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因何两次赴朝采访——新近发现的丁玲当年致巴金两封信解开了这一谜团

合集下载

2022高考语文热点押题素材-懂得反省的巴金

2022高考语文热点押题素材-懂得反省的巴金

2022高考语文热点押题素材-懂得反省的巴金中国伟大的作家巴金是一个明白得反省之人。

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巴金认为自己“由人变成了兽”,也被迫参与了罪责。

比如在那个专门时期,他曾经写过批判孔子的文章——《孔老二罪责的一生》。

“文革”终止后,巴金勇敢地站出来,并奔跑呼吁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

这源于他对十年“文革”的忏悔与反省,他也期望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

不仅如此,他重新拿起被剥夺了写作权益多年的笔来,开始对刚刚过去的那场浩劫进行反思,开始孜孜不倦地创作《随想录》。

巴金写《随想录》的动身点专门明确,确实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情况,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确实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比如专门感人的闻名篇章《怀念萧珊》。

他的《随想录》表现出一位老作家坦率真诚的艺术人格,正如他自己所言:“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我的写作的最高境域……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

”这确实是他的为人,一个如此真诚的人,一个坦荡荡的君子。

关键词:反省否定旧我更新自我率真剖析自我点评在“文革”刚刚终止的年代,巴老就勇于站出来并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楚的体会,最终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一场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

仅这一点就令所有国人仰望。

在那个专门时代,能有如此勇气实在是难能可贵,巴金就成为了冲锋在前的领跑者。

六尺巷的故事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吵,两家大院的宅地差不多上祖上的产业,本来确实是一笔糊涂账。

【课外阅读】巴金的“讲真话精神”

【课外阅读】巴金的“讲真话精神”

【课外阅读】巴金的“讲真话精神”巴金和冰心是20世纪中国的两位文学大师,他们的高尚人格、正直品行和真诚的态度,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赤子情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巴金和冰心是性情相投的知心好友,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也是中国文坛感人的佳话。

到北京开两会,我很自然地想起巴金和冰心,想起他们对我说过的话。

巴金和冰心都是全国政协委员,巴金还担任过好几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8年,我当了全国政协委员,第一次去北京开会,听到很多委员在会上畅抒胸臆,议论国计民生,因为都是发自肺腑的真话诤言,所以在会内会外引起一片共鸣。

因为身体不适,巴金没有来北京开会。

政协大会结束回到上海,我去看望巴金,他很有兴趣地听我谈了会上一些委员的发言。

那天,老人很高兴,脸上漾动着微笑。

以前,有人说政协委员是“花瓶”,开会有“三手”就行,见面握手,听报告拍手,表决举手。

这样的说法,巴老也听说过。

“政协委员,如果不说真话,那还有什么意思。

”巴老说,以前很多人讲假话,是因为没有说真话的环境,是因为害怕,为了保护自己。

现在,再不能这样了。

我的耳畔,至今还回响着他的声音:“大家都说真话,国家才有希望。

”1990年在北京开两会期间,我去看望冰心,在她的书房里谈了一个多小时。

冰心的书房很简朴,家里的陈设也极简单。

我们谈到了社会风气,谈到了老百姓深恶痛疾的腐败,她用忧虑的口吻议论道:“古人说,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前面一条,很多人做到了,后面一条,我看现在很多人做不到。

”临走的时候,我把自己刚出版的一本散文选送给她,我在扉页上这样写:“敬爱的冰心老师:在风雪弥漫的日子里,你的正直和诚实为我们点燃了温暖的灯。

”这些话发自我的肺腑。

她仔细看了我的题字,微笑着说:“谢谢你写得这么好。

”说罢,她站起来,走到身后的书橱前,嘴里轻声说:“我要送一本书给你。

你送我散文选,我也送一本散文给你吧。

要送一本和你给我的一样厚啊。

”说着,她从书橱中抽出一本《冰心文集》第五卷,这是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刚出版的新书。

巴金偏爱川剧 附:新发现巴金谈川剧的书信

巴金偏爱川剧 附:新发现巴金谈川剧的书信

巴金偏爱川剧附:新发现巴金谈川剧的书信
李致
【期刊名称】《四川戏剧》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 新发现一封巴金谈川剧的信,使我惊喜不已.rn我知道巴老喜欢川剧.上世纪60年代初,巴老回成都写作,我与巴老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巴老就约在川剧场.巴老与酷爱川剧的成都市市长李宗林是朋友.不少川剧演员也十分尊重巴老,与巴老
交往甚密.巴老的《成都日记》中的第一天日记,就记有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书舫、戴雪如去看望他.巴老这次在成都住了四个多月,看川剧30多场.其中最使巴老感动
的是《生死牌》.1961年1月24日,巴老在给萧珊的信上说:"上星期六我请川剧二团演了一次《生死牌》,不单是我看得流泪,沙汀也揩了几次眼睛,张老的太太一直在用手帕.川剧有些改动,但仍然激动人心."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李致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贯彻"人大"精神振兴川剧艺术--全国十届人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谈振兴川剧 [J], 伍大陈
2.深情厚意远见卓识--川剧理论界人士座谈新发现巴金谈川剧的书信 [J], 林溪
3.杜运燮与巴金、萧珊夫妇的交往——以巴金藏书和书信为线索的考察 [J], 王伟

4.川剧需要人民人民需要川剧——《振兴川剧十年川剧知识赛》发奖会侧记 [J], 周企旭
5.巴金谈全集《书信编》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岁巴金的最近十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百岁巴金的最近十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百岁巴金的最近十年坐在轮椅上的巴金不曾忘记社会上发生的每一件大事。

1999年以前,不论在上海,在杭州,在家中,在医院,他每天傍晚总是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除了把所有重版书稿费一律汇向中国现代文学馆外,他还把新写的文章的稿费积攒起来,不时捐献给灾区人民。

他一看到灾区受困,就请上海作协陆正伟送去一份并不留自己名字的捐款,他连1998年4月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杰出贡献奖”而得到的一笔巨款,也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给了灾区。

他还十分关心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他几乎每年都给“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几千元或几万元。

他继续向有关单位捐赠藏书。

1997年5月6日下午,他还破例走出家门,到上海图书馆参观举行开幕礼的新馆。

他过去已给上图捐赠过7 000册外文书籍,这次又请侄外孙李舒在家里为他整理出 4 000多本珍藏的外文图书,这些书几乎每本的扉页都有巴金的英文签名,其中有俄文版果戈理的《死魂灵》、法文版卢梭的《忏悔录》,还有一套十卷本的俄文版《托尔斯泰选集》,这些都是巴金平时爱不释手的宝贝。

这次出行,也许可以说是巴金最后一次对外单位的访问。

1998年,巴金发表了他的最后一篇抒情散文《怀念曹禺》。

这是继《怀念萧珊》之后,巴金晚年散文中的又一棵枝叶共茂的大树。

巴金坐在轮椅上,对小林苦笑着说:“我还想写一篇回忆西谛(郑振铎)的……”但是就在这一个时刻——1999年春节前几天,巴金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突然发高烧,患上肺炎,头脑昏昏沉沉。

华东医院的医师立刻把他转到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因痰塞呼吸道,不得不把气管切开。

从此,巴金再也无法说话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为防细菌感染,医院严格规定,除了家属和护理人员,谢绝一切客人前去访问,连平时至少每周都要去探访一次的胞弟李济生,也是直到三个月后,巴金险情过去重返正式病房后,才被准许前去看望巴金。

巴金见到济生,禁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但无法更明确地表达他内心的激动。

济生忙说:“你吃力,不用讲话,还是听我说吧!”济生就把这一时期几位老友经常打电话问他病情的情况告诉他,同时还把外地及海外友人来信的摘要念给他听。

我同巴金的三次会面

我同巴金的三次会面

将信将 疑 ,似 懂非懂 。这 促使我从 济南 二 中图书 室借来 很抢 手 的
巴金 的 《 、 《 、 《 家》 春》 秋》来 看 。读 后 ,我很 为书 中青年人 的
恋爱悲剧 所感 动 。但 看看 我们高 二 、高三年 级 的男 女 同学 已 自由 地谈恋 爱 ,我 又觉得 巴老 书 中所 描绘 的时代 似乎 已万劫 不复 巴 老的书给 我们青 年人 一个参 照座标 .这 就是新 旧社 会 的区别
我同巴金的三次会面
赵 元 三
《 解放 日报》 原 总编 辑
中 国 当代 文 学 泰 斗 巴金 老
人 . 于2 0 年 1 月 1 .在 上 0 5 O 7日 海 华 东 医 院 逝 世 。终 年 1 1 。 0岁
当晚我 惊 闻噩 耗 ,唏嘘 长叹 . 感慨 不 已
先 是 因 为一 个 特 殊 机会 . 后 来 由 于 工 作 关 系 .我 一 生 同 巴老 有 过 多 次 接 触 。其 中3 , 次 使 我终 生难 忘 ,刻骨 铭心 。
个 文 学青 年 ,想 写小 说 ,请 问 巴老 ,应 从 何 人 手 ,做 何 准 备 ? ” 巴老 上下 打量 了我一 下 ,平 和 地 回答 我说 :“ 年人 .要 想 弄 文 青 学 ,一 要 多读古 今 中外 文学 名著 ;二 要 多观 察社 会 生活 、矛盾 、 冲突 ,注意 各 种社 会 人 物 的形 象 、语 言 、性 格 :三要 多 动 笔 。 ” 我 还 问 了 巴老 另 一 个 问题 : “ 写 的 《 》 《 》 《 》 你 家 、 春 、 秋 、
和形 象 . 了我一 种投 身文学 与新 闻事业 的 巨大鼓舞 和后续 动力 。 给 刚做 “ 朝花 ”编辑 时 .文艺部 领导 叫我 先翻翻 1 5 年 代报 纸 90 合 订本 中 “ 朝花 ” 的版 面 我 翻到 1 5 年9 7 “ 9 6 月2 日 朝花 ” 上有

走近巴金——精选推荐

走近巴金——精选推荐

⾛近巴⾦⽂化⼤⾰命到底死了多少⼈1980年邓⼩平在回答意⼤利⼥记者法拉奇问到⽂⾰死了多少⼈时说:“永远也统计不了。

因为死的原因各种各样,中国⼜是那样⼴阔。

总之,⼈死了很多。

”⽂⾰结束后叶剑英讲话,⽂⾰整了1亿⼈,死了2千万⼈,浪费了8千亿⼈民币。

⽂⾰结束时华国锋说,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作家秦牧这样评述⽂⾰:“这真是空前的浩劫,⼏百万⼈含恨以终,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少年变成了流氓恶棍,多少书籍被付之⼀炬,多少名胜古迹横遭破坏,多少先贤坟墓被挖掉,多少罪恶假⾰命之名公开进⾏!”“⼏百万⼈含恨以终”?⽂⾰中究竟死了多少⼈?说法不⼀,⽆从确定。

正如1980年邓⼩平对意⼤利⼥记者法拉奇所说的那样:“永远也统计不了。

因为死的原因各种各样,中国⼜是那样⼴阔。

总之,⼈死了很多。

”R.J.Rummel教授的著作《⼀百年⾎淋淋的中国》说,⽂⾰中丧⽣者的数⽬⼤约为七百七⼗三万⼈。

这个数字可能偏⾼,但是应在⼆百万以上。

⽂⾰中死⼈集中于⼏个时期,⼀1966年红⾊恐怖杀⼈10万以6⽉1⽇《⼈民⽇报》发表社论《横扫⼀切⽜⿁蛇神》正式开场的⽂⾰,宗旨就是“横扫⼀切⽜⿁蛇神”。

这“横扫”,始于红卫兵对⽜⿁蛇神的抄家。

从北京开始、迅速波及全国。

抄家之多,史⽆前例。

北京市被抄家的多达11万4千多户。

上海郊区川沙县有7千8百多户⼈家被抄。

浙江嵊县,8千余户被抄。

全国被抄家的总数当接近1千万户。

伴随着抄家的,是拷打进⽽杀戮以“五类分⼦”为主的⽜⿁蛇神。

在中国⼤地上,从不曾有那么多⼈在那么短暂的时期内,死于最古⽼的刑具棍捧⽪带。

杀与⾃⼰⽆冤⽆仇的⼈是要有精神⽀柱的,⼗⼏岁的中学⽣将⽼师校长、邻居街坊拷打⾄死,靠的就是⼀册⽑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要是没有政府的⽀持,没有公安局的配合,⼗⼏岁的中学⽣组成的红卫兵不可能造成如此⼤范围的恐怖。

公安部长谢富治说:“民警要站在红卫兵这边……,把五类份⼦的情况提供给他们。

”于是各地派出所与红卫兵合作,将凡有“五类份⼦”的名单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抓⽃殴打。

优秀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巴金

优秀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巴金

优秀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巴金巴金常说自己是五四的儿子。

《新青年》是他最热爱的刊物。

少年巴金曾怀着一颗战栗求助的心写信给《新青年》的编者陈独秀,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写信。

最终,他没能等来回信,这是他少年时的一个挫折。

1928年8月,巴金在法国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第一次使用了巴金这个名字。

他在拉封丹中学的中国同学巴恩波不久前投水自杀,为纪念他采用了巴字,而金字,是因为他刚译完克鲁泡特金的著作。

这就是巴金笔名的由来。

1931年,《家》最初在《时报》上连载时以激流为题,书名、作者都被套了红,版面上还用突出大字介绍作者是新文坛巨子。

可是小说刊出的第二天,巴金就接到了大哥李尧枚服毒自杀的噩耗,这促使他重新调整了小说的构思大哥成为小说的主角,高觉新的原型。

巴金时常收到青年读者的来信。

1936年起他通过通信结识了一位叫陈蕴珍的女学生。

她在电影院里遇到过巴金,令她不解的是巴金竟然戴着黑眼镜看电影。

一直不肯谈恋爱的巴金终于被这个纯洁热情的女孩子打动了他们谈了8年恋爱,陈蕴珍后来成为巴金一生挚爱的妻子,她的笔名萧珊更为人熟知。

1949年7月,巴金到北平参加中国文协成立大会。

闲时去旧书店淘书,他买了一本名为《人生》的小书,署名巴金作,是上海励志书社出版的。

巴金在扉页上顺手写了几个字:原作者不知为何许人。

我写不出这样的作品,书商真可恨!1952年,巴金作为赴朝创作组组长来到抗美援朝前线。

巴金在前线备受关照,他觉得盛情难却同时又非常不安。

领导机关常送来烟、白糖、奶粉等物品,他借口感冒没好索性戒烟。

巴金这一时期的小说《团圆》被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

文革开始了,抄家。

巴金家有一只小狗包弟,是全家的宠儿。

街道上的孩子常来打门叫喊着要杀狗。

巴金夫妇无计可施,只好把小狗送给医院做实验用了。

对所有的批判、虐待和侮辱,巴金总是默默忍受。

有难友问他怎么看待这一切,他说:我相信历史!1981年,有记者访问巴金,看见到处都摊着书,老人正忙着整理。

巴金与卞之琳不曾忘记的“十年之约”

巴金与卞之琳不曾忘记的“十年之约”

19走进现代文学馆一句和徐延寿《人日剪彩》“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来比较的,这个不太恰当。

徐延寿的诗句是写女孩拿着自己裁剪(“剪彩”大概是一种唐代的手艺吧)出的荷花到夫婿面前去夸耀自己的手艺的情形,这里却不是这样的。

读整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个“越女”多少有点心事重重。

最后一句诗放在整首诗里,完整地理解,意思就很不寻常了。

前面的诗句是为这个最后一句的出现做了许多“准备动作”的。

以桂树为舟,桂枝为桨,能与之相配的一定是一个很美丽的姑娘,可是采莲花的时候这个美美的小姐姐似乎并没有被眼前的莲花吸引,也不是在莲花丛中与女伴调笑,而是眺望着远方,感受那辽阔的水面时愣愣出神,这完全是一个有心事的女孩子模样。

下一句就有些费解◆慕津锋1994年5月6日,美丽的西子湖畔,巴金先生在《巴金全集》第二十四卷扉页上写下了《西湖之梦——写给端端》一文。

在文中,巴老向外孙女端端讲起了一个“十年之约”的往事。

想说的话很多,我只再说一件事。

1937年我来西湖不止一次,两次,大概在第三次,卞之琳和师陀两位去天目山,我送他们到杭州。

我回上海的前一天,我们三个人在杭州天香楼了,“摘取芙蓉花”,自然不难理解,关键是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莫摘芙蓉叶”呢?关于不摘芙蓉叶,晚唐的郑谷有一首诗“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这是明确提到不摘荷叶的,原因是,荷叶是鸳鸯的保护伞。

另外李贺的“芙蓉叶落秋鸾离”似乎从反面证明了这个想法。

这个姑娘为什么对于芙蓉叶那么怜惜,关键是怜惜芙蓉叶下的鸳鸯。

如果这个判断不错的话,那么这个姑娘的心事自然约略可以看明白一点——在夫婿面前夸耀自己的颜色,恐怕不单单是矜夸,更多可能是希望夫婿珍惜眼前人吧。

所以说,一首诗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诗句是在诗境里才获得意义的,这是品读诗歌时一定要注意的。

吃饭,大家谈得很高兴,我就讲了过去在日本报上看到的故事。

两个好友被迫分开,临行相约十年后某日某时在一个地方会见。

名人故事 巴金的两件轶事 小学生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 巴金的两件轶事 小学生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巴金的两件轶事小学生作文大全近得姜德明先生题赠的他的一本新书《与巴金闲谈》(文汇出版社xx年7月版),为巴金研究会的《巴金研究丛书(甲编)》之一,限印1000册,德明先生是散文高手,所记的又是他同巴老的闲谈,其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之高,自不待言。

巴金致姜德明的信中也有许多意味深长的,给我留下甚深印象的有两件:其一,巴老的《十年一梦》在姜先生主持其事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后,他在1987年2月25日的信中说:“稿费请代捐赠文学馆,麻烦你了,谢谢。

文学馆的建立你也出了力。

你一定快乐它的开展。

”而稍后他想再要十本送人,又于9月17日的信中特别提出,该书“倘使未售尽,我还想买十册。

购书费,得到寄书通知后即汇上。

请费心代办。

”其二,1990年秋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将率团访华,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当年早些时候出版了井上靖所著小说《孔子》一书的中译本,当即寄给巴老一本;后来得知井上靖要在10月下旬到来看望巴金,病中的巴老决定要抓紧读他这本书,但不知藏在书堆的哪一局部,找不到了,于是托人再弄一本,姜先生又赶紧给他寄一本去,《孔子》早收到了,谢谢。

没有回信,只是由于病的干扰……不能,也不便。

更可怕的是力。

当初托褚钰泉代购《孔子》,是因为听说作者十月下旬要来看我。

几年前我在东京同井上对谈,曾说他的小说出版,我要认真地拜读。

我不愿失信,所以着急起来……收到您寄的书,我带到杭州读了一遍,回到上海就听说井上取消了这次,接着又意外地发现了另一本《孔子》,连忙写信向您表示谢意。

请原谅我的健忘。

1987年巴老八十四岁,1990年那么是八十七岁。

他老人家的身体无可防止地衰老下去,而却同时代一样充满激情,而且容易着急。

像这样生动有味的细节,很可以补入现在已经编撰得相当细密的巴金年谱里去。

少女与巴金持续通信56载的故事

少女与巴金持续通信56载的故事

少女与巴金持续通信56载的故事作者:石湾来源:《新天地》2015年第10期五四运动的爆发使1919年成了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以翻译世界名著《呼啸山庄》而成名的杨苡先生恰好生于这一年,今年是她的第8个本命年,整96岁。

杨苡先生是我的师母,我每次去探望她,话题总离不开她一生最敬仰的巴金先生。

她从17岁开始与巴金先生通信,直至1992年,经历了战乱和“文革”,她保留下来的巴金给她的亲笔信,仍有67封之多。

这是她此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妹妹”与“大朋友”的友谊杨苡先生原名静如,出生于天津日租界花园街(今山东路)8号的大公馆内,其父杨毓璋(1872~1920)曾是天津中国银行行长。

一二·九运动爆发时,由于封建家庭的桎梏,她无法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救亡运动中。

为此,她十分苦闷,就悄悄地开始给当时中学生最崇敬的巴金先生写信。

这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家庭酷似巴金的家,而她却不能像《家》中的觉慧那样冲出那个被她称作“金丝笼”的家庭!她在信中,向巴金先生倾吐了她所有的苦闷,并且向他描述了自己的每一个梦。

巴金每次都及时给她回信,给她以鼓励,叫她相信未来,说未来是美丽的。

当时,巴金的三哥李尧林(即李林)正在天津南开中学任教。

巴金两次写信给杨苡,催促她不要怕见生人,鼓励她去见他的三哥。

1938年农历年三十晚上,她收到了李尧林给她的第一封信,过了正月十五,她就鼓起勇气去见了李尧林,这是她第一次与一位既不是他哥或堂哥、也不是她学校老师的大男人说话。

自此以后,她把李尧林当作了“大朋友”,而李尧林则把他当做了“小妹妹”,除常在一起听唱片、看电影、遛弯外,还不断有书信往来,彼此相处得非常愉快、美好的几个月,结下了永恒的友情。

在与李尧林交往的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她收到他40封信,而她给他的信,则远超过了40封。

令她感到,那是一生中度过的最难忘的几个月!她把这些情况,都写信告诉了远在上海的巴金先生。

1938年7月,她终于离开了天津,去昆明西南联大读书,那正是卢沟桥事变一周年。

巴金的故事

巴金的故事

巴金的故事: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1954年,徐钤由部队转业来到上海文联,在对外友协,负责作家、音乐家的联络工作。

今天,徐钤两鬓染白,早已离休。

然而,每星期他总有几天,从远离市中心的莘庄,坐上地铁和公交车,花去一个多小时的时辰,来到医院,探望巴金先生,顺便为巴金处理一些事情。

这一生,徐钤接触过许许多多文化名人,惟有对巴金的感情最深。

他是在一些细小事情上感受巴金的。

一个从不揩公家油的厚道人,这是徐钤对巴金的深刻印象之一。

二楼,巴金书房,北墙处有一尊褐色巴金铜像。

这是50年代中期苏联雕塑家谢里汉诺夫雕铸的。

徐钤清楚地记得这一幕幕。

那会儿,谢里汉诺夫同时为上海好几位文化名人塑像。

按中苏两国的协议,谢里汉诺夫在沪的吃、住等费用,由上海方面一次付清。

因此,他在为文化人塑像期间的用餐,由自己解决。

那一天,轮到巴金了。

从小见到拍照就躲,不喜欢出头露面的巴金,“乖乖”地当了回“模特”。

在巴金的不自在中,时间流过去了,到了中午时分。

谢里汉诺夫在收拾着工具,巴金问道:“中午是休息,还是继续做?”谢说:“都可以。

由你定。

”巴金关切地问道:“你中午干什么?”谢里汉诺夫答道:“我带了面包,吃一点就可以了。

”巴金听后,十分不安,说道:“我也要吃饭,我请你,一起去吃吧。

”这样,巴金的塑像雕了3天,巴金请谢里汉诺夫吃了3天的饭。

徐钤说:“巴金就是这样一个厚道的人,总想着别人。

”那会儿,在外事方面,一般送外宾的礼品,都是由公家买的。

甚至,一些头儿或名人,在家里接待客人,连茶水、点心,都是由公家买好后送了去的。

只有巴金从不这样,所有接待外宾的费用,都是掏自己的腰包。

通常,礼品都由夫人萧珊买,会面结束时,拿出来送客人。

巴金的这一“习惯”,保持到今天,反映在方方面面。

1960年,巴金回到故乡成都,四川歌舞团正在上演《刘三姐》。

一天,巴金请沙汀代买8张票,请大家看戏。

有关方面知道了,决定送票给巴金。

巴金坚决不要,说道:“我请人看戏,必须自己花钱。

给巴金的一封信读后感

给巴金的一封信读后感

给巴金的一封信读后感巴金是一位知名的作家,一生写下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其中,知名的有:《家》,《春》,《秋》等。

我虽没有读过他的名着,但是在我读了他的一封信之后,我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

巴金在信中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从这里体会到了他对祖国那深深的爱,他用自己的笔和敌人做战,他用笔来帮助祖国同胞。

他是我国的一名爱国作家。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隐藏了爱,提醒了中国某些XXX*现象,提倡了对穷苦人民的帮助。

他还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爱,的同情,的精力,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我成认,一个人活着,就一定要对国家作奉献,这样人活着才有意义,这个奉献不一定很大,但只要尽你所能,哪怕是使城市的一角干净或是为城市种一棵树,使我们的生命开花结果,这一行不仅给人带来的清凉,绿化了城市,自己心里也充满了一丝自豪。

既然我们能做这么多,何必浪费自已的精力和时间。

你生为一朵花,为和不向蜜蜂们开放,让自己结果,又让蜜蜂们尝到了那甘甜的蜜,不要变得那么自私,浪费了自己的资源。

巴金对我们的期望很深,他希望我们能珍惜自己的生命,让它们开花结果,21世界的同伴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完成前辈的希望吧!巴金在信中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从这里体会到了他对祖国那深深的爱,他用自己的笔和敌人做战,他用笔来帮助祖国同胞。

他是我国的一名爱国作家。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隐藏了爱,提醒了中国某些腐-败现象,提倡了对穷苦人民的帮助。

他还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我成认,一个人活着,就一定要对国家作奉献,这样人活着才有意义,这个奉献不一定很大,但只要尽你所能,哪怕是使城市的一角干净或是为城市种一棵树,使我们的生命开花结果,这一行不仅给人带来的清凉,绿化了城市,自己心里也充满了一丝自豪。

巴金的事迹简介

巴金的事迹简介

巴金的事迹简介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

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巴金的事迹简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巴金人物轶事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

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

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

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

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

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

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

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

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

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

”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

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巴金虽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经常被人误解来源,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

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

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

难忘第一次和巴金见面

难忘第一次和巴金见面

难忘第一次和巴金见面作者:张斤夫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4年第10期壹我第一次见到巴金是1978年2月15日。

那时,我在东海舰队文工团任创作员。

1978年春节过后不久,舰队文化部在上海水电路舰队司令部小会议室召开创作会议。

这是粉碎“四人帮”后,舰队召开的第一次创作会议,部队从上到下都很重视。

参加对象,除舰队文化部、文工团创作人员之外,还有舰队各基地、水警区的文化干部。

会议召开之前,传出消息,著名作家巴金将来给我们作报告。

一听说巴金要来,大家都非常激动,尽管天气很冷,纷纷表示要求参加。

但或许正是因为巴金要来的原故吧,会议对参加的人数、时间、着装、气氛等要求很严格。

通知书上特别注明:“二月十五日(星期一)上午九时整开会,务必准时到达。

”文工团就在司令部大院旁边,通知书上要求九点整到达,为了找个离主席台较近的位子,看巴金看得更清楚一些,八点钟,我就来到司令部大院,先到军人服务社买了一本塑料封面烫金的笔记本,准备将巴金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我八点二十九分到了会场。

没想到,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到一个位子坐下。

离开会时间还有半小时。

主席台上,文化部长程景山和副部长李无言,正襟危坐在上面。

他们的中间,留着一个空位,空位前面,摆放着一束鲜花。

很显然,是留给巴金的。

会场的气氛十分严肃,虽然大家心里都急切地等待着巴金的到来,不时看看自己的手表,但没有一个人说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九点钟到了,两位部长站起来,走到会场门外的柏油小路上,准备迎接客人。

全体与会者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场外。

然而,巴金没有来。

一直等到九点半,九点五十分,还不见巴金先生的影子!大家不禁纷纷议论起来,猜想巴金迟迟没来的原因。

有的说,天这么冷,交通又不方便,晚来一会儿很正常;有的说,等了这么长时间还不见人影儿,说不定巴金不会来了。

个别同志甚至小声发牢骚,大作家嘛,搭搭架子,情有可原……正当我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巴金乘坐的汽车突然出现在会场门口。

211060640_巴金先生的一次生气

211060640_巴金先生的一次生气

602023年 4月 总期数911聚宝盆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秋天,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巴金先生荣誉博士学位,并邀请他到香港参加授勋活动。

巴金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朴兰英是韩国研究生,当时正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早在韩国高丽大学读书时,她就开始研究巴金,对巴金特别崇拜。

因此,当她得知巴金到了中文大学以后,心中激动万分。

她多么想与自己崇拜的作家见上一面,然后聊聊天啊!于是有一天,朴兰英鼓起勇气来到巴金所住的大学宾馆,可由于性格内向,她还是不敢直接敲门,只是在院子里徘徊。

陪同巴金去香港的作家陈丹晨看见了她,就主动打招呼询问,才了解生就来求见巴金。

工作人员连忙上前挡架,并说了几句抱怨的话,让这四个留学生在外面等一会儿。

巴金听见了,脸上立即露出不高兴的神态,他从客厅里急急地走了出来,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是我约他们来的!是我约他们来的!”随后亲自把四名留学生引进客厅,坐下就交流起来。

陈丹晨先生惦记着巴金还没有吃早饭的事儿,就对巴金说:“您先吃饭,请他们等一会儿。

”可巴金却固执地说:“我不想吃!”见此情形,几位留学生也尴尬不已,他们连忙对巴金说:“您先吃饭吧!我们等一会儿。

”可巴金仍然不同意。

陈丹晨便又对巴金说:“我先陪他们谈谈,您吃完了,再和更要讲信用,不仅一定要做到,还要做好。

”交际哲理: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说:“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

”巴金先生对待来访的客人,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都给予同样的尊重。

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博大情怀和慈爱之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的处世态度。

点滴小事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展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与人交往中,我们也正是通过这些点滴小事,去评价他人,同样,他人也会通过一些点滴小事来评价我们的行为,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做到诚信待人。

交际箴言:真正的礼貌就是克己,就是千方百计地使周围的人都像自己一样平心静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动怒与消息
《 金研究) 0 年第 1 巴 )信解开了这一谜团
新 华社 上 海 2 o 0 5年 6月 9日电 ( 记
第二封信 写于这年 的 5 1 月 1日。这
者 赵兰英 )两次赴朝采访 ,是 巴金先生
时, 巴金已经赴朝。丁玲信的主要 内容是 : “ 你的文章很有感情 ,在国内有不少反映 , 大家都说作 家应该到生活中去 ,有些人则 对你很羡慕 。祝你胜利……关于你们在前 方供 给的问题 , 衣服等 , 已与陈沂 、 白 我 刘 羽同志商量 ,现决 由刘到前方后与前方 同 志商量……这次你们走 , 后方是寄予很大
在秋 日的阳光下 , 江南文学馆还迎来 了浙江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
恒, 世代在西湖边受人敬仰了。
( 自《 艺报 》 转 文 2o 0 5年 1 1月 2 9日, 作者 系《 艺报》 者 ) 文 记
大学 和杭 州光明中学等几所学校 的学生
( 上接 4 4页) 以锻炼一下 , 自己改造也有 对 帮助。” 因此 , 可以说因了主观与客观的两
的这两封信 , 巴金子女在一 次整理资料 是
时发现的。同时发现的还有张兆和、 曹禺、
上留有灿烂一页。回国后创作 的《 李大海》 《 团圆》 等小说 , 同样也感动 了千千万万读
张光年 、 康濯等人致巴金的信。它们一并 被收入 由文汇 出版社 出版 的 《 生命 的开
花——巴金研究集刊卷一》 一书。 ( 自《 转 文汇报)05 6月 1 20 年 0日)
信中 “ 这种思想也 同乔木同志所给我们 的
指示是一样的”说的便是这一背景。在此 , 以前 , 应该说 巴金是一位 自由作家和出版 家。 新中国成立 , 巴金一方面有许多不适应
的地方 , 方 面又 急迫 地想 “ 造思想 ”融 一 改 ,
鲁莽地把你 的名字列在调集作 家的名单 之内 , 这种希望和鲁莽我 以为可 以得 到你 的谅解的。你是否能设法来满足我们的希
《 金研究)06 巴 20 年第 1 期
们, 他们在 良好的文学氛围中, 聆听了陈思 和、 李辉“ 走近 巴金” 的文学讲座。之后 , 学 生们把事先带来 的玫瑰花放在 了巴金亭 内
刻着曹禺对 巴金的赞誉——你是光 , 是 你 热, 你是二十世纪的 良心 。石碑上方是巴 金的手模 。前来参观 的人们纷纷把 自己的
者 。据《 团圆》 改编的电影 《 英雄儿女》 至 ,
望 呢?祝新 年好 。”

人新生活 。他在赴朝前给妻子萧珊的信中
写道 :我 想还是 去朝 鲜好 , ( “ 可 下转 4 8页)
4 一 4
维普资讯
动态 与消 息
这些金子般的话语 , 体悟着巴金 的精神世 界, 是一种心灵洗涤。亭 内石碑 的正面镌
络 的人 ,能先 写些短篇来 是非常欢迎 的

… …
据巴金研究者周立民考证 ,丁玲其 时 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 、 副主席, 《 文艺报》主编。15 年 l 月 2 91 1 4
E,胡乔木在北京文艺界整风学习动员大 t
会上 , 有一个题为“ 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改 造思想” 的演讲 。 胡乔木认为当前文艺界资
手放在 巴金的手模上 ,与 巴金亲切相握 。
的石碑上 , 以表景仰 , 用这种方式与这位伟
大的文学先驱做 了一次难忘的交流。在巴
金亭 , 大学生们很 自豪地对记者说 , 西湖边 因此有了以纪念巴金为内容的新的人文景
观, 从此 , 巴金的英 魂与西湖共 同进入永
大家深有感触地说, 虽然只是石膏做的手 模, 但是仿佛也能感受到这位世纪文学老 人手中传递出的温暖。
身为 “ 中国文 联朝鲜战地 访问 团团
长” ,巴金第一次入朝是在 15 年 3 92 月至 l 月 ,第二次是 15 年 8 0 93 月至 15 94年 1
月。在朝鲜 , 巴金撰写了大量的战地通讯 。
他 的《 我们会见 了彭德怀司令员》 入选《 建
国 5 年百篇优秀通讯选 》在 中国新闻史 0 ,
产阶级、 小资产 阶级思想严重 , 因此 , 首要 任务是进行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丁玲
有所不够 , 但却是有热情 的, 和感人的 , 我 以为你如果能获得些新生活 , 对群众 的感
情有些新体会 , 那是可以写 出新鲜的作品
来的 ,这是我们今天人 民和 国家所需要
的。因此我极希望你能抽出一段时间来 , 如果不能去朝鲜 , 则去工厂也可 。因此我
希望的。 望你转告一些你可 以遇见的, 或联
生命旅程中重要一站 。当年 , 巴金因何赴 朝 ?新近在沪 出版的《 生命 的开 花——巴 金研究集刊卷一》其 中首次发表的“ , 丁玲 致 巴金信”解开了这一历史之谜 。 , 丁玲 的信有两封 。第一封 写于 15 92
年 1 7E。全文如下 :巴金 同志 : 月 t “ 这封

周立民认为 , 两次入朝是 巴金后半生
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是一个 自由作家与
个新政权相互磨合 、 相互协调的一个重
种要求 , 巴金 的生命旅程中有 了这两次赴
朝的经历。

要 标志 , 具体 到 巴金个人而言 , 两次入 朝 使得他 的生活方式 、 写作方式发生 了彻底 改变。丁玲致 巴金的这两封信 , 巴金思 对 想研究乃至对于研究 中国知识分子是 如 何进入新时代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丁玲
信要写要写地拖了许久 了。我 自 从整风以 来就想着 怎样 能抽出一批 能创作 的 同志
去进行生活与创作。这种思想也同乔木 同 志所给我们的指示是一样的。现在准备调 集一批人去朝鲜 、 工厂。曹 禺也尽力把他 拖出行政的岗位 , 艾芜也是这样。同时我 也希望你能摆脱 一些事务工作 而专致力 于创作 。你过去的作品 , 虽说在思想 上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