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的衣食住行
4.不同地域的衣食住行
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印度和我国新疆等 地,还保留着吃手抓饭的习俗。
自助餐起源于8世纪至11世纪的北欧。
热狗起源于美国,1904年一个叫安 东· 福克温格的想出来的。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 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 蘸少许酒弹向空中,连续三 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
假如你选择一个建筑去 住,你会选择哪个?并 说出选择的理由。
民族服饰万花筒
1欣赏下列图片。
阅读课文,找出每种服
饰所对应的特点
中 国 旗 袍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 格,适合游牧生活和北方草原 气候。
日本和服
非洲土著民族的服饰十分奇特,由玛瑙、贝壳、 野猪牙齿穿成的服饰和貂皮帽子,是赛匹卡部 落酋长的象征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地 理条件不同,文化、习俗各异,因而表现 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就各具特色。
世界民居览胜
.欣赏下列图片。
找出每种建筑与当地自然
地理的关系?
客家土楼
我国福建、广东一带的客家土楼,用土做墙建造的集体 住宅区,以圆楼或圆寨最为著名,防震、防潮、防匪、 防盗,不易倒塌,保温隔热,冬暖夏凉,富有安全感。
答:民族服饰一个民族文化的 代表物,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 族的特征。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不要以个人的好恶去对 待民族习惯,这样利于民族的团结 和国家的稳定。
乌克兰的民俗文化礼仪
乌克兰的民俗文化礼仪
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同时是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国家,衣食住行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民俗文化
礼仪
1、乌克兰人总体上来说都是非常的有风度的,性格比较温和严肃,不大喜欢开玩笑,在上下飞机或者坐车的时候都很有的风度的让女士先行,小孩在遇到长辈的时候都是需要鞠躬问好的。
2、陌生人在见面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称呼女士、先生,如果是熟人见面的话可以直接叫他自己的名字或者是父亲的名字,这样会显得更加的亲密;如果是兄弟姐妹的话,在称呼的时候多用昵称,乌克兰人的姓名排列和俄罗斯人基本相同。
3、当地人在见面的时候多行握手和拥抱礼,对于任何的客人都不会怠慢,非常喜欢结交朋友。
4、在社交场合,如果对方没有做自我介绍的话,最好是不要直接询问对方,可以过会儿时间和其他人打听,他们认为这样才比较礼貌。
餐饮
1、乌克兰在饮食方面和东欧的大多数国家都比较相同,以面食、稻米为主食,在口味上更加的喜欢甜、酸,喜爱面包、面疙瘩、薄饼等面食,另外对于猪肉、咸鱼和烤、煎等食品也非常的喜爱。
2、乌克兰人还很小喜欢吃一种热气腾腾的甜馅饺子,里面包的是奶渣或樱桃,等到甜馅饺子煮熟了以后还需要在上面加上酸奶油调料,非常可口。
3、乌克兰人在招待来宾时,菜肴非常丰盛,事先往往会先询问对方喜欢何种食物,有什么禁忌和要求。
4、用餐时很讲规矩,在吃饭的时候不能够随意走动、指手划脚,聊天的声音很小声,不会出现高声说话的清。如果有人用刀叉敲击碗碟,会被旁边的人马上制止。
旅游
不管是乘坐飞机还是汽车,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整个国家的运输秩序良好,拥有让人满意度的服务态度,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需要给小费。如果有事情让当地人帮忙的话,一般都会得到热情的帮忙。
中西方餐桌上的礼仪
中西⽅餐桌上的礼仪
中西⽅餐桌礼仪⽐
⼈类的饮⾷⽂化与⽣活环境、⽣产劳动⽅式密切相关。“吃什么”的问题与⾃然环境、⽣产⽅式密切相关;但“怎么吃”的问题如烹饪、餐具、进餐⽅式以及⼀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社会⽣活样式和⽂化取向。⽽我通过对《中西⽂化⽐》这门课程的学习,从中学习和了解到了:现在社会礼仪⽆处不在,除了在⽇常⽣活中的职场、商务礼仪之外,⼤部分⼈经常会忽略餐桌礼仪。其实⽤餐不单是满⾜基本⽣理需要——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餐桌礼仪对你我都⾮常重要,它在中国⼈的⽣活秩序中占有⼀个⾮常重要的地位。⽽中西餐在礼仪⽅⾯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失礼于⼈,同时也让⾃⼰举⼿投⾜优雅于餐桌之间,所以对于这门课程的选修绝对是⼗分必要的。
通常说到餐桌礼仪这个话题时我们经常会联想到西餐礼仪的繁多步骤,忽略了中餐礼仪的重要性,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中国的餐桌礼仪⾃然也很全⾯的,只是在中西融合的今天,中餐礼仪慢慢被⼈淡化了。中餐的餐桌礼仪实际上同样是⾮常讲究的,⽽作为中国⼈我们⾸先就应该简单了解⼀下中餐的餐桌礼仪。
⾸先,中餐很讲究座位的排序。如果是家宴⾸先是⽼⼈先⼊座,⽽且要坐⾸座,⼀般以正中为上座(即⾸座),⾄于什么是⾸座和正中位置则视具体情况⽽定;如果待客当然是客⼈坐⾸座,⽽且最好左右要有陪客之⼈,⽅便招呼客⼈就餐。⼊座后不能先动筷⼦,要等长者和客⼈先起筷,你才能起筷,别看这点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有些⼈也许
是性格太急或是饿得饥肠辘辘,看到美⾷当前就将礼仪放到⼀边,⾃顾⾃得⼤吃起来,让⼈甚是尴尬。
土耳其人禁忌
土耳其人禁忌
一、涉外礼俗
1 、衣食住行礼俗
土耳其人的传统衣着是:男子穿长袍、灯笼裤,头戴红色的土耳其高筒毡帽或呢帽;女子穿黑袍、灯笼裤,面蒙黑纱。但自本世纪20 年代凯末尔实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以来,土耳其人的服装日趋欧化。传统的长袍、高筒红帽在伊斯坦布尔、安卡拉等城市差不多看不到有人穿了。今天城市居民的服装,不论男女,基本上都是欧化了的。不过,传统的灯笼裤仍为人们所喜爱。男子往往是上身穿西装,下身穿灯笼裤。女子则喜欢穿大花的灯笼裤,加上红绿相映的上衣,显得艳丽花俏。至于偏僻的乡村,人们基本上还是穿传统的服装,女子进清真寺,通常是穿全身裹着的服装,只露出脸部。但是,在现代商务活动中,各种场合均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女性忌穿无袖的衣服。
土耳其的烹饪技术在世界上是非常有名望的。曾有人这样说过,世界—亡有三个国家最讲究吃,第一是中国,第二是法国,第三是土耳其。他们通常以面为主食,也喜欢吃大饼、点心或米饭,爱吃的肉类以羊肉、牛肉、鸡、鱼为主。蔬菜类有茄子、胡萝卜、青椒、洋葱、黄瓜、土豆、白菜、西红柿等,特别是茄子倍受欢迎。他们喜欢清淡,带甜的口味。通常以炸、煎、烤等烹饪方法制作菜肴。他们喜欢吃的菜有烤全羊、栗子烧白菜、烤肉、砂锅羊头,口蘑扒茄子、北京烤鸭、薄荷鲜桃、手抓羊肉、番茄牛肉排、烧茭白、香酥鸡、什锦大拼等菜肴,也爱吃中国的清真菜。另外转烤羊肉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土耳其人爱吃的果晶有香蕉、苹果、无花果、荔枝、石榴、葡萄、西瓜及糖果、核桃仁、榛子、松子、葡萄干等。喜欢喝的饮料有凉开水、矿泉水、牛奶、咖啡、桔子汁,日常习惯喝红茶,也有人喝葡萄酒、啤酒。在商务活动中,.设宴招待客人时,可设在晚上或中午,地点可选在大饭店、宾馆,菜肴可选择上述中他们爱吃的菜。但要注意,土耳其商界招待午餐、晚餐,往往十分豪华,菜肴丰富、耗时长久。有时不妨邀对方夫妇一同进餐。他们喝的咖啡较浓,糖也加得多,但绝不搅
4.不同地域的衣食住行
出行方式掠影
我国很多地方有“迎客吃面条,送客吃饺子”的习俗,面 条形似绳子,客人来了,绊着他的腿,希望他多住几天, 饺子形似元宝,客人要远行,祝他平安、发财。现在,则 多以临别赠送纪念品或合影留念等为主。
威尼斯由118个小岛和4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组成,市 内有170多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整个城市犹如浮在海 面上一样,威尼斯道路狭窄,禁止任何机动车通行,因此 城内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船,冈多拉是威尼斯独特的小船。
德国人讨厌奢侈浪费,如与他们共同进餐,饭菜必须吃 光,即使是汤也要用面包蘸着吃下去或喝光,用舌头舔 光盘子的场面司空见惯。
饮食习惯直接反映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讲究 营养、注重健康是当今饮食习惯变化的一种趋势 饮食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生活和生产方 式的变化,现代人注重食品的营养结构,追求高 品位的饮食文化,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结果。
假如你选择一个建筑去 住,你会选择哪个?并 说出选择的理由。
民族服饰万花筒
1欣赏下列图片。
Baidu Nhomakorabea
阅读课文,找出每种服
饰所对应的特点
中 国 旗 袍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 格,适合游牧生活和北方草原 气候。
日本和服
非洲土著民族的服饰十分奇特,由玛瑙、贝壳、 野猪牙齿穿成的服饰和貂皮帽子,是赛匹卡部 落酋长的象征
奥地利的人真实生活
奥地利的人真实生活
奥地利,这个被誉为中欧明珠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度里,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首先,奥地利人民以他们的勤劳和敬业闻名于世。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他们都以勤劳、努力工作的态度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在奥地利的乡村,人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他们种植着丰富的农作物,养育着牲畜,过着朴实而充实的生活。而在城市里,奥地利人也是勤奋工作,努力拼搏,为自己的家庭和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次,奥地利人民注重家庭和社交。家庭在奥地利人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尊重长辈,关爱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十分和睦。此外,奥地利人也非常重视社交,他们喜欢和朋友、邻居一起聚餐、聊天,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在奥地利的咖啡馆里,人们常常坐在一起,品味咖啡,交流彼此的生活和见解,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奥地利人民的一大特色。
最后,奥地利人民热爱艺术和音乐。作为音乐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孕育了无数音乐家和作曲家,奥地利人对音乐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除了音乐,奥地利人还热衷于艺术和文学,他们喜欢欣赏美术作品,阅读文学作品,这种对艺术的热爱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总的来说,奥地利人真实的生活是充满着勤劳、家庭、社交和艺术的。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享受着生活,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成为了这个国家最闪耀的一道风景。
欧洲人的衣食住行
塑料袋的发明者舒施尼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这项发明100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由于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欧洲的衣食住行(1)
旅游先要走路,先行一步,那就倒过来先说“行”。
行欧洲城区宽阔的马路不多,车多人少秩序井然,没有拥挤堵车的现象,也很少看到交通警察。高速公路路况好,两旁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许多司机白天开灯驾驶,以互相提醒。德国有一个倡议:少喝两杯啤酒,行车开灯!结果发现事故大大减少。在欧洲13天,走了10个国家,行程万余里,没见过一次交通事故。乘坐大巴在欧洲旅游,没有收费站,没有国界的障碍,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轻易地跨过了国界。因为欧盟十五国是彼此免签的,欧洲国界只有一个小小的路牌提示。有轨电车是欧洲城市交通的一大特色。有轨电车便利、顺畅、准点,且清洁环保,符合当今城市发展的理念。马路上高级轿车很多,小排量的轿车也不少。甲壳虫小轿车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在德国一些城市,规定周日大型客车不许上路,而只允许小车行驶。在欧洲多次体验过“行人优先”。有一次我们住在瑞士一个只有3.2万人叫奥特尔的小镇上,晚上我和南京的一对夫妇逛街,走过三条街道没看到一个行人。正感到诧异时,一辆载满人的大巴突然停在我们前方,只见司机挥手示意让我们先过马路,车上乘客也向我们示好。那个感觉,真是美滋滋的。在欧洲闯红灯是受到白眼的。看到闯红灯随地吐痰高声喧哗的国人我们也感到羞愧和不安,在国内很自然的事,在欧洲就觉得很刺眼,这也许是不良习惯和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原故。自行车是欧洲城市里的一大景观,多数国家增建了自行车专用车道。荷兰号称欧洲自行车王国,一方面是由于荷兰政府鼓励公民使用无公害交通工具,而荷兰人的环保意识也很强;另一方面,荷兰国土面积不大,自行车确实是一种方便、实用的交通工具。但自行车价格普遍在200欧元(人民币2000多元)左右。和咱们经常遇到的情况一样,自行车被窃十分频繁。
新西兰衣食住行新西兰的风俗礼仪
新西兰衣食住行新西兰的风俗礼仪
新西兰衣食住行新西兰的风俗礼仪
新西兰人的当地大部分居民是英国人的后裔,因此,这里流传的是许多英国人的身势语和示意动作的习俗。专家表示,他们对大声喧嚷和过分地装腔作势是表示不满的。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新西兰人用欧洲大陆式的用餐方式,那就是始终左手握叉,右手拿刀。
新西兰人见面和告别均行握手礼,习惯的握手方式是紧紧握手,目光直接接触,男士应等候妇女先伸出手来。专家指出,鞠躬和昂首也是他们的通用礼节。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敬。交谈以气候、体育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为话题,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会客一般在办公室里进行。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礼物不可过多,不可昂贵。
当地大部分居民是英国人的后裔,因此,这里流传的是许多英国人的身势语和示意动作的习俗。专家表示,他们对大声喧嚷和过分地装腔作势是表示不满的。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新西兰人用欧洲大陆式的用餐方式,那就是始终左手握叉,右手拿刀。
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开放的市场和丰富的商品给不同的阶层的人以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从总的消费水平来讲,新西兰人追求商品的高档化,购物趋向名牌、时新。
新西兰人性格拘谨,即使观看电影,也往往男女分场观看。对酒类限制很严,经特许售酒的餐馆,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馆,客人必须买一份正餐,才准许喝一杯。但啤酒销售量相当大,名列世界第五,平均每人每年要喝110公升啤酒。
初到法国留学需要适应的生活习惯
【导语】法国是⼀个⾮常浪漫的国家,法国⼈以绅⼠风度极⾼闻名于世界各地,浪漫的法语也深受各国⼈民的喜爱。下⾯是分享的初到法国留学需要适应的⽣活习惯。欢迎阅读参考!
初到法国留学需要适应的⽣活习惯
1.礼节:异性好友要贴⾯,⽆需腼腆!
贴⾯礼:
法语名字叫"BISOUS",简单来说,就是亲朋好友间见⾯或分⼿时,通常双⽅都会互相⽤脸颊碰⼀下,嘴⾥同时发出"啧啧"的声⾳,声⾳越⼤表⽰越热情。通常从右颊开始,左右各碰⼀下。BISOUS的次数根据地区不同,讲究也不⼀样,巴黎⼀般两下,昂热是两下或四下,再往南到普罗旺斯是三下或四下,有的地区是五下。
建议:
贴⾯礼并⾮我们所理解的亲吻,⽽只是⼀种普通见⾯礼节⽽已,所以,初到法国的你根本⽆需尴尬和腼腆。同时,作为打招呼和彼此交流感情的媒介,也必须拿捏清楚BISOUS的时机和场合,如果在商业场合或者其他正式场所,除⾮是挚交⽼友,否则还是握⼿为好。
2.守时:法国时间⽆概念,习惯迟到!
法国⼈的时间观:
这是⼀样很神奇的东西,有时候你会为他们离谱的迟到爽约感到很崩溃,但有时候你⼜不得不为他们超准时的观念感到深深的折服。
和法国⼈相处,究竟他们什么时候会准时,什么时候⼜会不准时呢,那就要看是什么事情了。不过⼤多数情况下法国⼈慢节奏的⽣活,⼜⽣性⾃由的⼼态,让他们没有太⼤的时间观念。
⾯对不守时的情况,他们也很镇定很习惯,都是平常⼼态去⾯对,迟到半⼩时给个简单的理由,他们便能风轻云淡,哪怕有时候什么也不说,只是⼀句“抱歉,我迟到了”,他们便也就这么地算了。
建议:
古代罗马人的生活习惯及社会制度
古代罗马人的生活习惯及社会制度
在欧洲历史上,古代罗马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罗马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之一,他们的法律、文学、哲学、建筑、艺术等等,都充满了吸引力。然而,古罗马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古代罗马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制度吧。
一、衣食住行
古代罗马人的穿着、饮食、住房等方面都颇有特色。罗马人喜欢穿白色的长袍,这也成为了当时社会地位高低的象征。他们的饮食以谷物、油、葡萄酒和猪肉为主,酒和油在古代罗马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住房方面,古代罗马市区为了方便管理,他们的房屋都集中在狭长的巷道两旁,构成了熙熙攘攘的居民区。而富贵人家则住在山上或城墙外,有自己的别墅。
至于交通工具,古代罗马人靠步行和骑马为主,而车辆的使用则非常有限。另外,罗马人还特别崇尚运动,擅长体育运动,马球、角斗等运动都很流行。
二、教育和文化
古代罗马人的文化也非常地丰富,文学、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都有独特
的风格。他们非常重视教育,许多孩子都在家里接受教育,或者去公学学习。而私塾更多地是为中产阶级提供教育的场所。至于大学,罗马开设了许多优秀的大学,吸引了众多学者前往学习研究。
此外,罗马人还建造了许多壮丽的建筑,比如著名的斗兽场、竞技场等等。罗
马的建筑遗产至今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三、社会制度
古代罗马的社会制度,正如同其他古代国家一样,处于强权统治的状态。尽管
罗马法的法律体系是历史上非常先进的,但是在该制度下,公民的权利是不平等的,
奴隶制度在古代罗马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进一步制度化。此外,女性的地位也相对较低,她们只能在家庭中担当家务或生育任务。
西欧封建社会(文化)
探究性学习:
西欧封建社会——文化
高一(1)班橙---
●西欧封建社会概况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含义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被称为采邑制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庭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西欧封建等级由上至下主要分为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这几个等级。
三.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原因
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①古希腊、罗马的遗产,②基督教的传统,③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
一.基督教文化
1.简要评述
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
欧洲人的生活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各阶
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领主,无论是骑士还
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思想与生活,
挪威留学衣食住行费用明细
挪威留学衣食住行费用明细
挪威留学衣食住行的费用
一、衣
在高调的消费水平下,穿衣花销却显得十分平易近人。高街品牌和国内价格相仿,季末打折更是实惠重重,Outlets里的中高端品牌的价格也比中国更为低廉。
二、食
在挪威,食品的价格的高昂也是毋庸置疑的。在普通的大型超市中,食品的平均价格基本上是北京的5倍左右。而在一些移民开设的小型超市中,食品的价格相对低一些,并且这里也是中国留学生选购亚洲食材的最佳地点。
相对于超市,各种餐饮场所可谓是价比天高,这全部归功于挪威高昂的人工费用。便利店的一份普通热狗价钱约为35挪威克朗,麦当劳的一份套餐价格约为90挪威克朗,在中餐馆就餐的人均费用约为180-220挪威克朗,而普通的西餐厅的人均费用将达到250-400挪威克朗。学校的学生食堂一般会对在校学生提供优惠,一份午餐三明治的价格约为35克朗,一份热晚餐主菜+主食+沙拉约为70克朗,这个价格约为校外价格的7折左右。
另外,由于挪威政府的烟酒施以高赋税,烟酒的价格为机场免税店价格的3倍左右。
三、住
挪威的大学基本都会配有相应的学生公寓,在政府的补贴下,学生公寓的租金相较于其他私人出租屋更为低廉。基于挪威本国的文化习惯,学生公寓大多设置为单人间,少部分公寓可提供给夫妻或带小孩家庭居住。根据地域和房屋质量的不同,学生公寓中的一个单人间的月租金大约在3,200-4,500挪威克朗之间。一般学生公寓都会设有配备齐全的厨房、卫浴、和客厅,有些公寓的卧室还配有私人卫浴。一所公寓里一般可容纳2-15名学生,根据人数的不同,公共区域大小和设施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同等条件下的私人出租屋,月租金基本在4500-6500挪威克朗。
波兰的风土人情及特色文化
波兰的风土人情及特色文化
波兰人的饮食习惯与其他东欧国家大致相似。具体而言,波兰人平时以吃面食为主。他们爱吃烤、煮、烩的菜肴,口味较淡。在饮料方面,他们还爱喝咖啡和红茶。在饮用红茶之时,波兰人大都爱加入一片柠檬,并且不喜欢茶水过浓。在饮食禁忌方面,波兰人主要不吃酸黄瓜和清蒸的菜肴。波兰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喜欢请客吃饭。在宴请客人时,波兰人有不少的讲究。
一是忌讳就餐者是单数。他们认定此乃不吉之兆。
二是在喝整只的鸡、鸭、鹅时,波兰人通常讲究必须由诸位的最为年长的女主人亲手掌镜将其划分开去,然后逐一分后至每位客人的食盘之中。
三是不论饭菜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争取多吃一点,并要对主人的款待表示谢意。
四就是口中不含着食物讲话,在波兰人认为,就是很轻蔑的。
“舌尖上的波兰”是每个造访波兰的记者必做作业。人们的兴致也是这样,一旦被引诱起来,就会不断地联想扩散。中国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对于旅游者而言,目的地的衣食住行是关注的大项,尤其是饮食,直接关系到旅行的质量。
身到波兰,不能不喝茶,既然喝茶,就要给大家汇报一下这里的饮食情况。
波兰饮食多以肉、奶制品为主,青菜、水果为辅,口味多比较油腻,倘用舌尖品尝,确实没有细腻感受,只有甩动舌头,大口吞嚼,才感觉另番滋味。
他乡遇故知饺子
“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
人在旅途,好像着自是指望,但没想到,在波兰碰到了再熟识不过的食品饺子。本届欧洲杯,波兰迎宾口号就是:“这里跟家一样!”看见饺子,的确想要家。
中国人到波兰,被引荐的食品往往第一个是波兰饺子。波兰饺子是传统名吃,波兰人也引以为豪。有不少人调侃说,一定要小心波兰人跟中国人争“哪个国家第一个发明了饺子?”
欧洲留学的生活费用一览表
欧洲留学的生活费用一览表
留学欧洲生活费汇总
法国生活费:
生活费用:巴黎每年7~8万元人民币,其他城市每年5~6万元人民币
有关奖学金: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奖学金,企业赞助奖学金
国家汇率:人民币与欧元的汇率约为1:10
爱尔兰学费:
生活费用:5万人民币
国家汇率:1欧元=9.4人民币左右
有关奖学金:设有多种奖学金,尤其对工科类学生
毕业滞留时间:半年
打工政策(允许打工时间,时薪,主要兼职工作,找工作途径):每周20小时,节假日全天
荷兰:
生活费用:5万人民币
国家汇率:1欧元=9.4人民币左右
有关奖学金:设有多种奖学金;专门为在荷兰读硕士课程的中国学生而设到达400万人民币的“橙色郁金香奖学金(OTS)”
打工政策(允许打工时间,时薪,主要兼职工作,找工作途径):一周10个小时,节假日全天,最低每小时5欧元
德国:
生活费用:4-6万人民币/年
国家汇率:欧元:人民币=1:9.5
有关奖学金:硕士和博士阶段有奖学金
打工政策(允许打工时间,时薪,主要兼职工作,找工作途径):每年90个全天或者180个半天时薪5-8欧元
西班牙:
生活费用:3-5万人民币/年
国家汇率:欧元:人民币=1:9.5
有关奖学金:硕士和博士阶段有奖学金
打工政策(允许打工时间,时薪,主要兼职工作,找工作途径):每周20个小时合法打工时薪5欧元左右
瑞典:
生活费用:每年5-8万
国家汇率:大约为1:0.96
有关奖学金:1)欧盟伊拉斯姆斯奖学金、2)瑞典政府拨款3000万瑞典克朗作为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该奖学金下发到各个高校,具体发放方法尚未公布.
打工政策(允许打工时间,时薪,主要兼职工作,找工作途径):每周可有20小时的打工时间,假期则无限时,小时工资约为5到17欧元左右。
俄罗斯印象之人文,衣食住行(二)
俄罗斯印象之人文,衣食住行(二)
在俄罗斯的一处街头公园,这公园实际上就是当地百姓休闲休息的场所,面积很大,并不收费。在里面转转,坐坐,晒晒太阳。。。里面的游人不多,一些老人在长椅看报,一些老人推着婴儿车散步。。。
俄罗斯老人有读报的习惯。
公园里更多的是中国游客。碰到一个俄罗斯老人,和他互相比划比划,老人看来对中国有好感,对着我竖大拇指,然后互相握手。我搂着他和他合了一张影。在俄罗斯感觉老年人对中国印象更好一些,也热情一些,中年人冷淡一些,年轻人无所谓一些。实际上可以理解,曾经的老大哥现在被小弟赶了上来,同时又需要中国在经济上的帮扶。大量的中国游客挤占了他们更多的资源。。。在酒店,在景点,在超市都能看到疯狂的大批的中国游客。在火车站不夸张的说堪比中国的春运拥满了中国游客。。。可以说它们的心情是复杂的。
在圣彼得堡,一早上六点我就出去。找个超市看看。路上人很少。我问了几个人,她们的反应都还是很热情负责。比划着手势,嘴里咕噜着。。。俄罗斯人很少有人会英语。从他们的手势言语基本也能猜出个大概。还有就是俄罗斯人基本都是面孔冷冰冰的,不苟言笑,但是她们都是面冷心热,都会热情帮忙。在街上走着时。看到一个小伙子边走边打电话。讲着中国话。看到中国人不自觉的就上去打个招呼。问了一下超市方向。他东指西指似乎不靠谱,和别人指的方向不
一致。最后他说他也是过来玩的。估计不是不靠谱,只不过没有指最近的。。。在俄罗斯只碰到过一次在问他时,没有回答。那个人用手指指着自己眼睛咕噜咕噜。。。看起来这人穿着有点窘迫。是不是没文化不识字?
英国民俗风情和礼仪禁忌
• 衣: 英国一向注意着装的得体与美
观。
• 男要肩平,女要束腰,衣服平整, 裤线笔挺,既要突出健美的线条, 还要掩盖身体的缺陷。
• 法院正式开庭时,法官仍然头戴假 发,身穿黑袍。教堂做礼拜时,牧 师要穿上长袍。
住
• 当今世界也只有英国还 保持着欧洲中世纪时代 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建 商业用楼,还是部门, 学校,厚重的石壁,拱 园的门窗,风格依旧。 这种建筑从外表上看就 给人一种坚固稳定的感 觉,一如英国人保守谨 慎的作风。
行
• 在英国没有汽车。这也是如 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穷人 之所以都住在市中心的原因。 富人区都在远郊,没有车寸 步难行。留学生当然都集中 在市中心和大学附近,这就 解决了“行”的问题。乘一 次公共汽车比在国内“打的” 还贵。
• “神圣星期四” 这是每年耶稣受难日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就是所谓的“最后晚餐”的一天,在这一 天,罗马天主教内有教士、高级神职人员 为信徒、初级教士濯足的仪式,仿效耶稣 在这天为门徒濯足的做法。但是,这一天 另外一个最为人所知的传统是英国君主在 这一天向一些经过挑选的穷人或有需要的 人发放金钱的做法。当然,现在在英国这 个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这样做主要 是为了象征意义。
主要节日
新年,元旦,1月1日 圣瓦伦丁节(情人节)2月14日 愚人节4月1日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4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袋的发明者舒施尼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这项发明100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由于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欧洲的衣食住行(1)
旅游先要走路,先行一步,那就倒过来先说“行”。
行欧洲城区宽阔的马路不多,车多人少秩序井然,没有拥挤堵车的现象,也很少看到交通警察。高速公路路况好,两旁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许多司机白天开灯驾驶,以互相提醒。德国有一个倡议:少喝两杯啤酒,行车开灯!结果发现事故大大减少。在欧洲13天,走了10个国家,行程万余里,没见过一次交通事故。乘坐大巴在欧洲旅游,没有收费站,没有国界的障碍,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轻易地跨过了国界。因为欧盟十五国是彼此免签的,欧洲国界只有一个小小的路牌提示。有轨电车是欧洲城市交通的一大特色。有轨电车便利、顺畅、准点,且清洁环保,符合当今城市发展的理念。马路上高级轿车很多,小排量的轿车也不少。甲壳虫小轿车开始成为一种时尚。在德国一些城市,规定周日大型客车不许上路,而只允许小车行驶。在欧洲多次体验过“行人优先”。有一次我们住在瑞士一个只有3.2万人叫奥特尔的小镇上,晚上我和南京的一对夫妇逛街,走过三条街道没看到一个行人。正感到诧异时,一辆载满人的大巴突然停在我们前方,只见司机挥手示意让我们先过马路,车上乘客也向我们示好。那个感觉,真是美滋滋的。在欧洲闯红灯是受到白眼的。看到闯红灯随地吐痰高声喧哗的国人我们也感到羞愧和不安,在国内很自然的事,在欧洲就觉得很刺眼,这也许是不良习惯和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原故。自行车是欧洲城市里的一大景观,多数国家增建了自行车专用车道。荷兰号称欧洲自行车王国,一方面是由于荷兰政府鼓励公民使用无公害交通工具,而荷兰人的环保意识也很强;另一方面,荷兰国土面积不大,自行车确实是一种方便、实用的交通工具。但自行车价格普遍在200欧元(人民币2000多元)左右。和咱们经常遇到的情况一样,自行车被窃十分频繁。
上一篇讲了“行”,下面说说“衣”。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穿衣戴帽,各人所好。欧洲人穿着千奇百艳,只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朋友们说说。
衣总的感觉欧洲人穿着比较得体且有个性,并不是想象中的大红大紫或奇装异服。德国人的穿着轻松随意,牛仔裤是男女老少最喜欢的穿着。人们不以是否“流行”来评价穿着的品位,但他们会以是否“整洁干净”来审视你的服饰。德国人有钱第一是住房,第二是旅游,对吃穿不是很讲究,所以去德国你不必讲究穿戴。但德国人最讨厌的是随地吐痰、高声喧哗、闯红灯。否则,即使你西装革履也会大掉身价。法国人穿着可以用五颜六色来形容。法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吃穿的国家。法国服装,引领世界潮流。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每年有无数的服装展示会,据说仅巴黎就有2000多家时装店,老板口号:时装不卖第二件!大街上看不到女人穿一模一样的衣服。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的搭配,而非苛求名牌。巴黎女人每天不会穿同一套衣服,且穿什么衣服配什么口红。有句流行语:卸了妆的女人是悲哀的,不化妆的女人是悲哀的。巴黎女人皮肤白皙,身材修长,金发碧眼,含情脉脉。大街上美女如云,
加上穿着得体,再不好色的男人都要多看几眼。比利时人在服饰上比较讲究。喜欢穿质地高贵色彩柔和的服装,通常是西装笔挺,领带鲜艳。加之当地是各国游客和国际机构云集之处,所以服装款式也各式各样,千变万化。在发式和首饰上,比利时人也很讲究,男子喜欢理较为标准的平头、分头和包头。女子花样更多,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当地的女子喜欢佩戴首饰,有的妇女浑身珠光宝气,以显示自己的雍容华贵。欧洲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但穿民族服装的极少。在卢森堡我们巧遇到两位着民族服装的男士,下身着一条红绿色调的大格子套裙,上身穿一件下摆至腰际的藏青色翻领服,脚踏带襻的黑色透花凉鞋,白丝袜、白衬衣、小坎肩,配上雪花领带,腰挂一个精制的小坤包。一问才知道是去参加朋友婚礼的,只有这种场合和重大节日才穿上这样的民族服装。两位男士满脸笑容,应邀和我们合影留念。
欧洲人的衣食住行(3)
第2章说了欧洲人的衣着,这一章和各位朋友说说关于欧洲在住的方面所见所闻。
住欧洲大部分人住在郊区的别墅,有钱人则住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或乡间小镇,或野岭山坡,或傍山靠海,享受着新鲜空气和自然风光。城市的住宅一般三至五层,窗台植花,古朴而陈旧。我们引以为豪的商住大厦,只有在一些特大城市,如巴黎才能看到。在欧洲旅游住宿如随团和自驾,考虑到便宜实惠,一般都住在郊区的连锁旅店。笔者一路住下来,感受比较深的有四点:
(1)远离都市。有的可不是在近郊,仿佛在这个城市游览,而是到另一个地方睡觉。我们多次入住的水晶花连锁旅店,在欧洲有1000多家。巴黎的水晶花连锁旅店离城区竟有68公里,夜间行车在荒郊野外,找不到人“借问何方”,楞是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摸到地方,大量的时间磨在旅店来去的路上啦。
(2)节约实用。普遍的无空调,无窗帘,无开水,无拖鞋,无洗刷用具。欧洲人信奉基督教,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的秘密,挂窗帘则觉得不可理喻。有的旅店配有电磁炉、微波炉、烤箱,以至锅碗瓢勺、餐桌等,一应俱全,真有回到家的感觉。这里需要提醒准备去欧洲旅游的朋友,如果你有喝茶的习惯,最好买一个立柱式的德式转换插座和塑料电热水壶,拖鞋可不要忘了啊!
(3)干净卫生。大多数旅店房间不大但特别的干净,有的旅店盥洗间和卫生间分隔两处。每住一处的被褥都觉得是全新的,室内散发着淡淡清香,室外绿水青山,宁静宜人。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水晶花连锁旅店,坐落在一面靠山的森林里,一望无际的大草坪像绿色的地毯铺在白云下,让人心旷神怡,真个是到了“世外桃源”。
(4)自助管理。听说欧洲有的旅店夜间无人服务,全靠预约和密码入住。我们看到的旅店一般只有1至2个前台工作人员,一切由旅客自我料理。被笔者戏称为魔幻旅店的NH 集团连锁旅店,距离阿姆斯特丹1小时车程,旅店分ABCDEG等区域,笔者按箭头指示的方向,很快找到了G区的203房间。早上又是顺着箭头的指引,在室内走了约1公里路才到达餐厅。一个近千人同时入住的旅店,一切自助,简直不可思议!
这里多说几句德国。德国人在住的方面舍得花钱。住房从普通公寓到花园别墅,越有钱的人越不住市中心的高楼大厦,而是向郊区无污染的地方去。花园内置有儿童秋千及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