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地理试题(3)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地理试题(3)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地理试题(3)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双抢”是指双季稻产区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农事活动,时间紧、任务重。

以下文字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某地7月底8月初“双抢”的场景。

母亲开始准备鼓风机、推耙、斗箕,清理仓柜,等着用来盛放新收的稻谷;父亲则整理起了犁头、锄头、镰刀,还用米糠等精细粮给家里的那头大黄牛“加餐”······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双抢”,却已是不同景象,昔日田间喧闹的打谷声逐渐沉寂,那老牛疲惫的身影也已渐行渐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需用鼓风机对晒干的稻谷进行“风吹”,以筛除瘪谷和草屑,是因为该时节当地A.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午后多对流雨,怕耽误收谷入仓C.常有台风雨,筛选的时间短D.天气系统交替,自然风风向多变2.数十年前“双抢”也能得以顺利完成,是由于该地A.农业精耕细作B.种植经验丰富C.耕地集中连片D.人均耕地较少3.如今“田间喧闹的打谷声逐渐沉寂,那老牛疲惫的身影也已渐行渐远”,反映了当地A.城市化的发展B.机械化水平提高C.大量农田撂荒D.劳动力大量外流【答案】1.A2.D3.B【解析】【分析】1."该地需用鼓风机对晒干的稻谷进行“风吹”,以筛除瘪谷和草屑”,说明该地此时风力较弱,结合7月底8月初的时间特征及双季稻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空间特征,该地此时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静风天气;BCD的描述都没有体现处鼓风机的不可替代性,故A正确,BCD错误。

2.数十年前,在人力和畜力条件下,效率低下,但“双抢”也得以顺利完成,说明该地人均耕地较少,农田工作量较少。

农业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对“双抢”时间较短影响不大;耕地集中连片不符合该地耕地特征,该地受河流分割,耕地比较破碎;故D正确,ABC错误。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考前模拟卷(1)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考前模拟卷(1)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考前模拟卷(1)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面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B.乙河自南向北流,流速较快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D.丁地比戊地更宜建高速公路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 )①降水分布图②土地利用图③空气质量图④矿产分布图⑤人口分布图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1. D2. 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丘陵、山区,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水稻,乙河自北向南流,流速较快,丙地道路交通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丁位于城市边缘,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D正确。

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空气质量图、人口分布图。

降水分布图和矿产分布图,对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影响不大,C正确。

2.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地层②是变质作用形成B.③④均为岩浆岩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2.d地可以看到的典型地貌是A.B.C.D.【答案】1.D2.D【解析】1.据图可知,地层②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故A项错误;③为变质岩,④为岩浆岩,故B项错误;⑤是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的喷出岩,故C项错误;岩层⑥为断层构造,受内力作用发生断裂,然后岩层出现相对下降,故D项正确。

2.据图可知,d处为岩溶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A项为风力沉积地貌,B项为风力侵蚀地貌,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为主,故A、B项错误;C项位于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为流水作用,但不是喀斯特地貌,故C项错误;D项地貌为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故D项正确。

3.我国某学校学生某日在北京时间12:10测得学校旗杆影子最短,太阳高度为35º,则该校位于武汉市(115ºE,30ºN)的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答案】D【解析】【详解】旗杆影子最短时应为一天中地方时12:00,据此可知该地与北京相差10分钟,经度相差2.5°,即该地经度为117.5°E,该地位于武汉偏东,地方时12:00旗杆影子最短时太阳高度为35°,也说明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以推知该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55度,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该地的纬度高于30°N,也就是位于武汉偏北,综上所述,该地位于武汉的东北。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仿真第一次备考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仿生态水晶球盆景不是一般的盆景,而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在玻璃球的底部,铺着木炭、土壤和砂石各层,再种上不同种类的微型植物,在种好植物之后,就要浇水,以使植物能够扎根土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铺设木炭层、土壤层和砂石层的主要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砂石层为植物提供养分B.木炭层吸水保湿C.土壤层吸附污染物D.木炭层保持良好的透气性2.不能调节土壤温度的是()A.较封闭的球形玻璃盆B.砂石层C.疏松的土壤层D.木炭层3.仿生态水晶球盆景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观赏景观和科学实践B.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生活污水回收利用D.调节局地小气候【答案】1.B2.D3.A【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铺设木炭层、土壤层和砂石层的主要目的。

根据图示可知,表层为砂石,空隙较大,可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性,A错误;中间层为土壤层,是营养物质的主要供应地。

C错误;最下层为木炭层,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一方面可以吸水保湿,另一方面可以吸附污染物质,B正确,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2.土壤温度主要取决于土壤热量的收支和土壤本身的热性质。

玻璃盆能够传导热量,通过吸收和损失热量对土壤的热量进行调节,砂石层空隙较大,水少气多,从而能够对土壤温度产生影响,B正确;疏松的土壤能够通气透水,蓄水保温,对土壤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C正确;木炭层主要是蓄水层,水分较多,而且位于底层,对土壤温度影响较小,D错误。

故答案选D项。

3.仿生态水晶球盆景一方面巧妙精致,可供观赏;另一方面可以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为科学提供实践能力,A正确;盆景的规模较小,因此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不大,B错误;仿生态水晶球盆景没有生活污水回收利用功能,C错误;该盆景为封闭状态内,对调节局地小气候影响不大,D错误。

故答案选A。

2.干热岩主要分布在火山活动或地壳较薄的地带,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处。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一次调研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3年2月,国土资源部宣布,全国103个重点城市中已有89个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将就此展开专项督察,并重点关注其他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以确保耕地红线,制止各地城市不断“摊大饼”式的扩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B.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C.我国低产农田急剧减少D.粮食总产量逐年下降2.确保耕地红线的重要意义是()A.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B.控制城市规模,降低服务等级C.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D.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3.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举措,对我国城市建设的有利影响是()A.城市用地集约化,分散城市布局,遏制大城市病B.有效疏散大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住房压力C.将重化企业搬迁于城市边缘,防止城市环境污染D.抑制房价,降低门槛,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答案】1.A2.C3.A【解析】1.城市建设占用大量的优质耕地,使我国中高产农田急剧减少是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根本原因。

选项A正确。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国低产农田急剧减少不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原因,B、C错。

目前粮食总产量稳定,D错。

故选A。

2.确保耕地红线的重要意义应是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选项C正确。

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无关,A错。

有利于控制城市规模,不会降低服务等级,B错。

对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影响不大,D错。

故选C。

3.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举措,势必促使城市用地的集约化,防止城市发展的“摊大饼”现象,缓解大城市病,选项A正确。

不能疏散大城市人口,B错。

与将重化工企业搬迁到城市边缘无关,C错。

城市面积扩大受限,房价可能更高,不能抑制房价,D错。

故选A。

2.“Oh my god!”“买它!买它!买它!”2015年大学刚毕业的李佳琦还是南昌欧莱雅的一名BA(导购),可能他自己也没想到, 5年后淘宝双十一直播能带货超过10亿。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2)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2)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2)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箭头方向,洋面封冻,阻断了热量输送,导致温度降低,①是气候变冷。

生物衰退,光合作用减弱,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是温室作用加强。

③是全球变暖,封冻面积减小。

所以D对。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慢行交通主要是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山城重庆慢行交通出行比例相对较低的原因是A.城市规模较小B.城市功能单一C.自然条件限制D.城市功能分区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慢行交通主要是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受地形因素影响很大。

重庆是我国直辖市,人口超过3000万,城市规模大,A错误;重庆城市功能齐全,且慢行交通与城市功能是否齐全关系不大,B错误;山城重庆山地多,地势起伏大,道路的坡度较陡,不利于慢行交通,C正确;慢行交通与城市功能分区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C。

3.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不断增大、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升高的动态演化过程。

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始终高于城镇。

2010年后,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明显逆转,超过东、中、西部地区。

下图为1953~2017年我国不同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年后,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发生逆转是因为东北地区A.人口死亡率急剧上升B.青壮年人口迁出量大C.传统产业转型升级D.老年人康养设施完善2.2000年以来,导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的主要因素是①政策②交通③经济④资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1.B2.C【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人口迁移,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

重庆綦江县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綦江县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綦江县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地南侧地理事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 B.人种以黑色人种为主C.荒漠化是主要的环境问题 D.矿产丰富,大量出口石油参考答案:B2. 鼓丘是由一个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数百米长的流线型小丘,是冰川前进过程中,底部砾泥物质翻越凸起的基岩后,冰川前进能力减弱,砾泥物质堆积而成,下图为某地鼓丘平面示意图,闭合曲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塑造图示地貌形态的冰川前进方向为()A. 正北B. 正南C. 西北D. 东南22. 该地最可能位于()A. 东欧平原B. 辽东丘陵C. 东北平原D. 中西伯利亚高原参考答案:21. D 22. A【21题详解】在冰川运动过程中,凸起的基岩上迎着冰川的一面底部砾泥物质被向上推起,坡度较陡;而越过凸起的基岩后,随着冰川运动速度减慢,砾泥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坡度较缓;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冰川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运动。

D正确。

【22题详解】东欧平原受欧洲北部山脉冰川的影响,冰川侵蚀、冰碛地貌发育,A正确。

辽东丘陵、东北平原纬度低,没有冰川地貌,B、C错误。

中西伯利亚高原海拔较低,没有冰川地貌发育,D错误。

故选A。

3. 右图是沿某大陆3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南风C.东南风 D.西北风18.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的正确叙述是()A.此时②、④两地都是少雨季节B.此时②、④两地都是多雨季节C.昼夜温差最小的是①地D.③地自然带的分布不能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参考答案:D C4. 读下图,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回答该季节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北半球昼短夜长C.天山的雪线上升 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参考答案:B5. 下面是某地夏至日(6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

2021年高考全国I卷地理仿真卷(一和二)含答案

2021年高考全国I卷地理仿真卷(一和二)含答案

2021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地理(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

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

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A.草本B.草灌结合C.灌木D.乔木2.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A.土壤类型B.地形类型C.坡度大小D.气候变化哈拉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海拔4078米,四周被高大雪山环绕,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湖泊面积显著增长。

哈拉湖地区人烟稀少,冻土和沼泽广布,湖区全年盛行偏西风。

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旅游探险活动的发展,哈拉湖地区成为热门的“冰雪机车挑战赛”场地。

3.哈拉湖周围共有二十多条河流汇入,其中L河是主要补给水源之一,原因是()①冰雪融水量大②流量季节变化小③沿途损耗少④多地形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哈拉湖面积增大带来的影响有()①湖面蒸发量减少②地下水水位上升③植被状况改善④湖泊流域面积扩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驴友驾车前往哈拉湖地区参加挑战赛的最佳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水库的季节性水位涨落形成周期性出露水面的陆地,即消落带。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一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一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第一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上海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影响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土地资源B.劳动力C.交通运输D.科技水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结合工业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可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要涉及高新技术产业,而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核心影响因素为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据此判断D正确,而土地资源、交通运输属于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设施方面,不是主要的区位因素,影响科技创新方面的劳动力应为高素质的劳动力即高科技人才,据此判断ABC错误,故选D。

2.逆行演替是由于气候变迁、人为干扰等原因,导致某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群落结构平衡被打破,直至退化为裸沙地的过程。

土壤中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山区植被群落受干扰后,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山地植被群落逆行演替的过程是A.白桦林一红松阔叶林一阔叶杂木林一草地一灌木林B.阔叶杂木林→红松阔叶林→白桦林→草地→灌木林C.白桦林→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灌木林→草地D.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地2.该山地植被群落逆行演替的不同阶段相比,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的日变化B.水分的日变化C.地势的变化D.坡向的变化3.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该地区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变化是A.整体增加B.整体减小C.日变化加大D.日变化减小【答案】1.D2.A3.A【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一般生物量大的地方,土壤中生物残体(或枯枝落叶)多,生物残体分解和植物根系呼吸排放的CO2也多,因此该山地的群落逆行演替过程是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地。

故选D2.通过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地五个阶段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可以看出,总体上植物群落越茂密,其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日最高值越延后。

地理-高考模拟卷(重庆卷)(解析版)_1

地理-高考模拟卷(重庆卷)(解析版)_1

2021年高考OK打靶卷(重庆卷)地理本试卷共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冬春季(2~4月居多),由于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引起气温回暖、湿度回升,进而居民家中墙壁地面甚至物品表面出现的一种温暖返潮的天气现象,它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浓雾的出现,是华南沿海地区独特的现象。

下图为2012年2月至3月中旬广州的日均温变化曲线,在此过程中出现5次回南天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回南天发生时,居民最应关闭的窗户朝向是()A.东B.南C.西D.北2.一般认为,前期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4℃,如遇气温明显回升,即可形成回南天。

按此规律,第四次回南天应在3月2日出现,但却推后了两天,最可能是因为()A.3月3日降温B.昼夜温差小C.风力较弱D.水汽不足【答案】1.B 2.D【解析】1.根据材料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冬春季(2~4月居多),由于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引起气温回暖、湿度回升,进而居民家中墙壁地面甚至物品表面出现的一种温暖返潮的天气现象可知,“回南天”发生时,空气湿度大,而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中只有南风从较低纬度海区吹来,空气湿度大,朝南的窗户易吹进南风,应该关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材料已知前期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4℃,如遇气温明显回升,即可形成回南天。

3月2日前三天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14℃,到3月2日气温明显回升,按理应出现回南天,与3月3日降温无关,A错误;回南天主要是受暖湿气流影响形成的,与昼夜温差的关系较小,B错误;图中无法得知风力情况,但是第四次回南天气温较高,风力并不会很弱,C错误;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冬春季(2~4月居多)由暖湿气流引起气温回暖、湿度回升,3月2日气温明显回升但回南天推后了两天,可能与水汽不足有关,D正确;故选D。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1)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

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和“网上管”,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程度。

【详解】“天山看”是指遥感系统利用遥感卫星、飞机、气球等平台对我国国土资源分布状况进行监测;“网上管”是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国土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

故选A。

2.上海中心气象台2019年12月1日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48小时内本市大部气温将下降8°C以上,最低气温将下降到4°C以下。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此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符合下图中的( )A.B.C.D.2.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的是( )A.冷锋过境时的天气B.冷锋过境后的天气C.暖锋过境时的天气D.暖锋过境后的天气【答案】1.D2.B【解析】1.由题中东亚部分地区此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北京正经历冷锋过境天气。

A图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为低压气旋系统,A错误。

B图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为高压反气旋系统,B错误。

C为冷暖气团交汇,冷气团回缩的暖锋系统,C错误。

D为冷暖气团交汇,冷气团推进,暖气团被迫上升的冷锋系统,D正确。

故选D。

2.冷锋过境时一般天气转阴,大风、降水、降温,A错误。

冷锋过境后一般天气由阴转晴,温度降低,气压升高,B正确。

暖锋过境时一般天气由晴转阴,出现连续性降水,C错误。

暖锋过境后一般天气由阴转晴,温度升高,气压降低,D错误。

故选B。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资源条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上升,全球各地热量资源不会变化B.降水变化会使全球各地都变湿润C.气候变化会改变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D.温度和降水的增减会使各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全球气候变化会影响水循环和大气环流,改变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故C正确;全球温度上升,高纬度地区热量收入增加,故A错误;圈球气候变化后,有的地方变湿润,有的地方变干旱,B错误。

温度和降水的增减会使各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增加,故D错误。

故选C【点睛】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时间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2.2018年12月9日,由中国四川某公司承建的位于挪威纳尔维克北面的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

这是北极圈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该桥全长153米,跨越水深350米的峡湾,主跨为145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桥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①施工时间短②气候严寒③海面结冰④风浪大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大桥设计成跨径悬索桥而没有设计成桥墩支撑的梁式桥的主要原因是①桥墩影响通航②与环境协调、美观③海水过深④跨度不是很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1.A2.D【解析】【分析】1.本题组考查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由题意得之,桥梁施工地点为挪威西海岸的峡湾中。

该纬度高,且在北极圈内。

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在冬季施工过程,由于高纬高,且在北极圈内,白昼极短,一段时期甚至会出现极夜现象。

因此施工时间短。

纬度高,加之冬季,气候严寒正确。

该地海面受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海面不结冰。

该地位于峡湾避风避浪,风浪小。

因此答案为A。

2.悬索桥与桥墩桥相比,适宜于修建桥墩困难或不宜建桥墩的地区。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xx.3本试题卷共12页,4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图1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2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l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l所示时刻A.①处为陆风 B.②处更易形成降水C.③处风力小于① D.④处盛行上升气流2.图2所示日期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A. 6:00~7:00B.7:30~8:30C. 10:00~11:00D.13:00~14:003.关于岳阳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岳阳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岳阳市规模扩大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岳阳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岳阳市降水减少【知识点】大气受热过程【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风向从湖水面吹响陆地,是湖风,②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③处风受摩擦力较近地面小,风力大于①,④处盛行上升气流,所以D正确。

重庆綦江县东溪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綦江县东溪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綦江县东溪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18--20题。

18.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19.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20.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参考答案:18-20 ADC 2.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读图完成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后,影响该地区各农业生产类型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交通D.市场参考答案:D3.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①风化作用②风蚀作用③水蚀作用④滥伐森林⑤过度放牧A.①②B.③④C.②⑤D.①④参考答案:B4. 2007年8月24日希腊发生特大森林大火,被列为近150年来世界最严重森林火灾之一。

读下图,据此回答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A.华北平原播种小麦 B.墨累—达令盆地正忙于剪羊毛C.太湖平原出现干旱 D.黄淮平原土壤返盐参考答案:B5. 读“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植被及其分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针叶林B.②为常绿硬叶林C.④为常绿阔叶林D.从①→④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12.图中大陆西岸④植被带的形成除受气压带、风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 A.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B.西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C.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D.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参考答案:B C6.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15~17题。

15.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16.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17.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麻纺织工业B.棉纺织工业 C.蔗糖加工业D.电子工业参考答案:15、D 16、A 17、B7. 下图示意中央气象台在某年2月4日发布僵大风降温预报情况(局部),温度数值表示降温幅度值。

2021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预测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1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预测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8. 一些国家在地域和经济上存在密切联系。读“中国、日本、美国物流方向图”,图中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 中国、美国、日本B. 中国、日本、美国
【点睛】本题考查水土流失 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地摊经济”是指在城市特定地段发生的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据滴滴出行的数据显示,全国“地摊经济”占比最高的10大城市中有4个位于珠三角地区,它们分别是佛山、深圳、东莞和广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重庆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预测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夏威夷群岛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火山众多,战略位置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日方飞行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被告知,你好岛是个无人岛,空袭中如果不能返回航母,飞机可以备降你好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哭泣曲线图”(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题。
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
①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④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图中曲线反映了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力、土地成本提高,产业转移国外,出口减少,利润会不断降低。中国制造业要摆脱此类困境,要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①对。经济不断发展,可以降低能耗,但工资和土地成本不会降低,只会不断升高,②错。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能解决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下降的问题,③错。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利润,④对。所以D对。A、B、C错。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2′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A.冬季晚上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夏季白天2.该时刻甲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3.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A.气温日较差变大B.风频变大,山风增强C.气温年较差变大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答案】1.A2.D3.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其影响。

1.读左图可知,近地面气温较低,应是冬季;湖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冬季的夜晚由于湖泊降温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读图分析,湖泊气温高于周边地区,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

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自南向北指向湖区。

加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南风。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结合材料分析,洱海的水热容量大于周边陆地,可以调节气候,使得周边地区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故A、C错误;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洱海;受山谷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点苍山,晚上风从点苍山吹向洱海。

湖陆风和山谷风在昼夜风向一致,故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风频变大,山风增强,故B正确;东坡可阻挡夜间洱海水汽,降水增多,故D错误。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2021年重庆綦江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1年重庆綦江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1年重庆綦江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所影响。

左图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

右图为g城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下题。

学生探究了影响各地“偏好指数”及g城人口结构的原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区“偏好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气候干冷及就业机会不多B.g城市风光明媚,观光休憩设施完善,吸引大量老年人口迁入C.年轻人对k区域比较偏爱的原因的是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D.b地“偏好指数”高主要受惠于信息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聚集参考答案:C2. 图6为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不计人口的机械增长),读图回答14~15题。

14.根据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北京年净增加人口最多B.宁夏死亡率最高C. 上海死亡率比北京高D.宁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15.从图中可以看出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参考答案:14.C 15.B3. 下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区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读图回答图中C处的数值可能是A.一30 B.一50 C.一80 D.一100参考答案:A4. 2016年9月28日4时40分台风“鲇鱼”在福建省厦门附近登陆。

下图为“该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27日21时到28日21时,厦门风向和风速变化是( )A. 一直吹偏东风,风速先变小后变大B. 一直吹偏西风,风速先变大后变小C. 偏北风逐渐转为偏南风,风速先变大后变小D. 偏南风逐渐转为偏北风,风速先变小后变大12. 为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退耕还湖,加固河堤B. 整体搬迁,全面撤离C. 学校放假,船舶离港D. 加强监测,修建海堤参考答案:11. C 12. D11. 27日21时到28日21时,台风中心离厦门先越来越近后越来越远,风速先变大后变小,台风中心的位置由位于厦门东南变成西北,风向由偏北风逐渐转为偏南风,所以C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中能够反映页岩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详解】页岩是沉积岩,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因此①是沉积岩,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A.3月B.6月C.10月D.12月2.该河段航运的大致规律分析正确的是A.1~4月份因河流断流而停止B.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C.5~10月份旅客发送量逐月增加D.至少营运8个月【答案】1.C2.B【解析】1.出现凌汛的条件是有冰期的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即为明显的南北流向,发生的时间一般为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根据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可知,3、12月仍处于结冰期,不可能发生凌汛;6月处于夏季,气温较高,更不可能形成凌汛;10月秋末处于刚要结冰的时期,最可能发生凌汛,所以C项正确。

故选C2.该地位于我国东北,河流在冬春季可能结冰。

1月至4月客运发送量为零,是因为冬季河流结冰,影响航运,并非因为断流,故A错误;表格数据是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根据表格可知,8月旅客发送量为110.8-72.8=38(万人),相比其他几个月,8月旅客发送量最大,B正确;5~10月份旅客累计值逐月增加,并非发送量逐月增加,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1-4月发送量为零,10-12月旅客发送量累计值不变,说明这11月、12月没有运营,故该河段航运营运6个月,D错误。

故选B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棘植物为落叶灌木或乔木,生于海拔800-3600m的阳坡、沙漠地区河谷阶地、平坦沙地和砾石质山坡。

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果实圆球形,直径4-6mm,橙黄色或橘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其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邻近的中亚地区,在我国分布广泛(下图)。

沙棘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用食物。

沙漠和高寒山区的恶劣环境中能够生存的植物;西部大开发生态环保价值最高的植物;完全在无污染环境中生长的绿色植物;世界植物群体中公认的VC之王;一个被中国中医药典和世界药典广泛入药的植物;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的植物。

由于沙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殊的医疗效应、顽强的适应能力,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也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1)简述沙棘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2)试分析推测沙棘的生长习性。

(3)简析种植沙棘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保价值。

(4)指出四点我国对沙棘开发利用的方向。

【答案】(1)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部地区(西北、西南地区);东部季风区分布较少,非季风区分布较多;河北北部、黄土高原大部分以及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省西北部分布较多;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较多。

(2)由于其生长于海拔较高的阳坡,且高寒山区多见,所以其喜阳,耐寒暑;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盐碱地多,因此其耐旱耐盐碱;沙漠地区河谷阶地、平坦沙地和砾石质山坡多见,且风沙多,因此其抗风沙,地区适应性强。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土地沙化、盐碱化问题突出,沙棘环境适应性强,种植沙棘能节约水资源,防风固沙,减少土地盐碱化;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变率大,水土流失严重,种植沙棘可防治水土流失;四川盆地及青藏高原东部,地形崎岖,降水较多,种植沙棘可防水土流失;同时,沙棘成林,可涵养水源,增加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

(4)沙棘水果饮料;生物制药;食品加工;(轻工、航天、农牧渔业)【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分布特点、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

【详解】(1)考查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答法。

可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从均衡与否,具体空间上的分布多少来作答。

读图,从整体来看,沙棘在我国的分布不均衡。

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地区。

非季风区分布较多,东部季风区分布较少。

具体集中分布地:河北北部、黄土高原大部分以及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省西北部分布较多;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较多。

(2)生物生长在环境中,生物能指示地理环境,同时环境也能反应生物习性。

因此只需要结合材料分析沙棘所生长环境的特点即可分析出其生长习性。

据材料“生于海拔800-3600m的阳坡”可推知其生长习性是喜阳,耐寒暑。

据材料“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旺”可知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盐碱地多,可推知其生长习性是耐旱,耐盐碱。

据材料“沙漠地区河谷阶地、平坦沙地和砾石质山坡,棘刺较多”可推知其生长习性是抗风沙,地区适应性强。

(3)考查生物在环境中的生态作用。

题目是简析,因此要简要说明原因。

种植沙棘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保价值可以从不同地区来看:在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土地沙化、盐碱化问题突出,而沙棘环境适应性强,种植沙棘能节约水资源,防风固沙,减少土地盐碱化。

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种植沙棘可防治水土流失。

在四川盆地及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由于地形崎岖,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种植沙棘可防治水土流失。

而且沙棘成林,可涵养水源,可以增加西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4)据材料“沙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加工成沙棘水果饮料;据材料“沙棘有特殊的医疗效应”可以发展生物制药;可以发展食品加工;发展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

4.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由图可知( )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 )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答案】1.C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流水堆积地貌。

1.该地貌为冲积扇或洪积扇, 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A错误;根据河流在不同河段的作用不同,大的颗粒先沉积,小的颗粒后沉积,分析图中的沉积物的颗粒从上部到下部逐渐变小,B错误;根据图中的绿洲分布区分析在中下部水源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是农业发达区,C正确;根据图中的冲积扇的各段位置分析,在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土层薄,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也不是绿洲的分布区,D错误。

故选C。

2.该地貌为山麓冲积扇,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故选B。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5.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占总人口的18﹪,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十三五”时期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流动人口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关键因素是()A.区域差异B.产业规模C.落户政策D.经济结构2.人口由小城镇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流动产生的影响有()A.减轻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B.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水平C.推动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D.明显扩大城乡收入差距3.中、西部地区的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反映出()A.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趋缩小B.农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多C.乡村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D.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日益缩小【答案】1.A2.C3.A【解析】【分析】1.我国东西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经济差距较大,东部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西部人口增长快、剩余劳动力多,东部吸引西部劳动力迁入,导致流动人口长期保持较大规模,A正确。

产业规模、落户政策、经济结构不是关键因素,BCD错误。

故选A。

2.人口由小城镇向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流动,会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会减小小城镇城市化水平;推动大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如服务业等;不会明显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ABD错误。

C正确。

故选C。

3.中、西部地区的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说明迁移到东部的减少,中、西部地区应该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趋缩小,A正确。

农业产值比重可能下降,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不会逐年增多,B错误;乡村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对人口迁移影响不大,关键是就业机会,C错误;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就业机会多,D错误。

故选A。

6.人口规模超百万的城市称为大城市,大城市率是指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读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的大城市率变化曲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四国大城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国土面积B.城市化水平C.人口密度D.大城市数量2.图中曲线代表中国的是A.a B.b C.C D.d3.曲线b在1990年后出现下降趋势,反映该国A.逆城市化现象突出B.城市发展趋向合理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化问题更突出【答案】1.B2.D3.B【解析】【分析】1.大城市率是指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

大城市率和城市化水平关系密切,影响四国大城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水平,B正确。

2.影响四国大城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水平,美国、日本、韩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现在发展缓慢,中国城市化起步晚、现在发展快、水平低,图中曲线代表中国的是d,D正确。

3.曲线b在1990年后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大城市率下降,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应该是出现逆城市化,但是下降不明显,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逆城市化反映了为缓解城市化问题,建设新城、卫星城,分散大城市职能,反映该国城市发展趋向合理,B正确,A错误。

城市等级不变,城市服务范围没变,C错误。

城市化问题逐步得到缓解,D错误。

故选B。

7.1995—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设立了一系列开发区。

下图示意2010年该市城区的地貌(图甲)、水系(图乙)和开发区分布(图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丙中设为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是( )A.Ⅰ区B.Ⅱ区C.Ⅲ区D.Ⅳ区2.该市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首先要防止( )A.城区交通拥挤B.居民收入分化C.产业结构失调D.土地资源浪费【答案】1.C2.D【解析】1.图丙中的Ⅲ区在图甲中是丘陵,在图乙中可以看出在河流的上游,山地是造景育景的风景舞台,气象、水体、动物、植物均因不同的山地条件,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所以有极高的旅游资源的人文价值或者观赏价值(美学价值),所以最适宜设为旅游经济开发区。

选择C。

2.该市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跟居民收入分化、产业结构失调没关系,故排除BC选项,用地扩张会使城区交通拥堵情况减轻,A错误。

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要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避免土地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