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少帅张学良的军人牺牲论:誓与部下同生共死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勇抗日将领无私奉献的烈士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勇抗日将领无私奉献的烈士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在这个历史时刻,许多英勇的抗日将领为了保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付出了无私奉献甚至牺牲生命的代价。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让我们回顾一些九一八事变中的英勇抗日将领,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一、张学良将军张学良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家、政治家,他曾在九一八事变中积极参与战斗并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奋起抵抗,率领东北抗日义勇军进行顽强抵抗。
他的英勇事迹和果断决策力使得日军遭受了重大打击,对九一八事变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杨靖宇将军杨靖宇将军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军事将领,九一八事变中他率领的抗日义勇军在长春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
杨靖宇英勇无畏,坚决保卫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尽管最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但他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无数人继续抗击日寇,并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面旗帜。
三、刘振峰将军刘振峰将军是中国近代抗日名将之一,在九一八事变后,他与其他抗日将领一起组织了一支秘密的抗日游击队。
他们利用山林地带展开游击战,有效地削减了日军的实力,保护了本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刘振峰无私奉献、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的榜样。
四、赵登禹将军赵登禹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九一八事变中杰出的抗日将领。
他带领着部队在事变发生后展开了长时间的抗日斗争,成功地保护了辽宁地区的民众安全。
赵登禹将军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敬。
五、刘亚楼将军刘亚楼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他在九一八事变中以其深厚的军事素养和杰出的指挥才能,成功地领导部队抵抗日本侵略。
他的抗日表现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激励了无数中国人民投身到抗日战斗中。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勇抗日将领们,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事迹让我们铭记于心。
历史趣谈:张学良:走了五步臭棋丢掉东北 最后一生被软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张学良:走了五步臭棋丢掉东北最后一生被软禁
导语:《少帅》热播后,关于张学良的话题越来越多了。
回看历史,张学良走了三步臭棋,结果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软禁终生,也成为全国人民众矢之的
《少帅》热播后,关于张学良的话题越来越多了。
回看历史,张学良走了三步臭棋,结果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软禁终生,也成为全国人民众矢之的,骂不绝口。
第一步臭棋:服从南京政府
张作霖1928年6月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在张作相等人的支持下,年纪轻轻就当了东北军的家,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了他对东北的统治,上任不久,张学良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并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易帜之举从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但是,这种统一的基础是非常不牢固的,无论蒋介石还是张学良,都是各怀心腹事。
不久,张学良即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陆海空军副司令,这时候他才28岁。
如果张学良不服从国民政府的统一,就没有必要在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时候请示蒋介石,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做决定。
第二步臭棋:要抢回中东铁路
张学良当家不久,年轻气盛,也想扬名立万,发动“中东铁路事件”,当然本质上这是一次反侵略的爱国战争。
1990年张学良向唐德刚作口述时,是这么给自己下的定论,“我跟俄国人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呀。
”当年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很想施展一下子”,于是1928年希望能通过战争把掌握在苏联人手中的东清铁路权、电话权和电报权统统收回,结果导致一场惨败,东北军死伤及被俘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生命的奇迹:曾吸毒的张学良将军享寿101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命的奇迹:曾吸毒的张学良将军享寿101岁导语: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一时也不好说清楚。
张学良将军(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30岁前是吸毒的,1936年后又被软禁54年直至1990年。
张学良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一时也不好说清楚。
张学良将军(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30岁前是吸毒的,1936年后又被软禁54年直至1990年。
张学良将军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能享百岁高寿确实值得探讨。
我们一一来分析吧~~第一:他戒毒了,而且是很成功很彻底的。
热河兵败后,张学良被迫下野,蒋介石安排他去欧洲考察军事。
出国前,张学良为了不给外国人留下“东亚病夫”的印象,下定决心戒毒……骨瘦如柴、病容满面的瘾君子1933年3月12日,张学良在夫人于凤至和赵一荻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做短暂停留,等待宋子文为其办理出国手续。
此时的张学良是有生以来最痛苦的时刻:家恨国仇未报,“不抵抗将军”的帽子未摘,20多万东北军客居他乡。
军事上的失败、政治上的失意,万般痛苦一下子压在这个年仅33岁的年轻人头上,痛苦可谓到了极限。
无以解忧的他更加频繁地使用毒品来麻醉身心,甚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张学良此时毒瘾究竟深到什么程度,他的部下王卓然曾有过回忆:“他每日要打400多药针,才能过瘾。
你知道这400多药针有多大力量吗?据医生说,这400多针,若是一次给无病的人打上,每人一次打上10针,可以打死或重病40多人……”如此之深的毒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张学良回忆说:“我吸上鸦片,是在郑州战事之时。
在那个时候,我已厌倦内战,心中十分烦闷,战生活常识分享。
九一八事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九一八事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也被认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在这场历史性的战争中,许多个人表现出了非凡的英雄主义精神,为保护家乡、捍卫国家尊严,甚至不惜舍生忘死。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事迹入手,探讨九一八事变中个人英雄主义的重要性。
一、张学良的男儿胸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国家面临巨大危机。
张学良将军作为当时东北的最高指挥官,面对敌人的入侵,他毅然担起了抵御与反击的重担。
在敌人进攻时,张学良将军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带领自己的军队勇敢抵抗,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体现了一个真正将军的英雄气概。
二、罗荣桓的英勇战斗在九一八事变中,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罗荣桓将军在抵抗日军侵略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敢和机智,他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经验,成功地组织了一系列反击行动,保卫了中国的领土。
他的英勇事迹和英雄主义精神激励了无数人继续抗击侵略者。
三、张自忠的舍己救国张自忠将军是九一八事变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事变后,他立即组织起义,并创建了中国东北抗日联军。
在他的带领下,联军进行了多次成功的进攻,对日军形成了有效压力。
然而,在一次进攻中,张自忠将军不幸牺牲,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流传。
他的舍己救国精神凝聚了亿万中国人民对抗日的决心,成为了历史上无法磨灭的一页。
四、民众的抗击力量九一八事变中,个人英雄主义不仅体现在军事领域,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普通百姓们组织起各种抵抗运动,抵制侵略者。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守护家庭和祖国,体现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虽然他们没有军人的训练和装备,但他们的决心和勇气可以与任何军队相媲美。
总结起来,在九一八事变中,个人英雄主义的典型事迹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精神和忠诚于国家的决心。
这些英雄的举动激发了无数人奋发向前,为国家争取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这些英雄事迹不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张学良将军与抗日战争
《张学良研究》系列之一张学良将军与抗日战争如皋蒋文祥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已经50周年了。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时候,令人不能不想起中国由十年内战走向一致抗日的转折点——西安事变,更不能不想起虽未亲身参加抗日战争,但却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西安事变主角——张学良将军。
本文拟就张学良将军与抗日战争做些研究,以此作为不能忘却的纪念。
一、杀父之仇埋下了抗日的种子张学良是东北草莽英雄张作霖的长子。
张作霖出身绿林,靠结帮拉杆子起家,人称“马胡子”。
1916年任奉天督军,以后成为“满州王”,一度曾任北洋政府元首,是奉系军阀的首领。
1928年张作霖在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死,年轻的张学良继父业于危难之中,抚三军于大丧之后,成为主政东北的最高统治者。
杀父之仇在“未至而立,即负方面”的张学良心中深深埋下了抗日的种子。
张学良后来不止一次说到“我恨日本!”[1] “我恨日本军阀!”[2] “可以说我自己的整个毁灭是出于日本,我父亲被杀,我自己的家庭整个毁掉了,我的财产一切都没有了。
”[3] “我对日本非常不满,家仇国难集于一身,同日本有不共戴天之仇。
”[4]张学良在接受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我同父亲可以说有特别的父子关系。
我生下来时,父亲头一次打了胜仗,换句话说,我父亲就是因为这个起来的。
”[5] “我很迷信,总感觉父亲与我有特殊关系……父亲很喜欢我,父亲之死使我非常难过。
我现在的生日(6月1日)是假的,我不能过生日,因为这会使我想起父亲。
”“最初我不知道父亲被炸死,部下仅告诉我是负伤,所以我晚了几天才回家。
如果当时告诉我真相,我会立即赶回去。
我一点都不怕日本军,如果他们在杀死我父亲之后再杀死我,我相信一定会有比我更厉害的‘张学良’出现……”[6]当时为父奔丧的张学良剃去长发化装成士兵混在闷罐车中,躲过了日本人的沿途检查返回到沈阳家中。
张学良拿了父亲的图章,模仿父亲的字体,以父亲的名义把东北的事情都安置好了,才宣布了老帅的死讯,公开为父发丧。
张学良的爱国人生——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时期的民族英雄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纲要学院:人文传播学院班级:戏剧影视文学一班学号:20112314310009姓名:和潇然论张少帅的爱国人生摘要:张学良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他青年参军,直至带兵打仗,再到“东北易帜”,他始终为国家的统一而努力着。
“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人生的转折处。
这件事情之后,他曾被软禁,纵使身陷囹圄,他仍心系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兴盛是他人生中从未停止的追究和期盼。
他一生爱国,爱国一生。
一、生于严教之家,长与动荡之年。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大儿子,生于辽宁台安八角台附近。
据他本人回忆,出生时其母亲还在一辆逃难的车上,由于生活拮据,靠寄住在别家生活。
其父在动荡年代而立,有着不畏惧、不屈折的性格,其母亦正直刚硬,这就造就了学良作为一名军人骨子里坚韧不屈、正直坦率的性格。
在东北开拓史中,张作霖是于乱世中保护地主商人利益的乡团武装,亦侠亦盗,亦正亦邪。
曾被清政府招抚,后以军官身份剿匪。
民国后,参与镇压革命,因保举赵尔巽有功被封为奉天王。
早有侵华阴谋的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得到了俄国在中国南满的所有权益,控制了东北的大部分铁路权,他们要求拥有东北兵权的张作霖做他们的代理人。
日本人支持他,他也通过取得的军火金钱来增加他的统治。
表面看似张大帅被日本人所利用,但在日方要求签字或索要权利时,大帅便坚决地拒绝了日方。
青年的张学良并不亲日,年方十五“即立志为国家做事”。
深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在奉军中历任要职,也曾参加直皖战争和两次直奉大战。
对于战争,与大帅不太相同的是,少帅并不是一味的想要扩充疆土,力挫群雄,他更愿弭兵息战,谋求百姓的安定,祖国的统一。
于是,在第三次直奉战争中说服家父,撤兵关外。
此时的张学良已然拥有自己的军队,不仅仅为父亲的部下。
他由此开始成长,开始了一名爱国军人的起伏人生。
二、国难家毁,胸怀宏才大略,身担兴邦众任。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发生,东北陷入一团混乱,大元帅在被抢救了几个小时后,离开人世,享年五十四岁,日本人企图趁火打劫。
重温历史话少帅
重温历史话少帅张学良将军家势显赫,风流倜傥有“民国四公子”之一。
他2001年逝世,享年101岁,但大半生都在软禁中度过,历经磨难,极富传奇色彩。
提起少帅,有两点是世人不得不提的:一是他的风流倜傥,有“民国四公子”之一之谓,二是他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少帅连出生都很有传奇色彩,出生在逃难中的大马车上,因其父张作霖这天打了胜仗故得一小名——双喜。
从小聪慧好学,19岁入东北陆军讲武堂习炮科,第二年毕业。
在父亲关照下20岁就晋升陆军上将。
24岁时张学良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与第一军组成“一、三联军”,担任山海关一线的主攻任务,打败直军主力,从此,一战扬名,真可谓少年得志。
后来其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在皇姑屯,他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迅速稳定了东北局势,时年28岁。
次年宣布东三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当然从这些经历可充分证明少帅作为官二代,是有真才实学的,否则也无法再其父死后,面对虎视眈眈的日本和东北军内部心思不一的前朝元老,能迅速稳定复杂的局势,让日本人分裂东北的阴谋未能得逞。
他后来发动的“西安事变”确确实实地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促成了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民党内部也有人说他是“乱臣贼子”。
周恩来对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姓名:朱兴能班级:2011级物流一班学号:1124221063英雄自古多情。
年轻时的张学良爱好广泛,交友甚广。
随着张作霖的权势越来越大,张学良的身价倍增,世人争相巴结他。
与其父的草莽形象不同,张学良受西方思潮影响很大,思想较开放。
他穿西装打领带,彬彬有礼,频频出入各社交场所,京津沪的上层人士把当时四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统称为四大王孙公子。
张伯驹、张学良、溥侗、袁克文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据说张学良是当时花花公子之魁首,牙片、可卡因、女明星无所不好,晚年接受采访时少帅对此也供认不讳,自诩“平生无憾事,唯一好女人”。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光荣与牺牲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光荣与牺牲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发生于1931年的九月十八日,被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引发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在这场战争中,不少英雄涌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坚韧与牺牲精神。
本文将通过回顾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凸显光荣和牺牲之间的关系。
一、抗日英雄——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成为中国抗日的旗帜性人物之一。
作为东北军的总司令,他在九一八事变后抵制日本侵略者,坚决保卫东北的领土完整。
他以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带领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军进行顽强的抵抗。
张学良的勇气与坚韧赢得了他的英雄地位,他成为了中国民众心目中不朽的英雄。
然而,张学良也为中国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他未能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东北最终沦陷。
他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伪满洲国的建立,最终被认为是叛徒。
尽管如此,他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努力与付出始终让人铭记,是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之一。
二、民族英雄——赵一曼九一八事变后,一批志愿军踊跃加入抗日行列。
其中,女战士赵一曼成为了一位引人注目的民族英雄。
她在九一八事变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抗日队伍,成为独立团的一员。
她以其勤奋刻苦、敢于斗争的精神,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赵一曼在抗日行动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她多次成功完成各种任务,且行动机智灵活,策划和实施了多次重大破坏敌方设施的行动。
然而,最终她因受到敌人通缉而被抓获,壮烈牺牲。
她的事迹鼓舞了更多的人投身于抗日事业,成为了英勇无畏的榜样。
三、牺牲与光荣的关系在九一八事变中,英雄们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选择了无私奉献和付出。
然而,正是这些英雄们的牺牲,让他们成为了永不磨灭的光荣。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
他们在敌人的追捕与压力下,依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历史趣谈:少帅张学良一生的悲剧 竟然是因为一枚硬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少帅张学良一生的悲剧竟然是因为一枚硬币
导语: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皇姑屯附近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的一声巨响,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张作霖逝世后
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皇姑屯附近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的一声巨响,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张作霖逝世后,他的儿子、人称少帅的张学良,在奉系一帮老臣的拥戴下,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接过了父亲留下的权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奉系老臣都真心拥戴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帅。
比如杨宇霆。
祝寿现场的尴尬一幕
1929年1月7日,沈阳小河沿杨宇霆公馆。
奉系元老、时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的杨宇霆,正在自己家中为父亲祝寿。
一时之间,杨公馆门庭若市,冠盖如云,东三省的达官显贵,均是亲身前来,热闹非凡。
身在外地的阎锡山、白崇禧及各地实力派人物也都派来代表,专程赴沈阳祝贺。
就连贵为一国元首的蒋介石,也派来了祝寿代表。
一个小小东三省兵工厂督办,也就是个生产枪枝弹药的厂长而已,哪来这大的面子?
其实,杨宇霆并不仅仅只是个厂长而已。
杨宇霆,字邻葛,奉天法库县人。
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督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等职。
一句话概括杨宇霆在东三省奉系的地位:张作霖当东三省老大时,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历史上的张学良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历史上的张学良是好人还是坏人
导语:2001年10月,101岁高龄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因病去世,一个影响了中国在20世纪发展进程的国民党将领,一个毁誉交加的东北少帅,离开了我们的世
2001年10月,101岁高龄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因病去世,一个影响了中国在20世纪发展进程的国民党将领,一个毁誉交加的东北少帅,离开了我们的世界。
而他生前的风流情史,他对国家的贡献,他承担的罪名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人称赞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诋毁他是民族罪人,各类说法纷杂不一。
那么张学良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我们该如何评断呢?
张学良晚年照片
1928年,张作霖因被日军报复而死,他的儿子张学良开始担任东北军总司令,掌管了东北大权。
担任总司令之后不久,张学良不惧威胁和利诱,毅然决定服从南京政府,改旗易帜,力促中国在民国时代的统一局面。
在这一点上来说,张学良是功不可没的。
在东北易帜以后,东北各省日渐抵制日本的侵蚀。
终于,日本军队极端势力忍不可忍,为了保住其侵略利益而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日本军队制造阴谋,发动了侵略东北的战争,建立了伪满洲傀儡政权。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时,张学良选择了不抵抗政策,这成了他一生的耻辱,也成为人们评论张学良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一个主导因素。
其实,就论当时张学良在东北的势力和军队实力来说,要想要抵抗日本的侵略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不打,那将是民族罪人,国家的耻辱,所以他当时的不抵抗,其实是一种妥协,也让他在之后内心一直背负着这种罪恶感和耻辱感。
所以在后来的西安事变上,张学良正是因为背负着以前的罪名,不忍心国家再受灾难,所以即使自己面临着被软。
高考语文 历史典故 张学良枪毙张学狼素材
历史典故:张学良枪毙张学狼世间事多有稀奇古怪者,重名的人很多,生活轨迹相交的重名者也很多,但是,生活轨迹相交却必须拼个你死我活的重名者就比较稀少。
民国年间,有这么起重名事件,发生在了鼎鼎大名的张学良身上。
1934年,张学良从海外归来。
34岁的他被任命为“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当时蒋介石是总司令,被称为“剿总”,而张学良实际上代理了总司令的职务。
这是针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次“围剿”,而我党也开始了英勇的“反围剿”斗争。
然而,张学良在担任副总司令期间,却也剿灭了不少真正的土匪。
在他上任不久,有天,突然接到一份部下送来的呈报。
张学良一看,这心里的火就直往上冒。
呈报里边说,皖豫交界处有支土匪队伍,活动异常猖獗,他们为非作歹,在附近村子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当地百姓的公愤。
更凑巧的是,这土匪头子名叫张学良,竟然和他大名鼎鼎的张作霖得意公子同名。
居然有个土匪头子和自己重名,真是辱没了“学良”这俩字!这怎能不叫少帅张学良气愤不平!少帅张学良马上命人调查这个土匪张学良,看其是什么来历。
原来,土匪张学良是安徽阜阳人,恰恰比少帅张学良小7岁。
这人的来历也不简单,也曾是功勋人家出身,他父亲为北洋军军官,后来竟然成了土匪。
而这位学良打小就非常勇猛,和他老爹一个性子,甚至比老爹还剽悍。
虽生下来就是土匪,可土匪爹却不让儿子做自己这行,于是这位生在土匪窝的16岁少年就参加了北洋军,因为作战勇敢颇受赏识,也是战功赫赫,不久升了营长。
很快,军阀混战的时代来临,土匪张学良失去了靠山,于是打道回府,子承父业,干起了土匪的勾当。
那时候,少帅张学良正是声名鹊起之时,土匪张学良也听说了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为这同名的事情颇感得意。
等到听说和自己同名的张学良担任了副总司令,他就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自封为司令,危害百姓的营生越做越猖獗,他甚至假借着“张学良”的名号令四方。
比如在1933年8月,土匪张学良就率领着数千匪徒在皖豫之间大肆抢掠财物,仅在太和县就杀了有80多人。
论张学良将军生平大事
论张学良将军的生平大事论文摘要:中东路事件,“不抵抗”内幕,“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的生活这个张学良不愿多谈的事件,不仅仅是苏方胜利、中方失败这样简单的结果,也不仅仅是造成中国“雄鸡”版图上的“鸡冠”——黑瞎子岛被占近80年之久。
它的发生给张学良将军留下了太多的遗患,以致在一段时期内深刻地影响着张学良的政治判断和决策。
一言以概之,中东路一战把张学良打怯了。
主政东北后,未及而立之年的张学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接连干了几件大事。
世人一次又一次地将目光聚焦在这位年轻的少帅身上,此时的张学良可谓志得意满。
而这一时期,北伐战争刚结束不久,民族情绪日益高涨,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很想施展一下子”,他把这一目标定在了让他时刻感到不舒服的中东路上。
此时,东北军中一些少壮派,向张提供了一些错误的讯息:苏联内部空虚,边境武装不堪一击,战端一开,必然土崩瓦解,有了这张所谓的底牌,张学良信心十足,开始着手于解决中东路问题。
战争初期,张学良满以为可以顺利地从苏联手中夺回中东铁路。
但在大规模武装冲突爆发后,东北军却连连失利,节节败退。
信心满满的张学良在5个月的坚守后,不得不在12月20日,一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与苏联签订了《伯力协定》,收回中东路权益的美好愿望招致了战败的耻辱,这样的滋味让张学良感觉挺难受。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执掌东北政权后第一次大的对外军事行动。
战争的惨败无异于给意气风发的张学良当头一棒。
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张学良与苏联的交恶。
此番受挫,是张学良主政东北以来遭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而这种挫败感一直延续到“九一八”事变。
二、“不抵抗”内幕1931年9月18日,一个令中国人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日子,于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诬陷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因为有了中东路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九一八”,张学良不敢再贸然行事了。
诚如他所言:“日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这次挑衅的举动,来势很大,可能再兴起大的战争。
历史趣谈少帅张学良和第一美女胡蝶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少帅张学良和第一美女胡蝶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导语:一、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
二、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一、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
二、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九一八事件后,张学良不予抵抗,致东北军不战而退。
一时引起社会舆论大哗。
国民党元老、北平民国大学校长马君武在上海《时事新报》等报纸上也发表感时近作《哀沈阳》诗二首。
诗句中,赵四指赵四小姐,张学良侍妾。
朱五,指的是当时的北洋名媛,曾任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的五女儿朱湄筠。
蝴蝶,指的就是民国电影皇后胡蝶。
诗中说张学良不重江山重美人,在九一八事变之夜犹与胡蝶翩翩起舞,结果把东北三省给断送了。
马君武的诗作发表后,各报广泛为转载,并传诵一时。
从此,张学良被国人骂为“风流将军”、“不抵抗将军”;胡蝶则被视为“红颜祸水”,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
自称“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的少帅张学良,青少年时代作为军阀的公子哥儿,在感情上是浪漫不羁的。
私生活的不检点自然会成为政敌和舆论非议的靶子。
进步报人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发表《东北的漆黑一团》一文指出:“少帅的确没有名义上的姨太太的。
然而后宫佳丽却足有数十人,这数十位实际姨太太,优伶也有,娼妓也有,次要人的太太小姐也有。
总而言之,他的秽德,在东省是彰闻的。
他的大烟瘾也是盖世无双,一枪在手,美人在怀,神魂颠倒,乐不思蜀,无怪乎日兵一到,只能把辽、吉揖让恭送。
”然而,他和民国电影皇后胡蝶真的“有一腿”吗?对于马君武的诗,身为当事人的张学良、赵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少帅张学良轻率枪决的杨宇霆真的是汉奸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少帅张学良轻率枪决的杨宇霆真的是汉奸吗?
导语:1929年1月10日晚,初掌大权不到一年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自己的帅府老虎厅,悍然下令枪决了奉系元老、父亲张作霖生前的老臣杨宇霆、常荫
1929年1月10日晚,初掌大权不到一年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自己的帅府老虎厅,悍然下令枪决了奉系元老、父亲张作霖生前的老臣杨宇霆、常荫槐。
此举即使今天来看,也属于轻率之举。
时至今日,还颇有论者、网友为张学良开脱,认为杨宇霆当时已沦为汉奸,杀他是罪有应得。
那么,杨宇霆真的是汉奸吗?
杨宇霆亲日未投日
在张作霖还健在时,杨宇霆是头号智囊。
对日交涉,在当时是最棘手的问题,都是由杨宇霆辅佐张作霖,或运筹帷幄之中,或折冲于樽俎之间。
事实上,当时凡是奉系与日本的重大交涉事件,杨宇霆无事不与。
杨宇霆肯定是亲日的,这一点无庸置疑。
但他对日本人的态度,与张作霖是一致的。
而张作霖对日本人的态度,众所周知:既有依靠,又有矛盾,但依靠是主要的,矛盾是次要的。
终其一生,张作霖都是一个亲日的军阀,没有日本的支持,张作霖是不可能在东三省称霸的。
而作为张作霖的头号智囊,张作霖称霸东三省的招儿,都是杨宇霆支的招儿。
他不亲日谁亲日?
事实上,杨宇霆亲日的劣迹斑斑:是他,在郭松龄反奉时,到大连勾结日本人,寻求日本关东军的帮助;是他,在张作霖的委托下,与日本商订《满蒙新五路》密约;是他,出头激烈反对张学良的“东北易帜”
生活常识分享。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奉献精神的光辉范例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奉献精神的光辉范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和平抵抗日本侵略的开始。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许多英雄涌现,他们以无私奉献、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展现出了英雄传奇般的精神风貌。
本文将以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为例,探讨他们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范例。
一、张学良:胆识过人的铁血将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身为中国东北军总司令,面对日军的入侵,展现出了胆识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奉献精神。
他积极组织抵抗,亲自带领部队与日军激烈交战。
他与自己的父亲张作霖在事变中同归于尽,毅然选择用生命捍卫国家的利益,表现出了无私的奉献和对家国的忠诚。
他的英勇事迹鼓舞了无数的战士和人民,成为英雄传奇的光辉范例。
二、冯玉祥:为国家舍生忘死的忠诚战士冯玉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军事将领之一,在九一八事变中,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抵抗,保卫祖国的独立和民族尊严。
他勇敢地带领军队与日军浴血奋战,坚守岗位,力图给日军以重创。
在保家卫国的斗争中,他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畏艰险,表现出了为国家舍生忘死的忠诚精神。
他的英勇事迹成为历史上的佳话,也为后来的人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三、林彪:英勇善战的杰出将领九一八事变中的林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在事变中表现出了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成为抗战时期的重要人物。
他带领部队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多次获得胜利,显示出了出色的作战能力和顽强的斗志。
他的奉献精神和英勇事迹为中国军队树立了典范,并对中国军事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邓小平: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邓小平是中国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九一八事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以智勇双全的才干,指挥部队抵抗日本侵略。
他善于运筹帷幄,作战勇猛,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素养和出色的战略眼光。
他还善于团结人心,推动抗战事业的进行。
他的奉献精神和卓越才能,对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普通军民:无名英雄的伟大奉献除了以上英雄人物,九一八事变中的普通军民也展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
历史趣谈:张学良的人生巅峰:一纸电文决定一场大战胜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张学良的人生巅峰:一纸电文决定一场大战胜负
导语: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皇姑屯事件”,把奉系军阀的大帅张作霖给炸死了。
大帅一死,少帅张学良继位。
之后,张学良宣布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皇姑屯事件”,把奉系军阀的大帅张作霖给炸死了。
大帅一死,少帅张学良继位。
之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在名义上促成了国家的统一。
统一中国后,蒋介石意气风发,马上宣布进行军队的整编,以达到削弱别人、提升自己的目的。
可是,当时的中国,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实际上,还是军阀林立。
比如,桂系的李宗仁,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的冯玉祥,都是手握重兵的主儿。
这些人,起于乱世,明白枪杆子的强大威力。
所以,装装样子,在名义上给你个面子,倒也罢了,真要来实的,动一动他们手里的枪杆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1930年5月,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联合起来,一致对付蒋介石,一场大战轰轰烈烈地打起来了。
因为主战场在中原地区,因此,史称“中原大战”。
当时,蒋介石投入部队60万人,阎、李、冯投入部队80万人。
鉴于蒋军的作战能力略胜一筹,因此,在这场大战中,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的。
这样一来,拥有30多万部队的第三方势力——张学良的东北军,就成为决定这场大战胜负的关键因素了。
此情此景,张学良有点类似于楚汉相争时的韩信。
当时,项羽的军队与刘邦的军队打到了白热化阶段。
韩信帮谁,谁就能胜利。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刘乙光 少帅张学良幽禁时最神秘矛盾的军统特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刘乙光少帅张学良幽禁时最神秘矛盾的军统特务
导语:在张学良后期的照片中,他的身边除了赵四小姐,最多出现的是一个略有歇顶,文质彬彬的人,他就是“张学良将军招待所”所长,负责看管这位少
在张学良后期的照片中,他的身边除了赵四小姐,最多出现的是一个略有歇顶,文质彬彬的人,他就是“张学良将军招待所”所长,负责看管这位少帅的军统大特务刘乙光。
一九八二年,当刘乙光无声无息地离开这个世界,人们忽然发现,这位林彪的黄埔同学,一生似乎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陪伴张学良度过那三十年的幽禁岁月。
在军统老特务张严佛眼里,他奸诈狡猾,凶狠毒辣,是折磨张学良的鹰隼。
在大将黄克诚的回忆中,他慷慨豪爽,义薄云天,甚至差一点儿加入了红军。
他到底是什么人?当我们搜寻刘乙光,张学良将军被囚期间伴随他时间最长的那位“大看守”的真实面目时,似乎会感受到,在历史的冷酷之外,有时还会赋予这个世界一丝温情。
张学良晚年说:“刘乙光是我的仇人,也是我的恩人。
仇人是他看管我,恩人是他救了我的命。
”
刘乙光什么时候救过张学良将军呢?
谈到张学良将军的幽居生涯,人们所能想象的,便是苦闷与寂寥。
实际上,在张学良被幽禁的岁月里,他的身边曾经发生过许多事情。
比如,雪窦寺的遇刺,便是十分惊险的一幕。
这次遇刺,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最为闪光的一瞬。
雪窦寺,位于浙江奉化溪口,是张学良将军失去自由后,第一个软禁之地。
1937年初,张学良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奉化溪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少帅张学良的军人牺牲论:誓与部下同生共死
导语:甘愿牺牲,是军人的本色;甘愿吃亏,是军人的风采。
要想把中国建设好,“任何阶级都负有责任,尤以吾侪军人负责特重。
”军人对卫国之责任,
甘愿牺牲,是军人的本色;甘愿吃亏,是军人的风采。
要想把中国建设好,“任何阶级都负有责任,尤以吾侪军人负责特重。
”军人对卫国之责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关键是“怎样去完成责任?”对于军人来说,完成责任,“这绝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能够有决心,决心献身于整个民族,而不惜为国牺牲,则必能发挥各人的抱负,完成应尽的责任。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而舍身尽职,则必须先具有无条件的牺牲决心。
”当你下决心为国牺牲的时候,“不要问别人能不能知道或能不能看到,果具此种心理,则至少有为了自己的某种企图,或为了给他人看而尽责,免不了要缺少公的成分,算不得公忠为国。
”军人要承担起改造社会、推动这个时代的责任,“必须具有做一个无名英雄的决心与勇气。
在你打算献身于有禆国家社会的某种事业时,首应问问自己:‘我生于国家这样危急的时候,能不能艰苦卓绝的无条件的牺牲?’如果从内心得到了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能。
’那么,你才能有决心,有胆量,而不会自私,而无所希求。
”
欲求整个民族的生存,势必要蒙受大量牺牲,“在这种牺牲中,应确认为有意义的牺牲,殊不必企求什么代价。
也就是在这一个奋斗的途程中,无一个人不应该去干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成就创功立业的英雄,却不必问其有名无名,只须尽心尽力的做一个干实事吃大苦的无名英雄!”
“谭嗣同传上载着一段事,就是戊戌政变在六君子未遭难以前,有人劝谭逃走,他不走,曰:‘不流血,不足以促政变。
’请问我们‘东北事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