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其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美的因素。

数学教学虽然重在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但也不可忽视美的渗透与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学会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和创造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巧妙展现——感知数学美美到处都有,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

数学中,同样处处蕴含着美的因素,如数的美、形体美、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等。

但是,这些美没有像美术作品那样外显,小学生很难感受和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美的因素,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把蕴涵在教材中的美,采取直观的手段展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享受美。

1感受数学算式的规律美。

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

”算式虽然只是由10个阿拉伯数字组成,但却展示了数学的规律美。

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揭示算式的规律美,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数学的美。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后,教师先出示四道算式: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学生通过刚才发现的规律,很快地写出了正确的答案。

然后教师将所有的算式板书在一起,再次引导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一次回顾,让学生感受算式的规律美。

在上述的例子中,教师先让学生计算四道题目,实际上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在这过程中感受这样的算式存在的规律,再要求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发现数学之美 感受数学魅力

发现数学之美  感受数学魅力

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魅力方山学校宋宏文数学是什么?不同的人对数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在多数人心中,它也许只是“1、2、3……”这些数字之间的游戏。

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数学就是计算,推理和证明,觉得数学很抽象,感觉枯燥无味。

其实数学是一门很美的学科,很多大数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称颂数学之美。

例如:“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华罗庚);“数学之美,美在纯净”(纳什);既然数学是美丽和魅力无穷的,为什么不少学生从小学开始便讨厌数学,觉得数学难懂难学,枯燥无味呢?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刚接触数学时,家长或老师只教他们算法和算理,不重视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美和好玩的一面。

数学家杨乐说得好:“学数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成为爱好和兴趣。

”因此,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欣赏数学的美,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领略数学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美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是多么的重要。

数学是美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

数学是一门美学,它具有符号美、抽象美、和谐美、简洁美、形式美、奇异美、变化美等等。

下面就本人在近年的教学探索中的一些做法加以举例说明如何去发现,展1示小学数学中的美。

一、认识数字的有趣和神奇,感受数学美,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精彩。

学习数学首先是从认识数字开始,如何让学生觉得数字生动、形象、有趣,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迈好开始的第一步,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加强学生对数字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故事学数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一年级的语文书上有这样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巧妙的把‘一’到‘十’这10个数嵌入其中。

这样的数字诗,读起来妙趣横生,学生既记住了数字,又学习了古诗,令人回味悠长,学生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好。

另外,用联想的方法,让学生想象,每个数字的样子像什么,有助于学生对数字产生亲切感,觉得数字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发现数学的妙处不但有趣,而且还能解决问题。

数学之美:通过数学问题的美学呈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美的追求

数学之美:通过数学问题的美学呈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美的追求

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展示数学的美学元素,如对称、比例、黄金分割等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如建筑设计、音乐节奏等 让学生参与数学美的创作,如几何作图、数学游戏等 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提高对数学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数 学之美:通过展 示数学中的对称、 比例、黄金分割 等美学元素,引 导学生感受数学 的美。
组织数学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
竞赛形式:定期组织数学竞赛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奖励机制:设立奖励和荣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互动交流:提供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学习经验的分享
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引入生活实例:将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数学公式的美感: 简洁的公式中蕴 含着深刻的数学 原理,如圆的面 积公式。
分形几何:具有 自相似性的图形, 如雪花、海岸线 等。
数学中的和谐美
数学中的和谐美是指数学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如几何图形的对称、数列的周期 性等。
数学中的和谐美也可以表现为数学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统一,如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等。
美学教育能够培 养学生的情感和 价值观,使学生 更加热爱数学和 数学学习。
美学教育能够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数学之美的美 学呈现方式
通过数学游戏展示数学之美
数学游戏的特点: 趣味性、互动性、 挑战性
数学游戏的作用: 激发学生对数学 的兴趣、培养数 学思维、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说明:数独、 24点游戏、数学 谜题等
如何在教学中运 用数学游戏:选 择合适的游戏、 设计有针对性的 教学目标、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并 思考

数学的瞬间欣赏数学的美和创造力

数学的瞬间欣赏数学的美和创造力

数学的瞬间欣赏数学的美和创造力数学的瞬间:欣赏数学的美和创造力数学,这门看似冰冷且枯燥的学科,实际上蕴含着无限的美与创造力。

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艺术,能够带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本文将探讨数学中的美和创造力,并展示数学的魅力。

一、数学的美学1. 几何之美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精美而优雅的图形和结构。

例如,圆和黄金分割,都是数学中令人赞叹的美学原理。

圆是一种完美对称的图形,它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黄金分割则是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比例,它在自然界和艺术领域中常常出现,给人以和谐和美的感觉。

2. 对称之美数学中的对称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美学现象。

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物体和结构具有对称性,如雪花的六角对称、花朵的辐射对称等。

对称之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出现在人类的艺术和设计中。

数学家利用对称性来创造出各种华丽且富有艺术感的图形和模式。

3. 抽象之美数学具有一种独特的抽象性,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洁而优雅的形式。

数学家们通过定义公理和推导定理,创造出一种形式化的语言,使得复杂的数学理论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和公式进行表达。

抽象之美的背后蕴含着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想象力,它能够让我们从抽象的数学世界中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美。

二、数学的创造力1. 推理与证明数学是一门推理的学科,它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证明能力。

在数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和定义,进行严密的逻辑推演,从而得到结论。

通过推理与证明,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这种创造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也能够在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等。

2. 模式与规律数学中存在着各种模式和规律,这些模式和规律是数学家们创造的,同时也是他们发现的自然界存在的。

通过观察和发现这些模式和规律,我们可以揭示出一系列的数学真理。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和调和级数等,都是由一个简单的规律生成的。

这种创造力使得我们能够从表面现象看到事物内在的本质,并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它们。

学习数学史 欣赏数学美——基于新课程数学教师提升“数学文化”素养的策略管见

学习数学史 欣赏数学美——基于新课程数学教师提升“数学文化”素养的策略管见

Teachinginnovation 教学创新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23学习数学史 欣赏数学美——基于新课程数学教师提升“数学文化”素养的策略管见文/段尔超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教师要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不断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数学拥有璀璨而漫长的历史,站在历史的角度学习数学文化,教师将更能领悟会数学文化的本质;站在审美的角度学习数学文化,教师将更能感悟数学的文化价值、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首次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的课程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进一步强调: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

要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不断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并且首次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文化的概念: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

由以上可以看到高中数学教育理念的新变化:高中数学教学将越来越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并且把数学文化的考查纳入考试范畴,因此要不断加强引导学生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认识和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以此发挥和落实数学课独特的育人功能,改变目前教师只为考试教,学生只为考试学的现状,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显然,这样的数学教育要求,对数学教师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赏析数学美,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赏析数学美,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 119 ·2018年第1期数学的美,数学的实用价值一直都在那里,停留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

3.数学之于数学本身。

纯粹的数学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在学习上完成解题,拿到高分,在生活中用于简单计算,还在画廊建筑中展现它独特的价值。

英国圣保罗大教堂曾以“窃窃私语的画廊”而著称。

如果在画廊的某一处轻声细语的话,就近的地方是听不见的,但是在远离的特定场所听得很清楚,这种神奇的秘诀在于椭圆形的顶棚。

所有的椭圆都有两个“焦点”,而从椭圆的任意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都是相等的。

因此,如果在一个焦点位置发出声音时,利用椭圆的性质,音波反射到顶棚之后会集中到另一个的焦点上。

数学,运用它独特的魅力,向大家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别具一格的画廊建筑,更是数学在背后的支撑。

把数学的知识结合到建筑,整合到美学,从多个视角展示圣保罗大教堂,更突出了数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碰撞所产生的实用价值与新奇的视觉享受。

二、美与数学美量子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美对于发现真理的重要意义在一切时代都得到承认和重视。

探索者最初是借助于这种光辉,借助于它的照耀来认识真理的。

”美好的事物需要人们发现美的眼睛。

这种美不仅仅只停留在欣赏的层面,更应该把它利用起来,批判地接受,再创造对人类发展有益的部分,发展式地传承下去。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大数据的世界面前,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壮大,通过数据处理让人们公平公正地、理性地对待生活,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高科技的产品,它们帮助人们简单化工作形式,丰富化生活方式,同时它们也离不开数学,离不开数学思想,离不开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的大力支持。

严谨的数学逻辑在理性思维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的算法内容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人们更快地适应这个生存环境的技术化与科技化。

早期的数学发展为现在的信息技术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著名数学家笛卡儿,根据他所研究的一簇花瓣和叶形曲线特征,列出了方程——“笛卡儿叶线”(或者叫“叶形线”),数学家还为它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茉莉花瓣线。

数学美欣赏期末总结

数学美欣赏期末总结

数学美欣赏期末总结首先,我从数学美学的课程中学到了数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学习经验中,我一直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与艺术没有太多关系。

然而,在数学美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数学和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追求精确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而艺术则是追求美与表现力的领域。

数学美学的研究正是在探索数学中的美感,通过数学的形式、结构和运算等方面来表达和展现美。

在数学美学课程中,我们通过研究数学中的美学原则、美学方法和美学现象等内容,加深了对数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其次,在数学美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数学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创新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通过研究数学美学,我了解到了一些数学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试图找到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运用数学中的美学原则,如对称性、简洁性、规律性等,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借鉴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如艺术、生物学、物理学等,来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些方法和技巧在数学创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此外,在数学美学的学习过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实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数学美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如数列、对称性、图形、代数等。

通过研究这些数学知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学的内涵和演变过程。

同时,在数学美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数学游戏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帮助我们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最后,在数学美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数学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一直认为数学只是一门功利性的学科,只需要掌握一些公式和方法即可。

然而,在数学美学的课程中,我开始认识到数学的美感和创新能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它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数学中的美感和创新性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创造数学之美

创造数学之美

让学生享受数学之美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

数学教学应该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用,令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既认识数学知识的特点,又体会数学之美。

关键词:数学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数学,这自然科学里面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境界。

数学的审美教育为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开辟了广阔途径。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的美。

”的确,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创造出数学的美。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翻开小学数学课本,到处都存在着美。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努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授课时展示数学图形的美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为了帮助学生发现数学所特有的美,激发学生乐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展示数学图形、符号、表格、公式的抽象美、简洁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中,产生学习的情感冲动和强烈的兴趣。

美在数学知识中处处存在。

上课时,教师要尽量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中挖掘美,把美的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由长方形正方形拼成的美丽的夜景图、高大的楼房、可爱的机器狗等,并用多媒体配上幽雅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图形美中,使学生乐意接受这部分知识,带着美感积极投入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的探索中去。

充分体验数学图形的美,感悟到数学真是一门奇妙的艺术,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2、在猜想验证中体验数学的美数学是美的。

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数学美对于数学教学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美可以在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影响。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数学美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特定思维方式和习惯。

它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

数学美可以通过美的表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的思维乐趣,并且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数学美的作品,如形状优美的几何图形、动人的数学公式等,来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开展深入思考和探索。

其次,数学美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常常伴随着一定的规则和限制条件。

学生在欣赏数学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美的意蕴,还可以在这些规则和限制条件下,展开自己的创造。

比如,学生可以根据一些规则和限制条件,进行图形拼接、几何变形等创作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数学作品。

再次,数学美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美常常是由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和挑战组成,这些问题既可以是传统的数学难题,也可以是新颖独特的问题。

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动用他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推理和思考。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数学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

数学是一门富有美感和创造力的学科,它教会人们欣赏和追求真理和美。

通过数学美的培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数学美还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数学文化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美对数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影响。

通过数学美的培养,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体现在许多方面,以下是几种体现数学美的方式:
1. 几何图形的美感
对称美:教学中强调各种对称图形的美感,学生通过学习对称性,欣赏各种对称图形的美妙之处,如镜像对称、中心对称等。

规律美:几何形状中的规律美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美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不同几何形状之间的规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数学公式和方程的美感
简洁美:数学公式和方程的简洁性是数学之美的一部分,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公式和方程简洁明了的形式,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深奥之处。

等式美: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教学中可以通过等式的漂亮性和等式两侧不变的原则来展现数学之美。

3. 数学问题解题的美感
创造美: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美感。

逻辑美:数学问题解题过程中的严谨逻辑是数学之美的表现之一,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感受数学推理的美妙之处。

4. 数学历史和文化的美感
历史美:数学作为一门古老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历史故事,让他们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文化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教学中可以多角度呈现数学之美,促使学生拓展对数学的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中的美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这种对数学美的感受和体验将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美学教育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美学教育
个数学理论 , 反 映客 观事物 的本质 和规 律 , 来 自于 自然 , 这 是数 学的 自然美 ; 数学理论不管表 面上有多抽象 , 最后 总能找 到它 的实际用途 , 从 而为人类 服务 , 这是数学 的社会美 ; 数 学理 论, 方法 本身 的奇特 , 微妙 , 简 洁有 力 以及 建立这 些理论 时人 的 创 造性思维 , 这是数学 的艺术美 。 ” 揭示数学美 的本质 , 培养学生 的数学美感——欣赏数学美 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美学教育 , 离 不开培养学生 的数学美 感 , 即是在数学教育 中, 培养学生对数 学美的审美 能力 , 不 断挖掘数 学美的 因素 , 使学 生具 有 浓厚 的 审美 意识 和数 学美 感 , 欣 赏数
口 ( b+c )=a b+O , C ( 口- 6 ) =口 ・ b
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美 的兴趣——发现数学美 数学趣 味知识 , 数学趣闻内容丰富多彩 , 数学游戏 等都是 以
美的形式和内容 , 来激发人们兴趣和爱好。使人在做趣题, 进行 数学游戏 的过程 中受到数学 的审美 教育 。我 国近代教 育家蔡元 培说 : “ 无不于智育作用 中 , 含 有美 育之原 素 ; 一 经教 师之提 醒 ,彩 , 例如 图形 , 符号, 公式, 定理, 技 巧, 思想 , 理论等 。数学的语言 , 记法 , 符号是人类 智慧 的灿烂花 朵 。数学的美本质特征有 以下几的方面 。 对称 、 和谐美 。对称与 和谐美是数 学美的基本 内容 , 它给人 们一种完满而匀称 的美感 与享受 , 其 实质是 数学 中对立 统一 的 概念 , 公式, 命题 , 图形 等结构 与形式方 面的体现 。 对称与和谐美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 1 ) 公式 的对称与和谐 , 数学 中大量运 用类似下 面的等式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美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美

数学起源于建筑,一直用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美学,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追求美,数学本身充满着美的因素,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存在艺术上的美。

可见,数学与美学是相辅相成的,是数学本质的感性显现。

数学美具有艺术、和谐以及科学美等,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所显现,也总能给予人的美感与享受。

什么是数学美呢?本文将从数学美的概念、教育功能、表现方面展开论述。

1 数学美的概念首先,所谓数学美,其并不是虚幻的,而是客观存在的。

数学美也是一种真实的美,并且能通过数学思维而将其很好的展现出来,呈现在人的眼前,给予人们一种心灵上的享受。

另外,数学美能客观的反映世界所呈现的科学美,让人在无形中就能感受到美得陶冶和熏陶。

其次,关于数学美概念的研究。

徐本顺指出所谓数学美是人的数学思维方面的感性呈现,是人们追求美的本质力量,能够呈现人在头脑中数学方面的思维结构。

庞加莱认为数学的美感是人们心灵中所潜在、满足、和谐以及豁然开朗的感觉,要想体会数学美,需要人们头脑中存在一定的数学和艺术方面的理论作为欣赏美的基础,从而体会数学美的含蓄、抽象、科学以及和谐。

徐利智指出数学美是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数学直觉,建立在哲学层面和艺术层面。

罗素则认为数学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至高以及纯净的美。

它不需要投合人们天性微弱的方面,纯净到一种崇高的数学追求和境地。

因此,本文采用罗素的观点,认为数学美是一种冷而严肃、至高达到纯净境界的美。

综上所述,数学美与其他学科所展现的“具体美”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呈现出“抽象美”,它的展示形式与内容也多是抽象的,并且极具美感,使人觉得数学具有朦胧美,且其“冷而严肃”。

2 数学美的教育功能2.1 数学美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数学中隐含着数学美,促使学生去探寻真理,享受学习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数学美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协调、简洁以及统一性,体会数学的美感。

这一过程是让学生认识数学美、感受数学美,进而培养学生数学美的过程。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8)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8)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通过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三个方面来分析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与实践。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来说明美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美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美育是指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艺术活动与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体现为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和欣赏数学之美,同时也能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体验来探索和发现数学之美。

美育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感受美感受美是通过艺术欣赏与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美妙的数字和图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例如,在学习欧拉公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欣赏有关欧拉公式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美妙。

在学习三角函数中,可以通过黑板绘制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函数的美妙与普适性。

通过给学生多方面的数学感性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之美的追求。

三、欣赏美欣赏美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来体验艺术之美。

在数学教学中,欣赏美可以体现在学习中的任务设计和教学内容上。

例如,在学习计数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计数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在学习几何学时,可以通过讲解和操练,让学生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属性,欣赏几何学中的对称和比例之美。

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欣赏。

四、创造美创造美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创新,来实现艺术之美。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实践和探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数学之美。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多种几何图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发明”中学习。

在学习数字时,可以让学生编写数字故事、游戏等,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性认识和创造性想象力。

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美感和审美能力的教学设计

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美感和审美能力的教学设计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数学之美在教学 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展示数学中 的对称、比例、 黄金分割等美学 元素,培养学生
的审美意识。
数学之美的培养 与提升:通过引 导学生发现数学 中的美学元素, 激发学生对数学 的兴趣和热爱, 进而提升学生的
审美能力。
数学之美的培养 与教学实践:结 合具体的教学实 践,探讨如何将 数学之美融入教 学中,提升学生
推动数学教育改革和发展
创新教学方式:采 用探究式、项目式、 合作学习等多样化 教学方式,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
跨学科整合:将数 学与其他学科进行 整合,拓宽学生视 野,培养综合素质。
引入现代技术:利 用信息技术手段, 如数学软件、在线 教育平台等,提高 教学效率和学生学 习效果。
注重实践应用:引 导学生将数学知识 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培养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培养数学之美 的目标,确保教学设计有针对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 学生特点,选择启发式、探究式、 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 主动探索数学之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数学基 础、学习风格和兴趣,以便选择适 合的教学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基 础、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 特点。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计划,设 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 论、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
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以便指导教学设计 设计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和手段,如测试、观察、作品评估等 制定评价计划:确定评价的时间、频率和实施方式,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评价结果分析:对收集到的评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为教学设计的改进提供依据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1. 引言1.1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是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美育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教育目的。

美育教育是多学科交叉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重视美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之美、体验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美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重要性。

通过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劲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出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数学人才。

【2000字结束】2. 正文2.1 美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美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美育不仅是要求学生具备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美育理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富有美感的数学问题和例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和探索来感受数学的美丽,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数学竞赛、数学艺术展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欲。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和探索来体会数学的美,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美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通过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之美引导小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妙和创造力

数学之美引导小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妙和创造力

数学之美引导小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妙和创造力数学之美——引导小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妙与创造力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和一种思维方式,经常被认为是枯燥和无趣的。

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时,我们会发现数学是美的,它充满了奇妙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小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妙和发现其中的创造力。

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妙。

从量度时间、货币计算到阅读图表和解决问题,数学都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世界。

例如,小学生可以通过购物体验到数学的应用。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计算物品的价格和找零的方法。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天气图表来了解温度变化和降雨量。

通过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向小学生展示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中的逻辑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和推理,小学生可以学会分析和推导。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并为他们创造机会进行推理和解释。

通过锻炼逻辑思维,小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欣赏数学的美妙。

三、探索数学的创造力数学不仅仅是一门静态的学科,它也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领域。

数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小学生可以通过拼砌积木、画图和分组等方式探索几何形状和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自己发现规律和特点,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探索,小学生可以发现数学问题的乐趣和丰富性。

四、游戏与数学的结合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引导他们欣赏数学的美妙。

数学游戏可以提供一个有趣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竞赛、解谜游戏和数学趣味测试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趣味和挑战。

通过游戏,小学生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触数学,并体验到数学的美妙和创造力。

五、数学实践的重要性了解数学的美妙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实际实践。

数学的美学欣赏数学之美

数学的美学欣赏数学之美

数学的美学欣赏数学之美数学的美学欣赏数学是一门充满美学魅力的学科,它以其深邃的逻辑、优雅的推理和无尽的可能性,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数学之美体现在它的形式、结构和应用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数学的美学之旅。

1. 数学符号的美学数学是通过符号和符号间的关系来表达的,而这些符号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韵味。

比如,数学中的字母有着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它们用来表达不同的变量和对象。

有时候,在一串复杂的符号中,我们会发现一种美丽的对称或者和谐感。

数学符号的组合和排列,透露出一种简洁而优雅的美感,就像一副抽象的艺术作品。

2. 数学的结构之美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杂乱的概念和公式的集合,它还有内在的结构之美。

数学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结构,比如序列、集合、函数等等。

这些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则和性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数学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数学家们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去探索和创造新的数学结构,这些结构的美感在于它们的对称性、平衡性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3. 数学的证明之美在数学中,证明是一种最为重要且独特的表达方式。

数学家们通过推理和论证,用严密的逻辑展示出一个个定理的真理和有效性。

证明过程的美感在于它的逻辑严密性和推理的连贯性。

当我们看到一个精妙的证明时,我们会为数学家们所展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而赞叹不已。

4. 数学的应用之美数学的美学不仅体现在其抽象的概念和结构中,还体现在其丰富的应用中。

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数学模型和方程,我们能够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和秩序。

比如,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用到了高深的数学知识,而这个定理可以用来解释很多实际问题。

数学的应用之美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对世界的深入理解。

总结起来,数学的美学欣赏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感受。

它的美在于符号的优雅和深邃,结构的和谐和完整,证明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应用的实用性和深远影响。

无论是数学家还是非数学专业的人,都可以体验到数学的美学之旅,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乐趣。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欣赏数学美的实践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欣赏数学美的实践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欣赏数学美的实践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美学课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受到师生的赞赏和利用。

作为当前与时代发展相联系的数学初级教育,我们必须将现代教学要素引入和平时期的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审美教育的渗透,同时教授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

借助课堂教学中挖掘出来的彩色数学文化,课堂中的美因素充分引导学生在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审美意识。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欣赏数学美;实践策略引言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育中,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数学课程是由一系列的乏味的叙述性文字与阿拉伯数字共同组成,难以在其中发现美。

然而事实却是只要耐心观察、认真思索,必然能从中感受到美。

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以“美”的心境对课本内容进行欣赏,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数学知识的美,从而全面提升数学的教学效果与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对学习呈抗拒的态度,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加上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教学目标存在问题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目标时,依然将其集中在“基础知识”上,片面地认为教学目标就是简单地完成知识掌握,忽视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探究、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

正是因为教学目标中存在的偏差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不会应用、运用同一种方法解答问题、题目稍微出现改变就无从下手等现象,难以落实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另外,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彰显出数学课程中的情感熏陶、思想交流、价值引导等功能。

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常常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致使学生常常认为数学没有多大的用处,认为数学知识枯燥无味,难以体会其重要性和自豪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学科产生“望而却步”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能力的培养是渗透在知识的教学之中进行的。

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也是本课的主要目的之一。

学生第一眼看到的是几个水滴形(也有学生称之为电风扇叶片)环绕在圆内,可能无法直达图形的本质,不能敏锐地发现每个水滴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半圆组成的。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你看到了几个圆?它们的大小有什么联系?通过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理解图形的设计方法,并最终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二、教学案例
【片段一】准备部分
师: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很强大;一个圆很单调,一堆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师:构成这些图案的基本图形都是圆,你想用圆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
【片段二】新授部分
1、出示例题。

用圆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

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2、探究画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规和尺子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生尝试后,教师选择典型性错误在黑板上展示,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师: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帮助他?
生:他画的圆太大了。

师:说明要完成图形,对圆的大小有要求。

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
生:半径。

师:请看屏幕,通过观察分解图,你能确定圆的半径吗?
生: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小圆的直径。

师:如何画出圆内的最大的正方形呢?
师:可以以圆心为交点,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

这两条直径分别与圆相交,所形成的4个交点,就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再以垂足为圆心画圆,圆与两条垂线分别相交,连接4个交点,即可得到圆内最大的正方形。


师:除了确定圆的半径,还要确定什么?
生:圆心的位置。

师:如何确定圆心的位置?
生:因为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只要找到正方形边长的中点,也就找到了圆心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用圆规和直尺画一画吧。

【片段三】练习部分
1、出示教材第61页第10题。

师:第一幅图与刚才所画的图形有什么联系?
生:在刚才图形的大圆中加一个正方形,然后擦掉大圆中正方形的外围部分。

师:第二幅图中小圆与大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生:大圆半径是小圆的直径,所以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第三幅图?
生:太极,八卦阵……
师:从这个太极图中你看到几个圆?
生: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

师:这里的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又有什么关系?
生:大圆半径是两个小圆的直径,所以大圆的半径是两个小圆的半径的2倍。

师:第3、4幅图有什么联系?
引导生回答:作图的方法一样,第3幅图中有同样的两个小半圆,第4幅图中有同样的4个小半圆。

师:说得非常正确。

其实不仅第3、4幅图之间存在联系,它们与第2幅图也有联系。

它们的基本构图都是一样的,只是涂色的方法不同。

2、师:利用圆规和直尺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作图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和半径。

有时为了设计方便,还可先添加一些辅助线。

如果能利用圆的对称性(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再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幅漂亮而有创意的作品就诞生了。

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幅图,谁能说一说这两幅图的设计方法?
师:从左图中你看到了几个圆?它们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三、教学反思
(一)欣赏美丽的图案,师生一起画出美丽的图案。

展示生活中与圆有关的图案以及课本上用圆设计的美丽的图案,学生在欣赏这些图案时,可以感受数学图形的美,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一幅图案的组成,找出画这幅图案的方法和步骤,接下来,师生一起按照分析好的步骤来画出图形,师生一起画的目的是让学生模仿老师用比较规范的方式来画图,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而不至于毫无章法地乱画。

(二)独立画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有了第一个活动打基础,学生初步掌握了画此类图案的思考方法,于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一幅图案的设计,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两幅图案,并在小组内交流这两幅图案的画法,然后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幅,把它画出来。

尽管有些学生画不出来,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碰壁,总比全部都由老师教会给学生带来思维碰撞要强。

(三)设计创新的图案,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前面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创造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很想亲自创造一幅作品。

我便顺其兴致,由他们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

并用彩笔涂上颜色。

对这一任务,和平时布置作业相比,学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画图的方法并不困难,影响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是学生对圆规使用的熟练程度,我在巡视时,发现好几个学生画了几分钟都画不好一个圆,更谈不上用圆来构造复杂的图案了,还有学生对圆规的笔尖没有削好,导致画出来的线条很粗,也影响了画圆的准确性和图案的美观。

因此,在上这一课前,要对学生使用圆规的操作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圆规的使用方法,训练学生使之能快速地画出一个完整的圆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