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Ni掺杂对BiFeO3薄膜磁性及光学特性的影 响研究

合集下载

BiFeO3薄膜的磁电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BiFeO3薄膜的磁电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BiFeO3薄膜的磁电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BiFeO3是一种多铁性材料,具有磁电耦合效应。

近年来,对其磁电
性质进行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BiFeO3薄膜作为一种性能
优良的多铁性材料,在纳米电子学、传感器、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因此,对其磁电性质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BiFeO3薄膜的磁电性质,深入了解BiFeO3材料的
磁电耦合机制,寻找提高其磁电效应的途径,为其在电磁设备、能源转
换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示范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BiFeO3薄膜的制备方法与表征: 采用溶胶-凝胶法、磁控溅射法等方法制备BiFeO3薄膜,并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结构、形貌和成分等表征。

2. BiFeO3薄膜的磁电性质研究:采用电学和磁学测试技术,例如邻近场探测电子显微镜(AC-TEM)、磁力显微镜(MFM)以及磁光波导谱,来探测BiFeO3薄膜的磁电效应、比热、热稳定性、热处理后的相结构以及电极化梯度相关的反常磁光谱等方面的性质,并将其与生长方式、结构、厚度等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

3. 磁电耦合机制模拟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材料模拟等方法,探究BiFeO3薄膜磁电耦合机制,研究以上实验中观测到的物理现象和特性,
以便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理论支持。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BiFeO3材料的磁电耦合机制,为其在电子器件、传感器、能源转换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发展做出贡献。

Ta或La掺杂HfO2薄膜结构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Ta或La掺杂HfO2薄膜结构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Ta或La掺杂HfO2薄膜结构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Ta或La掺杂HfO2薄膜结构及其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硅基集成电路上的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电容结构是重要的电容器器件,而高介电常数的绝缘体材料是MIM结构的关键。

目前广泛使用的绝缘体材料为氧化铝(Al2O3)和氧化硅(SiO2),但是它们的介电常数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容器器件要求。

因此,寻找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的材料用于替代Al2O3和SiO2仍是一个研究热点。

HfO2因其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而成为替代材料的热门候选。

然而,HfO2膜的介电常数仍然比较低。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引入一定量的Ta或La等稀土元素掺杂来提高HfO2的介电常数。

本研究将研究Ta或La掺杂HfO2薄膜的制备工艺以及表征其结构和物理性质。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磁控溅射(sputtering)制备Ta或La掺杂HfO2薄膜;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形貌;3.使用介电常数测试仪等设备测试样品的介电性能;4.分析结果,探究稀土元素掺杂对HfO2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索一种新型的高介电常数绝缘层材料,为微电子器件的高性能和高密度集成提供可能。

此外,该研究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将为深入理解稀土元素掺杂对HfO2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影响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1.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磁控溅射(sputtering)制备样品;2.使用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进行结构分析;3.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4.使用介电常数测试仪对样品进行介电性能测试;5.分析结果,探究稀土元素掺杂对HfO2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五、研究计划:1.第1-2个月:文献查找和研究,了解HfO2薄膜及其掺杂技术的研究进展;2.第3-4个月:准备HfO2、Ta或La等稀土元素的前体材料以及制备所需的化学物质,磨制陶瓷靶;3.第5-7个月: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磁控溅射(sputtering)技术,制备Ta或La掺杂HfO2薄膜,并调节制备参数以优化薄膜的组成和形貌;4.第8-9个月:对薄膜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的表征,分析薄膜的结构和形貌;5.第10-11个月:使用介电常数测试仪测试样品的介电性能;6.第12个月:分析结果,总结论文。

Nb、K掺杂对BiFeO_3晶格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Nb、K掺杂对BiFeO_3晶格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Nb、K掺杂对BiFeO_3晶格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BiFe O3是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同时具有磁有序和铁电有序的多铁性材料,在自旋电子器件等器件制造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BiFeO3的纯相样品制备难、漏电流较大和铁磁性太弱,使得BiFeO3难以进入实际应用。

研究表明,离子掺杂可以改善BiFeO3的磁学性能,但是,其物理机理,却还未完全弄清,导致说法不一。

本文利用溶胶凝胶发制备了Nb、K掺杂的BiFeO3纳米颗粒样品,并系统研究对BiFe O3的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主要方面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无杂相的BiFe1-xNbxO3和Bi1-xKxFe1-xNbxO3样品,为研究异价离子掺杂BiFeO3的晶体结构、磁学和光学性质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2)少量Nb掺杂使BiFeO3的晶格常数a、c,晶胞体积V和Fe-O-Fe键角发生微弱的变化,其中Fe-O 键长增大,Fe-Bi键长缩短,Fe-O6八面体的扭曲畸变基本保持不变。

同时Nb掺杂对纳米晶粒的尺寸会产生显著影响。

XPS显示掺杂样品中,Nb离子以+4价和+5价的形式共存。

Nb掺杂导致样品磁性增强,主要是由于样品晶粒的尺寸效应引起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禁带宽度随着Nb掺杂浓度x的增大而减小。

3)与Nb掺杂类似,Nb、K共掺杂使BiFeO3的晶格常数a、c,晶胞体积V和Fe-O-Fe键角发生微弱的变化,其中Fe-O键长增大,Fe-Bi键长缩短,Fe-O6八面体的扭曲畸变基本保持不变。

XPS显示掺杂样品中,因为Nb、K价态补偿,掺杂不会改变Fe2+和Fe3+的含量比。

对比K单掺杂Bi1-xKxFeO3样品的拉曼光谱可知,Nb掺杂是引起Bi-O键变化的主要原因。

Nb、K共掺杂导致样品磁性增强,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样品晶粒尺寸变化,以掺杂离子为中心形成的束缚磁极化子可能是其磁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B位异价元素掺杂BiFeO3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中期报告

B位异价元素掺杂BiFeO3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中期报告

B位异价元素掺杂BiFeO3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中
期报告
该研究旨在研究B位异价元素掺杂BiFeO3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本中期报告主要介绍了实验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结果。

制备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3薄膜。

其中,Bi(NO3)3·5H2O、
Fe(NO3)3·9H2O和C6H5BO2分别用乙醇进行溶解,然后混合并搅拌,加热干燥制得溶胶。

将溶胶放在旋涂机中,利用旋涂机制备BiFeO3前驱体膜,并在450℃下进行退火,得到BiFeO3薄膜。

在制备过程中,将B位异价元素(Nb、Ta、W、Mo)掺杂到BiFeO3前驱体中。

实验结果: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发现掺杂了B位异价元素的BiFeO3薄膜与未掺杂的BiFeO3薄膜具有相同的结构,且掺杂后不会改变其结构。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到,掺杂了B位异价元素的BiFeO3薄膜的表面较光滑,表面粗糙度降低。

同时,掺杂了B位异价元素的BiFeO3薄膜的磁性和电学性能也发生了变化。

磁性测试结果显示,掺杂了Ta和Mo的BiFeO3薄膜具有更强
的磁性。

电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掺杂了W和Mo的BiFeO3薄膜的介电常数更高,而掺杂了Nb和Ta的BiFeO3薄膜的介电常数则略微降低。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掺杂B位异价元素可以改善BiFeO3薄膜的表面质量,并且对BiFeO3薄膜的磁性和电学性能产生影响。

不同的
B位异价元素对BiFeO3薄膜的影响是不同的,从而可以针对具体应用需
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La掺杂BiFeO_3薄膜的铁电性能分析

La掺杂BiFeO_3薄膜的铁电性能分析
we r e me a s u r e d . T h e f r e q u e n c y d e p e n d e n c e o f f e r r o e l e c t r i c h y s t e r e s i s l o o p s i n t h e B i 1 L a  ̄ F e O3 z t h i n i f l ms h a s b e e n s t u d i e d b y c h a n g i n g t h e f r e q u e n c y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a l l t h e s a mp l e s a r e s i n g l e p h a s e wh e n a n n e a l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5 6 0 o C.
b y s o l — g e l me t h o d a n d h i g h t h r o u g h p u t c o mb i n a t o i r a l t e c h n i q u e . T h e c r y s t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s a mp l e s w a s a n a l y z e d b y X
B i F e O 3 f e r r o e l e c t r i c t h i n i f l m s w i t h d i i f e r e n t L a d o p e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 0 , 5 %, 1 0 %, 1 5 %, 2 0 % a n d 2 5 %) w e r e p r e p a r e d

以LiF做为N型掺杂的磷酸三(8 -羟基喹啉)铝薄膜-外文翻译

以LiF做为N型掺杂的磷酸三(8 -羟基喹啉)铝薄膜-外文翻译

外文资料翻译译文以LiF做为N型掺杂的磷酸三(8 -羟基喹啉)铝薄膜作者:考希克·罗伊·乔杜里,钟赫尹,佛朗基等由于其易于加工且可以廉价的制作低成本基板,有机半导体已经成为制作下一代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新型材料。

为了实现可替代无机材料,有机电子领域已经成为努力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大面积、柔性电子的应用。

已经证实对实现高效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的平板显示和照明、薄膜场效应管(TFT)、探测器大面积的探测器阵列,及有机光伏电池低成本的太阳能能源的产生有重大的贡献。

在所有这些有机设备实施方案中,电荷注入/提取及传输的优化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技术。

有效的注射或提取要求低能量势垒,而有效的传输要求高导电的传输层。

有机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都低。

由于这些特性,有机器件的开启电压一般都高于无机器件。

通常有机传输层会使用非常薄的压降结构,这必然更容易短路,因此不利于设备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载流子浓度低,载流子在此类材料中的传输是受空间电荷的限制的。

类似无机半导体,电掺杂的方法可以提高载流子的传输,从而提高装置性能。

具体来说,掺杂的有机半导体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而且成为降低设备工作电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涂料的掺杂有机半导体材料,如F4-TCNQ作为P型掺杂的受主杂质,而提供电子的碱金属通常用于n型掺杂。

虽然在OLED器件中已经可以通过电掺杂来降低驱动电压并增加器件亮度,但是n性掺杂还有问题,特别是碱金属在有机介基质中的高扩散反应。

在本研究中我们展示了高效率的由三(8 -羟基喹啉)铝(Alq3的)与无机绝缘氟化锂(LiF)共蒸发的n型掺杂。

在这个系统中,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掺杂浓度对电荷传输的影响,并显示最佳掺杂不仅可以提高电流传输,也可以提高电子的注入和传输而不需要使用低功率函数的阴极电子注入和传输。

最后,我们研究了OLED结构中最佳掺杂时电子传输层内降低工作电压和提高效率之间的关系。

不同La掺杂浓度的BiFeO3的结构性质的显微拉曼光谱研究

不同La掺杂浓度的BiFeO3的结构性质的显微拉曼光谱研究
s pon ng t — di wo— pho on pe k e it d i l c n a x s e n a l ompo nd nd we e e a e t nc e s n 。 u s a r nh nc d wih i r a i g La- s ubs iu i n.Suc e ome a we ea s ca e t e kd wn o hec c o d s n c nfgu tt to h ph n n r s o it d wih br a o ft y l i pi o i — r to n t ho a i n i he r mbo dr lBi O3 he a Fe .Ourr s ls i dia e t x s e e o t o pi p — e u t n c t he e i t nc fs r ng s n— ho

要 :使 用 显 微 拉 曼 散 射 技 术 研 究 不 同 的 L 掺 杂 浓 度 对 BF O ( i x aF O , 一0 0 1 0 2 0 3 a ie 。 B1 L e a z , . , . , . , -
06 . . ,0 8和 1 O . )的结 构 性 质 的影 响 。拉 曼 光 谱 的 变 化 证 明 了 在 B - L e 。中 , 着 L i … aF O 随 a含 量 的 增 加 ,
n n c u l g i l La Fe , wh c a r v d s f li f r t n f r u d r t n i g o o p i n Bi n 一 O3 i h m y p o i e u e u n o ma i o n e s a d n o
其 结 构 从 三 方 相 变 成 正 交 相 。引 人 注 目的是 , 于 6 0c 1 近 的 拉 曼 峰 和 它 的二 阶峰 依 然 存 在 , 且 随 位 1 mI 附 并 着L a掺 杂 量 的 增 加 发 生 明显 的增 强 。 这 一 现 象 与 BF O ie 。在 三 方 相 结 构 存 在 的 螺 旋 自旋 结 构 被 破 坏 有 关 。 我 们 的 实 验 证 实 了 在 B。 L e 。材 料 中存 在 着 强 烈 的 自旋 一 子 相 互 作 用 , 对 于 理 解 B i … aFO 声 这 i 一 L e 。 料的结构与物性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用的信息。 aF O 材 关 键 词 : 曼 光 谱 ; a 掺 杂 ; i L e 3 相 变 拉 L一 B1 aF O ; …

BiFeO3及其掺杂体系的纳米粒子和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BiFeO3及其掺杂体系的纳米粒子和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BiFeO3及其掺杂体系的纳米粒子和薄膜的制备与性
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铁酸钡钛石(BFO,BiFeO3)是一种多铁性材料,具有磁性和铁电
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磁存储、铁电存储、传感器等领域。

然而,它
的应用受到晶体结构、缺陷、掺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纳米粒
子和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进行探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制备BFO及其掺杂体系的纳米粒子和薄膜,并分析其结构、形貌、物理性质等,研究其对多铁性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应
用于磁存储、铁电存储、传感器等领域的可能性。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合成BFO及其掺杂体系的纳米粒子和薄膜;
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
3.使用磁学和电学测试系统,对BFO及其掺杂体系的磁性和铁电性
能进行测试;
4.利用光学测试系统,对其光学性能进行测试;
5.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对多铁性性质的影响。

四、预期研究结果
1.成功制备BFO及其掺杂体系的纳米粒子和薄膜;
2.分析其结构、形貌和物理性质等;
3.探究BFO及其掺杂体系对多铁性性质的影响;
4.为BFO及其掺杂体系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五、研究意义
BFO及其掺杂体系的研究对于制备高性能的多功能材料、发展铁电存储和磁存储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BFO及其掺杂体系的物理性质,为其应用于磁存储、铁电存储、传感器等领域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Ni-Al底电极对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铁电薄膜性能的影响

Ni-Al底电极对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铁电薄膜性能的影响
a r ydfr cin ( sX— a i a to XRD), e r e e t i e t r( e ii n LC u i f f r o l c rc t s e Pr cso n t a e b e m p o e o c a a t r et e )h v e n e l y d t h r c e i h z m ir s r c u e a d f r o lc r r p r is o h e r e e t i c p ct r . I i f u d t a h c n s fNi c o t u t r n e r e e t i p o e t ft e f r o l c rc a a io s t S o n h t t ik e s o — c e A I i h v a g fe to a a e c r e to VDF Tr E)c p l m e i .W h n t e t ik e so — l f m a e a l r e e f c n l k g u r n fP( e — F o oy rf m l e h h c n s fNi
第3 O卷
21 0 0年
第 1 期
1月
河 北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J u n lo e e nv r i ( t r lS in eEdto ) o r a fH b i ie st Na u a ce c iin U y
Vo . O NO 1 13 .
J n 2 1 a.0 0
Ni 底 电极 对 偏 氟 乙烯一 — Al 三氟 乙烯 共 聚 物 铁 电薄膜 性 能 的影 响
张旭 庆 勋 李 晓红 , 保 亭 赵 , 刘
( 北 大学 理科 学 与 技术 学 院 , 北 定 河 物 河 保

掺镧BiFeO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磁性能分析

掺镧BiFeO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磁性能分析

T em ge cpo e yo o dr w saa zdb Q I . h eu sso e a w e h o d r w r s tr ga h an t rpr f w es a nl e yS U D T ersl h w dt t hntep w es ee i e n t i t p y t h n i
O2 时 ,可得 到 纯相 产物且 结 晶性 好 ; .0 ,当掺 L 量 为02 时 ,纳米粉 的磁性 较好 。 a . 0
关键 词 :铁 酸铋 ;镧 ;纳米颗 粒 ;磁 性 能
P e a a in o p d Bi e n p r ilsa d M a n tc r p r t fLa Do e F O3 o Na o a tce n g e i Pr p ry An l ss o e t ay i
第 8卷第 6期
21 年 1 01 2月
纳 米 7 Y - 艺  ̄-- - -Y
Na o r c s i c i e n -p o e sngTe hnqu
Vo . 1 No6 8 . D c mb r 0 e e e 2 1 1
掺镧 BF O 纳米颗粒的翩冬及磁性翻分析 ie 3 巨
Ab t a t a e n B F O , l L e a o a t l swe e p e a e y s l g lme h d wi i e e tL o i g c n s r c :B s d o i e 3 Bi 如F O3 n p ri e r r p r d b o — e t o t d f r n a d p n o - n c h f t n . e sne i g tmp r t r ft e p r ce sd tr n d b r vmer n lss T e p a e sr cu e ta st n w s e t Th i trn e e au e o at l swa e e mi e y g a i t c a ay i. h h s t t r r n i o a h i i u i a ay e y XRD. E a d T n lz d b S M n EM e e u e o o s r e t e mop o o ia e t r sa d sz h r ce siso e p w e . w r s d t b e v h r h l gc l au e n ie c a a tr t ft o d r f i c h

La_Nb掺杂对Bi_4Ti_3O_12_薄膜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的影响

La_Nb掺杂对Bi_4Ti_3O_12_薄膜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的影响

硅酸盐学报· 1026 ·2010年La/Nb掺杂对Bi4Ti3O12薄膜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的影响冯湘1,王华2(1.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郑州 450052;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采用溶胶–凝胶工艺(sol–gel)在Pt/Ti/SiO2/p-Si衬底上分别制备Bi4–x La x Ti3O12和Bi4Ti3–y Nb y O12铁电薄膜,研究La/Nb掺杂对Bi4Ti3O12薄膜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La/Nb掺杂均能有效改善Bi4Ti3O12薄膜的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

当La摩尔(下同)掺量在0.5~0.75时,La掺杂对Bi4Ti3O12薄膜的性能改善作用最好,而且在明显提高薄膜铁电性能的同时,对薄膜疲劳特性的改善更加显著,薄膜经1010极化反转后,其剩余极化强度(P r)仅下降5.1%。

Nb掺杂对提高薄膜铁电性能的作用更加明显,Nb掺量为0.06时,Bi4Ti3–y Nb y O12薄膜的P r高达18.7µC/cm2,但Nb掺量不宜过多,当Nb掺量超过0.06以后,薄膜的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均反而有所下降。

关键词:铁电薄膜;钛酸铋;镧掺杂;铌掺杂;铁电性能;疲劳特性中图分类号:TM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10)06–1026–05EFFECTS OF La/Nb DOPING ON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ANDFATIGUE CHARACTERS OF Bi4Ti3O12 THIN FILMSFENG Xiang1,WANG Hua2(1. Department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Railway V 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Zhengzhou 450052;2.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Abstract: The Bi4–x La x Ti3O12 and Bi4Ti3–y Nb y O12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were fabricated on Pt/Ti/SiO2/p-Si substrates by the sol–gel technique. Effects of La/Nb doping on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Bi4Ti3O12 thin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Improvements of the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and fatigue characters of Bi4Ti3O12 thin films by La/Nb doping were obtained. When the doping mole (the same below) contents of La vary from 0.5 to 0.75, Bi4–x La x Ti3O12 thin films exhibit good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and fatigue characters with a decrease of 5.1% in remanent polarization after 1010 switching. The Bi4Ti3–y Nb y O12 thin films had better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with a remanent polarization of 18.7µC/cm2 when Nb doping content is 0.06, while an excessive Nb doping lead to bad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and fatigue characters.Key words: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bismuth titanate; lanthanum doping; niobium doping;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fatigue characters铁电薄膜材料具有压电、铁电及热释电等一系列重要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学、光电子学、集成光学和微机械学等领域。

镍掺杂铁酸铋薄膜的电磁性能研究_刘开通 (1)

镍掺杂铁酸铋薄膜的电磁性能研究_刘开通 (1)

传导机制服从修正的 Child 定律传导( J∝Eα,α > 1) 。随后斜率突然增大,说明深的俘获能级被填满,这个区
域被称为 Trap-Filled-Limited ( TFL) 区域。根据空间电荷限制传导的 Lampert 理论[18],过渡电压 Vc ( Ohmic
传导到 Child 定律传导) 和 VTFL( 修正的 Child 定律传导到 TFL 传导) 的表达式如下:
3 结果与讨论
3. 1 薄膜结构及表面形貌分析
图 1 为纯相和镍掺杂铁酸铋的 XRD 图谱。图中
最底层的是 ITO 衬底峰。纯相铁酸铋为扭曲的钙钛矿
结构,空间群为 R3c。纯相铁酸铋的( 104) 和( 110) 峰
明显分离,但在镍掺杂后,( 110) 峰强增强,( 104) 峰强
变弱,并且两峰的分离程度减弱,可见镍的掺杂,改变
图 3 样品的漏电流密度( J) 随电场( E) 的变化曲线图 ( a) 半对数; ( b) 全对数曲线 Fig. 3 J-E characteristics of BFO and BFNO films on ITO / glass substrates measured at RT
( a) semilogarithmic; ( b) logarithmic plots
第 42 卷 第 9 期 2013 年 9 月
人工晶体学报
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Vol. 42 No. 9 September,2013
镍掺杂铁酸铋薄膜的电磁性能研究
刘开通1,2 ,李 锦1 ,王 磊2,3 ,简基康1 ,徐方龙2,3 ,孙言飞1
( 1.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疆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镧钴共掺杂对BiFeO3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镧钴共掺杂对BiFeO3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镧钴共掺杂对BiFeO3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陈雅静;袁佳莉;褚赛亚;李小怡【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9)008【摘要】利用不同浓度的镧(La)和钴(Co)两种元素对BiFeO3进行AB位共掺杂,并采用溶胶-凝胶法旋涂在导电玻璃FTO上制备Bi1-x Lax Fe0.95Co0.05O3(x=0.05,0.10,0.15,0.20,0.25)薄膜.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薄膜中未产生杂相,属于纯相的钙钛矿结构,空间群为R3c,且随着La掺杂浓度的增加,(104)和(110)晶面的衍射峰向更高的衍射角移动.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显示,所有薄膜结晶较好且较致密,但也出现了一些微小的空隙.由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可知,不同浓度La掺杂的薄膜在波长450 nm以下的吸收光谱急剧增加,表明其可吸收一定量的可见光,且随着La掺杂浓度的增加Bi1-xLaxFe0.95Co0.05O3(x=0.15,0.20,0.25)薄膜的光学带隙增大.【总页数】5页(P22-26)【作者】陈雅静;袁佳莉;褚赛亚;李小怡【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84【相关文献】1.铈、钴、镧共掺杂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 [J], 王雁;贾晓林2.热解温度对镧、锰共掺杂铁酸铋薄膜铁电性能的影响 [J], 成传品;蒋波;唐明华;杨松波;肖永光;王国阳;周益春3.热解温度对镧、锰共掺杂铁酸铋薄膜铁电性能的影响(英文) [J], 成传品;蒋波;唐明华;杨松波;肖永光;王国阳;周益春4.Sm、Zr共掺杂对BiFeO3陶瓷结构、电性以及磁性的影响 [J], 赵浩婷;杨如霞;卢玉明;李冠男5.薄膜厚度对Ag纳米薄膜结构特性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J], 王丽平;韩培德;张竹霞;许并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i掺杂对BiFeO3薄膜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Ni掺杂对BiFeO3薄膜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ABLAT Gulnigar, MAIMAITI Maihemuti, SALAMU Abidiguli, MAMAT Mamatrishat^ , WU Zhaofeng, SUN Yanfei
School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ei _ xN/ 〇 3

结 构 ,由 形 相 转 变
方相。 电
(SEM)显 示 ,. /
以 提 高 BiFei _ xN/ 〇 3
的结
。拉 光
BFO
较强的

N i掺 杂 量 的 增 加 ,拉
峰 发 生 了 红 移 ,这 表 明 . 掺 杂 缩 短 了 ?丨「4〇3 薄 膜 中 ?卜〇原 子 间 的 距 离 。与 ?丨「4〇3 薄 膜 相 比 ,?丨「41 _ !. / 〇 3 (! = 0 . 0 5 , 0 . 1 , 0 .1 5 ) 薄 膜 的 饱
和 磁 化 强 度 (" = )
强 , N i含 量 的 增 加 导
多 的 结 构 畸 变 ,从
制了 BiFe%_xN/ 〇 3

结 构 。研 究 结
存储提
在的 用 。
关键词 铁 酸 铋 镍 掺 杂 薄 膜 磁 性能 中 图 分 类 号 : 〇641 文 献 标 识 码 :A
Effect of Ni Doping on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M agnetic Properties of B iFe03 Films
pure BF〇 have strong vibration
peaks.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氧化镧掺杂对非晶碳薄膜表面及界面能的影响

氧化镧掺杂对非晶碳薄膜表面及界面能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 F 35;NSF 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G 363)通信作者y@63氧化镧掺杂对非晶碳薄膜表面及界面能的影响*张麟1,陈弟虎2,于凤梅1,黄展云2,潘仕荣3(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广州510225;2.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3.中山大学附属一院人工心脏研究室,广州510080)摘要: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氧化镧掺杂的非晶碳薄膜。

利用拉曼光谱,接触角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氧化镧掺杂对非晶碳薄膜的微结构,表面能及界面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氧化镧掺杂提高了非晶碳薄膜表面能及表面能的极性分量。

同时我们分析了氧化镧对材料的血容性能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非晶碳薄膜;稀土元素;表面能;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中图分类号:R31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78(2011)01-0006-03La 2O 3Doped Amorphous Carbon Film and Affectionfor its Surface Free Energy and Interfacial EnergyZHANG Lin 1,CHEN Dihu 2,YU Feng mei 1,HUANG Zhanyun 2,PAN Shirong3(1.In f o rmatio n Co lle ge,Zhongkai U niv ersity o f A griculture a n d Engineerin g ,G uangzhou 510225,China ;2.State Key L a b o r ato ry o f O pto electro nic M 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Sun Y at-Sen U niv ersity,G uan gzho u 510275;3.A rti f icial Hart Lab,The 1st A ffiliated Hos pital o f Sun Y at -Sen U nive rsity,G uan gzho u 510080)Abstr act:La 2O 3do ped amorpho us carbon (a -C)films were deposi ted on silicon substrates using a Radio -Frequency magnetro n spu ttering.The effect of do ped rare earth on the microstructure,surface free energy and interfacial energy of a-C fil ms were studied usin g Raman spectra and co ntact angle test,respectively.Results sho w that rare earth addition increases the surface free energy and its polar co mpo nent o f the a-C films.The mechanism o f haemocompatibility of a-C films doped rare earth is discussed.Key wor ds:Amorpho us carbon film;Rare earth;Surface free energy;Haemoco mpatibility;Bio material1引言非晶碳(a-C)薄膜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及化学惰性等特点,在微电子[1],磁学[2]及光学[3]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A-位和B-位掺杂Bi(A)Fe(B)O3多铁材料的结构、相图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A-位和B-位掺杂Bi(A)Fe(B)O3多铁材料的结构、相图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A-位和B-位掺杂Bi(A)Fe(B)O3多铁材料的结构、相图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本开题报告旨在研究A-位和B-位掺杂Bi(A)Fe(B)O3多铁材料的结构、相图及性质。

研究背景和意义:BiFeO3是一种独特的多铁材料,具有磁电耦合效应,可用于各种电磁器件,如存储器、微波器件、感应器等。

然而,由于其自发极化方向与铁磁性方向的垂直性,使得BiFeO3的磁电耦合效应不够强大,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范围。

因此,研究如何改善BiFeO3的磁电耦合效应,对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A-位和B-位掺杂是改善BiFeO3磁电耦合效应的一种有效方法。

A-位掺杂主要是将BiFeO3的Bi3+离子替换成其他原子,例如La3+、Nd3+等,可以增强其自发极化强度;B-位掺杂是将Fe3+离子的位置替换成其他原子,例如Co2+、Mn2+等,可以改变BiFeO3的铁磁性质。

因此,研究A-位和B-位掺杂BiFeO3的材料结构、相图及性质,对于深入理解其多铁性质、优化其磁电耦合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固相法合成A-位和B-位掺杂BiFeO3多铁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使用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技术研究其热稳定性和相变特性。

通过测量磁滞回线、介电常数和磁电耦合系数等参数,探究A-位和B-位掺杂对BiFeO3的多铁性质的影响。

研究计划:第一阶段:文献综述,了解当前国内外A-位和B-位掺杂BiFeO3多铁材料的研究进展。

第二阶段:选取适宜的A-位和B-位原子,制备A-位和B-位掺杂BiFeO3多铁材料。

第三阶段:使用XRD、SEM、TEM等技术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TGA、DSC等技术研究其热稳定性和相变特性。

第四阶段:测量磁滞回线、介电常数和磁电耦合系数等参数,探究A-位和B-位掺杂对BiFeO3的多铁性质的影响。

金属离子掺杂BiFeO_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金属离子掺杂BiFeO_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Zr掺杂BiFeO<sub>3</sub>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在 BFO前驱体溶液中加入一定摩尔含量的硝酸锆(Zr (NO<sub>3</sub>)<sub>4</sub>),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 掺杂浓度的Zr掺杂BFO样品,分别为Zr1%-BFO,Zr2%-BFO和Zr3%BFO。结果表明,Zr掺杂BFO样品晶相结构并未改变,但晶面(104) 和(110)对应的衍射峰随着掺杂含量的增加发生偏移;Zr掺杂 BFO样品颗粒尺寸要小于纯相BFO颗粒,且Zr元素比较均匀地分布 在BFO晶相结构中;Zr元素掺杂BFO样品带隙比纯相BFO的带隙稍 有增加,导致光谱吸收性能略有降低,但更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 迁移;Zr2%-BFO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效率 约为纯相BFO的3倍,光催化还原重金属Cr(VI)离子的效率约为
结果表明,制备的BFO为菱形钙钛矿晶相结构,颗粒尺寸约为150 nm;能带宽度约为2.2 eV,具有良好的可见光谱响应;可见光照射 4.5小时,RhB光催化降解效率仅为24%,光催化效率不高。2.Gd掺 杂BiFeO<sub>3</sub>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在BFO前驱 体溶液中引入不同摩尔含量的硝酸钆(Gd(NO<sub>3</sub>) <sub>3</sub>),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不同Gd离子掺杂浓度 的Gd掺杂BFO光催化剂,分别标记为Gd1%-BFO,Gd3%-BFO,Gd5%BFO。
为了进一步提高BFO光催化性能,本文尝试通过金属离子掺杂的 方式对BFO半导体材料进行改性,探索研究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对 BFO结构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揭示金属离子掺杂BFO光催化 剂的反应机理。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 括:1.BiFeO<sub>3</sub>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以金 属硝酸盐为前驱体、酒石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获得 BFO纳米颗粒;通过XRD,TEM,SEM,UV-vis等测试手段对产物BFO的 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RhB)有色染料作为评价BFO 的光催化性能。

镍和钕共掺杂钛酸铋铁电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镍和钕共掺杂钛酸铋铁电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镍和钕共掺杂钛酸铋铁电薄膜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钛酸铋(Bi4Ti3O12,BTO)是一种常用的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铁电性能和较高的介电常数,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传感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BTO晶体结构中缺陷和结构不规则会导致铁电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器件性能。

因此,掺杂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来改善BTO的性能。

目前,镍和钕被认为是BTO的优异掺杂元素,能够提高BTO的铁电性能。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利用激光分离沉积技术(Laser Deposition Technology,LDT)在锆基片上制备镍和钕共掺杂的BTO薄膜,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高品质的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等测试方法研究薄膜的结构和形貌。

同时,采用极化曲线、交流电性能测试仪、等温留电测试仪等手段对薄膜的铁电性能进行研究,以探究镍和钕共掺杂BTO的性能变化及其机制。

三、研究技术路线1. 实验材料的制备和字符化;2. 激光分离沉积技术制备镍和钕共掺杂钛酸铋薄膜;3. 优化薄膜制备工艺条件,并对薄膜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4. 评价镍和钕共掺杂对BTO铁电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影响机理。

四、预期成果1. 成功制备镍和钕共掺杂的BTO薄膜;2. 对薄膜的结构、形貌、铁电性能等性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掺杂机制;3. 得到了优异的薄膜性能,并改进了制备工艺;4. 增加了对BTO材料的认识,并有助于其在电子器件、光电器件等领域中的应用开发。

五、参考文献[1] Zhang Hui, Li Bin, Zhou Kuangting, et al. Effect of Ni doping on the structural, dielectric and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Bi4Ti3O12 ceramic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2, 47(24):8558-8566.[2] Qiu Tingting, Liu Hongxia, Zheng Yulin, et al. Control over orientation and ferroelectric properties of Bi4Ti3O12 thin films deposited on Si(001)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7, 393(10):448-455.[3] Arakawa T, Hassan M A, Saavedra H M, et al. Vibrational spectra of substituted Aurivillius-phase oxides Bi2ABO7(B' = Mg, Zn, Ni;A = Nb, Ta)[J]. 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 2014, 5(45):394-402.[4] Yao Xin, Xia Huijie. Investigation of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ferroelectric fatigue behavior of Nd-doped Bi4Ti3O12 thin films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8, 448(10):426-4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凝聚态物理学进展, 2019, 8(2), 60-67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journal/cmphttps:///10.12677/cmp.2019.82008The Effects of La/Ni Doping on Magne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BiFeO3 Thin FilmsJunxia Shen1, Yuxiang Zhang1,2, Ke Wang1,2, Guanzhong Huo1,2, Xiaoxia Su1, Wenqian Tu1, Qingying Ye1,2, Shuiyuan Chen1,2*, Zhigao Huang1,21College of Physics and Energ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2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Quantum Manipulation and New Energy Materials, Fuzhou FujianReceived: May 9th, 2019; accepted: May 24th, 2019; published: May 31st, 2019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A-and B-site element doping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iFeO3 (shortened as BFO) was studied. The prepara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i0.9FeO3 (BFO), Bi0.9La0.1FeO3 (BLFO), Bi0.9 Ni0.1O3 (BFNO) thin film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FO films with pure phase structure can be prepar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 method.Doping with Ni and La elem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erromagnetism of BFO systems and change the forbidden bandwidth of BFO systems, and therefore chang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s. Doping of La and Ni results in the increase of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 so as to en-hance the photovoltaic effect of BFO systems.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element dop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absorption of visible light for the BFO systems, which can potentially improve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KeywordsBismuth Ferrite Thin Film, Dop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ptic Properties, Pulsed Laser DepositionLa/Ni掺杂对BiFeO3薄膜磁性及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沈君霞1,张裕祥1,2,王可1,2,霍冠忠1,2,苏晓霞1,涂文倩1,叶晴莹1,2,陈水源1,2*,黄志高1,2 1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福建福州2福建省量子调控与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通讯作者。

沈君霞 等收稿日期:2019年5月9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31日摘要本论文研究A 、B 位元素掺杂对铁酸铋(BiFeO 3,简称BFO)物理性能的影响。

具体开展BiFeO 3,Bi 0.9La 0.1FeO 3 (BLFO),Bi 0.9 Ni 0.1O 3 (BFNO)薄膜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可以制备纯相结构的BFO 体系薄膜;Ni 和La 元素的掺杂均能有效提高BFO 体系的铁磁性能,同时能改变BFO 体系的禁带宽度,从而改变其光学特性,La 、Ni 掺杂使得BFO 体系的开路电压增大,提高BFO 体系的的光伏效应,表明掺杂有利于BFO 体系对可见光的吸收,从而有可能提高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

关键词铁酸铋薄膜,掺杂,磁性,光学特性,脉冲激光沉积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磁电多铁材料具备磁有序和铁电有序共存、磁电耦合效应等丰富的物理化学特性,且被认为在信息存储技术、记忆传感器件、自旋电子器件及磁电传感器件中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其中,铁酸铋(BiFeO 3,简称BFO)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室温条件下唯一一种集铁电性和反铁磁性于一身的多铁性材料,近十年来成为单相多功能多铁材料研究的热点[1] [2] [3] [4]。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铁电体居里温度T C 、反铁磁奈尔温度TN 和较窄的禁带宽度,因此被认为是在光电器件、铁电随机存储器等领域中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多铁材料之一[5] [6] [7] [8]。

在多铁性材料中,除了其磁电耦合特性,由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主导的磁有序结构使得BiFeO3具有比一般铁电体更小的带隙(如BiFeO 3中的为2.6 eV~2.7 eV [9],而一般铁电体如Pb(Zr, Ti)O 3的带隙高于3.4 eV),基于这一点,多铁性材料有可能作为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在光电转换及光传感应用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纯的BFO 材料表现出较弱的铁电光伏效应,室温下弱的铁磁性和弱的磁电耦效应。

因此,探究其物理机制、有效提升其物理性能是推动其应用的重要前提。

许多研究表明,元素替代或掺杂是改变铁酸铋的磁结构和电子能带结构的重要方法,可以有效改进其物理特性。

在掺杂研究中,可以考虑A 位掺杂,此类掺杂元素一般为镧系(La 3+、Tb 3+、Ce 3+)和碱土金属Ga 、Ba 等;还可以考虑B 位掺杂,这类掺杂一般离子的电负性和Fe 3+相近,元素的选择一般为过渡金属(Ni 2+、Mn 4+、Cr 3+等)。

基于以上分析,同时参考文献[10]和[11]的研究工作,开展BFO 体系中的A 位La 掺杂和B 位Ni 掺杂,研究不同元素掺杂对BFO 薄膜的磁、电以及光伏特性的影响。

2. 实验本论文具体开展Bi 0.9FeO 3 (BFO),Bi 0.9La 0.1FeO 3 (BLFO),Bi 0.9 Ni 0.1O 3 (BFNO)三类不同掺杂薄膜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的研究。

首先通过以下两个阶段制备得到以上三类薄膜样品:阶段一: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易于掺杂微量元素的特点,制备含物质的量为0.01 mol 溶质的BFO 、沈君霞等BLFO和BFNO溶液,经过一系列的过程(陈化、干燥、研磨、去有机物及再研磨)后形成BFO、BLFO和BFNO粉末(均未成相),通过压靶机对上述三种粉末分别压靶,制成底面直径为30 mm、高为5 mm的三类圆片,将圆片置于650℃的马弗炉中保温10 min,随后在空气中随炉冷却,即可制备得到BFO、BLFO 和BFNO靶材。

阶段二:利用上述得到的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导电玻璃FTO (SnO2:F)衬底上分别制备BFO薄膜、BLFO薄膜及BFNO薄膜。

具体制备参数如下:腔体真空度:2.5 × 10−4 Pa;衬底温度:650℃;氧压:15 Pa;激光参数:激光波长:248 nm;激光能量350 mJ、激光频率4 Hz;薄膜沉积时间90 mins。

其次,采用X-射线衍射仪(型号为MinFlex-II,CuKα靶,波长λ= 1.5406 Å)测试薄膜样品的结构特性;利用综合物性测试系统(PPMS)测试样品的磁特性;通过半导体综合测试系统(含太阳光模拟器)测试薄膜样品的铁电光伏特性。

3. 结果分析3.1. XRD结构分析本实验使用X射线衍射仪定性分析上述的三种薄膜(BFO、BLFO和BFNO薄膜)的晶体结构。

图1给出了制备得到的三个薄膜样品的XRD图。

为了更清楚地检索出薄膜样品的衍射峰及其结构,图中也给出了FTO衬底的衍射特征峰。

从图中可以看到,除了ABO3钙钛矿结构的衍射特征峰及FTO衬底特征峰以外,在X射线探测灵敏度条件下,我们没有检测到其它结构相的衍射峰,表明通过PLD法可以制备得到纯相结构的(掺杂)BFO薄膜。

通过图中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看出,A、B位掺杂BFO的(101)、(012)和(110)的XRD峰相对于纯相的BFO的XRD衍射峰有所偏移,这是由于几个元素的原子半径r有如下关系:r(La3+) > r(Bi3+),r(Ni2+) > r(Fe3+),使得掺入La元素和Ni元素时导致BFO纯相的结构发生畸变,离子半径增大使得晶胞体积也相应增大,同时r(La3+)-r(Bi3+) > r(Ni2+)-r(Fe3+)导致了BLFO的XRD衍射峰的偏移量相对于BFNO的偏移量来得大。

Figure 1. XRD patterns of the thin films prepared by PLD method图1. 采用PLD法制备得到的薄膜XRD图谱沈君霞 等3.2. 磁特性表征通过测量三种薄膜样品分别在5 K 、300 K 温度下的MT 曲线(外加磁场为100 Oe)和MH 曲线,研究不同掺杂条件对BFO 体系磁特性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施加外磁场100 Oe 的有场冷却(FC)条件下BFO 、BLFO 、BFNO 三种薄膜的磁化强度随着温度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在测量温区,样品均表现出铁磁性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