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金牌学案(人民版):专题1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专题一第1课一、选择题1.(2019·新课标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据材料信息:一夫耕种可养活9-5人,体现了农业的收益丰厚,由此强化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故选A。
B与农业收益无关;C因果关系颠倒;D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迅速。
2.(2019·西安一中)《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应是( )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水排【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辕有越”、“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田器”等可知描述的是曲辕犁。
故应选B。
3.(2019·全国卷Ⅰ·25)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着两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
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
4.(2019·江苏·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分析:水车需要人力带动,排除A项;水车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B项正确;C、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2 人民版必修2
秦收“泰半 之赋”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gǔfēng)二首》(又名《悯农二 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 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意义何在?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古代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
(2)材料反映(fǎnyìng)古代的生产力状况如何? (3)结合材料,你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jīběn)结构与 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第一页,共18页。
一、 “神农(shén nónɡ)”的传
说 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 生双角(shuānɡ jiǎo),手捧 五谷。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 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bùzú),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 之,故谓神农也”。
第二页,共18页。
我国古代农业(nóngyè)的起源和 地位
• 起源(qǐyuán) 七八千年前 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
¡地位
¡ ¡
最基本经济形式(xíngshì) 重大文明经济基础 (四大发明)
第三页,共18页。
二、从“刀耕火种(dāo gēng huǒ
zhòn1、g)耕”作到农“具以(nó牛ng田jù)”
第七页,共18页。
四、沉重(chénzhòng)的赋税和 力役
• 田亩(tiánmǔ)税(田赋)
1.赋税 • 人头税 (fùshuì) • 附加税…… :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
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精品教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教材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就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而言,从中华文明之初“王”的出现到早期国家夏商周的兴替,在其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宗族血缘关系。
结合本课内容,从宗族血缘关系入手,引导学生领略文明曙光的无限魅力。
二.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已有所涉及,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基础薄弱,只有模糊印象,故而当务之急是利用多媒体,唤醒其对历史的记忆,激发其对历史的兴趣,从而把握好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掌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体会礼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材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用历史发展观来看待事物,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能力,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几千年前在中华大地即出现了相当高的政治文明这一史实,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认识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分析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组织学生搜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资料。
将学生分成四组,由组长负责合作探究。
①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国家起源历史阶段的时间、条件、标志是什么?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有哪些?③参看课本尹达先生在《衷心的祝愿》中说的那段话,谈谈你对古史传说的看法。
④夏商西周政治文化的特点各是什么?⑤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相互关系如何?⑥礼、乐的概念及其作用是什么?(二)新课导入:【情景营造】播放视频《夏商周断代工程》片断,再用河南贾湖文化遗址、夏代二里头遗址、殷墟遗址及丰镐遗址这些中国早期文化遗址图片展示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以其迷人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精品学案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精品学案人民版必修2【学习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学习内容】一、神农的传说(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历史地位)1.起源(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流域和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并最早培植了和等作物。
(2)据说创制了原始农具。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和,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1.耕作方式的演进(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的原始阶段,直至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①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技术和农具。
如《战国策》记载的秦国“ ”,就是用牛耕种。
由于采用先进的农业,所以国富民强,具有列国难以与之抗衡的实力。
②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和以及播种工具;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③唐代出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评价:利: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弊: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性的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1.土地制度的演变(1)商周时代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在秦国变法,废除制,确立了。
(3)北魏到唐中叶推行制,国家授田给,农民承担。
2.土地兼并(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方式剥削农民。
总之,土地兼并根本原因是。
(2)概况:贵族、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表格教案
也甜||。 平不断提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
——黄梅戏《天仙配》 成必然趋势||。
师:展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相关图片||。
提问我们现在的农业是小农经济吗?生 生:建议:1、因地制宜||,发挥各地
产组织方式有哪些利弊?
特色优势;2、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
题||,由浅及深||,展开问题探究||,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思维主线||。在充分 利用课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学中又整合了鲜活的历史图片和资料||,使学 生易于建立知识结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本课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活化历史教材||,使学生在学 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追求知识||,在掌握历史知识中||,提高自己认 知水平||。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第 1 课 课题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设计者 徐州市九里中学 教学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重点 教学 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难点 选用 反映古代农业的史料;相关跟做工具和灌溉工具的图片;都江堰视频||。 材料 设计 本课以学生所熟知的舌尖上的中国入手||,化抽象为具体||,便于激发学生 反思 的兴趣||,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围绕着四个问
第5页/共5页
古代从事耕作的人种的谁的地?土地制 生:讨论井田瓦解的原因||。得出结
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论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
师: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随 着历史的发展||,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 始瓦解||。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有哪些?
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 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形式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教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备课时间 ]2019 年 5 月 4 日【讲课时间】 2019 年 5 月 4 日【教课器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深重担担,认识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合联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供给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勇敢想象、数理剖析和创新性思想,依据学习要求踊跃进行研究活动以加强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后代应感觉骄傲和骄傲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领会在此刻在中国、在世界好多人还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可喜的是国家领导人倡议节俭型社会,厉行节俭,节俭之风已在中国刮起,愿节俭之风越刮越烈,,真实刮进每一此中国人心中。
【重难点打破】要点: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小农经济出现的原由、特点、评论【教课思路设计】对本节课进行了勇敢整合,共分为三大模块 . 模块一:宏观中国农业特点,学生从宏观上掌握中国农业的三大基本特点。
模块二:细品中国农业特点,每一农业特点设计对应的详细问题,使学生对农业特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而且做到重难点突出,如特点三“男耕女织” 式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济方式是本课的要点,因此优选了典型资料,指引学生研究。
模块三:感情升华: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发展产生民族骄傲感,又指引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解决饱暖问题只是三十年左右,此刻世界上仍有好多人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响应中国领导人的呼吁把节俭进行究竟。
【教课过程】导入:在成龙《民生》歌曲的节奏下,循环播放对于中国农业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冲击,直观感觉中国古代农业。
一、宏观中国农业特点:课本为资料,从资猜中归纳中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完整word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一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认识生产力的演进在古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2、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并明白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分析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及其严重危害。
3、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中,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和创新,并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2、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农业经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2、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3、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教学重难点】重点: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教学准备】1、学生的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完成学案。
2、教师的准备:(1)、编写并分发学案,指导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2)、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准备教学设计。
(3)、收集学生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通过设置问题解决。
【教学过程】展示片1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新课导入】师:今天我们将进入必修二经济史的学习,首先我们先学习古代中国的经济。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_《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参考学案1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以诗说史】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此诗揭露了封建政府通过赋税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剥削的现实。
江南的农民负担繁重的租税,生活痛苦,田地也多被兼并。
有些农民,被迫放弃耕种稻谷,改在湖上以种菱为生,但也逃不过盘剥之苦。
自耕农作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和赋税剥削往往导致其破产。
【课标点击】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清单】清单一“神农”的传说1.地位:(1)地位:农业占据经济的①地位,②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2)依据:“神农”的传说;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2.影响: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生产和生活;促成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
清单一①主导②农业或农耕清单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原始农业:基本的种植经营方式是①,西汉时期的南方仍采取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
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了②技术。
3.汉代:农耕生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农具有所改进,便于中耕的③和便于收获的④出现;东汉时,⑤耕作方式出现,牛耕和铁铧犁在⑥地区推广。
4.特点:传统农业以⑦为主,某些时期庄园是基本生产单位。
清单二①刀耕火种②牛耕③曲柄锄④大镰⑤一牛挽犁⑥淮河⑦小农户个体经营清单三泰半之赋1.名目繁多,赋税沉重:董仲舒说,曾有征收①“”的时代。
2.作用:为政府财政收入提供物质保证;是古代帝国富强和繁荣的基础。
清单三①泰半之赋清单四沉重的力役1.徭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①劳动。
2.类型:营造大型②。
3.影响:(1)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建;(2)过度征发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3)往往导致王朝覆灭和经济文化凋敝。
清单四①无偿②土木工程清单五贫者无立锥之地1.两个基本阶级及关系:地主和农民;地主占有土地,通过①的方式剥削农民。
2.土地兼并及影响(1)②,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表格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表格教案附件:教学设计模板课题第1课课题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设计者徐州市九里中学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教学难点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选用材料反映古代农业的史料;相关跟做工具和灌溉工具的图片;都江堰视频。
设计反思本课以学生所熟知的舌尖上的中国入手,化抽象为具体,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围绕着四个问题,由浅及深,展开问题探究,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思维主线。
在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学中又整合了鲜活的历史图片和资料,使学生易于建立知识结构。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活化历史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追求知识,在掌握历史知识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二)导入师:展示美食图片。
食品分为三级食品:由低到高一次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古人吃的食品属于哪类食品?为什么?师:提问哪些食品与农业相关。
引出古代农业话题。
(二)讲授新课一、农业工具师:种地要有工具,展示生产工具。
提问: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生产工具的进步意味着什么?材料三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师:展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相关图片。
提问我们现在的农业是小农经济吗?生产组织方式有哪些利弊?五、拓展延伸师:学生讨论后,教师投影2019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三)师生小结本课。
建构知识体系生:鉴赏,交流,回答。
生:按时间排序,指出用途。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是石斧、石镰、石铲、木耒。
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农业是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古代中国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2.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手工业产品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3.中国商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曾达到很高的水平。
但是,古代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往往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种种限制。
[学习目标]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历程2.评价(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图解识记]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1.水利事业的发展(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四川)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陕西关中),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这种水渠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2.灌溉工具的进步(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2)宋代的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灌溉。
(3)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思维深化]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两点认识(1)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它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旱涝灾害等。
(2)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灌溉工具的进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唐朝出现的曲辕犁,标志着犁耕技术走向成熟。
4.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多种形式并存。
2022-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一 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学案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神农”的传奇1.功绩(1)__________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训练民众耕作。
(2)“神农能殖嘉谷”的传奇,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2.意义(1)________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2)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进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名师点拨]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进展而来的。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它们在进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
我国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演化(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______技术和______工具的毁灭,标志着古代中国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3)汉代:牛耕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东汉时毁灭了比较轻松的__________。
(4)唐朝时期:毁灭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_______。
2.评价(1)乐观: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进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进展。
[深化探究]材料画像石拓片唐代曲辕犁思考(1)材料中左图是什么时期的何种工具?该工具的改进有何作用?(2)材料中的两种耕犁相比,后者有何优点?(3)材料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方式对农业生产模式的进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全部制形式的变化(1)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
(2)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朝前期:推行________。
2.封建土地全部制中的冲突及影响(1)冲突: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夫。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2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
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找到适合人们食用的谷物和药草;还创制了农具——未耜,教人们种植谷物。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考古学家在华北和华南都发现了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遗存,特别是距今约一万年的稻谷。
这说明中国那时就有了早期农业。
中国农业在先民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专题一第一课古代农业经济。
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1.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中国古代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2.经营方式: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即小农经济)知识拓展1: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特点: 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
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
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讲授新课〗一、农业的起源(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1、在远古时代,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生产部门?2、请你说说有关“神农”的传说。
3、P4学习思考: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二)讲解1、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
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农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
2、传说:①神农氏创制了原始的农具耒耜;②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反映了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3、投影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了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①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③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④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生产技术的进步(一)学生阅读第二目,思考: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生产工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局限性?3、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有什么特点?4、《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当时有些人还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
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二、难点: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
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Word版含答案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神农”的传说1.农业的起源(1)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2)农作物:粟和水稻。
(3)传说:“神农能殖嘉谷”,创制耒耜,教民耕作。
(4)史证: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的农耕实践。
2.农业的地位(1)农耕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2)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历程(1)原始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3)汉代: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②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及播种工具耧车出现。
③东汉: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2.评价(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1.土地制度(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
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2.土地兼并(1)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2)表现:土地高度集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影响:农耕生产秩序遭受严重破坏,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赋税(1)目的:古代国家通过征收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
(2)标准: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泰半之赋”。
(3)形式:田亩税和人头税,还有很多杂税以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性的征收。
(4)结果:赋税征收使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教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备课时间]2019年5月4日【授课时间】2019年5月4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习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在当今在中国、在世界很多人还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可喜的是国家领导人倡导节约型社会||,厉行节俭||,节俭之风已在中国刮起||,愿节俭之风越刮越烈||,| |,真正刮进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重难点突破】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特点、评价【教学思路设计】对本节课进行了大胆整合||,共分为三大模块.模块一:宏观中国农业特点||,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农业的三大基本特点||。
模块二:细品中国农业特点||,每一农业特点设计对应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对农业特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并且做到重难点突出||,如特点三“男耕女织”式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济方式是本课的重点||,所以精选了典型材料||,引导学生探究||。
模块三:情感升华: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发展产生民族自豪感||,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解决温饱问题仅仅三十年左右||,现在世界上仍有很多人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响应中国领导人的号召把节俭进行到底||。
【教学过程】导入:在成龙《民生》歌曲的节奏下||,循环播放关于中国农业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冲击||,直观感受中国古代农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教学设计温岭中学潘雪红本课的设计以金文“农”为引入,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耕作方式、水利事业、经营方式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高度发展,让学生体会与感悟中国农耕文明的先进,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战国水利工程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时空观,通过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相互佐证,让学生明白史料实证的重要性,课堂最后引入对古代先民和土地的赞美诗词,使情感升华,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耕种方式和生产工具的变革,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3)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学情分析:本节内容设计主要针对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学史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积极性较高,尽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初中学习历史基本上是死记硬背、简单知识的罗列,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基本是空白,因此课堂设计就注重利用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设置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金文农字导入。
◆导入新课:金文农字导入。
这是什么字?我们进行拆字游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田”字,“田”四周长满杂草,一只手,拿着当时的生产工具“蚌壳”将杂草除掉, 荷锄而耕,这一个字就是中国早期的文字——“农”字,从古代的农字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的农耕场面,那么,历经数千年,中国农业如何发展,又有哪些成就,农业发展会受到哪些因素发展?引出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耕作方式】展示第一组图片,这组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刀耕火种稍作解释,结合材料介绍铁犁牛耕技术的特点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铁犁牛耕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展示牛耕技术变化图,说一说:这些技术变化反映了什么规律?牛少了,人也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教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
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一、独学指导
(一)知识指导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二)独立学习
知识点一: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历史地位
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流域和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经济,并最早培植了和等作物。
(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教导。
(3)许多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 _和,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知识点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1、耕作方式的演进
(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直至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①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技术和农具。
②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便于中耕的和便于的收获的以及播种工具;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③唐代出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评价: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性的发展。
知识点三: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商周时代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在秦国变法,废除制,确立了。
(3)北魏到唐中叶推行制,国家授田给,农民承担。
2、土地兼并
(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方式剥削农民。
总之,土地兼并根本原因是。
(2)概况:贵族、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3)影响:
①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②造成和劳动者的分离,使得无数小农破产,导致的严重破坏。
③促使政治家进行改革,缓和造成的社会矛盾。
④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 ”的口号,包含
的内容。
知识点四:沉重的赋役与力役——赋税制度
1、赋税剥削: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保障。
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的主要来源。
2、徭役剥
(1)概念: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劳动。
(2) 徭役按用途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二是兵役。
3、影响:
(1) 农户缴纳的,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劳动者,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3)过度征发的徭役,破坏正常的秩序,使劳动者长期离开,引起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原因。
知识点五:水利事业
1.水利兴修与管理
(1)远古时期,据说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为主的水利建设。
(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工程和郑国主持的渠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3)两汉时期,地区灌溉渠道具有合理的规划;关中农民创造出“ ”;________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2.灌溉工具的革新:古代中国发明了众多的灌溉工具。
1)隋唐五代:北方使用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了
2)宋代: 3)明清:
2、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活学辅导
1、举一反三:
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
发展。
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
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这一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3).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
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自由买卖
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
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4). 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
“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5).唐宋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情形很严重,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劳动力过剩
B、土地资源过剩
C、土地兼并严重
D、封建土地私有
2.疑难解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
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答案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知识点一:
黄河、长江、农耕、粟、水稻、耒耜、民众耕作、新石器。
最基本、生产、生活、农业经济。
知识点二:
1、刀耕火种、西汉、春秋战国、牛耕、铁制、汉、曲柄锄、大镰、耧车、耦犁(二牛抬杠)、曲辕犁。
2、农业耕作技术、农业经济、以小农户个体经营、革命性。
知识点三:
1、井田制、商鞅、井田、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农民、赋役
2、地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官僚、地权、农耕生产秩序、
土地兼并、平均、平均地权。
知识点四:
1、物质、财政收入。
2、无偿。
3、赋税、服事徭役、经济生活、土地、直接。
知识点五:
1、灌溉、都江堰、郑国、关中、井渠、王景。
2、立井水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风力水车。
抛砖引玉:
1、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
(3)水利工程的兴修。
(4)生产工具的革新与技术的进步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地主土地所有制。
(2)赋税徭役的沉重。
(3)社会环境动荡。
(4)土地兼并严重。
(5)自然灾害的侵袭等。
3、探究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提示:(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5)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6)精耕细作农业
举一反三:
1、D
2、A
3、C
4、C
5、D
疑难解惑
(1)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
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等。
(2)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常因水旱灾害、急征暴敛或土地兼并而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