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下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自学课本、观察讨论、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揭示题目:折线统计图。

二、明确学习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1.想一想: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说一说:小组内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小组讨论: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四、学后反思。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五、类比训练。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找一找,填一填。

1.陈东从()岁到()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厘米。

2.陈东身高120厘米时是()岁。

3.陈东10岁时的身高是()厘米,请你猜想一下陈东12岁时的身高是多少?你怎么想的?六、练后反思。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七、反思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画法(二)(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画法(二)(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画法(二)(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数据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步骤、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

2. 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尺子、圆规。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简单的折线统计图绘制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4. 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来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折线统计图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1.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逐步展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和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作业设计1. 绘制几个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 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实际问题,并写出分析报告。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掌握较好,但在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方面还有待提高。

2. 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本次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就是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画法(二)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掌握绘制技巧,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学习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8、109页。

及练习十九相关练习。

【课程标准】《单式折线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发展统计意识。

”【内容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统计这一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的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及用途;基本掌握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从折线统计图上学生易于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统计观念。

【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并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 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初步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 学生结合实例,能够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变化规律,并对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做出简单分析,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和预测。

4.学生通过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取一些数据信息,并能简单读出折线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事实和趋势。

数学教案四年级:用折线统计图分析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数学教案四年级:用折线统计图分析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数学教案四年级:用折线统计图分析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了解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数;3、学会利用折线图来统计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4、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患上哮喘、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另外,空气质量不佳,也会造成迷雾天气、催化臭氧、气候变化等不良后果。

2、了解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数介绍空气质量指数(AQI),它是由五项指标统计计算而成:PM2.5、PM10、SO2、NO2、CO。

AQI指数范围为0-500,数值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

3、学会利用折线图来统计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通过数据收集和处理,将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转化为折线统计图来分析和展示,学生可以了解到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1、实地调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城市中心区或其他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区域采集空气质量数据,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情况,并将数据转化为折线图进行分析。

2、课堂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污染物质和AQI指数等内容,同时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分析及解读进行讲解。

3、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收集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数据,然后将数据整理、转化为折线图,并进行解读和分析,相互比较不同地区的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讲解在介绍AQI指数、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解读方面,采用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图像,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3、实践操作通过分组实践,学生亲身参与空气质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等过程,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

4、交流分享让学生将折线图及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和看法,以促进思考和交流。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利用迁移让学生经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23年济南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二、新授(一)探究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相同点:横轴与纵轴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

(4)看数据师:2023年3月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师: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教案(通用20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通用20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折线统计图教案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折线统计图教案(通用2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折线统计图教案(通用2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折线统计图教案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4~96页。

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2、引导同学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战略,发展统计意识。

3、使同学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迁移感知出示数据。

4月10日:27℃;4月12日:15℃;4月14日:12℃;4月16日:21℃;4月18日:25℃;4月20日:26℃。

谈话:这是老师收集的近期南京地区最高气温的数据。

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出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谈话: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我们到“金陵气象”网站去看一看吧!登陆“金陵气象”网页,检查有关气象信息。

(网页上有大量反映天气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提问:看了这个网页,你发现了些什么?指出:人们通常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情况。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出示网页中反映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谈话: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表达了哪些信息呢?我们先听一听气象播报员是如何介绍近期天气变化情况的。

折线统计图教案【6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6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6篇】教学过程:篇一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

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

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

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

(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1、认识折线统计图(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1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教学内容1.使学生通过浏览报刊,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简单分析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变化趋势。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学生能够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简单分析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变化趋势。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发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折线统计图的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

2.准备一些统计数据,用于让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天气预报的温度变化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是哪一种统计图。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线统计图。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折线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如线条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统计数据,让学生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

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绘制。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数据有什么变化趋势?2.图中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通过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7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7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7篇《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结合实例读懂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折线统计图。

4、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绘图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题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对沙湖有哪些了解?老师收集了近几年来去沙湖旅游的人数,你想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数据更好的呈现出来?你从条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种统计图,想看看吗?这样的统计图见过吗?你在哪见过?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析,感受两者的相同。

首先请你们仔细观察比较两幅统计图,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重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2、深入讨论,认识特征。

那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那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有哪些优势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一起讨论。

行动吧。

讨论好吗?请你们来说一说,它有哪些优势?(2)折线可以看出人数的变化情况,(你能不能指着图说说哪里的线段表明人数是增加,哪里的线段表明人数是减少。

)还有什么优势?(3)角度大的下降快些,角度小的,下降就慢些。

(角度,指线段斜着角度吗?这叫线段的倾斜程度。

从线段的倾斜程度可以看出什么?那你们比较这两条线段的倾斜程度,哪一条线段表明人数减少最多?为什么?课件展示线段。

通过比较发现:从折线统计图中每条线段的上升下降就能直观地看出?(数量连续的增减变化)线段的倾斜程度,就能看出?(数量的变化的幅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折线统计图的解读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折线统计图的相关案例。

3.绘图工具(如直尺、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吗?”2. 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出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自己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5. 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折线统计图,还有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各自有什么特点和作用?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
预设2:我的想法和小红有点不一样。从折线看,我发现全国总人口数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小,比如,大家看这里,从2019年到2020年的线,基本上都平了。(用手指一下)所以,我推测,2022年的总人口数和2021年相比较,可能会下降。
教学难点:
发展数据分析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一)提出问题
大家还记得吗,在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同学们,你们知道近几年我国的总人口数情况是怎样的吗?
预设1:我知道我国一直是人口大国。
预设2:变化看得更清楚。
(三)分析折线统计图,体会统计的作用
再看看总人口数变化的趋势,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1:我能够看出,从1998年到2021年,我国总人口数在逐年上升,而且每年上升的速度是比较稳定的。没有特别快速的上升,也没有下降的情况。所以,我推测2022年全国总人口数还会继续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不会太大。生2:参赛队伍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是合理的。因为科技在进步,机器人大赛越来越普及了,参赛队伍也越来越多了。根据图中的变化情况,我预测2013年能到550支。
《折线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预设3:我觉得应该没有一直增长,因为我从新闻中了解到,我国总人口数近些年呈稳定状态。
(二)提出方法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3、对在具体的情境下,选择哪种形式进行统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前激趣
小游戏:我来说,你来画
二、复习回顾
1、出示统计表
(1)两人小组交流:你从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哪些方法来统计?
2、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设问导读
1、课件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我观察
(1)学生仔细观察教材P109的折线统计图,完成《学案》设问导读(课前预习)。

(2)组内交流
(3)学生自由汇报
3、我思考
(1)四人小组讨论《学案》“我思考”部分两小题。

(2)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4、我交流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1)学生自由汇报
(2)教师小结:
折线统计图既能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四、巩固操练
课件出示:教材P114第4题
(1)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

(2)组内交流答案。

(3)四人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五、拓展延伸
《学案》“我会选择”T1-2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二人互改。

(2)个人展示。

(说明选择的理由)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12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12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12篇折线统计图教案篇一一、说教材《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的统计知识在这一课后将再一次得到发展。

而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点。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能够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关键: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学理念本节课,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组织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分析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

2.培养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读懂折线统计图。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其图形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身高、体重、成绩等。

2.准备折线统计图的模板和绘图工具。

3.准备一些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身高、体重、成绩等数据,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会是什么样的呢?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b.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c.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图中所表示的信息。

人教四下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四下折线统计图教案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了解了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对比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相同点不同点
七、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第八单元 折线统计图 (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 第八单元 折线统计图  (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八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 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直尺、铅笔、橡皮、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绘制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数据,让学生分组讨论,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分析数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折线统计图2. 内容:-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并解答相关问题。

2.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的细节,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制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要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绘制方法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例12、分析统计表。

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3、揭示课题。

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4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4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设疑自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出示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1、初步感知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

问:20xx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生:边指边答20xx年489支。

追问:489在哪?生:在20xx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出示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回家完成
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
1、描点2、连线3、标数量
七、教学反思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制图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会根据折线的起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但是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教师要加以引导,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独立思考、互相合作,运用迁移。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课题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课时
1
班级
四年级
编写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110—111页
2、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学生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统计表,说一说得到哪些信息,想提什么问题
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1、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
2、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四、作业
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