑洞民宿的经营者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以确保窑洞民宿的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场地选择窑洞民宿的场地选择至关重要,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段,方便游客前来入住;2. 环境氛围:窑洞民宿应当选址于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地方,为游客提供愉悦的居住体验;3. 设施条件:场地应当具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安全设备,确保游客的居住安全和舒适度。
三、装修设计窑洞民宿的装修设计应当注重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风格。
具体要求包括:1. 保留传统元素:在装修设计中保留窑洞的原始风貌和传统特色,展现地域文化魅力;2. 注重舒适度: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舒适度标准,提升居住体验;3. 绿色环保:在装修材料和家具选择上注重环保性能,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四、服务标准窑洞民宿的服务标准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和再次入住率,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1. 服务流程:规范窑洞民宿的服务流程,包括接待、入住、用餐、娱乐等环节,确保服务质量;2. 培训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3. 客户关怀:建立客户档案,定期进行回访和关怀,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宣传推广窑洞民宿的宣传推广工作是吸引游客的关键,需要制定有效的宣传推广方案:1. 线上推广:通过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和曝光率;2. 线下推广:参加旅游展会、举办主题活动等方式,增加窑洞民宿的曝光度;3. 合作联盟:与当地旅游机构、景区合作,共同推广窑洞民宿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六、经营管理窑洞民宿的经营管理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经营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 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2. 品牌建设:加强窑洞民宿的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3. 创新发展: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窑洞式样建筑的旅游开发 PPT课件
![窑洞式样建筑的旅游开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a620ae7375a417876f8f11.png)
2020/3/30
28
2020/3/30
欧 彩 化 ,
和,风
式 美 整 格
学体豪 享效华 其 受果, 中
充强 欧 满调 式 强线 风 烈形 格 的流 色 动动 彩 感的 华 色变 丽
29
2020/3/30
现 观 艺 合 重
,。,居
代 富 红 反 室
有砖对空
质元多间 感素余的 ,的装布 新融饰局 颖入,与 别使崇使 致其尚用
2020/3/30
22
2020/3/30
•窑 洞 宾 馆 夜 景
23
2020/3/30
•窑 洞 宾 馆 外 景
24
2020/3/30
•窑 洞 宾 馆 标 间
25
2020/3/30
•窑 洞 宾 馆 双 人 间
26
凸显文革气息的窑洞
•
2020/3/30
是七为证的条黄农餐 老十主等先凳土村厅 式年,证进。,快都 拉代窑书积墙桌塌是 线的洞,极面子的仿 开报包餐分上是墙古 关纸厢厅子挂八,的 。、墙设、着仙地装
排的 子
31
馆,设计重点放在窑洞内部陈设设计上,强调原创、夸张、奇特,吸引 高端城市消费群体到窑洞体验生土建筑,进而给景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 益和工作机会。
环境的改造使得体验旅店本身成为了一件艺术品,旅店的特质对具备 知识和艺术兴趣的客人有特别的吸引力,在这里暂住与停留将是一次特 殊的体验,它将激发对艺术主题甚至社会价值的思考。
但在目前,很多已为废弃,生存状况岌岌可危,急待拯救与保护;而建筑 物一旦失去了人的正常使用,其颓败更日益加快。故而我们必需采用积极 的、建设性的方式来保护与发展之,这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2020/3/30
窑洞别墅_精品文档
![窑洞别墅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9d025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a.png)
窑洞别墅窑洞别墅: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引言:窑洞别墅在中国是一种独特而独特的住宅形式,源于古代人们利用自然地形优势,以窑洞为基础建造而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发展,窑洞别墅逐渐成为一种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同时具备现代舒适生活的住宅选择。
本文将从窑洞别墅的历史起源、设计理念以及生活体验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窑洞别墅的历史起源窑洞别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了躲避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寻求安全与舒适,开始在山脉和岩石中建造房屋。
利用自然地形的优势,人们将窑洞挖掘成房屋和生活空间。
这种居住方式不仅保护了人们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还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二、窑洞别墅的设计理念窑洞别墅在设计上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首先,优美的自然景观通常是窑洞别墅建筑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其次,窑洞别墅的设计常常采用绿色环保的理念,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窑洞别墅的设计还注重室内外的连接,通过利用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使住户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三、窑洞别墅的生活体验窑洞别墅的特殊设计和独特环境使得居住其中的人们能够享受到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
首先,窑洞别墅通常被刻画为温暖舒适的居住空间,这主要是由于其地下环境对室内温度的调节作用。
其次,窑洞别墅的安静环境和自然景观给人一种身心放松的感觉,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疲劳。
最后,窑洞别墅常常配备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包括空调、暖气等。
四、窑洞别墅的发展前景窑洞别墅正逐渐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尤其是那些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的人们。
窑洞别墅的发展前景是积极的,其结合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现代舒适的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的关注不断增加,窑洞别墅将成为未来住宅建筑的重要趋势之一。
结论:窑洞别墅作为一种独特的住宅形式,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其历史起源、设计理念以及生活体验都表明了窑洞别墅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陕北党家山村窑洞村落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
![陕北党家山村窑洞村落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22c46ce45c3b3567ec8b76.png)
陕北党家山村窑洞村落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摘要:基于对陕北窑洞村落的了解,加之在党家山村长期的实地体验和调查访谈,本文通过对党家山村落窑洞民居和传统民俗发展旅游的研究,提出开发“窑洞村落文化旅游”这种新型的乡村旅游方式,利用旅游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给当地村民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
论文从资源和设施两个方面分析了发展党家山村落窑洞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指出党家山村开发窑洞文化旅游面临旅游产品单一、客源市场不明确和知名度不高等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旅游产品开发、客源市场拓展和旅游市场营销等开发策略,希望“窑洞旅游”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上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也有助于促进陕北农村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陕北; 窑洞村落; 文化旅游; 党家山村; 开发策略引言陕西作为中国旅游资源大省,正面临着如何使旅游业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共生,产生一种观念崭新、具有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方式。
而窑洞作为西北地区,特别是陕北特有的一种居住类型,本身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黄土文化”。
众所周知,发展旅游可以带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
陕北的农村经济普遍比较落后,发展旅游可以直接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这比任何惠农的措施更有效、更快速、更直接。
除了有经济效益外,发展旅游还可以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有很多农民进城,也有很多农民从窑洞搬进了平房或是楼房,原始的窑洞村落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渐渐的消失,源远流长的窑洞村落民俗传统受到严重的挑战,保护民俗传统刻不容缓。
当然,陕北的那么多村落该如何保护,由谁来保护,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似乎是不可实现的。
然而,如果农民就是利用传统文化和窑洞村落为基础来发展旅游,那么有谁还会遗弃自家的窑洞呢?这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把窑洞民居和民俗传统保存下来,甚至会发扬光大。
本文选题“窑洞村落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因为我就是在陕北的窑洞村落中长大,对窑洞有很深厚的感情,也深知农民的不易与艰辛,并了解窑洞村落的旅游资源价值。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76950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e.png)
内容摘要
窑洞民居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窑洞一般由主窑、配房、 院落等组成,其中主窑是核心部分,分为窑掌、接口、灶房、卧室等区域。配房 则主要用于储存物品或作为辅助用房。院落则提供了充足的公共空间,方便了家 庭成员的生活和活动。这种布局方式既满足了居住需求,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 值观。
四、建议与对策
7、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和 研究窑洞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问题。通过合作,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 提高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结论
五、结论
综上所述,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文化不仅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艺术形式, 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民情和人文价值。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并 重视窑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创 新旅游产品、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社区参与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等多方面的 措施手段,实现窑洞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四、建议与对策
3、创新旅游产品: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开发多样化的窑洞旅游产品,如体 验式窑洞住宿、农家乐等,使游客在享受陕北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体验窑洞 文化。
四、建议与对策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窑洞文化和其旅游价值,提高公众对窑 洞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同时,对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 们具备传播和讲解窑洞文化的素质。
一、窑洞:黄土高原的独特建筑
一、窑洞:黄土高原的独特建筑
窑洞,源于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质条件。厚厚的黄土层为人们提供了挖掘窑洞 的便利。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充分利用了黄土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将人 的生活空间与大地紧密相连,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
二、窑洞文化:黄土高原的民俗 民情
窑洞。
![窑洞。](https://img.taocdn.com/s3/m/dd628021376baf1ffc4fadc2.png)
缺点 位于沟底靠山窑洞一般视野不
靠山窑
方量,又做到了与自然和谐的效果。其中沿沟窑饮水 开阔,战乱年代容易受到攻击。 便利,可避风沙,本地人称为“水食相连”之地。
地坑窑
建筑围合感强,冬暖夏凉,节约土防火性强,抗震性好。
量过大,相比靠山窑耗费的人
价值和历史价值,窑洞中的门窗也图案各异,造型优美。
一、作为传统民居村落的形式保护——山西汾西县师家沟古村落
二、窑洞作为历史建筑被原址保护——延安红色革命老区 枣园、王家坪革命旧址及名人旧居
二、窑洞作为历史建筑被原址保护和修缮——延安红色革命老区
毛 泽 东 卧 室
毛泽东旧居内警卫员卧室
凤凰山毛泽东旧居 室内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影像资料、传记等复原。
4.资源匮乏,就地取材,经济环保。
5.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 建筑形式。 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 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 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 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 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 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界。
土窑洞也可以很摩登
谢谢观看!!!
力不止一倍。
独立式窑洞
兼具窑洞的优点,便于修建,不受地形影响。建筑采 光、通风良好。
建筑寿命短
排水有妙招:
相对于靠崖窑和独立式窑院,地坑式窑院的缺点就是排水不力。主屋一般 朝南,在南边墙角会接着再向下挖十米左右,直径1.5-2米,用来收集雨水。
传统窑洞分析报告范文
![传统窑洞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0b45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a.png)
传统窑洞分析报告范文传统窑洞分析报告范文:本报告为对传统窑洞进行分析的研究报告。
传统窑洞,作为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使用优势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传统窑洞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历史背景:传统窑洞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由于其简单方便的建造方式和适应各种气候条件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农村地区。
窑洞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而在宋朝以后,窑洞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窑洞在中国北方地区尤为普及,成为了当地特有的建筑形式。
二、建筑特点:1. 地下室结构:传统窑洞通常由地下室和地面房间两部分组成。
地下室凭借自然地形和山体的保护,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2. 弯曲形状:传统窑洞采用弯曲的形状设计,使得洞内空间的变化更加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需求。
3. 可持续建筑:传统窑洞利用自然资源,如土壤和石块等,使得建造成本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环境可持续性。
三、使用优势:1. 保温效果好:由于地下室结构的窑洞可以有效隔离室外温度,使得室内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
这不仅节约了能源消耗,还给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2. 防冻解冻:窑洞的地下室可以防止地面上冻土与室内环境发生热交换,从而减少了建筑的受损风险。
3. 安全可靠:传统窑洞的建造材料常常采用天然石材和土壤,具有一定的抗震和防火性能,可以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
四、存在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窑洞的应用范围有所减少。
一方面,传统窑洞的修建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并不划算。
另一方面,窑洞的功能、空间布局等方面可能难以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
此外,珍贵的石材和土壤资源也在不断减少。
综上所述,传统窑洞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建筑特点的建筑形式,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发展和应用的挑战。
虽然传统窑洞存在一些问题,但其环保、节能等优势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陕西陈炉古镇窑洞民宿改造设计研究
![陕西陈炉古镇窑洞民宿改造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7d87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1.png)
陕西陈炉古镇窑洞民宿改造设计研究陕西陈炉古镇窑洞民宿改造设计研究一、引言陕西陈炉古镇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
这里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为了满足游客的居住需求,近年来,当地开始将古镇内的窑洞改造成民宿,以提供特色的住宿体验。
本文将从设计的角度探讨陕西陈炉古镇窑洞民宿的改造问题。
二、窑洞居住的特点窑洞是古代炼瓷工匠为了避寒保温而在地下挖掘的住所。
其结构简单而实用,具备一定的隔热和保温效果。
作为古镇一大特色的窑洞,其改造必须在尊重当地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现代人们对舒适居住环境的需要。
三、改造设计原则1. 保护原有结构:窑洞改造的前提是保持原有的结构和特点。
应避免过度改动,力求以最小的干扰保持原有的风貌和历史痕迹。
2. 舒适的居住环境:改造后的窑洞应满足现代居住的基本需求,如通风、采光、隔音等。
可以通过增加窗户、砌筑隔墙等方式来改善居住环境。
3. 注重环境生态:古镇的保护与修复应是一个整体工程,改造窑洞民宿时也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保护。
通过植物景观设计、水池建设等,营造出更加宜人的生态环境。
四、改造设计实施方案1. 窑洞空间规划:窑洞内部的划分是改造的重要环节。
可以将窑洞划分为起居区、厨房区、卧室区等功能区域,保证各个区域的隔离和使用便利。
2. 窑洞设施改善:改造时要增加通风口、窗户等设施,以提高室内的通风采光条件。
在卫生间和厨房等区域,应安装相应的排风系统和管道。
3. 室内装修设计:在保持窑洞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可以选用环保材料进行装修。
可以运用土木结构与石质材料,注重自然质感的表现。
家具以木质为主,打造温馨自然的居住环境。
4. 环境景观设计:在窑洞周边增添植物景观,如花草树木,为整个民宿增添生机和绿意。
同时,可以规划水池和露台等设施,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五、改造效果与意义通过改造窑洞民宿,可以实现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改造后的窑洞民宿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满足了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三门峡天井窑院原生态民俗度假村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三门峡天井窑院原生态民俗度假村项目的开发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68df8dff7ec4afe04a1dfd8.png)
三门峡天井窑院原生态民俗度假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马佳(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一、三门峡天井窑院基本情况介绍天井窑院,俗称地坑院,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呈现出“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现在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
其中历史最早,保存较完整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
天井窑院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深7米左右、宽3.2-3.5米的四方型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的窑洞供人居住。
很多窑洞里面用土坯垒成火炕供人们休息。
另外有一些窑洞,还在窑里挖有小拐窑,用于人们储藏粮食、蔬菜,放置柴草等杂物,以增加使用面积。
在设计出口时,是从窑院一角的窑洞内凿出一条斜坡通向地面,从而为住居住在里面的人提供一条进出的阶梯式通道。
三门峡天井窑院原生态民俗度假村项目拟选址在三门峡陕县张湾乡张赵村,紧临310国道,距市区12公里,属三门峡“一城三区两组团”的生态区范围。
总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60亩)。
二、建设三门峡天井窑院原生态民俗度假村项目的必要性1.三门峡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产业,而且仍将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及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消费热点。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一直是国际旅游和国内长线旅游的的主体产品。
三门峡作为国家级旅游线“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海内外旅游者十分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三门峡作为河南省的西大门,承担着东引西进的重任,是郑州、洛阳至西安的必经之路。
原产地文化的不可转移性使得三门峡在这条黄金旅游线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以天井窑院和豫西风情、黄河民间艺术展示、豫西特色餐饮为依托,建设一个民俗度假村,将会成为三门峡的龙头景点和黄河旅游带上新的兴奋点,对加快三门峡和河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井窑院是中国先民“穴居”历史的实物见证,是黄河文化的浓缩和杰出代表之一,在中国民居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有关陕北窑洞资料
![有关陕北窑洞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9aa2eceba1aa8114531d944.png)
有关陕北窑洞资料陕北窑洞介绍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
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
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
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
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
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
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
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针对传统在陕西省北部地区窑洞,基于窑洞及其开发环境,本文分析了窑洞建筑特点和使用价值及其发展陕西北部,然后指出,窑洞发展被减少到一个尴尬局面。
利用SWO 分析方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山洞被总结。
在优势方面,窑洞的生态优势为本地建筑,建于根据当地条件,解决土地、能源和环境问题在黄土高原,和丰富的美学价值本机功能。
的弱点,村庄布局缺乏完整性,交通不方便室内通风和照明不足,simpl模式和空间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
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 —4平方米的圆窗。
其特点是冬暖夏凉。
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
陕北窑洞建筑的困境与合理性开发
![陕北窑洞建筑的困境与合理性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ceeb0a2c89eb172dec63b7a8.png)
陕北窑洞建筑的困境与合理性开发陕北窑洞建筑的困境与合理性开发【摘要】窑洞是我国陕北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具有冬暖夏凉、节约土地的独特优点,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得到改良。
今年来,随着陕北地区经济的开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窑洞这一传统的居住形式,正在遭到破坏并逐渐消失,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让窑洞建筑继续焕发活力,进一步的合理性开发,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窑洞;民居;陕北;开发利用“穴〞作为人类最早的一种居住形式,在史书中具有详细的记载。
我们的祖先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开掘和开凿洞以此来躲避野兽的袭击、挡风遮雨、储存食物。
随着历史的开展,人类居住的建筑格局和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居住形式和建筑类型。
但由“穴〞而逐步形成的窑洞建筑却一直延用至今,不仅没有从中国建筑的开展史中消失,而且建筑形式和材料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陕北地区的窑洞建筑更具有代表性。
陕北处于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局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由于地理环境多以山地为主,土质坚硬,平原面积上,因此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多以穴居为主。
窑洞这一特殊的民居形式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了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陕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开展,当地居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窑洞这一传统建筑,不仅在建筑格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装饰形式也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兼顾使用功能的同时,更表达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窑洞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装饰特点和建筑形式,得到了国际建筑专家们的普遍认可,并认定为中国五大传统建筑之一。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陕北地区经济的高速开展,陕北地区的窑洞建筑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批具有文化研究价值的窑洞建筑遭到了破坏,陕北窑洞这一传统的民居建筑正逐步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
针对这一现状,如何让窑洞建筑继续焕发活力,进一步的合理性开发,使之适应现代化城市开展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宁夏彭阳窑洞民俗文化旅游村景观设计研究
![宁夏彭阳窑洞民俗文化旅游村景观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9bbb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e.png)
宁夏彭阳窑洞民俗文化旅游村景观设计研究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特色民俗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出游的重要选择。
宁夏彭阳窑洞民俗文化旅游村作为宁夏境内知名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其景观设计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一、前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旅游景区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面对此情况,如何打造一个有特色、吸引人的旅游景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景观设计。
因为在游客眼里,比起旅游设施的高低档,他们更注重的是景区美丽、特色的景观设计,这也就更好地体现了一个景区的品质。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宁夏彭阳窑洞民俗文化旅游村景观设计的研究,突显一个旅游景区的景观设计对于品质的重要性及应该如何营造。
二、宁夏彭阳窑洞民俗文化旅游村概述宁夏彭阳窑洞民俗文化旅游村是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景区沿袭了窑洞的特点,建有一系列的住宿、餐饮和娱乐设施,形成了一个集休闲、观光、互动于一体的度假村。
景区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饱含历史底蕴的文化。
景区建筑以穴居为主,既保留了古代化石时期的文化遗产,又具有红色基因,可以看到诸多革命时期的历史遗迹。
此外,景区还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亲自体验。
三、景观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在一个旅游景点内的建筑、道路、设施、花草树木及水面组成一个多层次的视觉空间系统,在节日装饰和游客活动中更是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艺术效果,而这些效果,应该是满足游客欣赏的条件之一。
好的景观设计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美好的生活情趣,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景观设计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既是景区的实质内容,又是提高旅游品质的关键因素。
景观设计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形式,主要以环境的美丽和个性化设计为主要目标,这也是创造美景的核心。
因此,对于一个旅游景区来说,好的景观设计能够带来很多的益处,包括提高人气、增强品牌效应、提升游客满意度、提升收益等。
陕北 窑洞建筑的发展方向
![陕北 窑洞建筑的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d5d6fb8da0116c175f0e4809.png)
陕北窑洞建筑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针对陕北窑洞现状的调研分析,对陕北地区继续保留和发展窑洞建筑,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思路和对策。
人类上古时期的地理气候形成了平均海拔为千米以上的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造就了窑洞这种居住形式。
目前我国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等五省区,陕西省的陕北窑洞因其特殊的高原地貌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支。
陕北窑洞有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窑洞式横穴,在近代,陕北窑洞曾支撑中国红色革命走向胜利。
靠崖式窑洞和独立式窑洞是其主要存在形式。
靠崖式窑洞:靠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
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
独立式窑洞:从建筑和结构形式上分析,独立式窑洞实质上是一种掩土的拱形建筑,先以夯土或砖石形成基墙,而后在其上用砖石起拱发券,最后上部覆土完成。
独立式窑洞四面临空,故布局灵活,可形成三合院、四合院以及窑洞混合院落,应用非常广泛。
21世纪以来,随着陕北黄土高原经济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的观念慢慢发生变化,在陕北地区窑洞被当成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急切地“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
2006年延安市杨家岭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杨家岭大部分居民都希望住商品房,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区购买商品房,其中年轻一代占绝大多数。
施工粗糙、品质低下、能耗极高的简易砖混房屋在黄土高原村镇已随处可见,缺乏个性的、形体过于简单的高层住宅在陕北延安等中等城市里也比比皆是,一方面能源和资源消耗成倍增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把陕北的城镇装扮的相当都市化、时尚化,让人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窑洞居住功能的地位正在受到商品住房的严重挑战,除了许多被废弃的窑洞之外,大部分保留的窑洞只被单纯的用做旅游建筑(“红色圣地游”和“黄土风情文化游”),与此同时延安市许多公共建筑也缺乏陕北地区的地域特色,窑洞对陕北地区建筑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小,目前窑洞发展在陕北地区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窑洞旅游
![窑洞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89396c09453610661ed9f446.png)
下花园区定方水乡窑洞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二0一二年一月十二日定方水乡窑洞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一、基本情况定方水乡位于下花园区西北部,属坝下丘陵地区,区域总面积104.6平方公里,全乡地理位置优越,下有京张高速、110国道,京张铁路,交通极为便利。
辖15个行政村,人口1万人。
该地区独特的黄土地貌,孕育着华夏儿女。
这片黄土地历经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
高原沟壑雄奇、苍凉而贫瘠,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
二、项目可行性依据该地区黄土储量三亿立方,61平方公里,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构成的粉砂为主,因而黄土地层构造质地均匀,抗压与抵抗破坏的强度都较高。
在挖掘窑洞之后,仍能保护土体自身的稳定。
黄土的这些特点,正是建造窑洞的优势。
另外,该地区的降雨偏少对在当地挖凿窑洞也十分有利。
黄土通常具有湿陷性,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黄土,遇到雨水浸湿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
但是黄土高原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剧烈。
整个黄土高原年均气温是6℃—14℃,年均降水量只有200毫米—700毫米。
整个黄土高原的降雨量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也就是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和山西南部的半湿润地区,到晋中、陕北、陇东等中部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就成了半干旱区域,再向西北就成了完全的干旱区。
以陕北的黄土高原为例,这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50毫米—6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6%—78%,非常适合建造窑洞。
窑洞要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
窑洞宽约4米,纵深约5米,高约3米,两壁的黄土面被刮切得十分平整光滑。
穹顶呈半圆形。
这使本来就比较宽敞的窑洞显得很高,空间很大。
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
窑洞的窗户是窑洞内光线的主要来源,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
三、项目规模预计建设宽约4米,纵深约5米,高约3米的窑洞建筑15间,在村什么部位。
试谈窑洞民居的营造
![试谈窑洞民居的营造](https://img.taocdn.com/s3/m/55c296cf580216fc710afd3c.png)
试谈窑洞民居的营造窑洞,是世界上现存最多的古代穴居形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穴居这种独特的居住原型,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逐步适应于特殊的气候地理区域,这种建筑形式表现出一种道法自然、天人相用的传统生态思想。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密切接触中,利用当地的土质材料,结合地形地貌,建造适合人们居住的窑洞建筑。
窑洞是一种特殊的原始生态建筑,利用黄土地区的地理条件,适应黄土高原的干旱气候,结合得天独厚的土资源,使它不仅成为适合黄土高原的民居形式,而且是最经济实用的民居建筑。
创造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生土文化,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供当地人民生活的千年宅居。
一、窑洞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1、气候条件的适宜性西北地区是我国地理、气候条件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有着独特的气候环境,漫长的冬季、风多、雨少、日照强度高,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贫乏,树木稀少,导致木料紧缺,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西北地区的生态民居建筑评价体系需要因地制宜,针对地区特点设计,由于窑洞依山就势修建,既节省建材又节约用地,还能使人们本能地回归到黄土中生活。
2、材料资源的优越性在黄土高原,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黄土是绝好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
在炎热的夏天,热量被黄土表层吸收,黄土深层的窑洞温度低于地表十几度,比较凉爽。
在严寒的冬季,地热温度由里向外发散热量,窑洞的温度又高于室外,使得居住环境十分舒适,而这种以生土为主体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绿色的建筑料。
3、技术条件的可行性窑洞主要有三种形式: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
最主要的是靠崖式和独立式。
靠崖式是在天然土壁开凿横洞,顶作成圆拱形,进口安上门窗就成了一间土窑。
这种窑洞往往数洞相连,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
独立式从建筑和结构形式上分析,实质是一种掩土的拱形建筑,先以夯土或砖石形成基墙,而后在其上用砖石起拱发券,最后上部覆土完成。
二、窑洞建筑的功能布局形式1、建筑布局单体窑洞的主体部分主要由窑顶、崖面、前墙所组成;门窗、火炕、烟囱等是窑洞构成的附属部分。
山西古建筑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探析
![山西古建筑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f4053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a.png)
山西古建筑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探析作者:刘林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06期摘要: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古迹,见证了一个地区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史,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山西是现阶段我国古建筑保存量最多的省份之一,被誉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
近年来,山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古建筑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何发挥其价值,有效开展开发建设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基于对山西古建筑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阐述其开发现状,并提出相关有效策略,旨在为山西古建筑旅游模式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旅游价值;开发价值;山西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古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不可移动性。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古建筑的保护以及开发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使古建筑重新焕发生机,要将其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发挥文化传播以及经济价值,实现古建筑的利用式保护,推动其历史文化内涵及思想得到传播和扩散,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山西古建筑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水平进一步增长。
因此,在发展实践中,要注重对山西古建筑的协调保护与开发,充分发挥古建筑的价值,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发展。
(一)古建筑旅游资源特点山西现存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根据当地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渊源,山西古建筑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主要存在以下6类古建筑。
一是宗教建筑。
以宗教风格为主,涉及道教和佛教等,并以唐代佛教风格最为明显,留存数量较多。
从建筑特征角度来看,现存有官式手法和地方手法两类。
二是塔类。
该类古建筑具有时间跨度长的特点,从北齐到明清时期均有留存。
建筑形式包括喇嘛式、楼阁式、密檐式和亭阁式等。
除了特点鲜明的佛塔,山西还存有具有本土文化意义的风水塔,按照建筑材料进行划分,有砖塔、铜塔、银塔、铁塔、石塔、琉璃塔、木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大的窑洞建筑群——
延安窑洞宾馆,在陕西延安杨家岭村建成开
放,成为延安圣地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住住农家窑,吃陕北特色的饭菜,欣赏陕北民歌、
安塞腰鼓,感受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 这一雄伟的整体纯石窑建筑群依山而建,共有从低到高8排268孔窑洞,按三星级标准建
造。建筑整体设计吸取了窑洞冬暖夏凉、天然调温的特点,并融入丰富多彩的陕北文化底
•
焦作孟州奥德兰红砖庄园窑洞宾馆
“窑洞”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被誉为“会呼吸的房子”,体现着人类建筑的高超智慧,浓缩着黄 土地的别样风情,成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样本”。 奥德兰红砖庄园的“窑洞宾馆”配备天然生态温泉洗浴,独具特色。宾馆餐厅内设有风格各异的贵 宾厅和雅致包间,特色的窑洞装修、纯朴温馨的店内环境,让您感到怀旧亲切;悠长的陕北民歌让您领 略到纯朴的民俗风情,另有黄土风情特色的农家小院“黄土人家”,经营有粤菜、川菜、鲁菜、苏菜及 当地风味小吃等多种美味佳肴,由名师主理,菜品丰富、口味地道。特色菜品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无污 染的,粗粮细作,让您身在孟州就能享受到各地小吃的独特美味。
图纸
谢谢!
33
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其中以
甘肃、陕西、山西、宁夏、河南等 地区的分布较为集中;河南西部的 三门峡的地坑院更为奇特。
3
窑洞建筑形式现状
[现状]
窑洞民居可以简单分为“土窑”和 “石(砖)窑”两大类。土窑的形 态变化不大,主要依黄土地带的不 同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而呈现不同 形式,常见的为靠崖式土窑和下沉
现 代
现 代 风 格 追 求 时 尚 与 潮 流 , 注
列东 别 组西 有 合放 一 ,在 番 是一 风 一起 情 种, 。 新产 它 潮生 把 、视 风 时觉 格 尚效 迥 、果 异 个完 、 性全 材 的不 料 风同 不 格的 同 排的
混 搭
混 搭 风 格 追 求 与 众 不 同 , 让 房 子
从而臻于永恒与伟大——这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原创能力的最有力明证
之一。 但在目前,很多已为废弃,生存状况岌岌可危,急待拯救与保护;而建
筑物一旦失去了人的正常使用,其颓败更日益加快。故而我们必需采用积
极的、建设性的方式来保护与发展之,这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2
窑洞分布现状
[概况]
在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传统民居 建筑的主要形态为“窑洞民居”,
窑洞式样建筑的旅游开发
1
窑洞建筑的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建筑中一种很重要的范式,而生土建筑是这其中 的一朵奇葩。如何传承延续并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中国设计师面前的一个 重要课题。它是一件真实质朴的建造,没有多余的装饰,符合国际主流对 于最优秀建筑的观念。继承并发展之,注入新的生命力,就会永远不过时,
式土窑。而对于石窑或砖窑,大体
上可分为沿山坡而建的靠山窑和独 立式窑洞两种。
4
设计意向:
1、艺术的、独特的设计: 利用窑洞自身鲜明的建筑特色,创作以单体窑洞为单位的微型体验旅 馆,设计重点放在窑洞内部陈设设计上,强调原创、夸张、奇特,吸引 高端城市消费群体到窑洞体验生土建筑,进而给景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
• 窑 洞 宾 馆 标 间
• 窑 洞 宾 馆 双 人 间
凸显文革气息的窑洞
是七 为 证 的 条 黄 农 餐 老十 主 等 先 凳 土 村 厅 式年 , 证 进 。 , 快 都 拉代 窑 书 积 墙 桌 塌 是 线的 洞 , 极 面 子 的 仿 开报 包 餐 分 上 是 墙 古 关纸 厢 厅 子 挂 八 , 的 。、 墙 设 、 着 仙 地 装 餐面计奖五桌面修 厅糊是状六,是, 的的以、十椅陕墙 开是窑结年子西面 关六洞婚代是的是
蕴:窑洞墙上挂着手工绘制的安塞农民画。镂空的格子窗上,贴着陕北剪纸,窗台上摆放 着鲜花。每排窑洞门前摆放着石磨、石碾和石桌椅,充满了浓郁的陕北农家气息。为适应
旅客不同需要,一些窑洞里放着床,另一些窑洞则是传统的火炕。窑洞内配有卫生间,生
活设施齐全,环境干净整洁。
• 窑 洞 宾 馆 夜 景
• 窑 洞 宾 馆 外 景
彩化 , 和, 风 美整 格 学体 豪 享效 华 受果 , 充强 满调 强线 烈形 的流 动动 感的 色变
欧 式
其 中 欧 式 风 格 色 彩 华丽
观艺 合 重 ,。 , 居 富红 反 室 有砖 对 空 质元 多 间 感素 余 的 ,的 装 布 新融 饰 局 颖入 , 与 别使 崇 使 致其 尚 用 看合功 起理能 来的的 自构完 然成美 美工结
益和工作机会。
环境的改造使得体验旅店本身成为了一件艺术品,旅店的特质对具备
知识和艺术兴趣的客人有特别的吸引力,在这里暂住与停留将是一次特
殊的体验,它将激发对艺术主题甚至社会价值的思考。
5
2、现代的、绿色的设计: 利用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窑洞居住形态的结合,将窑洞融入现代的材料及自然生态元素, 强调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力争改善窑洞旧有的脏乱差面貌,为当代人所用。 我们认为在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纲领性总策略之下,立足于当地具体实情,探讨原 生态建筑文化的发展与再生,是更为切实可行的正确方针与原则。
目前窑洞的修旧如旧只是传统单一的保护模式,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种尝试,
提出新的发展方向让人们认识到窑洞保存的价值和希望,这是符合世界发展低碳环保方向 的。
• 现 代 材 质 立 面 装 修
3、 保持乡土特征的设计: 利用装饰知识小幅度地修饰窑洞,注重乡土特色的表达,营造三代人共同生活的祥和画 面。这样成本低、改动小,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和生活习惯,着力达到表现农民生活质量的 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