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问论笺》有感

合集下载

【doc】《天问》研究四百年综论

【doc】《天问》研究四百年综论

《天问》研究四百年综论文章编号:0257-5876(2004)03-0059一o8《天问》研究四百年综论毛庆内窖提要综观两千多年<天问>研究史,大略可分前后两大段,明末至今为后段.这后段四百年的<天问>研究,呈现一派新局面,而又以20世纪8O年代以后最为突出.四百年问,极具学术魅力的<天问>错简整理,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收缩的大轮回,现在又处于发展期;艰难的问题分析和本事考索.也由于新材料,新知识,新方法的引入,而取得突破性进展.关t词<天问)错筒本事研究楚辞研究.从来称难.清人吴世尚即有"骚难读于诗.难解于诗"之叹①,姚培谦,张亦枢也有"读庄易,读骚难"之感②,这些多以毕生精力治楚辞亦治<诗经>或<庄子>的学者.所吐当是甘苦之言.楚辞难解.<天问>在楚辞中又"最为难解",东汉王逸距屈原不远,又是宋玉同乡,其注<天问>已有一些扦格不通之处;宋朱熹博闻强识,学见精纯,释<天问=》也不敢轻易下笔,十二处以"未详"存疑,可见研究<天问)之不易.但'天问)幽奥神秘,气铄古今,文深体怪.波谲云诡.堪称千古第一奇文,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历代无数学人探赜索隐,以致绵延两千多年④.俨然已成--ri专学.综观两千多年<天问>研究史.大略可分前后两大段.前段为西汉至明末,成就主要在校刊,整理,诂,释义上.与传统治经方法大体一致,可说为<天问>研究打下了基础;后段为明末至今,学界在继承发展前段传统方法基础上.开始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之探索.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引入'天问)研究,呈现一派新局面,成果不断涌现,成就几近辉煌.我们下面要评述的.主要就是这后一段.这逾四百年之后一段.若以年代划之,又可细分为四段:明末至清末(公元1600年——19oo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两大社会变故(清人人关和西方列强入侵)所引发的民族危机.反而大大推动了楚辞学的发展.<天问>研究也随之出现了新局面.这局面在形式上的显着标志,是第一次出现了<天问>专着.有清一代<天问>专着有三本:毛奇龄<天问补注>,屈复<天问校正>,丁晏<天问笺>⑧.三书中, <天问补注>问世最早.毛奇龄为一代经学大师.特好辨正图书,排击异学,以驳难求胜.该书<总论>开宗明义,要补<集注>之缺.纠朱熹之误.书中列注文三十四条.详引各种典籍史料,于历史本事,地理方位,名物故实多有创见.资料运用方法亦有创新.总体来说达到了<总论>所宣称的目的.<天问校正>附于<楚辞新注>(该书后有单行本,如<昭代丛书>本)后,屈复认为,<天问>故典难解.文理不顺,故需"校正".<天问校正)之最大特点,是启疑古之端,第一次提出<天问>错简说,并动手作了若干整理(后面将详述).对该书之评价,则因学术见解而异.同意错简说者赞之甚高,否定错简说者则最多只肯定其思路的开阔.<天问笺>出之最后.就学术范围而言.也最全面.无论是古事考证,语意探微一59—《天问>研究四百年综论还是字义阐释,该书均有创见和发明.书中特别注意补王逸《楚辞章句>之缺,凡认为王注义有未尽者,多加以申发或补说,书名所以为《天问笺>,也是取郑笺补毛传之意.然而有清一代《天问>研究之成就更多体现于楚辞专着中.即以清代三大楚辞着作为例,王夫之楚辞通释>重于义理阐发,认为《天问>要旨在于以历史兴衰成败之教训讽谏楚王,"抑非徒渫愤舒愁已也",以此析视天问>结构,既与前人相异又言之成理,对后代影响较大;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首次将近代地理知识引入楚辞研究,天问>部分同样有此特点,书中甚至引陆次云《八舷译史>的"满刺伽四时皆裸,莫斯哥盛夏重裘"来释"何所冬暖,何所夏寒",而以神话释天问>也为该书一大特点.戴震屈原赋注>以朴学见长@,天问序>中公开斥责有的学者为"曲学异端,往往务为闳大不经之语",但又肯定"天地之大,有非恒情所可测者";其注释方法也与《离骚>,九歌>,九章>不同,凡有关天文,地理者皆详细注明,古史,人事则极为简略,有的甚至就不注.考戴震一生思想行事,这显然与当时文字狱有关,由此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他有些楚辞着作的<天问)研究,于取得某种成就的同时,方法路径亦往往有自己的特点.如王邦采注释时于版本取舍上不拘一格,夏大霖阐发大义时重视对文句之感悟,陈本礼就全诗"对汤武多微辞"而深探屈原之忠君思想,胡溶源强调"以意逆志",以超脱态度对文本仅"观其大义",俞樾因声求义常以通假法求得本字cz)……总之,清代<天问>研究于前人基础上又开出一片天地,研究思想已见新变,各种方法已肇其端.清末至民国末(1900——1949)为第二阶段.随着清末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各种思潮,理论及学科知识大量涌人,而清代本已确立的全方位,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想,一经与之结合,<天问>研究便出现了新变化,新特点.这一时期形式上的明显特征,就是出现了单篇学术论文.最早的单篇论文,大约应算1922年徐旭生发表于<努力周报读书杂志>第四期上的<天问释疑>,其后1925年,游国恩先生便在<国学月报>第四期上发表了<天问研究>⑧,文中明确指出,屈原所以能创作<天问>,一个重要原因是南北民族思想的差异:"南方民族思想是革新的,是很解放的,他并一60一不受北方守旧思想的影响."这种从南北民族思想文化差异推求《天问>创作动因的方法,也许是受了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源论的影响,然刘说亦是受了当时新文化,新思想之濡染.随后,1928年,刘盼遂在《中山大学史语所周刊)第三十二期发表了《由天问证竹书纪年益干后位启杀益事>一文,对"启代益作后"一段提出截然不同的解释,认为应是"益干启位,启反攻而杀之".接着,2O世纪3O,40年代,顾颉刚,刘永济,闻一多,童书业,唐兰,苏雪林,台静农,林庚等着名学者都先后发表论文,文中多运用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使《天问>研究出现了新局面.这一时期专着有范希曾《天问校语>,闻一多天问疏证>⑨.《天问疏证>广搜典籍,问引古籀金文,对王逸注详加评析,颇多新见,其疏证方式对后来一批学者影响极大.其他与天问>有关的楚辞着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屈原研究).该着虽未对天问>作专门研究,但其提倡的突破注经传统,以新途径,新方法研究屈原和楚辞的主张,对整个第二阶段<天问>研究也影响极大.这一时期的<天问研究>还有一大特点,即古文字和考古材料的运用.王国维利用新发现的殷商甲骨卜辞,考证出"该秉季德"之"该"即殷先祖王亥(后面将详论),使该句考释获得突破性进展,也引领了一代风气.其后闻一多,姜亮夫,朱季海等学者,运用这方面的材料,也取得骄人的成绩.另一方面,清初兴起的疑古思潮,此时也愈煽愈炽.楚辞学界多有人怀疑<悲回风>,<惜往日>,<卜居>,<渔父>等篇非屈原所作,甚至有人连屈原及其作品全部加以怀疑.表现在<天问>研究上,则几乎所有楚辞学者均认为<天问>有错简.解放后至"文革"结束(1950——19'78)为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的学术出现一个特有现象——大陆与台湾分道扬镳,<天问>研究当然也如此.此时大陆学术界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者们也努力运用马列主义研究<天问>,只是急就章似地学习运用很难立竿见影,反映到成果上便是数量极少,1966年以前只有几篇论文,内容上也显出生搬硬套和扞搪的痕迹."文革"期间,学术研究基本停顿.好在屈原当时被定为"法家",<天问>也被定为"反天命"之着作,故"研究"还可算得文艺研究2OO4年第3期上是没有中断,这一阶段仅有的两本专着——《天问天对注》,《天问天对译注》,并因柳宗元荣膺"法家"而得以撰成出版.两书注释态度尚可算认真,注文也还算平实谨慎,至于报刊上的几篇文章则因异文同腔"反天命"而谈不上什么学术性.如果从积极意义上理解,以上现象多少显示了学者们可敬的学术韧性,也证明了《天问》研究作为一项学术事业旺盛而强韧的生命力.这阶段还有一股潜流在地下运行——些老专家砣砣孜孜为《天问》研究做着基础工作,或收集资料,或考释文本,当时虽未完成或未能发表面世,却都于其后第四阶段集中体现出来.至于台湾的《天问》研究,似乎仍沿着民国时期形成的路线进行,数量比大陆多得多,质量上亦常有新见.着名现代作家台静农的《楚辞天问论笺》@, 既善于吸收古代学者成说,也善于融会当代学者新论,间断以己意,常能令人耳目一新.特别要提出的是苏雪林,她坚持民国时期既定的目标,三十年来始终在楚辞园地里辛勤耕耘,《天问》研究成绩更是斐然可观——台湾《天问》论文大半出白她手,《天问正简》也于此时出版@.苏先生一贯主张在世界大文化背景上研究《天问》,其具体结论虽未必成立, 然研究视野的世界性及总体思路常能给人以启发. "文革"结束后(1978——现在)为第四阶段.十年动乱结束,大陆迎来了学术繁荣,《天问》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先让我们看几组数字:1900年—_20o3年,《天问》研究成果:专着15部,民国时期2部,1949年至1978年5部——大陆学者2部,台湾学者3部,1978年至今8部——大陆学者7部,台湾学者1部.论文344篇,民国时期24 篇,1949年至1978年42篇——大陆学者11篇,台湾学者31篇,1978年至今278篇——大陆学者270 篇,台湾学者8篇.数字虽不能全部却能相当程度地说明问题.1949年至1978年,大陆《天问>研究无论是专着还是论文数均不及台湾,而第四阶段的专着则超过前两阶段之和,论文更是前两段的四倍以上!这几个相差悬殊的数字说明,随着政治,经济新时期的到来,《天问>研究得到发展,进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时代.不单是数量,丰硕的研究成果更多地表现在质量七.2o世纪8O年代初,一批老专家爆发了积压多年的科研能量,纷纷拿出了重量级的研究专着.1982年,游国恩主编,金开诚,董洪利等补辑的《天问纂义》由中华书局出版,该着裒集了东汉至清末近百家旧注,吸收部分现代学者研究成果,然后以按语形式鉴别,评论,并参以己意.其工程之浩大,资料之完备,为历史所无有,堪称集资料,研究于一体的划时代着作.1983年,林庚《天问论笺》经人民出版社问世,该着较集中地展现了林先生"三读天问"之所得,笺释,翻译,历史研究兼备,以精到中肯见长. 1989年,孙作云遗着《天问研究》由其子孙心一付梓于中华书局,孙先生2o世纪3O年代即从闻一多修习楚辞,该着可说是汇聚了一生之心血,长于历史研究的他于《天问》神话和本事考证方面多见功力. 还有一些老专家虽未有专书,却在楚辞或其他专着中拿出了《天问》研究的卓越成果,如姜亮夫,汤炳正,钱钟书等,此处不一一列述.2O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积学有年,造诣深厚的中年学者与志治楚辞,学识俱佳的青年学人登上《天问》研究主台,他们多以论文形式发表成果,思路开阔,方法多样,学术个性鲜明.他们有的循守师承,于传统方法中出新,如褚斌杰,金开诚,聂石樵诸先生;有的引进新知,以他山之石攻玉,如萧兵,翟振业,刘毓庆等;有的借重考古,寻出土文物求新证,如赵逵夫,江林昌等;有的拓展眼光,从文化背景得新识,如潘啸龙,罗漫等;有的以史为鉴,清理学术史探规律,如周建中,高秋风(台)等;有的重于理论,透析文本看思想,如聂恩彦,戴志钧等……总之是百花齐放,千岩竞秀,呈现出历史从未有过的新局面.就总体学术特色和趋势而言,2o世纪8O年代以后的《天问>研究有以下数端.一是新学科,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的引进.大凡考古学,古文字学,神话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等,只要能用上的,概在引进之列.这种学科交叉还有一新特点,即不单是楚辞学者学习兄弟学科,相邻学科的知识,而本来是这些学科的学者也来研究《天问>,如历史学者孙作云,现代文学学者杨义等,甚至自然科学的学者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如遗传学者任本命等@.二是注重资料的裒集,整理及统计,研究.继游国恩《天问纂义》后,一批楚辞学者积十年之努力推出了800多万字的《楚辞学文库>⑩,其中《楚辞着一6l一<天问>研究四百年综论作提要>对一半以上的<天问>专着作了长篇评析, 其他三卷分别对<天问>的注释,论文,专题作了汇总,堪称当前最全面,最完备,最系统的集资料与研究为一体的大型学术丛书.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开始了<天问>研究史之研究,周建忠对当代<天问>研究的归纳,翟振业对<天问>问题的回顾与展望,高秋凤(台)对清代,民国<天问>研究的综述等,均取得阶段性的可观的成绩⑩.三是加强了对<天问>艺术的探讨.<天问>之艺术特色,历代学者均注意不够,有的甚至认为艺术成就不高.尽管有少数学者(如清代学者林云铭,现代学者游国恩等)对其艺术结构作过分析,但得不到大家的响应.进入新时期,学者们愈来愈重视<天问>的艺术研究,发表了一批论文,并于专着中多作探讨.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宏洪,近十年来,他有计划地发表了三篇论<天问>艺术成就之专文@, 计划中的专着虽尚未出版,但已显示出良好开端.以上是四百年<天问>研究之鸟瞰,下面再进一步就几个重要问题作具体观察分析.若论<天问>之重要问题,当首推错简.<天问>一文,自王逸开始,即认为有文义不顺畅,不连贯之处,王逸将原因归之于"题壁".即是说,屈原写<天问>是随壁画题诗,后人从壁上录下,图画不连贯,诗义当然也就不连贯.此说经千余年基本无异议,到宋时洪兴祖方巧妙地反驳王说:"王逸以为文义不次序,夫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岂可以次序陈哉?"实际肯定了<天问>文义有序.直至清初,屈复与夏大霖才第一次提出<天问>错简说(夏代提出略早于屈复)回.即认为"文义不次序"是因<天问>一卷简绳烂断,竹简错位所造成.夏大霖于<屈骚心印?发凡>中推测,"帝降夷羿,革孽下民"以下十二句,应挪于"释舟陵行,何以迁之"之后,并特注明:"愚按此十二句,应是错简."屈复更于<天问校正>中断定,<天问>"文义不序"原因在于错简,必须要重新整理才能使文义通顺.他将<天问>分为问"日月星辰,山川怪异"与问"女帝,虞,夏,商,周之历史"两大部分,在两大部分基础上又将全文分为九段,当认为某几句与某段内容不相合时,一62一便将其挪到他认为相应合适的段落中去,整理范围比夏大霖的要大得多.不过,屈复这种全无根据单以己意断之的整理法,立即受到朴学代表学者戴震之严厉批评,由于其时学术环境及戴震的学术地位,其后有清一代几乎再无人像夏大霖,屈复这样认定<天问>有错简并进行整理.进入20世纪,<天问>错简问题重新被学术界提起,而较早提出这问题的是游国恩先生.1926年《楚辞概论>出版,书中十分肯定屈复对<天问>所作的错简整理,表示了自己的整理倾向,其后于<屈原>中,游先生拿出了整理成果.他对<天问>结尾一段作了大的调动,将第七,八两句("荆勋作师,夫何长")和第十一,十二两句("吴光争国,久余是胜")调到开头,将开头六句及第九,第十两句调到末尾,认为只有如此文义才通顺④.其后,1937年,唐兰在<天问阻穷西征新解>一文中固,对<天问>中间部分作了整理,改动幅度较游先生的更大.这以后,"错简说"影响越来越大,<天问>整理进入了加速度阶段.1953年,郭沫若<天问解题>发表∞,文中公开将"反对整理<天问>"定为封建思想之"孑遗",并"破旧立新",对<天问>动了大手术,据笔者统计,挪动达二十处之多.经郭先生整理后的'天问>,原结构已经完全被打乱,甚至可以说已经不见了踪影.1975年,孙作云<天问研究>完稿,孙先生将<天问> 看作历史文献,以历史表述的标准要求之,从而判断<天问>有三分之一章次出了错,改动之处自然比郭先生的还多.但孙先生还不算对<天问>改动幅度最大者.1974年,台湾苏雪林<天问正简>问世,书中将<天问>分为天文,地理,神话,历史,乱辞五大段,又判定这五大段句数当为定数:前三大段每段均为44句;历史一段又可分为=/b段,每小段72句;乱辞为24句.由此,<天问>不但章句之间需要调动,有些地方还需补足.也就是说,<天问>不仅有错简,还有脱简.如历史一段,夏代有72句,而商,周两段就有脱简,商代脱了8句,周代脱了6句.苏先生又断定乱辞均为七字句,于是将诗中七言句全部集中到诗尾,然只有23句,由此又断定脱了一句,这一句应在"荆勋作师夫何长"之后.至于错简整理.除天文部分44句保持原样,其余都作了大的改变.苏先生自1938年发表<天问整理的初步>起,直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至九十高龄还在进行《天问》的研究工作,其间无论社会发生多大的变动,都未能使她放弃,学术精神令人敬佩.她对《天问》整理的过程,实际成为2O世纪《天问》整理历程的一个代表.但《天问》整理到这一步,就有因整理而亡之危险,学术界大多不能认可了.此后,即令赞成对《天问》整理的学者,在具体作章句间关系的判属时,都十分审慎.如林庚先生在《天问论笺?错字与错简》中言:"凡在两可之间的,与其相信它错了,勿宁相信它原来的",并认为集中的错简只有两处.其后金开诚,周秉高等先生@,均认为错简不多,只不过具体整理处与林先生略有区别罢了.这样,几百年的《天问》错简整理,就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收缩的大轮回,现又正处于发展期.2O世纪初至今,对《天问》错简问题见诸文字的.还有两种见解.一是认为《天问》虽可能有错简,但并不太主张或不具体动手对其整理,如姜亮夫,楮斌杰,杨义等先生固,显现出更为审慎的态度. 二是坚持认为《天问》不存在错简,如汤炳正,翟振业,毛庆等圆,他们否定"文义不次序"说,认定《天问》有着独特的立体结构和内在的问题逻辑,"段落秩然不紊",后人之错简说是受了王逸的误导.2001年9月,毛庆发表了《析史解难:天问错简整理史的反思>④,对《天问》错简整理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观察分析.该文引用《汉书?艺文志》记载"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的竹筒文字情况,朱彝尊《江村销夏录-序>(《曝书亭集》卷三十五)中对简策尺寸之记录,及包山楚简,郭店楚简等出土实物状况,证明先秦重要典籍和韵文,每简均有固定字数,而《天问》究竟几句一简还尚待考证,整理之首要条件目前根本不具备,但几乎所有整理者恰恰忽视了这一最重要的条件固,不能不说是犯了校勘之大忌.该文还指出,即使仅鉴于整理史的经验教训,《天问》的整理也不应该进行——那怕只整理一两句.至于《天问>究竟有无错简?文中从楚辞成书和校点的历史,屈原之创作心理,《天问》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证明其并无错简.如果跳开具体问题的争论,从整个学术史角度观察一下,则会发现《天问》错简说与疑古思潮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疑古"之风"起于青萍之末"为宋代,而疑古派真正产生,当属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即《九经通论》,今仅存《诗经通论>)出世之时.也正是这以后不久,屈复,夏大霖着作杀青,姚氏早屈,夏二十来年,以姚当时之声望影响,二人不可能不知其学术观点.其后,民国顾颉刚先生"古史辨"学派的疑古之风渐煽渐炽,这正是错简说重新提起并开始发展之时.然而,由于现代大量出土文物接二连三轰击,疑古派已经走向终结.而宋,明两代着名辨伪学者,如朱熹,高似孙,苏轼,胡应麟等,均未提及《天问>有错简,这些学术史之事实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不过,《天问>错简是个极具学术魅力的问题,中国诗歌史上,没有哪首诗的文本整理魅力有它这样大,故错简仍将会不断地被人提起,其文本的整理也仍将继续下去.《天问>究竟有多少字?多少句?提了多少问题?这些数字虽自明末开始统计,然一直就未统一过.不同学者据不同版本,不同理解,不同统计方法往往得出不同数字.关于字数,清王邦采《屈子杂文笺略?自序>计为1559字,陈本礼《屈辞精义?略例>计为1545字,今人姜亮夫计为1553字(《屈原与楚辞?第六节(天问)>).句数,林庚《天问论笺>按双句计算为188句,姜亮夫,王从仁等按单句计为374句固,也还有计为353句,376句等等的圆.至于问题数,则差别更大,明汪仲弘计为150余问,黄文焕计为171问,今人胡小石计为172问,翟振业计为174问④;而大多数学者采用170多问较模糊的说法,然在这一说法中,郭沫若的统计又很有意思,他介绍虽为170多个问题,但在<屈原赋今译>之《天问》译文中,却只列出162个问题.笔者曾据王逸《楚辞章句>本作过统计,得到的数字是:1559字, 374句,172问.若综合各种数字就其大概而言,1550多字,370多句,170多问,是较为稳妥可靠的.<天问》所问之170多个问题,上探天文,下核地理,中究人事,可说是包罗万象,贯古索今.由于史事湮灭,典籍散佚,传说中断等因素,屈原所问之本事有些已不知所云,近四百年来,许多学者殚精竭虑求索本事真解,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突破性进展.最典型的例句为"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该"是什么?"厥父"是谁?"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又指何事?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而"该"是四句之关键,一旦"该"字释出,四句将焕然。

柳宗元如何批驳天命邪说

柳宗元如何批驳天命邪说

柳宗元如何批驳天命邪说柳宗元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远远超过了他的前代,没见有谁敢如此非贤诬圣、批评儒典;柳宗元不信鬼神、妖怪、算命、说梦等迷信,一生与天命论相对,藐视封建等级制度,这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少见的。

翻开中国历史,社会转型期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百家争鸣,出了一大批思想家;而同是乱世的中唐,成千上万的“浪漫”诗人,伴着闹哄哄的佛道,“泛滥”出的却是各色迷信和天命邪说。

整个唐代思想空寂,唯独出了柳宗元这样一个值得称道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远远超过了他的前代,没见有谁敢如此非贤诬圣、批评儒典;柳宗元不信鬼神、妖怪、算命、说梦等迷信,一生与天命论相对,藐视封建等级制度,这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少见的。

柳宗元《天说》及与韩愈的论战写于永州后期的《天说》是柳宗元哲学思想的奠基作,是他思想臻于成熟的标志。

《天说》不是天在说什么,或者说天在告诉人们什么,而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是柳宗元在论说天。

天道尊远,人不可及。

不论是儒释道,还是圣人贤达,都怀着敬畏神秘的心情对待天。

他们信奉天命,怕忌讳不敢说天。

统治者借天命吓唬老百姓。

柳宗元《断刑论》说:从古到今,“所以言天者”,都是为了愚弄那些呆傻的人。

柳宗元这是在刨统治者的命根子。

在君权社会,没人敢这样做。

《天说》是一篇数百字的短文,上下两部分。

占三分之二文字的上篇是引述韩愈关于天的说法,而柳宗元下篇的辩说只有不足二百字。

韩愈的这些话,据说是在贬为阳山令时向柳宗元私下说的牢骚话。

可多年后又旧话重提,显然与韩愈讽刺永贞革新相关,为此引发刘禹锡连写三论来回应这件事。

韩愈说天能“赏功罚祸”,是有意志的人格神。

柳宗元说这是荒谬的。

柳宗元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说了“天人之际”的思想,即阐明了他对天和人关系的看法。

柳宗元认为,天没有意志,天地、元气、阴阳,与人能看到的瓜果﹑疮疖、草木一样都是物质的,它们的变化都是自然现象,哪来的“赏功罚祸”。

“功”“祸”是人世间自己的事,与天地没有关系。

《天问》读后感

《天问》读后感

《天问》读后感《天问》是一部让人深感震撼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思考。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宇宙的探索和对人类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这让我深深地感到震撼和思考。

首先,作者通过对宇宙的描绘和探索,让我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神秘。

在《天问》中,作者通过对宇宙的描绘和对宇宙现象的解释,让我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之美和无限之奥秘。

在宇宙的浩瀚中,我们是多么渺小,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又是多么有限。

这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人类对宇宙的渺小和对宇宙的敬畏。

其次,作者通过对人类的思考和存在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和对自身意义的追问。

在《天问》中,作者通过对人类的思考和对人类存在的解释,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和对自身意义的探索。

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是如此渺小,但我们对自身的探索又是如此深刻。

这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重要性和对自身意义的追问。

最后,通过《天问》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是如此渺小,但我们对未知的渴望又是如此强烈。

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和对自身的思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渺小和对未知的渴望。

这让我深深地感到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总的来说,《天问》是一部让人深感震撼的作品,它通过对宇宙的探索和对人类的思考,揭示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对自身存在的思考。

通过对《天问》的阅读,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对宇宙的渺小和对未知的渴望。

这让我对人类的探索和对未知的渴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身存在和对未知的思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愿我们能够继续探索未知,思考自身,感受宇宙的奥秘和美丽。

[与林庚先生相处的日子]西游记被林庚先生称为

[与林庚先生相处的日子]西游记被林庚先生称为

《[与林庚先生相处的日子]西游记被林庚先生称为》摘要:我以为这一说法胶柱鼓瑟,大煞风景,于是慨然命笔,指出《离骚》中的“龙”“马”之变与诗中的想像逻辑及情感律动正相合拍,在《西游记漫话》的《后记》中,先生说:“十年动乱期间,夜读《西游记》曾经是我精神上难得的愉快与消遣,用先生《后记》中的话说,“这一段时光是愉快的,谈论《西游记》成了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一九七八年十月,我离开福州,开始了在北京大学十年的生活。

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学年,第一次听林先生讲课。

记得那是在第一教学楼二层的一间教室,课的名称是“《楚辞》研究”。

这门课对我的影响,多年后我才明白。

这是一门选修课,内容包括先生正在撰写的《天问论笺》。

先生用了好几堂课的功夫讲解《天问》的考证和错简的问题。

我对《楚辞》学一无所知,听起来当然像天书一样困难。

不过,先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竟然将考据和笺注这样的题目讲得引人入胜。

先生说:我们固然不是为考据而考据,可是考据的问题又总是无法回避。

考据并不意味着钻故纸堆,闭目塞听。

好的考据家就像是出色的侦探。

我们每天上课下课,走的是同一条路,可是对周围的世界,或者视而不见,或者熟视无睹。

如果福尔摩斯也从这条路上走过,他的观察就和我们不一样。

他能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看出问题。

任何细微的变化,哪怕是蛛丝马迹,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甚至凭嗅觉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种锐利的直觉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侦探的职业敏感,也是考据家的第一要素。

先生的话引起了我们对这门学问的兴趣。

年轻的大学生谈起考据就想到坐冷板凳,皓首穷经,因此视为畏途,避之惟恐不及。

可是说到侦探,有谁不跃跃欲试,仿佛唾手可得?其实,这两门行当,如果不是旗鼓相当,至少也可以触类旁通。

不论是侦探还是考据,都需要耳聪目明;推理之外,还得有洞察力和想像力。

我后来才知道,先生的这几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诗人和学者,更是他本人的写照。

先生治《楚辞》学,并没有被历代浩如烟海的注解所困扰和迷惑,而是目光如炬,从诸如《史记》的《秦本纪》这样常见的史料中发现了诠释《天问》的线索。

《天问》读后感500字

《天问》读后感500字

《天问》读后感500字
《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文章,它记录了楚国文学家屈原面对天空中的星辰,对宇宙的思考和探索,展示了他对于宇宙和人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学表现所感染,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精髓。

首先,《天问》所表达的宇宙观和思想让人叹为观止。

文中以天上星辰为视角,表达了屈原对于宇宙和人类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微小存在,而宇宙的存在和运行规律超出了人类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对于宇宙和人类生命的思考和思维,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邃性和智慧,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其次,《天问》中的文学表现形式也令人印象深刻。

这篇文章采用了较为生动的文学形式,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优美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的思考和感悟。

特别是文章的结尾,“问彼且燃,何常之衍?”这句话直接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人类对于宇宙的无穷好奇和追求,以及对于人类和宇宙未来的无限探索和期望。

最后,通过阅读《天问》,我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这篇文章表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宇宙和人类生命的思考和认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吸收和借鉴这些文化元素和哲学思想,推动人类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论《天问》的文学意义和思想文化价值

论《天问》的文学意义和思想文化价值

论《天问》的文学意义和思想文化价值
研究天问的历史价值有着天文学中国古代的起源以及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价值意义。

屈原的天问是一首长诗,阐述了地球形成的天文学过程也表达了天文学星空的变幻,对于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形势的影响。

说明了天文学在中国的社会人文历史中对于人们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意识上的微妙影响。

在社会政治经济上的时局变化都有着明确的现实意义,同时强调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是天性自然的辩证表现形式并非是人所能够左右的自然法则,因此天问的历史价值是:1.只有中国本土古生代人类才能读懂的政治经济学在天文学中的影响所产生的社会历史变化;
2.人的心理因素产生的意识形态完全笼罩在天文学的自然法则之下表现为天时、地利、人和;
3.它们都是天性自然规则的结果是对天理的辩证关系认知,天问指导着后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人世间的阶级和路线斗争永远存在着并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所消失或灭亡。

略论屈原《天问》与柳宗元《天对》

略论屈原《天问》与柳宗元《天对》

作者: 翟满桂[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遗产
页码: 130-134页
主题词: 《屈原研究》;《天问》;柳宗元;《楚辞章句》;《楚辞通释》;代表作品;王夫之;郭沫若
摘要:《天问》是屈原辞赋的重要代表作品,临世以降,后来者惊叹其奇。

一方面,从西汉刘向、杨雄、班固屡屡叙评,东汉王逸整理疏注《楚辞章句》以来,历代学人都在对其研究探讨,明代王夫之的《楚辞通释》,现代郭沫若的《屈原研究》、姜亮夫的《屈原赋校注》《楚辞今绎讲录》、林庚的《天问论笺》,成效尤其卓著。

另一方面,。

《离骚》与《天问》:屈原的思想转变与创作风格

《离骚》与《天问》:屈原的思想转变与创作风格

《离骚》与《天问》:屈原的思想转变与创作风格引言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位名垂青史的伟大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两部重要作品《离骚》和《天问》作为古代文学的珍宝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这两部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屈原思想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探讨《离骚》与《天问》中屈原思想的转变以及他们在创作风格上的特点。

1. 《离骚》的思想转变1.1 屈原蒙受屈辱屈原生活在中国战国时期,作为楚国的宰相,他致力于为国家谋福利。

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阴谋,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最终被贬谪到遥远的南方。

1.2 感悟人生的无常受到屈辱的打击之后,屈原开始反思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褪残。

他在《离骚》中借用生物学中的“蛇行”来暗示人生的曲折和变幻。

1.3 追求内心的解脱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内心解脱的追求。

他试图摆脱俗务,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

2. 《离骚》的创作风格2.1 豪放的诗歌语言《离骚》以其独特而豪放的诗歌语言而著称。

屈原在诗中借用了丰富的形象和比喻,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2.2 情感的抒发与声音的变化在《离骚》中,屈原通过对情感的抒发和声音的变化,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追求。

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感性的表达。

2.3 音乐化的节奏和韵律《离骚》在创作中注重音乐化的节奏和韵律。

屈原通过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使诗歌更加和谐而富有节奏感。

3. 《天问》的思想转变3.1 对世界的思考在《离骚》之后,屈原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更加深入。

他开始思考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3.2 南奔北返的心境《天问》中,屈原借用南奔北返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的忧虑。

他希望能通过对天地宇宙的思考,为世界带来秩序和和平。

3.3 比照历史与现实在《天问》中,屈原以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来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

他试图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带给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和指引。

4. 《天问》的创作风格4.1 运用了哲学和宗教的手法《天问》在创作风格上,屈原运用了哲学和宗教的手法。

天问 屈原名句

天问 屈原名句

天问屈原名句引言天问屈原名句是指古代中国文学名家屈原的诗句中关于天问的部分。

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

屈原的名句中,有很多关于天问的内容,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人对于天问的思考和追求。

屈原名句中的天问思想1. 天问之道自然精神屈原在他的作品中强调了天问之道自然精神。

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宇宙、自然、人类等方面的思考。

在《天问》这首诗中,屈原写道:“变化莫测,无常易逝。

谁知天上明月,俱为云遮所失。

欲寄彩笺无尺素之纸,愿盖上之以素尺之缣。

”这段诗句表达了屈原对于宇宙的思考,他认为宇宙之变化无常,人类很难了解其中的奥秘。

他渴望能够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2. 天问之道人类价值屈原的名句中也蕴含着对于人类价值的探讨。

在《天问》诗中,屈原写道:“母子之爱,何曾有尽!善恶不能相忘。

”这段诗句表达了屈原对于人与天的关系的思考。

他认为人类之间的爱和善恶的区分是永恒的,是人类价值观的核心。

屈原通过这段诗句表达了他对于人类道德价值的思考和肯定。

3. 天问之道政治理念屈原的名句中也体现了对于政治理念的关注。

在《天问》诗中,屈原写道:“凡勤勉正直者,皆罹天谴。

”这段诗句表达了屈原对于政治家的期望和批评。

屈原认为政治家应该勤奋正直,而不是谋取私利。

他警告人们,如果政治家违背了正义和道义,就会遭受天谴。

这段诗句体现了屈原对于政治道德的高标准要求。

屈原名句的现实意义屈原名句中的天问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探索宇宙奥秘的意义屈原的诗句中体现了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无尽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对于宇宙起源、宇宙结构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宇宙中的奥秘依然存在,人们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

屈原名句中的天问思想可以激发现代人的探索欲望,推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

2. 弘扬人类价值的意义屈原的名句中强调了人类之间的爱和善恶的区分。

【文学常识】林庚介绍

【文学常识】林庚介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林庚
林庚简介
林庚(1910—2006),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 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出版第一 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 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 及其他》。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 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 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 言的诗化》等。
林庚简介
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 “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 贺知章的名诗《咏柳》因为他的挖掘入选小学课本,最终家喻户晓。“当唐诗上升到它 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 干。”他说,“少年没有苦闷吗?春天没有悲伤吗?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
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 材流传至今。在研究中,他非常注重创造性,着力寻找那些能说明创造的资料。他说, “文学要是没有创造性,严格地说,就不是文学,就没有价值了。”“在有创造性的地 方多讲,没创造性的地方少讲,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史起伏的地方,看出它 发展的脉络。”

民国《天问》研究要著四种平议

民国《天问》研究要著四种平议

乃亥字之增 笔, 即王 亥也。 有扈扈 字, 当作 易, 即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 。
朴牛即仆牛, 以音同假借 , 盖即牦 牛。 ( 《 说 文》 , 特, 朴特 ,
牛父 也, 朴牛 宜即朴特 , 乃牛之牡者耳。 而王注 曰, 朴, 大 也, 言汤出猎得 大牛之瑞。 是。 ) 非人姓名之谓也 。 季德谓 恶德 也。 ” 这里周氏论 “ 季德谓 恶德” 虽失 当 。 但 是其“ 该” 即王亥之说 , 则与王 国维所论暗合 , 而周氏于甲骨未见之
无惠气也。 ”
前而有是语 , 足见其识见深远矣。 当然 , 周氏《 天 问》 中的一些解读亦 颇有值得商榷 之
处。 如, 校“ 皆归射羁, 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 而禹播
另, 由于周 氏于音韵学亦 颇为精通 , 故其对《 天
问》 韵有不叶者 , 亦多相改校。 如, 校“ 胡维嗜不 同味 ,
者 能够加 以关注 关键 词 : 民 国; 天 问; 要著; 四种 中图分类 号 : 1 2 2 2 .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1 4 4 0 ( 2 0 1 3 ) 0 6 一 一0 0 0 4 —0 5
毋庸讳言 , 民国《 天问》 研究一反前代萧索冷清的
深视 、 沉酣经史 , 鲜于世接 。 又, 博闻强识 , 才思潭淳 , 故而著述颇 丰。 《 楚辞天问补注》 为周氏遗著 , 王献唐 稍加修整之后 , 载于1 9 4 0 年《 金陵学报》 第1 0 卷第 1 、 2
省立图书馆。 曾编入 山左先拮遗书, 乐陵宋 明 轩( 哲元) 先生允 出资刊印。 事变既起 , 宋又逝 世, 度猝难流布。 适 承口 小缘先 生 , 索 乡贤遗 著。 乃先 以集通 中之《 天问补注》 一篇 , 录付 学 报刊 印。 原著 系集 札记写成 , 集通 序次在后 , 似 尚未及校定 。 略以管见 , 少加整 比。 异 日如 获机缘, 当续续缮布也。 ①

屈原《天问》赏析

屈原《天问》赏析

屈原《天问》赏析屈原《天问》赏析《天问》是一篇充满强烈的理性探索精神和深沉的文学情思的经典诗作。

郭沫若先生称:“其实《天问》这篇要算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

(《屈原研究》)有学者讲,它集中反映了屈原的学术思想,可谓切中了屈原那蓬勃涌动的理性思想的脉博。

可以说《天问》一篇,是屈原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总体认识的总结与升华的一种艺术再现,在那个时代,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

还有学者提出,《天问》是屈原在掌握了楚国巫史文献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部文学作品,这一点从它涉猎广泛的170余个问题上,是完全可以得到印证的。

此篇在篇幅上仅次于《离骚》。

作者借助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以提问求解的方式,通过对古代社会具有至尊意味的“天”的责难发问,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旷代未有的磅礴气势,将深湛的思考、大胆的怀疑和执著的探索指向生存世界的各个层面,融合他“参差历落,圆融活脱”文学运思,创作出令人千古称羡的华彩篇章。

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怀疑精神与理性品质,以及具有明显批判性的历史意识,由此在艺术上获得了非常独特的感染效果。

同时,篇中所包含的大量神话、传说和史事,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上古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冥昭瞢闇,谁能极之?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冯翼惟像,何以识之?迷迷濛濛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明明闇闇,惟时何为?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阴阳三合,何本何化?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天的体制传为九重。

有谁曾去环绕量度?惟兹何功,孰初作之?这是多么大的工程。

是谁开始把它建筑?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天体轴绳系在哪里?天极不动设在哪里?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八柱撑天对着何方?东南为何缺损不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平面上的九天边际,抵达何处联属何方?隅隈多有,谁知其数?边边相交隅角很多,又有谁能知其数量?天何所沓?十二焉分?天在哪里与地交会?黄道怎样十二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置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古代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古代文学研究生阅读书目

一先秦两汉书目十三经注疏阮元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全四十册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四书章句集注四部备要本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论语新解钱穆孟子译注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华书局1660年版孟子正义焦循墨子闲诂孙诒让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老子本义魏源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老子校诂马敍伦中华书局1974年版重订老子正诂高亨中华书局1959年版老子校释朱谦之龙门书局1958年版中华书局1963年新一版老子新译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庄子解王夫之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庄子集释郭庆藩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列子集释杨伯峻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中华书局1979年版管子集校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荀子集解王先谦韩非子集释陈奇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韩非子集释补陈奇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古籍刊行社春秋左传集解杜预注孔颖达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版左传译文沈玉成中华书局1981年版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顾广圻四部丛刊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士礼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繙刻本顾广圻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毛诗正义孔颖达见十三经注疏诗集传朱熹上海古籍1980年版诗经通论姚际恒中华书局1958年版诗义会通吴闓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诗选与校笺闻一多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诗经选译(增补本)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诗经今注高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孙作云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诗三百篇探故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诗经韵读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诗经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楚辞章句楚辞补注王逸注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楚辞集注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楚辞通释王夫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山带阁注楚辞蒋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屈原赋注十卷通释两卷戴震万有文库第一集楚辞书目五种姜亮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屈原赋校注姜亮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屈赋通笺刘永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屈赋新编谭介甫中华书局1978年版离骚纂义游国恩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离骚语义疏解王泗原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天问论笺林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楚辞论文集游国恩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楚辞论文集蒋天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楚辞韵读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楚辞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中国古代神话袁珂山海经笺疏郝懿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先秦散文选注罗根泽汉魏六朝散文选陈锺凡盐铁论校注王利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论衡集解刘盼遂中华书局1959年版潜夫论笺汪继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华书局1979年版贾谊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晁错集注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枚叔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司马长卿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扬子云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张河间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蔡中郎集四部备要本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後汉书范晔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裴駰史记索引司马贞史记正义张守节汉书补注王先谦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汉书管窥杨树达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後汉书补注惠栋後汉书集解王先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淮南子高诱注《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世界书局本第七册说苑刘向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新序刘向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文选李善注(有关部分)中华书局1977年缩印本文选六臣注(有关部分)四部丛刊影宋本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中华书局1955年版玉台新咏(有关部分)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赵氏刊本1958年重印乐府诗集(有关部分)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古诗源(有关部分)沈德潜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古诗纪(有关部分)冯惟讷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丁福保中华书局1959年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中华书局1965年重印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中国历代诗歌选(有关部分)林庚、冯沅君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北大中文系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孔北海集评注孙至诚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孔少府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曹子建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曹集铨评丁晏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建安七子集校注吴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三曹研究资料滙编河北师院中文系中华书局1981年版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陆士衡诗注郝立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靖节先生集陶澍集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陶渊明集王瑶人民文学出版社陶渊明集校注逯钦立中华书局1979年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滙编中华书局1962年陶渊明诗文滙评中华书局1961年陶渊明中华书局1965年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增补、集说、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订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谢宣城诗注郝立权庾子山集注倪璠中华书局1981年版庾信诗赋选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汉魏六朝赋选瞿蜕园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汉魏六朝小说选徐震堮汉魏六朝文絜笺注许櫣评选黎经诰笺注汉魏六朝散文选陈锺凡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北大中文系北大出版社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订重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旧小说(甲集)吴曾祺辑商务印书馆1914初版1957年重印古小说鈎沉鲁迅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太平广记(有关部分)李昉中华书局1961、1982年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有关部分)严可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丁福保乐府诗集(有关部分)郭茂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有关部分)逯钦立古诗源(有关部分)沈德潜古诗纪(有关部分)冯惟讷古谣谚(有关部分)杜文澜玉台新咏(有关部分)徐陵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汉魏六朝诗论丛余冠英汉魏乐府风笺黄节乐府诗论丛王运熙乐府文学史罗根泽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八代诗史葛晓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北京大学出版社魏晋玄学汤用彤中华书局1985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中华书局1983年版搜神记干宝搜神後记陶潜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张溥汉魏丛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北史南史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文心雕龙注范文澜诗品注陈延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王子安集注蒋清翊光绪间刻本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杨烱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卢照邻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骆临海集笺注陈熙晋笺注中华书局1961年版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陈子昂研究韩理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曲江集张九龄四部备要本孟浩然集四部备要本孟浩然诗选陈贻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王右丞集笺注赵殿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王维诗选陈贻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李太白全集王琦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杜诗详注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年版钱注杜诗钱谦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杜臆王嗣奭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影印读杜心解浦起龙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杜诗镜铨杨伦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读杜诗说施鸿保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964年印杜甫研究萧涤非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杜甫评传陈贻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8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杜甫卷中华书局1964年版1982重印王昌龄诗注李云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中华书局1982年版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元次山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钱考功集四部丛刊本韦苏州集四部丛刊本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李君虞集席氏本卢纶诗集校注刘初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华阳集席氏本孟东野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孟东野诗集华忱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张籍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张籍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长江集四部丛刊影印本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柳宗元中华书局1964年版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白香山诗集汪立名编注四部备要本白居易诗评述滙编陈友琴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元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华书局1959年版李贺诗集叶葱奇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樊川诗集注冯集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玉谿生诗笺注冯浩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樊南文集详注冯浩四部备要本樊南文集补编钱振伦钱振常注四部备要本温飞卿诗集笺注曾益顾予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本孙可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罗昭谏集四库全书着录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点新本唐甫里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影印本聂夷中诗杜荀鹤诗中华书局1959年断句排印本韦庄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韦庄词校注夏承焘刘金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南唐二主词校订王仲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花间集评注李冰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全唐诗乐府诗集(有关部分)全唐文说郛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唐宋传奇集鲁迅校录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本事诗孟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唐语林王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云谿友议范摅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唐摭言王定保古典文学出版社唐国史补李肇古典文学出版社唐诗纪事计有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五代史新五代史文献通考历代诗话正续编何文焕丁福保中华书局1981年版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诗话总龟阮阅四部丛刊影印本苕溪渔隐丛话胡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标点本诗人玉屑魏庆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诗薮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历代诗话吴景旭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随园诗话袁枚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点校本瓯北诗话赵翼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昭昧詹言方东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带经堂诗话王士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宋诗话辑佚郭绍虞中华书局1980年版原诗叶燮饮冰室诗话梁啓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宋诗话考郭绍虞中华书局1979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唐诗杂论闻一多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璿琮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88年重印唐诗综论林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唐诗论丛陈贻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唐代诗人丛考傅璿琮中华书局1980年版唐诗人行年考谭优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唐人行第录岑仲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程千帆诗论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全唐文纪事中华书局唐才子传唐人说荟唐音癸签胡震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0年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唐诗小集(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三宋元明清书目小畜集四部丛刊本小畜外集四部丛刊本河东先生集四部丛刊本珠玉词晏殊宋六十名家词本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乐章集宋六十名家词本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苏学士文集四部备要本苏舜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欧阳文忠全集四部备要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六一词欧阳修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嘉佑集苏洵四部备要本司马文正集司马光四部备要本元丰类稿曾巩四部备要本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中华书局1959年版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校点本王荆公诗文沈氏注沈钦韩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排印本王荆公诗笺注李璧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王安石邓广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施注苏诗施元之四库全书着录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查慎行乾隆间刻本苏诗合注冯应榴光绪九年刻本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王文诰嘉庆间刻本、光绪间刻本苏诗补注翁方纲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苏轼乐府笺龙榆生商务印书馆1958年苏轼评传曾枣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栾城集苏辙四部丛刊本豫章黄先生文集黄庭坚四部丛刊本山谷诗集注四部备要本豫章黄先生词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中华书局1978年版淮海居士长短句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淮海词笺注杨世明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王光年增注中国书店1985年版晁氏琴趣外编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济北晁生鷄肋集四部丛刊本後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後山诗注任渊四部丛刊本後山诗注补笺冒广生商务印书馆1936年张右史文集张耒四部丛刊本柯山词龙榆生校中华书局1957年片玉集陈元龙集注强村丛书本清真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东山词锺振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李清照集校注王学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李清照研究资料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增广笺注简斋诗集胡穉四部丛刊本樵歌朱敦儒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芦川归来集张元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劒南诗稿校注钱仲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陆游卷中华书局1976年陆游年谱於北山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陆游传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范石湖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滙编:杨万里范成大卷中华书局1964年诚\斋集四部丛刊本於湖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四部丛刊本朱子语类八十年代有影印本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稼轩词疏证梁啓超梁啓勋北京中国书店辛稼轩诗文钞存邓广铭辑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辛稼轩年谱邓广铭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龙川词校笺夏承焘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陈亮龙川词笺注姜书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龙洲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白石道人诗集四部丛刊本姜白石词编年笺注夏承焘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多次再版後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後村词笺注钱仲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梦窗甲稿、乙稿、丙稿、丁稿四明丛书第一集 1932年刊吴梦窗词笺释杨铁夫 1936年铅印文山先生全集四部丛刊本文文山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年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梅谿词雷履平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霁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唐五代词林大椿全宋词唐圭璋中华书局1965年全宋词补辑孔凡礼中华书局1981年宋六十名家词毛晋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一集影印本强村丛书朱孝臧 1922年归安朱氏刊本历代诗余沈辰垣 1928年上海蝉隐庐影印内府刻本滹南遗老集四部丛刊本元遗山诗集笺注施国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遗山先生文集四部丛刊静修先生文集刘因四部丛刊道园学古录虞集四部丛刊竹斋诗集王冕四部丛刊铁崖古乐府注楼卜瀍四部备要本雁门集萨龙光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宋诗钞补管庭芬蒋光煦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宋元诗会陈焯全金诗郭元釪扬州诗局本金元总集(中州集、谷音、河汾诸老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1959年元诗选顾嗣立康熙顾氏家刊本元诗选癸集席世臣补刻宋文监吕祖谦四部丛刊本南宋文苑庄仲方光绪十四年江苏书局本全辽文陈述中华书局1982年版金文最张金吾粤雅堂刊本江苏书局刊本元文类苏天爵商务印书馆1958年词话丛编(收六十种)唐圭璋 1934年排印词话丛编(收八十五种)唐圭璋中华书局词苑丛谈徐釚撰唐圭璋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词林纪事张宗橚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蕙风词话况周颐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宋词纪事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词律万树宋诗纪事厉鹗乾隆刊本万有文库第二集本宋诗纪事补遗陆心源光绪间刊本辽诗纪事陈衍商务印书馆1936年金诗纪事陈衍商务印书馆1936年元诗纪事陈衍商务印书馆1936年文学津梁(收文评十二种)周锺游辑 1916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宋史元史唐宋诗举要高步瀛唐宋文举要高步瀛宋词选胡云翼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宋诗选注钱锺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59年版唐宋词选释俞平伯全元散曲隋树森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元散曲选注王季思北京出版社1981年元人散曲选羊春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散曲丛刊任二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31年元曲选臧懋循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元曲选外编隋树森中华书局1959年元杂剧选注王季思北京出版社1980年中国戏曲选王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中原音韵周德清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录鬼簿锺嗣成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录鬼簿续编贾仲明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太和正音谱朱权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元剧斟疑严敦易中华书局1960年元杂剧论集李修生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新校元刊杂剧三十锺徐沁君中华书局1981年元明杂剧佚名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重印孤本元明杂剧涵芬楼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盛明杂剧沈泰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杂剧三集邹式金中国戏剧出版社影印六十种曲毛晋中华书局1958年墨憨斋定本传奇冯梦龙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缀白裘玩花主人(钱德仓)中华书局1957年印本清人杂剧郑振铎 1931、1934年影印古本戏曲丛刊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水浒戏曲集(一)(二)傅惜华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红楼梦戏曲集阿英中华书局1978年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明人杂剧选周贻白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明清传奇选赵景深、胡忌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关汉卿戏曲集吴晓玲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吴晓玲等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关汉卿全集吴国钦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关汉卿戏曲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关汉卿研究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关汉卿研究资料李汉秋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关汉卿研究资料滙考王纲辑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董解元西厢记淩景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琵琶记钱绍箕校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汤显祖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牡丹亭徐朔方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南柯梦记钱南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徐扶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汤显祖研究资料滙编毛孝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汤显祖研究论文集江西文研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汤显祖年谱徐朔方中华书局1958四声猿周中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浣纱记梁辰鱼中华书局1959鸣凤记王世贞中华书局1959东郭记孙仁孺中华书局1959焚香记王玉峰中华书局1988清忠谱李玉中华书局1959一捧雪李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笠翁十种曲李渔上海大成书局影印闲情偶记李渔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天问》“问天”三考——兼质疑闻一多《天问释天》

《天问》“问天”三考——兼质疑闻一多《天问释天》

文本斡维天极王逸注转纲际极闻一多注星名星名星名《天问》难读,众所周知;“问天”一层,谜团尤多。

闻一多乃上世纪楚辞学名家之一,其《离骚解诂》《天问释天》《楚辞校补》诸篇享誉骚坛,尤其《天问释天》是解读《天问》“问天”一层的重要参考资料。

不过,闻一多过分自信,在《天问释天》前序中全盘否定王逸,也否定“大都王逸以后诸家”。

其云:“然今试执逸注以读《天问》,虽谓无一事可晓,不过也。

”又云:“大都王逸以后诸家之说,有违于事实,滞于义理。

”似乎只有他才是真正的“特识之士”,“别树新解”,“既祛”“此惑”,“乃可与读《天问》”。

事实果真如此吗?且举三例考之。

一、“斡维”“天极”考《天问》有云: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对“斡维焉系?天极焉加”两句的解读,闻一多《天问释天》与王逸《章句》截然不同。

王逸云:斡,转也。

维,纲也。

言天昼夜转旋,宁有维纲系缀,其际极安所加乎?[1]闻一多则云:古代关于天体之传说,多缘星象而生。

此文之“斡”与“维”与“天极”皆其例也。

所谓“斡”,即北斗七星之柄,他书所谓杓者也……维者,亦星名也……天极者,《史记·天官书》曰:“中官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2]王、闻二说的区别,可用下图表示:考察一种学说的价值,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确有“新解”,即是否能够说出前人没有说过的观点;而且这种“新解”还必须是正确的,符合作品实际。

如果只是重复前人说过的话或观点,收稿日期:2021-08-03作者简介:周秉高,男,江苏海门人,《职大学报》主编、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

《天问》“问天”三考———兼质疑闻一多《天问释天》周秉高(《职大学报》编辑部,内蒙古包头014035)摘要:闻一多对“斡维”“天极”“顾菟”的解读,并非新解,只是沿用前人之说。

他的“‘女歧’为尾星”“‘伯强’当为箕星”的说法倒是别致,但不符合文本原意,也不符合全诗主题。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句中之“利”当读若“黧”“黎”。

由《天问》感屈原之能才

由《天问》感屈原之能才

由《天问》感屈原之能才摘要:论及战国时期人们对于未知的思考和疑惑,《天问》无疑是一个总括。

它既是一篇气势磅礴、内容广博、构思瑰丽的文学作品,又是一篇富含了历史沧桑、深邃哲理的不朽篇章。

可以说,这篇长篇诗歌对屈原的文采和思想都做了深刻的阐释。

关键词:屈原;《天问》;文学艺术;爱国情怀引言古人对世界生命的看法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在有限的基础上却展开了无限的想象,成就了一系列不朽的篇章。

这其中以屈原的《天问》在战国时期最为出名,是这一时期最好的作品。

对于屈原,出于端午节,我们并不陌生,当然,我们在平时的课本上也学习过他感慨怀才不遇、奸佞陷害、爱国爱民的《离骚》。

我们在感叹他爱国的同时,也羡慕着他的文采飞扬。

殊不知,屈原的才能可不止这些,他在《天问》中对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人物行事等的提出的疑惑在那个时候也是很深邃的。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屈原在战国时期,能做到这些,已经算是全才了,让我们一起由《天问》感屈原之能才吧!正文《天问》是屈原在流放中创作的,是屈原第二首气势磅礴恢弘、内容广博深邃、构思瑰丽雄奇的长篇诗歌杰作。

《天问》全篇三百七十余句,一千五百多字;以四言句为主,两句或四句为一组;诘问方式多姿多样;诗歌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历史兴衰、人物故事等。

①《天问》不仅是对自然人事的诘问,在这雄浑的诘问中,屈原还熔铸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独到见地,其文学价值和参考参考价值在今天文学、天文、神话等的研究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创作背景屈原在楚国的特立独行一直深被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司马子椒、郑袖等人的忌惮,加上他在抗秦方面态度坚决,让秦国恐慌,秦国张仪使楚国贿赂他们,这些奸佞联手向楚怀王进言诬陷,怀王亲小远贤,屈原被流放。

屈原的流放,从一位“与王图议国事”的士人,转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

屈原在流放中,彷徨山泽,忧心国事,来到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望着庙堂里描绘的壁画,感慨万千,神思飞扬,写下了这篇不朽的《天问》。

天问注释翻译(节选三)

天问注释翻译(节选三)

翻译

自然法则纵横交错处处在,万物离开阳气就死亡。 为什么鼓神、钦鸦化鸟常悲鸣,他们死后的尸体在何方? 雨师屏翳能兴雨,他靠什么本领能这样? 风伯鹿身生两翅,他凭借什么力量飞翔? 大龟背负大山水中游,大山怎能安稳不漂流? 大山离开龟背到陆上,怎么能把大山来移走? 浇在嫂子的门口,对她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少康追随着猎犬,砍掉了浇的头? 女歧给浇缝衣裳,两人便同舍共宿。 为什么身遭危难,也被砍下了头? 商汤谋划赏赐军队,为什么对他们如此厚爱? 浇灭斟寻击沉他的船,运用的什么战术和计谋? 夏桀攻伐蒙山国,他都得到些啥? 妺嬉得宠多放肆,汤为什么把她杀?
原文节选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①。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台桑②?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③。胡为嗜不同味,而快朝饱④?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⑤? 皆归射鞠,而无害厥躬⑥。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⑦?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⑧?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⑨。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封狶是射⑩。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白霓婴茀,胡为此堂?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撰体协胁,鹿何膺之? 鳌戴山抃,何以安之?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妺嬉何肆,汤何殛然?
谢谢欣赏!
注释

①力献功:以勤力进献其功。献功:指治水的功绩。省:省察、察看。下土四方:指天下。 ②嵞山:即涂山。传说禹治水途中娶涂山女为妻。台桑:桑间野地。 ③闵:爱怜。妃、匹、合:均为配偶的意思。 ④快:满足。饱:疑当作“饥”,朝饥,男女会合之隐语。 ⑤惟:刘盼遂《天问校笺》:“惟乃罹之借,惟忧犹离孽也。”达:通“健”,逃脱。 ⑥射(shè):当作“躬”。射鞠:鞠躬,谨敬之意。 ⑦作革:变革、更替。播降:留下后代,指禹留下后代子孙。 ⑧屠母:传说禹妻涂山女化为石,禹呼:“归我子!”石破而生启(《汉书· 武帝纪》颜师古 注)。 ⑨帝:天帝。夷羿:就是羿,善射。孽:灾祸。 ⑩冯:同“凭”,满。珧(yáo):蚌壳,这里指饰有贝壳的弓。决:同“块”,套在右手 拇指上钩弦发箭的器具,今称扳指。封狶(xī):大野猪。 浞:寒浞,后羿的相。纯狐:纯狐氏之女,后羿的妻室。眩妻:即玄妻,纯狐氏女名。 阻穷:阻绝,此句是说把鲧永囚禁在羽山,不准西行。 并:读作“屏”。并投:屏弃。疾:恶。修盈:指鲧罪恶之多。 良药:《淮南子· 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嫦娥奔月故事不见 于先秦,窃药之女子并非嫦娥,而是上文之眩妻(林庚《天问论笺》)。 大鸟:指鼓和钦鸦。《山海经· 西山经》:“鼓……与钦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 之东曰鸦崖。钦鸦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鼓亦化为 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 此二句一本作“撰体胁鹿,何以膺之”,闻一多《楚辞校补》谓“何以膺之”与上句“何以 兴之”句法一律,当从“一本”。译文从闻说。 释:放弃,舍弃。陵行:在陆地上行走。 少康:夏国君湘之子。浇杀相,后少康又杀浇。颠陨:掉落。 颠易厥首:王逸《章句》说,女歧与浇周舍同宿,少康夜袭浇,误杀了女歧的头。 桀:夏代亡国之君。蒙山:古国名。传说桀攻蒙山,得琬、琰二女。

《天问》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天问》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天问》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天问》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重要作品,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篇长诗。

该作品以提问的方式,对自然、历史、神话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质疑,反映了屈原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天问》全文约370余句,近2500字,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天地万物的起源和演化,提出了许多关于宇宙和自然界的疑问,如“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等。

第二部分主要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一些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提出了质疑和追问,如“舜闵在家,父何以鱞”、“桀伐蒙山,何所得焉”等。

第三部分则是对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的描述和感慨,如“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谐者,志怪者也”等。

《天问》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它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构思,形式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

这种提问的方式不仅展现了屈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也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天问》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屈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夸张等,使得作品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有力。

最后,《天问》的主题广泛,涉及自然、历史、神话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屈原渊博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

除了文学艺术价值外,《天问》还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作品中的提问和质疑体现了屈原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社会、人性的独到见解。

同时,《天问》也展现了一种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推动科学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天问》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古代的书写材料和传播手段有限,《天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直到南北朝时期,《天问》才逐渐受到重视,并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由于《天问》的篇幅较长,语言较为深奥,因此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和理解《天问》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今天的文学研究和教育领域,《天问》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论《天问》

试论《天问》

[评论]试论《天问》体现的楚民族心理与屈原的历史反思[提要] 本文试图将屈原的重要作品《天问》置于楚文化背景之中,从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揭示屈原作品中所体现的特殊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并联系作者的亲身经历,探讨作者在作品中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

[关键词] 天问屈原楚民族心理历史观批判与反思楚辞是中国诗歌史乃至中国文学史的源头之一,同时也是先秦时期南方文化的结晶与载体。

无论从形式内容到思想内涵都体现出与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学迥异的特色,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

《天问》作为《楚辞》中一篇独特的作品,不仅体现了楚辞一般的地域特色,而且还有很多与其它楚辞作品不同之处。

全篇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而无一作答,句式不象《离骚》、《九歌》那样自由灵活,基本上是四字一句,也没有《楚辞》惯用的语气词如“兮、些、只”等。

《天问》没有《离骚》那样充沛浓烈的个性化抒情,也缺少形象的塑造,因此文学性明显不如《离骚》、《九歌》等篇。

但《天问》自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魅力,两千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不断研读它,为它所感动,所启迪。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可见,早在汉朝,与屈原有过相似经历的太史公就已从《天问》中读出了屈原深沉的感情,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

《天问》决不会是一篇干巴巴的问题流水帐,而是作者有意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他采取了一种极为罕见的连缀问句的形式。

《天问》的这种创作形式是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的,这种形式的来源很难说清楚,但它不会是屈原的首创,因为在屈原的其它作品中都见不到与《天问》相似的形式。

我们知道,屈原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便是继《诗经》之后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之上首创了“楚辞”这种形式自由,摇曳多姿的诗歌形式,称为“骚体”。

它对后来的汉大赋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

但整部《楚辞》中只有《天问》的形式与众不同,其遣词造句晦涩难懂,佶屈聱牙,令后代训诂家颇感头疼。

《天问》:屈原的旷世奇想

《天问》:屈原的旷世奇想

天问》:屈原的旷世奇想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且也是一位闪烁智慧之光的特立独行的思想家。

《史记》曰:“(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刘向的《新序?节士》亦云:“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大夫,有博通之知,清洁之行,怀王用之。

”足见屈原才智过人,品行高洁,曾深得怀王信任。

但是屈原的特立独行,尤其是抗秦问题上的坚决,使秦国甚为惶恐,于是张仪使楚,重金贿赂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司马子椒、郑袖等人,合而谋之,向怀王进谗言诽谤诬陷。

就这样,屈原因怀王的不明之怒而流放于外,从此便离开了那庙堂之高的权力中心,来到江湖之远的汉水与沅湘一带,在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坎坷途上,不仅创作出了名震文坛的《离骚》,还创作出了享誉千载的《九歌》、《九章》与《天问》等作品,使其从一位“与王图议国事”的仕子,进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我们仰望夜空,看到那浩瀚的天宇,首先想起来的便是屈原《天问》中的句子。

《天问》可以说是界于《离骚》与《九歌》之间所崛起的另一座文学丰碑,是屈原哲学思想的最高体现。

在那长期流放的日子里,现实世界的艰辛坎坷,精神世界的忧愤迷惘,使他在无可奈何地等待与企盼中打发这虚度的年华,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国家日趋衰微而不能匡扶,佞臣当道而不能“清君侧”,朝廷昏聩而听不进良臣诤言,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孤独愁苦之中,只好转而向天发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圆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在?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①《天问》不仅表现了屈原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也表现出了他对人生的极大关怀。

《天问》赏析(二)

《天问》赏析(二)

《天问》赏析(二)《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错落有致。

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作品里,《天问》是一篇非常独特的诗篇。

这是因为,该作品乃是一种空前绝后的文学形式,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作者或一句一问,或两句一问,或四句一问,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层层设问,用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情理交融,声情并茂,宛若梦笔生花,令人读来兴趣盎然,绝无枯燥之感。

因此,清代学者刘献庭在《离骚经讲录》中赞其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盘花歌》,布依族民间歌曲,通常以四季、十二月为序,青年男女以花寓情,内容以花为核心,相互盘问种花的过程和经验,涉及各种生产、生活知识,流行在贵州惠水一带。

苗族民间歌曲,借花盘问,或以花比喻对方,两句为一段,三段成一首,流行在贵州望谟一带。

那么,楚国庙堂里真的有壁画吗?答案是肯定的。

人类开始绘画的历史目前已经追溯到数万年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凡是能够画上图案的材质,当初人们都曾经尝试过,并由此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绘画品种。

例如人体画、服饰画、陶器画、木器画、石器画、金属器画、皮画、帛画、纸画(画面尺寸相对较小),以及岩画、地画和壁画(画面尺寸相对比较大)。

一般来说,古代绘画内容,一是为了宗教或巫术目的,二是为了记述历史,三是为了传播知识。

例如,我国畲族有一种古老的歌舞,名叫功德舞,亦称祭祖舞。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祭祖,每三年举族大祭祖,以及丧葬仪式,都要由年长者主持,请师公(巫师)和祭祖者(丧葬仪式为八人),在祖先画像前,唱祭祀歌,跳表现祖先功德的舞蹈,众人随之共舞。

祖先画像又称祖图,通常为长卷式,绘画内容为本民族起源与迁徙的传说。

我国岩画分布地域非常广,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内蒙古的阴山岩画,宁夏的桌子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以及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岩画、西南地区(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岩画和福建台湾岩画,此外牡丹江亦发现有岩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天问论笺》有感
读完《天问论笺》,深感林庚先生之不易。

这部书是林庚为《天问》作得详实注解,《天问论笺》是一部关于《天问》全面的估计研究著作。

在《天问论笺》中,林先生为《天问》中的字词都考究了《天问释天》、《史记天官书》、《吕氏春秋有史览》、《释宫小记》、《说文》、《山海经》等大量相关书籍,从而给出了靠的依据。

除此之外,此书内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内容分为天问笺释,天问今译,天文中夏王朝的历史传说,天问中所见上古个民族争霸中原的面影以及天问中有关秦民族的历史传说五个部分,其中天问笺释占有大量的篇幅。

《天问》有没有主题?《天问》有没有次序?
历来许多学者对天问的次序和主题表示质疑。

针对这一问题,林先生给出了回答。

由于错简和传说的亡佚,使天问读起来次序混乱。

《天问》共一八八句,前五十六句问的是开天辟地之事,即天体、洪水、大地的问题;后一三二句则问的是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的人事兴亡和历史传说。

这样看来,《天问》是一部历史兴亡史。

要读通《天问》,就必须要先排好次序,而要排好次序就必须先解决错简和错字的问题。

林先生对错字进行了详细的考究处理。

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其平易程度与《论语》的语录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相当。

《天问》自身并没有特别艰深的文字问题,文字的考究最后都追溯到《天问》中的故事传说,如“启棘宾商”之“商”字应作“帝”字,而“何诫上予”之“予”字应作“纾”字。

而像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很多。

《天问》中的错简出现的很集中。

其中一处在第一六六句与一六九句之间,一六六句以上问到文王,武王,成王的故事,而成汤与伊尹的故事又远在周民族故事出现之前早就大段的出现过,这两句落在这里显然是出现了错简。

而更巧合的是远在周民族祖先后稷出现之前,却先在原第一三五句到一四二句的位置上出现了周昭王至齐桓公一连串历史顺序分明的八句发问,这尤其不合情理。

这八句的历史顺序,恰恰就是应该接在一六六句周成王的故事之后的。

《天文》之所以次序混乱,除了错简之外,还有先秦时期的一部分神话的亡佚也是导致原文不顺的原因。

周人对于鬼神敬而远之,也就是说周人对有一部分神话疏远冲淡。

在这里来分析一下大禹的形象。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为是不同味而快鼂饱?”这句话的意思是:伤心思念的涂山之女为什么会和不情投意合的禹发生关系呢?《尚书·益稷》“无若丹朱傲,浸游是好,做虐是作。

予弗子,为荒土功”“予弗子”就是对于“子”不感兴趣,并引尧的儿子丹朱为例。

“为荒土功”就是自己的任务是“力献功”于“下土四方”》说明禹根本没有把与涂山之女的关系放在心上,而只不过是一时的情欲。

这样看来,
禹在《天问》中与涂山之女的关系显然不正当。

而到了周人正统传说中,禹却变成了圣人的形象。

同一个故事,却由野合变成了娶妻,这估计就是周人的“尊礼”“近人”的结果吧。

再如舜,在原始神话中即帝后,也就是主宰万物的天帝,《天问》中还问到了舜与女娲的关系。

而到了周人的正统传说中,舜却离开了神话轨道变成了与尧并称的人王,而且尧还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天问》中对于这段传说中的婚姻关系,似乎是持怀疑态度,原句为:“舜闵在家父何以?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人王化的结果实际上是改造了原始的神话故事。

今人读《天问》,困难之所以在可能就是我们或多或少受到周人正统观念的束缚。

在我看来,神话既然是《天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应该用当时流行在楚国南方的泛神论为基础。

在《天问论笺》中,有些部分与当时文献的记载并不一致。

如“靡萍九衢枲华居?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丁晏《天问笺》引《山海经.西王经》:“浮山有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靡芜。

案此即臬华也。

”林庚认为不是这样的。

薰草叶似麻而华则全不相类,何得就其华而称之?且“居”字在此处亦殊别致,窃疑当指寄居而言。

纵观全句,“臬华”与“靡萍”对举,似为一种无枝无叶菌类寄生植物。

臬华既然无枝,那么居于何处呢?
对于这种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会查阅相关资料。

林先生指出,当其他材料不能充分阐述时,《天问》自身就是第一首资料,即内证。

例如“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与“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这里的“苍鸟群飞”也即“繁鸟”的意思,“孰使萃之”又类似“萃棘”的意思,以此来相互说明。

林庚先生在这部书里面全面详实地将屈原的一片丹心呈现出来,让我们走进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之中,我仿佛看到了屈子时代的宇宙洪荒,更看到了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

《天问论笺》就像一个阶梯,让我从最小的元素单位字词开始,慢慢的翻译成句,然后全面的了解全文。

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层层深入地引导我走进先秦。

余音袅袅,“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听,在汨罗江边,衣袂飘飘,似有人在对天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