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猫科动物齿式与头骨解剖特征
猫科动物特征

猫科动物特征猫科动物是一类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它们以狩猎和捕食其他动物为生,是一类非常适应自然环境的动物。
这里将从外貌、行为和生态等方面详细介绍猫科动物的特征。
外貌特征头部:猫科动物的头部通常比身体小,有着灵敏的嗅觉、听觉和视觉器官。
它们的眼睛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较好的夜视能力。
耳朵通常较大,能够灵敏地捕捉到声音。
身体:猫科动物身体通常比较柔软,肢体比较灵活。
它们的前肢有锐利的爪子,可以用来抓住猎物。
后肢更加强壮有力,可以帮助它们跳跃和奔跑。
皮毛: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有柔软而密集的皮毛,这些皮毛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寒冷天气和阳光曝晒。
皮毛颜色多样化,从黑色到白色不等。
牙齿:猫科动物的牙齿非常锐利,适合咬碎猎物。
它们的颚部可以扩张,以便于吞食大型猎物。
行为特征狩猎:猫科动物是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的。
它们通过潜伏、跳跃和奔跑等方式来捕捉猎物。
它们通常会选择弱小或者年幼的动物作为目标。
社交: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是孤居生活,但也有一些种类存在群居现象。
例如,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就是以群体形式生活的。
睡眠:猫科动物通常在白天睡觉,在夜晚活动。
它们可以在树枝上或者洞穴里休息。
声音:不同种类的猫科动物发出不同类型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用来传达信息或者威慑敌人。
生态特征分布范围:猫科动物分布范围广泛,从北极圈到亚马逊雨林都有它们的身影。
食性:大多数猫科动物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但也有一些猫科动物会吃草或者水果。
保护: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许多猫科动物的数量正在下降。
因此,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猫科动物是一类适应自然环境的哺乳动物,它们以捕食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生。
它们具有灵敏的嗅觉、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够在黑暗中捕捉到猎物。
同时,它们也具有柔软灵活的身体和锐利的牙齿,可以轻松地抓住猎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我们应该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管理。
猫的解剖与生理特征

猫的解剖与生理特征猫是一种常见的宠物,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了解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它们的健康和幸福。
本文将围绕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展开,分析其骨骼、肌肉、呼吸、消化、循环、感觉等方面。
一、骨骼系统猫的骨骼系统由大约230根骨头组成,借助于骨骼的支撑才能自由运动。
猫的骨骼轻巧而灵活,它们的背骨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它们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大的活动幅度。
二、肌肉系统猫的肌肉系统为其提供了力量和灵活性。
猫具有发达的肌肉群,尤其是后肢的肌肉,使其具备强大的跳跃能力和灵敏的奔跑能力。
猫的肌肉结构也使它们能够迅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狩猎需求。
三、呼吸系统猫的呼吸系统与人类相似,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猫的呼吸速度比人类更快,其次是幼猫和胖猫会有较快的呼吸频率。
猫的鼻腔内有特殊的嗅觉感受器,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气味,这也是它们优秀的狩猎能力之一。
四、消化系统猫的消化系统中,口腔和胃部起着关键作用。
猫的牙齿适合咬碎和撕裂食物,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蛋白质。
猫的胃相对较小,但胃液的酸度非常高,以适应肉食性的消化需求。
此外,猫的肠道较短,食物在体内消化通过的时间相对较短。
五、循环系统猫的心脏与人类的心脏结构相似,分为左右两房两室。
猫的心率在静息时约为每分钟110至130次,正在活动时可达到每分钟160次。
这使得猫的循环系统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情况的需求。
六、感觉系统猫的感觉系统非常敏锐。
它们的听力范围广泛,能听到更高频率的声音。
此外,猫的眼睛拥有独特的结构,它们在昏暗的环境中具有更好的视力。
猫还有发达的触觉系统,特别是在头部和脸部附近,这使它们能够通过触摸感知到环境中微小的变化。
总结通过了解猫的解剖与生理特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猫的行为和需求。
猫的骨骼、肌肉、呼吸、消化、循环和感觉系统,为猫提供了运动、狩猎、觅食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只有在了解这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照顾和关爱我们的猫咪朋友,确保它们的健康和幸福。
猫科动物

物种学史
物种学史
通过化石研究得到最古老的真正猫科动物(始猫)生存在始新世的时期。在始新世时,它演化出了假猫。假 猫被认为是现存的两个亚科和已灭绝的剑齿虎亚科的共同祖先。较以马刀齿猫为知的这一群动物于更新世后期开 始灭绝,其包括了剑齿虎、短剑剑齿虎、恐猫和似剑齿虎。第一种的猫科动物出现在大约三千万年前的渐新世, 人们更熟悉的家猫和人类开始有关连则是在千年之前。猫科动物起源于类似猎猫类的原始类型,猎猫类形态和性 类似如今的猫科动物而较原始,以前作为猫科动物的一个亚科,如今则多作为独立的猎猫科Nimravidae。
传统分类
所有的猫都是食肉动物,就连小巧可爱的虎斑猫也不例外。所有猫科动物都有向前的眼睛、锐利的牙齿和精 瘦健壮的身躯,都来自于同一祖先“小古猫”。小古猫看起来有点像现在的松貂。现代人们可以看到,整个猫的 家族,随着生活环境的多种多样,猫的种类也品种繁多。
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挑战,在某地特别繁盛的猫种,必定拥有适合此地生存的特别优势,其大小、毛色、图 案和体型一定有不同之处。总之,一只生活在沙漠里的猫和生活在丛林里的猫,或者是一只生活在林带边界的猫 和生活在寒冷山上的猫必定有不同的需求。
猎豹亚科:爪不能伸缩,似犬科,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仅1属1种。
猫亚科: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有13属。过去除猞猁属(Lynx)外,其余种均置于猫属 (Felis),已分成不同属。
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3属。最新ຫໍສະໝຸດ 类保护现状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 全部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Ⅱ级保护动物。
食物
猫科动物很聪明,就是它绝对不去捕捉那些潜在危险,非常大的猎物。除了这种做法会给它获得巨大的收益 的时候,比如说它不是很饿的时候,它永远不去招惹大象、永远不去招惹那种非洲野牛,也不去招惹长颈鹿。当 这个群体确实食物非常短缺了,并且这个群很大,没有足够的食物,满足不了的时候,它会冒很大的风险。因为 这一餐可能要满足我一个狮群的食物的时候呢,它可能冒这种风险。但是一般,只要有潜在危险的猎物,它采用 的技巧,就是我躲开,我不去捕捉你。但是在群居的时候是这样,而很多独居的猫科动物呢,它就有一种天生避 开危险的办法,就是它能很好地捕捉到猎物,并且不被猎物伤害。这里最典型的就是美洲狮跟虎,它们都具有既 捕捉到猎物,而又不被伤害的这种能力。
猫科动物特征

猫科动物特征
猫科动物是一类具有独特特征的哺乳动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以下将从体型、毛发、眼睛、爪子和牙齿等方面介绍猫科动物的特征。
一、体型
猫科动物的体型通常较小,大多数种类的体长在30至100厘米之间。
它们的身体灵活,骨骼轻巧,肌肉发达,适应于高速奔跑和跳跃。
猫科动物的尾巴也非常灵活,可用于保持平衡和调节身体重心。
二、毛发
猫科动物通常有浓密的毛发,毛色丰富多样。
猫科动物的毛发一般由两层组成,外层为刚毛,内层为绒毛。
这种双层毛发结构能够提供保暖和保护作用,同时还有助于迷惑敌人。
三、眼睛
猫科动物的眼睛非常独特,呈现出垂直的瞳孔。
这种特殊的瞳孔形状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以适应各种光照条件。
此外,猫科动物的视力非常敏锐,尤其擅长在暗处狩猎。
四、爪子
猫科动物的爪子非常锋利,能够轻松地抓住猎物或攀爬树木。
此外,猫科动物的爪子还具有可伸缩的特点,可以在需要时伸出或缩回。
这种特殊的爪子结构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生活方式。
五、牙齿
猫科动物的牙齿十分锐利,适合撕咬和咀嚼肉类食物。
它们的牙齿结构独特,上颌骨和下颌骨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咬住猎物并将其撕裂。
此外,猫科动物的牙齿数量有限,一般为30颗左右。
总结起来,猫科动物以其独特的体型、毛发、眼睛、爪子和牙齿等特征在自然界中独树一帜。
它们的体型小巧灵活,毛发浓密多样,眼睛具有垂直瞳孔,爪子锋利且可伸缩,牙齿锐利适合捕食。
这些特征使得猫科动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并展现出其独特的狩猎和生活方式。
猫科动物的特点

猫科动物特点:1、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
2、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
3、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
4、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
5、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
尾一般较发达。
猫科动物多数善攀缘及跳跃。
大多喜独居。
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
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地区,由野猫驯化来的家猫已被人为带到全世界,很多成为当地入侵物种。
猫科动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食肉动物,很少有动物像猫科动物那样令人生畏。
大型猫科动物如虎、狮、豹等,它们拥有结实的身体和尖爪利牙,再加上其他出色的能力,使得它们成为自然界最凶猛的动物。
体型猫科动物是强健的生物,是天生的猎手。
它们体外覆盖着毛皮,包裹住坚硬的骨架,骨架能够保护内脏。
按照体型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当今世界上七大猫科动物分别是老虎、狮子、美洲虎、美洲豹、雪豹、美洲狮以及印度豹。
东北虎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从头至尾身长可达4米。
牙齿猫科动物的牙齿又尖又长,不仅用来攻击,也用来撕咬食物。
它们的牙齿有30颗,其中四颗又大又锐利的弯曲犬齿最为锋利。
小一些的门牙(靠上的门牙)主要用来辅助撕咬,而它们的侧牙比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要少。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侧牙用来磨碎食物,而猫科动物则只用它们来切断食物。
眼睛猫科动物的眼睛让人觉得很特别。
在不同的光线下,它们眼睛的瞳孔可以迅速变换大小。
在昏暗的光线中,它们的视力比大多数动物都要好,但在全黑的环境中它们依然无法看见物体。
听觉猫科动物有非常敏锐的听力,它们能听到人类很多听不到的声音。
而当声音传来时它们通常会将头转到声音来源的方向,这有助于听觉和视觉。
和人一样,猫科动物的内耳由骨性的、充满淋巴液的半圆型通道构成,它通过复杂的机制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通过这种机制而不是尾巴,使得它们在下落时安然落地。
猫的解剖生理特点篇

犬、猫的解剖生理特点篇本篇主要介绍犬猫的解剖生理特点,这对于动物爱好者了解犬猫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动物医生对犬猫病的正确诊断、治疗等至关重要。
外貌特征犬猫的品种繁多,体态各异,大小不一。
外形一般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头部分颅部和面部,有嘴、鼻、眼和耳等。
头部外形有其品种特征,如犬,按其长度可分为长头型、短头型和中头型。
不同品种的犬,耳廓也有不同的形状,有直立耳、半直立耳、垂耳、蝙蝠耳、钮扣耳、蔷薇耳、断形耳等。
而猫的头部较短。
躯干部包括颈部、胸部、腰腹部和尾部。
犬的颈部应是肌肉丰满,长度大约与头的长度相等(短头型犬例外)。
胸部分髻甲、背部和胸廓。
发育良好者,髻甲应高,背部平直又宽阔,胸廓呈椭圆形、容量大且具活动性。
腰部应短、宽,肌肉发达,稍微凸起。
尾部是犬品种特征的标志之一,有卷尾、鼠尾、钩状尾、螺旋尾、直立尾、旗状尾、丝状尾和镰状尾等。
猫骨骼的整体结构特别富于活动性和伸缩性,胸腰段脊柱的弯曲凸向背侧。
胸廓纵向长,但比较狭窄。
四肢包括前肢和后肢。
一般前脚5趾,而后肢拇趾退化只剩4趾。
运动型猎狗的体格健壮、四肢较长而灵活,而观赏狗的四肢较短,体型大多矮小。
犬体测量对犬品种的鉴定,除外貌特征外,还需进行犬体各部位的测量。
犬体测量要在专门准备的平坦、土壤坚固的场地或没有凹凸的地面上进行。
在测量前应让犬熟悉测量上具,主要工具有:末端带保险球的畜牧用的金属量角规,两面带有刻度的标准软尺和金属测量手杖。
测量时应准确地把工具放在规定的位置上,以使其紧贴被测部位体壁。
犬体各部位测量名称、器具和方法见表l。
衰l犬体测量名称、器具和方法测量名称测量器具测量方法鼻面长额长头长颧骨部头宽甲高臀高躯体斜长胸深胸前宽胸围前肢长管围软尺或圆规软尺或圆规软尺或圆规圆规测量手杖测量手杖测量手杖测量手杖测量手杖软尺软尺软尺两眼内角连线至鼻端————两眼窝连线至后项部(枕骨部)从后项部主鼻端的直线头的最宽部位,在额骨和颧骨中间,耳前额骨弧线处鲁甲最高处在髋结节臀部最高处从肩胛突出部分至坐骨结节将测量的一端固定在胸下,然后移到前肢后的肩胛部两前肢肩关节间距离,可在前方或上方测量以剑状软骨在前肢肘后部围绕胸廓周围从肘部到地面的高度在腕关节下部和五指根上面用软尺围绕测量皮肤及汗腺特征皮肤被覆于体表,其厚度随不同品种变化很大,由外向内依次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习性

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习性猫的骨骼:猫的眼睛的构造及视觉的产生:猫的耳朵的结构及听觉的产生:猫的皮肤剖面图:猫的牙齿:猫的消化系统:内脏左侧观膈、网膜和系膜移去:1.斜方肌(颈和胸)2.颈菱形肌和胸菱形肌3.颈棘和头棘肌4.棘肌和半棘肌、胸肌5.胸、腰最长肌6.胸、腰髂肋肌7.臂丛、颈长肌8.颈、胸神经节9.颈总动脉、食管10.左侧颈静脉11.腋动脉和静脉12.第一肋13.右侧肺颅侧叶颅侧部14.左侧肺颅侧叶尾侧叶15.尾侧叶16.第六肋17.胸腺18.胸骨19.胸内动脉和静脉20.心20′.心的外行、投影21.胸深肌22.胸浅肌23.左肾24.胃25.降结肠26.左侧输尿管27.脾28.膀胱29.肝30.膈线的止点31.缝匠肌32.空肠内脏右侧观心包、膈、网膜和系膜移去:1.腰最长肌、胸最长肌2.斜方肌(颈和胸部)3.胸菱形肌和颈菱形肌4.棘肌、半棘肌、胸肌5.颈棘、头棘肌6.腰髂肋肌、胸髂肋肌7.阔筋膜张肌8.缝匠肌9.颈腹侧锯肌10.臂丛、肩胛内肌11.颈长肌12.食管、气管13.迷走神经和交感干14.右侧颈静脉、颈总动脉15.腋动脉和静脉16.第六肋17.第十三肋18.肝的尾侧突19.肝的右侧叶21.右侧肺的颅侧叶22.右侧肺的中叶23.右侧肺的尾侧叶24.心25.胸腺、胸骨26.胸深肌27.胸浅肌28.右侧肾29.右侧输尿管30.降结肠31.十二指肠32.回肠33、空肠34.胃35.盲肠猫的神经系统:猫的泌尿系统:猫的生殖器官:雌性左盆器官的位置左盆肢和左半骨盆移去:1.髂骨翼2腹股沟韧带3髂腰肌4髂外动脉和静脉5腰最长肌6髂肋腰肌7腹内斜肌8左卵巢9卵巢固有韧带10.卵巢系膜11.输卵管12.子宫阔韧带13.子宫圆韧带14.左子宫角15.右子宫角16.子宫体17.阴道18.阴道前庭19.阴蒂20.左肾21.降结肠系膜22.降结肠23.膀胱外侧韧带24.髂腰动脉25.膀胱26.尿道27.阴部外动脉和静脉,髋骨联合面28.腹股沟淋巴结29.膀胱中韧带30.外侧荐尾肌31.臀浅肌32.尾横突间肌33.尾肌34.肛提肌(中尾肌)35.肛外括约肌36.直肠尾肌37.腹膜缘38.直肠壶腹39.肛外括约肌的前部40.右腹直肌41.左腹直肌雄性左盆器官的位置左盆肢和左半骨盆移去:1.髂骨翼2.臀浅肌3.尾肌4.背外侧荐尾肌5.尾横突间肌6.肛门外侧括约肌7.阴茎缩肌8.腰最长肌9.髂肋腰肌10.腹内斜肌11.腹股沟韧带12.髂腰肌13.直肠尾肌14.直肠壶腹15.腹膜的膜16.前列腺17.拿到球腺18.尿道肌19.球海绵体肌20.坐骨球海绵体肌21.降结肠系膜22.降结肠23.膀胱外侧韧带24.睾丸动脉和静脉25.左输卵管26.膀胱27.膀胱中韧带28.阴囊淋巴结29.右侧输卵管30.髋骨联合面31.内收肌和股薄肌32.右腹直肌33.左腹直肌34.左提睾肌35.睾丸36.鞘膜和精索筋膜(左)37.阴茎体38.左侧输精管39.右侧输精管。
猫科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眼睛的颜色丰富多样,包 括蓝色、绿色、黄色、棕
色等。
猫科动物的眼睛具有夜视 功能,可以在夜间清晰地
速移动的物体,具有
很强的动态视力。
耳朵特征
猫科动物的耳朵形状多样,有的直立,有的下垂,有的卷曲 耳朵的大小和形状与猫的生活环境和捕猎方式有关 耳朵的位置和方向可以帮助猫科动物更好地捕捉声音和定位猎物 耳朵上的毛发和肌肉可以帮助猫科动物调节体温和保护耳朵免受外界伤害
食物摄入:猫科动物通过牙 齿撕咬和舌头舔食来摄取食 物
食物消化:胃液和肠道分泌 的消化酶将食物分解成营养
物质,供身体吸收
营养吸收:肠道吸收营养物 质,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
废物排出:食物残渣形成粪 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饮食习惯
猫科动物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肉类为食 猫科动物的消化系统适应肉类消化,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 猫科动物在进食时会将食物咀嚼成小块,以便于消化 猫科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吸收肉类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血液:猫科动物的血液中含有大量 的红细胞,能够携带更多的氧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血管:猫科动物的血管系统发达, 能够快速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呼吸:猫科动物的呼吸系统高效, 能够快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体温调节
猫科动物通过呼吸和循环系统来调节体温
呼吸系统:猫科动物通过肺部呼吸,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领地行为
猫科动物通常 有明确的领地
范围
它们会通过标 记、气味等方 式来宣示领地
领地行为有助 于减少资源竞
争和冲突
领地行为也反 映了猫科动物 的社会结构和
等级制度
社交行为
猫科动物通常独居, 但在繁殖期会与其 他猫科动物互动
猫的解剖特征—运动系统(宠物解剖生理课件)

臂头肌、肩胛横突肌、胸肌、下锯肌。 • (二) 肩部肌 :包括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
肩胛下肌、大圆肌。 • (三)臂部肌 :包括臂三头肌。臂二头肌、臂肌。
四、后肢肌肉
后肢主要的肌肉有: • (一) 臀部肌:主要有臀浅肌、臀中肌、臀深肌。 • (二) 股部肌:主要有股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
骨、顶间骨、蝶骨、前蝶骨及筛骨,共11块。它们围成颅 腔,保护脑髓。 • (二)面骨: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颌前骨、腭骨、鼻骨、 泪骨、颧骨和1块犁骨,共13块。它们构成口腔和鼻腔。
二、脊柱
• 猫的椎式为:C7T13L7S3Cy22—23。 • 颈椎共7枚支持头部,第1颈椎为环推,第2颈椎为枢椎; • 胸椎13枚,与数目相同的肋骨成关节; • 腰椎为7枚; • 3枚荐椎愈合成1块荐骨,构成盆腔的背侧壁, • 尾椎22枚或23枚,支持尾部。
包括闭口肌(咬肌、颞肌和翼肌)和开口肌(枕颌肌和二 腹肌),以闭口肌较发达。
二、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脊柱肌、颈腹侧肌、胸壁肌和 。 • (一)脊柱肌:主要有背腰最长肌、髂肋肌 。 • (二)颈腹侧肌:胸头肌、胸骨甲状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等。 • (三)胸壁肌:主要有胸肌、后上锯肌、后下锯肌、
肋间外肌、肋间外肌、膈肌等。 • (四)腹壁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
肌、半腱肌、半膜肌、 股薄肌、 耻骨肌、 内收肌、 缝匠 肌等
• (二)后肢 包括髋骨、股骨、胫
骨、腓骨、膝盖骨。后 足有跗骨7枚、跖骨5枚 和趾骨4枚。
猫的全身骨骼肌
猫全身肌肉
猫全身肌肉约有500块。 其发达程度与其身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活动相适应。 猫的皮肌特别发达,几乎覆盖全身。
猫科动物的牙齿形状有何特点?

猫科动物的牙齿形状有何特点?猫科动物是一类拥有锐利牙齿的兽类,其牙齿形状独特,具备一系列适应捕食生活的特点。
下面将从特征和适应性两个方面介绍猫科动物牙齿的特点。
一、牙齿特征1. 长而锐利的犬齿:猫科动物具有相对较长而锐利的犬齿,这是猫科动物捕食和咬断猎物颈椎的重要工具。
犬齿的形状和长度使得猫科动物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夺取猎物。
2. 锋利的切齿:除了犬齿外,猫科动物的切齿也十分锋利。
由于切齿位于犬齿和臼齿之间的位置,其主要作用是切割和撕裂猎物的肉块,为后续咀嚼提供便利。
3. 具有齿尖尖锐的臼齿:与其它动物不同,猫科动物的臼齿齿尖十分锋利。
这种锋利的臼齿使得猫科动物在咀嚼猎物时能够将其迅速撕裂成小块,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二、牙齿的适应性1. 捕食适应性:猫科动物的牙齿形状使得它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捕食猎物。
锐利的犬齿和切齿有助于迅速抓住和割断猎物的肌肉,臼齿则能够迅速将猎物剁碎,使得猫科动物能够摄入更多的食物以满足能量需求。
2. 适应多样的食物:尽管猫科动物主要以肉食为主,但它们的牙齿形状也能够适应其他食物。
例如,切齿的介于犬齿和臼齿之间的位置使得猫科动物能够吃一些较硬的食物,如骨头和韧性的动物组织。
3. 维持牙齿健康:猫科动物牙齿上有一层坚硬的珐琅质,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这一特点使得猫科动物能够经受咀嚼和撕咬的高强度活动,保持牙齿的完整和健康。
4. 牙齿自我修复:猫科动物的牙齿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当它们的牙齿受损时,牙齿内部的牙本质能够进行自我修复,有效延长了牙齿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其功能性。
总结起来,猫科动物的牙齿形状独特,适应捕食和摄食多样食物的需求。
锐利的犬齿和切齿帮助它们迅速捕获和处理猎物,锋利的臼齿则有助于均匀和彻底地咀嚼食物,以便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此外,牙齿外层的珐琅质和自我修复能力保证了牙齿的耐用性和健康状态。
猫科动物的牙齿形状与其捕食生活密切相关,展现了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奇妙适应性。
猫的解剖生理特征

四.肝和胰
肝: 肝较大,呈红 棕色,有胆囊,位于腹 腔的前部,紧贴于膈的 后方。肝分为左右两叶, 左叶分为左内叶和左外 叶,右叶分为右内叶、 右外叶和尾叶,故猫的 肝分为5叶。
位于腹前部,大部分偏于左侧,在肝和膈之后。胃 以贲门与食管相连,以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幽门 处黏膜突入肠腔形成幽门瓣,它是环形肌增厚形成 的括约肌。猫胃为单室有腺胃,胃腺十分发达,分 泌盐酸和胃蛋白酶,能消化吞食的肉和骨头。胃的 内表面有纵行的、高度不同的皱褶。纵褶的突出程 度与胃的扩张有关,当充满食物时,纵褶较浅。
猫的全身骨骼 1.上颌骨 2.额骨 3.顶骨 4.枕骨 5.颧骨 6.下颌骨 7.颞骨 8.寰椎 9.枢椎 10.颈椎 11.肩胛骨 12.胸骨柄 13.肱骨 14.桡骨 15.尺骨 16.腕骨 17.掌骨 18.指骨 19.胸骨 20.第1胸椎 21.第8胸椎 22.第1腰椎 23.第7腰椎 24.第2荐椎 25.尾椎 26.肋骨 27.髂骨 28.耻骨 29.坐骨 30.股骨 31.髌骨 32腓骨 33.胫骨
一.骨
运动系统
(一)躯干骨
脊柱:一般由46块椎骨组成 脊柱式 C7T13L7S3Cy21-23
肋:13对,前9对为真肋,后4对为假肋, 最后1对为浮肋
胸骨:有8块骨片,最前l枚胸骨片称为胸骨柄,最后1枚形 成剑状软骨,中间6枚组成胸骨体。。
(二)头骨
也分颅骨、面骨。头骨背面光滑而凸,后边最宽,框缘不 完整。
猫科动物种类

猫科动物种类猫科动物是一类狩猎的掠食动物,身体灵活,具有敏锐的感官和强大的肌肉力量。
在猫科动物中,有很多种类,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其中一部分。
1. 猫猫是最为人们熟悉的猫科动物,身体柔软,行动敏捷,具有极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能力。
猫科动物中,猫的种类最为丰富,如短毛猫、长毛猫、波斯猫、暹罗猫等。
2. 老虎老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体形高大,体重可达到500公斤。
老虎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是我国的国宝之一,现在已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3. 狮子狮子是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具有壮丽的鬃毛和强健的肌肉,是猫科动物中最为出名的一种。
狮子也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在我国也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4. 美洲豹美洲豹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身体可以长到2米左右,是猫科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美洲豹有着优秀的捕猎技巧和敏锐的感官,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动物。
5. 豹豹是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身体灵活,奔跑速度快,是猫科动物中最快的一种。
豹的皮毛光泽,被誉为“花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皮草动物。
6. 猞猁猞猁是生活在北极、高山等寒冷地区的一种猫科动物,体型较大,有着特别长的腿和大耳朵,能够在雪地上迅速奔跑和捕猎猎物。
猞猁因很少与人接触,所以在野外并不易被发现。
7. 貂熊貂熊是生活在北美的一种猫科动物,身体细长,长尾巴,耳朵尖状,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貂熊在野外吃松果、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是一种很难得见的野生动物。
豹猫是生活在亚洲的一种猫科动物,体型较小,有着半圆形的耳朵,身上有着特别的花纹。
豹猫在野外捕食鱼类、鸟类等,是一种珍稀的小型猫科动物。
猞猁猫是生活在南美洲的一种中型猫科动物,身上的花纹和皮毛颜色与猞猁十分相似,因此得名猞猁猫。
猞猁猫在野外偏食肉类,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动物。
10. 雪豹雪豹是生活在高山地区的一种缺乏脂肪层的猫科动物,被称为“荒野游侠”,具有极强的适应力和生存能力。
犬猫的解剖学特点

vertebra 19第一胸椎Istthoracic vertebra 20第二胸椎2nd thoracic vertebra 21第三 胸椎3rd thoracic vertebra 22第四胸椎 4th thoracic vertebra 23第五胸椎5th thoracic vertebra 24第六 胸椎6th thoracic vertebra 25第七胸椎7th thoracic
肩胛骨 腹面 The scapula. Ventral aspect 8关节孟 glenoid cavity 10肩峰 acromio n 11后缘 posterio r brim 14肩胛 下窝 subsca pularfos sa
1肱骨头head of humerus 2肱骨humerus 3桡骨radius 4尺骨ulna
arch
1髂骨翼ala of ilium 2荐骨 sacrum 3髋臼 acetabulum 4坐骨棘
ischialspine 6坐骨结节 ischial
tuberosity 7尾骨
coccyx 8耻骨pubis 9坐骨 ischum 15髂前上棘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5腕骨carpal bone 6掌骨metacarpal bone 7指骨digital bone
髂骨翼ala of ilium 2荐骨 sacrum 3髋臼 acetabulu m 4坐骨棘 ischialspin e 5坐骨支 ramus of ischium 6坐骨结节 ischial tuberosity 7尾骨 coccyx
1髂骨翼ala of
ilium 2荐骨sacrum 3髋臼
猫的解剖、生理学特点与生物学特性

猫的解剖、生理学特点与生物学特性(一)解剖、生理学特点1.成年猫齿式(3131/3121)=30,通常上颌的后假臼齿和下颌的第一真臼齿特别粗大。
猫舌的结构是猫科动物所特有的,其表面有无数丝状乳突,被有较厚的角质层,呈倒钩状,便于舔食骨上的肉。
2.猫为单室胃,盲肠细小,只能见到盲肠端有一个微小突起。
猫的大网膜发达,重约35g,不但起固定保护胃、肠、脾、胰脏的作用,而且还能保温。
3.大脑和小脑发达,猫头盖骨和脑的形态特征固定,对去脑实验和其他外科手术耐受力较强。
平衡感觉、反射功能发达,瞬膜反应敏锐。
4.循环系统发达血压稳定,血管壁较坚韧。
红细胞大小不均匀,细胞边缘有一环状灰白结构,称为红细胞折射体(RE),正常情况下,10%的红细胞中有RE体。
血型有A、B、 AB型。
5.反应灵敏猫在正常条件下很少咳嗽,受到机械和化学刺激易发生咳嗽。
猫的呼吸道黏膜对气体或蒸汽反应很敏感。
猫对吗啡的反应和一般动物相反,犬、兔、大鼠、猴等主要表现为中枢抑制,而猫却表现为中枢兴奋。
6.猫眼能按照光线强弱灵敏地调节瞳孔,光线强时,瞳孔收缩成线状,晚上视力很好,便于在黑暗中捕食鼠类。
7.典型刺激性排卵交配后25~27小时才排卵。
猫属于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交配期每年2次(春季和秋季)。
雌猫乳腺位于腹部,有4对乳头,具双角子宫。
雄猫的阴茎只是在勃起时向前,所以在泌尿时尿向后方排出。
性周期约14天,发情持续期4~6天,求偶期约连续2~3天。
用阴道涂片镜检法能明确地判断猫的性周期,其性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1)发情前期:以大量有粒细胞为主。
(2)发情期:出现角质化细胞。
(3)发情后期:以中性白细胞为主。
(4)发情间期:有许多有核上皮细胞和少量中性白细胞。
发情期阴道涂片出现角质化细胞,此期适宜交配。
交配时发出特有叫声,交配后可见到雌猫在地上打滚的行为。
怀孕期63(60~63)天,分娩一般需2~3小时。
哺乳期60天,适配年龄雄性1岁,雌性10~12月龄。
动物头骨结构讲解

动物头骨结构讲解动物头骨结构是动物身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起到了保护脑部和感觉器官的作用,还与动物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不同种类的动物头骨结构也存在差异,下面将从鸟类、哺乳类和爬行类三个方面分别讲解动物头骨结构。
一、鸟类头骨结构鸟类头骨结构相对较轻,主要由颅骨、眼窝、嘴部和颈部组成。
颅骨通常较小,但非常坚固,能够保护鸟类的脑部和感觉器官。
眼窝较大,有利于鸟类观察周围环境。
嘴部骨骼特化,适应不同的食物摄取方式。
颈部骨骼灵活,使得鸟类能够自由地转动头部,观察全方位的环境。
二、哺乳类头骨结构哺乳类头骨结构较复杂,主要由颅骨、上颌骨、下颌骨和颈椎组成。
颅骨通常较大,能够容纳哺乳类的大脑。
上颌骨和下颌骨形成了哺乳类特有的颌骨,有利于咀嚼和摄取食物。
颈椎骨骼数量较多,使得哺乳类能够在不同方向上转动头部,具有更好的视野和观察能力。
三、爬行类头骨结构爬行类头骨结构较为坚固,主要由颅骨、眼窝和下颌骨组成。
颅骨通常较硬,能够有效保护爬行类的脑部。
眼窝较小,爬行类的视觉能力相对较弱。
下颌骨结构相对简单,适应于捕食和咀嚼食物。
总结起来,动物头骨结构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种类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不同所致。
鸟类头骨结构轻巧灵活,适应于飞行和捕食昆虫等行为;哺乳类头骨结构复杂,适应于咀嚼和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爬行类头骨结构坚固,适应于捕食和适应陆地环境。
这些头骨结构的差异使得不同种类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和生存于各自的生态环境中。
在进化过程中,动物头骨结构的演化与动物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头骨的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需求。
通过对动物头骨结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进化历史和生态特征,为保护和研究动物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动物头骨结构的差异与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不同种类的动物头骨结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不同种类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和生存于各自的生态环境中。
通过对动物头骨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进化历史和生态特征,为保护和研究动物提供科学依据。
猫的外貌形态与骨骼结构

猫的外貌形态与骨骼结构
内容: 1.猫的外貌形态与骨骼结构 2.猫的牙齿结构 3.猫的牙齿生长更换规律
一、猫的外貌形态与骨骼结构
二、猫的牙齿结构
猫牙齿的生长发育经过两个阶段,即乳齿阶段和永久齿阶段。 乳齿:共有26颗,上颚6颗乳切齿,2颗乳犬齿,6颗乳前臼 齿;下颚6颗乳切齿,2颗乳犬齿,4颗乳前臼齿。 永久齿:下颚6颗切齿,2颗犬齿,4颗前臼齿,2颗后臼齿。
三、猫牙齿更换规律
常可作为猫年龄的鉴定依据。 第一乳切齿2~3周长出; 第二乳、第三乳切齿及乳犬齿3~4周长出; 第一乳前臼齿2个月左右长出(上颚有,下颚无); 第二、第三乳前臼齿4~6个月长出; 第一、第二切齿3.5~4个月时更换; 第三切齿4~4.5个月更换;犬齿5个月更换; 第一前臼齿4.5~5个月更换;第二、第三前臼齿5~6个月更换; 第一后臼齿:4~5个月长出。
犬猫解剖生理特征

生成的尿液通过输尿管输送到膀胱进行储存。膀胱壁平滑肌在神经 调节下可扩张或收缩,以调节膀胱内压力。
尿液排泄
当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排尿反射。犬猫通过尿道将尿 液排出体外,完成排尿过程。
07
犬猫神经系统解剖特征
中枢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大脑
控制意识、感觉、运动等高级神经功能。
小脑
协调肌肉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肾脏内部结构
肾脏内部由数百万个肾单位组成,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 是尿液生成的基本结构。
肾脏功能
肾脏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排除 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 同时重吸收有用物质,如葡萄糖、 氨基酸等,调节水、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特点
输尿管
犬猫输尿管较细且长,从肾脏延伸至膀胱,具有输送尿液的作用。
心肌
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具 有自动节律性,能够收缩 和舒张以泵送血液。
平滑肌
分布在血管、胃肠道、呼 吸道等内脏器官中,具有 调节内脏器官功能的作用。
肌肉收缩机制
兴奋-收缩耦联
肌肉细胞受到神经刺激后,产生 动作电位并传导至肌肉细胞内部,
引发肌肉收缩。
钙离子释放与回收
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变化是肌 肉收缩的关键因素,钙离子与肌钙 蛋白结合引发肌肉收缩,随后被回 收至细胞内钙库。
肺通气与换气过程
肺通气
犬猫通过呼吸运动使空气在呼吸道内流动,实现肺通气。吸 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扩大,肺内压降低,空气被 吸入肺部;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腔缩小,肺内压 升高,废气被排出体外。
肺换气
在肺通气的基础上,犬猫通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实 现肺换气。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 合,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 入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
11种猫科动物齿式与头骨解剖特征

Dentition formula and cranium anatomy detail of 11 species to the felinesA、何为齿式?What’s Dentition formula?齿式采用如下符号代表:上门齿-I、上犬齿-C、上前臼齿-P、上臼齿-M下门齿-i、下犬齿-c、下前臼齿-p、下臼齿-m大写字母指上颌齿列,小写字母批下颌齿列。
齿式代表的是该种上颌或下颌一侧的齿列。
如猞猁Lynx lynx:最后的齿式表达为:3.1.2.1/3.1.2.1=28。
B、11种猫科动物齿式及头骨解剖学数据Dentition formula and cranium anatomy detail of the 11species to the felines1、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齿式:3.1.2-3.1/3.1.2.1=28-30;头骨长度100-150mm,翼骨侧面有发达的侧凸缘,雄性矢状脊显著,雌性矢状脊呈七弦琴状。
2、荒漠猫Felis bieti:齿式:3.1.3.1/3.1.2.1=30。
头骨非常圆(鼻骨短),有非常鼓胀的听泡,约为颅全长的25%。
听泡明显比其他猫科动物大。
鼻骨在中间1/3处凹入,末端向上凸起。
眶前缘锋利,无水平扩展区,在这一点上与兔狲类似。
与其他猫属动物不同的是,颧骨没有触及泪骨。
3、丛林猫Felis chaus:齿式:3.1.2-3.1/3.1.2.1=28-30。
头骨椭圆形,不如其他猫属动物的头骨圆。
鼻骨凹入;颧骨前缘有明显的水平扩展区;乳突扁平,挤压听泡。
上颌凹入使吻突呈收缩状。
P4上前尖比其他猫属动物更发达,至少是前附尖大小和高度的50%。
4、兔狲Felis manul:齿式:3.1.2.1/3.1.2.1=28。
2N=38。
头骨是猫属中最独特的,具完整的眼眶,头骨高度拱起(膨胀的额骨);吻突短;听泡的外鼓骨部分比内鼓骨部分更膨胀;眶前缘有锋利的边,无颧骨水平扩展区;眼眶前移,增大了两眼间的覆盖区;眼眶面比其他猫类更垂直;内外鼓骨间的骨缝明显;鼻骨沿中缝降低,但无缢缩。
猫解剖图谱

图Ⅳ-1外形和分部The shape and distribution图Ⅳ-2整体骨骼侧面观The skeleton. Lateral view1颈neck2耳ear3头head4眼eye5鼻nose6口mouth7前肢anterior limb8尾cauda9背back10后肢posterior limb11胸thorax12肋骨rib13腰椎lumbar vertebra 14髂骨ilium15坐骨ischium16尾骨coccyx17股骨femur18髌骨patella19腓骨fibula20胫骨tibia21跗骨tarsal bone22跖骨metatarsal bone 23趾骨digital bone24胸骨sternum25肩胛骨scapula26胸椎thoracic vertebra 27颈椎cervical vertebra 28枢椎axis29寰椎atlas30枕骨occipital bone 31顶骨parietal bone32额骨frontal bone33上颌骨maxillary bone 34颧骨malar bone35下颌骨mandible bone 36颞骨temporal bone 37肱骨humerus38尺骨ulna39桡骨radius40掌骨metacarpal bone 41指骨digital bone42腕骨carpal bone图Ⅳ-3头骨上面The skull. Superior aspect 图Ⅳ-4头骨下面The skull. Inferior aspect图Ⅳ-5头骨侧面The skull. Lateral aspect图Ⅳ-6头骨前面The skull. Anterior aspect1上颌骨maxillary bone 2眶下孔infraorbitalfossa3颧骨malar bone 4眶腔orbital cavity5颞骨temporal bone 6外鼻孔external naris7鼻骨nasal bone 8泪骨lacrimal bone9额骨frontal bone 10冠状缝coronalsuture11顶骨parietal bone 12矢状缝sagittal suture13矢状嵴sagittal crest 14人字缝lambdoid suture15犬齿canine tooth 16下颌骨mandible bone17臼齿molar tooth 18颧弓zygomatic arch19后鼻孔posterior naris 20鼓泡tympanic bulla21枕骨occipital bone 22枕大孔foramen magnum23眶腔orbital cavity 24外耳门external acoustic pore 25鼻前孔anterior naris 26门齿incisor tooth27上犬齿upper canine tooth 28下犬齿lower canine tooth29上臼齿upper molar tooth 30下臼齿lower molar tooth31额骨frontal bone 32下鼻甲inferior concha33下门齿lower incisor图Ⅳ-7颈椎腹面The cervical vertebra. 图Ⅳ-8颈椎背面The cervical vertebra.Ventralaspect Dorsalaspect图Ⅳ-9胸椎背面The thoracic vertebra. 图Ⅳ-10腰椎侧面The lumbar vertebra.Dorsalaspect Lateralaspect1寰椎atlas2第一颈椎1st cervical vertebra3第二颈椎2nd cervical vertebra4第三颈椎3rd cervical vertebra5第四颈椎4th cervical vertebra6第五颈椎5th cervical vertebra7第六颈椎6th cervical vertebra8第七颈椎7th cervical vertebra9横突transverse process10棘突spinous process11枢椎axis12第一胸椎棘突spinous process of lstthoracic vertebra 13第二胸椎棘突spinous process of 2nd thoracic vertebra 14第三胸椎棘突spinous process of 3rd thoracic vertebra 15第四胸椎棘突spinous process of 4th thoracic vertebra 16第五胸推棘突spinous process of 5th thoracic vertebra 17第六胸椎棘突spinous process of 6th thoracic vertebra 18第七胸椎棘突spinous process of 7th thoracic vertebra 19第一胸椎Istthoracic vertebra20第二胸椎2nd thoracic vertebra21第三胸椎3rd thoracic vertebra22第四胸椎 4th thoracic vertebra23第五胸椎5th thoracic vertebra24第六胸椎6th thoracic vertebra25第七胸椎7th thoracic vertebra26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en27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图Ⅳ-11胸廓背面The thorax. Dorsal 图Ⅳ-12肩胛骨背面The scapula. Dorsal aspect aspect图Ⅳ-13肩胛骨腹面The scapula. Ventral aspect1胸椎棘突spinous process of thoracicvertebra2胸椎thoracic vertebra3肋骨rib4浮肋floating ribs5前缘anterior brim6冈上窝infraspinousfossa7背缘dorsal brim8关节孟glenoid cavity9喙突coracoid process10肩峰acromion11后缘posterior brim12肩胛冈scapular spine13冈下窝supraspinous fossa14肩胛下窝subscapularfossa图Ⅳ-14前肢骨内侧面The bones of anterior limb .Medial aspect图Ⅳ-15前肢骨外侧面The bones of anterior limb. Lateral aspect1肱骨头head of humerus 2肱骨humerus 3桡骨radius 4尺骨ulna 5腕骨carpal bone 6掌骨metacarpal bone 7指骨digital bone图Ⅳ-16骨盆背面The pelvis. 图Ⅳ-17骨盆腹面The pelvis. Ventral aspect Dorsal aspect图Ⅳ-18骨盆及尾骨侧面The pelvis and coccyx. Lateral aspect1髂骨翼ala of ilium2荐骨sacrum3髋臼acetabulum4坐骨棘ischialspine5坐骨支ramus of ischium6坐骨结节ischial tuberosity7尾骨coccyx8耻骨pubis9坐骨ischum10坐耻骨联合ischiopubicsymphysis11荐骨翼ala of sacrum12闭孔obturator foramen13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14坐骨弓ischial arch15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iliac spine图Ⅳ-19后肢骨内侧面The bones of posterior limb. Medial aspect图Ⅳ-20后肢骨外侧面The bones of posterior limb. Lateral aspect1胫骨tibia2趾骨digital bone3跖骨metatarsal bone4跟骨calcaneus5腓骨fibula6髌骨patella7股骨femur8股骨头femoral head图Ⅳ-21口腔前面观The oral cavity. Anterior view图Ⅳ-23脑背面The brain. Dorsal aspect图Ⅳ-22喉与舌上面The larynx and tongue. Superior aspect1上犬齿upper canine tooth 2上臼齿upper molar toot3下臼齿lower molar tooth 4下犬齿lower canine tooth5鼻前孔anterior naris 6 门齿incisor tooth7硬腭hard palate 8软腭soft palate9舌tongue 10喉口aperture of larynx11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 12下颌骨mandible13舌扁桃体lingual tonsil 14舌根root of tongue15舌体body of tongue 16舌尖apex of tongue17嗅球olfactory bulb 18乙状回sigmoid gyros19薛氏上回suprasylvian gyrus 20薛氏后回retrosylvian gyros21缘回supramarginal gyros 22眶小脑半球orbital cerebellar hemisphere 23薛氏前沟anterior sylvian sulcus 24十字沟cruciate sulcus25外侧沟lateral sulcus 26小脑vermis27小脑半球cerebellar hemisphere 28脊髓spinal cord图Ⅳ-24脑腹面The brain. Ventral aspect图Ⅳ-25脑外侧面The brain. Lateral aspect图Ⅳ-26脑与背髓背面The brain and 图Ⅳ-27脑与脊髓腹面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Dorsal aspect spinal cord.Ventral aspect1视神经optic nerve2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3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4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5脑桥墓底沟basilar sulcus of pons6延髓myelencephalon7嗅束olfaceory tract8嗅神经olfactory nerve9视交叉optic chiasma10梨状叶pyriform lobe11大脑脚cerebral pedumcle12脑桥pons13 延髓锥体of myelencephalon14薛氏上沟suprasylvian sulcus15外侧沟lateral sulcus16柄状沟slalked sulcus17十字沟cmciate sulcus18眶沟orbital sulci19嗅球olfactory bulb20薛氏裂sylvian fissure21外薛氏后沟lateral retrosylvian sulcus 22小脑cerebellum23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24脊髓spinal cord25面神经ficial nerve26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27眶回orbital gyri28乙状回sigmoid gyri29缘回marginal gyrus30薛氏前沟anterior sylvian sulcus31外薛氏前沟lateralanterior sylvian sulcus 32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33腰膨大lumbar enlargement34中脑midbraim1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muscle2上后锯肌serratus posterior superior muscle3头head4颈肌群muscles of neck5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6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muscle7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muscle8前肢屈肌群flexor muscles of anterior limb9前肢伸肌群extensor muscles of anterior limb 10腰背筋膜lumbodorsal fascia11尾cauda12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13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 muscle14缝匠肌sartorius muscle15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16后肢屈肌群flexor muscles of posterior limb17后肢伸肌群extensor muscles of posterior limb1前肢anterior limb 2口mouth3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4三角肌deltoid muscle5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 6前臂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 muscle of forearm 7前背锯肌serratus anterior dorsi muscle 8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9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10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muscle11缝匠肌sartorius muscle12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 13后肢posterior limb 14尾cauda15指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muscle16尺侧腕伸肌extensor carpi ulnaris muscle17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muscle 18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 19背长肌longus dorsi muscle 20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muscle21腰背筋膜lumbodorsal fascia 22臀浅肌gluteus superficialis muscle 23半腱肌semitendinosus muscl图Ⅳ-42躯干肌侧面(1)The muscles of trunk. Lateral aspect(1)图Ⅳ-43躯干肌侧面(2)The muscles of trunk. Lateral aspect (2)1上后锯肌serratus posterior superior muscle 2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3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muscle 4三角肌deltoid muscle5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muscle 6腰背筋膜lumbodorsal fascia7臀浅肌gluteus superficialis muscle 8缝匠肌sartorius muscle9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 muscle 10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 muscle 11腹外斜肌exterm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12口mouth13枕下颌肌occipitomandibular muscle 14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muscle 15胸头肌pectoralis capitis muscle 16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 17胸直肌rectus pectoralis muscle 18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muscle图Ⅳ-44胸肌Thpetoral muscle图Ⅳ-45腹肌The abdominal muscle1鼻涕nasnl2口mouth3胸骨舌骨肌sternohyoid muscle4锁臂肌clavicobrachialis muscle5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6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muscle7胸直肌rectus pectoralis muscle8腹白线linea alba9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10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muscle11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12腹直肌鞘前层anterior layer of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muscle 13缝匠肌前部an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14缝匠肌后部pos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15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16股静脉femoral vein17后肢posterior limb18尾cauda图Ⅳ-46胸、腹腔器官(1)The organs in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cavities(1)图Ⅳ-47胸、腹腔器官(2)The organs in th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cavities (2)l前臂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 muscle of forearm2右肺right lung3肝右中叶right middle lobe of liver4肝右外叶right lateral lobe of liver5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6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7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8缝匠肌sartorius muscle9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10三角肌deltoid muscleI1左肺left lung12心包pericardium13膈 diaphragm14肝左中叶left middle lobe of liver 15肝左外叶left lateral lobe of liver 16胃stomach17大网膜greater omentum18壁腹膜parietal peritoneum19回肠ileum20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21膀胱urinary bladder22股静脉femoral vein23空肠jejunum24心heart25缝匠肌sartorius muscle26股静脉femoral vein27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图Ⅳ-48胸腔器官The organs in the thoracic cavity图Ⅳ-49心与肺腹面The heart and lung. Ventral aspect1肋端costal end2右肺right lung3胸肋面stemocostalsurface4心包pericardium5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6正中神经median nerve7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muscle8前背锯肌serratus anterior dorsi muscle9左肺left lung10 膈diaphragm11后腔静脉postcaval vein12气管trachea13心heart图Ⅳ-50心左面The heart. Left surface 图Ⅳ-51心右面The heart. Right surface图Ⅳ-52左心房和左心室The left atrium 图Ⅳ-53右心房和右心室The right atrium and left ventricle and right ventricle1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 2冠状沟coronary sulcus3左心房left atrium 4左心室left ventricle5心尖cardiac apex 6右心耳right auricle7动脉圆锥conus arteriosus 8右心室right ventrical9左心耳left auricle 10前室间沟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groove 11前腔静脉precaval vein 12肺静脉pulmonary vein13梳状肌pectinate muscles 14二尖瓣mitral valve15腱索chordaetendineae 16乳头肌papillary muscles17左室壁wall of left ventrical 18心外膜epicardium19三尖瓣tricaspid valve 20右心室腔cavity of right ventricle21右心室壁wall of right ventricle 22肺动脉干1胆囊gall bladder2肝右叶right lobe of liver3股静脉femoral vein4精索spermatic cord5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6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7肝liver8胃stomach9大网膜greater omentum10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11缝匠肌前部an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 12缝匠肌后部pos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 13耻骨肌pecineus muscle14右肺right lung15膈 diaphragm16贲门cardia17幽门pylorus18十二指肠duodenum19空肠jejunum20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21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22缝匠肌sartorius muscle23左肺left lung24心heart25食管esophagus26胃底fundus of stomach27胃小弯lesser curvature of stomach28胃大弯greater curvature of stomach29回肠ileum1肝右中叶right middle lobe of liver 2肝右外叶right lateral lobe of liver 3十二指肠duodenum4大网膜greater omentum5空肠jejunum6回肠ileum7肝左外叶left lateral lobe of liver8肝左中叶left middle lobe of liver9胃stomach10脾spleen11左肾left kidney12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13脂肪垫fat-pad14膀胱urinary bladder15缝匠肌前部an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 16缝匠肌后部pos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 17股静脉femoral vein18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19胆囊gallbladder20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21盲肠Cecum22 膈 diaphragm23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1肝右中叶right middle lobe of live2胆囊gallbladder3盲肠cecum4肠系膜动、静脉mesenteric artery and vein 5股静脉femoral vein6肝左外叶left lateral lobe of liver7肝左中叶left middle lobe of liver8胃stomach9脾spleen10大网膜greater omentum11空肠jejunum12肠系膜mesentery13缝匠肌前部anterop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 14缝匠肌后部pos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 15耻骨肌pectineus muscle16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17回肠ileum18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19腹横肌transverses abdominis muscle20睾丸testis21肾kidney22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23腹膜后脂肪垫fat-pad of postperitoneum24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25膀胱urinary bladder26股动脉femoral artery27精索spermatic cord28阴茎penis1肝右中叶right middle lobe of live 2 胆囊gallbladder3结肠系膜mesocolon 4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膀胱 urinary bladder5直肠rectum 67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 8肝左中叶left middle lobe of liver9肝左外叶left lateral lobe of liver 10胃stomacln11胰pancreas 12脾spleen13左肾left kidney 14后腔静脉postcaval vein15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16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17缝匠肌sartorius muscle 18脂肪囊fetty capsule19肝右外叶right lateral lobe of liver 20十二指肠duodenum21胃前壁anterior wall of stomach 22胃后壁posterior wall of stomach23空肠jejunum 24回肠ileum图Ⅳ-62肝与胃(1)The liver and stomach(1)图Ⅳ-63肝与胃(2)The liver and stomach (2)1肝右中叶right middle lobe of liver 2胆囊gallbladder3肝右外叶right lateral lobe of liver 4 膈 diaphragm5肝左中叶left middle lobe of liver 6胃stomach7肝左外叶left lateral lobe of liver 8小网膜lesser omentum 9十二指肠duodenum 10胰pancreas11空肠jejunum 12胃底fundus of stomach 13胃小弯lesser curvature of stomach 14胃体body of stomach 15胃大弯greater curvature of stomach 16大网膜greater omentum 17脾spleen 18左肾left kidney图Ⅳ-65肝脏面(1)The liver. Visceral surface(1)1肝右外叶right lateral lobe of liver2肝右中叶right middle lobe of liver3肝左外叶left lateral lobe of liver4肝左中叶left middle lobe of liver5肝尾状叶caudate lobe of liver6后腔静脉口aperture of postcaval vein7肝门porta hepatis8胆囊gallbladder9右外叶后部posterior part of right lateral lobe 10右外叶前部anterior part of right lateral lobe图Ⅳ-68胃壁内面The wall of stomach. Inner surface1幽门pylorus2胃小弯lesser carvature of stomach 3角切迹angular notch4食管esophagus5贲门cardiac6胃底fundus of stomach7胃大弯greater curvature of stomach 8纵行皱襞longitudinal folds9空肠动脉弓jejunal arterial arch10空肠系膜jejunal mesentery11空肠动脉jejunal artery12空肠静脉jejunal vein图Ⅳ-70空肠和回肠The jejunum and ileum图Ⅳ-71回肠和结肠后面The ileum and colon. Posterior aspect图Ⅳ-72肾和膀胱The kidney and urinary bladder图Ⅳ-73肾纵断面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the kidney1回肠动脉ileal artery 2回肠静脉ileal vein3回肠系膜ileal mesentery 4结肠jejunum 5回肠ileum 6脾spleen7脂肪垫fat-pad8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 9右肾上腺right adrenal gland 10右肾right kidney 11右输尿管rigth ureter12左肾上腺left adrenal gland13左肾left kidney14左输尿管left ureter 15膀胱urinary bladder 16肾乳头renal papillae 17筛区cribriform area 18肾盂renal pelvis19肾皮质renal cortex20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21肾髓质renal medulla图Ⅳ-74泌尿、生殖器官(♂)(1) The urinary and genital organs(♂)(1)图Ⅳ-75泌尿、生殖器官(♂)(2)The urinary and genital organs(♂)(2)1后腔静脉孔foramen of postcaval vein2膈中心腱central tendon of diaphragm3右肾上腺right adrenal gland4右肾right kidney5肾静脉renel vein6后腔静脉postcaval vein7输尿管ureter8睾丸动脉testicular artery9膀胱urinary bladder10尿道urethra11股静脉femoral vein12 膈 diaphragm13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14膈胸肋部stemocostal part of diaphragm15左肾上腺left adrenal gland16左肾left kidney17肾孟renal pelvis18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19腹膜后脂肪垫postperitoneal fat-pad20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muscle of abdomen 21缝匠肌前部an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 22缝匠肌后部posterior part of sartorius muscle 23精索spermatic cord,24耻骨肌pectineus muscle25股收肌adductor femoris muscle26脂肪囊fatty capsule27睾丸testis28阴茎penis29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30前列腺prost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ntition formula and cranium anatomy detail of 11 species to the felines
A、何为齿式?What’s Dentition formula?
齿式采用如下符号代表:
上门齿-I、上犬齿-C、上前臼齿-P、上臼齿-M
下门齿-i、下犬齿-c、下前臼齿-p、下臼齿-m
大写字母指上颌齿列,小写字母批下颌齿列。
齿式代表的是该种上颌或
下颌一侧的齿列。
如猞猁Lynx lynx:最后的齿式表达为:3.1.2.1/3.1.2.1=28。
B、11种猫科动物齿式及头骨解剖学数据Dentition formula and cranium anatomy detail of the 11species to the felines
1、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齿式:3.1.2-3.1/3.1.2.1=28-30;头骨长
度100-150mm,翼骨侧面有发达的侧凸缘,雄性矢状脊显著,雌性矢状脊呈七弦琴状。
2、荒漠猫Felis bieti:齿式:3.1.3.1/3.1.2.1=30。
头骨非常圆(鼻骨短),有非常鼓胀的听泡,约为颅全长的25%。
听泡明显比其他猫科动物大。
鼻骨
在中间1/3处凹入,末端向上凸起。
眶前缘锋利,无水平扩展区,在这一点上与兔狲类似。
与其他猫属动物不同的是,颧骨没有触及泪骨。
3、丛林猫Felis chaus:齿式:3.1.2-3.1/3.1.2.1=28-30。
头骨椭圆形,不如其他猫属动物的头骨圆。
鼻骨凹入;颧骨前缘有明显的水平扩展区;乳
突扁平,挤压听泡。
上颌凹入使吻突呈收缩状。
P4上前尖比其他猫属动物更
发达,至少是前附尖大小和高度的50%。
4、兔狲Felis manul:齿式:3.1.2.1/3.1.2.1=28。
2N=38。
头骨是猫属中最独特的,具完整的眼眶,头骨高度拱起(膨胀的额骨);吻突短;听泡的
外鼓骨部分比内鼓骨部分更膨胀;眶前缘有锋利的边,无颧骨水平扩展区;
眼眶前移,增大了两眼间的覆盖区;眼眶面比其他猫类更垂直;内外鼓骨间
的骨缝明显;鼻骨沿中缝降低,但无缢缩。
P4上前尖退化;犬齿比P4长;
P2阙如。
因为具有更宽的耳距、高度拱起的头骨、非常膨胀的外鼓骨以及P2
阙如,有人认为兔狲应单独列为一个属(兔狲属Otocolobus)(Birula 1917;Pocok 1951;Severtzov 1985)。
5、猞猁Lynx lynx:齿式:3.1.2.1/3.1.2.1=28;头骨长度100-150mm,
眶后突(额骨眶内区)之间有一个显著的凹陷,眶后突相对较小。
沿中缝有
一个明显的额/鼻骨凹陷(金猫无)。
P2阙如,犬齿大大长于P4的长度。
6、云猫Pardofelis marmorata:齿式:3.1.3.1/3.1.2.1=30;头骨通常具有
完整的眶后环,颧弓非常宽。
在其他猫亚科动物中,颧弓宽大于70mm(一般大于颅基长的80%)的只有比云猫大很多的猞猁和金猫。
另一鉴别特征是P3
有中扩展区;P4长13-15mm;犬齿长于P4长度。
7、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齿式:3.1.3.1/3.1.2.1=30。
鼻骨没有
外翻;上颌有凹入的喙突,刚进入成熟的个体的头骨的眶后环有时是完整的。
中翼骨的宽度大约等于其长度,乳突扁平,接近听泡的表面。
P1常常缺失,
P2退化。
豹猫属的头骨易与野猫Felis silvestris混淆,区分这些类型特别是杂
交种是很困难的。
豹猫属的上腭中翼骨一般更窄(猫属物种通常宽大于长);眶内宽度更窄(豹猫属的是颅基长的16%-20%,猫属为19%-24%);头
骨更窄,颧弓宽度通常小于颅基长的75%(猫属的则更大)。
8、云豹Neofelis nebulosa:齿式:3.1.2-3.1/3.1.2.1=28-30;听泡似猫亚科,听泡内的腹端扩展区小于10mm(豹属和雪豹属中,它在后部且大于
10mm),齿列长度小于60mm,吻突中豹亚科中最短的,绝对长度小于
58mm,相对长度小于颅基长的36%。
犬齿是猫科中最长的,上犬齿长度是
P3与P4长度之和,P2(第2上前臼齿)通常阙如。
9、豹Panthera pardus:齿式:3.1.2-3.1/3.1.2.1=28-30;豹头骨的几乎
所有比例都比虎的要小。
按比例,头骨更狭窄,颧骨宽小于颅基长的70%
(而虎的大于70%);齿列长度(小于75mm)小于颅基长的40%。
雄性有
十分发达的矢状脊,而雌性几乎没有。
M1的宽度小于10mm,P4长度小于
30mm。
10、虎Panthera tigris:齿式:3.1.3.1/3.1.2.1=30;颅全长大于250mm,
眶内区比眶后区宽;颧骨不触及泪骨;额骨与鼻骨的骨缝有明显的凹陷;齿
列长大于80mm,眶后突小;颧骨宽大于200mm;P4长度大于30,并有强壮
的外前附尖;M1宽度大于10;m1具明显的下次尖;p4具大的下次尖,且大
于下前尖。
11、雪豹Uncia uncia:齿式:3.1.3.1/3.1.3.1=30;在大型猫科动物中头
骨显著地呈高度半球形或拱起。
这也说明了颅基长度相对较短,并且该种也
是豹亚科Pantherinae动物中唯一下颌窝后突与枕髁间距小于颅基长30%的种类。
听泡的外鼓室与内鼓室几乎等大,侧枕突明显延伸到听泡以外。
鼻腔较大,超出了这种头骨大小应有的比例。
第3前臼齿之前的下颌骨高度至少等
于甚至大于第一臼齿之后的高度。
鼻骨比其他任何豹亚科种类都宽,鼻骨骨
缝长度仅比其宽度大5%-20%,并且不向后延伸到上颌那么远。
眶内宽度比
眶后宽度更宽,比例上也比其他豹亚科动物更宽(大于颅基长的25%)。
第
1上臼齿比其他豹亚科种类更显方形,其宽度小于6mm。
参考资料:《中国兽类野外手册》,Andrew T. Simth,解炎。
编缉:崇州市森林公安局刘敉
2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