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影响教学机智的因素
试论教学机智的内涵、影响因素及策略

能 力,是 教师智 慧和能力的结 晶 。教 师的教学机智 不仅表
现 为 能 对课 堂 教 学 情 境 中突 发 事 件 成 功 进 行 处 理 , 而 且 还
婪 、欺骗 占有 和利己主义等都不相 容。 ” 1 4 J可 见 ,教学机
智 固有 的 目的是 为 学生 着 想 ,从 根本 上 是 指 向学 生 的 ,是 为 了学 生 的发 展 而 在教 学 巾运 用 的机 智 。 ( 二 )行 动 中充 满 智 慧 的机 智 教 学 机 智 是 教 师 智 慧 和 能 力 的 结 晶 , 是 由一 系 列 的 品
处 于 一 时 激 情 状 态 的学 生 时 .教 师 所 表 现 的能 力 。 ” 】 ] 教 学 机 智 是 指 在 瞬 间 做 出判 断 和 迅 速 决 定 的 能 力 .是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面 临 复 杂 情境 时 的 “ 急 中生 智 ” .是 面 对 特 殊 情 境 最富 灵感 的 “ 点 睛之 笔” ,能 给 课 堂 教 学 带 来 惊 人 的 效 果 。教 学 机 智 有 其 特 有 的 特征 ,构 成 其 内涵 。 ( 一 )指 向 “ 他 者 性 ” 的 机 智 教 学 指 向的 对象 是 活 生 生 的 、有 思 想 和情 感 的人 ,教 学 机智 “ 它 必 须 以关 心 教 学 的 服务 对 象 —— 学 生 为价 值 取 向” 。
师 的智慧性行 动是 以智慧 的方式影 响学生 ,而 不是从情 境 中撤 出来反思各 种办法和行 动的结果 。因此 ,当我们谈 到 机智 性行动 时 ,我们说机 智性行动是 一种全身 心投入 型的
智 慧性 行 动 ,而 不 说 它 是 “ 反 思 性 ” 的 。 因为 机 智 表 现 为
一
新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养成策略

摘要教学机智是新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但是其受到外界环境以及个人内部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本文针对新教师挖掘差异背后的产生原因,探寻提升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有效策略,以缩短其专业成长期。
关键词新教师教学机智策略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Teachers 'Class Teaching Wit //Xiao BeiAbstract Teaching wisdom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new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It 's impacted by the external en -vironment and personal factors.Teaching wisdom is a form of practical wisdom,but this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strategies for the new teachers,reducing their growth exploration period.Key words new teachers;teaching wit;strategyAuthor 's address Faculty of Education Science,Sichuan Nor -mal University,610068,Chengdu,Sichuan,China对于教师如何巧妙地运用个人机智化解课堂突发状况,或者如何运用个人机智捕捉课堂的微妙情境即兴的采取相应行动,改变教学常规,控制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一直都是教育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机智展开了激烈的论述,研究结果异彩纷呈,本文主要从小学新教师入手,研究这一特殊群体的课堂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的读书笔记

《教学机智》的读书笔记•相关推荐《教学机智》的读书笔记(精选22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机智》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机智》的读书笔记篇1做了老师并不是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似乎开始学会向其他人索求。
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似乎一直在向他人索要着什么。
向书本索要教学内容,向教参索要教学活动,向网络索要教学点子,向学生索要教学成绩。
很多情况下,觉得自己似乎开始模糊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觉得成功的教育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成功灌输到孩子们的头脑中,觉得一名成功的教师就是学生考试获得好成绩。
直到我遇到了《教学机智》,我才开始反思,我一直在向外界索取我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因素,我是不是应该回过头问一问自己,你自己是否有做一名好教师所应该拥有的特质?如果没有,我该如何去自我培养?如果有,我又该如和正确去运用呢?在本书中,主角提出了一个良好的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即“职业使命感,对儿童的喜爱和关心,高度的责任感,道义上的直觉能力,自我批评的开放性,智慧的成熟性,对儿童主体性的机智的敏感性,阐释的智力,对儿童需求的教育学的理解力,与儿童相处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性,探求世界奥秘的激情,坚定的道德观,对世界的某种观察力,面对危机时刻乐观向上,最后,幽默和朝气蓬勃也很重要。
”这洋洋洒洒一百五十多个字,仅仅只是一个良好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说实话,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几乎都有点泄气的感觉了。
怎么做一名好教师是这么难的一件事情啊!那还不如做一名教书匠呢!但细细的再读一遍这些要求,忽然又发现,这写因素似乎确实是一个也剔除不得的。
要做一名好教师确实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身上的这些特质,然后让它们更好的帮助我们成为一名良好的教师。
我把上述的基本素质分成三类。
及道德层面的素质,能力层面的素质和性格层面的素质。
教学机智的内涵及其运用

的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 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3] 这一论述道出了教学机智的 技巧性 。在课堂教学中 ,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复杂多变 , 随机性很强 ,它要求教师能自如地驾驭这个复杂多变的动 态系统 ,针对实际情况 ,因人 、因事 、因时而异 ,即所谓“运 用之妙”“, 妙”就是灵活性 ,这种灵活处理课堂变化的方法 决定了教学机智具有技巧性的特点 。
·38 ·
果断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化解矛盾 ,摆脱窘境 。 3. 处理教学环境突变的机智 。教学环境突变是指外来
干涉事件的发生导致课堂教学环境的不协调 ,它不是由学 生引起的 ,而是由外界某些偶然因素的干扰引起的事件 , 对于这类事件的处理同样需要运用教学机智 。
4. 处理学生意外回答的机智 。教师在课堂讲解 、提问 、 组织讨论时 ,会碰到难度很大的问题 ,甚至一时难以回答 。 学生思维活跃 ,视野有时比教师开阔 ,会提出一些意想不 到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修养 ,而 且还要灵活地运用知识 、机智地处理问题 。
(一) 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 运用教学机智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首先要区分偶发事
件的类型 。一般而言 ,课堂偶发事件有两类 : 课堂教学失 误和课堂意外事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偶发事件的 类型区别对待 。
1. 课堂教学失误 。从表现形式来看 ,课堂教学失误主 要包括三种 : (1) 板书失误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 常出现板书失误 ,错写 、漏写板书 ,严重的还会有课题和标 题错写 、漏写的现象 。(2) 语言失误 。即使优秀的教师 ,在 课堂教学中也难以避免出现语言失误的情况 。比如 ,单就 口语而论 ,既有语音 、用词 、造句的问题 ,也有表达 、听辨的 问题 。(3) 操作失误 。这里的“操作”泛指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除教学语言 (包括板书语言) 操作以外所有的行为活动 , 如实验演示 、教具使用 、教学多媒体操作等 。教师操作活 动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的准确表达和学生对 教学信息的准确掌握 。
教学机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的判断能力)

( 2 )教学机智发挥与展开的被动性。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课堂管理方式是一种控制,在老师的预设 下,沿袭这样一种思路展开,而不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学机智主要是应用在应付教学意外,疏导冲突,消 灭矛盾,使得意外事件烟消云散。因此这种机智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救场或者说是应急。
教学机智论
类型
(1)处理教学失误的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劳动,尽管教师认真准备,但仍不能避免自身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出现失 误并不奇怪,尤其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而言更是如此,关键在于教师如何随机应变,如何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种 失误。
(2)处理学生失当行为的机智
学生失当行为有互相吵闹、打架、摔文具等,其中学生的“恶作剧”是最常见的失当行为,如男生在女同学 文具盒中放入苍蝇、虫子,在同学座位下放死老鼠,在同学起立时挪开凳子,往前座同学背上贴纸捉弄人等。面 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镇定宽容、迅速果断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化解矛盾,摆脱窘境。
2.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着教学机智的层次。如知识的储存量、知识的广度、深度、系统性以及各种知识的联 系,对教师在教学中广征博引、深刻论证、感化育人提供了理论依据。高层次的教学机智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专 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教育科学理论,这些知识使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读懂教学中的 困难和学生表现出的各种困难,并能做出机智有效地处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影响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 展,还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
局限性
教学机智对教师来说很重要,但它又不仅仅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问题,在其深层起到支配作用的是教 师的教学观念问题。教学观念潜在地影响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知水平以及情感和态度,进而支配教师对教学机智 的选择和应用。要真正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在观念引导下转换成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对于老师来说是一 个痛苦的转变过程,因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显性知识是能说出来表达出来的,隐 形知识是支配具体行为的。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如果不能真正转变的话,无论教学方法手段怎么灵活,在整个目标 的设定上和学生发展上,还是会发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说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观的影响,教学机智还是 有一定的局限性。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机智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机智探析摘要:教育机智有观察敏锐、意志果断、方法个性化等特征。
影响教育机智的主观因素有知识经验、问题空间的重建能力、教师的心理成熟度与成功期待以及非智力因素等。
教育机智可通过自身努力和培养获得。
关键词:教育机智;特征;主观因素;培养教育机智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心理能力,也是教师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素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较高超的教育机智能力和水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
这种所谓教育机智在本质上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无非是文学家、诗人、演说家、演员、政治家、传教者,一句话,就是一切想跟教育学者一样对别人的心灵发挥某种影响的那些人所需的那种心理学的机智。
”[1]我们认为,所谓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具个性化的内隐能力,是经验、才识、智慧内化的结晶。
一、教育机智的特征一个具有高超教育机智的教师在处理各类教育教学突发事件时都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观察敏锐观察的敏锐性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直觉感知能力。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特别重视教师直觉思维的培养和表现,他指出:“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不论演绎法或归纳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
不愿或不能表现他自己的直觉能力的教师,要他在学生中鼓励直觉,就不大可能有效。
”[2]有经验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做到“明察秋毫”,根据学生的外部表现察知学生的内心情绪变化,这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而这种能力是教师进行正确判断的“先行官”。
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有很精彩的事例。
据史载,孔子厄于陈蔡,将救命粮交给颜回“炊之”,子贡向孔子打小报告,说颜回偷食,孔子却坚持“吾信回”,并对颜回作了精辟的评价。
孔子不误判,这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孔子敏锐的观察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作者:刘自龙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7期(安阳县水冶镇第三初级中学河南安阳455133)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课改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学生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映和个别差异等,使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
哪怕教师的备课如何详尽,授课环节的设计如何周密,都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
如果授课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处理不当,正常有序的教学双边活动就有可能无法和谐地进行下去。
更为严重的是:教师一时的处理不慎,可能把学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为以后课堂教学的和谐推进埋下了隐患。
那么,任课教师该怎样运用教学机智呢?1、借题发挥,因势导入。
课堂之初遇到偶发事件或不利因素时,教师不得已放弃原定导入方案,镇定、理智地针对课堂情况和学生情绪,抓住偶发事件暗含的契机,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例如:某位教师推门走进教室,正巧教室内一同学向外泼水,水沾湿了教师的衣襟,如这位教师大发雷霆,这堂课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
只见这位教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开了口:“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你们知道我梦见谁了吗?”老师这一句话,把全班同学的紧张情绪一下子化解了,就连泼了老师一身水的同学,也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
老师接着又说:“我梦见贾宝玉和林黛玉了。
刚才,我正回味着贾宝玉的唱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谁知林妹妹没掉下来,我的衣襟却被林妹妹的眼泪洒湿了。
”全班同学为之雀跃,该老师顺势一点:“我们都知道,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一个弱不禁风,爱哭鼻子,爱使性子的女孩,作者就是抓住这些特点来刻画林黛玉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抓住特点刻画人物……”这位教师从课堂的具体情景入手,寓教学因素于谐趣之中,毫不费力地导入了新课,又巧妙地打破了由于学生紧张而造成的沉闷局面,十分切合当时的学习课题和教学要求。
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付和处理偶发事件、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
它是教师的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教学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瞬息万变,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
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大体包括: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之外的、与教学内容相关或不太相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自课堂之外的猝不及防的干扰,学生异常的举动等等,它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
可见教学机智是整个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它能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将教学中的小事变得有意义,可以不夸张的说教师的教学机智是课堂开放性、生成性的重要条件。
有些教师总认为一节课最好是能够按照自己课前所预设的那样稳步推进。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当课堂上学生学习出现了困难、回答问题发生了错误等非预设生成性问题或意外干扰等出现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机智才会体现出来,教师应该有一种课程资源意识,应该意识到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都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探讨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时,有学生会提出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之外的、与教学内容相关或不太相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通常的情况是,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而自己未经准备的问题不予反应;这不仅有可能丧失掉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深化探究兴趣等有意义的教育契机,还有可能扼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麻木、消极和被动。
常常有教师抱怨,高中生的课堂气氛太呆板,学生沉闷或是启而不发,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态度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
机智的教育应该努力防止使孩子们心灵受到伤害的环境和因素出现,作为教师更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利用课堂机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案例: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的探究教学(计划两课时)第二课时,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孟德尔的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探究后,还有十分钟,我让学生回到教材,分析问题探讨。
阐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

阐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从新课程实施总体来看,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
但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1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1]如果教学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应该包括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发展和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价值态度的发展,而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应该成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所有教学应该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所兼顾,包括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等等。
2 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把教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弄清楚,才能更好的处理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
2.1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决定其教学取向。
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只通过简单的重复训练与强化来保证学习效果;而有的教师认识到教学不仅传递知识、技能,更是发展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适当的使用教师的权威,将课堂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构建活泼、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来维持教学。
同时,教师的课堂评价也能起到很强的调节作用,恰当的评价能够令学生得到一种自我心理上的认同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2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学生是知识的自我建构者。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程,这个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学生的原有经验、学习动机、学习方式、自信心都对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
学生在原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前面的学习内容掌握了,才能对学习后面的内容进行主动的建构,才能树立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
并在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更好的与其他同学展开更全面的学习合作,找到对各种知识的学习策略地去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树立起自身学习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充分的发挥。
教学机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机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夏赛杰来源:《青少年体育》 2015年第4期夏赛杰(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浙江宁波315200)1 教学机智的作用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教师逃避或是不能灵活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僵局,伤害学生的情感,有损教师威信,让教学失色等。
相反,如果教师能巧妙的处理这些问题,定能让教学圆满或是更出色,一名成功的体育教师必定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1 消除外界干扰体育课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如室外噪音,其它班级的影响等,能否合理地处理外界因素的干扰,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需急中生智,借题发挥,排除不良因素,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融洽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体育教学活动本身不可能风平浪静,会出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此时,教师正确、合理地运用教学机智,通过眼神暗示、言语点化、情感感化等手段来消除矛盾,既可以把各类课堂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又可以确保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友好、信任、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3 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在体育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我们往往只局限于按照“预设”完成教学就是成功的,而忽略了出现的问题,甚至是逃避、视而不见。
然而教学是动态的,往往会出现“预设”之外的意外,教师如能及时抓住这个契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把握、巧妙处理,这个意外不仅能让教学圆满完成还能让教学更生动,更出彩、更闪亮。
1.4 适时补救教师的失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有时难免会出现失误。
最常见的是示范动作不成功。
影响有效教学因素

浅谈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摘要】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生成的过程,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瞬息万变,情况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它需要教师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上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这一基本能力素质,否则,纵有高超的学识,也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反思与总结爱心与智慧教学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家庭因素如何促进有效教学,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又不得不经常提起,因为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教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之法是在不断更新、不断与当时实际相适宜。
一个在课堂上讲课精彩的老师,不一定是一个好老师。
一个好老师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懂知识,关键还要看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
下面浅谈一下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些因素:1. 有效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内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因为教学要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做后盾,教学机智也是建立在丰富的学识之上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教师应该是一泓清泉,为有源头活水来。
好的课堂具有生成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添充知识,增加积累,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这样的活水才会源源不断,你的知识才会融会贯通。
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学生才更容易听明白,才更容易信服,才会加强对渊博知识的求知欲望。
2. 有效教学重在实践,实践重在反思与总结教学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
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完善的,没有总结经验的教学是不会进步的。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一、填空题1.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有: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有:系统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觉教学反思。
4.“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停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名词解释)5.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二、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教师在从教一年后,开始关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等。
这一阶段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
A.任务关注阶段 B.自我关注阶段 C.发展关注阶段 D.生存关注阶段2.教师对职业生涯中的外在需求的表现是(A )A.外生涯发展目标B.内生涯发展目标C.教学效能D.高原现象3.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的职业成熟是(B)A.教学效能B.内生涯发展目标C.外生涯发展目标D.高原现象三、名词解释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如何实现?)影响的关键是教师的主观因素。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第三章)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是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1、专家型教师就是有教学专长的教师。
答:错。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专门知识,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在工作年限上。
答:错。
(1)与新手比较,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2)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专家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3)专家型教师低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4)专家型教师在解读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他们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地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新手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具有刻板性。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思品课的教学资源开发一、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一)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和特点分: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直接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和来源。
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是课程的实施又离不开它,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
比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
条件性资源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使用的频率并不高。
要把思想品德课设计成多级教学的模式,需要相当多的条件:一是多媒体教室,做到人手一机;二教师要能自己开发网页,主题内的资源包;三是要考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并由教师控制整体的教学步骤。
(二)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各种可以利用开发和建设的资源,主要有教师、学生、学校文化、教材、设施设备等各种软硬件环境等。
其中许多校内课程资源过去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处于一种闲置状态,一切以教材为中心,仅仅作为灌输教材上知识的陪衬,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
现在学校逐渐重视这种“软环境”的建设,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这种“软环境”,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情境。
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各种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
主要有家庭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
过去,这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因为学校几乎是对外封闭的,学生们在一个狭窄的世界中学习,生活被抽象成几门课程,课程被简化为几本干巴巴的教材,而校外各类资源的拥有者们也缺乏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所以各种校外资源闲置现象十分突出。
浅析语文课堂中教学机智的艺术

浅析语文课堂中教学机智的艺术作者:张云婷来源:《课外语文·上》2018年第02期【摘要】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它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它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氛围和教学进度,促进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有序、有效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机智;教学艺术【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从语文课堂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艺术有很多,其中教学机智是不可替代的教学艺术。
它与其他教学艺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一、教学机智的意义(一)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语文课堂应是开放的、自由的,学生应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充满个性。
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太多的规矩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像是将他们禁锢在铁笼,思想的枷锁得不到打开。
因此,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能够释放学生思维,回归真正的语文课堂,能够进行自由讨论,使教学活动能有效、顺利地进行。
(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情感支持作为学生要始终学习,不仅是要在学校学习书本中的知识,更要学习课外知识;作为老师,要有全人生指导的观念,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要对学生负责任。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只是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因此,教师合理地运用教学机智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它能够提供一种情感上的支持。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师教学机智的运用,就是一种专业上的自我教育,它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使其不断丰富、不断提升,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课堂教学的调节与控制

课堂教学的调节与控制课堂教学调节与控制的能力乃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可以而且应该这么说,不会调控,就不会上课。
课堂教学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实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反映。
它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功底,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教育基础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
这项研究,仍属于教学技艺层面的操作性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的“…导‟与…湮‟”、“提问与答疑”、“点拨与发散”等于课题的研究,深感教学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
要使这个“多方面因素”优化组合,协同作战,像交响乐一样,则教师的调节与控制非但不可或缺,而且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教学实际中,教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且往往觉得难以处理:有时学生处于求学习状态,暂时学习状态,即进入不了“角色”;有时处于完全学习状态,但过于投入,疑问像连珠炮,发散偏了轨。
有的教师也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课堂上注意引导,但一般总定位在学生的行为和教材处理上,而不在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课堂的氛围上考虑,因而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甚至还责怪学生不“配合”。
因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的调节与控制”这个子课题。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调节与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处于兴奋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理论认识与研究设计1.理论认识课堂教学的调控,是根据教学系统的内部、外部的不时变化而进行调整,以不断克服内外部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导致教学系统的错位和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使课堂教学系统始终保持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状态。
这种与教学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协调变化,常常具有突然性、意外性、多向性、再现性、干扰性及防不胜防等特点。
调控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的过程,是情感沟通和心理碰撞的“变压”过程。
王晋堂同志在《创造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影响》一文中说:“上课,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师生的一种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是信息的交流棗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要表现,而且是情感的交流棗以心理之间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影响教学机智的因素,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师的知识结构。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知识的储存量、知识的广度、深度、系统性以及各种知识的联系,对我在教学中广征博引、深刻论证、感化育人提出了很大挑战。
而教学机智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教育科学理论,这些知识使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读懂教学中的困难和学生表现出的各种困难,并能做出机智有效地处理。
所以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影响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还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
影响教学机智的因素有:师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反思能力。
我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知识结构与思维特征。
解决办法:学习新知识,不断创新,改变就有的观念,多看有关培养思维特征的书籍,培养发散思维,定向思维,集中思维等思维方式。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社会知识,新闻、以及学生们热衷的所谓不正规知识。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摘要: 教学机智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受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反思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教学机智的影响因素。
教学机智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机智。
辨析教学机智的内涵、了解影响教学机智的因素有利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进行教学机智理论的建构和教学机智实践的深化。
一、教学机智的涵义
赫尔巴特(Johunn Friedrich Herbart)首先将机智的概念引入到教育中。
[1]他说:“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
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a sense of tact)呢?”
机智是一种全身性地、敏感地投入到实践中去而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是瞬间
知道该怎么办,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和才艺”[2]。
机智的行动往往是充满智慧的、瞬间的、情境中的、即兴发挥的,受品德修养、情感态度、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什么是教学机智呢?《教育大辞典》上说:“教学机智是指教师面临复杂的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
如,在处理事前难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
”[3]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4]。
可以说,教学机智是师生在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教师教育智慧、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外在表现,在实际教学中伴随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中。
这种关系方
式和行为方式是平等的、开放的、多元的和发展的,具有复杂性、情境性和实践性。
二、影响教学机智的因素
影响教学机智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反思能力(以上为教师的基本素养),以及教师对教学机智的主动追求和外部环境。
(一)教师的基本素养
1.教师的品德修养决定着教学机智的品位和格调。
教师的人格境界、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对学生的挚爱和关心等都对教学机智的开拓和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的例子是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但不同的老师处理方式却不同。
杨忆老师特别爱学生,从不伤害他们。
一次,一位同学的新铅笔盒丢了,杨忆很快就知道是谁拿的,但没有点那位学生的名,只是让那位学生在课间操时留下来“做值日”。
让他趁教室没人时悄悄地把铅笔盒放回去。
这位曾染上偷东西恶习的同学后来再也没有犯过同类错误了。
1993年一个天寒地冻的早晨,上班途中孙维刚看到一个驮着鱼缸的小贩摔倒,鱼缸也摔碎了。
他连忙刹住自行车,跳下来扶起小贩,帮小贩收拾东西。
他回到学校时比班里规定提前10分钟到校的时间晚了5分钟,已不能与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和做课前准备。
按理说,他本可以向同学们解释原因,可他在黑板上写道:“今天老师迟到了,对不起大家。
处罚的方式是在寒风中罚站一个小时。
”写毕,他步履轻松地走出教室门,在凛冽的寒风中兀自站立,像一尊雕像般警示学子。
[5]
因此,高品位高格调的教学机智要求教师有一种以学生为指向的、多元的、复杂的关心
品质和责任品质。
在教学中善待每一位学生,接受每一位学生的缺点;在他们跌倒的时候,不要嘲笑,而要鼓励;用高尚的品德感染每一位学生。
2.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着教学机智的层次。
知识的储存量、广度、深度、系统性,以及各种知识的联系,这些对教师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刻论证、感化育人提供了理论基础。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数学教师利用“幂函数y=xa”的图像讨论函数的性质时,一学生突然问:“常数a的大小如何在图像中反应?”按课前设计,没有考虑a对图像的影响,课本上也没有专门讨论。
这位老师没有办法,就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同学们,大家讨论一下M同学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讨论了起来。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在同学们中间走来走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一边在着力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2分钟后,老师不急着回答M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从正比例函数y=kx(k≠0)中的k说起,k的符号决定着直线所在象限的位置,|k|决定着直线向上方向和y轴正向夹角的大小;接着又讨论了二次函数y=ax2 (a≠0)中a对图像的影响,结果发现a的符号决定着曲线所在象限的位置,|a|决定着曲线与y 轴的相对位置情况。
讲到这里同学们似乎能够感觉出结论的一点规律。
接下来和学生一起回答了M的问题。
a位置跟前两个不同了,a的符号不再决定曲线所在的象限的位置,而是决定曲线通过点(0,0)还是点(1,1),|a|决定着曲线在x取定后,曲线的曲率情况……(下课铃响了) 表面看这位教师似乎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通过师生的讨论,将以前所学的函数知识系统化了。
这位老师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将教学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3.教师的思维特征决定着教学机智广度。
教师敏锐的思维、对教育情境独特性的敏感程度决定着教师对教育情境和教育时机的利用能力。
“课堂教学的存在是动态的、充满偶发性的、不连续的”[6]。
每节课的情境是独特的,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时机和教育机会,甚至每节课的每一分钟也蕴含着不同的教育时机。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教育时机,以求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心。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介绍《石灰吟》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时说:“于谦是崇祯年间的一位诗人,……投降派崇祯……”一段话刚结束,有一学生举手。
他胆怯地说:“老师,于谦不是崇祯年间的人,是英宗时的人,崇祯皇帝不是投降派,他也想把国家治理好……”顿时,课堂“轰”的一声躁动起来,老师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
她站在讲台上,脸一阵红一阵白,课堂气氛十分尴尬。
或是自己错了,或是学生错了,可他仅仅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不能和他理论这些。
老师灵机一动,表扬了这位同学平时爱读书的好习惯。
然后将问题留给学生:“大家下去查阅于谦和崇祯皇帝的事迹,星期五的口语交际课上一起讨论。
”
4.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教学机智的深度。
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是教学机智得以
丰富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充满智慧的反思能发现事物,而未经反思的行动是…缺乏智慧‟的,没有机智的”[7]。
教师对过去教学经历进行反思的体验,丰富了其教学经历,并更具有智慧。
教学中面对复杂教育情境时迸发了教学机智,对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来说,这一切并没有结束,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这些复杂的情境,都有可能构成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对这些具有经验意义的问题进行更好的、更深刻的理解和反思,并以这些理解和反思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便可丰富和提高教学机智。
(二)外部环境
教学机智除受教师的基本素养的影响外,还受到客观条件和教师本人对高层次、高品位教学机智的追求的影响。
客观条件包括教学环境、主管教育领导的教育理念、同事的教育观念及学生的基本素质。
其中教师个人的主观追求不仅对教学机智的提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带动着教师的基本素养向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