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重点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实验心理学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

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

2.韦伯定律: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

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3.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是一个表达简单的定律,其公式为S=KlgR,其中S是感

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简单来说,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等等,都遵从感觉不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是与对应物理量的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这个定律是19世纪德国心里物理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1887)在他的表兄和老师韦伯(Ernst Heinrich Weber,1795~1878)的定律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又称为韦伯-费希纳定律,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律,心理物理学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起来。

4.准实验设计: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

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

5.真实验设计: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分配被试,能够充分控制全部内在的无效变异源和外

在无关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的设计。它是相对于准实验设计而言的,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Lecture 1 导论

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

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

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发现唱色明显较慢。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重点总结

1.速度-准准确性权衡:在具体采用反应时指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的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

2。双盲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排除法的一种.双盲控制时让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

3。被试内设计: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设计。被试内设计不但节省了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被试内设计比被试间设计更有力,能更好的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优点使得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相反,被试内设计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的困扰,但却必须面对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可以采用平衡技术来控制这些差异。

4。实验者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附和实验者的期望.这种效应往往以颇为微妙的方式起作用。

5。ROC曲线:即是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该曲线以虚惊概率为横轴,击中概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和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实验心理学重点归纳

实验心理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第二章

1、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和个案研究。

2、认知心理学特别依赖实验方法,只有准确而巧妙的实验设计才能保证推测到

的内部心理过程——信息加工过程的可靠性。

3、费希纳提出了心理物理学

测量人的感受性的三种心理物理学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4、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记忆进行实证研究,也是第一个将记忆做数量化处理的人。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

第一:无意义音节

便于控制学习材料的数量,排除了被试个体经验的干扰。

第二: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

第一次学习材料用了30次,一周以后,第二次学习则用了15 次,节省了50%,所以50%就是记忆的保持量。

节省法是测量记忆十分灵敏的方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在最开始,遗忘的速度最快,随后逐渐减慢。

5、天花板效应(高限效应):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实验结果,并且没

有显著差异。

地板效应(低限效应):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实验结果,并且没有显著差异。

操作性定义:是用可以感知到的事件、现象或指标来对研究变量进行量化或定性的界定和说明。

自变量的混淆: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6、观察与实验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自然观察法:等待现象出现,或观察已有的事物。

实验心理学考试重点

实验心理学考试重点

实验心理学考试重点

1.实验者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动作、语调等有意无意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的要求和期望。主要包括:霍桑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标签效应、安慰剂效应。

2.交互作用:指当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因另一个因素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时,即产生了交互作用。

3.错误记忆:根据提取的准确性将记忆分为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错误记忆是指错误的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事曾经发生过。

4.心理实验:心理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和操纵某些变量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5.前瞻性记忆:是对将来在适当时机完成某项活动的记忆。即也就是对如何英气维持和执行有意图的将来行为的认知加工过程。

6.不肯定间距:上限与下限之间叫做不肯定间距,也叫相等地带。(即上限—下限,详见课本44页)

7.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现象,简称SAT

8.反应时的速度与准确率分离技术,简称SAD

9.传统心理物理法是由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中论述的。

10.传统心理物理法只研究感受性;而信号检测论不只研究感受性,还研究判断标准。11.加因素法是由斯滕伯格提出的。

12.四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有3重共11个。

13.阈限是一个统计值。

14.人差方程:B-A=1.223s。

15.击中率和虚报率的判断标准是:似然比即击中/虚报。

16.反应时最短的感觉是触觉。

17.斯滕伯格研究反应时的技术是:相加因素法。

18.实验效度包括: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构思效度。

内部效度:指实验变量或处理被精确估计的程度。

实验心理学重点(附内容)

实验心理学重点(附内容)

Lecture 1 导论

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

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

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发现唱色明显较慢。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弟一章

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简介:

费希纳的贡献:(1)费希纳定律:公式为:s=klgR(s: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实际刺激强度K:常数)(2)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

冯特是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他带动了德国乃至世界心理学的全面发展。冯特的贡献:(1)倡导以心理现实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反对以神学和哲学上的灵魂作为研究对象,为心理学的独立开辟了道路。(2)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3)通过莱比锡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遍撒心理学的国际性发展的种子。

艾宾浩斯的研究:(1)证明了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创造性地使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研究资料(3)首先提出节省法(4)建立时间与遗忘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实验心理学的新进展:(一)研究领域上的拓展1、有关决策的研究卡尼曼(详细见课本16 页)(了解)2、无意识研究的异军突起3、多重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对记忆进行划分,开辟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感觉记忆;根据记忆信息是语义的还是情景的对记忆进行划分引领了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的研究。根据提取是都有意识对记忆还是未来对记忆进行划分,揭示出了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的不同,指向未来要执行行为的前瞻记忆依赖于指向过去所发生时间的回溯记忆;根据记忆提取是否正确对记忆划分产生了一个十分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兴研究领域----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二者可能有着相同的加工特点和生理基础。(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1、脑功能成像技术2、元分析3、反应时新法4、实验性分离

实验心理学详细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详细知识点

实验心理学详细知识点笔记(杨治良)

第一章:绪论

1.变量: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改变的事物的属性。

2.自变量/自变项: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3.因变量/依变项/反应变量/反应测量: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某种特定反应,是主试所要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量。

4.相关变量/有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5.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6.控制变量/额外变量: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于研究的变量是自变量,而不用于研究的那些相关变量即为控制变量,在实验中是要加以控制的。

7.控制:指出于实验的需要,对有关实验条件的控制,从而使实验更好达到实验的目的。

8.口语记录:也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反应变量,指的是被试在实验时对自己心理活动进程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对主试所提问题的回答。

9.指示语:主试为交代任务向被试所说的话。

10.实验者效应:指心理实验中,除了主试给出指示语及被试按指示语完成任务的相互作用外,他们之间还可能会存在某种干扰作用,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e.g.主试在实验中可以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从而造成实验偏差。此即为实验者效应。

11.霍桑效应:指新异的工作条件对工作的促进作用。

12.安慰剂效应:指实验中一种看起来象药物或其他速效物质,实际上是一种无效或非活动性的物质,在这个实验中被试的态度成了自变量。

13.实验效度:即实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分为实验内部效度、实验外部效度。

14.操作定义:在心理学上,对一个心理现象的定义是根据测定它们的程序下的定义,此即为操作定义。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

来探究心理学的各个方面。本文将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实验心理学是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分支学科。

它通过对被试者进行控制和观察,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对心理

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二、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1. 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在实验中,独立变量是被研究者操纵的变量,而因变量是被研究者观察或测量的变量。独立变量用于探究其对因变

量的影响。

2. 随机分组设计:实验中通常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参与者随机

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以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 双盲实验:双盲实验是指既对实验者又对被试者进行保密,旨在

消除因实验者或被试者的预期效应而引入的偏差。

4.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实验心理学往往使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以确定结果的显著性。

三、实验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1. 杨氏假面具实验:杨氏假面具实验是一项经典的实验,通过展示

表情假面具并观察被试者对其的反应,研究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的认

知过程。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实验:皮亚杰的实验主要研究儿童认知发展阶

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如儿童的物体永久性和空间认知等。

3. 梅尔茨的洗衣房实验:梅尔茨的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者在洗

衣房等待期间的行为,研究人们对时间感知和时间利用的态度和行为。

4.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模拟监狱环境,研究囚犯和狱

警之间的权力关系,揭示了权威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引言:

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门学科,通过实验研究方法来探索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本文将从实验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实验设计、受试者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实验心理学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实验设计中,需要明确实验目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并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和操作变量。此外,还需要考虑实验的随机性和对照组的设置,以控制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二、受试者选择:

受试者选择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合适的受试者选择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一般性和推广性。在受试者选择时,需要考虑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以及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和条件。此外,还需要通过随机选择或配对设计等方法来保证受试者组间的均衡性。

三、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实验心理学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保

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反应时间测量等。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数据记录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完整和一致性。

四、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实验心理学中的核心环节,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实验结果的规律和关系。在数据分析中,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来处理和解释实验数据,如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此外,还可以使用图表和图像等可视化手段来展示实验结果,增强数据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五、实验伦理:

实验伦理是实验心理学中的重要考量,合乎伦理原则的实验设计和进行可以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福利。在实验伦理方面,需要遵循知情同意、隐私保护、保密性和尊重个体等原则,并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此外,还需要进行伦理审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和验证心理学的理论。它涵盖了多个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实验设计与控制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因此实验设计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实验设计要合理,能够准确地测试假设,并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控制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关键,通过固定或控制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

二、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实验过程中被操作或测量的因素。根据变量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被研究者操作的变量,用于观察其对因变量的影响;因变量是实验中被测量的变量,用于观察自变量对其产生的影响。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是实验研究中常用的两个组别。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实验处理或条件,而对照组则不接受实验处理,用于对比和比较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判断实验处理的效果。

四、随机分组与配对设计

在实验研究中,为了消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采用随机分组和配对设计。随机分组是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两组之间的个体特征的均衡;配对设计是在实验前,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参与者配对,然后将每对个体分别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两组之间的个体特征的匹配。

五、双盲实验与单盲实验

为了消除实验者和被试者的期望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常采用双盲实验和单盲实验。双盲实验是指实验者和被试者均不知道实验条件或处理的情况;单盲实验是指实验者或被试者中的一方不知道实验条件或处理的情况。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减少主观偏见,使实验结果更加客观和可靠。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名词解释和部分简答(重点)

一、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一)回忆法

※包括系列回忆法、对偶回忆法、自由回忆法

○巴特莱特和再现实验

※研究材料:

民间故事、图画等有意义材料

测量方法:

重复再现:在不同的延时下对记忆内容作多次回忆;

系列再现:让后面的被试以前面被试的回忆结果作为记忆材料。

【】系列回忆法(或依序回忆法):是要测量被试者达到某种记忆标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学习遍数,所以又称为学习时间(遍数)法。

【】对偶回忆法:学习材料匹配成对进行呈现,要求被试在对偶材料之间形成联系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程序,一是预期法,二是学习测验法。

【】预期法

【】检验法(学习-测验法)

【】自由回忆法指对所回忆的资料在顺序上不加限制。

(二)再认法

(三)再学法

再学法也称节省法。此法是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

(四)全部报告法与部分报告法

※全部报告法:让被试依次报告全部的识记项目。

※部分报告法:部分报告法的刺激呈现与全部报告法相同。

(五)记忆广度法是研究记忆材料呈现一次后所能记忆最大量的方法。

(六)分散注意法

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在残词补全、词干补笔、词汇判断等任务中能体现出来

三、启动效应是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或类似于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启动效应一般又可分为重复启动效应和间接启动效应二种。

实验心理学考试重点

实验心理学考试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难点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冯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2.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其著作有《心理学物理‎纲要》;

3.艾宾浩斯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先河,采用节省法‎;

(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二.实验心理学‎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1)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

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

其中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其中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

2)相关研究: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法: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级的方法‎;

实验法的优‎点:

①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

②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而只‎改变一些研‎究感兴趣自‎变量,因此结论更‎加严谨

③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

④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可‎以使别人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

实验法的缺‎点:

①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

②实验干涉程‎度高

③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

④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

实验心理学重点(附内容)

实验心理学重点(附内容)

Lecture 1 导论

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

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

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发现唱色明显较慢。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实验心理学PPT重点(附内容)

实验心理学PPT重点(附内容)

Lecture 1 导论

1、冯特、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和影响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艾宾浩斯: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Lecture 2 科学心理学

1、掌握实验范式的概念,熟悉一些常用范式,如习惯化范式、stroop effect等

实验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

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用途,第一,是为了是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第二,是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

习惯化范式: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用来探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知觉、注意等。

Sstroop effect:Stoop发现red green blue grayyellow,这些单词分别用这五种颜色写出来,但单词的意义和颜色相矛盾,比如,用红色写的“green”。让被试逐个将这些单词的颜色读出来,这叫唱色;让被试将单词读出来,这叫念字。发现唱色明显较慢。80年代以后,传统的Stroop效应与启动效应等范式结合而形成了新的实验范式:Stoop范式。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重点

实验设计是重点

1.实验的含义

从观察发展的历史看来,实验实质上就是一种观察。只不过和自然观察不同,它是一种人为操纵和控制现象发生条件下的观察,能说明因果性关系。所以一般将广义的观察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而狭义的观察特指自然观察。

实验研究(操纵和控制)

非实验研究(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的定义)

2.自变量的操纵

(1)如何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依次取一些不同的点,然后观察在这些不同值的条件下,相应的因变量的值有没有差异。如果有差异就说明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即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当然前提是对其它有关变量进行控制。

上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的一些不同的点就是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实验研究中在确定自变量之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自变量的水平了。

(2)自变量水平的确定问题

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是性质上的差别,也可以是数量程度上的差别。自变量至少有两个水平,以便研究者操纵自变量的变化。

如果实验者因特定的目的而选取自变量的几个特定的水平,这时候称之为固定水平。如果实验者因一般的目的而随机抽取自变量的一些水平,这时候称之为随机水平。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是前者。即使探讨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关系的时候,心理学家也通常采用固定水平的方法。所以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水平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由实验者特定选取。

自变量的水平选取一般都是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如果没有资料,还应该通过预实验来确定。

(3)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比如一些刺激变量。但有些研究中自变量的定义却是比较抽象的,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对于前者,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对于后者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因变量的观测

(1)因变量指标的确定

实验研究探讨自变量不同水平下,因变量观测值之间是否有差异。因此,和自变量一样,对于某些比较抽象的因变量,也需要进行操作性定义,即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特征来界定因变量。而因变量的这种操作性的定义也就是因变量的指标。

a指标的可靠性

因变量的指标应该是可靠的,即在不同场合和时间重复测试的条件下,观测值能够比较稳定和一致。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在因变量指标上得分高,有时得分低,那么这个指标就是不可靠的。

b指标的有效性

如果所选取的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因变量的理论内涵或构想,那么就称该指标是有效的。这一点是与操作性定义的过程密切相关。

c指标的敏感性

因变量的指标不能太难或太容易,否则就会对自变量的变化不敏感。

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

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自变量水平下的被试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这时我们说出现了天花板效应。

学习遍数与5个新单词之间的关系。

地板效应(floor effect)

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自变量水平下的被试都取得了非常低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这时我们说出现了地板效应。

学习遍数与50个新单词之间的关系。

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额外变量的控制(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统计控制法的含义)、内部效度

(1)额外变量是指研究中除自变量外所有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因素。由于额外变量会影响因变量,所以它们会与自变量发生混淆,即不知道因变量的变化到底是由自变量还是额外变量引起的。因此需要对额外变量进行识别和控制。

(2)额外变量的识别一般是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和自己研究工作的经验来进行的。而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有如下几种方法: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a消除法

实验者采用某些措施把影响因变量的额外变量消除掉,使它不在出现在实验过程之中。

心理实验在暗室、隔音室进行,就是为了消除作为额外变量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

b恒定法

研究者采取措施使额外变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这样因变量的变化就不能归因为这些已经保持恒定的变量。

实验常常要在同一时间,同一房间里进行,要使用同一型号的实验仪器;房间的温度,湿度等各种环境条件尽量保持一定;主试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指导语的标准化等等。也就是说尽量使被试实验环境中的各种条件保持恒定。

c平衡法

很多时候额外变量不能够消除或保持恒定,那么就该使用平衡法。即额外变量的效应在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下保持总体的平衡或相等。

对于不同的实验安排或设计,额外变量是不同的,所以就有不同的平衡方法。

小样本设计(单被试设计)

只特定选取一个或几个被试。

大样本设计(群体设计)

从总体里随机抽取一部分被试(即样本),用样本的结果推论总体。

组间设计被试分成几个组,每组接受自变量一个水平的处理。

组内设计一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对于组间设计,不同组被试之间的差异是最有可能的额外变量。此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被试的安排:

●随机分组法

自变量有几个水平,就将被试随机分成几组。每组接受自变量的一个水平的处理。通过随机的方法分配被试,使有关额外变量的效应在不同的组之间总体上保持平衡和相等,达到等组的效果。

●匹配分组法

用完全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在理论上或统计学上可以达到等组的效果,但实际上却难免有些误差。尤其是实验研究已经确定某个被试变量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准确的控制它的效应,可以采用先匹配,再随机分组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

先按照某被试变量的水平或值将所有被试分成N个组,每组的人数与自变量的水平相等。每组内的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