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德村第一书记张尚宁的驻村日志
扶贫攻坚在“路”上
脱贫攻坚进行时·驻村日记T今天早上,几辆大挂车不约而同来村里收粮。
村民们拉着自家的水稻来到指定地点,上地秤称重、装上大挂车,然后喜滋滋地把卖粮款揣进兜儿。
看到村民们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想着大伙儿都能过上一个开心的春节,驻村队员们的干劲更加高涨。
贫困户苗成彬拿着卖粮款笑呵呵地走过来,抓住我的手说:“丁队长,打心眼里感谢驻村工作队呀!要不是你们张罗修好了田间路,我们不知道还得花多少冤枉钱。
”苗成彬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了修筑田间路时的情景。
驻村工作伊始,我和工作队队员便达成共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要求,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于是,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村民就成了我们每天的“规定动作”。
因为新民村的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了解农户的水稻种植相关情况便成为工作队关注的重点。
走访期间,异常难行的田间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位于村西南角一条3000余米的田间路,因为翻浆严重,路上的土坑最大的几乎有半米深,小型农用车根本进不去,坑洼不平的田间路成了村民们多年来的一个“心病”。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倒还可以克服,最令村民闹心的是春种、秋收期间难以下地,劳动工具需要肩扛人抬,大大增加了种田成本,严重制约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驻村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为了解决村民的闹心事,我们与村干部一起商量解决田间路的问题。
此后,实地调研、反复测算,打报告、提申请,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最终争取到30万元专项资金。
修筑田间路,解决了近百户村民的种地难题,降低了村民的生产成本和风险,使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望着修整一新的田间路,一位村民开心地说:“今后种地方便了,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压力,能有更多时间去打工、侍弄小菜园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和队员们团结一心、积极行动,上争政策、下聚民意,两年间争取资金70万元,修好3条4米宽的田间路,共计9000余延长米,而且没让村里拿匹配资金,减轻了村里的资金压力。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六篇篇一今年的1月28日,我和往常一样在前往大南沟驻村工作队驻地之前,到卓资山镇观音庙移民楼对所包扶的贫困户兰贵荣家进行了例行走访,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了,每去一次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一进家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环顾家里家外干净整洁,兰贵荣妻子牛利英与婆婆及儿子围坐在茶几前正在挑拣豆芽,我坐在老人跟前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询问老人楼房好不好,老人满脸高兴地说:“真好!”说起动员老人到移民楼居住,真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兰贵荣一家是20xx年易地搬迁户,他们一家三口人20xx年5月已经搬迁到新楼房居住了,旧房就剩下80多岁的老母亲一人居住,我们驻村工作队一次一次地登门做工作,老人就是不愿意去楼房居住,她总说,“自己岁数大了,活一天算一天,现在还能自理。
”我们知道这是老人的传统思想在做怪,于是我们通过做老人子女的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合力,终于把这件事情办成了。
兰贵荣家属于特殊家庭,妻子双眼残疾,儿子受母亲遗传双眼视力高度近视看书学习得靠放大镜,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只靠兰贵荣一人种地收入,虽然有低保、残疾人补贴、及各项保障措施,但对于今后及将来,光有这些远远摆脱不了贫困,20xx年搬迁到卓镇后,兰贵荣先后在苏宁电器和各个工地打工,冬天缝足球每月固定收入能够达到3000元左右,孩子能够就近在大庆街小学上学接受好的教育,我相信他们家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篇二近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村里好几户的羊和狗都莫名其妙的丢失。
村民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我们驻村工作队的高度重视。
为了防止村民财产丢失,我们决定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教育,共同做好防范工作,提升村民安全意识。
上午10时20分,当我和镇干部王登云刚从西队村民杨五元家宣传政策出来后,在俎千岁家门前发现3名可疑人员正在疑似盗窃。
随即,我准备上前询问,3名可疑人员见我朝他们走来,突然驾车逃跑。
随后,我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让王登云通知大东营村党支部并发动现场群众对可疑人员进行拦堵。
驻村民情工作日志
驻村民情工作日志驻村民情工作日志驻村干部吴中和从202—年3月10日,我被黑獭乡党委政府下排到**村,为驻村干部负责人以来,按照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全面启动后。
驻村干部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工作重点,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铺筑群众致富路,在**村这片土地上谱写同步小康“中国梦”。
“农民心中自有一杠秤。
你离他越近,他就跟你越亲。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
党员干部能脱脚,农民群众敢下河。
在农村,驻村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老百姓是牢记在心的!”这是衬村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日记中的一个缩影。
驻村以来,组织的驻村干部,村干部“进村入万户”活动已蓬勃开展。
为了实现“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五个进农家”,使驻村工作队真正成为农村政策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和为民办实事工作队,要求驻村工作队员们记好民情日记,日记要简单明白,内容齐全,贴近群众,便于整改问题,锻炼干部,促进工作。
民情日记主要做到“五个必记”:“政策记录”内容为党的惠农政策、农业科学知识、农村用电安全知识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等;“基本情况记录”内容为农户家庭人口情况、土地种植情况、子女教育及安全情况、家庭收入来源情况、外出务工情况;“辅助情况记录”内容为农户灶厨情况、住房条件、环境卫生、饮水安全以及电器使用情况;“座谈过程记录”内容为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春耕备耕、村组干部作风、便民服务以及村务公开、农民对上级的意见和建议;“办实事记录” 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情况等。
民情日记,记出了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所喜,写满了干部与群众的无限感情,记载了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心声。
也刻录了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可喜成果。
3月21日,驻村干部吴中和,罗林,村支书袁凤昌,**村沿江组村民:田永周,田永强等十一人,到野头沟的岩上现场查看山林火灾,烧断沿江组人畜饮水的进水管,使沿江组无法正常饮水。
我们翻山越岭,由于草木被烧,攀登时无借力之物,靠从人梯向上爬行,到现场只有五人,胶皮水管两处被烧断,烧坏水管总长度约十四米,为了解决群众饮水燃眉之急,我建议在场群众代表,首先处理好被烧断的两处水管,问他们买物质加人工需要多少钱,他们说最低都要三百元,我当场就拿了三百元,叫他们笫二天就安排人妥善处理。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精心准备积极迎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精心准备积极迎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精心准备积极迎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8年7月11日星期六小雨昨天晚上七点半接到镇驻村办紧急通知,今天旗委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要对旗相关部门和各苏木乡镇的扶贫成效进行评估。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驻村工作队既紧张又期待,紧张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完善,期待是因为我们驻村工作队没明没夜的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辛苦,很想检验一下我们的工作到底做的扎不扎实,还有那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为此,我们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放弃周末休息,也不记得是第几个没有休息的周末了,从昨天接到通知,就开始对近期所做的工作进一步完善。
新发下来的明白卡还有五十来户没有填上去,我们驻村工作队与扶贫协理员共同加班,力争连夜完工。
然后我把村档案又重翻了一遍,包括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户申请表、村民大会评议记录、评议结果、行政村表决会议记录、贫困户初选名单公示、贫困户确认报告、贫困户审核确认情况公示及相关影视资料等又重新捋了一遍,只到确认无误后才松了一口气。
又对近期工作回顾了一下,写了份总结,以备检查组了解情况时汇报工作。
还有就是群众满意度,说句实话,驻村以来,我们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真心帮扶,也做了很多工作。
特别是我们走访农户,了解实情,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应该问题不大。
检查组终于来了,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气氛很紧张,检查组和我们的交流不多,一是让提供村级档案,二是提供常住户花名,这些都有,我们都照办。
然后对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宿舍、厨房、办公场所以及工作台账、民情日记、驻村工作计划、村发展规划等一一拍照登记。
接下来就是入户调查,这也是检查的重点,每一户都问半个小时左右,问的很细。
入户调查整整走访了一天。
晚上结束的时候,我问调查组我们的工作做的怎么样,她们说,没啥大问题,你们这的村民满意度挺高的。
听到这句话我们的心踏实了一半,感觉我们付出再多也值,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6篇_日记作文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6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篇一“章书记,来村里有一年多了吧!像你这样的好干部一直驻村该有多好啊!”村党支部书记杜国华拍打了一下我的肩膀说。
听着杜书记这句朴实的玩笑话,回想起一年来的驻村帮扶工作,燕山营村的贫困群众已全部脱贫,心里倍感欣慰。
今天,与村干部走访村里的脱贫群众,了解他们脱贫后的生活情况。
村民贺喜占因患直肠癌,妻子无业,家庭生活贫困,20xx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来到贫困群众贺喜占的家里,他很欣慰的告诉我们,“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也感谢章书记的帮助,为妻子争取了保洁员的岗位,为我们夫妻俩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减免了医疗保险,为儿媳联系了工作,还送来了基础母羊;现在妻子每月能领1600元,儿媳每月能领1200元,母羊也产崽了,看病也少花钱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解决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让贫困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是我们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目标,为使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挣钱。
我多次协调,为8户贫困群众争取了保洁员岗位,积极与民政部门对接,为7户贫困群众办理了低保,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扶贫扶到根上,才是长久之计,扶贫就是要让贫困群众有钱赚、有房住,贫困学子有书念。
为贯彻产业扶贫政策,依托百企联百村行动,我积极协调2家社会企业签订入股协议,每户贫困群众每年能分红2500元。
为解除“寒门学子”的后顾之忧,我联系县教育局为2名贫困户子女争取了教育扶贫资金。
同时,我联系县住建局为2户贫困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走访逐一了解了脱贫群众现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要自身勤劳奋进,坚强面对生活,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二上午8点,我再次来到贫困户侯连贵家,今天侯连贵妻子陈秀娟终于可以办身份证了。
侯连贵妻子陈秀娟20多年前从四川来到碌碡坪正排子村,患轻度智障,想不起来自己老家在哪儿,一直没有户口。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
【导语】榜样是一道光,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温暖是一阵风,抚平了我们不安的心。
基层党员干部应坚持践行为民情怀,遍访民情民意,记录感人故事,发掘身边榜样,并能想民所想、忧民所忧、解民所需,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写好自己的“民情日记”。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欢迎大家阅读。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篇一今天事情比较多。
上午,在李丹纪和王德海同志陪同下,围着村子转了一圈,看了看村四周的村容村貌,重点看了看胶河拦水工程的周围土地。
然后,又到邻村——盛家庄村走访调研,与该村书记赵爱宝及部分班子成员交流学习工作经验。
走访发现,该村两委组织班子建设方面值得学习,主要原因是该村书记多年一直在岗位上工作,领导带头能力较强,得到了大多数群众认可。
下午,走访了村民李丹孝家。
李丹孝58岁,是当前村计生主任李俊的父亲,也是多年年的老支部书记,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建议。
他说,农村经济要发展,村集体必须要有收入,集体有了钱,才能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才能更得到群众认可。
针对逄家沟发展村集体收入方面,他提出了两条思路。
一是发展养猪业。
按照他测算,如果建立一个养200头猪规模的饲养厂,第一年投资大约20万,一年可为村集体贡献纯收入8万元,三年左右时间收回投资后,以后每年盈余都可作为集体资产。
第二是发展美国鸭的养殖,这是一条比较新颖的饲养科目,投资小回报大,但是他对具体养殖说不清楚,还需下一步择机咨询相关专家做出客观判断。
晚上,邀请了4名村名代表和10名班子成员召开了一次村民意见征求会。
会上各位代表和班子成员都一一发言,站在一名普通村民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
最终大家意见比较统一。
今年当务之急,是要办理路面硬化、自来水和土地调整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难度很大,矛盾焦点多,需要群策群力。
散会后,我又商同丹纪书记马上召集召开了全体班子成员第一次会议。
重点讨论今晚意见征求会的情况,讨论班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志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志
第一书记:李某某。
日期:2020年6月7日。
今天,我先向居民发放了政府提供的防疫物资,以期确保他们有足够
的保护措施。
其次,我参观了村内一些关键建设项目,如排水系统、公路
和农田灌溉,并检查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此外,我还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听取了整个村庄的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发挥村庄的作用提出了改进建议。
最后,为了稳妥起见,我深入了解了村里防疫情况,检查了村里防疫物资
的储备情况,了解了村里健康人员有没有出现过发热、乏力等症状,做好
抗疫防控工作。
今天的工作充实而有意义,我将在村里继续努力,确保村里的安全和
防疫工作落实到位。
民情日记,简短
【 - 话题作文】第一篇、民情日记民情日记,简短民情日记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晴今天一大早,我们部机关一行9人来到**村,这既是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以来的一次集中走村入户访民情活动,又是对部机关干部的一次农村社会实践教育。
同事们兴趣盎然,一路都谈论着农村这些年的新变化,探讨着怎么与村民交心谈话、开展调查等。
我也算是个“老驻村”了,就在车上给大家简要介绍了下**村的基本情况:全村6个村民小组、230户、村民1009人,面积2070亩,党员30人,村干部3人。
到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简短交流后,同事们就按照**部长安排分成了6个工作小组,带上调查问卷和“惠农”宣传资料,分别由一名村干部(或村务协管员)领着或摩托车代步、或徒步开始了入户调查。
今天的三坪之行,我共走访了4组的29户村民,或在家中细聊,或在田埂驻足,时间长短不一,对农村又有了新了解,也有几点新感受。
4月10日星期二晴今天去沙坪村六组走访,给我映像最深的是张成贵家的情况。
张成贵家在半坡上,住的地方高且道路崎岖难行,从沟口进去,步行约50分钟。
张成贵今年52岁,全家4口人,妻子47岁、儿子28岁,女儿已出嫁,居住在4间土木结构的平房里。
家里现在有旱地5亩、3亩魔芋地以及一些山茱萸等经济林地,以务农为主。
我们走访时,只有他妻子一人在家,他妻子见人有些胆怯,往往问三句话,才回答一句,从房里拿了一包烟,好半天用手撕不开香烟外边的透明包装塑料纸。
经过耐心询问,她说自己患有脑梗塞和颈椎病,不但需常年服药,病情严重时还要到镇卫生所输液、到佛坪县医院住院治疗,仅去年看病就花费了3万多元。
我看了看,家里收拾的比较整洁,地上打扫的很干净,桌子上、柜子上没有一点灰尘,电视机和卫星接收器摆放有序,粮柜里边还有粮食。
听同行的村干部说,他家是按最困难的低保户救助的,之所以困难,一方面是妻子有病,花费大,更主要是儿子赌博,常年在外打工,不但不给家里钱,还蛮横地向父母要钱,甚至编造谎言从家里骗钱。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导读:本文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真心实意为扶贫尽职尽责做工作2018年9月8日星期六天气晴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成效,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
红格图村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为住房不安全,有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等,我们根据贫困户们不同的致贫原因,经过逐户研究,制定了各户的帮扶计划,每周我都抽两到三天时间去贫困家中走访,不断地去引导动员他们,从内在先改变他们,起到扶贫先扶志的效果。
前些天西沟自然村贫困户冯忠绪在家突发脑梗塞,由驻村工作队协调送往卓资县人民医院,因为送的比较及时,没有耽误他的病情。
最近比较忙,今天特意抽了一点时间,带着驻村工作队成员潘利明,帮扶责任人王建新来到县医院看望冯忠绪。
到了病房,冯忠绪卧病在床,两眼无神,看到我们进来之后,他的眼中才有了一丝色彩。
我们一行三人问候了他的病情、和生活起居。
张忠厚对我们说:“住院条件很好,吃饭也很方便,病情倒是得到了控制,但是医生说以后怕是半身不遂了,这个家才刚刚有点起色,我又得了这种病,哎!”我们听后,心中都是沉甸甸的,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呀。
去年10月份把他儿子送往乌兰察布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解决了多年来困扰他的问题,今年7月也领取了异地搬迁楼房钥匙,刚刚把他鼓动起来,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充满了干劲,这才不到两月,他就病倒了,原本就很脆弱的家庭再一次的受到创伤,况且他这种病还需要专人照顾,怕是刚刚上了不到一年学的儿子要辍学照顾他。
随后我安慰了冯忠绪,并对张忠厚说:“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们,我们尽量帮你们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及时沟通有关部门予以解决,我们工作队也会经常的看望你们,让忠绪多做恢复运动,避免瘫痪,如果能不让孩子辍学尽量别辍学,这样上学的机会不多。
”张忠厚握着我的手激动的说:“感谢党、感谢扶贫工作队,忠绪的日常起居我来照顾,决不能让侄儿念不成书。
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脱贫攻坚 时不我待
三一文库()/常用公文/民情日记〔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脱贫攻坚时不我待〕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脱贫攻坚时不我待2018年6月28日星期四转眼到巴音锡勒勇士村驻村工作已半年了。
入户访贫问苦、田间帮急解短,不经意间拉近了我这个“外乡人”和村里百姓间的感情距离,也让我对农村生产生活现状有了直接强烈的感受。
中央实施“精准扶贫”,各级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驻村扶贫、点燃了乡村和百姓的梦想,村里先后召开了支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两委换届会议,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百姓的精气神都有了新变化,全村上下鼓荡起了一股强村富民的壮志豪情。
在入户访贫问苦、与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脱贫办法的过程中,加深了我对扶贫工作的认识。
在驻村工作六个月的时间里,我与党员干部座谈工作、到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对村情村貌有了全面认识,从百姓的言语神情中,我掌握了他们关心关注的事,感受到了他们对组织寄予的深切期望。
我每天遇到人总想探讨下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每次去村民家走访我总会问对致富有啥想法,有啥困难需要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思考的多了,入户多了,掌握的情况多了,慢慢摸清了村民致贫的原因,找到脱贫的方法。
通过走访发现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怨言颇多。
二是村民致富欲望强烈,也很有想法和点子,但怕实践,不愿承担风险,总想着向上级政府要政策扶持。
三是年老体衰、身体残疾,病痛折磨导致缺乏内生动力。
村里有一户贫困户,妻子身患精神疾病,本人又是肢体二级残疾,女儿上小学五年级,现与60多岁的父母亲租住在一起,妻子生活不能自理,生活状况非常差。
通过走访孩子班主任了解到孩子学习非常优秀,我联系公益慈善机构从经济上对其进行资助,寻找合适的资助者每个学期资助孩子学习经费500元,全年一千元,一直资助到孩子高中毕业,同时根据孩子未来不断提升的学习诉求,给予其社会力量帮助解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精准脱贫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
驻村以来,工作虽然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给予我们的时间只剩下一年半多了,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却还有很多;每次走访农户时,从村民的眼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我这个“第一书记”期望有多大,这对我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让我们每一名“第一书记”都齐心协力,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让我们村民的希望不要等的太久,让他们的希望变成现实!。
第一书记入户民情日记
第一书记入户民情日记驻村担任“第一书记”责任重、困难多、压力大,不仅要有一颗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的真心,还要有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辛苦的意志和毅力。
以下是为您精心整理的第一书记入户民情日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书记入户民情日记【1】5月3日今天,镇里考虑到村里各方面条件太艰苦,想安排我在镇里食宿,我婉言拒绝了,我是来扎根农村工作的,不是来享乐的。
组织上选派我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是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我决心把村庄当成我的家,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发挥“第一书记”的职能,干好“第一书记”的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把村庄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5月4日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激励着我们热爱家乡、干事创业、无私奉献。
今天,我正式在村庄安营扎寨了,也正式开展“第一书记”工作了。
上午,我和村里负责人孙先勇同志进行了座谈,知道他是本村出生,很早以前外出经商,2010年镇党委通过“能人治村”工程将他请回村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村里整体面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给村庄发展建设带来生机活力,得到全体村民的认可和信任。
他放弃自己的事业,甘愿为家乡建设做贡献,并制定了长远规划,描绘了宏伟蓝图,这种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很让我佩服,我要好好向他学习。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一定积极支持和配合他的工作,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5月5日今天是周六,上午和村文书孙先东同志进行了座谈。
他2002年就担任了村文书,对村里情况非常熟悉,这也是我找他谈话的目的。
我向他了解了村庄发展历史、人口情况、耕地面积、经济收入、贫困户情况、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情况,初步从面上掌握村庄情况,以后还要深入细致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从这基本功做起。
家里的房子马上开始装修了,本来和妻子约好下午去看家具和装饰材料的,我是靠不上,只能她多辛苦一些,全家很支持我的工作,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十分感激他们,我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用优异成绩来汇报吧。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志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志
今天,我来到了我任职的村庄。
一进村就看到整个村庄是清晰整洁的。
当我们调查过程中,村民们热情欢迎,欢快地把他们一些生活情况与需求向我分享着。
接下来,我参加了当地的宣传活动,在那里,我细心倾听村民们的诉求。
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我同时也调研了那里的资源开发情况和财政收入情况。
在此次研究生活条件之后,发现民众多处发展稍有改善,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以此来消除贫困。
最后,我与村民们坐下来总结了一下我们的经验交流,并协商出双方能够落实的改善贫困的路线,在行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为贫困村住户提供更好的生活。
之后,我在宣传栏上发布一系列的保护贫困的公告,让更多的群众知晓和了解如何有效地减少贫困局面,推动当地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给村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一心为民好支书
龙源期刊网 一心为民好支书作者:田恒舒社平来源:《西部大开发》2009年第12期在申店村,说起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尚林,没有不跷大拇指的。
听说我们是杂志社的,乡亲们一致要求我们在杂志上夸夸他们的好带头人。
申店村隶属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办,有两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0人;村领导班子有5人,其中党员2人。
该村地处长安城区南部,西王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所以汽车站、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居民小区等鳞次栉比,显现出该村优越的地理、优美的环境和好市场、大商机、好前景。
申店村的新农村建设其所以搞得好,是因为有一班好领导,有一个好领导小组。
那就是: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尚林任组长,支部委员姜炳信任副组长,赵忠、郑红英、张建民等任组员。
该小组在张尚林的带领下,结合本村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
首先是硬化了道路。
村上先后投资30多万元,将本村13条道路都改造成了水泥路,使村民出行更加方便,环境更加整洁。
二是兴修了水利。
1997年村上就利用新打的三眼机井,使村里所有的耕地都成为水浇地。
2008年,张尚林带领群众积极参加(氵皂)河治理工程。
三是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
新建了5栋可容纳180户的住宅楼,既解决了宅基地缺少的问题,又美化了居住环境,改善了居住条件。
四是狠抓了基本建设。
张尚林历来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他狠抓基本建设,村里完成了电网改造,村民全部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五是修建了公墓。
为了满足村民对亡者的祭奠活动和村民对逝者的骨灰安置的问题,村里修建了墓园。
六是加强了文明建设。
在张尚林的带领下,两委会采取各种措施保增长、抓经济,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申店村成为一个文明、卫生、安宁、和谐、富裕的小康村。
2008年底,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记两篇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记两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记一:2019年5月15日星期三晴转多云今天上午,在简短的见面会之后,我们11名选派到陵口镇的“第一书记”,分别奔赴各自的挂钩村,进入工作角色。
我与所挂钩的乐善村党委书记邹双定算是老熟人了,2005年采写张锁林典型事迹时,曾多次到乐善村去,与邹书记打过交道。
在村委会,邹书记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丹阳日报社社长魏胜良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让我对乐善村有了新的了解。
驻村任“第一书记”,我倍感压力,深为忐忑。
我能不能适合岗位要求,我能为村里做些什么?这是最近一直萦绕在我头脑里的问题。
我想,自己要尽力当好“四员”:一是要当好学员。
虽然出生在农村,小时候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充满深厚感情,但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报社工作,没有在农村干过,缺乏农村工作经验。
驻村后,要虚心向实践经验丰富的村干部和群众学习,把办公室设在田间地头,边学边干,持续提升工作水平和水平。
二是要当好联络员。
我既是市委市政府选派的“第一书记”,也是丹阳日报社派驻结对帮扶村的联络员,今后要发挥好乐善村与报社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借助报社的力量和资源,做好扶村帮户工作。
三是要当好服务员。
乐善村要脱贫,百姓要致富,关键是要有项目和资金。
听邹书记介绍,这方面村里已经有了一些打算。
今后要协助村里,积极做好对上项目和政策的争取工作,对外项目和资金的引进工作,利用自己部委办局人头相对熟识的优势,多做具体的跑腿服务的工作。
四是要当好宣传员。
作为来自新闻媒体的一员,我将以此次扶村帮户为契机,结合新闻战线正在展开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沉下去,深下去,报道乐善乃至陵口镇干部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报道他们的所思所虑所盼,为地方发展推波助澜。
办法总比困难多,贫穷不会生根。
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有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乐善村三年脱贫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但愿离开乐善村时,我能够骄傲地说:乐善村今天的成绩里,也有我的一分汗水。
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_0
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久雨之后难得的晴天,就去走访乡下,去看看的贫困户。
以下是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篇一:今天上午8点10分,冯杰、杨迪我们一行三人按照约定计划,继续走访,刚走到半路,突然下雨,不得不改变计划,驾车到铁匠湾,由于到铁匠湾山路坡陡弯急路滑,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继续行程。
沿着小路,一路打听,半个小时路程,终于到达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杨小香家。
因为事先没有打招呼,他正在干家务和农活,打扫卫生、喂鸡、喂猪,简单了解情况后,他家也很拮据,除了喂养鸡、猪,土地也很少,种地也仅仅维持生计,父亲、儿媳和两个孙子都在家,房子是土坯和木头结构,房顶上晒着包谷,新建了一间太阳能洗澡间,退耕还林后政府补偿很低,家庭收入渠道少。
与杨小香道别后,9点40我们继续走访,顺着山间小路,隐约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音,循着声音,一路爬山,沿途水沟生活垃圾随时可见生活垃圾,还有塑料瓶、塑料袋等垃圾汇聚在一起,20分钟后,看见挖掘机正在施工,扩宽上山道路,进展顺利,按照进度一个月后可通车到山顶,山上的茶树可以有效开发。
返回驻地后,14点左右,村支书接到通知县明查暗访组马上到村委会,检查驻村工作队在岗情况,冯杰、杨迪我们三人正好在办公室商量采山坪的工作计划报告,明查暗访组问了一些生活情况、前段时间工作开展情况和扶贫工作的想法、建议。
今天很匆忙,也很充实,虽然忙点,也有收获,采山坪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怎样才能为村民增收等问题让我感觉肩上压力好大,如何改变采山坪的现状,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想方设法,尽自己最大能力做事。
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篇二:久雨之后难得的晴天,就去走乡下,去看看我的联系户。
早上八点半就出发了,从眉山到仁寿县城就半小时的车程,可到彰加镇明月村花了整整两个半小时,一离开彰加场镇往村上走就是泥泞的道路,持续了半个月的雨天,路上积了大大小小的水坑。
精选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五篇
精选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五篇篇一11月5日项目带动扶贫是我进驻西湾村的一大愿景,经过多方调研,2014年8月初我亲自编写了《西湾子村截伏流工程项目建议书》,对截伏流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周密论证。
项目得到了县人大副主任、驻店子镇扶贫工作队队长张乐的重视,很快引起了县人大领导的关注,并于10月21日上午由县人大主任李云召集部分县人大代表在西湾村委会召开兴和县人大社会扶贫座谈会。
座谈会在充分听取扶贫项目汇报的同时,现场查看了西湾村截伏流工程选址。
座谈会上,县人大领导和参会人大代表现场捐款万元,为西湾村截伏流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
10月22日,截伏流工程施工正式拉开序幕:该工程将西湾村南干河道被埋的地表水通过挖渠、打坝、埋管、打滤层、引水等措施,引水灌田。
施工过程中,雇佣大小挖掘机两部,装载机一部,民工九人。
投入水泥管50米,PVC引水管210米。
整个工程前后用时12天,两管清泉顺利引入灌溉区。
截伏流工程的顺利完成使西湾村下游800亩干旱地得到有效灌溉。
这项公益项目对于扶贫工作来说,最直接最见效,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百年。
篇二7月2日今天,从进驻西湾子村已半月有余,村支部党建和阵地建设初见成效。
回顾这几天的工作,自我感觉小有成就:6月15日,全县扶贫工作动员大会刚刚结束,我满怀振奋的喜悦带着县委、政府的嘱托,踏进西湾村委会的大门,可印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院落满目疮疫,断墙残垣,杂草丛生,再看办公室内外,玻璃破碎不堪,顶棚多处坠落,办公设施一无所有,面对如此现状,我和村支书商量后立即召集村委会一班人召开第一次驻村扶贫工作会,会上将村委会阵地建设和党建工作列为扶贫工作首要任务并拉开西湾村扶贫工作序幕。
为确保阵地建设的有效开展,安监局主要负责人给予了全力支持,在单位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一次性投入资金35000元。
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我带领村委会的同志们前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快速完成六项工作:一是拉砖铺院、修缮院墙;二是挖渠铺管、通水进家;三是涂刷墙壁、标语上墙;四是装修办公、购置设施;五是通电架床、安炉上灶;六是党建上台阶、面貌换新装。
第一书记民情日记300篇【第一书记扶贫工作日志】
第一书记民情日记300篇【第一书记扶贫工作日志】2016年2月26日星期五晴为准备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会,连续忙碌了几天。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我的心情也和阳光一样灿烂无比。
自从我被选派到楠木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多次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回想当初我顶住着炎炎烈日,拖着沉重的行李来的楠木村,楠木村的现状却让我心情冰凉,刚安顿下来后,就找到村四职干部了解楠木的村情民意,主动走访老干部,请教“田间教授”、乡村贤达人士,把楠木的历史、文化、产业结构、劳务现状等一一记录在册,每到一户,对村民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亟待解决的问题写在本上,记在心里。
XX,家庭人口数3人,低保贫困户,楠木村二组,父母双亡,有两个妹妹在读书;王小丽,家庭人口数1人,低保贫困户,楠木村三组,属孤儿在读,每月靠低保维持生活……我的本本里记满了像杨霞、王小丽的贫困户档案,哪家有困难,哪家需要帮助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我用了不到一月,把楠木村有代表性的重点户跑了个遍,摸清了楠木村里的家底,通过走访,初步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了楠木村里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到村第一件事就是抓党建,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重点,村党支部班子是核心。
一个富裕的村寨肯定是由一个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带出来的,所以党建工作不能落后,必须打造出一个理想信念坚定、凝聚力、战斗力强的班子,于是我从抓班子、建制度、聚民心入手,坚持党建引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加强对年轻党员和后备干部的培养,要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
当楠木一日之“书记”,就得为楠木百姓谋发展之大计,这是我工作的信条。
我从小处着手,解决当前老百姓在发展起步阶段经济无收入、吃饭难的问题:一是通过劳务市场进行劳务输出,二是介绍老百姓在周边打零工,三是通过自己出资为特别困难贫困户购买鸡苗等方式来解决当前实际困难,为寻求一条好的产业脱贫出路,我利用节假日外出考察学习引产业项目。
第一书记驻村走访民情日记
第一书记驻村走访民情日记作为第一书记在驻村走访的试试需要写好民情,下面带来第一书记驻村走访民情日记,欢迎阅读!第一书记驻村走访民情日记110月29日,我刚刚打扫完办公室卫生,就听见一老太太在院里喊:“谁在这里。
”我走出去,亲切地问:“大娘,你找谁啊?”老人很是吃惊,在我向其简单介绍后,老人家打开了话匣:“咦,看着人家办了个老年证,坐车不花钱,我寻思着咱也办个,也享受享受咱国家的这个政策。
谁知道办回来一看,名倒是对,出生日期么的都不对。
我想着看看谁在这里,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哩。
”我接过老年证看了看,老人名叫陈芝娩,说:“陈大娘,你要是这几天不用呢,我拿着上咱老龄委去问问,看能不能给重新办个。
证件那么多,也难免出现失误,你老人家也别太生气,等办好了我给你送家去。
”看出老人家有些犹豫,我说:“大娘,俺工作组的信息、联系电话咱居委会委门口公示牌上都有,错不了事。
抽空我上家里再拿张照片、留个正确的信息,万一再用着喽。
你老人家放心,保证给你办好。
”老人家很是高兴:“不是不放心,觉得你是街道里派来的,我这样的小事你也管啊。
”“我们就是来为咱老百姓办事儿的,不管事大事小,对我们来说都一样,都尽心尽力地办好!”我把老人家送出大门,老人家不住地说:“小伙子,真好,谢谢你。
”11月6日,我从老龄委领取了陈老太太新的老年证并送到了老人家里,老人那叫一个高兴啊,不停地夸我、留我吃饭,在婉拒老人的同时,我心里也特别地高兴和满足,对驻居委会工作与生活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第一书记驻村走访民情日记220xx年,根据区委统一部署,我被派到白竺乡黄岗村任第一书记。
老实说刚开始我内心深处是拒绝的,一方面,平时业务工作较多,担心到村上后和业务工作做不好平衡协调;另一方面,该村地处偏远,青壮年劳力少、致富门路窄。
种种原因致使我内心忐忑不安,到了村上后我的身份、角色该如何更快的转变?该如何平衡解决好村上事务和业务工作?该如何和村干部配合好、开展好工作?如何帮助该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我通过掌握情况,理清思路,找到切入实际的工作方式,深深体会到当好“第一书记”首先要“沉到基层,扑下身子,融入群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德村第一书记张尚宁的驻村日志
本报讯(记者惠玉堂)2015年8月,张尚宁被选派到惠德村当第一书记,当谈起工作,他便滔滔不绝。
“当时正值冬天,村上办公环境不好,没钱拉碳架炉子,我们村两委班子大多时间都要晚上开会,一直工作到深夜”。
张尚宁说的就是脱贫建档立卡那段时间,为了摸清底数,他们挨家挨户,调查了解情况。
“原来全村有279户贫困户,但建档立卡户不能超过50%的指标,如何确定?”通过召开村小组会议,让村民自己讨论决定,最后确定149户建档立卡户,群众都没有怨言。
惠德村是原州区最年轻的移民新村,全村有300户1426人,移民全部来自河川、张易等贫困乡镇。
如何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张尚宁探索着、忙碌着,也为之振奋着。
在他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他为之奋斗的点点滴滴。
2月26日,星期五,召开本村二月份“民主议政日会议”,全村村民参加,商讨本村发展规模化养殖蛋鸡事宜……
3月3日,星期四,召开村两委班子发展主导产业动员会议,动员最多由10人组成蛋鸡养殖投资管理小组,分类推进……下午去开城镇参加原州区第一书记学习交流会。
3月5日,星期六,宣传动员村民参与蛋鸡养殖及产业园建设,修改惠德村蛋鸡养殖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3月7日,星期一,参加彭堡镇召开的扶贫会议,下午
组织农户报名金融扶贫贷款。
3月8日,星期二,完成蛋鸡养殖产业园规划报告……
3月11日,星期五,修改上报惠德村蛋鸡养殖产业园建设报告……
3月18日,星期五,找镇领导汇报惠德村蛋鸡养殖产业园投资管理情况的初步设计打算;汇报农户住房、围墙、牛棚、日光温室需维修情况……
张尚宁对惠德村的家底了然于胸,对问题及出路也找得很准。
当时搬迁来时,全村300户有269户为政策性低保户,都很贫困,户均一栋棚,共有128栋日光温棚172栋牛棚。
受种养殖习惯、劳动力、经济水平、技术等影响,种养规模不大,经济收入不高,发展落后。
2017年,惠德村要整体脱贫,种养产业是依托,金融扶贫是关键。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对现有日光温棚进行改造提升,争取安装卷帘机、草帘更换为保温被、加大技术培训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群众种棚积极性,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在养殖上,通过成立蛋鸡养殖产业园,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大棚14栋,以每户1000只蛋鸡标准,采取1+9户模式(村小组组长与9户农户联合),10户1棚,可养14万只蛋鸡。
按照自愿原则,平均投资,平均收益,合作社规范化运行管理,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提供饲料、统
一防疫、统一培训、统一产品销售。
目前,养殖产业园建设前期报批都已上报。
“现在我们正在筹备申请成立合作社,这个估计困难不大,最头疼的就是园区建设及前期运营资金”。
在彭堡镇建设惠德村蛋鸡养殖产业园的报告上,详细罗列着各项投资概算,其中养殖户户均需入股7万元以上。
张尚宁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
“按鸡蛋年均价计算,10户1栋棚,户均年纯收入可达3.47万元”。
在目前有投资意向的108户农户中,7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村贫困户近47%。
“采用自动化设备,每栋棚可节省劳动力9人,这些富余劳动力还可就地就近劳务创收”。
去年,惠德村技能培训实现有需求者全覆盖,开展编织、刺绣、电焊、种养殖等培训班7期600余人。
“这件事做成了,惠德村就可以脱贫了,只要农户挣了钱,偿到甜头,我们还可以扩大园区规模”。
说起养鸡,惠德并不是第一个,硝沟、彭堡等养鸡专业合作社已初具规模。
起步随晚,但可借鉴前者的成功经验,走现代化、标准化的路子,真诚希望第一书记张尚宁带领惠德村村民走出一条精准脱贫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