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的中国形象简论

合集下载

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

五、"哈姆莱特"解读〔一〕主要角色与剧情介绍〔略〕〔二〕思想意义:"哈姆雷特"通过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及其帮凶的冲突与斗争,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在新旧交替时期的黑暗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提醒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锋利斗争,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痼疾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的社会弊病。

展示了文艺复兴后期迷惘失望的社会心态,肯定了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力量和人世间的生活,以及对美好的人性与未来的和谐的世界的向往;肯定了人文主义这些理想在道义上的合理性。

同时提出了一个社会必须改造的重大问题。

〔三〕哈姆莱特形象分析"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下面提供几种解读方式,供参考:诠释1〔最为普遍的和根本的〕: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中〔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才情,同时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形象。

其性格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忧郁,敏感,勤于思考,善于剖析,易于冲动。

其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开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快乐的王子〞〔在威登堡大学时代〕——"忧郁的王子〞〔以"启幕〞开场〕——"延宕的王子〞〔"戏中戏〞前后〕——"行动的王子〞〔"复仇的王子〞,宫廷比剑前后〕的曲折复杂的过程。

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承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加上地位至尊,哈姆莱特成了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

正是这种乐观思想,使他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女性。

父亲是理想的化身,母亲是爱的象征,父亲和母亲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能使这种结合得以实现和存在的世界是"美好的花园〞,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那时的哈姆莱特是"快乐的王子〞。

但是,正当哈姆莱特快乐度日之时,冷酷的现实给了他一连串的打击: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朋友背叛,恋人被敌人利用,这一些使世界变得"颠倒混乱〞。

浅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浅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浅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作者:张丹作者简要: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08级3班,2008010341内容摘要:哈姆莱特最显著的特点是真诚、机智和不事雕琢。

他是丹麦的王子,也是哲学思索王国的王子。

他“优柔寡断”,但也不失自我反省、自我批评。

他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他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反思与对人的命运与未来社会的忧虑。

而表现他这些性格特点最突出的就是戏剧独白,戏剧独白还表现出了造成他这些性格特点的原因。

关键词:哈姆莱特优柔寡断戏剧独白人文主义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莱特》是一部典型的复仇悲剧,而哈姆莱特正是这出悲剧的悲剧男主角。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言而喻,每一位读者对于哈姆莱特的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

哈兹里特就认为哈姆莱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真诚、机智和不事雕琢。

【1】的确,哈姆莱特是与众不同的。

他的特点不是意志坚决或是感情强烈,而是思想精深、感情细腻。

他没有什么英雄气概,他只是一个年轻的王子,热情而敏感(环境的产物)。

他质疑命运,他由于被放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习性和情感。

他似乎不能采取有准备的行动,而只能在一时的冲动下走向极端,比如他杀死波洛涅斯时的情景就是这样,他修改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带往英国意图谋害他的信件也是同样如此。

有时眼看他仿佛就要行动了,但他还是迷茫、犹豫、怀疑、摇摆不定,最终失去了时机,在一些借口之下再次陷入懒散和思考之中。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不愿意杀死正在祈祷的叔父,这种过于精细的考虑实际上只是他没有下定决心的借口,这使他把报仇的时机一直拖延到一个致命的时刻,“一个更残酷的机会”:他现在正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

不,那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

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

他用卑鄙的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的时候乘其不备把他杀死;虽然谁也不知道在上帝面前,他的生前的善恶如何相抵,可是照我们一般的推想,他的孽债多半是很重的。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下面店铺整理的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读收藏。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篇11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和他在“威登堡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2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

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

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

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

3 、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

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4 、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

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从《哈姆莱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一、《哈姆莱特》的创作背景。

《哈姆莱特》是他创作最辉煌时期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悲剧的最高成就,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的典范。

它取材于十二世纪末丹麦王为父复仇的故事。

莎士比亚以人文主义观点处理原来的题材,把只是单纯地为父复仇的故事改编为社会悲剧,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剧情发生在丹麦,但剧中所描写的宫廷内荒淫无度,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沸腾,社会的动荡不安。

克劳狄斯不仅是封建暴君,也是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中的野心家。

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是全剧的主要冲突,其实质是资产阶段人文主义者同新旧社会邪-恶势力,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社会尖锐矛盾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的普及,以及哈姆莱特的内心对于自由和理想的渴望。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2)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2)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2)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那段著名的哲理性独白“生存还是毁灭”是整个悲剧的核心,同时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典型形象的思想和行动的复杂性的重要一环。

通过这段独白我们可以看到客观上对手的强大和任务的艰巨,主观上对鬼魂的疑虑和手段上的选择,都使他们不得不慎行其事、一步步妥善安排。

一方面他急于完成复仇的任务;另一方面又缺乏必胜的信念,这一切构成了他性格的复杂性。

在独白的开头,哈姆莱特问自己“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③是对邪-恶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逃避斗争,不沾染生活的脏污而退出人生;还是投身“无边的苦恼”以反抗邪-恶,这是哈姆莱特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

哈姆莱特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不可能默然忍受和漠然旁观的。

但是,挺身反抗无涯的苦难是无益的,这意味着自取灭亡。

他看到了“人世的鞭挞和嘲弄、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第三幕第一场)。

哈姆莱特精神烦恼、心灵苦闷,是他对邪-恶生活清醒认识的结果。

尽管在复仇的过程中哈姆莱特表现出怀疑、动摇、意志薄弱,但这并非他的天性别林斯基正确断言说:“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的愤怒的讽刺,他的一刹那的感情暴发。

他和母亲谈话时的充满热情的狂暴议论,对叔父的傲慢和蔑视和无法掩盖的憎恶。

——这一切证明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

”哈姆莱特时而表现的精神软弱,是理想与现实不相和谐以及由此导致的性格分-裂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天性造成的。

同时,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沉思,反之,使他激动的思想令他感到苦闷,因为填密的思虑使他不能马上行动。

他经常振作起全部心灵的力最为反抗本人的软弱而斗争。

可见,王子的自我责备,并不是思想薄弱的表现,而是他正视自己,无情地鞭策自己,不容许自己逃避复仇的责任。

哈姆莱特不仅长于思考,也不短于行动。

事实上,他是全剧中最积极和主动的行动者。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1、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和他在“威登堡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2、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

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

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

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

3、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

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4、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

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哈姆莱特形象浅析

哈姆莱特形象浅析

哈姆莱特形象浅析【内容提要】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一位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的代表。

《哈姆莱特》是他的四大悲剧代表作之一。

哈姆莱特是悲剧的主人公,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典型形象。

有着美好理想和伟大抱负的哈姆莱特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在“重整乾坤”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有所行动,但未能完成这一重任。

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哈姆莱特形象分析一、威廉·莎士比亚(1546~1616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一位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的代表。

四百多年来,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不断被整理、翻译、上演、评论、据统计,它们所涉及的语种仅次于《圣经》。

后世的许多作家都对莎士比亚怀有一种高不可及的感叹。

比如歌德就曾经告诫埃克曼:“我们还是不要讨论莎士比亚,一切提到他的活都是不够充分的,……对于他的伟大心灵来说,舞台是太狭隘了。

”①T·S·艾略特也认为很难说莎士比亚究竟相信不相信文艺复兴的含混的怀疑主义,因而要谈论莎士比亚的话,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正确。

页 1 第莎士比亚生活在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正在土崩瓦解、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变时代。

一方面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愚昧的世界观正消灭,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正在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的社会关系及伦理观念,比如,包办婚姻及禁欲主义。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及伦理道德,诸如恋爱自由和世俗的幸福。

它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绝对君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

从莎剧中草药们可以看出,他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强烈地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是起过很大进步作用的一位巨人。

《哈姆莱特》是莎剧中四大悲剧之一,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他作的最高成就。

哈姆莱特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读后感鲁迅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作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莱特》,以主人公哈姆莱特这一理想人物式的悲剧英雄及其亲人、爱人、敌人的同归于尽作为戏剧的结局,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命运可曾存在?他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

如果命运可以把握,作为尊贵的丹麦王子的哈姆莱特,作为从小养尊处优的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作为毫无疑义的王国未来的君王。

如果没有父王的“猝然”离世,年轻的王子会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顺利完成学业,顺利承接王位···但是一切因命运的“玩笑”,但平坦的路途似乎突然在此截断为万丈深渊——父亲被自己的叔叔杀害,母亲改嫁,居然还下嫁给自己的弑父仇人,爱人发疯后不幸死去,最后连同自己,朋友,母亲都在这场悲剧中被完全吞噬了。

这在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的哈姆莱特看来是那么的难以接受。

自然,作为一个彻底的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原本天真、单纯,对人类、对世界报有美好的希望,在他人眼中亦是完美的化身——“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

在哈姆莱特自己的心中,现实中的一切都如同理想那样的美好: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天地,人类是了不起的杰作。

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君主,父母恩爱相处,女友给予他的是坚贞、纯洁的爱情,朋友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切似乎永远如湖面般波澜不惊。

但是现实世界残忍的丑恶最终无可避免地显现出了它的原形。

哈姆莱特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光明世界,顿时变成了一个恶行败德的荒漠。

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让哈姆莱特变得忧郁、困惑。

怀疑最终成了无情的现实,背后可能潜藏了更大的丑恶,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的信念也发生了动摇。

残酷的现实让哈姆雷特觉得“大地这一副大好的框架”变成了“伸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凉的山岬”,“天空这一顶极好的帐幕”,“这一层镶了金黄色火点子的房顶”,“也无非是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

哈姆雷特人物分析范文

哈姆雷特人物分析范文

哈姆雷特人物分析范文第一篇:哈姆雷特人物分析范文矛盾复杂的性格彰显悲剧命运——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坛巨作《哈姆雷特》,以其生动丰富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广阔的社会背景,集多种成分为一体的艺术特点,征服了当时乃至现代的无数读者,尤其是主人公哈姆雷特矛盾复杂的性格,加之深刻的社会背景,更让人深思,不仅彰显了人物的个人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一.完美理想主义者坠入残酷黑暗现实哈姆雷特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子,从小过着豪华奢侈的物质生活,受千人尊敬万人爱戴,后来又到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良好的精神教育,加之父母的宠爱,不得不说,他之前是过着一种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的生活,由于很少接触世界黑暗的一面,因此形成的一种趋于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性格,相信世间所有的真善美,向往着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和一个和平安乐的社会。

可所有的幻想都随着父亲的突然惨死,叔叔的阴谋篡位,母亲不顾廉耻的改嫁而迅速化为泡影。

一个个好友为了一己私利而甘愿做罪恶着的眼线,连自己深爱着的奥菲利亚也对自己无端猜测和刺探,接二连三的打击,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瞬间坠入了残酷黑暗的现实深渊。

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忍辱屈从,要么反抗,内心强烈的愤怒与责任感,加之父亲魂魄的驱使,使他选择了后一条路,但人物本身具有的软弱性使他的反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不彻底性,也折射出了最终的悲剧命运。

二.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当哈姆雷特听了父亲鬼魂的话,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虽然一个国王给人家用万恶的手段掠夺了他的权位,杀害了他最宝贵的生命,我却始终哼不出一句话来,我是一个懦夫吗?” “我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女人似的,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在我已经是了不得的了!呸!呸!活动起来吧,我的脑筋!”最终他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想到了上演戏来证明叔叔的罪恶行径。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分析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分析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分析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人物塑造的最高成就。

这里就如何深刻理解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作一些简明的提示。

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者。

我们从剧本中看到,哈姆莱特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他具有当时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思想:对人类未来有着美好理想,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无视封建规范和习俗,重视友谊、爱情,主张人们应该平等互爱,例如当友人霍拉旭称他为“大人”时,他说:“先生,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同你交换这种称呼”;他对跑码头的戏子比对宫廷大臣尊敬得多;他对土兵也平等相看:“我爱你们似你们对我一样”;他批判暴君,提倡贤明政治。

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到老王时,认为“把他的一切一切总起来说,他可算得是一位人物。

”“人物”应是人文主义者对“人”的最好的评价了。

而对克劳狄斯的暴行则加以批判,指斥他的统治把丹麦变成了一个“大监狱”。

从这些材料我们得到的印象是: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起初表现为善良、乐观,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比较接近人民也受到人民的爱戴。

他目光敏锐,善于思考,因而一回国很快就发现了克劳狄斯的罪恶和社会的混乱黑暗,感觉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我们还可从全剧的中心矛盾来看,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表面上是王子为父亲向弑君篡位的叔父复仇,我们必须分析哈姆莱特复仇的买质。

哈姆莱特之所以尊重父亲,并不仅仅因为他是国王,主要在于他是一个理想的好君王,而他痛恨叔父,是看出了他是一个“微笑的坏蛋”、“一个盗窃帝国和王位的扒儿手”,一个弑君乱伦者,并且在这个集封建暴君和资产阶级两面派、阴谋家于一身的反动势力代表的统治下,丹麦宫廷荒淫腐败,国王阴谋成性,朝臣见利忘义,人民生活无着落,只要义旗一举,人民的反抗就“比大洋中的怒潮冲决堤岸、席卷平原还要汹汹其势”。

面对这样的统治,哈姆莱特发出了愤怒的呼喊:“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哈姆莱特形象之我见

哈姆莱特形象之我见

哈姆莱特形象之我见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生最精彩的沉淀,这沉淀是剑,破开最坚硬的盾牌,这沉淀是光,驱逐无边的黑暗,在哈姆莱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早期的本来无忧无虑,明朗,爽快,进取,生气蓬勃,犹如那夏日清晨的空气。

也可以看到父死母嫁父死母改嫁之后他的那种抑郁,愤怒,仇恨以及那一系列复仇行为之后没有成功的那种失望与沮丧。

给我们以心灵上的震击。

哈姆莱特的性格也要氛围两个时期前期和父死母改嫁以后。

前期: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他有尊崇的地位,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他爸爸是勇武的国王,妈妈是是一位纯洁娴熟的女性,再加上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因此他的性格也体现出了乐观,积极的人生心态,正如他的恋人奥菲利亚把他喻为“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丹麦国内,他也深受民众的爱戴,从丹麦国王对与雷欧提斯的言谈(一般的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他们盲目的崇拜像一股使树木变成石块的魔泉一样,把他所有的错处都变成了优点。

)在对待爱情方面,他也是没有考虑到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喜欢上了一个朝臣的女儿,并且还不断的给他写信你表示自己对他的欢喜。

对待朋友,没有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把双方置于平等的地位(体现在对待霍尔旭的态度)后期,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鲁莽,冲动,抑郁,,愤世嫉俗,软弱等复杂的个性心理特征。

如在听到父亲鬼魂在对他说过自己悲惨的遭遇后哈姆莱特的言语(赶快告诉我,让我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再如对于自己都没有做任何的兵士等准备的时候,就邀请国王和王后来观看自己精心准备的戏剧来影射国王和自己母后所做的种种丑行。

)在出事以后,自己行为失常,再加上自己父亲刚死,母亲就嫁给他的叔叔,喜庆掺杂着悲哀的调子一起进行,主人公难免情绪低落感到抑郁。

在哈姆莱特看来世界就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而丹麦就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分析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其典型意义

分析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其典型意义

分析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其典型意义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四百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如突兀异峰崛起于英国文坛。

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优美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当时和后世的众多读者。

《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其主人翁哈姆莱特的经典形象,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

或许正如别林斯基所惊叹的那样,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年轻朝气的形象,冲动犹豫的性格,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等等。

哈姆莱特一生的经历折射出他内心的凄厉和壮烈,同时也体现了哈姆莱特的矛盾性——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二重结合。

\一、成长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

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

”[1]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

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

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

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

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

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

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

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

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哈姆莱特是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他的性格是鲜明的、丰富的,也是发展的。

哈姆莱特是丹麦一个年轻的王子、乐观的青年,生活是闲逸的、舒适的,为追求知识,他来到了人文主义的中心——德国的威登堡大学读书,在那儿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人生和世界充满了美好的理想。

在他的心目中,父王是一个“堂堂的男子”、“理想的君王”、“人”的典范;他的情人奥菲利娅是纯洁、美丽的。

整个世界都充满了一片光明。

这时他还完全生活在脱离现实的幻想之中,是一个快乐的王子。

然而,当他从德国回到丹麦后,母后匆匆改嫁,叔父克劳迪斯娶了母后,篡夺了王位。

这一下便使他从美丽的幻想的云端跌入了无底的痛苦的深渊。

他悲伤、苦闷,对人生和世界感到失望和厌倦,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接着先王的鬼魂向他揭露了克劳迪斯的阴谋,这像晴天霹雳一样使他震惊。

他精神上经受不了这一沉重打击,失去了自持力,于是便趁势装疯,但理智还是清醒的。

他看到周围的世界原来是充满了恶德败行的罪恶的世界。

他在忧郁中开始了深沉的思考,在装疯中以荒诞的行为使克劳迪斯惶惶不安。

就在他观察、思考周围世界的时候,一连串罪恶的事实又发生在他身边:他的同学、朋友一个个卖身投靠奸王,充当克劳迪斯的密探;奥菲利娅也被奸王利用作工具……现实世界处处是邪恶和背叛,他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不仅仅是报父仇,而是要担当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苦苦思索,探求扭转乾坤、恢复正义的途径和手段,又“把后果考虑得过分周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犹豫彷徨、烦闷不安、自谴自责,精神上痛苦到了极点,甚至想到“活下去还是不活”的问题。

忧郁,是哈姆莱特理想破灭后精神状态的一个显著特征。

他回国后一系列意外事故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幻想,人文主义者视若珍宝的生活理想化为泡影,使他变得忧郁、苦闷:“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但忧郁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理想破灭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哈姆莱特形象的象征意义

哈姆莱特形象的象征意义

哈姆莱特形象的象征意义《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作品之一,哈姆雷特这一角色被认为是文学史上最复杂且最具象征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形象和角色所承载的象征意义是多维且深远的。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哈姆雷特形象的象征意义,并解释他在戏剧中的各种角色,以及他所代表的主题和价值观。

首先,哈姆雷特是一位深思熟虑的人物,富有智慧和洞察力。

他经常反思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探索存在的真相。

这使他成为了哲学家和文学形象的象征。

他对人性的深度观察,在表演中体现了一种对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的矛盾性和不确定性。

通过哈姆雷特的思考和对话,莎士比亚探讨了宇宙的本质、道德的问题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其次,哈姆雷特作为一个复仇者的形象,提供了关于复仇和正义的深入思考。

他通过对克劳迪斯国王的复仇来维护家族的名誉和正义。

然而,在他的追求过程中,他陷入了复杂的思考和内心的痛苦,这表明复仇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伦理和道德的问题。

哈姆雷特的形象象征着正义的追求和复仇行为带来的后果。

他的经历使观众对复仇的道德性和伦理性提出质疑,并探讨了人性中正义和恶的复杂关系。

哈姆雷特也是一个失去信仰的形象,他对此的挣扎和内心的冲突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困境。

在剧中,哈姆雷特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并试图通过自我毁灭来解决他的痛苦。

这表明他对虚无主义和绝望的思考。

哈姆雷特的形象代表了人类对生命的无解性问题和追求意义的无止境的挣扎。

通过揭示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莎士比亚探索了悲剧中存在主义的主题,并引发了观众对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深入思考。

此外,哈姆雷特还是一个被分裂的形象,他的行为和选择揭示了他内心矛盾和道德困境。

他一方面渴望为父亲复仇,另一方面又因为复仇行为引发的暴力和血腥感到恐惧和犹豫。

这种内心的分裂影响了他的决策和行为,也象征了他对现实世界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冲突。

哈姆雷特的形象揭示了人类困于选择和以行动面对现实的复杂性。

从这个角度上看,哈姆雷特在象征上代表了人类在道德冲突中的困境和挣扎。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2篇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2篇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2篇【第一篇】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它的剧情,还有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在这些角色中,哈姆雷特无疑是最为经典和复杂的一个。

在这篇论文中,本人将对哈姆雷特这一角色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人物形象,揭示其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首先,哈姆雷特是一个深受折磨的灵魂。

他的父亲被谋杀,母亲与他的叔叔迅速结婚,而且他的好友奥菲利亚也因为他的行为而深受伤害。

所有这些遭遇让哈姆雷特变得痛苦和困惑,他开始从一开始的拒绝接受到最终的疯狂。

其次,哈姆雷特是一个思想敏锐的人。

他的舌头和思想都锋利无比,经常为了对现实世界的矛盾和不公正进行辩护和挑战,这使得哈姆雷特成为全剧中最让人心悦诚服的角色之一。

在剧中,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的著名独白就是一个例证。

第三,哈姆雷特也是一个自我矛盾的人。

他在爱和恨、勇气和懦弱、正义和仇恨之间不断犹豫,他的内心常常矛盾和不确定。

例如,在考虑复仇的时候,哈姆雷特一方面认为自己应该行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可能面临的后果。

他的矛盾和不确定使他更加动人和令人心疼。

第四,哈姆雷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

他的性格和情感经常变化,从情绪激动到冷静思考再到暴力行动。

他喜欢通过戏剧、讽刺和吟诗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这同时也是掩盖他的真实感受和情感的方法。

这种复杂性让哈姆雷特成为一个充满挑战和魅力的角色。

最后,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角色。

他的思想和行动直接与人类社会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相连。

他的问题和困境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问题。

哈姆雷特的形象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思维、文化和历史中,成为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不朽的形象之一。

总之,哈姆雷特是一个复杂而又富有魅力的角色,他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人类文化和艺术的历史。

他的感受和思想所表达的精神,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永恒之光。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3)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3)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3)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要真正全面正确地理解哈姆莱特的形象,还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作品深湛的思想蕴含出发。

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摆脱了把人仅仅看成是上帝的驯服工具的中世纪意识,认识到了人的尊严。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第二幕第二场),在作者的笔下,受了维登堡大学熏陶的哈姆莱特心性卓越高贵,思想新颖敏锐。

他热爱荣誉、热爱国家、同情苦众、向往理想社会,他认为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如果仅仅看到他身上的消极、优郁、向往死亡,那就抹杀了人物的时代特征和悲剧性内涵。

一方面,哈姆莱特是苦闷、优郁的。

那些骇人听闻和不可思议的行为世事地震撼着他的身心,周围世界的“醉生梦死”、“无聊、乏味”和冷淇无情使他难堪和厌恶,他从美丽幻想的云端,猛然跌进了丑恶现实的万丈深渊。

正是由于哈姆莱特年青单纯、幻想过多,有高度的道德教感和热切向往一种理想的“人”与社会,而终于发现生活真-相那样黑暗,他才震惊到了绝望的地步,禁不住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

对于人与“人性”、自己的生命以及人类生存的意义都产生了疑问,在孤独、悲苦中陷人了沉思和冥想,厌烦怅惘、悲观失望和不断的反省与自责,以至于拖延了复仇的计划;但另一方面,同时应看到哈姆莱特一直在挑着理性的灯笼寻找着大写的人,面对黑暗和邪-恶,他自愿承担双重的复仇大任。

但任务的委实艰巨、严重以及社会历史的局限使他脱离人民,只知同不平现象进行个对个的斗争,导致他感到渺茫无力、孤立无援。

他的犹豫、翻橱使他自责自恨和加倍的优伤。

“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中显露出他渴望死亡的心灵的无限悲苦。

然而,重要的是,哈姆莱特并没有死,而是始终挣扎着、抗拒着、苦苦执著于肩负的责任。

作品中我们可以时时着到闪现在他身上的决心和智慧的赤热的光彩。

浅析哈姆雷特的形象

浅析哈姆雷特的形象

文艺复兴是十四到十七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首先它不只是意识形态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基础的转交,即封建势力的削弱和资本主义生产力式和生产关系的建立。

其次,它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同时还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和学技术发明等方面。

它反封建反教会的主要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要求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的全面发展,否定神权,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

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

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

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时值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雷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和混乱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巅峰之作,它不仅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还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时代本质的深刻思索和对人类自身价值的重估。

他为世界文学长廊贡献出了一个不朽的悲剧艺术形象,哈姆雷特的人生悲剧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内容和人类永恒的困惑与痛苦。

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雷待是一个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英国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首先,哈姆雷特对于大自藏与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

哈姆雷特求学的威登堡大学.是德国人文主义中心,这使他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熏陶。

他认为人世间是一座美好的“花园”,“人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女性,父亲是理想的化身,母亲是爱的象征,父亲和母亲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能使这种结合得以实现和存在的世界自然是“美好的花园”,正是上述这样一个”人”的典范。

哈姆莱特形象在中国的成长

哈姆莱特形象在中国的成长
戏剧 中的主人 公哈姆莱特形象 具有人 物饱满 、 性格 丰富 的
特点 , 自传人 中 国以来 , 学界 对该 形象 的探讨 一直 津 津乐
道, 产生着广泛 而深 远 的影 响, 同时 印证 了中 国各 时 期 的
社会 百 态 。
象 。第三 阶段 : 莎士 比亚 创作体 现 了人 文主 义思 想 , 但 哈
Oc t .2 0 1 3
哈 姆 莱 特 形 象 在 中 国 的 成 长
张 吉轶 , 姚天问
( 湖南师范 大学 文学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0 )

要: 我国 自引进 苏联 莎士比亚批评 以来 , 《 哈姆莱特》 的主人 公形象便 长期以乌托 邦式的人 文主义者 的形 象活在 中
形象 , 在接受过程 中, 我们 进行 了再 创造 , 在 不 同 时期 , 或
者同一时期不 同学 者的作 品中 , 具 备乌托邦 色彩来 表达对 于本 国的希冀 和叹息 , 或 是染上意识 形态 的色彩来认 同 自
我的价值 。在 这众 多异 国形 象当 中, 莎士 比亚《 哈姆莱 特》
化地影 响着 我们 笔下 所塑 造 的 自我形 象 。对 于这 些他 者
1 9世纪中叶 , 莎士 比亚的名字 由西 方的传教 士带到 了 中国, 自此在东 方这 座大 舞 台上便 不断 演绎 着缠 绵悱 恻 、 悲壮雄丽的故事 , 其 中《 哈姆 莱特》 成 为中 国观众最 熟知 的
作品 。2 0世纪 5 O年代 后 , 哈姆 莱特 的形象 俨 然成 为在 莎 剧众多形象 中, 被研究得最多 , 争论得最激烈的他者形象 。 5 0年代后 中国对 莎士 比亚的 哈姆莱 特形 象 的认 识 研 究, 李伟 民先 生将 其分 为 了三个 阶段 。第 一 阶段 : 中 国莎 学引进苏联莎 学 , 强调 莎士 比亚及 其作 品 和艺术 形 象 , 包 括哈姆莱特 的人 民性 、 阶级 性。第二 阶段 : 莎士 比亚 具 有 时代先进 性 和人 民性 , 哈姆 莱特 是 人文 主 义 者 的典 型 形

浅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浅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浅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中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作者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有效地刻画了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

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哈姆莱特这个人物的形象,本文将从哈姆莱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两个方面来探究主人公的形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哈姆莱特》作者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环境。

16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国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也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统治的繁荣期。

政治上封建贵族的势力逐渐衰落,而新贵族、资本家的势力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宗教神学强加到人们头上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桎梏已不能束缚人的思想。

这种新的文化价值不断地冲刷着中世纪貌似神圣的东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个性解放、思想活跃、精神自由、人的自然欲望宣泄妄为、进步与混乱并存的时代。

莎士比亚的创作都是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其中的悲剧作品表现的尤为突出。

[1]以《哈姆莱特》、《李尔王》、《奥塞罗》、《麦科白》四大悲剧为代表。

这也是莎士比亚创作最为辉煌的时期。

时值伊丽莎白统治末年,围绕着王权继承,封建势力跃跃欲试,与资产阶级之间关系紧张。

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于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自身的发展要求排除封建制度的重重障碍,人文主义便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当然这一武器是软弱无力的。

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时值中年莎士比亚已经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是这一形势下的产物。

要分析一个人物的形象,肯定是要把他放在客观环境中去考察。

在悲剧一开场时,莎士比亚描写的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局面。

丹麦王的突然死去,鬼魂的出现,种种现象都给人一种劫难临头的感觉。

从这一切可以看出,当时是一个乱世,也难免要发生非常变故。

我们先来看看剧中哈姆莱特所处的生活环境:中世纪的丹麦宫廷里一片混乱,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因父王突然去世,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姆莱特的中国形象简论
作者:张欢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6期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哈姆莱特在中国的形象的演变过程,发现笔者国莎学界受苏联影响,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就将其确定为“人文主义者”的形象,改革开放后,不少学者质疑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者”身份,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两派的争论至今存在却处境尴尬。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了解,笔者认为哈姆莱特富有人文性,却并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由此也得到了启示,笔者做文学研究时候要注意跳出教材思维局限,善于借助新工具并且要多关注学术争鸣,做到兼听则明。

关键词:哈姆莱特;人民性;人文主义;人文性;非人文主义者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2
《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最为成熟的悲剧作品之一,在中国与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见对此书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然而令笔者奇怪的是,不论在笔者高中还是大学接触的有关的教材中,关于哈姆莱特形象的研究却似乎总是千篇一律,“人文主义者”似乎像一块烙铁,深深地打在了哈姆莱特的身上,笔者相信,在一千个中国人心中,哈姆莱特的形象远远没有一千个之多,相反却是十分单一与僵化的。

笔者在研究这个题目时,才发现其实在中国学界,对哈姆莱特的形象研究的分歧与争论是极大的,也是在逐步发展与深入的,因此,笔者在这篇文章中试图做的就是:根据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梳理出一条哈姆莱特中国形象的变化线索,并且根据前辈们的成果,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得到的启示。

一、哈姆莱特中国形象的变化
(一)长期以来在中国具有“人民性”和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哈姆莱特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苏联在各方面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中国莎学界毫无意外的全面受到苏联莎学研究的指导与影响,尤其是阿尼克斯特的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理论。

在这个阶段,卞之琳的莎士比亚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但他的研究依然建立在全面接受苏联莎学研究的基础上,其将苏联理论直接应用于自己的研究过程,虽然在广度与深度等方面对阿尼克斯特有一定的超越,但与此同时也强化了阶级斗争的观点,强调了哈姆莱特作为人文主义战士的身份特征。

(二)新时期对哈姆莱特“人文主义思想家”身份的质疑
1978年以后,对莎士比亚的研究开始自由起来,从8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学者对这种传统观点发出质疑,1986年,高万隆发表《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思想家吗》一文,旗帜鲜明地对题目所提问题给予了否定回答。

整篇文章从哈姆莱特的封建意识、哈姆莱特的爱情、哈姆莱特的人生观、“重整乾坤”问题、哈姆莱特的悲剧性偏激及其自笔者否定性格等方面入手,对文本进行了重新的发掘与分析,推翻了之前的许多传统结论,并提出:“那种先从‘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思想家’这一既定概念出发,而后从剧本中找根据的批评,只能图解、割裂甚至歪曲原作中的艺术形象。


从丛在1989年于《河北大学学报》上发表《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一文,在驳倒传统观点的同时,也得出了一些新的成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对于哈姆莱特延宕复仇行动之原因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全新的回答: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封建王子,其天然形成的宗教宗法观念与残酷现实间的两难冲突,是造成他屡屡延宕行为的主要原因;而次要原因则是其野心与其受挫失意心理的矛盾冲突,这种结论实际上借鉴了弗洛伊德采用的用“俄底浦斯情结”来分析解释哈姆莱特行为的研究思路,但与此同时又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充分的论据。

笔者说哈姆莱特不是人文主义者,“并不意味着否定莎士比亚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也不意味着否定《哈姆莱特》一剧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


(三)是还不是,至今令人尴尬的学术争辩
令人奇怪的是,虽然不少文章的发表已充分显示出一些评论家们对传统观点的强势挑战,但它们似乎均未能引起学界广泛重视与研讨。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该问题会发现,就算到了现在,那些论证与说明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特性的文章仍然层出不穷,双方大有一种“你说你的,笔者说笔者的”的态势。

两派之间呈现的是一种观点势成水火却又缺乏论争与火花的尴尬状态。

究其原因,可能是这种情况,受到长期惯性思维的影响,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对其的巨大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些老一辈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将哈姆莱特简单定位于人文主义者的不足之处,但他们已没有能力或者精力再来纠正清理这种偏颇,从而致使这种观点影响了20多年并且至今在莎学研究、哈姆莱特研究中还大有市场。

因此尽管挑战传统观点的文章仍有少量出现,但90年代以来出版的有关高校教材、研究专著和重要工具书,几乎仍是传统观点的一统天下的现状并没有改变。

二、笔者看哈姆莱特:具有人文性的非人文主义者
在笔者看来,对于哈姆莱特是不是人文主义者的判断,不能简单地用“是”或者“不是”来判断,在这种问题上,笔者要摒弃中国传统的“非忠即奸”“非好即坏”的思想的影响,因为这是一种道德的懒惰,在学术研究中并不可取。

在笔者看来,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位具有人文性的非人文主义者。

首先,哈姆莱特是富于人文性的,关于“人文主义”的解释,李赋宁《欧洲文学史》有:“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应该有权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鼓吹仁慈、博爱,歌颂友谊和个人品德,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笔者以此来分析文本中哈姆莱特的人文性。

“笔者把笔者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至于笔者的灵魂,那是跟它自己同样永生不灭的”。

哈姆莱特并非不从人的角度出发,相反,正是对其父尊重,见到其亡魂时才会有:“是的,笔者可怜的亡魂,当记忆不曾从笔者这混乱的头脑里消失的时候,笔者全记着你的。

记着你!是的,笔者要从笔者的记忆的碑板上,拭去一切琐碎愚蠢的记录,一切书本上的格言,一切陈言套语”。

哈姆莱特对亡魂充满了尊敬与怜悯,以及他著名的对“人”的歌颂,足以看出他已有人文主义意识的存在。

“广义人文主义”的基本要素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普适性肯定,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们从哈姆莱特对于人的赞美、审慎的思维、顾虑以及对于智慧与真相的追求上都可以看出其身上浓郁的人文色彩。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哈姆莱特与奥菲莉亚的爱情中发掘其人文性,在剧本第二幕第一场奥菲利亚与波洛涅斯的对白中不难看出哈姆莱特对其的爱恋,如果丹麦王子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那么其在贵族法则的束缚下不会那般疯狂地去见他的恋人,甚至产生失雅的行为。

但另一方面,笔者又看到哈姆莱特并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道理很简单,哈姆莱特是十二世纪的丹麦王子,而欧洲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也要到十四世纪下半叶,前后相差两个世界那么多,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呢?就好比笔者看到十七、十八世纪的作品中出现马克思主义者的形象也不会相信一样,如果莎士比亚将他如此塑造,是有违艺术创作的时间法则的。

其实,如果笔者不要把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等同起来,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笔者可以将莎士比亚看成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可以认为“莎士比亚把时代精神通过其独特的艺术细胞输送给古老的故事传说,将16世纪后半叶人文主义者的灵魂转寄到哈姆莱特的身体中使之成为时代之子。

”但并不能就把莎士比亚的身份等同于哈姆莱特,他具有莎翁的“人文性”,但并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参考文献:
[1]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版。

[2]高万隆,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思想家吗?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3]从丛,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