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虚的各种妙方
补脾胃的方子有哪些中药配方

补脾胃的方子有哪些中药配方作为一名在养生保健领域中备受尊重的高级养生师,补脾胃可以说是我们工作的内容之一。
由于我个人擅长中药调理,因此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补脾胃的中药配方、食谱和偏方,并对其用量和制作步骤进行说明。
同时,我也将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养生建议,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补脾胃以获得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一、中药配方1. 六君子汤合剂:由人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甘草(3克)组成,这份方子是治疗脾胃虚弱的最佳选择。
在中药店中可以购买到成分单独的中药,也可以购买到成分混合的中药包。
2. 保和丸:由人参(5克)、白术(5克)、茯苓(5克)、甘草(1克)组成,如食欲不振、纳差、胃脘胀满有风寒感者,选择这个方子最好。
3. 回复安宁汤:由甘草(3克)、干姜(6克)、黄苓(9克)、白术(6克)、茯苓(9克)、半夏(6克)、泽泻(9克)、陈皮(6克)、桂枝(3克)组成,这个方子主要是用来治疗脾胃虚寒,同时伴有心悸、失眠、脾胃虚弱等症状。
4. 枳壳丸:由枳实(15克)、陈皮(8克)、车厘子仁(15克)组成,这个方子主要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和腹胀,特别是在胸口胀满、呃逆和消化不良方面表现得最好。
二、食谱1. 开水葱姜汤:大葱、姜切成小块,加入水中煮开,然后煮15分钟即可。
具有益气暖胃的作用,能够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还能促进肠胃蠕动。
2. 红枣糯米粥:将糯米和红枣放入电压力锅中加水,按照锅的说明煮熟即可。
红枣糯米粥具有益气补身的作用,同时也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3. 红豆薏米汤:红豆、薏米、桂圆和水一起放入电压力锅中煮熟即可。
该汤具有润肤的作用,还可以补气养血,改善身体的精神状态。
三、偏方1. 醋泡大葱:将大葱切成小段后,放入醋中浸泡10天左右即可。
该偏方可以助消化、祛风散寒,还可以改善食欲不振、大便稀等症状。
2. 红枣核桃饼:将红枣和核桃一起捣成泥,然后用火蒸成饼状即可。
最补脾胃的古方药是什么药名字

最补脾胃的古方药是什么药名字最补脾胃的古方药是什么药名字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相辅相成,但脾胃也是最易受损的器官。
所以,保护脾胃健康非常重要。
古方药在保护脾胃健康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六种最补脾胃的古方药,包括药名、用量、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芡实养心汤:芡实20克,山药20克,淮山20克,枸杞子10克,红枣5颗,水煎服。
用于脾肾不足、心神不宁等症状。
注意事项:服用时要注意大便是否正常,如果有便秘症状,应该减少芡实的用量。
2. 四君子汤:人参6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用于脾阳虚弱、气虚食少等症状。
注意事项:服用时要注意是否有口渴、口干等症状,如果有应该减少人参的用量。
3. 六君子汤:人参6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大枣5颗,细辛3克,水煎服。
用于脾胃气虚、食少便溏等症状。
注意事项:服用时要注意大便是否正常,如果有便溏症状,应该减少细辛的用量。
4. 保和丸:黄连6克,半夏6克,栀子6克,厚朴6克,甘草3克,制首乌6克,龙骨6克,牡蛎6克,水煎浸泡3次,去渣留汁,煎至浓缩成丸。
用于脾胃虚弱、气虚食少、口渴口干、便秘等症状。
注意事项:服用时要注意大便是否正常,如果有便秘症状,应该减少栀子和厚朴的用量。
5. 甘草泡枣汤:甘草12克,大枣20颗,水煮服。
用于脾胃虚弱、气虚食少等症状。
注意事项:服用时要注意是否有口渴、口干等症状,如果有应该减少甘草的用量。
6. 陈皮姜茶:陈皮10克,生姜10克,熬开后放入茶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用于脾胃虚弱、气虚食少、口渴口干等症状。
注意事项:服用时要注意是否有口渴、口干等症状,如果有应该减少生姜的用量。
以上六种古方药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对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用量和用药时间也不同。
建议在服用之前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身体情况的不同调整用药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运动也很重要。
补脾胃的几味中药配方大全图

补脾胃的几味中药配方大全图补脾胃是养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脾胃是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的程度。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会导致一系列病症,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泄泻等等。
针对这些症状,中药提供了许多治疗方案和配方,以下是一些补脾胃的中药配方大全以及相关的食谱或偏方。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方剂,它由人参、白术、茯苓和大枣四味中药组成。
这个方剂适用于脾虚气弱的人群,可以促进食欲,消化食物。
以下是制作四君子汤的步骤:1. 人参、白术、茯苓和大枣分别洗净。
2. 将大枣去核,切成两半。
3. 将以上材料放入煲水器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4. 开始煮,煮至水沸后再煮20分钟。
5. 关火,去除渣,将药汁喝下即可。
注意事项:1.四君子汤适用于脾虚气弱的人,不适用于寒性体质的人。
2.四君子汤不宜过量饮用,建议每次只饮用100毫升左右。
3.妊娠期妇女和孕妇不适合饮用四君子汤。
二、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配方,由人参、茯苓和白术三味中药组成。
这个方剂适用于脾气虚弱、腹胀、泄泻等症状。
以下是制作参苓白术散的步骤:1. 将人参、白术和茯苓三味中药分别洗净。
2. 将中药磨成粉末。
3. 每次饭前半小时,将2.5克参苓白术散倒入开水中,冲泡后服用。
注意事项:1. 参苓白术散不适用于肾虚、阳虚、血热、口干舌燥等病症的人群。
2. 参苓白术散的服用量应根据症状和体质而定。
三、茯苓六君子汤茯苓六君子汤是一种补脾胃的中药方剂,由茯苓、人参、白术、大枣、陈皮和神曲六味中药组成。
茯苓六君子汤可以补气养血、养肝和胃,提高人体免疫力。
以下是茯苓六君子汤的制作步骤:1. 将茯苓、人参、白术、大枣、陈皮和神曲六味中药分别洗净。
2. 将大枣去核,切成两半。
3. 将以上材料加入一个大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
4. 开始煮,煮至水沸后再煮20分钟。
5. 关火,去除渣,将药汁喝下即可。
注意事项:1. 茯苓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虚气弱、神疲乏力、胃口不佳等人群。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配方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配方作为高级养生师,对于调理人体脾胃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中药配方,配合饮食调理及运动调养进行综合调理。
下面就介绍一些中药药方,对于文中提到的食谱或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同时也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和养生建议。
一、四君子汤药材:人参15g,白术15g,陈皮10g,茯苓10g。
制作方法:将4味药材洗净后加水煮沸,用小火煎煮片刻即可。
用量:每次服用10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是一种名剂,最初由宋代医家张仲景开发而成。
汤味苦涩微甘,具有益气健脾化湿的效果。
但是四君子汤具有一定的温热性质,对于体质寒凉的人群来说,应小心服用。
此外,中药汤水在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以免药性过度损失或者煮糊。
二、健脾消食汤药材:枸杞子10g,白术15g,陈皮10g,玉竹10g,山药10g,茯苓10g。
制作方法:将6味药材捣碎后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即可。
用量:每次服用10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健脾消食汤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的人群。
但是中药材多味,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服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
此外,药材的制作方法也需要注意,过度煎煮会使药性损失,而过于浓缩则会产生副作用。
三、山楂粥材料:山楂50g,糯米100g,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山楂洗净去核,糯米泡水半小时后和山楂一起煮成粥,最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用量: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食用200g左右。
注意事项:山楂粥是一款非常传统的养生食谱,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
但是由于山楂性微温,善行腐败物,所以不宜过量使用。
另外在制作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糯米煮烂后再加入山楂,以免山楂过早失去营养价值。
四、白术健脾汤材料:白术15g,阿胶6g,桂圆肉适量。
制作方法:将白术煎水,阿胶加入煮沸的白术水中熔化,加入桂圆肉炖煮即可。
用量:每日一剂。
注意事项:白术健脾汤配方较简单,但是要注意用量,过量的话有可能引起胸腹胀满等不适症状。
补脾胃的名方大全中药

补脾胃的名方大全中药补脾胃是养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系统,一个健康的脾胃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免疫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一旦脾胃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
因此,如果有脾胃问题的人,应该尽早补养脾胃。
下面是一些名方大全中药和食谱,可以有效地帮助您补养脾胃。
一、黄连泻肝汤。
这是一款非常适合胃热积滞的方子,常用于治疗胃穿孔、胃溃疡等疾病。
其制作方法如下:1. 将草果、陈皮、黄连、半夏、泽泻等六味草药洗净备用。
2. 将黄连和泽泻用清水浸泡30分钟。
3. 将所有的草药放入煲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煎煮2个小时。
4. 煮好后滤去渣,放入适量的水使其再次煮开,即可。
这种汤应该空腹饮用,每日1至2次,每次200毫升即可。
注意事项:该方子对肝经虚寒和早期消化不良的人不宜使用;同时,孕妇和乳母也应该谨慎服用。
二、四神丸。
这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方子,可用于补脾胃和消暑除湿。
其原料包括人参、白术、茯苓、泽泻。
这种丸剂可以通过现成的中药店购买,也可以自行制作。
制作方法如下:1. 将人参、白术、茯苓、泽泻等四味草药洗净备用。
2. 将所有的草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
3. 将浸泡后的草药放入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改为小火慢煎,一直煮到草药变软为止。
4. 将煮好的草药滤去渣,剩下的汤液放入锅中,加入红糖,使其变得有点粘稠,即可。
上述制作的四神丸应该分3~4次取服,每次15颗左右即可。
这种中药方子是具有补脾胃,消暑除湿等功效的,尤其适合夏季使用。
注意事项:该方子对寒湿内盛、出汗过多和宿便严重的人不宜使用;同时,孕妇和乳母也应该谨慎服用。
三、苡仁茶。
苡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补脾胃的功效,可以帮助调理胃肠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其制作方法如下:1. 将苡仁用清水浸泡30分钟。
2. 将浸泡后的苡仁用适量的水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煮10~15分钟,即可。
中医养生之道调理脾虚的七个方法

中医养生之道调理脾虚的七个方法在中医养生中,脾虚是指人体脾胃功能的减退或失调。
脾虚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溏、乏力等。
针对脾虚的问题,中医提供了一些调理方法,下面将介绍七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方法一:合理饮食脾主运化,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
因此,合理饮食对于调理脾虚至关重要。
中医建议脾虚体质的人要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粥类、煮熟的蔬菜和水果等。
避免食用油腻、生冷、过于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方法二:调理作息脾胃喜欢有规律的生活,良好的作息可以调理脾虚。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尤其是早睡早起,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
晚餐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吃完,避免睡前进食。
方法三: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脾胃的功能。
中医建议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四:保持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会影响脾胃功能,易导致脾虚。
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可以通过冥想、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放松,缓解压力,提高脾胃的功能。
方法五:适当补益脾虚的人可适当进行补益。
中医推荐的补益方法包括食补和药补。
食补方面,可选择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如山药、红枣、糯米等;药补方面,可根据脾虚的具体症状选用适当的中药,如党参、黄芪等。
方法六:穴位按摩按摩适当的穴位可以刺激脾胃功能,有助于调理脾虚。
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关元、中脘等穴位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可以通过指压、按摩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方法七:中医药膳疗法中医药膳疗法是一种通过食物疗法来调理脾虚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药膳食材,如黄精、山药、糯米等,搭配烹饪方法制作成具有调理脾虚功效的药膳。
例如,可以炖制脾补汤、蜜枣粥等,运用这些药膳来调理脾虚。
综上所述,脾虚是中医养生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作息、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补益、穴位按摩和中医药膳疗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调理脾虚。
通过这七个方法的结合应用,我们可以改善脾虚症状,提升整体的身体健康水平。
补脾胃虚的中药方剂大全配方

补脾胃虚的中药方剂大全配方补脾胃虚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中药有很好的调理功效,以下是关于补脾胃虚的中药方剂大全配方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四君子汤方剂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生姜配方制作:1.将生姜洗净切片,茯苓洗净切片,人参去皮切片;2.将以上材料加清水适量放入锅中,以大火烧开后再改成小火煮20分钟;3.最后加入白术煮5分钟即可。
用量及使用方法:每天饭前或饭后服用,一次20克,可将药材放入袋中,加入水中煮沸,每天1-2次。
相关注意事项:四君子汤适合脾胃气虚而食少、腹胀、便溏、面色无华等症状者。
孕妇和体质虚弱者,应先咨询医师后使用。
二、六君子汤方剂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生姜配方制作:1.将人参去皮切片,茯苓洗净切片,白术洗净切片,甘草两头切掉,大枣去核;2.将以上材料加清水适量放入锅中,以大火烧开后再改成小火煮40分钟;3.最后加入生姜煮5分钟即可。
用量及使用方法:每次饭前或饭后,一次20克,可将材料放入袋中加水煮沏,每日1~2次。
相关注意事项:六君子汤适合有食欲不振、腹泻、易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的人群。
孕妇和肾脏病患者应避免使用该方剂。
三、大麻花生糯米粥配方组成:大麻(30g)、花生(30g)、糯米(100g)配方制作:1.去壳的花生用清水洗净放入盆中,与加糯米一起泡制30分钟;2.把大麻洗净、切细,并用沸水焯一下;3.将泡好的糯米和花生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熬到粥稠度合适,加入葱花、盐等调味料即可。
使用及剂量:每日1次,可以作为正餐食用。
相关注意事项:大麻花生糯米粥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过度、营养不良、大便缺乏等人群,一般每周2~3次、每次食用250ml左右。
四、生薏米粥组成:生薏米(50g)、米(100g)配方制作:1.将生薏米清洗干净,浸泡20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2.将米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1;5倍的水,大火煮沸25分钟;3.最后加入生薏米,改成小火再煮半小时即可。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

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作为高级养生师,我们深知脾胃是人体消化的重要器官,从而也意识到补脾胃至关重要。
中药材中有许多具有益于脾胃健康的药材,这些药材从中制成的中药药方可以有效地调养脾胃,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御疾病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补脾胃的中药药方大全,并对文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的中药药方。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可以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提高人体能量水平。
四君子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每日2-3次,每次喝一碗。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适合虚弱体质、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禁忌于腹泻、感染性疾病患者。
二、八珍汤八珍汤同样也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的中药药方。
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川芎、大枣、炙甘草八味中药组成,可以提升气血活力,调养脾胃功能。
八珍汤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人参1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大枣5枚、炙甘草5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汤,每日2-3次,每次喝一碗。
注意事项:八珍汤适合气血不足、体虚乏力的人群食用,禁忌于感染性疾病患者。
三、归脾丸归脾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药方,由当归、白术、炙甘草、芍药、茯苓、陈皮、枸杞子、山药等多味中药组成,可以促进消化功能,加强身体免疫力。
归脾丸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材料:当归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芍药1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枸杞子10克、山药10克。
做法:中药材洗净,磨成细粉,用蜂蜜等搅拌成团,并根据需要制成丸子,每日2-3次,每次服用8粒。
注意事项:归脾丸适合体质虚弱、身体疲乏的人群食用,禁忌于孕妇和出血性疾病患者。
四、益胃汤益胃汤是一种具有很好的补脾胃功能的中药药方,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胃消食、促进食欲的作用。
健脾补气古方调理法

健脾补气古方调理法健康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健康包括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其中,脾脏的健康对于身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如果脾气衰弱,就容易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问题。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古方调理法来改善脾气的健康,使身体更加健康有活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方调理法,帮助大家增强脾气的功能。
一、人参芋头鸡汤人参被视为滋补圣品,在传统中医中有很高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补气,还可以增强脾脏的功能。
搭配芋头和鸡肉,可以制作一道美味的汤品,增强脾脏的健康。
具体材料和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鸡肉- 芋头- 人参- 姜片- 料酒- 盐制作方法:1. 准备好鸡肉、芋头和人参,分别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芋头和姜片,煮至芋头变烂。
3. 加入鸡肉和人参,继续煮至鸡肉熟透。
4.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和料酒,煮开即可。
这道汤品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
二、党参茯苓薏仁粥党参、茯苓和薏仁都是中药材,它们常被用于调理脾气虚弱的人。
制作一碗党参茯苓薏仁粥,对于增强脾脏功能非常有效。
具体材料和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党参- 茯苓- 薏仁- 糯米- 冰糖制作方法:1. 将党参、茯苓和薏仁炒香。
2. 将糯米洗净后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 将炒香的党参、茯苓和薏仁放入锅中,用中小火煮熟。
4. 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党参茯苓薏仁粥既可口又有助于增强脾气功能,适合脾气虚弱的人食用。
三、生姜红枣红糖水生姜、红枣和红糖都具有温补效果,可以起到补气健脾的作用。
制作生姜红枣红糖水非常简单,只需准备以下材料:材料:- 生姜- 红枣- 红糖- 清水制作方法:1. 生姜切成薄片,红枣剥去核。
2. 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生姜和红枣,用中小火煮约20分钟。
3. 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
4. 继续加热至红糖完全融化,即可享用。
生姜红枣红糖水温暖身心,补气健脾,是一道非常适合冬季饮用的古方调理法。
古方调理法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对于改善脾气虚弱的问题仍然有效。
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方子有哪些补脾胃虚弱一直是中医养生理论中重要的事项之一。
补脾胃虚弱要从“脾”、“胃”两个方面出发,因为脾土藏气,胃土培元,所以通过中药调养脾胃,可以改善胃口偏失、食欲不振等症状。
本文将从中药角度介绍一些补脾胃虚弱的中药方子及注意事项,同时提出养生建议,望能为广大人群提供有益的养生指导。
一、中药养生补脾胃虚弱的方子介绍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方,原材料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调制而成。
其中的人参可以益气生津,白术可以健脾胃,茯苓可以消积滞,甘草可以调和诸药。
四君子汤的制作方法如下:制作材料: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9克。
煮法:四味中药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煎煮,直至减少一半。
去渣,加红糖调味,即可饮用,一日一剂,早晚服用。
2.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四君子汤的升级版,加入了陈皮、半夏两味中药,可以对脾胃虚寒的人群有很好的效果。
六君子汤的制作方法如下:制作材料: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各9克,半夏6克。
煮法:五味中药(除半夏)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加入半夏,再煮10分钟,出汤后去渣,加红糖调味即可。
一日一剂,早晚服用。
3.健脾丸:健脾丸是一种市售的补脾药物,使用方便,口感也不错。
该药物的原料包括炊、陈皮、扁豆、白术、薏苡仁、山药等中草药,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处于的症状。
健脾丸使用方法:每次口服6-9克,一日3次,早普及晚各一次。
4.草乌补脾颗粒:草乌补脾颗粒是一种新型的细粒中药,原材料包括草乌、黄精、党参、白术、山药等中草药,可以有效调养脾胃。
草乌补脾颗粒使用方法:每次口服5-10克,一日3次,早普及晚各一次。
二、中药方子的注意事项1.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避免出现副作用。
2.如果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出现过敏、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中药,并向医生反映情况。
3.使用中药方子的时候,应按照剂量准确使用,不可随意加减药量。
健脾四神汤标准配方

健脾四神汤标准配方健脾四神汤是一种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它由四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补气养血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健脾四神汤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健脾四神汤的主要成分。
它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的作用,白术能健脾胃、利水消肿,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甘草则能和中调和诸药。
这四味中药相互搭配,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健脾四神汤的标准配方。
按照《伤寒论》的记载,健脾四神汤的标准配方为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6克。
这就是健脾四神汤的标准配方,每味中药的用量都是经过严格计算和协调的,能够达到最佳的药效。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健脾四神汤的制作方法。
首先,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按照标准配方的比例称量好。
然后,将这四味中药放入药材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片刻。
接着,将药材包放入煮沸的水中,用中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
最后,取出药材包,将药汁倒出,即可饮用。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健脾四神汤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健脾四神汤是一种中医药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补气养血的功效。
其标准配方为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只需将药材按照配方比例称量、煎煮即可。
健脾四神汤在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中医药方。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健脾四神汤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中医药方,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脾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若脾胃功能出现问题,会导致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
为了保持脾胃的健康,除了日常饮食起居的注意,中药方子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养方式。
以下是6个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大全。
一、四神汤四神汤是一款非常经典的脾胃温补方,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原料: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等份。
制法:将四味药材洗净,加水煮沸后转慢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每次50ml。
注意事项:四神汤口感较苦,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同时不宜在空腹时服用。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款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原料:人参、白术、茯苓、砂仁各等份。
制法:将四味药材洗净,加水煮沸后转慢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每次50ml。
注意事项:四君子汤口感较苦,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同时不宜在空腹时服用。
三、黄精八君子汤黄精八君子汤是一款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原料:黄精、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干姜、甘草各适量。
制法:将八味药材洗净,放在砂锅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每次50ml。
注意事项:黄精八君子汤口感较苦,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同时不宜在空腹时服用。
四、人参党参汤人参党参汤是一款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如下:原料:人参、党参、茯苓、白术、半夏各适量。
制法:将五味药材洗净,放在砂锅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分3次服用,每次50ml。
注意事项:人参党参汤口感较苦,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同时不宜在空腹时服用。
五、当归四物汤当归四物汤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温补脾胃的中药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古方调脾胃的方法脾胃病三味方

古方调脾胃的方法脾胃病三味方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它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常常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发各种脾胃疾病。
在中医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古方调理脾胃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方调脾胃的方法。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和陈皮四味药材组成。
其中,白术能健脾利水,益胃和中;白茯苓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健脾的作用;白芍药能养血和胃,调理脾胃;陈皮有理气健脾的功效。
四味药材合用可以健脾胃,调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二、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四君子汤的升级版,由四君子汤的成分基础上增加了制半夏和生姜。
制半夏具有健脾胃、止呕涩肠的作用;生姜具有温中止呕、祛寒化痰的作用。
六君子汤对于脾胃虚寒、寒湿侵袭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三、四逆散四逆散是一种调理脾胃的方法,在古方中的应用相对较广。
它由附子、白术、干姜和生姜四味药材组成,能温中散寒,调理脾胃功能。
附子具有温中散寒、祛寒止痛的作用;白术具有健脾和中、益气补虚的作用;干姜和生姜具有温中祛寒的作用。
四味药材合用可以改善脾胃寒凉,增强脾胃功能。
四、四君子加半夏汤四君子加半夏汤是一种调理脾胃的方法,适用于脾胃湿滞、气滞痰湿的病症。
它由四君子汤的成分基础上增加了制半夏。
半夏能降逆、化痰、利气,对于脾胃湿滞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五、香砂养胃散香砂养胃散是一种调理脾胃的方法,由干姜、砂仁、白芍药、白朮、茯苓、陈皮和甘草等多味药材组成。
干姜能温中散寒,砂仁能行气止痛,白芍药能养血和胃,白术能健脾和中,茯苓能利水健脾,陈皮能理气健脾,甘草具有调和各种药材的功效。
香砂养胃散能调理脾胃气滞、胃气下陷等病症。
以上所述的几种古方调脾胃的方法,都能对于脾胃功能失调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然而,在使用古方调理脾胃时应注意剂量和时间的掌握,同时结合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
另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也是保持脾胃健康的重要方面,可适当减少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护脾胃健康。
健脾养胃中医秘方

健脾养胃中医秘方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脾胃被认为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现代生活中的均衡饮食和高压生活方式常常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问题。
为了改善脾胃功能,中医秘方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经典健脾养胃中医秘方的介绍。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健脾养胃秘方之一。
它由白术、茯苓、党参和甘草组成,可以调和脾胃的功能,增强消化力。
白术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党参有补气养神的作用,甘草可以增强药物的效用并缓解不适感。
四君子汤不仅适用于脾胃虚弱及消化不良的患者,还可用于脾胃功能紊乱引起的其他疾病。
2. 烧仙草烧仙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健脾养胃。
它具有消食、利湿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胀、食欲不振等问题。
将烧仙草用清水煮沸,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后,可以作为茶水饮用。
长期饮用烧仙草茶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
3. 姜水姜水是中医常用的健脾养胃方法之一。
姜具有温胃散寒、消食化湿的功效,可改善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寒湿证状况。
将适量的生姜切片后加入开水中煮沸,然后将姜水冷却后饮用。
姜水可以提高脾胃的消化力,缓解胃部不适感,同时还具有祛寒驱湿的作用。
4. 饮食调理除了中药秘方,饮食调理也是改善脾胃功能的重要方法。
按照中医理论,适度的饮食结构对于脾胃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葱、大蒜等,可以帮助温暖脾胃。
此外,还可以选择易于消化的食材,如粥类、蔬菜、水果等,并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综上所述,中医秘方在改善脾胃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四君子汤、烧仙草、姜水以及饮食调理都是常用的健脾养胃方法。
然而,在尝试这些方法之前,建议向专业中医师咨询,以确保选择适合个体的健脾养胃方案。
通过合理的中医调理,我们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滋补脾胃中药的搭配方子

滋补脾胃中药的搭配方子滋补脾胃中药的搭配方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改变,熬夜、过度工作、饮食不规律等问题导致脾胃功能失衡,易出现胃寒、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药材中有许多能够滋补脾胃的药材,通过科学的搭配能够调理脾胃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介绍6个滋补脾胃的中药搭配方子。
一、陈皮茯苓汤方子:陈皮、茯苓、白术、炙甘草各10克,生姜3片。
制作方法:将陈皮、茯苓、白术、炙甘草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炖1-2小时,最后加入切好的姜片,再煮10分钟即可。
用量:每次饭后喝1次,每天饮用1-2次。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的人不宜饮用。
二、四君子汤方子: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各9克。
制作方法: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煮20分钟即可。
用量:每天饮用1-2次,每次50-100毫升。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者不宜饮用。
三、人参党参鸡汤方子:鸡肉500克,人参、党参各20克,姜、盐适量。
制作方法:鸡肉洗净后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煮到鸡肉变白后加入人参、党参和切好的姜片,再煮20分钟,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用量:每天饮用1次,可配米饭食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口干舌燥、大便稀溏的人不宜饮用。
四、黄芪炖肉方子:猪肉500克,黄芪20克,姜、盐适量。
制作方法:猪肉切块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撇去浮沫后加入黄芪和切好的姜片,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用量:每周饮用1-2次,每次不宜过量。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的人不宜饮用。
五、枸杞炖鸡方子:鸡肉500克,枸杞15克,生姜、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肉洗净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撇去浮沫,加入枸杞和切好的姜片,再用小火慢炖1小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用量:每天饮用1次,可配米饭食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口干舌燥、大便稀溏的人不宜饮用。
六、山楂炖牛肉方子:牛肉500克,山楂15克,生姜、盐适量。
补脾胃的中药饮片配方大全集

补脾胃的中药饮片配方大全集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补脾胃是我们的基本职责之一。
补脾胃不仅对人体的消化吸收产生重要影响,更是对全身健康的保障。
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药饮片的配方,供大家选择和使用。
一、六君子汤本方由六味药材组成,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水肿、身体虚弱等症状。
具体配方为:人参 10克,白术 10克,茯苓 10克,甘草 3克,大枣 5枚,干姜 3克。
使用方法:将所有药材加水后煮沸,再以文火煨20分钟。
每日分2-3次饮用,可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内饮用。
注意事项:孕妇和湿气重者不建议使用。
同时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时需特别注意。
二、四君子汤本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材组成,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的治疗。
具体配方为:人参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
使用方法:将所有药材加水后煮沸,再以文火煨20分钟,饮用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添加蜂蜜或冰糖。
注意事项:孕妇和患有脾胃湿阻病的人不宜使用。
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重口味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三、香砂养脾汤本方主要由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白术、茯苓等六味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口干、食欲不振等情况。
具体配方为: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芍药10克。
使用方法:将所有药材加水煮沸,加入生姜、枣子煎煮5分钟,饮用时加入适量的蜂蜜进行口味调节。
注意事项:经期或怀孕期间不建议使用。
同时在低血糖患者中使用时需特别注意。
四、蒲公英茯苓茶本茶主要由蒲公英、茯苓、绿茶、红枣等组成,可用于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补脾胃等方面。
具体配方为:茯苓10克,蒲公英15克,绿茶5克,红枣5枚。
使用方法:将所有药材加水后煮沸,再以文火煨10分钟。
每日饮用2-3次。
注意事项:孕妇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同时在高血压病患者中使用时需特别注意。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四种中药饮片配方,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谨慎,建议在中医养生师或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治疗脾气虚的经方

治疗脾气虚的经方脾气虚是指人体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脾气衰弱的一种病理状态。
脾气虚的症状常见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倦乏力、头晕目眩、易感冒等。
中医认为,脾气虚与脾胃功能失衡有关,因此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可以改善脾气虚的症状。
下面介绍几种治疗脾气虚的经方。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治疗脾气虚常用的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组成。
人参具有补气益阳的作用,白术能健脾益胃,茯苓能利水消肿,甘草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将这四味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煎煮,每日饮用一剂,可以改善脾气虚的症状。
2. 八珍汤八珍汤是另一种常用于治疗脾气虚的方剂,由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巴戟天组成。
这些药材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的功效。
制作八珍汤时,将这些药材一起煎煮,每日饮用一剂,可以改善脾气虚引起的疲倦乏力等症状。
3.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中成药,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等多味药材组成。
保和丸有补气健脾、益肾和润燥的作用。
每日服用适量的保和丸,可以改善脾气虚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4. 陈皮生姜汤陈皮生姜汤是一种常见的脾气虚经方,由陈皮和生姜煮水饮用。
陈皮能健脾理气,生姜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将适量的陈皮和生姜煮水,每日饮用一次,可以改善脾气虚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除了以上几种经方外,还有一些食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治疗脾气虚。
例如,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小米粥、煮熟的蔬菜等,可以减轻对脾胃的负担。
此外,适量摄入一些温补的食物,如山药、红枣、核桃等,也可以帮助调理脾气虚。
脾气虚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可以通过中药治疗来改善。
常用的治疗脾气虚的经方有四君子汤、八珍汤、保和丸和陈皮生姜汤等,这些方剂都有补气健脾的作用。
此外,食疗也是一种辅助治疗脾气虚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来改善脾气虚的症状。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补脾胃的药方子

补脾胃的药方子补脾胃是中医学中的重要保健方法,现代养生学也强调脾胃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脾胃不好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胀、腹泻、便秘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补脾胃药方及食谱,并对其具体用量和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和养生建议,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一、药方1、四君子汤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用法用量:每日可口服2-3次,每次9-12克。
制作步骤:(1)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等份混合。
(2)将混合好的药材加水同煮,煮至药水剩一半左右,分3次服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适合服用,孕妇禁止使用。
中药汤剂的制作过程需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
2、六君子汤药物组成:人参、黄精、白术、茯苓、半夏、甘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次9-12克,每日2-3次。
制作步骤:(1)将其中人参、黄精、白术、茯苓以等份混合,作为药材组合A。
(2)将半夏、甘草以等份混合,作为药材组合B。
(3)将药材组合A、B分别加水同煮,煮至水剩一半,合并后分3次服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适合服用,孕妇禁止使用。
中药制剂虽然是自然药物,但必须要按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服用,不能自行加减或更改配比。
二、食谱1、蜜桔核桃粥食材:桔2个、核桃仁30克、小米50克、蜂蜜适量。
制作步骤:(1)将小米加适量水煮开,转小火煮熟至成粥。
(2)将桔子剥皮去籽,切成小块。
(3)将核桃仁泡水去壳,切碎备用。
(4)在小米粥中加入桔子块和核桃碎,再煮开,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不宜吃太多,可适量饮用,餐后1小时食用较为合适。
2、山药糙米粥食材:山药100克、糙米200克、红枣5个、水适量。
制作步骤:(1)将糙米淘洗干净,加水煮开。
(2)将山药去皮,切成小丁,放到豆浆机里稍加搅拌,可去芯也可不去。
(3)将切好的红枣泡水去核备用。
(4)将切好的山药加入煮好的糙米粥中,在小火慢慢煮熟。
(5)最后加入红枣,等粥煮到浓稠即可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脾虚的各种妙方
病从脾胃生——血虚(人参养荣丸,归脾丸,八珍颗粒)。
病从脾胃生——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补中益气丸,四磨汤) 从脾胃入手,补血养气。
气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它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
肾中的精气源自父母,主要来看看依靠自身产生的水谷之气和吸入的空气。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当这些功能减退的时候,就会出现气虚的表现。
如气的固摄作用减退的时候就会容易出汗,防御功能减退的时候容易外感,温煦作用减退的时候就会畏风、怕冷,推动作用减退则会出现便秘等表现,此外还容易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呼吸短促、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表现。
肺气虚的辨证要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咳嗽声低无力,喘息短气,声怯懒言,痰多清稀。
②面色不荣,畏寒自汗,疲乏无力,易患外感,或导致大肠传送无力而致便秘,虽有便意而大便难下伴汗出气短。
③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或细弱。
肺气虚多见于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
补肺气:黄芪汤。
补气固表,利水退
肿,脱毒排脓,生肌等。
黄芪大家也可以拿它煮水喝代茶饮或黄芪炖鸡也是非常好的。
黄芪的用量可以用到30克,甚至气虚严重的病人可以用到60克。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用于缓解肺气虚的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处方:炙黄芪200g,党参60g,炙甘草100g,白术(炒)60g,当归60g,升麻60g,柴胡60g,陈皮60g。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另取生姜
20g、大枣40g加水煎煮二次,滤过。
取上述细粉,用煎液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将生姜和大枣的煎液浓缩,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及生姜和大枣的浓缩煎液,制成小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补中益气丸的适应症见图片脾气虚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便秘。
因为脾主运化,是人体主管消化吸收的器官,脾气亏虚,运化失调,就会导致饮食生成的糟粕停于大肠,而引起大便排出不畅,导致腹胀、便秘脾气虚该怎么办呢?。
给大家推荐用于缓解脾气虚的中成药——四磨汤。
四磨汤源自南宋严用和,可惜其所著《济生方》十卷,《济生续方》八卷,原本均佚,现今汤剂来源于《重订严氏济生方》:人参、槟榔、沉香和乌药四味各等分,有的勘本为人参、沉香和天台乌药各6克,槟榔9克。
“四磨”,指四味药物先磨浓汁后再和水煎三四沸温服的方法。
方中诸药均较坚实、非久煎不能出其性,但煎煮过久
又恐芳香气味散逸,而影响治疗效果,故用此法,取其“磨则味全”之意,故称“四磨汤”。
本方用于治疗因七情失调所致气逆不降之证,服之行气导滞、止痛降逆,又恐三药伤气,再加人参,俾行气而不伤气,破滞而不伤正,扶正祛邪而获效。
体实气足者用枳壳代替人参,可以增强治逆。
病从脾胃生——湿邪(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 二妙丸:方子由苍术和黄柏组成,苍术气味雄厚,健脾燥湿,芳香辟秽,能够胜四时不正之气,用苍术和艾叶烧烟,熏屋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对结核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都有杀灭作用。
苍术是燥湿健脾之要药,燥湿效果最好的就是苍术。
黄柏这个药清热燥湿,而且药性作用的部位偏于下,黄柏为阴中之阴药,气味俱厚,能够利湿不伤阴。
可以治疗:关节红肿热痛、湿疹痒痛、脚气肿痛、带下色黄、味臭、阴部瘙痒、小便短赤、现代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下肢进行性肌萎缩、阴囊湿疹、盆腔炎、宫颈炎等有以上表现者。
三妙丸:方子由苍术、黄柏、川牛膝组成。
四妙丸:方子由苍术、黄柏、怀牛膝、薏苡仁组成。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
肥胖。
如果湿气和热相结合,就会导致一些短期难以治愈的疾病,那是相当严重的。
病从脾胃生——阳虚(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脾阳虚的病人很多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过用寒凉药物、劳倦过度、久病失养等因素损伤脾阳,导致脾阳不足。
脾阳虚表现:食欲减退、舌苔水滑、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四肢浮肿、舌淡胖嫩、胃痛而喜温喜按、腹胀等。
治疗脾阳虚最重要的中成药就是理中丸。
理中丸是由三味补气健脾药+一味温阳药组成的。
理中丸配方: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补阳需要以补气为基础。
因为气是阳的基础,气虚严重会发展为阳虚。
如果脾阳虚没有引起重视,会发展到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表现:五更泄泻、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不利、形寒肢冷、面色苍白、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
泻下急迫,肠鸣脐痛,泄后痛减,大便稀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通常伴有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漆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肾阳虚弱的症状。
脾肾阳虚用附子理中丸。
病从脾胃生——痰邪。
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
服用二陈丸: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方中主药半夏和陈皮,选取半夏和陈皮应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
陈皮是一味非常好的药,有健脾
化痰的作用,平时大家就可以用陈皮泡水喝。
针对寒痰的小青龙汤也有二陈丸中一味很重要的重要——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