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缝线
外科缝线发展史
![外科缝线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537b7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b.png)
外科缝线发展史1.引言1.1 概述:外科缝线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被应用于外科手术过程中,用于缝合创口和伤口,促进愈合,避免感染的发生,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外科缝线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经过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从最初的原始材料到现代的高科技产品,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外科缝线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使用动物筋膜到后来的天然纤维、合成材料,再到如今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展示出外科缝线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突破性进展和技术革新。
通过了解外科缝线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医学领域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文也将着重介绍外科缝线不断改进的动机和挑战。
尽管外科缝线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制造材料、使用方法和性能要求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不同的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求和提高治疗的效果,不断探索新的材料、新的制造工艺和新的设计理念。
然而,外科缝线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安全性、生物相容性、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等问题。
通过研究这些挑战和关注临床实践中的需求,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推动外科缝线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通过梳理外科缝线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其不断改进的动机和面临的挑战。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外科缝线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信本文的研究结果将对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2.正文2.1古代缝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人类早在古代就开始使用缝线进行伤口的缝合,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时代。
当时,人们使用的是动物的筋膜、腱子和肠子等材料来代替现代的缝线。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但却缺乏抗菌和吸收等特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使用更加耐用和方便的缝线材料。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金属线和蜘蛛丝等材料进行缝合。
外科缝线及缝合针的质量控制
![外科缝线及缝合针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62dfe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f.png)
2.1.4甲壳素、壳聚糖可吸收缝合线:
以甲壳素为原料制作可吸收缝合线 始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该领域的研 究处于世界前列。
甲壳素缝合线具有众多独特的优点:
1) 人体耐受性良好;
2) 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促进 伤口愈合,疤痕小;
2.缝线的规格、线径范围与抗张强度
❖ 缝线的规格以数字表示,规格表示缝线的直 径:“0”号以上开始, 数码越大, 缝线越粗, 如 4号线粗于1号线;抗张强度亦越大。一般有 1~10号线。
❖ 从 “0”以下开始, “0”越多, 直径越小, 抗 张强度亦越低。一般有0 ~ 12-0号线。
3.外科缝线选择的原则
1.2 按结构分:
1.2.1单股或多股结构: 单纤维缝线由单一纤维制成,在穿过组织时所
遇阻力较小,且可避免细菌在上附着。由于这些品 质,特别适用于血管外科。单纤维缝线易于打结。 1.2.2按加工工艺分:
天然的单纤维蚕丝可用捻搓或编织两种工艺加 工成丝线,其中以编织工艺丝线操作性能最佳。
表2不锈钢缝线、尼龙缝线、聚丙烯缝线区别
3) 强度和柔韧性适中,表面摩擦系数 小,易于缝合和打结;
4) 可进行常规消毒,还可以进行染色、
2.2合成的可吸收性缝钱
❖ 由于天然肠线有抗原性、组织反应较强以及 收速率难测等缺点, 人们乃致力于研制人工合 成的可吸收性缝线。主要有聚乙交酯类缝合 线、聚乳酸类缝合线、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 合线等, 应用范围广泛, 从胸腹部伤口缝合以 至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等。
70天几乎完全吸收
极轻微
柔顺性好
PGA
聚羟基乙酸
2周时保留50% 3周时保留20%
外科缝线
![外科缝线](https://img.taocdn.com/s3/m/26fa4403eff9aef8941e06d7.png)
2.1.2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 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 胶原纤维可吸收缝合线
胶原是从动物骨骼、筋膜中经浸煮、水解等多道工序提 炼,再经过加捻和交联剂的作用而制成。胶原的抗原性相当 低,具有天然可降解性,并能促进细胞生长。胶原的这些性 质使它能够成功地用来制备医用手术缝合线。
2.1.3肠线: 肠线: 肠线
1.3.3涂层应无毒、无刺激性。 涂层应无毒、无刺激性。 涂层应无毒 一般使用白蜂蜡 1.4染色 染色 染色目的方便手术中识别缝线和人体组织。 染色目的方便手术中识别缝线和人体组织。 染色应无毒、无刺激性。 染色应无毒、无刺激性。
二、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天然和合成性能差异 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由健康哺乳动物的胶原或人 工合成的多聚体制备而成。 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是通过人体内酶的消化来降解 缝线纤维。 而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则先是通过水解作用,使水 分逐渐渗透到缝线纤维内而引起多聚体链的分解。 与天然的可吸收性缝线相比,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 植入后的水解作用仅引起较轻的组织反应。
2.1天然可吸收性缝线 天然可吸收性缝线
主要是动物的胶原蛋白、壳聚糖、海藻酸盐等天然材料。 主要是动物的胶原蛋白、壳聚糖、海藻酸盐等天然材料。
2.1.1羊肠线: 羊肠线: 羊肠线
在所有天然可吸收缝合线中,羊肠线是最传统的一种, 从最早的医学记录开始中已使用了羊肠线,它取自羊肠黏膜 下层的黏膜加工而成。在体内的降解和吸收主要取决于给巨 噬细胞的活动提供蛋白酶的存在。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植 入人体后无不良反应,无毒性,能被人的机体吸收。
2.2合成的可吸收性缝钱 合成的可吸收性缝钱
由于天然肠线有抗原性、组织反应较强以及 收速率难测等缺点,人们乃致力于研制人工 合成的可吸收性缝线。主要有聚乙交酯类缝 合线、聚乳酸类缝合线、聚对二氧杂环已酮 缝合线等,应用范围广泛,从胸腹部伤口缝 合以至眼科手术中的应用等。
缝线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缝线在普通外科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7629d7bceb19e8b8f6baf4.png)
推荐缝合材料:抗菌薇乔(控释8针包装) 对您和病人的益处: 1)可吸收,减少病人体内异物存留及因丝线引起的肉芽增生 2)针线1:1,损伤小,减少渗漏及出血风险 3)抗菌涂层,为污染切口提供保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胃肠吻合专家共识:在消化道重建方面,由 于丝线吻合的异物肉芽肿发生率、线结残留率及吻合口水肿、溃疡、 出血发生率等均显著高于可吸收线,推荐使用可吸收缝线。
2011GS Sales Tools Updated
甲状腺手术-手术关键缝合步骤及缝合材料推荐
颈白线缝合
推荐缝合材料:抗菌薇乔(控释8针包装) 对您和病人的益处: 1)可吸收,减少病人体内异物存留及因丝线引起的肉芽增生 2)针线1:1,损伤小,减少渗漏及出血风险 3)抗菌涂层,为污染切口提供保护 《中国实用外科杂
2011GS Sales Tools Updated
肝脏手术-手术关键缝合步骤及缝合材料推荐
肝切面
推荐缝合材料:抗菌薇乔(肝针-钝针)
对您和病人的益处: 1)可吸收,减少病人体内异物存留及因丝线刺激引起的肉芽增生 2)钝针,适用于脆性脏器 2)抗菌涂层,为切口提供保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肝脏手术中的缝合 吻合技术和材料选择专家共 识:肝脏手术中,因肝脏愈合较快,应选用人工合成可吸收性缝线, 多采用薇乔钝针缝合肝脏。
2011GS Sales Tools Updated
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II)手术关键缝合步骤及缝合材料推荐
胃肠吻合口加固、肠肠吻合、胃残端大弯侧缝合加固
推荐缝合材料:抗菌薇乔(控释8针包装) 对您和病人的益处: 1)可吸收,减少病人体内异物存留及因丝线引起的肉芽增生 2)针线1:1,损伤小,减少渗漏及出血风险 3)抗菌涂层,为污染切口提供保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胃肠吻合专家共识:在消化道重建方面,由于丝线吻合的 异物肉芽肿发生率、线结残留率及吻合口水肿、溃疡、出血发生率等均显著高于 可吸收线,推荐使用可吸收缝线。
手术缝线规格 标准
![手术缝线规格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fc89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5.png)
手术缝线规格标准手术缝线是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规格和标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手术缝线的规格标准包括线材的材质、结构、强度、抗张强度、打结拉力等方面的要求。
一、线材材质手术缝线的材质通常为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如丝线、聚丙烯、聚酯等。
不同材质的线材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二、线材结构手术缝线的结构包括单丝、编织、螺旋等多种形式。
单丝线材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大部分外科手术;编织线材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张力的手术;螺旋线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需要长期固定的手术。
三、强度要求手术缝线的强度要求包括抗张强度和打结拉力两个方面。
抗张强度是指线材在受到拉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力量,是手术缝线的基本性能之一;打结拉力是指线材在打结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力量,是手术缝线在手术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之一。
四、规格尺寸手术缝线的规格尺寸通常以线的直径和长度来表示。
线的直径决定了线的粗细和柔软度,长度则决定了线的使用范围和适用场景。
在选择时需要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五、其他要求除了上述要求外,手术缝线还需要具备无菌、无致敏性、无刺激性等特点,以确保患者安全。
此外,手术缝线还需要具备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以确保在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手术缝线规格标准是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材质、结构、强度、规格尺寸等方面的要求都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因此,在选择手术缝线时需要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外科缝合实验报告
![外科缝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aaee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1.png)
外科缝合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外科缝合实验,掌握外科缝合的基本技能,提高外科手术操作水平。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所用材料包括缝合针、缝合线、模拟皮肤、手术器械等。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模拟皮肤上进行简单线性缝合,第二部分是进行复杂的切口缝合。
实验过程,首先,将模拟皮肤固定在实验台上,然后进行简单线性缝合。
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握针姿势,调整适当的力度和角度,将缝合线穿过皮肤组织,完成缝合。
在进行复杂的切口缝合时,需要根据切口形状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掌握正确的缝合技巧,保证切口的愈合效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操作人员逐渐掌握了外科缝合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线性缝合和复杂切口缝合。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实践,外科缝合技能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实验结论,外科缝合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对于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操作人员增强了对外科缝合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外科手术操作水平。
实验总结,外科缝合实验是外科技能训练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实验操作,操作人员能够不断提高外科缝合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外科缝合技能的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外科手术操作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次外科缝合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外科缝合技能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种外科基本缝合方式详解
![十种外科基本缝合方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80fe5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8.png)
十种外科基本缝合方式详解外科缝合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缝合手术切口和创面,促进伤口愈合。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外科基本缝合方式的详细解释:1.简单缝合(Simple suture)简单缝合是最基本的缝合方式,适用于切口较小、创面清洁、无张力的情况。
使用缝线从伤口的一侧穿过另一侧,再穿回起始点,形成一条直线或弧线的缝合线。
简单缝合对于切口边缘对齐、创面清洁和结构简单的伤口是有效的。
2.细胞缝合(Subcuticular suture)细胞缝合是一种隐藏式缝合方式,适用于浅表组织切口的缝合。
使用可吸收缝线,将其置于皮下浅表组织的切缘内部,穿梭于伤口的全长,然后将缝线系紧。
细胞缝合减少了对皮肤的损伤,减轻了疤痕形成的风险。
3.深层缝合(Deep sutures)深层缝合是用于缝合切口或创伤深层组织的一种方式。
将缝线穿过伤口的深层组织,以加强创面的结构,促进伤口愈合。
深层缝合常用于修复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
4.连续缝合(Continuous suture)连续缝合是一种持续缝合方式,通过将一条缝线连续地穿过伤口的一侧并穿过另一侧,然后反复交替进行,形成多个缝合点。
连续缝合相对快捷,适用于创面清洁、无张力的情况。
5.间断缝合(Interrupted suture)间断缝合是一种非连续性的缝合方式,通过在创面的不同点上进行多次缝合,形成多个独立的缝合点。
间断缝合适用于较长的切口或有张力的伤口,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支持。
6.螺旋缝合(Mattress suture)螺旋缝合是一种通过在伤口两侧交替穿刺和拉紧缝线的方式进行缝合的方法。
螺旋缝合适用于修复皮肤较大的创面,可以提供良好的创面边缘对齐和张力分布。
7.蕾丝缝合(Lace suture)蕾丝缝合是一种通过在伤口两侧交替穿刺缝线的方式进行缝合的方法。
蕾丝缝合适用于修复皮肤边缘较远的创面,可以提供更好的边缘对齐和张力分布。
8.内层缝合(Layered sutures)内层缝合是一种逐层地缝合伤口深层组织的方法。
手术缝线的分类
![手术缝线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df258e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1.png)
手术缝线的分类
手术缝线按照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吸收性缝线:这种缝线可以被人体吸收,一般在手术切口愈合后不需要取出。
吸收性缝线分为两种类型:吸收性自溶缝线和吸收性不自溶缝线。
- 吸收性自溶缝线:这种缝线一般由天然或合成可降解材料制成,例如羊肠、胶原蛋白、聚乳酸等。
它们逐渐被人体酶分解吸收,无需取出。
- 吸收性不自溶缝线:这种缝线一般由合成材料制成,例如聚酸酯、聚己内酯等。
它们需要人为干预才能取出。
2. 非吸收性缝线:这种缝线不被人体吸收,需要手术后再次取出。
非吸收性缝线通常由合成材料制成,如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
3. 金属缝线:这种缝线一般由不锈钢、钛合金或白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金属缝线在需要持久性支撑的情况下使用,如骨折的内固定。
此外,手术缝线还可以根据线的粗细、颜色和针的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
具体使用哪种缝线取决于手术的需要和外科医生的判断。
手术缝合线
![手术缝合线](https://img.taocdn.com/s3/m/2bf23a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5.png)
手术缝合线简介手术缝合线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中将组织和皮肤缝合起来的线材。
它不仅可以帮助伤口愈合,还可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手术中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手术缝合线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手术缝合线的种类、材料、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和推荐。
种类与材料手术缝合线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以下几种常见的:1.吸收性缝线:这种线材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分解吸收,减少了取线的需求。
常见的吸收性缝线有羊肠线、合成可吸收缝线和聚吡咯缝线等。
2.不吸收性缝线:这种线材在人体内不会分解吸收,需要手术后取出。
常见的不吸收性缝线有丝线、尼龙线、聚酯线和金属丝等。
3.结构缝线:这种线材由多根细线或丝线组合而成,可以提供更强的拉力和支持。
常见的结构缝线有编织线、编带线和多股线等。
除了不同的种类,手术缝合线还有不同的直径和细度可选择,以适应不同部位和手术的需求。
选择和使用正确选择和使用手术缝合线对于手术的成功和伤口的愈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和建议:1.选择适当的线材: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吸收性或不吸收性缝合线。
吸收性线材适用于那些不需要长期支撑的伤口,而不吸收性线材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支撑的伤口。
2.考虑材料特性:不同材料的手术缝合线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柔韧性和持久性等。
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线材。
3.注意线材的直径和细度:线材的直径和细度会直接影响手术的结果和伤口的愈合。
选择合适的线材直径以避免线材断裂或对组织造成过多压力。
4.正确缝合伤口:在缝合伤口时,要确保线材在组织内的深度和间隔是均匀和适当的。
过松或过紧的缝合都可能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5.注意卫生和消毒:在使用手术缝合线之前,要确保伤口和手术区域是干净和消毒的,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定期检查和更换线材:根据手术的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线材是必要的。
如果使用的是不吸收性线材,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内取出。
注意事项在使用手术缝合线时,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1.患者敏感性: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线材材料过敏。
(医学课件)手术缝针缝线
![(医学课件)手术缝针缝线](https://img.taocdn.com/s3/m/b99770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c.png)
提高手术操作精细度和熟练度,减小手术创 伤和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康复速 度。
手术缝针缝线的研究方向及热点问题
新型缝线材料的研发
针对现有缝线材料的不足,研发具有更好生物相 容性、抗感染能力和力学性能的新型缝线材料。
手术缝合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针对现有手术缝合技术的不足,改进和优化缝合 技术,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减小手术创伤和 出血。
避免感染
在缝合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 叉感染。
缝合松紧适度
在缝合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松紧度,既 要避免缝合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又要避 免缝合过松导致伤口不愈合。
术后护理
术后要对伤口进行适当的护理,如定期 换药、保持干燥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手术缝针缝线的消毒与保养
消毒方法
在缝合前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一般采用医用酒精、碘伏或新洁尔灭等消 毒液进行消毒。
手术缝针缝线的历史发展
1 2
古代
最早使用手术缝针缝线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 代中国,当时使用的是天然纤维如麻线和兽皮 线。
19世纪
随着医学和工业的发展,19世纪初开始出现现 代手术缝针缝线,最初使用的是钢丝和银丝。
3
20世纪至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手术缝针缝线在材 料、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 展。
需要注意消毒
手术缝针缝线在使用前需要注意严格消 毒,以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术后护理
手术缝针缝线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如 避免剧烈运动等。
手术缝针缝线与其他缝合方法的比较
与可吸收缝线比较
可吸收缝线可以被人体吸收,不需要拆线,而手术缝针缝线需要拆线。
与粘合剂比较
粘合剂可以用于皮肤等组织的粘合,但不如手术缝针缝线牢固。
外科缝线的介绍讲解
![外科缝线的介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46088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a.png)
外科缝线的介绍讲解外科缝线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外科手术中对伤口进行缝合。
它是由一条持久且可吸收的线制成,通常由合成物质或天然材料制成。
外科缝线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可以在手术中承受较大的张力,同时缝线本身对人体组织没有毒副作用。
外科缝线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照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缝线和合成缝线。
天然缝线常用的材料有纱线、蚕丝等,其中纱线韧性好,但吸收性较差;蚕丝则吸收性好,但韧性稍差。
合成缝线常用的材料有聚酯线、聚丙烯腺线、聚乳酸线等,这些材料制成的缝线既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又可以被人体吸收,对人体组织无毒副作用。
根据吸收性的不同,外科缝线又可以分为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
可吸收缝线是指在组织内一定时间后被人体吸收分解的缝合线,常用的材料有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吸收时间一般为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不可吸收缝线则是指需要手术后人为将其取出的缝合线,常用的材料有铁丝、尼龙线等,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
外科缝线还可以按照线型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单股线、多股线和编织线。
单股线指的是一根细长的线,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扎牢固,但缺点是韧性较差,容易断裂。
多股线是由多根细线拧制而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拉伸强度,但其悬垂性较差。
编织线是由多根细线编织而成,具有较好的柔性和拉伸强度,适用于结扎各种不同类型的伤口。
外科缝线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将其穿过受伤组织的一侧,再通过相对位置的另一侧,将线两端结在一起,形成缝合的效果。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缝线材料和线型,并根据伤口的大小和形态选择合适的针型。
总之,外科缝线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手术中对伤口进行缝合。
它的材料多样,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并能被人体吸收,对组织没有毒副作用。
使用外科缝线能够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并减少伤口出血。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缝线材料和线型,以达到最佳的缝合效果。
外科手术器械-缝合线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外科手术器械-缝合线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8e6d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e.png)
外科手术器械—缝合线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本文依据《YY 0167—2023非吸取性外科缝线》《YY 1116—2023可吸取性外科缝线》《YY/T 1746—2023 可吸取性外科缝线体外水解后断裂强力试验方法》的要求,介绍缝合线的质量要求,并结合标准要求介绍检测的试验方法一、线径标准要求:全部缝线的单个值应在规定的相应规格的线径单个值范围内。
每根缝线的平均值应在规定的相应规格的线径平均值范围内。
试验方法:《YY 0167—2023非吸取性外科缝线》附录A试验方法仪器要求:线径测量仪,结构示意图见图A.1,其参数如下:最小分度值:不超出0.002mm底座直径:≈50mm压板直径:12.7mm0.02mm压脚(含压板)载荷:210g3g或≤60g压板和底座表面的校正差不得大于0.005mm,平行度之差不得大于0.005mm。
试验步骤:1、从包装中取出缝线(不得拉伸),无需干燥或预处理,直接进行测量。
2、将缝线固定于线径测量仪上,使之置于底座和压板的中心,并在缝线一端施加其规格的1/2断裂强力的张力(仅适用多股缝线,单股缝线不施加张力),轻轻放下压脚加载在锋线上:规格大于公制0.4的缝线,压脚载荷为210g2g;规格小于或等于公制0.4g的缝线,压脚载荷为≤60g。
3、在缝线的测试范围段约1/4、1/2和3/4的3个位置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值,作为该点位置的线径单个值;其中规格大于公制2的多股缝线,在规定的位置测量后将缝线旋转90°后再测量一次,记录两次测量值,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置的线径单个值。
4、计算单根缝线三个位置单个值的平均为线径平均值。
5、另取缝线,重复以上步骤。
二、断裂强力标准要求:缝线的抗张强度应符合YY 0167—2023表3中Ⅰ类的规定。
试验方法:按YY 0167—2023中5.3规定的方法进行。
仪器要求(2023年新标准):料子试验机设置如下:测试标距130mm5mm,速度300mm/min10mm/min;若缝线的长度无法满足规定的测试标距要求,则测试标距依据缝线的实际长度调整,速度按2倍的调整测试标距(mm/min)设定。
手术缝合线
![手术缝合线](https://img.taocdn.com/s3/m/d87077c3bcd126fff6050be5.png)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21.5.1 4*May 14,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5/14/ 2021
谢 谢!
谢谢大家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1 421.5.1 4Friday , May 14,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5/14 /2021 5:39:28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4**Ma y-2114-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Friday, May 14, 2021
人手术打结困难问题, 腹腔镜、内窥镜、关节 镜、机器人手术 ★替代传统荷包、八字 缝合等止血式缝法 ★特殊适合不规则伤口、
条件欠佳(肿胀、深部 狭小区域)伤口的关闭; ★特别适合鼻腔、口腔、
耳道、阴道、肛肠等腔 道内手术软组织缝合
可吸收线:
可吸收线:
可吸收线:
手足显微科缝合血管及神经专用
洛克曼:一次性皮肤缝合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 21.5.14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5/14202 1/5/14 Friday, May 14,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5/ 142021 /5/1420 21/5/1 45/14/2 021 5:39:28 AM
可吸收线:
美国强生抗菌微乔可吸收缝合线(带抗生素)
外科13种缝合方法
![外科13种缝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f508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f.png)
外科13种缝合方法外科缝合方法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将组织或器官的切口或损伤部分连接起来,促进愈合。
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要,外科医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缝合方法。
下面将介绍外科常用的13种缝合方法。
1. 简易缝合法:简易缝合法是最常见的缝合方法之一,适用于切口较小或皮肤损伤较轻的情况。
医生使用缝线将伤口两侧的组织一一缝合。
2. 细针缝合法:细针缝合法适用于切口较小或需要精细缝合的情况。
医生使用细针和缝线进行缝合,可以减少伤口的疤痕和感染的风险。
3. 罗纹缝合法:罗纹缝合法适用于切口较长或需要较强的牢固度的情况。
医生在切口两侧进行多层缝合,形成罗纹状的缝合线,增加伤口的结构稳定性。
4. 转位缝合法:转位缝合法适用于组织修复或器官移植的情况。
医生将组织或器官的切口分别缝合,然后将其转位,使缝合部位接合。
5. 合并缝合法:合并缝合法适用于多个切口或损伤的情况。
医生将不同的切口或损伤部分分别缝合,然后将它们合并在一起。
6. 弹力缝合法:弹力缝合法适用于需要较大的伸展性的情况。
医生使用弹性缝线进行缝合,可以使伤口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运动或伸展的恢复。
7. 滑动缝合法:滑动缝合法适用于需要较大的活动度的情况。
医生使用滑动缝线进行缝合,可以使伤口具有一定的滑动性,有利于关节或组织的灵活性。
8. 短缝法:短缝法适用于切口较短且需要较快愈合的情况。
医生使用短缝线进行缝合,可以减少伤口愈合的时间和不适感。
9. 长缝法:长缝法适用于切口较长且需要较好的结构稳定性的情况。
医生使用长缝线进行缝合,可以增加伤口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10. 环形缝合法:环形缝合法适用于环形器官或组织的修复情况。
医生使用缝线沿着环形切口进行缝合,使其恢复完整。
11. 连续缝合法:连续缝合法适用于需要快速缝合且有较好的牢固度的情况。
医生使用连续的缝线进行缝合,可以节省时间并增加伤口的稳定性。
12. 分层缝合法:分层缝合法适用于组织层次较多或需要分层修复的情况。
外科缝线
![外科缝线](https://img.taocdn.com/s3/m/f3c06e9671fe910ef12df8b8.png)
材料
体内抗张 强度变 化 吸收情况 组织反应 禁忌症
健康牛羊胶原
因个体而异
同左
同左 同左 90天以上 同左 同左
Lactide和glycolide共聚物 外涂polyglactin370和硬脂酸钙
2周时保留65% 3周时保留40% 经水解作用50-70天吸收 (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极轻微
蛋白水解酶消化后吸收 术后抗张强度仅能维持7-10天 70天内被完全吸收
外科缝线
信息部 袁卉
第一节、概述
1、外科缝合线一般是植入人体的,属3类无菌医疗器械,但不是植入医疗器械。
目前国内外科缝线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材料: a.丝线:应用广泛,其价格便宜,结实,使用方便,还占 领着大部分手术缝合线市场,但吸收周期超过一年,属于不 可吸收范围。丝线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为美国强生公司和 上海金环。 b.羊肠线:羊肠线为传统的可吸收手术缝合线,但由于羊 肠线本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在京、沪、穗三地已逐渐被取代。 目前生产厂家主要在上海、天津、南通等地区。 c. PGA、PGLA类可吸收缝线:京、沪、穗三地在可吸收 缝合线领域已基本全部采用PGA和PGLA;但由于价格因素, 在西部仅有少数医院采用。
肠线经铬盐溶液处理后称为铬制肠线,可 对抗机体内各种酶的消化作用,使吸收时间 延长至90天以上。
2.1.4甲壳素、壳聚糖可吸收缝合线:
以甲壳素为原料制作可吸收缝合线始于20世纪70年代, 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甲壳素缝合线具有众多独特的优点: 1) 人体耐受性良好; 2) 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促进伤口愈合,疤痕小; 3) 强度和柔韧性适中,表面摩擦系数小,易于缝合和打结; 4) 可进行常规消毒,还可以进行染色、防腐等特殊处理; 5) 植入后吸收均匀,强度衰减速率适中,能满足伤口愈合全 过程对缝合线强度的要求; 6) 原料来源广,加工简便,成本低。壳聚糖手术缝合线在机 体内的吸收优于羊肠线;
外科缝合操作步骤
![外科缝合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155cd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f.png)
文档标题:外科缝合操作步骤,让你一看就懂!正文:亲们,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外科缝合的操作步骤,让你们轻松掌握这门手艺。
咱们用接地气的语言,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第一步:准备工作要做好咱们得先把手术器械、缝合线、缝合针、碘伏、棉球这些家伙事儿准备好。
就像炒菜之前得先把食材备齐一样,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缝合。
第二步:消毒杀菌不能少手术前,手部消毒、手术部位消毒一个都不能少。
用碘伏把手术部位擦一遍,就像吃饭前洗手一样,保证卫生。
第三步:选好缝合线和缝合针根据伤口的情况,挑选合适的缝合线和缝合针。
一般来说,细小的伤口用细线,大的伤口用粗线。
缝合针呢,得选弯的,这样操作起来更顺手。
第四步:打结技巧要掌握缝合前,得先学会打结。
把缝合线打个圈,然后用两只手配合,把线拉紧,形成一个结。
这个动作要多练习,熟能生巧哦!第五步:开始缝合1. 进针:把缝合针从伤口一侧垂直插入皮肤,穿过皮下组织,从另一侧出来。
2. 拉线:将缝合线拉紧,让伤口两侧的皮肤紧密贴合。
3. 再次进针:在伤口附近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再次进针,重复上述动作。
4. 依次缝合:按照这个方法,依次缝合伤口,直到整条伤口都缝合完毕。
第六步:打结收尾缝合完成后,别忘了在最后一针的地方打好结。
这里有个小技巧,可以多打几个结,确保缝合线不会松动。
第七步:剪线用剪刀把多余的缝合线剪掉,注意要留点余地,别剪得太短。
第八步:包扎伤口最后,用纱布和胶带把伤口包扎好,防止感染。
以上就是外科缝合的操作步骤,是不是很简单?其实,缝合这门手艺,关键在于多练习。
只要熟练掌握了,关键时刻就能派上用场。
希望这篇接地气的缝合教程,能帮助到你们!。
外科清创缝合最新标准规范
![外科清创缝合最新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1151a8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9.png)
外科清创缝合最新标准规范外科清创缝合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处理伤口的方法,它涉及到伤口的清洁、去除坏死组织和缝合伤口,以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外科清创缝合的最新标准规范:一、术前准备1. 患者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
2. 伤口评估:对伤口的大小、深度、污染程度及周围组织状况进行详细评估。
3. 术前沟通: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术后护理。
二、清创操作1. 伤口清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消毒液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血迹。
2. 坏死组织去除:使用外科手术器械小心去除伤口中的坏死组织和异物。
3. 伤口探查:对伤口进行深度探查,确保没有遗漏的异物或损伤。
三、缝合技术1. 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根据伤口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缝合线和针。
2. 缝合层次:按照解剖层次进行分层缝合,确保伤口边缘对齐。
3. 缝合方法:采用合适的缝合技术,如间断缝合、连续缝合或锁边缝合等。
四、术后处理1. 伤口包扎:使用无菌纱布轻轻包扎伤口,避免过度压迫。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3. 预防感染:在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教育患者注意伤口护理。
五、术后监测与护理1. 定期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进程。
2. 伤口观察: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渗出、发热等感染迹象。
3.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六、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2. 预防瘢痕:采用合适的缝合技术和材料,减少瘢痕形成。
3. 处理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应及时处理。
七、患者教育1. 伤口护理:教育患者正确的伤口护理方法,包括清洁、干燥和保护。
2. 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伤口受压或二次损伤。
3. 随访计划:制定随访计划,确保患者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外科手术缝线(不可吸收的那种)都是黑色的,为什么都染成黑色?有其他颜色么?
问题补充:
个人对于“黑色好辨认”这种说法不是很赞同,理由一:人眼最敏感的是绿色,为何不把线染为绿色?理由二:伤口流血后血液凝结为暗红色血迹,同黑色接近,
满意回答
我是外科医生,这个问题我回答你,因为在医疗行业里,黑色的线就意味着是不可吸收的,也就是大家都默认的,不用有标注就可以知晓的。
还有诸如深蓝色的也有不可吸收的,但是它的外包装上都会有标识,会写《不可吸收线》,而可吸收线大部分是乳白色的,还有透明的跟紫色的,这些的外包装都会标注上可吸收三个字,可吸收线一般50天后会转化为水跟二氧化碳,而不可吸收的黑线就没有变化,可吸收线要比黑线贵很多,一般用于内缝合用,也就是外边看不到的,而黑色线封在外边的是需要拆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知道为什么微光夜视仪的图像呈现绿色么?因为人眼对550纳米波长最敏感,它能最优化大脑对对比度的感知,因此是人眼的“最适宜光线”。
550纳米就是绿光。
日前,清华慧石微量子项目部公布了研究结果,波长550至770纳米的光频率是人眼视网膜感受最好的微光量子环境。
据悉,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对不同颜色的光对人眼的刺激深度进行对比,测定恢复时间。
结果恢复时间最短的是红色,其次是橙色和黄色。
白色为全频光,全反射,对人眼睛刺激程度最深。
上海眼科专家研究表明,黄底色的薄本能使眼疲劳减缓60.9%;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研究发现,用浅红等颜色的薄膜覆盖书本,能克服一定阅读障碍,并使阅读效果提高25%
伤口缝合有原则
根据受伤后皮肤是否完整,一般可把创伤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
对于开放性损伤,应该尽快把伤口封闭,以防止细菌的入侵,使伤口尽快愈合。
只要伤口深达皮肤全层,就必然会留下疤痕,影响外观。
但是,如果不缝合伤口,伤口可能会感染,愈合时间更长、疤痕更大。
尽管有些伤口应该缝合,但由于受伤的时间太长,或者受伤的伤口太脏,或者伤口已经化脓等,则不宜缝合,所以不是所有的伤口都有条件缝合的。
对于不能缝合处理的伤口,只好继续清洗和换药,让伤口自然愈合。
对于面部受伤的伤口,由于面部血运较丰富,抵抗感染的
能力较强、容易愈合,所以缝合的条件可以放宽。
由于伤口缝合有一定的原则,伤口能否缝合应由医生视受伤时间、部位、受伤情况具体作出决定,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
由于不知道受伤的时间,因此只有接诊的医生才能决定是否应该缝合伤口。
当然,正如上述,不缝合也可以愈合,但愈合后的外观是不一样的,脸上缝合的伤口不容易感染,4天就可以拆线,愈合后疤痕小,如果愈合得好甚至不用化妆也不会遗留太大的受伤痕迹;而自己逐渐愈合的伤口约需2周时间,愈合后疤痕明显,如果受细菌感染、化脓,则愈合的时间更长,疤痕更大。
一旦受伤,任何伤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有时一些看来很轻的伤可能隐藏着严重的伤,如头皮有时仅仅看到一点皮肤破裂出血,但可能合并有颅骨骨折或者大脑损伤。
对于一般的皮肤伤口,首先要止血。
最方便的止血方法是直接压迫受伤的部位,然后到医院才放开让医生检查,除非伤口出血是喷射出来的,否则胡乱用橡皮、布带等捆绑受伤部位以上肢体来止血应该尽量避免。
对于不熟悉医学的人,用绑扎肢体压迫血管的止血方法可能招致肢体的严重缺血,使用不当可以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其次,应该保持伤口的干净,过去有些人把烟丝、香炉灰,或者未经灭菌处理的物品塞在伤口上是不对的,应该用消毒药物冲洗和消毒敷料包扎,如果现场没有消毒敷料,应用尽可能干净的纱布、布直接压在伤口上包扎。
第三,应该尽快送到医院或者急救站正确治疗受伤伤口。
如果伤口受到污染,医务人员会对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去除已经没有活力的组织,这个过程称为“清创”。
只要医疗单位的条件和受伤的局部伤口符合缝合的条件,一般都会尽量缝合伤口。
第四,无论伤口是否缝合,由于受伤过程都可能接触到细菌,故应该在受伤后适当口服或注射抗生素防止感染。
第五,由于破伤风是从伤口入侵的,一旦感染可威胁病人生命,故对未注射过破伤风疫苗的人在受伤12~24小时内应注射预防药物如破伤风抗毒素。
通过以上正确的处理,伤口便能在短期内愈合。
如果伤口没有得到缝合,更加需要清洗、消毒、包扎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和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防止伤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的时间和减少愈合后的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