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临床路径【最新版】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ICD-10:M47.1+G99.2*)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证但不同意手术要求保守治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具有各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2)出现颈椎病相应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2.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明显,颈椎活动受限,以及其他各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各型颈椎病的症状明显改善,颈部姿势固定或特定姿势症状仍反复。
(3)康复期:各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基本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1)风寒痹阻: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可伴有情绪紧张、心情抑郁等表现。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沉重,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沉重无力,甚至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
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各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项痹(颈椎病)临床路径
针灸科项痹(颈椎病)临床路径病名概念颈椎病多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体弱,经气不利所致。
以颈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诊断中医诊断:项痹西医诊断:颈椎病中医诊断依据主症:颈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
次症:头晕,耳鸣,提臂或下肢行走困难,二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瘫痪。
其它:长期低头工作,年老体弱。
具备主症及部分次症,结合病史及影像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一中医辨证施治(1)风寒湿痹型主症: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脉象: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化湿,散寒通络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 独活10 藁本10 防风10甘草(炙) 5 川芎各10 蔓荆子10 桂枝10麻黄5 葛根15中成药针剂使用:红花针20ml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或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口服:追风透骨丸 6g bid。
中风回春丸 1.8g tid。
(2)气滞血瘀型主症: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
兼症:肢体麻木。
舌、脉象:舌质暗,脉弦。
治法: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红花10川芎12赤芍15当归10生地15桔梗10甘草5枳壳12柴胡15牛膝10走马胎20中成药针剂使用:予苦碟子针40ml加入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或予银杏达莫针20ml日1次,持续5到10天。
口服:复方丹参片10# tid。
(3)痰湿阻络型主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
舌、脉象: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利湿,通络止痛方药:二陈汤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陈皮10枳实10茯苓20甘草5制南星10白芍10郁金12生姜10苏梗12 橘红10 白术10中成药针剂使用:葛根素粉针0.5加入0.9%NS或5%GS250ml中静滴,日1次,持续5到10天。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痰湿阻络证④肝肾不足证⑤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O.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X线片、颈椎MRI(2)血常规、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血沉、Crp。
(4)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血脂、抗“0”、类风湿因子等。
(八)治疗方法1.牵引疗法2.中药熏蒸、中药硬膏贴敷、中药离子导入(3个项目中至少2个)3.隔姜灸或灸法4.针刀疗法(住院1周及出院前1天)5.手法(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及针刺、穴位敷贴、拔罐、神经阻滞法、蜡疗、耳穴压豆等。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鉴别诊断
颈部扭伤
脊髓空洞症
有颈部外伤史,疼痛剧烈,但无神经 根受压或脊髓受压表现。
可表现为颈部疼痛和脊髓受压症状, 但通常伴有感觉分离和营养障碍等表 现。
颅内肿瘤
可表现为颈部疼痛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但通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 呕吐等。
03
中医临床路径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颈椎相关穴位,刺激经 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和肌肉
总结词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良好的 心态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促进颈椎康复。
总结词
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详细描述
颈椎病患者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工作压力和生活 压力。适当的放松有助于缓解颈椎紧张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04
中医特色疗法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负压原理吸附在 皮肤上的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包括闪罐、走罐、 留罐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不同的操作方式。
对于颈椎病患者,拔罐疗法可以缓解 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颈椎功能恢复。
紧张等症状。
针灸疗程
一般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个 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2-3个 疗程的治疗。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 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推拿疗法
推拿手法
通过运用推、拿、按、揉等手法, 放松肌肉,舒缓紧张的神经和关 节,缓解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推拿疗程
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一个疗 程,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2-3个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劲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编码:BGS000、ICD-10编码: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案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痰湿阻络证④肝肾不足证⑤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O.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0”、类风湿因子、C一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颈椎病人住院流程临床路径
颈椎病人住院流程颈型颈椎病患者:病史小于3个月、症状较轻,劳累后出现颈部轻微疼痛。
日常生活及工作无影响,选择门诊治疗。
颈型颈椎病患者:基础治疗项目同住院治疗患者。
门诊治疗(共四个疗程,每疗程7-10天)第一疗程:行3次软组织松解术,处理颈部周围软组织粘连,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疼痛。
第二疗程:行3次软组织松解术,松解颈部肌肉、韧带,调整力线平衡。
第三疗程:内科治疗(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理疗、外治、药浴(7次)、穴位注射(5次),从整体上调整患者身体抵抗力,进一步改善病情,防止复发。
本市、周边地区:第一疗程:第1-10天,第二疗程:第11-20天,第三疗程:21-30天,第三疗程:31-40天。
外省患者:由于路程远,门诊治疗不方便,选择住院治疗。
0级、Ⅰ级患者门诊治疗10天以上效果不佳或治疗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症状突然加重,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重,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患者,纳入以下治疗疗程。
但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如严重冠心病、严重糖尿病、血友病等)不纳入本治疗流程。
住院流程具体如下:第一天:病人新入院,和门诊医师联系,了解病人基本情况(住院时间、花费、大体治疗方案等),30分钟内医生必须查看病人,与病人彻底沟通交流询问病史、查体,将病人分类(A:高度危险类、B社会效益类、C经济效益类、D教学类、E疑难病例类、F增加人气类),安排病人康复理疗,开单下医嘱。
主任分主管大夫;给病人查体写病历,开化验单,无影像检查者安排检查,请中医科会诊,告知病人第二天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CT及MRI(腰椎不稳或失稳者可加腰椎功能位)、胸透、心电图。
辅助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正侧位、CT及MRI,滑脱者腰椎双斜位;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CT),腰椎不稳或失稳者可加腰椎功能位。
;颈椎病(颈椎正侧位、CT及MRI;椎动脉型颈椎病加颈椎张口位;神经根型加双斜位),头疼、头晕比较重者,可否加CT、彩超、颈椎多普勒,年龄>45岁,行骨密度测量备注:1、做检查前,必须向病人讲明检查的必要性,让病人彻底明白检查的重要性,把每项检查的费用向病人完全讲明。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痰湿阻络证④肝肾不足证⑤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O.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0”、类风湿因子、C一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颈椎病临床路径
颈椎病临床路径颈椎病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该临床路径标准适用于首次诊断为颈椎病(包括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的患者,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证但不同意手术要求保守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XXX编著,XXX)和《外科学(第一版)》(XXX),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和《外科学(第一版)》,治疗方案包括各型颈椎病和综合治疗方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进入路径标准包括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G99.2*颈椎病疾病编码,同时患者需要综合治疗。
六、入院需常规检查范围入院需进行必须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颈椎正侧片和MRI。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进行肺功能、超声心动图、颈椎动力位片、左右斜位片、CT检查,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必要时颈托保护、颈椎牵引、理疗、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入院使用改善骨质、脱水、营养神经药物,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加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减量患者康复出院,可根据病情同时服用中药治疗,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执行。
必要时进行颈椎微创手术治疗。
八、出院标准出院标准包括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自觉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症状部分改善,生活能自理,患者要求出院,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住院日宿短提前出院、或症状无明显改善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需要进行变异及原因分析。
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基础疾病,例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
住院期间这些疾病可能会加重,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颈椎病临床路径表单
二、颈椎病(非手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行非手术治疗方案 (ICD-9-CM-3:81.02-81.0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6-8天时间住院第 1-2 天住院第 3-4 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历书写□ 继续完成术前化验检查主□ 开化验单及相关检查单□ 根据病史、体检、平片、CT 、要□ 上级医师查房MRI 等,确定治疗方案诊□ 药物治疗□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疗□ 根据化验及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工评估,必要者请相关科室会诊作长期医嘱:长期医嘱:□ 按颈椎病临床路径管理□ 按颈椎病临床路径管理□ 骨科护理常规□ 骨科护理常规重□ 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 饮食□ 饮食□ 使用改善骨质、脱水、营养神经、非点□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甾体类药物□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医临时医嘱:□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和□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化验单嘱□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胸片、心电图□颈椎正侧位片、 MRI□ 心肌酶、颈椎动力位片、CT(根据病情需要决定)□ 请相关科室会诊□ 颈椎牵引、理疗、针灸(根据病情需要决定)主要□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护理□ 入院宣教□ 心理和生活护理工作□ 入院护理评估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变异 1. 1.记录 2. 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 5-6 天□上级医师查房:并发症、治疗效果、治疗方案评估,下一步治疗主对策和方案的调整。
要□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诊写疗□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工确定出院日期作长期医嘱:重□按颈椎病临床路径管理□骨科护理常规点□二级护理□饮食医□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嘱□根据病情下达出院住院第 7-8 天(出院日)□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效果,明确是否出院□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出院医嘱:□出院带药:神经营养药物、非甾体消炎止痛药、活血止痛类中成药□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主要□ 宣教□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护理□ 提醒患者颈椎病预防方法工作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变异 1. 1.记录 2. 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颈椎病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临床路径施行流程图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住院)3、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门诊)4、临床路径差异报表5、患者满意度调查表6、中医临床路径(含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安徽省休宁县中医院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 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首先是颈肩痛,枕部后颈部酸胀,并按神经根分布向下放射到前部和手指,出现酸痛、胀痛,重者可有刀割针刺样。
颈部活动受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压顶实验:阳性。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腱反射:腱反射减弱肌力或肌萎缩:被损害的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无力或肌萎缩。
感觉测试:受损害时神经根分布区会出现感觉减退。
X线检查:病变椎间隙狭窄或增生,生理曲度出现改变。
磁共振检查:能显示突出的颈颈椎盘或骨质增生和钙化的韧带压迫神经根。
2.证候诊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具体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肩颈疼痛初期,局部肌肉拘紧,或窜痛至上肢,痛处无固定,得热痛减,遇寒则甚,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背及肢体疼痛、麻木,其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手部肌肉萎缩,指端麻木,紫绀,有的可有肢体无力或拘挛、抽痛。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多弦细或细涩、弦涩。
3、肝肾不足证:患肢乏力,肌肉萎缩,颈肩部疼痛麻木,擎引肢臂,头部转动不利,伴有头晕眼花,倦怠,舌质暗,脉沉细。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颈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路径(2020年版)一、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退行性病变。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1)颈背上肢疼痛2)运动功能障碍3)神经功能障碍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2.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平片,CT扫描或MRI检查。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8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如下:1.临床一般情况评定2.康复专科评定1)疼痛评定2)颈椎及上肢活动度评定3)肌力评定4)神经功能评定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常规治疗2.康复治疗1)物理因子治疗2)颈椎牵引3)手法4)运动治疗5)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装配6)注射治疗7)中医治疗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9)健康教育(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颈椎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辅助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颈椎正侧位X片;(5)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及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颈椎动力位片、左右斜位片;(2)颈椎MRI或CT;(3)肌电图检查。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本临床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以下为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编码: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年___《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 急性期2) 缓解期3) 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___‘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TCD编码: BGS000、ICD-10编码: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有手术指征者。
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X线片。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
胸部X线。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凝血四项、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不合理医药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有医生都需要烂熟于心。
2020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19个学科224个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骨科在线整理了其中的21个骨科临床路径,将陆续公布,敬请大家关注。
一、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脊髓型)(ICD-10:M47.1和G99.2)。
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椎板成形术(ICD-9-CM-3:81.0201/81.03/81.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病史:有颈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
2.体征:出现颈脊髓压迫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间盘组织退变及其引起的继发脊髓受压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多赫尔蒂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第14版)。
1.脊髓型颈椎病。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7.1和G99.2颈椎病(脊髓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5)X线胸片、心电图;
(6)颈椎正侧伸屈位片、双斜位片、CT和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2)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骨密度检查;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6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强化(部分颈前路手术)。
2.手术方式:颈前路减压植骨固定、颈后路减压植骨固定/椎板成形术、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固定术、颈后路椎板成形术。
3.手术内植物:前路钛板、Cage或后路螺钉、固定板(棒)、钛缆、钛网、人工椎间盘、各种植骨材料。
4.手术中自体血回输或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颈椎正侧位片。
2.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
发〔2015〕43号)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激素、脱水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
(4)部分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治疗;
(5)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
2.伤口情况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术后复查内植物位置满意。
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术期并发症:内植物松动、伤口感染、脊髓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食管损伤、硬膜外血肿和伤口血肿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有上胸椎同时累及者,可能同期手术。
4.内植物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不同的内植物,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