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及物态变化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光现象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光现象

物态变化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5.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7.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8.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9.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光现象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2.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对称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第四章 光现象

第四章 光现象

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致同学们科学之旅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三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征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索引第四章光现象雨过天晴,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它的美丽和神奇曾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是谁在天空架起了这样色彩缤纷的桥梁?在中国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彩虹即五色石发出的彩光;在希腊神话中,彩虹是沟通天上与人间的使者。

当通过实验在阳光中找到这些色彩时,我们才逐渐揭开了彩虹的神秘面纱。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要研究光现象,首先要看看哪些物体能够发光,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在晴朗的日子里,白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夜晚,闪烁的星光点缀着漆黑的夜空。

太阳以及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星星都是恒星,宇宙中的恒星都能够发光。

许多动物也可以发光。

夏天的夜晚,常有淡淡的绿光在草丛中闪烁,这是萤火虫在发光。

在大海深处,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发出的光,使幽深的海洋世界显得更加神秘。

所有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造光源(如右上图中的LED灯)。

你周围有哪些人造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在有雾的天气,可以看到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图4.1-1);从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也是直的。

这些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空气中沿直图4.1-1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第四章光现象69线传播,那么在液体中是不是也沿直线传播呢?演示光在水中的传播如图4.1—2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物理七年级上学期 物态变化、光现象 实例及答案

物理七年级上学期 物态变化、光现象 实例及答案

物态变化的例子一、第一个空填物态变化名称;第二个空填“吸热”或者“放热”1、冰箱里的食物解冻:熔化;吸热。

2、铁水浇铸在模型里做成铁质工件:凝固;放热。

3、沥青被晒化:熔化;吸热。

4、焊锡熔化:熔化;吸热。

5、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

6、酒精擦在水背上感觉很凉:汽化;吸热。

7、汽车加油站汽油挥发:汽化;吸热。

8、湿衣服变干:汽化;吸热。

9、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气”:液化;放热。

10、烧开水壶嘴冒“白气”:液化;放热。

11、冬天汽车车窗上出现的水雾在内侧 (填“内侧”或“外侧”):液化;放热。

12、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进屋眼镜片上起雾:液化;放热。

13、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液化;放热。

14、雾的形成:液化;放热。

15、露的形成:液化;放热。

16、霜的形成:凝华;放热。

17、雪的形成:凝华;放热。

18、雨的形成:液化;放热。

19、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下落时再熔化而形成的。

20、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21、碘是一种很容易升华的物质。

22、灯丝用久了变细:升华;吸热。

灯泡内壁变黑:凝华;放热。

23、冬天冰冻的衣服干:升华;吸热。

24、雪堆、雪人变小:升华;吸热。

25、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凝华;放热。

26、雾凇的形成:凝华;放热。

光现象实例1、演示“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看到光线是一条直线,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在水中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2、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为什么星光闪烁,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3、小孔成像的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成像特点:倒立实像。

4、海市蜃楼、太阳还没升到地平线就能看到太阳都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5、色散的原理:光的折射。

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6、彩虹形成的原因:光的折射。

7、“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在初二上册的物理学习中,我们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妙现象和科学原理的世界。

以下是对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比如,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相对于车我们是静止的,但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我们就是运动的。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 v = s/t,其中 v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二、声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则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噪音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三、物态变化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这三种状态之间发生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熔化是指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则是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化和凝固温度。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则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并且持续吸热。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升华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四、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下面是【篇一】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骨传导来听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物体在1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到20000,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高于20000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2、3第二章声现象3、4第三章物态变化4第四章光现象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第六章质量和密度6第七章力7第八章运动和力8第九章压强8第十章浮力8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9第十三章内能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1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1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2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3第十八章电功率13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4第二十章电与磁14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15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16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一是“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围),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

二是“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三是“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读值)。

四是“记”,记录测量结果并应注明单位。

测量结果 =准确值 +估读值 +单位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一是产生原因不同。

误差是由于使用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加上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二是测量误差无法避免,而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

三是由误差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而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是选用精确度更高密的测量仪器;三是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一是化曲为直法。

将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二是滚轮法。

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

初中物理错别字

初中物理错别字

初中物理错别字1、物态变化:液化 、熔化、凝华、升华、热胀冷缩、水蒸气、汽化、吸收、降低、蒸发、压缩体积2、声现象:振动、声呐3、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会聚、发散、白纸、照相机、摄像机、海市蜃楼、靛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外线的热效应、荧光物质、反射4、质量与密度、长度时间测量:纳米(nm )、微米(µm )、比热容、延展性、硬度5、力与运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弹性形变、相反摩擦力、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机械运动、弹簧测力计、惯性6、压强与浮力:帕斯卡(Pa )、漂浮、悬浮、托里拆利、海绵的凹陷(形变)程度、大气压、接触面积7、简单机械与功:杠杆、做功、斜面越陡8、机械能与内能:热传递、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燃料的热值9、电与磁: 开关断开、电熨斗、铁钴镍、元器件、铁芯、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绝缘体、导体沈括---地磁场法拉第(磁生电----电磁感应---发电机) 奥斯特实验(电生磁----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右手螺旋定则)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速度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V m =ρ浮力公式:F 浮=G – F物理量 单位v ——速度 m/s km/h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物理量 单位G ——重力 N m ——质量 kg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ρ——密度 kg/m 3 g/cm 3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 1mL=1cm 3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G ——物体的重力 N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F 浮=G 排=m 排gF 浮=ρ水gV 排F 浮=G压强公式:p =S Fp =ρgh帕斯卡原理:p 1=p 2 2211S F SF =或2121S S F F =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 滑轮组:F =n 1(G 物 +G 动 )s =nhW =F sP =t W物理量 单位F —— 动力 NG物——物重 N G 动为动滑轮重力(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机械效率: 总有用W W =η×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mq★电流定义式:t Q I =欧姆定律: R UI =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机械运动+物态变化+质量和密度》知识点汇总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机械运动+物态变化+质量和密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点拨】①为了清晰地观察到光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

②显示光路的方法:在空气中喷水雾、点燃蚊香,在液体中滴入几滴牛奶等。

③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举例:小孔成像(倒立实像,实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

4、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拓展】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

1光年表示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二、光的反射1、光遇到水面、桌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点拨】(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本实验是一个归纳性实验,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点拨】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垂直镜面入射),反射光线也与法线重合。

即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

【解题有妙招】剖析作图题类型,正确解答光的反射作图题。

(1)根据入射(反射)光线画出反射(入射)光线,标明反射(入射)角。

作图步骤:过入射点作镜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确定反射角或入射角的大小。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摘要:一、长度的测量与单位换算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2.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3.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二、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传播媒介:固体、液体、气体三、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相对位置变化四、力1.力的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五、光现象1.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透镜的应用: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六、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2.相变现象: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七、质量与密度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密度: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3.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正文:八年级物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的重要部分,涉及多种知识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下面我们对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长度的测量与单位换算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以便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声现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媒介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还要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的特性等知识点。

三、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运动的描述、参照物选择以及相对位置变化等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2024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2024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2024》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初二物理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物理世界的大门。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学习声、光、热等现象的基本规律,为后续更深入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一、机械运动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min)、小时(h)等。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停表等。

-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2.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 参照物是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 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公式为 v = s/t,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 速度的单位有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

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二、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2. 声音的特性-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外,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严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分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假如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2、蒸发是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物理必修三目录

物理必修三目录

物理必修三目录一、声现象1.1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1.2 声波的特性:音调、响度与音色1.3 声波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1.4 声音的反射与折射1.5 声波的干涉与衍射二、物态变化2.1 物态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2.2 物态变化的热学原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2.4 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光现象3.1 光的直线传播3.2 光的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3.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3.4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波动性质3.5 光的色散:光谱与颜色3.6 光的偏振:偏振现象与偏振片四、力和运动4.1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性质、力的分类、力的单位4.2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加速度、作用与反作用4.3 运动的基本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4.4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五、动量和冲量5.1 动量的概念与计算5.2 冲量的概念与计算5.3 动量定理:力与时间的乘积5.4 动量守恒定律:无外力作用下的系统动量不变5.5 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六、能量和功6.1 能量的基本概念: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磁能等6.2 功的概念与计算:功等于作用力与位移的乘积6.3 动能定理: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6.4 势能定理:保守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6.5 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机械能保持不变七、电路和电流7.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源、负载、导线、开关7.2 电流的概念与计算:电流的强弱与方向7.3 欧姆定律:电压、电阻与电流的关系7.4 串并联电路的特性与计算7.5 电路的功率与能量转换八、磁场和电磁感应8.1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方向、磁感应强度8.2 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安培力8.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8.4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8.5 变压器与电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以上是物理必修三的目录大纲,涵盖了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力和运动、动量和冲量、能量和功、电路和电流、磁场和电磁感应等方面的内容。

物态变化、光现象

物态变化、光现象

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沛县初级中学王传钦【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基本特征描述出来。

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状态的物质。

学会使用酒精灯。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主阅读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2.物质分为、、三种状态。

当改变时,物质会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3.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它的,并认清它的;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4.摄氏温标的规定。

活动二:温度计的读数Array如右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应读作。

活动三: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C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用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的气温为35°C,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A.37°CB.38°CC.36.5°CD.35°C【课堂检测】1.通常情况下、物质以、、三种状态存在。

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

物质以哪种状态存在与有关。

2.物体的冷热程度用表示;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常用的温标是,这种温标是这样规定的:把作为0°C,把作为100°C。

4.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选用的温度计;认清温度计的;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待温度计内液面才能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且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5.如右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况,请指出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之处:(1);(2);6.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是:它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根很细的,当玻璃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

初中物理主要内容汇总

初中物理主要内容汇总

初中物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声现象:主要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以及与生活中的
应用。

2. 光现象:主要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光学现象以
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热现象:主要介绍温度、热量、内能等热学概念,物态变化,以及热机原理等。

4. 电流和电路:主要介绍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电学
基础知识,以及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图。

5. 磁现象:主要介绍磁场、磁感线等磁学概念,以及电流的磁
效应、电磁感应等电磁现象。

6. 电磁波及其应用:主要介绍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以
及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等方面的知识。

7. 力和运动: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单位、矢量性等力学基础知识,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运动学规律。

8. 质量和密度:主要介绍质量、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以及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热膨胀等方面的知识。

9. 功和机械能:主要介绍功、功率、机械能等概念,以及简单
机械(如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0. 热机和能量转化:主要介绍各种热机的原理和应用,以及
能量转化的概念和实例。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的物理现象,并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物理各章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各章思维导图

实验用汲度计
分类
寒胥表
L 体温计
测责: 溫度 计
9
使用方法
、区别 (体汲计冇檢口)
熔化
炫■化特点. /坡化图线
< 吸热
晶体 非晶体
凝固
凝同特点 凝固图线
L 放热
第四章《光现象》
龙路的寸这性琛
甩念
定癉
拽面反射
翻尸型*
特点
应用戶刪*
实利
規德
光现象
價念
光的三原色
物体_色X^®7
较科的溫合
思维导图
齡 ―久分类 条件: 同种均 匀介质
工作的戎f =J于) 碎~ 工士企卜说〜A企/当时, 尸<7>», 当时,
原理:/* U1 伏安法「治成 电流表、电/K表、視动变阳器
。笑即林牛与胡〜神丰;当1/=%心
测量:
电路图
利用电能•表和if时工具泪•!家用 也器功率的原
电源、小灯泡等
, =早
第十九章《电功率》思维导图
'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电压农的读数: <1)看淸置程》<2>忍濟分皮值
电池的 申联: 串联屯他两斕 的总电LE■等于各申.也的 电压之fli
•⑴串联: U^LT* 4-cr, _、.并联 电路中申.咏的规# 并联
f慨念,释体对电豫■的ffi■碑 ■作用
电姐的中-伩及换溥关系:!■ kfi - i(r 打,i Mn.= w*a 电阻4彭响闪窠: 蚌体的材科、长度、横截面积 、粗f 半汙体: 导电能力 介于导体和绝缘休之阑的物质
推叫器|
第二-一章《电功率》思维导图
传播路梭近似直线, 不能沿 地球表£传楼, 每珐大约5叫 Qi 3 立古建议一个錄波寸魅 站徴波通信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第4章 光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第4章 光现象知识点精细梳理

第3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开(K)。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1℃)。

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②分类及比较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温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等。

非晶体物质:玻璃、食盐、奈、各种金属等。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

2.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放热。

方法:A.降低温度;B.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3.举例说明自然界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碘、冰、干冰、樟脑、钨。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鱼翔浅底D .三点对一线2、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 .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4、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光沿直线传播)B 、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光的折射)C 、篝火旁,感觉人影晃动(介质不均匀,光的折射)D 、墙壁上的大镜子,给人增大空间的感觉(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A .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漫反射C .光的折射D .平面镜成像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笔“断”了B .水中倒影C .邮票放大D .手影7、下列关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说法正确的是 ( )A 、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实像B 、镜中的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C 、物体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变小D 、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8、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图1A .拱桥倒影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 .钢笔错位D . 树林间的光线9 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10 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

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下图中的()11 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60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___(增大/不变/减小).12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图3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均可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镜面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14 如图15所示的方法,将刻度尺垂直于玻璃板放置,能粗略地测出被薄玻璃板封闭的容器深度,这是利用了__的特点;测量时通过玻璃板观察到的是刻度尺的_ _像。

(选填“虚”或“实”)。

15、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现象。

16、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

17、如图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º,则反射角是度。

18 图3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作图题:1、下图是正常眼看清远处物体的示意图,图中光线a的折射光线已经画出,请你画出光线b的折射光线。

2 小明妈妈的钱包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

右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保留作图痕迹。

3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5、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乙中完成光路图。

6 如下右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7 如图8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8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 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上,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9 如图所示,一激光灯从点S发出的一束射向水面的光,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答题卡中画出原图并作图)10 如图8所示,在平面镜右方有一发光点,、分别是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作出发光点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11 在图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12、画出如图所示的折射光线。

13、如图12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答案:14、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

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

探究题: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图12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缩小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

2、右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0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光沿原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_ _方向射出。

3、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4、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②。

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 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_ ______。

6.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 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 ___。

物态变化1.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 非洲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B.正常人的体温C. 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D.在我国,无盖锅中的沸水的温度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4、小华戴着眼镜喝热开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7、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8、在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住冰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公路上的积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常会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这个过程在科学上称为。

9、2008年1月的那场大雪灾曾导致我州大部分地方气温降至零下5摄氏度以下,很多车辆因为水箱中的水凝固成冰而不能正常运转。

在有关技术部门的建议下,司机们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问题便得到解决。

这说明:与水比较,酒精和水的溶液。

10、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2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11、如图6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1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 __的缘故。

13、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

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

14.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A.河面上的冰 B.屋檐上的霜 C.草叶上的露 D.江面上的雾15、小明想探究石蜡熔化过程的特点,找来了一些实验器材并进行了实验。

他用得到的数据画成如图13所示的图像,并在图像上标出了石蜡所处的状态。

由图像可知:(1)石蜡(选填“是”或“不是”)晶体;(2)固态石蜡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态石蜡的比热容,这是因为质量相同并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固态石蜡比液态石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