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与国有企业改革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国有企业改制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通过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放开市场准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然而,要实现国有企业真正的市场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举措。

首先,国有企业改制应加大产权和管理机制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明晰是确保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

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应进一步优化,推动股份制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也需要改革,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适应能力。

其次,国有企业改制需要推进市场化债务重组。

国有企业普遍面临高额债务问题,通过市场化债务重组可以有效化解风险,提振市场信心。

债务重组可以通过债转股、债务重组等方式进行,减轻企业负债压力,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国有企业改制要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支撑。

国有企业应积极参与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市场化融资活动,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资本市场化程度。

同时,要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加强信息披露,提升市场透明度,为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国有企业改制还需要培育市场化人才。

市场化经营需要具备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技能的人才。

国有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懂市场、善经营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

最后,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在于加强监管机制建设。

市场化改革需要在竞争和规范中进行,为了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防范市场风险,监管机制的建设非常关键。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制走向市场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需要加大产权和管理机制改革力度,推进市场化债务重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培育市场化人才,加强监管机制建设。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正文:一、背景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在承担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任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国有企业改革迫在眉睫。

二、问题分析1、国有企业体制僵化问题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僵化。

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一些国有企业在决策、管理和激励机制上缺乏灵活性,决策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资源配置不当等原因,经营效益不佳。

企业盈利能力不强,负债高企,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3、国有企业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

相同行业的多个国有企业争相投资,在资源配置上造成了浪费,也损害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4、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不平衡问题一些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不平衡问题突出。

企业债务过高,资本金比例较低,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经营能力。

三、改革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将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引入民间资本,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机制。

通过实行联营、合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促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经营。

2、改革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优化国有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治理。

建立健全独立的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层,规范企业决策程序,加强内部监管和审计。

3、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市场化竞争,推动国有企业优胜劣汰。

加强市场监管,打破行业垄断,防止国有企业利用行政手段排挤竞争对手。

同时,通过引导国有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推动行业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

4、改革国有企业负债问题优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通过深化债转股等措施减轻企业负债压力。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企业财务透明度。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1、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实施细则2、国有企业改革试点企业名单3、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文件全文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混合所有制:是指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产权结构。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是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这三项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首先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

近年来,我国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市场化债转股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财税体制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通过减税降费、优化税收结构、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提高了财政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最后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通过设立金融监管委员会、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

总的来看,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不断完善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开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文章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构造、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展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国有企业负债越来越高,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也日益加大,如何对银企间的债务进展重组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极为突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于1999年8月通过了《关于实施债转股假设干意见方案》,同意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转为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务企业的股权。

这样,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就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

这一债转股政策的出台对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债转股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债转股成败的关键。

本文就从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些探讨。

一、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许多国有企业认为债转股是免费午餐竞相争取,而资产管理公司等部门在选择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引发一些企业的道德风险,形成普遍的赖账局面。

由于债转股使企业原来的巨额债务变成股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大大降低,债务的本息将免于归还,这对任何一个身背大量债务而无力归还的企业来说都是极具诱惑的。

再加上许多企业对债转股认识不够,只是简单地认为债务不用归还,而不知道债转股后,股权要求的回报要高于债权,使得许多国有企业纷纷争取债转股。

即使是本应破产的那些资不抵债、生产和经营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也存在弄虚作假,争取赶上债转股这班车的现象。

另外,虽然国家对债转股的企业提出严格的选择条件,但缺少具体的操作标准,使入围企业选择操作存在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在选择实施债转股企业时如果不慎重,可能会使本来能够按期还本付息的债务企业心理不平衡:其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加强经营管理,工程建立精打细算,积极还本付息,结果得不到债转股。

对我国债转股历史经验和启示的思考

对我国债转股历史经验和启示的思考

对我国债转股历史经验和启示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金融领域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债转股作为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和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也曾多次尝试债转股的政策措施,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债转股的历史经验和启示进行深入思考。

一、历史经验1.早期尝试我国的债转股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政府为了应对企业债务危机,推出了债转股政策。

通过金融机构购买企业债务,将其转为股权,帮助企业摆脱债务困境。

这一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许多企业得以重振,对金融市场也有所帮助。

2.再次尝试近年来,我国再次推出了债转股政策,以解决企业高杠杆、高债务的问题。

政府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债转股,支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去杠杆,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债转股政策更是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3.改革创新在债转股政策的推行过程中,我国也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探索适合国情的债转股实施路径。

这其中包括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市场化债转股、推动股权多元化等举措,为债转股政策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历史启示1.政策稳健历史经验表明,债转股政策在应对企业债务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在实施过程中,政策的稳健性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政策效果及时调整政策,避免因政策过于激进而引发金融风险。

2.建立市场机制债转股不仅仅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行为,更应该是市场化的行为。

历史中的债转股政策往往是政府主导的,缺乏市场的参与和竞争,导致了效率的不足。

应当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引导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进来,提高债转股的效率。

3.风险分担债转股涉及到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必然涉及到风险的分担。

如何在债转股中合理分担和化解风险,是政策需要解决的难题。

债转股政策应当建立起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避免金融机构承担过大的风险,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4.债务约束债转股的目的是解决企业的债务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对企业的债务约束放松。

国企债转股方案

国企债转股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国企债转股方案# 国企债转股方案## 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着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其中之一就是国企债转股方案,也被称为国企债转股改革。

这一方案旨在通过将国企债务转化为股权,实现国有资产的重组和优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并推动国企市场化改革进程。

## 背景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债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以及国企的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着手推进国企债转股改革。

债转股是指将国有企业的债务转化为其股权的过程。

通过债务转股,国有企业可以减轻债务负担,提高企业的资本金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此外,这种方式还可以促进与民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企的市场化程度。

## 目标和原则国企债转股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具体原则如下:1. 市场化原则:根据市场规律,实行自愿申请、自愿转股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债务转股更具市场化和竞争性。

2. 保护合法权益原则:国有企业投资者在债转股过程中的权益应得到保护,确保股权转让对国企和国有股东不造成过大影响。

3. 发挥市场约束作用原则:对于不愿意合作或者无法符合债转股要求的债权人,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如债券回购等方式。

4. 改革方案定制原则: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量身定制合适的债转股方案,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实施步骤国企债转股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债务重组:国有企业首先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商定债务重组方案,并签署协议。

债务重组通常包括债务减免和债务重组两个方面。

2. 股权转让:债务重组完成后,国有企业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债权人。

转让的股权比例和价格将根据具体的债务重组协议确定。

3. 市场交易:股权转让完成后,股权将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根据债务重组协议的约定,债权人可以选择出售股权或者持有股权。

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

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

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国有企业改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债务问题是一大难点,而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成为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进行探讨。

一、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市场化债转股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方式来支付债务,将债权人变成公司的股东,以达到减轻债务负担、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

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国有企业与债权人协商确定债转股的条件和比例。

其次,国有企业依据债转股协议,发行股票或其他证券,支付债务并将债权人转化为股东。

最后,债转股后的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应的股东权益、经营义务等。

市场化债转股的原理在于通过变相减免部分债务,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同时引入外部资本,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营能力。

二、债务重组的必要性与方式债务重组是指国有企业与债权人协商对债务进行重新安排和调整,以改善企业债务结构,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债务重组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债务风险。

国有企业高企业负债率和巨额债务给企业带来债务风险,通过债务重组可以降低债务压力,减少违约风险。

2.优化资源配置。

债务重组可以使企业更加注重核心业务,调整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3.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债务重组可以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债务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债务重组协议、债务重组计划等形式,主要的债务重组方式包括债权转让、债务减免、债务重组计划和资产置换等。

三、国有企业改制的市场化债转股与债务重组的意义国有企业改制中,市场化债转股和债务重组都是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重要手段,它们的实施对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债转股概念的由来

债转股概念的由来

债转股概念的由来债转股,全称为债务转股权,是指企业债务持有人将企业拖欠的债务转化为企业股权。

这是一种常见的企业债务追偿方式之一。

债转股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的债务通常是由政府或银行出面垫付,以保证企业的运转。

然而,这种机制在长期内形成了一种“隐性债务”的存在。

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亏损或债务违约的情况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债权无法被回收的问题,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的飙升。

这一问题的爆发点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银行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缺口日益扩大。

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中国政府开始了国有企业的重组和改革。

债转股作为一种债权追偿的方式开始流行起来。

1998年,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正式提出了债转股的概念。

债转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企业的债务转化为股权,实现债务和资产的重组与转移。

债转股的推动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国有企业的存量债务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国有企业长期亏损导致了企业缺乏偿债能力,银行债权无法按时回收,加重了银行的不良资产负担。

为了防止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政府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债转股能够推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债转股可以使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从而实现改革和转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同时,通过债转股,也可以帮助企业摆脱传统的负债担保模式,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企业资本和债务的结合。

再次,债转股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

债转股将企业债务转化为股权,可以减少企业的债务负担,降低债券利息支出,并提高企业的资本金。

这样,企业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最后,债转股也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债转股的进行将增加股票市场的流通股本,扩大市场投资机会,提高市场活跃度。

此外,债转股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的诞生也拓宽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

推动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浅谈债转股

推动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浅谈债转股

作 者 简 介 :郑 建 新 (9 3) 15 - .男 , 河南 焦 作 人 ,焦 作 新 东 工 业 有 限责 任 公 司 经 济 师 。
维普资讯
6 0






20 0 2年 6月
( )与破 产 、兼 并 等方 式 相 比 ,债转 股 社会 震 动较 小 ,容 易得 到 各方 面的 支持 ,因 此可 以在较 大 2
范 围和规 模 上使 用 ,有 利 于在 较 短时 间 内收 到解 开 国家 银行 和 国有 企 业债 权 债 务死 结 的成 效 。 此外 ,债转 股 能促 使 企业 转 变观 念 ,为 建立 新 型银 企 关系 奠定 基 础 。银 行 与 企业 真 正结 成命 运 共 同体 , 目标 及利 益是 一 致 的 ,从 而可 避免 和 减少 企 业赖 账 或变 相逃 债 行 为 的发 生 。
息 ,这种 责任 构 成 企业 定期 的现金 流 出 ,形成 企 业较 大 的支 出 负担 。这 种 负担 只 有 当债 务人 ( 负债 企 业 )被法 律宣 告 破 产而 债 务人 以其 全 部财 产 清偿 债务 时不 足 以 清偿 部分 方 可获 得 法 律豁 免 。
债转 股是 我 国国有 企业 发 展 到现 阶段 的特 殊 产物 ,是 医治 由于 国有 企业 资 本 金 不 到位 或资 本金 投 入不 足使 企业 陷入 财务 困境 所 采取 的解 救 措施 。债转 股 实质 上是 变 相 的困难 债 务 重组 ,是用 部 分权 益
维普资讯
20 0 2年 6月
焦 作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0F儿 A0Z U0 UNI RS TY VE I
U. 0 2

19家央企签订市场化债转股协议规模超5000亿元

19家央企签订市场化债转股协议规模超5000亿元

10 EPEM 2019.6月度要情News06 中央推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成为第一个5月29日下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10份重要文件,包括《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等与能源领域相关的重要文件,山西被确定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会议强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本之策。

山西要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在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扩大能源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

这是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革命”以来,第一次确定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03 国内首个核能供热项目正式落地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海阳市政府与山东核电举行关于共同推进海阳核电厂核能清洁供热项目签约仪式,国内首个核能清洁供热项目正式落地,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预计今年冬天海阳就将用上稳定、清洁的核能供暖。

此前海阳核电工业园曾表示,2019年海阳核电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壮大核电及新能源产业,专班落实青烟威一体化能源综合利用暨水热同传项目,确保今年完成百万平方米核能供暖一期示范项目,率先在海阳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在北方实行探索核能供热要求。

同时,做好为青岛提供5000万平方米核能供热二期准备工作和为青烟威提供1亿平方米核能供热三期论证工作。

0119家央企签订市场化债转股协议规模超5000亿元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管局负责人5日表示,中国宝武、国家电投、中船重工等19家中央企业已和银行等机构签订了市场化债转股协议,签约规模超过5000亿元。

一大批项目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落地金额超过3000亿元。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是65.7%,同比下降0.2%,有56家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实现下降,特别是冶金、火电、建筑等产能过剩及高负债行业的负债率明显下降;中央企业的带息负债占负债总额比重是40.2%,同比下降0.3%,债务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债转股的市场障碍及银企改革

债转股的市场障碍及银企改革
维普资讯
企 业 研 究
债 转 股 的 市 场 障 碍 及 银 企 改 革
菸 嚣 裂 ! 臻 ≯;i ~ 鬈 茹

0 王 兆峰 பைடு நூலகம்
; ; ;。 嚣§辩 i蕾 § 《舞t越 £越辨ij

“ 转 股 ” 银企 发展 作用 愤 对
收到解脱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 债务症 结的成效 。 债转殷
权 转让 、 股份 回购 、 直接 上市乃 至破产清 算 , 当然 还包括拍 卖、 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 。 由于我 国资本市场还欠发达 , 但 目前可以选择的股权 变现手 段还不 多 已经 签订 债转股协 从 议 的几家 企业 的情况看 , 大都是采 用股份回贿 的办法 。 如果 企业 有能力执 行回贿 的话 , 就不需要 债转 股了, 另外 . 债转股 之后股权究 竟卖 给谁? 目前 国有企业经 营状 况普遍不佳 , 不 可能商 强大 的投 资实 力 , 可能性的购买者 主要 是民营 、 资 外 企业 和经营 良好 、 有实力 的上 市公 司 . 但这几方 的购买 能力 当前都难 以让人乐观。
偿 债的传 统做法 . 转化 成使 企业 经过重整恢复发 展 , 产生 债 权人和债务 人利益与共 的合力 这样 , 对金融 风险的消极防
范. 变成一种有利 于企业 发展 , 并进一步化解 金融风 险的积 极力量。
受到很大损害 . 动摇杜会信用基础 。
3 选择 合格 的经 营者市场 存在 障碍 、 企业 在 债转股 后, 经营状况 不好 , 为阶段性 的大股东金融 资产公 司完全 作 有权要求更换经营者。 由于经营者市场 不健 全 , 发育缓慢 , 如 何 选择合格 的经 营者和职业 经理人 经营企业 是一个关键 问 题。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债转股工作加强债转股企业改革管理的通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债转股工作加强债转股企业改革管理的通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债转股工作加强债转股企业改革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06.14•【文号】国经贸产业[2001]597号•【施行日期】2001.06.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债转股工作加强债转股企业改革管理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597号)为规范债转股工作,自1999年开始,国家经贸委发出了《关于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进一步做好债权转股权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厅产业[1999]463号)、《关于债转股企业规范操作和强化管理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0]921号)以及实施债转股企业的批复等一系列文件。

目前企业债转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大部分企业债转股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80%以上的债转股企业当年实现扭亏,部分企业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都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回收不良贷款。

但是,在债转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违反政策和规定的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及时修改,有些地方政府分离企业办社会的有关政策不落实,部分债转股企业改革、管理工作跟不上,新公司组建工作进展缓慢等。

为进一步规范债转股工作,加强债转股企业的改革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按要求修改债转股方案和协议国家经贸委《关于同意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62户企业实施债转股的批复》(国经贸产业[2000]541号)等四批批复文件中提出的债转股协议和方案中需修改的条款,是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共同研究,并报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部门及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具体条款重申如下:1.不得实行任何形式的股权固定回报;2.不宜采用监管帐户的形式:如有为保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退出而由各方协商一致同意设立的回购帐户,应遵守有关规定;3.凡将股权抵押担保或股权质押作为债转股先决条件或附加条件的条款予以取消;4.对享受兼并、减员增效政策的企业,银行已核销的利息不得再计入债转股额度;5.取消违约金条款。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国家对于部分债务过高的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通过将企业原有的债务转化为股权,以此来降低企业负债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该政策的意义在于,可以减少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同时,债转股也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引入更多的市场化运作手段,提高企业的效益。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国有企业债转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其中比较突出的包括:1.债转股过程中的股权价格问题。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核心是将原有的债务转化为股权,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因为债务和股权之间的价值不对等,导致股权的定价出现困难并存在较大风险。

因此,要加强对股权定价的确立和检测,避免企业股权价值被低估或高估。

2.债转股后企业股权结构问题。

国有企业债转股可以实现股权多元化,引入更多市场机制,但是如果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够稳定,可能会导致一些资本大鳄抢夺股权,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政治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3.债转股后企业治理问题。

将股权分散化可能会对企业的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较为复杂,需要经过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

如何保证国有企业在债转股后能够维持较好的治理和经营能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在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运作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股权定价规范化。

在股权定价过程中,可以制定统一规范的股权定价标准和检测方法,避免股权价格不合理导致的经济损失风险。

2.加强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稳定化。

可以通过政府介入或投资者协调来保障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防止企业股权过于分散化的情况发生。

3.优化企业治理机制。

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的治理结构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增强企业治理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国有企业在股权多元化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地运行。

总之,国有企业债转股是国家推动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其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是在运作中还需克服一些问题和难点,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该政策的有效顺利实施。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逐渐成为改革的重要一环。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政府通过发行特种债券,将国有企业的债务转为股权,以降低企业杠杆率,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同时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这一政策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运作中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1. 降低企业杠杆率:债转股可以将企业的债务转化为股权,减少企业的负债水平,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债转股可以减少企业的利息支出,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3. 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债转股可以引入社会资本,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激发企业的活力,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在债转股运作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1. 市场化定价困难:国有企业债转股需要通过市场化方式来确定债转股的数量和价格,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其价值难以准确评估,市场化定价存在一定困难。

2. 资产负债表调整难度大:国有企业在进行债转股时,需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庞大规模和复杂的组织结构,资产负债表调整的难度较大。

3. 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债转股需要引入社会资本,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对于债转股的参与度并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1. 加强评估技术和方法:针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可以加强评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提高债转股的市场化定价水平。

2. 精细化管理和调整:国有企业可以加强财务管理,精细化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提高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完善引导政策和激励机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引导政策,激励社会资本参与债转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提高社会资本的参与度。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意义及运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对策建议国有企业债转股是指国家将国有企业的债务转换成企业股权的行为。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国有企业债转股可以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较高的债务压力,债转股可将企业的债务转为股权,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提升企业的资本实力。

债转股可以优化国有企业财务结构。

国有企业的财务结构往往较为单一,债转股可以引入股权资本,丰富企业的财务结构,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债转股有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健全,债转股可以引入股东的权益,加强企业的内部治理,提升企业的效益和效率。

债转股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可以帮助国有企业顺应市场化改革的趋势,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债转股面临的风险较高。

国有企业的债务规模庞大,转股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

对此,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准确评估债转股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

国有企业债转股存在着估值难题。

债转股需要对企业进行估值,但由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存在问题,估值难度较大。

建议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估值机制,引入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估值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国有企业债转股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协调。

债转股涉及到企业、政府、银行等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进行协调合作。

应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商,确保债转股的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债转股所转化的股权如何管理和流转也是一个问题。

建议建立国有企业股权管理机制,加强对转股股权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转股股权被滥用或损失。

国有企业债转股在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优化财务结构、改善治理结构、促进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债转股的运作中也面临着风险高、估值难、利益协调、股权管理等问题。

应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估值机制的建设,加强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健全的股权管理机制,以确保债转股的顺利进行。

国企改革50例

国企改革50例

国企改革50例国企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旨在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50个国企改革的例子,以展示中国政府在这一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1. 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促进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融合。

2. 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外部股东,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3. 资产注入:将国有企业资产注入到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

4. 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改革:鼓励国有企业参与竞争,提高市场效率。

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资监管机构,规范国有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6. 市场化债转股:将国有企业负债转化为股权,减轻企业负担。

7. 所有制结构调整:通过整合和重组,提高国有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8. 一级市场改革:鼓励国有企业在证券市场发行股权融资。

9. 二级市场改革:完善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提高交易效率。

10. 管理人员市场化选拔:引入市场化机制,选拔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

11.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

12. 国有企业债务整顿:通过清理和还债,减少企业负债。

13. 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员工收入水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4. 企业重组改革:通过合并、重组国有企业,提高整体实力。

15. 战略性重组改革: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国有企业的合作与整合。

16. 职工持股改革:鼓励员工购买企业股票,让员工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

17. 国有企业债权融资:通过债权融资,解决企业资金瓶颈问题。

18. QFII投资: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19. 资本金减资:减少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提高企业的资本利用效率。

20. 商业登记制度改革:简化国有企业的注册流程,提高开办企业的便捷性。

21. 企业并购重组改革:通过企业合并、重组,提高企业的规模和效益。

22. 深化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债转股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债转股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
了资本 密 集 型的产 业 并非 优 势产 业 , 必须 有 国家 的保护 和支 持 才 能生 存 ,
随着 我 国经 济体制 的 改革 和深 化 , 国
据 我 国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现 状 ,现 阶 段 信 用 担 保 资 金 扶
持 的 重 点 是 科 技 创 业 型 、 都 市 吸 劳 型 、 资 源 深 加 工 型 、 口创 汇 型 、 区 服 务 型 , 及 以 仓 储 、 送 、 出 社 以 配 分 销 为 主 要 内 容 的 商 贸 物 流 型 中 小 企 业 。 各 地 可 以 在 中 央 确 定 的 大 原 则 下 , 因 地 制 宜 地 确 定 担 保 资 金 扶 持 的 重点 。
1部 分 抵 消 国 企 的 政 策 性 负 担 .
众 所 周 知 , 国 的 许 多 大 中 型 国 我 有 企 业 是 按 国 家 优 先 发 展 资 金 技 术 密 集 型 产 业 的 战 略 目标 建 立 起 来 的 。
我 国 资 本 相 对 稀 缺 的 要 素 秉 赋 决 定
项 目 的 全 过 程 风 险 管 理 。 为 了 将 担 保 项 目的 全 过 程
风 险 管 理 落 到 实 处 , 实 作 好 风 险 的 防 范 、 制 和 化 切 控 解 , 保 机 构 应 做 到 以 下 几 点 : 一 , 就 一 支 业 务 担 第 造
( O 年 第 l 期 ) 合 研穷 2 2 0 1 财
理公 司实 际上 成 为企 业 阶 段性 持 股 的 股东 , 依法 行 使股 东权 利 , 它 参 与 公 司 重 大 事 务 的 决 策 , 不 参 与 企 业 的 正 常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 企 业 但 在 经 济情 况 好 转 后 , 通 过 上 市 、 让 或 企 业 回购 形 式 回 收这 笔 资 金 。 可 转 那 么债 转 股 又在 国有 企业 改 革 中有 哪些 影 响呢 ?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国企改制,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是从战略上、整体上盘活国有企业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

但是,一些地方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引发了一系列争论和思考。

在国企改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国有资产流失,国企改制中职工安置问题,债转股中产权不清等。

一、国有企业资产流失(这也是国企改制中出现较大争议的主要原因)(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式主要形式1.低估贱卖。

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改制的过程中,存在着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即国有资产评估失真问题,问题较为普遍,甚至有些地方和企业存在无偿转让和使用国有资产的情况。

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主要表现为:(1)对国有资产低价交易、折股或任意将国有股转为法人股甚至个人股;将国有资产高值低估,低价转让,流入个人腰包。

(2)在改制过程中缺乏对国有无形资产的折股保护意识。

从目前评估的要素上看,显然国家的有关文件已将“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列入评估,但一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国有无形资产只是简单地估算一个极小数额或干脆不评估,有意无意吞噬国有资产。

缺乏无形资产保护意识,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由于改革制度尚不健全,对那些与财产权益密切相关的权利如许可证、专营证以及与以后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如销售渠道、采购网络等等没有相关规定,其流失额更是惊人.(3)在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过程中,一些地方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对国有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从而使国有资产在合资或合作企业中所占比例下降,国家权益受损。

2.转移藏匿。

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钻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利用权力化公为私,大肆鲸吞国有资产。

(1)财会凭证不严,审计工作徒有虚名。

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数额是必经程序。

在这一过程中藏匿、鲸吞国有资产最常见的有一下几种:一是将原本有效债权作为呆帐、坏帐核销;二是通过涂改帐册、发票改变成本和指出搞虚亏实盈;三是加快固定资产的“报废”以达到隐匿资产的目的,而审计工作的走过场,使国有资产的保障失去了最后一道防线.(2)将国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国企改制中,一些地方和企业的某些人为保护一己之私,将公有资产无偿量化给个人,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债转股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债转股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

有增 无 减 , 对债 转 股 的实 施 所 带 来 的影 响 各 方 褒 贬 不一 。这 其 中 , 个 争 论 比较 多 的 问题 就 是 债 一 转 股到 底能 不 能帮 助 国有 企业 进 行规 范 的公 司制 改 造 , 善 企 业 的 治 理 结 构 。 吴 有 昌 、 晓 完 赵
上盈 利 , 企业 的经 济 效 益却 并没 有 明显 提 高 , 而 科
点企业 实 行 债 转 股 。具 体 地 讲 , 转 股 就 是 通 过 债 组 建 资产 管 理公 司将 四家 国有 商业 银行 和 国家 开 发银 行对 国有企 业 的部 分不 良贷款 转化 为新组 建
的资 产管 理 公 司对 企 业 的股 权 投 资 。这 样 , 将 就 商业 银行 与 企业之 间原来 的债 权人 与债 务人 关 系 转 变 为资 产 管 理 公 司 与 企 业 之 间 的投 资 与 被 投
1 债 转股政 策背景 、 目前进展 情况如 何
19 9 7年 国务 院 提 出 国 有 企 业 要 在 三 年 内 摆 脱 困境 ,9 8年 是 国有 大 中 型 企业 实 现 脱 困 目标 19 的第一 年 , 国有 及 国 有 控 股 企业 利 润 仍 处 于 下 滑 趋 势 。19 9 9年 3月份 , 务 院决 定 对 部 分 国有 重 国
维普资讯
第 5期 (0 2 20 )








从 公 司治 理 角 度 看 债 转 股 对 国有 企 业 改 革 的作 用
陈 烨 翟庆 国
( 宁石 油化 工 大学 工商 管理 学 院 , 顺 ,1 0 1 辽 抚 l30 )
本文结合几家债转股企业 的案例 , 分析 了债转股对我 固 国有 企业 治理 的影响 。债 转股 对于企 业的公 司制 改 革, 权 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债转股”与国有企业改革林毅夫多年来国有企业高负债率问题引起了决策部门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出于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降低金融风险、缓解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目的,从去年开始进行了部分国有企业债转股改革。

随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自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建,债转股正式实施。

据《人民日报》2000年2月19日报道,截止到2000年1月下旬,国家经贸委已审查推荐了债转股企业601户,拟转股总额4596亿元。

就直接效果来看,债转股可迅速改善银行和企业两方面的资产负债表状况。

但围绕债转股也有争论。

集中于二个问题:第一,债转股能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吗?第二,如何防止债转股变成债务大赦免,并克服新不良负债的形成机制?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它取决于债转股改革定位是否适当,配套改革是否到位。

下面详细分析。

一、债权和股权的比较:债转股的政策定位债转股在国有企业改革全局中到底能起何作用,须从比较债务融资和股份融资的特征入手。

1.不同融资方式的单位成本比较企业以不同方式融资的单位成本不同。

一般规律是,债务融资的单位成本低于股本融资。

企业为融入资本必须给投资者提供一定回报率,回报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融资单位成本的高低。

而该回报率由无风险回报率加上风险贴水两部分组成。

无风险回报率在各融资方式下都相同,所以投资回报率,即融资单位成本的高低,就取决于风险贴水的高低。

债务融资方式下,无论是债券还是银行贷款,都必须按事先议定的债息率定期支付本息,而且在企业发生债务危机甚或破产时必须优先偿还银行贷款和债券债务,所以债权人面临的风险较小,所以企业需要支付给债权人的风险贴水较小。

而股权投资者,不论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者,还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人,其投资收益随企业经营状况而上下波动,面临较大风险。

而且,在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时,仅能取回偿还各种债务后的剩余值,所以企业股本投资者的风险远比企业债权人的风险大,企业提供给股本资本的长期平均回报率,一定要高于给债务的回报率。

也就是说,从长期平均成本的角度来看,企业用股本筹集资金的成本要比向银行或债券市场举债要高。

另外,债务利息往往计入成本,可冲减公司所得税,但股息则无此优惠。

这样一来,股本融资的成本就又进一步高于债务融资于了。

2.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支付能力的时间约束比较企业在正常经营中,对于以债务方式融入的资金,其本息支付所面临的时间约束是“硬”的,回旋余地小。

如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有权启动破产诉讼程序。

与之相对,股本融资方式在支付、清偿方面的时间约束,相对较“软”,回旋余地较大,企业盈利好则多分红,盈利不好则少分红,甚至可以不分红。

而且,不论是公开上市公司还是非公开上市公司,股东一旦认股后,除非由占相当比例股份的股东发起,并经法定程序对企业进行清算,否则,任何单个股东都无权要求退股,只能转售股权来变现。

所以,债务融资方式下对企业施加的支付、清偿的时间约束,要远远“硬”于股本融资。

股本融资由于具有软时间约束和高成本两种特性,这种融资方式适用于投资收益波动大但预期收益高的企业,和投资要有一段较长的无收入或低收入期后才能有高收益的企业。

3.债转股的政策目标定位从前面的分析表明,如果资产管理公司是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经营,债转股事实上无法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因为债转股后,企业应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的长期平均回报率须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所以,认为债转股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的流行看法是一种理论上的误解。

债转股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应该在于,债变成股以后,可以缓解国有企业高额存量债务在短时期内的还本付息压力,从而给经营不好的国有企业一段较为宽松、从容的“软”时间约束,来解决其长期存在的问题,提高其竞争和盈利能力。

只有在这段软时间约束里,国有企业能够消除其竞争和盈利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并要求国有企业最终能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支付比银行利息更高的投资回报,债转股才不会变成给予国有企业的又一顿免费的午餐。

二、债转股的作用何在?国内许多学者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把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作为国有企业竞争和盈利能力低的主要原因。

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必须弄清楚国有企业为何会普遍存在如此高的负债率。

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在1983年实行了拨改贷,对国有企业的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向银行的贷款。

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间接原因则是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当国有企业发生亏损或经营困难时,国家由传统的财政拨款直接支持改为间接地由银行的低息贷款来支持,国有企业贷了款后经营状况没有改善,借的款越来越多,负债的比率也就越来越高。

作为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贷款的成本负担比股本融资的成本负担低,而且,在我国,尤其是在近几年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之前,国有企业向银行的投资贷款相当程度上具有政策性质,国有企业贷款到期还息付本的时间约束压力也不硬。

因此,说国家没有提供给国有企业股本投资,企业要对其子静止复银行利息,造成国有企业竞争、盈利能力低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

债转股并不能经由降低企业投资资金成本的方式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

债转股的作用其实应该是在于提供国有企业一段时间和一种方式来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间接原因,即预算软约束的问题。

自匈牙利的经济学家科耐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的现象以后,预算软约束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问题。

许多学者把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归咎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前苏联和东欧转型国家把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作为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首要措施,但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的研究,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把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后,原来存在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变本加厉。

如果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不是由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那么预算软约束的根源为何?我和谭国富在发表于1999年5月份《美国经济评论》第89卷第2期上的《政策负担、责任归属、和预算软约束》一文中论证道,由于国有企业普遍承担着某些国家政策造成的负担,使国有企业蒙受了政策性亏损,国家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必须对这种亏损给予补偿,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可以把经营性的亏损也说是政策性亏损,国家分不清楚那些是政策性亏损那些是经营性亏损,只好把企业的所有亏损都背起来,国有企业的预算因而软化。

当企业的预算是软的时候,企业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和其他治理问题也就会更为严重,出现一种恶性循环。

预算软约束的根源是政策性负担,即使是私有企业,如果政府要其背负国家政策造成的负担,政府也必须对由此造成的亏损给予补偿,而私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利用政策性负担为借口向政府要事前的政策性优惠和事后的政策性补贴的积极性会比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高,这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在私有化以后预算软约束更为普遍、严重的原因。

在不消除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问题会更为严重,任何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都难于收到预期的效果。

到底我国的国有企业现在还背负有哪些政策性负担?对此,在我和蔡昉、李周所著的《充分信息和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人民和三联出版社,1997)一书和我们三人在1998年5月份《美国经济评论》第88卷第2期上《竞争、政策负担和国企改革》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归纳起来,国有企业现有的政策性负担可分为两大类:1.战略性负担。

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是资金相对丰富的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我国是一个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这种要素秉赋结构决定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必须有国家的保护和支持才能生存,在开放、自由竞争和没有政府的补贴和保护的条件下是不具有“自生能力”的。

但出于国家要优先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战略目标,许多国有企业被建立起来。

改革前,这类企业能够生存,因为企业所需的所有投入要素的价格都被人为压低,而且,其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垄断地位,也不必面对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

改革、开放后,各类投入要素的价格都已一一放开而不断上升,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因国外同类产品和合资企业的进入而消失。

于是,这类企业丧失了其自生能力。

但这种资金、技术密集的国有企业是政府按国家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企业本身对其产业和技术选择不负有责任,当面对市场竞争无法生存时,政府只好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和财政或银行的低息贷款补贴。

2.社会性负担。

改革之前,我国实行了低工资政策,工人在就业时所领到的工资基本上只够当前的消费,工资应有的其他组成部分由国家直接掌握作为投资,工人的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由国家在工人需要时才以财政拨款的方式直接支付。

在1979年的改革以后,对老工人的上述费用逐渐转由企业自己负担,增加了国有企业的成本。

由于非国有企业没有这部分负担,国有企业在和其竞争时,也就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改革前推行的是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投资很多,创造的就业机会却很少,为了解决城市新增就业的需要,国有企业的一个工作岗位经常分给好几个工人来就业,而有许多冗员,改革后放弃了统收统支制度,冗员对国有企业就成了一种由国家过去的政策造成的一种额外负担。

三、债转股的国有企业的转产转制。

“拔改贷”并不增加国有企业的资金成本。

因此,也就不能指望通过拔改贷的逆向操作来降低国有企业的资金成本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债转股的作用应该放在解决国有企业由政策性负担造成的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以硬化预算约束,改善经营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盈利和竞争能力。

首先,对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负担部分,可以根据企业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特性分为三类区别对待。

第一类是技术、产品过时,在国内已没有市场的企业,如一些老军工企业,对这类型的企业,提高这类企业盈利能力的唯一办法是转产,利用债转股所提供的一段软时间约束,在市场上重新寻找能够利用其较好的工程设计能力而又符合我国要素秉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的产品。

转产成功后,产品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企业的自生和盈利能力提高,也就有办法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应有的股本回报。

第二类是产品在企业的所在地已不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如上海的纺织业,因为劳动力成本在上海远比在国内的其它地区高,因此,无法和其它地区的纺织业竞争,解决的办法和第一类一样是转产,这类企业通常位于城内,地产的价值很高,适合经营商业和其他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债转股以后,也可以给这类企业的转产创造条件。

第三类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有很大的国内市场,但由于生产所需的技术,资金密集程度太高,不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在失去市场垄断以后,如果不克服我国资金相对稀缺、相对贵的比较劣势,这类企业的产品无法和国外企业和国内合资企业的同类产品竞争,电信和化工即属这类型企业。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利用市场换资金,让这类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合资,或是到国外资本市场直接上市。

债转股也可以给这类企业和国外企业合资或是到国外上市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