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
伊曼努尔 康德
对人类认识能力本身的这种分析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分析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康德在《纯粹 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认识论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在他看来,一切知识都基于判断,因为 单个的表象或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只有把两个表象或概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判断(如“这朵花是红的”),才 有真假问题,才构成知识。判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析判断,一类是综合判断。
伊曼努尔·康德像(3张)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 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 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 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 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 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是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矛盾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二元论特征。他的哲学对德国古典 哲学和西方哲学具有深远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具有深刻影响 。
人物评价
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而且用的是很 科学的方法。”
康德哲学思想
康德的主要思想 1.哲学方面 2.宗教方面 3.伦理学方面 4.天文学方面 5.政治方面
康德的“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
1781年
纯粹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做?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 (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 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它探讨了道德意志的先天法则。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康德扮演的是基督真理的 维护者,是他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 康德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他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 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 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 的人本主义精神
政治思想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 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 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 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 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 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 构想。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
判》和《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哲学方面
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简介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简介
哲学家康德简介
哲学家康德全名伊曼努尔·康德,生于公元1724年的4月22日,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近代西方哲学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也是他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其他流派。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信仰新教的虔诚派的教徒,虔诚派非常强调宗教精神,也非常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所以康德从小的精神世界就受到很深的虔诚派的影响。上学后,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所以他的宗教哲学其实就是对虔诚派的一种反动。1740年康德进入柯尼斯堡大学读书,后来因为家境贫寒,直到1748年才正式毕业,毕业后康德去了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镇当家庭教师。一边学习一边教书的他,思想渐渐走出柯尼斯堡,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1770年,康德获得了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教授的职位,当上教授后,康德十年来都没有发表文章,而是在潜心致学。1781年,康德发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康德被称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也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因为是他迪奥和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培根的经验主义,所以康德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最具影响力的西方思想家之一。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柯尼斯堡去世。
康德的美学思想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在对美的分析方面,二是在对崇高的解析方面,三是在对艺术美的讨论上。
在对美的分析上,康德认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万物都有其美的地方,而人的美在于心灵。美是人心的影射,而道德是人生存的工具。美是艺术瑰宝,能让人拥有细致入微的性格,越是细致,他的世界观就越开阔,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美本身没有魔力,美的创造来自其内心高尚的道德动机,而这种动机被人道主义化了。这种人道主义化了的高尚的道德动机充满了对人个体的尊重,所以美才能够体现道德的纯洁和人道主义的精神。
康德的知、情、意与中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建构--以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为例
第41卷第2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V o l.41N o.2 2021年4月J o u r n a l o fH u a n g g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A p r.2021
康德的知㊁情㊁意与中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建构 以蔡元培㊁王国维㊁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为例
刘月新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儒家的理想人格范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严重危机,如何重建理想人格是中国现代文化面临的重要任务㊂以蔡元培㊁王国维㊁梁启超为代表的美学家认为, 立国 首在 立人 ,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 建构现代理想人格㊂他们以康德的美学理论为参照,融合儒家的理想人格学说,创建了知㊁情㊁意相统一的理想人格范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丰富知识㊁高雅趣味与自由意志的人格主体,以此促进国家的现代化㊂但在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与张力,导致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现代美学的异化与扭曲㊂
关键词:知㊁情㊁意;中国现代美学;理想人格;建构
中图分类号:B2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7020(2021)02-0078-06
收稿日期:2020-10-29D O I:10.3969/j.i s s n.2096-7020.2021.02.13
作者简介:刘月新(1962-),男,湖北天门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㊂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 新诗理论批评中的古典诗词话语研究 ,项目编号:20D028㊂
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核心问题,儒家和道家都从人与社会㊁人与自然㊁人与自我的关系提出了理想人格达成的路径㊂儒家为了维护社会的道德 政治秩序,建构了 文质彬彬 内圣外王 修己以安人 的理想人格范式,塑造了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㊂但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理想人格范式遭遇了严重的文化危机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建理想人格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主要由中国现代哲学㊁教育学㊁伦理学㊁美学和文学艺术来承担㊂中国现代美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承担了塑造现代理想人格的使命,以蔡元培㊁王国维㊁梁启超㊁鲁迅㊁朱光潜㊁宗白华为代表的美学家认为, 立国 首在 立人 ,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则落实到现代人格的养成㊂他们以康德的知㊁情㊁意理论为基点,融合儒家的理想人格学说,提出了中国现代理想人格建构的理论范式㊂本文将以蔡元培㊁王国维和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为例,具体探讨一下康德的知㊁情㊁意与中国现代理想人格建构的关联㊂
中西道德哲学的差异性——以孟子和康德为中心的考察
够 显发 人性 。人性 的 日生 日成影 响着 人心 的开合
起伏。 孟 子在 阐发 性善 论 的过程 中 ,无 论是 对诸侯 君 主劝 谏 引发 的不忍 人之 心论 ,还是 与 告子 的性 之善 恶 的辩 论 ,期 间还包 含着 与墨 家 、农 家 思想 的激 烈交锋 ,始终没 有离 开过 对人 心与 人性 的探 究与 解读 ,以及 对人 心 与人 性 之 善 的理 论 辩 护 。
历 史
人心 和人 性作 为儒 家道 德建 基 的立 足 点 ,贯
穿 于其 反思 的始终 。人 心根 源 于人性 ,人 心又 能
论 同样 有其 理论 的 自洽性 ,但 是 苟子论 性是从 人
心活 动 的所 有方 面来 立论 的 。荀 子与孟 子论性 并
不在 同一个 立场 之上 。想要 用二 者 当中任何 一方 的理 论 来 否 定 对 方 ,都 是 一 种 拙 劣 的 理 论 批 判
wenku.baidu.com
个传 统观 点就 是 ,如人 饮水 ,冷 暖 自知 。人 心
程 ,力 图点 亮 人 类 历 史 星 空 的道 德 之 灯 。可 以 说 ,孟子 和康德 道德 哲学 立足点 的差 异 ,直 接 引
发 了二者 道德哲 学 思考进 路 的不 同 。
的一点 自知 和 那 一 点 灵 明 ,使 人 性 之 善 成 为 可
康德与西方宗教哲学_赵林
。 赵 林,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 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 哲学博士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2 ● 作者简介 :
◆
第6 5卷 第2期 2 0 1 2年3月 V o l . 6 5. N o . 2 M a r . 2 0 1 2. 0 2 3~0 2 3
康德与西方宗教哲学
赵 林
在西方哲学领域 , 宗教哲学始终是一个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 正 如 西 方 文 化 与 基 督 教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系一样 , 西方哲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范畴也与神学问题密不可分 。 中世纪经院哲学之父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 古 典 本 体 论 证 明 就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例 证 , 该论证不仅表 — — 这种愿望是与此前教 父 哲 学 家 们 用 信 仰 来 明了作为神学家的安瑟伦试图用理性来论证信仰的愿望 — — — 而且也以一种神学的方式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这 个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进 排斥理性的做法背道而驰的 — 行了思考 ,黑格尔在评价安瑟伦的古典本体论证明的精神实质 时 指 出 , 安瑟伦不仅“ 把哲学和神学结合 , ( 《 而且 “ 他认识到了思维与存在这一最 高 的 对 立 的 统 一 ” 黑 格 尔: 哲 学 史 讲 演 录》 第 3卷, 商务 起来了 ” , ) 。 印书馆 1 年 第 页 本人也曾撰文分 析 了 安 瑟 伦 的 本 体 论 证 明 对 于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同 一 性 问 题 9 5 9 2 9 6 , 的重要意义 ( 参见拙文 《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 载《 哲学研究 》 2 0 0 6 年第 。 自从安瑟伦做出了这个证明之后 , 在西方哲 学 史 和 神 学 史 上 就 不 断 有 人 起 来 反 对 和 重 申 它 。 早 4期) 在安瑟伦的时代 , 该证明就遭到法国神学家高尼 罗 的 反 驳 ; 到 了 近 代, 这个证明又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 中以一种更加精致的形式再现出来 , 构成了从笛卡 尔 的 狭 隘 的 “ 我 思 故 我 在” 走向广阔的心物二元论的 康德又对古典本体论证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尖锐地指出“ 存在” 并不 一个必不可少的理论跳板 。 不久 , 是一个实在的谓语 , 它并不涉及到一个东西的完满性 , 而被安瑟伦作为论证理据的所谓 “ 绝对必然的存在 者” 概念只不过是一个单纯的理念而已 。 洪楼博士的 《 古典本体论证明及康德的反驳》 对于西方哲学史上 这一经典证明的逻辑结构以及各种反驳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 展现了一条清晰的思想史脉络 。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构成了西方理性神学的一个重要开 端 , 康德在《 纯 粹 理 性 批 判》 中对历史上各种 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理性神学观点进行了清算 。 康德在对本体神学 、 宇宙神学 、 自然神学等各种证明进行 ( 反驳之后 , 却认为道德神学是唯一可能的理性 神 学 。 在 《 实 践 理 性 批 判》 中, 康德从实践理性的“ 至 善” 德 福相配 ) 要求中引出了 “ 灵魂不死 ” 和“ 上帝存在 ” 这两个悬设 , 从而在道德论而非知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纯 粹理性的宗教 。 在 《 判断力批判 》 中, 康德又依据合目的性的主观表象原则 , 为上帝存在提供了一种道德证 明, 从而完成了从自然目的论向道德神学的过渡 。 康德 的 道 德 神 学 在 西 方 思 想 史 上 具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转 折 意义 , 它实现了宗教信仰的内在转化 , 即把宗教信仰 的 根 据 从 外 在 自 然 转 向 了 内 在 道 德 , 将道德确立为宗 教的基础 。 赵林教授的 《 康德道德神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 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 如果说康德的道德神学试图用道德取代知识 来 作 为 宗 教 信 仰 的 根 基 , 那么施莱尔马赫则进一步试 图用情感来取代道德和知识以作为宗教信仰的根基 。 被誉为 “ 现代新教神学之父 ” 的施莱尔马赫在神学 , 上进行了一场 “ 哥白尼式的革命 ” 从而把宗教从外在的形式规范 ( 教义 、 教仪 、 教会体制等 ) 变成了个人内 心的真实感受 。 施莱尔马赫早年深受康德道德学说的影响 , 但也对康德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质疑 。 在 《 论至 善》 等早期著作中 , 施莱尔马赫对康德把幸福作为 至 善 的 内 容 、 把“ 灵 魂 不 死” 和“ 上 帝 存 在” 作为实践理性 的悬设等观点 , 以及康德的先验自由理论进行了批判 , 并初步表述了他日后逐渐成熟的决定论和至善论的 思想雏形 。 张云涛博士的 《 青年施莱尔马赫的康德伦 理 学 研 究 》 一 文, 对施莱尔马赫的早年思想进行了较 探讨了施莱尔马赫与康德之间的思想联系这一国内学术界很少有人问津的重要问题 。 为细致的梳理 , 本系列三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西方宗教哲学问 题 展 开 的 , 都论及到康德这个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思想家 。 通过了解康德的宗教批判和神学建构 , 以及后人对康德宗 教 思 想 的 批 判 , 我们会更 加准确地把握住西方宗教哲学发展的精神脉络 。
康德先验哲学
康德先验哲学
康德的先验哲学主要是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两部著作中阐述的。
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不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是由我们自身的认知结构决定的。这种结构是天生具有的,我们能够获得关于世界普遍性质(如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的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这种认知结构包括纯粹先验形式和先验知识。
纯粹先验形式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这是我们一切知识的先决条件。纯粹先验形式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形式,这些形式是我们经验知识的基础。康德认为这些形式是主观的,因为它们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我们自身的认知结构。
除了纯粹先验形式,康德还区分了先验知识和后验知识。先验知识是指那些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或观察结果的知识,例如数学和逻辑,它们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基础。而后验知识则是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它依赖于外在的感官刺激和经验。
康德的先验哲学对于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挑战了经验论的观点,强调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先验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康德的哲学也引发了对自由意志、道德和宗教等问题的广泛讨论。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谈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
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道德是宗教的
前提,是宗教赖以树立的合理性基础。另一方面,以道德为基础、以增进道德为目的的宗教
又是道德实践的必要前提,是道德的必然归宿,也是有助于道德完善的。而且现实世界中的
有形教会――这种历史性的信仰,作为一种引导性的手段也可以不断否定其自身,以便最终
清除掉自身的一切经验性因素,向纯粹的宗教信仰迫近,形成道德的神圣性,扭转社会风气,
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一、道德与宗教
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的概念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不同,有必要首先明确一下。
历来对“道德”一词的解释有很多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话语背景下,仁义礼智信、
忠孝节义等都是传统的道德概念。康德的道德与此不同,是指纯粹实践理性,“它的根基是
纯粹的自由意志"。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是道德律,是真正能成为法则客观的、普
遍的的道德律令。纯粹实践理性的四条定理就县实践理性即道德的规定。前两条是消极的,是说功利主义和幸福主义都不能成为法则。第三条“能够提出这样一条实践理性的法则,
就是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成一个普遍立法的原
则”,“他就只能把这些准则思考为这样一些不是按照质料,而是按照形式包含有意志的规
定根据的原则"。而这样一种形式主义道德观正是康德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导入宗教”的
关键所在,后面再详细阐述。第四条定理是自律的原则,“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
符合的义务的惟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
康德哲学思想综述
康德哲学思想综述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康德哲学主要观点
康德哲学主要观点
摘要:
I.康德哲学概述
- 康德哲学的历史背景
- 康德哲学的核心理念
II.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 先验认识论
- 道德哲学
- 审美哲学
- 宗教哲学
III.康德哲学的影响和意义
- 康德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 康德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I.康德哲学概述
康德哲学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所创立的哲学体系。康德哲学是在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强调理性、自由和平等。康德哲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理性进行批判,来确立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从而建立一种科学的哲学体系。
II.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A.先验认识论
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经验,还有先验的成分。先验认识论是康德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它主张人类在认识事物之前,已经具备了一些先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如时间和空间概念、因果关系等。这些先验知识是人类认知事物的基本前提,对于我们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以道德法则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律令”概念。他认为,道德律令是人类内在的道德原则,它不受个人欲望和目的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康德主张,人们应该根据道德律令来行事,以实现自身的道德责任。
C.审美哲学
康德的审美哲学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判断,它不受任何实际目的和欲望的驱使,而是基于人类对美的内在感受和欣赏。康德提出了著名的“审美无功利性”原则,并试图通过审美哲学来探讨艺术、美学和人类审美经验的意义。
论康德的宗教哲学
论康德的宗教哲学
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哲学观点
围绕着人类自由意志的能力和道德制度的建立。他的观点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包括宗教哲学。在康德看来,宗教是一个人类自由意志的表现,他认为宗教可以引导人们在道德上的行为,但同时又强调了宗教必须遵循道德的原则。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康德的宗教哲学,并提供5个例子来支持康德的观点。
首先,康德认为宗教是人类自由意志的表现。他认为,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宿存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引导我们行善。这种力量被康德称为"道德法则"。康德认为,宗教的真正
意义在于它可以引导人们意识到这种道德法则的存在。他写道:"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自然界的真正意义,那么我们就能够找到
那种能够引导我们遵守道德法则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宗教所寻求的源泉。"
其次,康德认为宗教必须遵循道德的原则。他认为,宗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神的信仰,而是一个关于人类与神的关系的信仰。他认为,宗教应该强调人类和神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康德看来,宗教的职责就是鼓励人们在道德上的行为。
第三,康德提出了"天启"(revelation)的概念。他认为,天启
并不是关于神的直接信息,而是一种关于道德原则的普遍认识。在康德看来,天启应该被视为人类自由意志的一个表现,它可以引导人们遵循道德的原则,并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
第四,康德认为,宗教的本质是"理性宗教"(rational religion)。他认为,宗教不应该追求超自然的、不可理解的
奇迹,而是应该遵循理性的、可接受的原则。在他写的《宗教内在之辩》(The Conflict of the Faculties)一书中,他写道:"理性宗教,是指一种合理的信条,它来自于人类的意志自由,在道德立场上有所改进,并排除了超自然的奇迹。"
康德哲学框架
康德哲学框架
康德哲学框架是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系统的基础。康德的哲学系统包括他的著作《实践原理》和《纯粹理性批判》,以及他的观点和思想。康德著作中提出的思想和观点,是康德哲学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
康德哲学框架的核心思想是"实践原则"和"纯粹理性批判"。"实践原则"认为,人类行为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以追求自我实现。康德认为,这些道德准则可以被称为"有形"或"无形"的准则,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衡量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纯粹理性批判"则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基于理性,而不是情感或感情。康德认为,人类应该根据他们的思想和观点来衡量他们的行为,而不是根据他们的情感或感情。康德还认为,人类必须通过理性思考来实现真正的自我实现,而不是依赖情感或感情。
康德哲学框架还包括康德的"实际主义"思想和"位阶论"思想,以及他的"自由意志论"和"自然律"论。康德认为,实际主义是人类智慧的基础,位阶论是人类理解和行动的基础,而自由意志论和自然律论则是人类行为和行动的基础。
康德的哲学框架还包括他的"美学"思想,即美学认为,人类的精神和道德应该遵循一定的节制,以获得真正的美丽和幸福。康德认为,美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幸福,而且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行使他们的自由意志。
最后,康德的哲学框架还包括他的"宗教"思想,即宗教认为,人类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基于宗教信仰,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安慰。此外,康德还认为,宗教可以帮助人们解释生活的意义,并引导人们走向自我实现。
总而言之,康德的哲学框架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其中包括他的实践原则、纯粹理性批判、实际主义、位阶论、自由意志论、自然律论、美学和宗教思想。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衡量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帮助人们追求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幸福。
康德的法律思想
康德的法律
一、康德的生平
伊曼努尔·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qián)信派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1748年,24岁的康德终于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歌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异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1755年任无俸讲师(Privatdozent)在柯尼斯堡大学执教。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批判时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本体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的本性要求超越经验的界限对本体(自在之物)有所认识,但这已超出人的认识限度,必然陷入难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由于两个世界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康德试图通过审美判断与自然界的目的论判断以达到沟通,提出审美的主观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与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与外在目的性,最后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为其体系的终结。在政治上,同情法国革命,主张自由平等。在教育上,认为应重视儿童天性,养成儿童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康德
康德
康德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
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近代西方哲学史
上二元论、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的代表,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
家。
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除曾去但泽旅行一次以
外,一生未离开该城。1740年入哥尼斯堡大学,5年后毕业,
任家庭教师9年。1755年任母校讲师,1770年任教授,讲授过
逻辑学、哲学、数学、物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1797年退
休。1755年以拉丁文论文《论火》得博士学位。1755年匿名出
版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第一次在长期统治人们思想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缺口。1766年担任王室图书馆副馆长,1770
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并提出《感觉世
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理》论文,进行答辩。1755年以后,
康德发表的论著还有《论证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根据》、《试将负量概念引入哲学》、《对优美与崇高感情的考察》、《以形而上学的幻梦阐释一位亲见幽灵者的幻梦》和《论区别空间中各个位置的基本根据》。1769年开始从“先批判时期”向“批判时期”过渡。1780年,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他的哲学思想进入批判时期。在1781~1790年的10年间,构成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导论》、《判断力批判》3部巨著相继问世,另外还刊行了《未来一切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以及其他10多篇论著。在德国,康德的声望日隆,他的新哲学在德国的影响不断增长。1792年起担任柏林科学院哲学部主席。18世纪90年代康德出版的著作有《论永久和平》、《法学的形而上学原理》、《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学科的论争》、《实践观点的人类学》,以及逝世之前由他的朋友编辑出版的《逻辑学》、《自然地理学》和《教育学》等。
上帝、自由与根本恶——康德宗教哲学的致思之路
上帝、自由与根本恶——康德宗教哲学的致思之路
康德是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涉及道德哲学、认识论、宗教哲学等多方面。其中,康德发表的对于上帝、自由以及根本恶问题的探讨,引发了许多哲学家的争议和思考。康德认为,上帝、自由以及根本恶是哲学家角度下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并对个体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康德宗教哲学中的上帝、自由以及根本恶的概念,并举出5个例子说明康德所说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探讨康德对上帝的理解。康德在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将上帝视为纯粹理性的概念。在康德看来,上帝是一个超越我们世界的存在,是我们理性的最高原则和目标。他认为,我们无法直接认知上帝的存在,但我们可以从观察自然的规律性和秩序性,推断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是统一并掌管着整个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是我们道德行为的指导原则。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康德对上帝的理解。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期,许多人感到惶恐和不安,总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病毒肆虐,上帝为什么不保护我们?在康德的观点下,我们不能直接认识上帝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从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并努力寻求治愈病毒的方法,从中寻找上帝的指引和安慰。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康德对自由的思考。康德强调个体行为的信念和自由。他认为,自由是价值最高的东西,可以对我们的道德行为产生指导作用。在康德看来,一个道德行为的行动,
必须是出于个体自由意志的选择,并根据道德法则行事。同时,个体自由也付责任于个体行为的后果,并接受法律和道德的制约。
我们来给出一个例子,以证明康德对道德自由的概念。当一名服务员忘记了把他自己的钱包带到餐厅时,在他得到一名客人吃剩下的食物时,他可以选择偷窃客人的钱包,或者借钱买食物。康德认为,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应该选择道德的行为,例如诚实、努力工作,或者从其他人的帮助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这种情形下,服务员应该接受自己失误的后果,并努力恢复自己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3Ξ
邓晓芒
提 要 本文立足于中西文化的大背景,紧紧抓住被康德道德哲学提升到本源性高度的自由意志,从人性、信仰、良知等方面考察了康德宗教哲学的主要思想,并通过这种考察反过来揭示了西方文化、西方伦理学的内在结构,展现了中西文化心理、中西伦理学、中西人格结构的巨大差异:西方人把一切善恶归于不可规定的自由意志,并由此生出由恶向善转化的途径、手段或拯救之道;中国人则抽掉了自由意志的本源性,把对善恶的探讨最终归于对人天生本性自然为善的假定,甚至把自由意志也归结为自然本性,所以人性不是一个过程,人性的退化可以靠坚守和养护而避免,而不需要拯救。
关键词 康德 宗教哲学 人格结构
今天,康德已被许多学者看作是自亚里斯多德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11我能知道什么?21我应当做什么?31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三个问题属于宗教哲学①。1793年,正当法国大革命处于峰巅的时候,康德出版了他的宗教哲学著作,即《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②,阐明了他的道德宗教的哲学原理。在这本书中,康德本着他一贯的精神,从现象和物自体、自然和自由、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绝对二分原则出发,对基督教的《圣经》作了他自己独特的诠释和阐发,其思想的力度和影响的深远,几乎相当于“第二部圣经”。他由此揭示了西方宗教精神潜在的文化心理结构,并给予了这一结构以合理的解释。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最好、最典型的标本。
一般说来,西方文化是一种反思型的文化,即把对象世界看作反映人心的一面镜子。人要认识自我,只有到对象世界中去寻求。这就有双重的结果:一方面,自我成了一个随着认识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而不断显露出来的无穷目标,是动态的、不可穷尽的;另一方面,对象上反映的都是自我的形象,对象本身反而隐藏不露,成了物自体。相反,中国文化是一种体验型的文化,即把自己的心看作对象世界的一面镜子,人要认识世界本体,只有
到自己内心去体会。这也有双重结果:一方面,自我是一个固定不动的点,宇宙的一切都反映于其中(万物皆备于我),唯有自我本身无法在其中出现,正如镜子本身不能反映自己一样,这是一个视觉上的“盲点”,一个“无”、“空”;另一方面,对象就是我看见的那个样子,直觉体验就足以把握本体,“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果说西方文化的大问题是把握不住对象本身的话,那么中国文化的毛病就是缺乏自我意识。
康德的立场揭示了西方文化的这一深层结构。从这种立场来看待基督教和《圣经》,就抓住了西方宗教精神的来龙去脉,这是过去的基督教神学没有自觉到的。我们下面打算从三个方面考察一下康德宗教哲学中的主要思想,并与中国文化心理相应的主题作一个比较。
一、人性和自由意志
康德是以道德哲学作为宗教哲学的基础的,在他看来,道德是独立的体系,不需要宗教也能成立。但道德本身在逻辑上必然要推论到宗教,因此考察宗教原理必须先讨论道德。
在道德学和伦理学上,中、西方都热衷于讨论“人性”问题,且都提出过性善、性恶、既善既恶、非善非恶、善恶相混这五种观点。但西方人与中国
・
1
・
Ξ收稿日期:1997年12月25日
人不同的一点是,他们很早就提出了另一个更重要、更根本的伦理学问题,这就是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中国传统伦理基本上不讨论自由意志(荀子接触到自由意志问题,提出过性恶论,但均未展开),因此对善恶的探讨最终归于对人天生本性自然为善的假定。没有这种独断的假定,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便无法维持。相反,西方伦理既然承认了个人自由意志,对善恶的探讨就必定要容纳性恶这种内在本源的可能性。这种考虑往往作为西方伦理学起码的基点,并由此出发去寻求由恶向善转化的途径、手段和拯救之道。因此西方人即使对通常的“善”的理解也与中国人有所不同,它必须包含中国人视为“恶”或不善的“人欲”,即个人幸福。康德在人性观念上容纳了上述所有五种观点,但却认为这些都属于现象,人的本体之性则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虽然也被称之为“性”(Na2 ture),但并非自然之性,而是本质之性③。即是说,并非在时间上与生俱来之意,而是超越时空、因果律的。人在每一瞬间都可自由选择,并不因他从前、或生来是个好人或坏人而能决定其选择;用圣经的形象说法,人是从“天真状态”堕入原罪的。康德把人性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使人性成了一个不可规定的、不可捉摸的东西(物自体)。的确,人性正是这样的东西。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不可规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人就是、必然是、并且永远应当是世界上从未有过的东西,即“奇迹”。人的本性就在于创造。人将要怎样创造自己,这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人不能凭借自己天生的“性”而对自己高枕无忧,而必须随时提防自己、警惕自己,畏自己。
与此相反,中国传统伦理认为人之善恶是先天规定好了的,是自由意志无法摆脱的;人最好是不要有自由意志,只须顺其自然就可以为善、成圣。现实中之所以并非人人成圣,是因为外来影响所致,所以道德就在于清除外来污染,诚实地回到本心、真心。中国人对自己不畏,只畏外来的势力(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不需要灵魂的拯救。因为他的本心是可以依靠的,只要“反身而诚”,即可“乐莫大焉”。所以中国人最喜欢区分好人坏人,对好人大树特树,似乎他从娘胎里便是个好人,决不可能坏;对坏人、歹徒则要么诛杀,要么改造,使其“良心发现”。西方对于好人、坏人是就事论事的,一次荣誉不足以享誉终生,犯了罪,该判什么判什么,不搞从宽从严。因为人们相信罪犯也有理性,可以自己作判断和选择,感化教育通常是对儿童进行的,对成人则不能对此寄予太大的希望。
在康德看来,既然一切善恶都归于不可规定的自由意志,那么自以为本心纯洁并将“天真状态”当作善的规定,这本身就是最根本的恶,即伪善。因为在这种虚假的规定之下,真正起作用的是那可善可恶的自由意志。没有人能够宣称(保证)自己天生注定是本善的,人的“本心”不是起点,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只有上帝才是“知人心者”,也才能作最后的评判。在这里,康德把伪善视为人性中的“根本恶”,是产生其他一切恶(偷盗、杀人、奸淫等等)的总根源,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伪善就是自欺,即在行动上合乎道德法则,在内心却埋藏着非道德的动机,并为此沾沾自喜,自以为问心无愧,道德就变质为一种外在的形式、虚假的旗号,甚至作恶的工具了。其他的恶都是经验性的,可以限制和根除的,唯有自欺是理性(智性)的本性,是根除不了的,并且是人人具有、即使最好的人也概莫能外的。从这种观点来看,谁若标榜自己有一颗赤诚的心、明镜般的心、透明的心,就值得引起怀疑和警觉,许多坏事恰好是由这种心干出来的,干了还不知忏悔。耶稣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④“天真状态”并不是什么善,而是动物状态,尚无犯罪的可能;只有犯罪的可能才使人成为人。所以黑格尔说:“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的。
二、信仰与得救
康德认为,由于自由意志,所以人性可善可恶;但自由意志首先表现为恶、犯罪(原罪),因为天真状态由于抽掉了自由意志而谈不上是善,人的第一个自由意志行动只能是打破天真状态而犯罪。人一旦犯罪便永远不能洗刷,因为他表明他已是一个自由人、即一个可犯罪者了;然而,这种原罪正是人的高贵性(高于动物)的标志,他在自由选择的能力这一点上已经可以和上帝平起平坐了。就连善,也只能体现为犯罪的人通过同一个自由意志而获救。恶是起点,善是终点;恶是现实的,善是潜在的。善恶在无限历史过程中达到调和,因此道德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在康德那里,正因为这一过程的无限性,所以有必要设定一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