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解比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_第03课时_解比例(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_第03课时_解比例(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_第03课时_ 解比例(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我对第四单元第03课时“解比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3课时,即解比例。

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a:b=c:d,解比例就是求解比例中的未知量。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 能够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步骤,能够独立解比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明买水果”为例,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求解比例。

2. 讲解例题:以一道典型的解比例题目为例,讲解解比例的步骤和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几道解比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解比例的心得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解比例的定义、解比例的步骤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4元钱,他想买苹果和香蕉,苹果每千克6元,香蕉每千克4元,问小明最多能买多少千克的香蕉?2. 答案:设小明能买x千克的香蕉,则他能买244x千克的苹果。

根据解比例,有6(244x)=4x,解得x=9。

所以小明最多能买9千克的香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它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起学生思考的关键。

我通过设置小明买水果的情景,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时“解比例”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尺、比例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解比例这种抽象的数学问题,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验解比例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解比例的过程,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比例的问题。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解比例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商品的折扣价。

从而引出解比例的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个解比例的例题,如“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信息,思考解题的思路。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比例的练习,如“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已知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求速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第3课时解比例》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他们来说,比例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过渡到比例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规则,对于新的知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由于比例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和接受。

此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解比例的方法的掌握。

3.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知识。

2.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的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来解决问题。

例如,假设一家超市苹果的价格是2元/斤,香蕉的价格是3元/斤,如果买了2斤苹果和3斤香蕉,共花费了12元,那么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多少?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定义、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的性质等。

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示如何解比例。

(新)冀教版数学六上《解比例》导学案(附答案)

(新)冀教版数学六上《解比例》导学案(附答案)

5 解 比 例项目 内 容1.写出两个比值都是7的比,并组成比例。

写出两个比值都是1.5的比,并组成比例。

2.思考:比例有什么用处呢?3.解比例。

(1)9∶2=6∶x (2)34∶x =12∶13分析与解答:根据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可以把比例式改写成乘法方程,然后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求x 的值。

得出x 值后要看是否为最简分数,不是的要化为最简分数。

(1) 9∶2=6∶x解: 9x=2×6x=129 x=( ) (2)34∶x=12∶13 解: 12x=34×13x=14×2 x=(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 )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5.预习后我还知道: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 )。

6.解比例。

x ∶10=14∶13 0.4∶x =1.2∶2 122.4=3x x 0.6=23温馨知识准备:比例的意义和比的化简。

提示参考答案:1.略2. 略3.(1)43(2)124.两个外项5.解比例6.x=152x=23x=35x=0.4问题解决项目内容1.有6只灰兔,2只白兔,灰兔是白兔的几倍?2.客车外面有8名学生,车里面坐的学生人数是外面的4倍。

车里坐了多少名学生?分析与解答:客车外面有8名学生,车里面坐的学生人数是外面的4倍,就是车里面坐的学生人数有( )个8人。

列式为8×4。

计算时想口诀“四八( )”,所以结果是32。

3.小山羊拔了2棵白菜,老山羊拔的白菜棵数是小山羊的8倍。

老山羊拔了多少棵白菜?分析与解答:老山羊拔的白菜棵数是小山羊的8倍,求老山羊拔了多少棵白菜,就是求8个2是多少,用( )法计算,列式为8×2=16(棵)。

4.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是多少,列( )法算式解答。

5.解答完要注意些单位和答语。

6.花坛里有6盆月季花,牡丹花的盆数是月季花的4倍。

花坛里有牡丹花多少盆?7.二(1)班做生物标本。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正确的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什么叫做解比例2、我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如果我们学校的国旗长是240厘米,求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多少厘米?(1)你会解答吗?独立解答后,同桌间相互说说想法。

(2)反馈交流①240÷3×2=160(厘米)②解:设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厘米。

240:=3:23=240×2=240×2÷3=160答: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160厘米。

(3)你是怎么想的?(二)、关键点拨1、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你明白第二种解法的意思吗?(2)国旗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和实际长度比可以组成比例,所以可以把国旗的宽设为厘米,建立比例240:=3:2,再通过解比例求出的值。

(3)小结:这种方法叫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解比例的方法(1)你是怎样解比例240:=3:2的?(2)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3:2的比值,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的值。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出的值。

(4)怎样才可以确定的值是正确的?(检验)(5)你更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解下面的比例:10=:0.4:=1.2:2=2、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

(单位:厘米)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3、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1)分别写出每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体积的比,看它们能否成比例。

4.3解比例(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3解比例(导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3解比例(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比例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解比例的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解比例的基本方法,归纳解比例的步骤。

(3)教师讲解解比例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关键点。

3. 案例解析(1)教师呈现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解比例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案例的解析,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析过程,强调解比例的方法和关键步骤。

4. 实践演练(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解比例的方法。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学生互相评价,总结解比例的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比例的方法和关键步骤。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解比例的方法和关键步骤,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解比例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教材、教具、课件等教学资源要充分准备,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八、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解比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解比例。

2、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教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说出下列方程的解答过程:2X=8x91/2=1/5x1/4。

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把下面比例改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3:8=15:40,9/1.6=4.5/0.8二、新课1、出示图片,介绍这是法国著名上午埃菲尔铁塔,塔高320米,在北京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塔的模型,高度32米,问模型与原来塔高度的比是多少?并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2、出事例题,读题并观察,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讨论,研究解题办法4、汇报分析不同的解法(此时揭示课题并说明什么是解比例)5、注意强调列式是两个比前后的一致性6、出示例31.5/2.5=6/X比较与例2的不同,明确解题思路7、小结:说明解比例的方法,解比例也就是解方程三练习1、求X的值1/2X=1/4x1/57.8:X=8.2:102、书上练习第8题3、团结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30000,它的图上距离是六厘米,它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4、小兰说她只用一把尺子,一根竹竿就能量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你信吗?为什么?下课后尝试去测量。

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怎样解比例?〖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第【2】篇〗一、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为全日制聋校数学第十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三部分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从构建上更注重学生技能的养成和知识的运用。

把通过三个相关联的量求第四个量的运算,用方程的方法呈现为比例的形式,这样从视觉上更附和了聋生的认识特点,同时也把复杂的等量关系更清晰的更简单的体现在比例的内容里。

让学生轻松的理解比例就是在等号两边表示两组相等的比。

这样的方法也是比例应用题的一大特点。

同时更有助于学生从理论知识到技能操作的转变,使新课程理念融入于特教课堂。

第3课时 解比例(导学案)

第3课时 解比例(导学案)

10 = 2
15
3
(1)∶3=8∶24 4∶(1)=36∶9 2. 某 手 机 超 市 门 口放着一个按 20 ∶ 1
2.(1)学生观看课件, 的 比 制 作 的 手 机 模 型,已知手机模型的 获取相关信息。 ( 2)埃菲尔铁塔的实 际高度及模型高度与实际 高度的比。 ( 3)模型高度∶实际 高度=1∶10。 ( 4)学生独立解答例 题。 ( 5)学生说说自己的 解法。 ( 6)第一步计算的依 据是比例 高度是 150cm,手机 的实际高度是多少厘 米? 答案:解:设手 机的实际高度是 x 厘 米。 20∶1=150∶x x=150× 120 x=7.5 答:手机的实际 高度是 7.5 厘米。
21 x
答案: (1)56x=9×13 x=3÷ 56 x=185 (2)8x=21×0.4 x=8.4÷ 8 x=1.05
五、教学 板书教学中以扶代讲,巧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仅理解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解题能力、归纳能力都得到提高。 六、教学 反思 教师点评和总结:
x∶320=1∶10 10x=320× 1 x=320× 110 x=32 师: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3.教学例 3。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2 页例 3。 (2)这个比例中的内项,外项分别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4.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总结。 小结: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 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我们 学过的方程,再按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三、巩固 练习。 (12 分钟) 四、课堂 小结,拓 展延伸。 (5 钟) 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1.完成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 。 2.完成教材第 44 页第 8、9 题。 学生 独立完成后 集体 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 的疑问: 的基本性质。 3.(1)学生观看课件, 获取相关信息。 ( 2)比例中的内项是 1.5 和 6,外项是 2.4 和 x。 ( 3)学生独立完成例 3。 4.学生交流、总结解比 例的过程。 3.解比例。 5 (1) 1 ∶ =x∶9 3 6 (2) 8 0.4

第3课时 解比例(教案)

第3课时 解比例(教案)

第3课时解比例【教学内容】解比例。

(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练习八的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新课讲授】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1、2行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并说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实际的高度模型的高度=110或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让学生列出比例,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教师板书:x ∶320=1∶10,你能试着计算出来吗?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做完后,师问:怎样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式?学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

师接着板书:10x=320×1。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来。

注意:解方程要写“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生: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x 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x 。

小结:从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 。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教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教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导学案教学案导学案设计课题解比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解方程的过程。

依据“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重视知识的复习与铺垫。

新课伊始,通过多角度的复习,激活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解方程知识的相关记忆,加深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2.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在教学中,采取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策略,巧妙地引导学生将解比例转化成解方程,推动学生走向自我探索之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把新知融入到原有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铺垫。

(5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解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4x=120 6x=24×51.回答教师的问题。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独立完成,并汇报解方程的过程。

1.列方程解答。

一个数的5倍减去15与0.6的积,差是56,求这个数。

二、探究新知。

(20分钟)1.教学解比例的意义。

教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讲授解比例的意义。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重点理解“1∶10”的意义。

(2)指导学生根据题意写出比例,引导学生明确未知项可设x代替。

(3)指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方程,再根据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数x,注意提醒学生列比例前要先写设语。

3.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要求学生自主尝试,探究解法,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2)师生共同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1.认真听讲,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导学案

解比例导学案

解比例导学案比例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解比例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比例的性质和特点来推导解题,也可以通过化简比例来求解。

本文将介绍解比例的基本步骤和常见的解比例方法。

解比例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确定比例的已知信息,包括已知比例的两个变量和未知比例的变量。

第二步,根据比例的定义,设置比例的等式。

根据已知信息,将已知的比例变量与对应的值对应起来,并设未知比例变量为x。

例如,如果题目给出两个已知比例变量a和b,且题目要求求解未知比例变量x,那么可以设置比例的等式为a:b = x:?第三步,根据比例的运算性质,化简比例的等式。

常见的化简方法有交叉相乘和相似项相除法。

通过这些化简方法,可以将比例的等式化简为关于未知比例变量的一次方程。

第四步,解方程求解未知比例变量。

将化简后的方程进行变形,将未知比例变量移到方程的一边,并进行求解。

第五步,检验结果。

将求解得到的未知比例变量代回原比例中,确保等式成立。

除了以上的基本步骤外,解比例还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简单分式法、取相等法、代入法等。

简单分式法是一种通过乘法和除法来简化比例的等式的方法。

当比例中存在复杂的分式时,可以通过相应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将比例化简为更简单的形式。

取相等法是通过设定两个比例相等来求解未知比例变量的方法。

当比例的两个已知变量与未知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时,可以设定两个比例相等,从而建立方程组,进而求解未知比例变量。

代入法是通过设定一个未知比例变量的值,然后代入比例的等式中,得出其他未知比例变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情况,可以通过代入法快速求解出未知比例变量。

总结起来,解比例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题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求解未知比例变量。

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步骤和常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计算。

在解比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

比如,在化简比例的等式时,要注意运算符的顺序;在解方程时,要注意不要遗漏或错误地移项;在检验结果时,要逐步代入,并仔细计算。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解比例-优质教案 .doc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解比例-优质教案 .doc

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出示埃菲尔铁塔挂图2、出示例题(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塔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320=1:10)(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概念和基本比例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教学解比例,是比例单元的核心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对于解比例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对比例解法不熟练的情况,需要在本节课中加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能够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解比例的步骤和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解比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解比例的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步骤;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实际问题情境、案例分析和练习题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对解比例的掌握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购物时发现商品打折,原价和现价成比例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比例。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一个具体的比例问题案例,如“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案例,让学生了解解比例的步骤和思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进行解决。

解比例3导学案

解比例3导学案
1.根据12×2=4×6写成比例是12∶2=4∶6。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3.表示两个数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4.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8小时,已单独打要10小时完成,甲乙工作效率比是8∶10
四、归纳反思:
从解比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二、展示互动:
教师:什么叫做解比例呢?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学习例3。
解比例:
提问:“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就得出方程。)
课题:解比例3
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课型:新授主备人:张朝勇
学习内容
解比例(教材第3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六相应的练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思维反应能力
学习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五、达标测评:
解比例:
1.
2.
3.
4.
作业:P377题
学生活动
预习(教材第35页的内容)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展示讲解。பைடு நூலகம்
学生板演,讲解。
学生小结收获。
板书设计
解比例
1、回顾旧知识
2、授新课
3、练习
学习反思
问题:“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小节第三课时《解比例》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小节第三课时《解比例》导学案
梅塘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导学案
上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教师:累计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
彭德锋
执教
学习内容
解比例
学习目标
在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从而熟练解比例。
学习重
难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




环节
初稿
二次补充
问题导学
5~8分钟复习1、根据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拓展延伸
5~10分钟
1、一个比例的左边是最小合数与最小一位数得比,右边是1/2与x的比,你能写出这个比例并求出它的解吗?
2、你能给0.2、5、4.5再添一个数,并组成一个比例吗?
总结反馈
2~5分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解比例要注意什么?
教后
反思
3、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例2: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1).说一说题中的1:10表示和的比是。
(2).题目中要求的是把未知项设为X,找出相等的比写成比例:。
(3).例2的解法和过去的解方程有什么不同?是根据比例的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的。
(4).解比例的格式怎样?你会把解题过程正确的写出来吗?(看完书后,关上书独立完成)
解题过程: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米
4、独立尝试解比例
(1). (2).
5、小组交流:说说解比例的方法。
6、小组派代表展示。
课堂检测
5~10分钟
1.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来解吗?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3课时 解比例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第3课时,主要内容是解比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仍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解比例的概念和方法。

2.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比例的知识。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优惠后的价格,来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应用。

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解比例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四单元第三课时解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四单元第三课时解比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交叉( ),变成方程。
二、创设生活情境,生成问题。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成果。
教师: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点评。
展示
分享
提升
评学
全班交流成果:
1、认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如果有不同意见,等同学算法。
三、探索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适时点拨、点评。




1.
2.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解比例。
(1)12和5 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比例的两个内顶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顶分别是x和2.5
四、通过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完成后上台展示,教师适时进行点评。
六年级数学上册
班级:姓名:组名:
温馨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收获!年月日
主备人
课题
解比例
课型
讲授课
参备人
审核人
课时
1课时
学习
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62页内容
学习
目标
1、我能独立、认真完成新内容。
2、我能做到书写工整。
重点
难点
学习
流程
学 案
导 案
导学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乐学一:
导学:什么叫做解比例呢?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总结提升】叫做解比例。
乐学二:
导学例2:
A、1:10表示什么?
B、找出题目中相等的两个比,写成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解比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解比例的意义,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难点明确解比例的依据,能正确地解比例,并能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得出方法。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以扶代讲,巧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理解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解题能力、归纳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