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综合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动物行为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
《动物行为》教学设计教材地位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第六大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九章第二节内容,动物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的一项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
本课题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通过学习认识到任何一种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要更好地适应环境生存而不被淘汰,都必须具备学习能力,特别我们人类要提高生存本领,认识世界,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因此引导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去观察动物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是本课的总体目标。
教材分析上一节学习了动物身体的结构如何构成动物运动机制,理解了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本节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以上节课的知识为基础,进一步说明动物通过运动产生的行为不仅对个体生命活动的产生影响,对于动物种族延续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作用于动物自身的生存的环境。
为学习下一节动物的社会行为乃至下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知识准备。
内容体系特点:主线:动物各种行为和特征与生存的环境紧密联系学情分析:情感和行为特点:追求尝试;喜欢新鲜事物和刺激已学的知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动物各种行为依赖不同运动方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②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能力目标:①通过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使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资料的内容,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②通过设计动物行为的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资料图片的观察,联系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动物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
②认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讨论实验选题,根据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和查阅相关资料分工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三角形》教学设计
a.系统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分类、性质,结合图形让学生直观理解。
b.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c.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特殊线段的性质,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d.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证明,深入理解并掌握。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要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4.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
5.小组合作题: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个综合性的三角形问题,如设计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园林,要求包含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要求书写工整,步骤清晰。
2.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1.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二、学情分析
教案名称: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教案名称: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XXX版医学教材,涉及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常见疾病及其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为后续临床医学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医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知识尚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同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防治的重要性。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掌握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能力,能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关注和关爱之心,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五、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知识尚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任务分析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七、教学方法本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课堂讲授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手段进行讲解;学生讨论则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则利用实验室和校医院等场所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参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分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分米的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分米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1. 介绍分米的定义和长度单位的关系。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分米的长度。
1.3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分米的概念。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单位的作用和意义。
1.4 教学步骤1. 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
2. 介绍分米的定义,解释分米与米、厘米的关系。
3. 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分米的实物,感受分米的长度。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分米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分米的测量与比较2.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分米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长度物体进行比较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 介绍使用分米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步骤。
2. 教授比较不同长度物体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1.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长度测量和比较。
2. 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2.4 教学步骤1. 教授使用分米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包括如何放置尺子、读数等。
2. 分发实物材料,让学生进行长度测量和比较的实践活动。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测量和比较的结果。
第三章:分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将分米长度单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1. 介绍分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装修等。
2. 教授如何将分米长度单位转换为其他长度单位(如厘米、米)。
3.3 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分米的长度。
2. 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分米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步骤1. 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分米长度单位测量商品的长度。
2. 创设装修情境,让学生运用分米长度单位测量房间的尺寸。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件第9章
七、管理难度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难度大主要是 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着较大的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侧重质性评价、表现 性评价等内在的评价。 课程实施涉及到的因素多。 学校、社区、家庭的重视程度不同。 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二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 主体、 任务及过程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
(三)实施活动方案 实施活动方案包括一系列较为具体的活
动,它们是: 1.引导学生开展多样的活动
教师要根据可能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 能引导学生采取形式多样以及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如调查、访问、参观、社会宣传等。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
2.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活动主题要具有新奇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实践 性,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的。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
教师可指导学生: 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设计主题 研究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设计与社区生活相关
的主题 联系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设计课题 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开发综合性课题 从学生的不良习惯、存在的问题出发,确定课题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
2.成果展示要自然真实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重在学习,即让学生 在展示、交流中感悟、体验,而不是为了展示而展 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活动经验、体 会、发现、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意识到展示不是 为了获奖,而是一种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
三、活动场所多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其 实施的活动场所多、活动空间广。其活动场所 不但是学校,还延伸到学校之外的家庭、企事 业单位、社区机构、社会生活场所、科研单位 等,融入现实生活事件、现象和情境中。
初中化学_第九章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解度的意义,会初步解释溶解度。
(2)学会阅读溶解度曲线,会解读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或者溶解度表格,解释一些常规的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解度的学习,把日常生活和化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溶解度的定义及四要素2.溶解度曲线。
难点:1.溶解度概念的建立。
2.溶解度曲线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式【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媒体】多媒体【授课教案】学生先进行自行思考,再进行小作业布置:导学案上的课后作业学情分析基于溶液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只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是不够的,还应定量的认识溶液。
本课题以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对溶液的定量研究。
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
在本课题学习中所需要的有关直角坐标系中的曲线等数学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一般不会造成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这样的问题:1、对运用溶解度概念时忽视条件,如温度或是溶剂的量不确定时运用溶解度概念。
2、对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而产生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
例如,认为增加(或减少)溶剂的量,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会随之增大(或减少);认为搅拌能使固态物质的溶解加快,也会使其溶解度增大。
3、将一般规律绝对化。
例如,认为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忽略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特例。
4、对列表法和作图法的数据处理方法理解很浅,造成从表和图中正确提取信息困难。
例如,从溶解度曲线图读取的溶解度数据不正确。
效果分析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
如“溶解度”概念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
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总结出溶解度的四要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综合设计_精品文档
综合设计多元化的学术结构、开放的教学和实验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成为综合设计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鲜明特色。
它不仅仅是几个原创设计专业的简单综合,而是一个能够覆盖几个专业的学科特点,能够独立承担复杂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任务的新专业。
综合设计积极倡导以人文关怀精神观察设计行为。
它将从人文价值和伦理价值的高度来考虑设计问题,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和科学的设计理念来考虑和面对各种专业的设计。
它试图培养学生的设计文化意识,思维必须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事物、人与社会的关系。
综合性设计研究将从心、言、图、物、境五个层次,不断把主题化教学方法引向深入。
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活跃的思维,较高的理论素养,能在多学科、多学科中融会贯通的综合人才。
由原来的就业型、专职型人才培养转变为企业家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由被动接受型设计人才培养转变为主动输出型设计人才培养。
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综合设计将对其他几个人文、自然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促进学科的新发展。
综合性设计是与当代设计文化以及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相对应的开放姿态。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发展多维度的研究层次,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复杂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努力以学科的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促进学科的研究。
综合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简而言之,今天设计的每一个分支都像五个手指,五个手指覆盖不了一切。
所以综合设计类似于五指之间存在的东西,从而实现设计的再整合。
比如现在的会展行业,需要平面、环境艺术、工程方面的各种人才。
综合设计的诞生会弥补这个漏洞。
综合设计的诞生将设计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旨在培养具有主动设计意识,积极打破现有专业设计隔阂,系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跨专业综合能力的高端人才。
图形学:形态学、设计表现学、制图学、专题设计;民艺学:空间形态学、专题设计、虚拟空间设计;中国园林调研:形态学、概念学、专题设计、创意与实践、社会活动企划设计。
工程力学第九章刚度设计新
刚度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航空航天领域
刚度设计在航空航天领域 具有广泛应用,如飞机机 身、机翼等结构的刚度设 计,以确保飞行安全。
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中,刚度设计对 于提高车辆性能、降低噪 音和振动等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
建筑行业
在建筑行业中,刚度设计 有助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机械零件的刚度设计
总结词
确保机械零件的稳定性和精度
详细描述
机械零件的刚度设计对于确保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至关重要。在设计中,应考虑零件的形状、尺 寸、材料等因素,以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所受载荷的类型和大小,以确保零件具有足够的刚度 ,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振动,从而影响机械系统的性能和精度。
可持续性原则
刚度设计应考虑材料的可再生性和 环保性,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03
新型刚度设计方法
基于有限元的刚度设计方法
优点
可以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 条件,精度高,可以模拟各种复 杂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缺点
计算量大,需要较高的计算机技 术和较长的计算时间。
基于仿生的刚度设计方法
优点
可以借鉴生物经过亿万年进化的优秀 结构和功能,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和适 应性。
总结词
考虑多种因素
详细描述
桥梁结构的刚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桥梁跨度、载荷类型和大小、 材料特性、环境条件等。在设计中,应确保桥梁结构在承受载荷时具有足够的刚 度,以避免过度的变形和振动,同时还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建筑结构的刚度设计
总结词
满足建筑功能和安全性要求
详细描述
建筑结构的刚度设计必须满足建筑功能和安全性要求。在设计中,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材料选 择等因素,以确保结构在承受载荷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抗风等性能要求。
第九章 室内装饰中常用的形式美法则
把握空间尺度感首先要从感知空间入手,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培养尺度最好的训 练,要做到四多:多观察、多画、多测量、多实践。多观察,观察的对象包括清水 房、尺度感良好的样板房设计、尺度感差的设计案例。多画,是指养成按比例绘制 草图的习惯,如此,对比例的把握才不会脱离真实。
2、掌握并运用人体工程学理论
图9-4办公空间大厅设计
图9-5办公空间大厅设计
四.量的均衡
重点表现在视觉面积的大与小上。
图9-6均衡感强的卧室设计
图9-7 均衡感强的客厅设计
1.请阐述什么是美? 2.什么是稳定? 3.什么是均衡? 4.室内设计中,均衡有哪些表现方式?
节奏与韵律
节奏通常表现为一些形态元素有条理的反复、交替或排列, 使人在视觉上随着视觉路线,形成视觉的节拍。韵律是指按照美学 要求而产生的由元素与元素之间有节奏的连续进行或者流动,通 常体现为视觉流动的通畅性。 。
第九章 室内装饰中常用的形式美法则
学习目标 通过对室内装饰中形式美法则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的把这些法则运用于
室内装饰设计中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室内设计的设计能力。
学习重点 室内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学习建议 1.结合课程讲授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拓展室内设计美学知识。
2.选择相关的书籍和网站进行阅读,增强审美能力。 3.在生活和学习中多留意好的设计案例,体会形式美的表现方式,学会灵 活运用。
图9-34居住空间中材料营造虚实美 9-35材料营造虚实对比
三.室内设计中色彩要素的虚实关系
在室内设计中,人们运用色彩的 面积效应来配置具有虚实主次层次的 色彩环境,如大面积的背景墙使用冷 色,结合小面积暖色的家具陈设,就 形成了室内中的虚实空间对比。不同 色彩冷暖色相的灰度具有不同的文化 含义与情感表达,在室内设计中合理 地运用色彩的明暗效果能够突出实体 空间。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2020/11/29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1.重要原则。 2.明责原则。 3.适度原则。 4.不可越级授权。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第五节 组织结构发展的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市场 化和信息化三大时代大潮的背景下,组织 环境一方面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又对组织应付这种趋势提供了一 定的技术工具。组织结构总的发展趋势表 现出非层级制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扁平化、 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四个基本趋势。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三)影响分权程度的因素
影响分权程度的因素有: 1.决策的代价 2.政策的一致性。 3.组织的规模 4.组织的成长。 5.管理哲学 6.人才的数量和素质。 7.控制的可能性 8.职能领域。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三、授权
分权一般是组织最高管理层的职责,授权则是各个层 次的管理者都应掌握的一门艺术;分权是授权的基础,授 权以分权为前提。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出现了一场声势 浩大的“企业再造”运动,核心思想是把原来 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扁平化。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为了适应组织环境日 益复杂多变所提出的挑战。它的顺畅运作需要 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现代信息处理和传输 技术的巨大进步,能够对大量复杂信息进行快 捷而及时的处理和传输,致使多数中间组织失 去存在的必要。二是组织成员的独立工作能力 大大提高,管理者向员工大量授权,组建各种 工作团队,员工承担较大的责任,普通员工与 管理者、下级管理者和上级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由传统的被动执行者和发号施令者的关系转变 为一种新型的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2.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
参谋人员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应当让他们根据客 观情况提建议,而不应该左右他们的建议。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九章《青藏地区》教案第一节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能够举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原因。
2.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某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如果你要去这个地方旅游会选择什么时间出发,同时想去哪些景点?多媒体播放图片(伴随《青藏高原》伴奏曲)学生组内合作交流,并请小组回答分享。
教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现在,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的课前检测:多媒体展示课前检测答案,小组同学订正并讨论,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学生: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讨论一: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请在图中标注出来)2、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教师根据同学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并根绝实际需要进行引导、补充及强调等。
教师:通过讨论一的学习,我们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而青藏地区高寒的气候特征,对其生产生活又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青藏地区的衣食住行。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请参考课本P88图文资料)。
多媒体展示讨论二:1.请你判别一下,青藏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的牧场类型、主要牲畜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2.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
《第九章 2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观点和公式。
2. 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静电力问题。
3.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库仑定律,并能运用其解决静电力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限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视频或图片,展示静电力现象。
2. 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以稳固库仑定律的应用。
3. 准备实验设备,进行简单的静电力实验。
4. 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电学基础知识,以便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展示带电物体互相作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带电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引出库仑力这个观点。
教师介绍库仑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计算,并引出库仑定律。
2. 讲授库仑定律教师介绍库仑定律的内容和意义,并诠释如何用数学公式表示库仑定律。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库仑定律的应用,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等。
3. 实验验证库仑定律教师介绍历史上科学家验证库仑定律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并介绍摩登科技手段(如计算机模拟)对验证库仑定律的作用。
学生思考如何用摩登科技手段验证库仑定律,并展开讨论。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库仑定律的应用,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猜想。
学生通过实验或讨论等方式探究学习,加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5. 教室小结和作业安置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安置相应的作业以稳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和评判: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判,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库仑定律,能运用该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2. 学会分析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干系。
3.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活动教学设计
2.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和欲望。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认识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广泛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
PPT、纸片
教学评价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概括引领、激励测进式点评有机结合,既有即兴评价,又有概要性评价;既有学生的自评,又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评。
力求在评价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全体同学在原有数学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并能再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活动1,生活中的数学。
活动2,中的数学游戏,也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方式,怎样引导学生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样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不等式(组)的特点和作用是这个活动的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不等式的构造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问题中提取不等关系;
2、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与思想。
2、让小组发挥共同的智慧猜测老师手中卡片的数字。
3、引导学生,不要盲目的猜测,要寻找其中的奥妙。
4、构建不等式数学模型,解密该游戏。
【学生活动】
1、小组交流猜测结果,并谈个人思路;
2、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数学方式解密。
【媒体使用】
1、带问号的四张卡片
2、有计算结果的卡片+卡片的等式。
猜测这个数字游戏分两个步骤:一随意猜测,并交流,在交流中找到个人的思维破绽;
知识分析
本节课是活动课,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不等式,建立用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西半球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
本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国家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位置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西半球国家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半球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2.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阅读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西半球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了解各国的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3.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西半球国家的特点。
2.运用地图教学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国的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4.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西半球国家的地图、图片和相关案例资料。
2.设计好针对西半球国家特点的问题。
3.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西半球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西半球的国家分布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西半球的国家?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地图、图片和案例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其解法》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解不等式组的意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
会用数轴确定解集。本课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
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是进一步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 教材分析
的数学模型,是下有概念教学又有解题教
学,而概念教学,应该从生活、生产实例或学生熟悉的
已有知识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
1、在对整节课的时间把握上有所欠缺,学生探究 的时间过多,以致堂堂清无法在课堂上完成。
2、课堂的节奏还可以更紧凑些。 3、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一定再会改正以上不足 之处,使本课的课堂教学效益更高。
力分析 生一定的困惑。而七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并
向理性认知过渡,所以,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学生
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
交流,从而引导其自主学习。
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
教学策略选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从而引导其自主
择与设计 学习。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思考,合作交流、求解 直观的感受如何利用数轴找各解集的公共部分 自学例题、小组讨论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 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归纳总结 请第一组同学任点其余三组的同学板演(板演的同 学如不会做,可请本组同学教。),然后第一组的同学 给予评价。 思考,归纳,发言,测试
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晰:先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 问题出发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体现了数学是 源于生活的,然后通过练习进行辨析,并让学生自己归 纳注意点,再接下去是应用新知、巩固新知、再探新知、 巩固新知、知识梳理、布置作业。整个流程比较流畅、 自然; 课例研究综
思想方法,感受类比与划归的思想。3、通过解一元一
次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运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综合设计概述(16页)
综合设计概述(第1页)一、设计背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综合设计已成为各行各业追求创新与效率的关键因素。
综合设计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更强调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为您详细阐述综合设计的理念、方法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二、综合设计理念2. 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束缚,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为产品注入独特价值。
3. 系统整合:将各个设计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高效、和谐的整体。
4. 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保护,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三、综合设计方法1. 调研与分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市场状况和竞品特点,为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2. 概念创新:基于调研结果,提出创新的设计概念,指导后续设计工作。
3. 方案迭代: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使之更加完善。
4. 用户测试:邀请目标用户参与测试,收集反馈意见,对设计进行修正。
四、综合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综合设计概述(第23页)五、项目启动与团队构建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随后组建了一个跨学科的设计团队,包括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和市场分析师等。
团队成员各自发挥专长,共同推动项目向前发展。
六、设计流程的细化1. 需求梳理:通过头脑风暴、用户访谈等方法,梳理出用户的核心需求,为设计提供方向。
2. 功能规划:根据需求梳理的结果,规划产品的功能模块,确保设计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3. 设计草图:设计师根据功能规划,绘制初步的设计草图,探讨不同的设计方案。
4. 设计评审:组织内部评审,邀请专家和潜在用户参与,对设计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
七、材料与工艺的选择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
我们优先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先进的制造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综合设计概述(第45页)八、原型制作与测试1. 原型制作: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制作产品原型,包括三维模型和实物模型。
机械综合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学生能够了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设计;3.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机构和传动方式,并能合理选择与应用;4.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2. 学生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分析与优化;3.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并撰写设计说明书;4.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机械综合设计项目,展示其设计与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国家机械产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综合设计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和系统性训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机械工程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方法,涉及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系统组成与功能:分析典型机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机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机械零件设计:介绍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选用原则和结构特点,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举例---简单控制系统 第二节 设计举例 简单控制系统
例1 电动机启停控制
同类电器 电源线 主触点 电源线
辅助触点
线圈
主电路
控制电路
A
B C QS FU
例2 电动机正反停控制
FR SB1 SBF KMF
KMF KMR
KMF SBR
KMR
KMR
FR M 3~
例3 电动机Y-▽控制 起动控制 Y-∆ 起动控制 电路
QS QA1 FR FU QA1
QA-∆ ∆
SB1 SB2
KT FR
QA-∆ ∆
QA1 KT
QA-∆ ∆ QA-Y
A' B'
QA-Y
QA-∆ ∆
电机
x y
C '
z
KT
QA-∆ ∆ QA-Y
简单设计法设计举例 题目1 现有三台电动机M1,M2,M3,要求启动顺序为: 系统设计一个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先启动M1,经T1后启动 M2,再经T2后启动M3 ;停车时要求:先停M3,经T3后再停M2, 再经T4后停M1, 3台电机使用的接触器分别为QA1 , QA2 和QA3。试设计该三台电动机的启/停控制线路。
QS1 FA1 QS2 FA2 QS3 FA3
QA1
QA2
QA3Leabharlann BB1BB2BB3
M
M
M
AC220L SF1 KF51 KF5
QA 1 KF4
AC220N SF2 KF5 BB1 BB2 BB3
QA1
KF1
KF3
KF1
QA2
KF2
KF4 KF5 KF2 QA3
KF3
题目1 现有三台电动机M1,M2,M3,要求启动顺序为: 先启动M1,经T1后启动M2,再经T2后启动M3 ;停车时要求:先 停M3,经T3后再停M2,再经T4后停M1, 3台电机使用的接 触器分别为QA1 , QA2和QA3。试设计该三台电动机的启/ 停控制线路。 要求能在就地控制,每台设备要求有个就地箱,就地箱设置 选择开关,设置就地,集控,禁起三个位置,启动按钮一个, 停止按钮一个。
第9章 PLC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第一节 设计步骤及内容
1、分析评估控制任务 2、PLC的选型 CPU ,I/O开关量及性质,I/O模拟量。 3、I/O地址分配 4、分解控制任务
5、系统设计 6、安全电路的设计 7、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分模拟调试 联机调试 模拟调试和联机调试 模拟调试 8、文档编制 系统设计方案、元件清单、软件 使用说明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