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学案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课本中对这部分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在试管中加入 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不复燃,但说明了“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生成氧气”结论。
显然这样的结论会使学生感到矛盾。
将5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一天(用橡皮塞塞紧),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就会复燃,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学生对“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生成氧气”就会变得清晰。
(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因过滤操作安排在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中,在本课题的学习中较难安排将催化剂二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条件为常温,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所选装置如图1所示。
图1缺点:1. 在实验操作中,很难做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即很难做到使过氧化氢溶液粉末分离而使反应停止)。
与MnO22. 无法控制液体药品的用量,浪费药品。
因此做了适当的改进:改进一1. 改进所需器材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2. 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下图2所示:3. 操作方法①先将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放入大使管的底部。
②然后将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打开活塞,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③不需产生气体时将活塞关闭,使反应停止。
4. 改进后发生装置的优点①通过分液漏斗逐滴向试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来控制反应的速度,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同时也便于收集。
②可以控制所加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节约药品。
③操作简便。
改进二1. 1. 改进所需器材吸滤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铜丝(一端系上装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小砂袋)2.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31. 操作方法①按上图将一根铜丝(一端系上装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小砂袋),伸入到吸滤瓶底部。
②将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通过分液漏斗逐滴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发生,产生气体。
③不需产生气体时将铜丝向上拉起,将小砂袋脱离液面,使反应停止。
实验室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导学案
实验室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学案
一.旧知回顾
1.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有:
(1)
(2)
(3)
2.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性质和作用:
一变:两不变:
二.比较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优缺点
高猛酸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对比之后发现由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比较简单环保,故本节课我们选择过氧化氢进行课堂演示实验。
三.实验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一般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属于固液不需要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氧气的性质: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故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均可。
四.进行实验
现以如下装置为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实验步骤:
(1)(2).
(3)(4).
2.实验现象:
3.注意事项:
4.氧气的验满:
五.性质验证
已知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现已经收集满一集气瓶的氧气,可以用木炭进行验证实验,并且验证生成的产物。
实验现象:
讨论:红热的木炭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六.学生进行实验
可采用老师示范的实验装置,也可以参考以下实验装置。
所选实验装置优缺点:。
初中化学制作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制作氧气教案
教学内容:制作氧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通过加热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方法。
3. 能够实验操作,安全地制取氧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 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向学生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起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兴趣。
二、实验操作
1. 准备实验器材:试管、漏斗、活性炭、过氧化氢溶液。
2. 将活性炭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将活性炭与过氧化氢充分混合。
3. 用火柴点燃试管口处,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4. 观察试管内液体的变化,排放出的气体即为氧气。
三、实验总结
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何制取氧气的方法。
四、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掌握了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措施,提高了安全意识。
五、作业
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氧气的实验报告,包括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教师注意】
1.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2. 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保持实验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化学实验教案二:制备氧气
制备氧气是化学教育中非常基础的实验内容。
在化学实验教案二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制备氧气的简单方法,并通过此实验教学,让学生们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将掌握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方法,并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器材:
过氧化氢3%(H2O2)、酒精灯、烧杯、试管、盆、滴管。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3%(H2O2),置于烧杯中。
2、点燃酒精灯,并将试管倾斜,将试管口放向烧杯中的过氧化氢中心。
3、缓缓将试管致过氧化氢,用滴管滴入几滴洗涤剂。
4、观察烧杯中的反应情况,会发现氧气慢慢地从试管口逸出。
5、当烧杯中的氧气足够多时,将试管口从反应液中取出,并用试管盖盖好。
实验注意事项:
1、由于实验过程中需要点燃酒精灯,请学生们切记注意安全。
2、制备过程中,试管需要缓缓致过氧化氢,以避免反应过程中氧气逸出。
3、若实验失败,要马上停止继续实验,避免造成伤害。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制备出氧气,并且了解到氧气的一些性质和应用。
氧气在自然界中所占比例较大,占空气的21%,在人类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氧气可以用于医学界中的氧疗,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同时,氧气也可以应用于航天、制氮、钢铁生产等领域。
结语:
制备氧气是一项基础的实验内容,但其实验过程并不简单。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确保实验效果,并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化学实验的知识和应用。
初中制取氧气的教案
初中制取氧气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2.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
2. 提问:如何制取氧气?二、讲解制取氧气的方法(15分钟)1. 讲解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
2. 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三、演示实验(15分钟)1. 演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
2. 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四、学生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取氧气。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提问:制取氧气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教学延伸:1. 探索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等。
2. 研究氧气的用途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学会了使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强调了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此外,在教学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研究氧气的用途和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氧气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达到了,但仍有需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理解过氧化氢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氧气的原理;3.学会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科学推理和实验验证。
教学内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教学重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科学推理和实验验证。
教学准备:1.实验装置:试管、滴定管、气液分液器、火箭瓶、导管等;2.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酶溶液、柠檬酸溶液等;3.实验器材:点火器、扑火器等;4.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等;5.实验安全措施:实验室通风设备、安全镇痛器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过氧化氢的认知和兴趣。
例如:“大家有听说过过氧化氢吗?它有什么作用呢?”Step 2:实验操作演示教师示范操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步骤和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例如,“我们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火箭瓶中,加入酶溶液,然后使用导管将氧气引入到气液分液器中,最后用点火器点燃氧气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Step 3:实验讲解教师对实验的原理和步骤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过程中产生氧气的原理。
例如,“在过氧化氢的分解过程中,酶能够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气体氧气。
这个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点燃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
”Step 4:实验操作分组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Step 5: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验证和讨论。
例如,“我们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到了明亮的火焰,并且火焰会随着氧气的disa的增加而增大。
这与我们的实验预期结果相符合。
”Step 6:实验应用推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例如,“除了在实验室中使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如潜水装备、航天器和医疗设备等。
”Step 7:实验总结和反思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意义的思考和反思。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第一篇: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学案及反思《过氧化氢制氧气》教案苏州景范中学董敏华教学目标1、学会掌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
2、根据实验报告能独立完成实验并规范实验基本操作。
3、探究催化剂的特点。
4、了解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适合制取什么气体。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对比、迁移知识的能力,以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氧气制取原理探究、装置的选择教学难点催化剂概念教学用品探究实验用品多媒体投影教学设计问题引入:氧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焊接和切割金属、炼钢等都需要较纯净的氧气。
如何制取氧气呢?问题:前面我们学过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得到氧气?回答: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设问:在实验室还能用其他物质的反应来制氧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原理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 + 氧气实验:出示药品并观察。
回答:根据标签所示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液体,本实验所使用的双氧水浓度为5%。
二氧化锰化学式为MnO2,是黑色粉末。
问题: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氧气,要用到固体和液体,并且反应速率很快,我们应选择怎样的装置呢?投影:将二氧化锰和双氧水直接装入一支试管内,是否可行?投影:回答:不可行。
固体和液体始终接触,不能控制反应停止。
问题:那怎样才能将固体和液体分开呢?回答:将液体装在漏斗里,固体装在试管中。
投影:问题:这样可行吗?回答:不可行,因为短时间内有大量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接触,反应速率很快,产生大量气体,有可能造成爆炸。
问题:选用怎样的装置才能控制双氧水的量,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呢?回答:要控制反应速率,就要逐滴滴加双氧水,因此就要在漏斗上加一个活塞――分液漏斗。
制取氧气教案
制取氧气教案教案内容如下:目标:- 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过程。
- 学会使用化学实验室中的设备和安全操作。
-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材料:- 过氧化氢 (H2O2) 液体- 酵素催化剂- 水槽- 塑料管- 密封容器 (例如烧瓶)- 水槽或盆子- 装有盐水的烧杯- 干净的气球- 火柴或点燃器- 安全镜和手套步骤:1.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并将实验室清洁整齐。
2. 将过氧化氢液体倒入密封容器中,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液体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3. 加入少量酵素催化剂于过氧化氢液体中,然后迅速将容器盖紧。
4. 将过氧化氢制备好的密封容器放入水槽或盆子中,以防止外部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5. 在容器口处插入塑料管,并将另一端放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
6. 注意观察气泡在盐水中的积累,并记录下积累速度。
7. 当积累的气泡达到一定量时,迅速将烧杯中气泡的出口与干净的气球相连接。
8. 将气泡以缓慢的速度进入气球内,避免气球过度膨胀。
9. 一旦气球充满气体后,立即拔除塑料管并将气球口用手指捏紧。
10. 将带有氧气的气球安全地放置在一安全位置。
11. 在安全的环境下,点燃火柴或使用点燃器点燃氧气气球。
12. 注意观察燃烧过程和燃烧的特点。
13. 灭火并将残留部分安全处理。
14. 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安全提示:1. 进行实验时务必佩戴安全镜和手套,确保自己的安全。
2. 实验中使用的过氧化氢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请避免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3.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火的使用。
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并远离易燃物。
4. 燃烧后的气球可能会产生高温,请小心触摸,并确保将其安全处理。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过程,并在安全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由于教案不要标题,所以在文中没有重复的标题文字出现。
教案非常重视实验的安全性,学生需要遵守安全操作的要求,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实验所需的材料简单易得,教案中提供的步骤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来深入理解化学原理。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导学案(2)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会确定制取氧气的装置类型和收集方法,初步掌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学习重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学习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实验室通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制氧气,如用分解_______或_______的方法制氧气。
2.催化剂的特点:能__________其它物质反应速率。
自身的_______和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探究活动一阅读P74,观察老师演示实验3-4,完成下列问题:2.上述实验(4)可以重复多次,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____没有改变。
若在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就会发现二氧化锰的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改变。
我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3.听老师讲解,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室用过氧化氢的制氧气⑴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用________制气装置。
该装置的注意事项是:长颈漏斗___________(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逃逸);导气管___________。
(略伸出橡皮塞即可)⑷收集方法:①排水法(原因是氧气_________)。
②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___________,如果木条燃烧更旺,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__________,如果木条燃烧更旺,证明气体是__________。
⑺操作步骤:实验室用固液不加热型制气装置制氧气时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2.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过氧化氢溶液、酶催化剂、淀粉溶液、漏斗、试管、蜡杆、氧气气球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报告本、实验室装备(理化实验中常用的试管架、玻璃棒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氧气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学生的回答,然后解释氧气的重要性,包括让生物进行呼吸、燃烧、氧化等。
2.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包括过氧化氢和酶催化剂的反应产生氧气,在反应过程中酶催化剂起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作用。
3.实验操作(30分钟)(1)准备工作: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操作的步骤,并组织学生自行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检查实验器材和药品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实验步骤:a.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漏斗中,与酶催化剂混合均匀;b.将淀粉溶液加入漏斗中,让淀粉溶液在漏斗中滴落均匀;c.实验者迅速将一个氧气气球套在漏斗的出口处;d.观察氧气气球的膨胀情况。
(3)实验注意事项:a.实验者要迅速将氧气气球套在漏斗出口处,以避免气体泄漏;b.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4.实验结果和讨论(15分钟)观察氧气气球的膨胀情况,通过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淀粉溶液滴入漏斗中,氧气气球会膨胀?”通过学生的回答,帮助他们理解酶催化剂的作用和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产生氧气的机制。
5.知识总结(10分钟)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结果进行总结,并重新强调氧气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鼓励并指导学生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和思考。
6.实验报告(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所需材料和装备及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及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报告写作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初中氧气制备的教案
初中氧气制备的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了解氧气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3. 学生能够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1. 氧气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1. 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备的吗?二、教学内容与实验(20分钟)1. 讲解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原理,展示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a. 取一瓶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的现象。
2. 讲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原理,展示氯酸钾分解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a. 取一瓶氯酸钾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观察现象。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的现象。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步骤:a. 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或氯酸钾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复燃的现象。
c. 收集氧气,并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提问:你们认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四、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氧气制备的实验报告。
2. 请学生复习分解反应的概念,并找出生活中的实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对氧气的制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实验中,部分学生对分解反应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步骤。
2.掌握实验中所需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的使用。
3.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MnO2)、马弗瓶、橡皮塞、硬质玻璃吸管、试管架、试管夹等。
2.教师准备:PPT、实验操作指导书、相关教学资料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5分钟)1.导入话题,介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2.帮助学生回顾关于过氧化氢的知识,让学生明确过氧化氢的化学式和性质。
第二步:理论讲解(20分钟)1.PPT呈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步骤,并解释其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2.引导学生分析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作用和氧气的收集方式。
3.将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展示在PPT上,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过程。
第三步:实验操作(45分钟)1.演示实验:教师现场操作,并全程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操作要点。
a.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马弗瓶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
b.用带针筒的硬质玻璃吸管插入橡皮塞上的小孔,吸取适量氧气。
c.将吸取的氧气放入试管中,观察氧气燃烧现象。
2.学生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一个马弗瓶和一支硬质玻璃吸管。
a.学生按照操作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安全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b.每组完成实验后,交流讨论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
c.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步: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1.学生向全班呈现实验现象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深化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原理的理解。
3.帮助学生总结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改进的方法。
第五步:实验总结(10分钟)1.小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2.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和总结。
3.教师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表现。
教学延伸:1.探究过氧化氢催化剂的种类和使用条件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3.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8.教学策略:
a.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实验过程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通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c.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4.教师指导: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计算等类型。
2.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扫清障碍。
4.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练习情况,了解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回顾: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原理、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
2.知识点梳理: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学生意愿表达:鼓励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学习的感受,以及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4.过渡: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讲授新知(500字)
1.理论知识:介绍过氧化氢的基本性质,讲解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阐述制取氧气的原理。
2.实验操作:演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讲解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强调操作规范。
3.重点讲解:详细解释过氧化氢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该方程式进行计算。
4.拓展知识: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氧气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九年级化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1.理解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
2.理解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学会通过过氧化氢分解制取纯净的氧气。
4.能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烧杯、塞子、水槽、气球、蜡烛等。
2.实验器材:烧杯夹子、滤纸、试管、导管等。
3.教师准备:切实了解过氧化氢的性质、分解反应和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谈论日常生活中的氧气的用途和重要性。
2.引入过氧化氢的概念,让学生讨论其性质和常见的用途。
二、知识点的讲解(15分钟)1.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无臭、易溶于水的液体,能够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2.介绍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分析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氧化反应,过氧化氢是其中的氧化剂。
三、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45分钟)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a.准备过氧化氢溶液(10升浓度3%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
b.点燃一根蜡烛,放在安全的位置。
c.准备一个导管,一端连接好过氧化氢溶液,另一端放入烧杯中。
d.准备一个水槽,放置在烧杯下方,以收集产生的氧气。
2.实验操作步骤:a.将导管一端放入烧杯中的过氧化氢溶液中。
b.用塞子密封烧杯口,确保氧气只能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c.观察实验现象,收集产生的氧气。
3.学生自主实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示范。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15分钟)1.学生观察收集到的氧气,进行结论的整理和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烧杯内的过氧化氢溶液逐渐减少。
五、实验报告(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要求学生结合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六、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10分钟)1.实验中注意采取安全措施,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细心,避免溅洒过氧化氢溶液。
3.实验操作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场所的整洁和安全。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参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对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的认识和理解。
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导学案
课题3 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小组组长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一、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2、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因素。
3、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物,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课前预习】1、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完成下表。
物质名称颜色状态化学式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2、什么是催化剂?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因素资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常温下分解产生氧气,放出热量。
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分解就越快。
1、探究温度高低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探究内容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将上述过氧化氢溶液稍微加热,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2、探究有无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探究内容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向上述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3、探究催化剂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探究内容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半匙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一匙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4、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其分解速率的影响探究内容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的5%过氧化氢 溶液,加入半匙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的10%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半匙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的1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半匙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讨论交流】综合上述实验,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知识总结】一些常见的制气装置三、课后练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 2O 2 分解生成O 2 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 主要过程:【假 设】H 2O 2 分解生成O 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3第二课时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认识分解反应,掌握分解反应的辨别方法;4.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导入】鱼塘增氧剂——氧来乐,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可用于养殖池塘的增氧,药性温和,使用方便,无残留且绿色环保。
【任务一】探究催化剂【问题1】怎样知道过氧化氢溶液是否产生了氧气?【实验一】向试管中倒入适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填“复燃”或“不复燃”)分析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实验二】向装有适量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g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现象产生大量,带火星的木条分析二氧化锰能过氧化氢分解,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氧气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问题2】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实验三】操作①向实验二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再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②将上述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将滤渣洗净、干燥、再称量,记录滤渣的质量现象再次产生大量,带火星的木条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g分析二氧化锰仍起作用,说明它的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二氧化锰的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催化剂(又叫触媒):➢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结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任务二】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2.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①②③④⑤发生装置选择(填序号),收集装置可选择(填序号)。
【知识拓展】以下是固液常温型的几种常见发生装置,请你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发生装置优缺点【演示实验】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2、检查装置气密性3、加入药品(先固后液)4、制取并收集气体【交流讨论】比较下列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最好?理由是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任务三】分解反应【问题3】观察上表中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分解反应:1.由种反应物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
化学初中制作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制作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银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过氧化氢、过氧化银、试管、漏斗、燃烧棒等。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学生操作时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供实验器材和化学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 实验操作:
a. 实验1: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1)取一定量过氧化氢倒入试管中。
2)将试管倒立在水盆里,漏斗的口朝下浸入水中。
3)用燃烧棒点燃水下的氢气,观察氢气燃烧产生的现象。
b. 实验2:过氧化银分解产生氧气
1)取一定量过氧化银粉末倒入试管中。
2)用一根玻璃棒将试管中的过氧化银粉末搅拌均匀。
3)观察试管内氧气的生成情况。
四、教学总结
1. 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提醒学生实验结束后注意安全,正确处理残余化学品。
五、作业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符号
表达式为
。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 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_____。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 生, Nhomakorabea火星的 木条复燃
分析原因
二氧化锰的加入加速了过氧化氢溶 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7/1/2019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 氧化锰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 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 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试管,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有少量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复燃
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 分解很慢,放出氧气很少, 不足以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7/1/2019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 氧化锰
实验现象
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分析原因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化 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未见变化。
7/1/2019
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 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导学案
东台市实验中学练桂芹
【学习目标】
1. 掌握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2. 练习实验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3. 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
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概念的建立
【合作探究】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本身的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
文字表达式:
【学以致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取少量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再倒入约5ml过氧化氢溶液,盖紧橡皮塞,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3.验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巩固训练】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2、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3、质量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A和B,其中A加入少量的MnO2,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