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育叙事.doc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叙事德育在身边

小学教育叙事德育在身边

小学教育叙事德育在身边
近日,郑州市经开区六一小学的老师纷纷表示,因为一件系鞋带的小事,从王超校长身上看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常态性和细微性,深受启发。

事情发生在不久之前,在一天中午放学时,王超校长在和工人师傅一起测量教室门口的宽度,碰到了准备离校的小程同学,走在班队的最后面。

这时,王校长叫住了刚升入三年级的小程,原来他看到小程的鞋带开了,二话没说,蹲下来给小程系好鞋带,拍拍他的肩膀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

这一幕让老师们有点目瞪口呆,因为这已经不是王校长第一次为小程系鞋带了。

在xxxx年的春天,王超校长刚刚来到六一小学,一次课间活动,小程的鞋带开了,自己又不会整理,王校长蹲在小程旁边,先把自己的鞋带解开,一步一步地教小程,做完一遍,王校长看效果不理想,转而手把手教小程,可是小程还是不会,这时候,围观的同学开始发笑。

王校长开玩笑地说:“大家看,小程会变魔法啊,我们一系,两根带子就到一起了,小程一系,还是能分开,这个魔法真有趣!”学生们听完开始换种眼光看小程了。

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王校长终于教会了小程自己整理鞋带。

而这才不久,年幼的小程却又将鞋带弄的一团糟。

围观老师忍不住问王校长,王校长却表示,如果小程还是不会自己整理鞋带,他会一直系下去,这是每个六一的老师都会做的小事情。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2篇)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2篇)

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德育是对学生最重要的教育,极大地影响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能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回报与贡献。

我自己作为六年级的一名生物教师,在我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始终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下面是我进行无数德育教育的一例。

开学不久的一天,我带六(2)班的同学上了一节生物实验课。

之前,我要求全班同学在教室外面排队,然后按秩序进入实验室。

在排队过程中,芳子同学突然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我捡到____元钱!”“在哪里捡到的?”“在地上。

”芳子同学回答。

“这钱是哪位同学丢的?”“感谢芳子同学,下来我调查一下吧!”我明白了,这钱一定是其他班的同学丢的,现在一时也查不到了。

事后,我反复思考,怎样处理芳子同学上交的钱物妥当呢?怎样表扬一下芳子同学呢?经过思考,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典型,这种优良品质应该在班上所有同学身上发扬,同时,我还觉察到这件事是一次对芳子和全班同学进行一次生动的德育教育机会。

于是,我决定这样处理这件事。

首先我将____元钱交给班主任做班费,并请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表扬芳子同学。

然后我又在一次培优活动中特意加上了芳子同学。

我清楚地记得,在那次培优活动中,我看到了芳子同学灿烂的笑容和饱满的学习热情。

同时,我也发现班上的那些优秀学生对芳子好热情,争相在学习上帮助芳子同学!我看到这一切,心里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我觉得对芳子和全班同学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德育教育。

同时,我还发现了教育无止境的深刻内涵,感到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真是无限啊!班主任德育教育叙事(2)作为班主任,德育教育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德育的方式,我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使他们能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回想起来,几年前有一位学生叫小明,他是一个聪明但有些自私和任性的孩子。

在课堂上,他总是抢着回答问题,不管自己是否真正理解。

他还经常欺负其他同学,不顾他人的感受。

我的德育小故事

我的德育小故事

五、水循环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水循环导图的再认识,归纳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

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4、自觉地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二、学习重难点:用水的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三、学习过程(一)、导学1、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

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云是由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雨是由小冰晶______而来的,它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雪是由小水滴_______形成的,它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所以下雪时不是太冷就是这个道理。

雾和露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形成的,它们是放热过程。

樟脑丸消失了是_______现象。

窗户上的冰花是由屋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它在玻璃的____侧表面上。

4、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和_______,它们是_ __热过程。

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和_______,它们是__ _热过程。

(二)、研学1、物质三态变化遵循的规律: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和,吸热的物体能量,放热的物体能量,这表明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

2、地球上的水循环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冰山积雪直接成水蒸气,升入天空;也有部分积雪后变成水,汇入江河。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有的成小水滴。

有的成小冰晶,形成云,云中水滴也会成冰晶。

(三)助学1、节约用水与保护水资源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节约保护(四)、固学1.关于冰山上的积雪,说法正确的是()A.积雪只能熔化成水,流入江河湖海B.积雪只能升华成水蒸气散布在空中C.积雪既能熔化成水,也能升华成水蒸气D.积雪变成水蒸气只能先熔化再汽化2.下列物态变化中,全部需要放热条件的是()A.汽化、熔化、升华 B.液化、熔化、凝固C.液化、凝固、升华 D.液化、凝固、凝华3.塔里木河等内河流的断水期变得越来越长,你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A.雪山上的雪越来越少 B.人类无节制使用及破坏两岸植被C.河底出现了大漏洞 D.雪山熔化的雪水从另外河道流走了4.目前很多城市内的河流逐渐变黑变臭,下述各原因中,不可能造成此后果的原因是()A.生活垃圾污染 B.工厂废水污染C.鱼儿太多污染 D.河道被堵塞不通5.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我国西部地区,对农作物灌溉最适宜的方法是()A.浇灌 B喷灌 C 滴灌 D 三种方式都可以四、小结五、五、作业布置六、反思:你还有哪些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叙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叙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叙事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又能教会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这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需要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从而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和价值观。

一、初心与为师初见回想起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第一天,我心中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坚信,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努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引导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培养积极的社会行为,成为明智公正的公民。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面临挑战。

有的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缺乏兴趣,甚至不愿意参与相关的讨论和活动。

这使我不得不思考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教育,我采用了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例如,我组织了一次社会责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当地的养老院,并与老年人一起进行交流和互动。

通过这一经历,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另外,我还在课堂上引入了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法律制裁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也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道德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三、师生共同成长的点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道德和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对他们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还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拓宽视野,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一次社区义工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居民服务中。

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们学会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

参加各类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研讨会和讲座,与教育专家进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通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我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并有效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小学德育案例范文(精选10篇)

小学德育案例范文(精选10篇)

小学德育案例范文(精选10篇)【篇一】小学德育案例批评的艺术人,总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接受了批评,自觉地反省,努力去改正,才会更好地成长起来。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作为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很多是天真活泼但又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

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

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个学生,通过批评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

当然,在批评教育的同时,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一、批评要掌握事实。

毛主席说得好:“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

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

例如我班的王文初同学,自己不学习时,就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实话。

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了解他犯错误的全部情况,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我宁肯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

随后在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我们班组织的《做新世纪德育之星》动员班队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二、批评要有的放矢。

批评要有针对性,收效才大。

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

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

三、批评要留有余地。

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

品格教育叙事案例(3篇)

品格教育叙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品格。

在这个背景下,某中学开展了以“爱心传递,温暖校园”为主题的品格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过程中,培养爱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案例过程1. 策划阶段在活动策划阶段,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教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同时,学校还邀请专家对活动进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 宣传阶段为了提高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此外,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和推动活动的开展。

3. 实施阶段(1)爱心义卖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爱心义卖活动,筹集善款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和灾区。

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义卖物品。

义卖活动不仅筹集了善款,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2)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学校了解到附近村庄有一些留守儿童,生活条件较差。

为了关爱这些孩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学生们自发组成关爱小组,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时光。

(3)环保公益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们积极参与,清理校园垃圾、宣传环保知识,还自发组织了环保宣传队,走进社区、街道,向居民宣传环保理念。

(4)志愿服务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们积极参与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关爱和帮助。

4. 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学校对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学生的优秀表现,同时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表示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品格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案例反思1. 爱心传递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第一篇:小学德育教育叙事一、案例背景: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

特别是在上课时,总是特别高兴。

大部分同学意识到纪律的重要,并端端正正地坐好,安安静静地听课。

二、案例过程:有一次,上课时我来到教室门口,就看到一同学正拿着一张奖状在炫耀,发现我马上坐下安静了,我没有理他走了。

下课了,他还不出去玩,直到教室里没有学生了,他说:“老师,我要号召几个学生把卫生负责下来,同学们都挺积极的。

”说完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在我身边转。

其实,虽然他们初中了,但还是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接着我让他想想又哪里做得不当,是不是应该上课时说这件事,你想到了会有什么影响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因为他经常在别的课上违反纪律。

经常批评效果也不是很好。

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我说,这样吧,你能一周不在课上说话,我就同意你的建议,并由你来负责。

三、案例反思:结果效果非常好,他说话的毛病渐渐改了。

为什么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呢?批评和鼓励并行,并要抓住契机及时引导。

因为平时我发现他也很爱劳动,还愿意帮助别人。

我就及时对症下药,利用它感兴趣的事务,改掉毛病。

孩子体会到认真听教的好处,也是对老师的尊重,都长大了,应该做个懂事的孩子了。

看到孩子的进步,我想只要把孩子的教育时刻记在心上,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是很难但要用心。

科任教师如何协助班主任使班级工作突破现状?如何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和谐有效地利用来达到师生互利的效果?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光爱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发现,不断思考创新。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叙事小学德育教育叙事小学德育教育叙事一、案例背景: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

德育活动实践课教育叙事

德育活动实践课教育叙事

一、背景在我国,德育教育一直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落实德育教育,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篇教育叙事以一次德育活动实践课为例,记录了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

二、活动主题本次德育活动实践课的主题为“关爱他人,从我做起”。

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前,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首先,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明确活动目的。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分工。

最后,班主任将学生们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负责完成一项关爱他人的任务。

2. 活动实施(1)关爱身边的老人为了让学生学会关爱老人,我们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养老院进行慰问。

学生们为老人准备了水果、蛋糕等礼物,并陪伴老人聊天、唱歌、跳舞。

在活动中,学生们认真倾听老人的故事,关心老人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关爱。

(2)关爱同学学生们在校园内开展了关爱同学的活动。

他们为学习困难的同学提供辅导,帮助同学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关爱大自然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附近的公园进行环保活动。

他们捡拾垃圾,清理环境,用实际行动保护大自然。

在活动中,学生们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分别进行了总结。

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认识到关爱他人、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四、活动成果1. 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提高。

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了感恩,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3. 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范文(精选3篇)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范文(精选3篇)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范文(精选3篇)广义道德教育是指有目的、有系统地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道德产生影响的一切活动,包括社会道德教育、社区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德育小故事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教育就要器重我是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走进正规的学校教育,虽说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一些基础,但养成教育依然是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班主任面对新的条件优越的孩子,从一出生就众星捧月的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做”甚至有些肆无忌惮.面对这样的小天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落实着实是要下些功夫,面对着这些天真可爱,幼稚无知的小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润物细无声呢?我们班有个女生叫做李紫瑶,她听课的时候经常不专心,旧就是跟旁边的同学讲话,影响课堂的秩序.必须不就是故意用铅笔回去搬别的孩子,在作业方面,经常无法按时顺利完成,必须不就偷抄,字迹十分简略.在单元练时,经常就是班级最高分数.课外还经常卖零食喝,还可以私藏家人或同学的东西.存有种种的不良习惯.在我眼里,她就是个精明的孩子,只是行为习惯比较不好.魏书生老师说道过:“每个人都存有过向真,向美,善行的一面.”才一年级的孩子就这样子,真是可怕啊.每每看见她被同学边缘化,被迫辞职都没法愿跟她玩玩,我暗暗誓言,一定必须把她的坏习惯记住,一定必须使同学们再次普遍认可她.针对她的情况,我首先了解她的恶习来源,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她.我马上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从中才得知,她爸爸妈妈都在打工,工作很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了奶奶,奶奶本身也存在着些恶习,导致学生深受影响.但是为了孩子,家长愿意配合,尽量争取时间,来监督孩子,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就变不好了.有时候两个家长都必须下班,没办法照料孩子了.我利用放学的时间把孩子残存,亲自监督,使孩子培养做作业,深入细致的习惯.还经常对她展开思想教育,说她不顺利完成作业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孩子每天秉持顺利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了.有一次,在我的一节语文课上,因为她没认真听讲,我凶了她一下,那时她呆住了,这时我才发现我可能语气重了些.最后我说了句:放学来找我.放学时,她怯生生的来办公室找我.我把她轻轻地拉到身旁问:你知道刘老师叫你来,为了什么事吗?”她点点头没说话.我又问:“你喜欢李嘉欣同学吗?”她还是点点头不语.这时我微笑着说:“我也喜欢她,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时她才低声地说了一句:“因为她很乖,上课认真听.”“老师觉得你也挺乖,就是上课时比李嘉欣还差了些,你说呢?”她睁大了双眼抬头看了我一下,又低下了头,似乎在想些什么.“你明天上课能像李嘉欣一样表现好吗?”她看着我不住地点头.我说:“我要听你大声说,而且还要打勾勾才算数.”这时她听了,便笑着伸出小姆指说:“老师我会做好的.”第二天的语文课她果真认真了许多,上完课她还对我笑了笑.从那后,李紫瑶不管上什么课都认真多了,进步的孩子都必须获得表彰,在班级里,我及时表彰她,班级存有什么事情都尽量叫做她回去顺利完成.使她感受到老师在高度关注她.其次,充分发挥集体和班干部的力量.我非政府几名同学去协助她,跟她一起玩玩,一起做作业.使她感受到同学对她的信任,感受到同学就是自己的益友.从而培养不再课堂上讲话,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为了使她找出自己在班级的位置,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我决定让她负责班级书柜的整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有了可喜的进步.她现在有了可以说知心话的好朋友了,偷东西的习惯也有了改变,上课认真了,回答也积极了,而且在学习方面更加努力了.工作也很认真负责任.再次与她聊天的时候,她告诉我,现在她很爱学习了.因为她觉得老师重视她,她负责的工作也让她找到了自己是班级的一名重要成员的感觉.她现在很有干劲,自己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了.如今二年级的她已经是一名比较优秀的学生了,不需要我操心了.机智的台阶: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见墙角下有垒起的石头,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徒弟违反寺规,趁着禅师没在家的时候跳出寺院玩乐去了。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教育叙事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创新教学方法:将教育叙事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创新教育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创新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教育叙事,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创新教育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叙事,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实践操作:通过 实践活动,让学 生亲身体验思想 品德教育的意义
04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运 用的注意事项
叙事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故事要有教育意义,能够引 发学生思考
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复杂 词汇
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易于 理解
故事要有趣味性,能够吸引 学生注意力
故事要有启发性,能够引导 学生思考问题
叙事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选取真实案例: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进行叙事
贴近学生生活:叙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共鸣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叙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注重实践操作:在叙事中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 运用道德知识
05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 实践案例分析
学生扮演:学生 扮演不同的角色, 体验不同角色的 情感和思想
角色设定:设定 不同的角色,如 父母、老师、同 学等
角色互动:通过 角色扮演,让学 生体验不同角色 的互动和交流
互动讨论
教师引导:教师 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参与:学生 积极参与讨论, 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看法
案例分析:通过 案例分析,引导 学生理解思想品 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 运用分析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思想品德课教学教育叙事

思想品德课教学教育叙事

思想品德课教学教育叙事东德归小学李胜利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屮,思想政治课例一:超越“离群心理”表现:我班上有三个成绩好的同学,每次召开主题班会总是不积极参与,在下面做作业,看书,既不参加讨论,也不发表个人见解。

学校大型集会、运动会等,他们也在下面做自己的功课。

调查:找他们调查,他们说:“升入重点高屮只看成绩,只有认真读书才有出路,干哪些与自己无关的事耽误时间。

”“我母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分析:这是长期应试教育效应的余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形成了“离群心理。

”导致兴趣狭隘,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

这样的人,学科成绩再好也只是书呆子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可能成为“有知识、无品德的危险品”。

教育策略:超越“离群心理”。

⑴认识“离群心理”,矫正思想观念。

找他们分析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告诉他们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上讲:一是长期以来学校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重抓学科教育,轻抓或淡抓其他活动。

二是父母的“成龙成凤”观点偏狭影响。

上述客观上对三位同学“离群心理”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观上讲,由于同学们对未来社会“用人观”和人才标准认识不足,把人才标准绝对化,对“需要就是人才”缺乏思考。

通过分析,使他们明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个性要求更高,通过沿海地区有些行业技术工人工资高于硕士生工资的例子, 告诉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交往是适应生存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素质,使之端正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⑵寻求超越方式,进行积极超越。

“离群心理”的超越方式,一是根除旧习惯,形成新习惯,把“主题班会”改成“主体班会”,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班上实际问题,有意识地给他们布置说话内容,如在跟一个喜欢迟到的同学说句心理话的主体班会上,要求他们先送一句话给那位同学。

总结时对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的积极态度和说话内容予以肯定和表扬,学校大型活动动员他们参加,并布置项目要求完成。

二是树立其在集体中的位置,以培养其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叙事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叙事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叙事引言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

在五年级,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公正意识和法律尊重。

本文将描述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叙事,以展示我们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和价值观。

叙事故事开始于一个小学校园里的偷窃事件。

一名学生的钱包遗失了,里面装有书费款项。

班主任迅速意识到这是一个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和法律尊重的好机会。

她立即召集全班学生开展调查。

随后,班主任组织了一个班会,鼓励学生们积极介入,展示他们作为社区成员的责任感。

学生们提出了各种观点和假设,并分组进行深入调查。

他们收集证据,采访目击者,并与学校保安人员合作。

经过几天的努力,学生们发现了几个重要线索,指向了一个含糊不清的嫌疑人。

班主任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庄重的讨论,让学生们共同分析证据和假设。

然后,他们投票决定是否要向校方递交这些证据以启动正式的调查。

最终,学生们决定将证据交给校方。

这个决定展示了他们的公正意识和尊重法律的态度。

校方对此表示赞赏,并启动了一项正式的调查。

在调查的过程中,校方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误会,被指认的学生是清白无辜的。

然而,这个事件依然保持了教育价值。

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开展了一堂关于公正和判断力的讨论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行为和责任。

结论通过这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叙事,我展示了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和价值观。

这个故事展示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调查并展示公正意识、尊重法律的品质。

本文期望能够启发更多教育者在教授道德与法治教育时采用类似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法治观念。

教育实践故事小学品德

教育实践故事小学品德

在我国,小学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深刻的品德教育实践,见证了孩子们在温暖阳光下成长的点滴。

以下是这次实践的故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接到了学校安排的一项任务——开展一次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的品德教育活动。

考虑到孩子们年龄较小,我决定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引导他们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一、精心策划,温暖导入首先,我查阅了大量关于关爱他人的资料,并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小明的爱心树》。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明的小男孩,他每天都用心照顾一棵树,最终感动了周围的邻居,大家一起帮助小明让树茁壮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我制作了一个精美的PPT,将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在活动开始前,我还特意布置了教室,让整个环境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二、故事分享,引发共鸣活动当天,孩子们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来到了教室。

我首先向他们介绍了这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然后开始了故事的分享。

在讲述过程中,我注意到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他们认真聆听,不时发出惊叹声。

故事结束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小明为什么能感动邻居呢?”他们纷纷举手回答:“因为他关心树,就像关心我们一样。

”、“因为他付出了爱心,所以得到了大家的帮助。

”三、角色扮演,体验感悟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我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角色扮演活动。

孩子们分成小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小明、邻居、树等角色,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需求。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投入。

有的孩子扮演小明,用心照顾树,关心邻居;有的孩子扮演邻居,热情帮助小明;还有的孩子扮演树,感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

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关爱他人的快乐,还深刻理解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他们纷纷表示,以后要像小明一样,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四、实践活动,践行关爱为了让孩子们将关爱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我组织了一次“爱心传递”实践活动。

德育教学叙事王继凤

德育教学叙事王继凤

信心、细心促德育一小学王继凤本学期我们学校实行德育一对一对,让每一位老师负责一位学生的德育工作,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种措施能够增加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机会,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对学困生的意义尤其重大。

我有幸分管的是六年级一班的郑德君同学,这个学生长的胖嘟嘟的,甚是可爱,可是也很调皮,上课纪律也很成问题,有时候真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当听说我的德育辅导对象是他时,我很是苦恼,怕我自己无法胜任这么艰巨的工作。

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接触,发现这位同学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的,他也有他的闪光点,只是在课堂上无法控制自己而已,因此针对他这一具体情况我采取“每周成长一小步”的具体措施。

记得我第一次跟郑德君同学进行德育交流时,我就问他“你想不想成为一名好学生啊?”他的回答是:“谁不想成为好学生啊!”可见每个孩子都想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只是有时候他们身上的恶习太多,他们自己根本无法解决,如果老师再不正确引导,只能是他们身上的恶习越积越多,最后与“好学生”这一称号无缘。

郑德君的课堂纪律是我要首先突破的地方,针对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嘻嘻哈哈、搞小动作等问题,我跟他商量让他一个周就克服一个坏习惯,看看一个周以后的效果如何,他自信满满的答应了,我们第一个克服的是他上课嘻嘻哈哈这一坏习惯。

他有时候分不清上下课,上课后没来由的就会嘻嘻哈哈一阵,这让我很苦恼,问其原因,他的回答竟是“我看到某某某同学就像笑”,我针对这一情况,要求他在第一周就集中改掉这一坏习惯,我鼓励他说:“如果能改掉,我们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小步了,你身上虽然有很多毛病,但你也有你的闪光点,我希望你能跟老师一起努力,咱们一起把这些坏毛病一个个改掉,我不要求你一下子改掉所有的坏习惯,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必须保证每周有进步”,看着郑德君那期待的眼神,我就知道他把我的话听进去了,让我更有信心对他进行教育了。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两个共同改掉上课嘻嘻哈哈这一坏习惯,我上课的时候我会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只要他一有嘻哈的预兆,我就会事先用眼神提示他,课下我会积极向其他老师了解他课上的情况,坚持每天找他谈话,了解他每天的变化,给他及时加油打气,通过一个周的努力,这一坏习惯已基本改掉,我找他谈话的时候,高兴的表扬了他一顿,这小家伙也分明是体会到了战胜自己的乐趣,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师,我们接下来要改掉哪个坏习惯”,我对他这种积极要求上进的态度很是欣慰,这说明我的教育有效果了,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叙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叙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叙事这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育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小学,里面有一位特别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他的名字叫王老师。

故事的开始,王老师来到这所小学已经有十年了。

他对于教育的热情和责任感一直都很高,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这个重要的课程,他更是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他深知,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们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不断寻找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素材。

故事的第一章,讲述的是王老师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来教育学生。

他将道德与法治的概念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们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应用。

比如,在讲解公民义务时,他会给学生们讲述一个关于互相帮助和尊重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和法治的基本原则。

故事的第二章,讲述的是王老师如何通过游戏和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他明白,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仅仅通过讲解和让他们背诵知识,效果会很有限。

因此,他经常利用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方式组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学习。

例如,他曾经组织了一场模拟法庭的活动,让学生们分角色进行争辩和陈述,既增加了学生们对法律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故事的第三章,讲述的是王老师如何与家长、社区以及其他学校老师合作,共同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他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更是需要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

因此,他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们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同时,他也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并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全面和专业的教育,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联系。

在故事的结尾,王老师收到了一封学生家长写给他的感谢信。

信中,家长表达了对王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和感激之情,并称赞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杰出表现。

德育案例---教育叙事(5)

德育案例---教育叙事(5)

德育案例——教育叙事一直以来,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都是困扰我老师的主要问题。

我发现问题学生一般都是缺少关爱或者失去自尊心的孩子,也就是所谓的“脸皮厚”,所有好教育的孩子自尊心都特别强烈,所以,我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理念就是给他们自尊或用关爱唤起他们的自尊。

我认为对于那些恶习尚浅的学生是可以在恰当的教育时机,通过相应的德育手法使其改掉恶习的。

下面我就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所教的班级,有一名学生平时见到老师和学校领导基本上不会打招呼,而且惯性说脏话,几乎每说十句话就会出现一句脏话,在情急之下,还会破口大骂。

我知道这样的学生只靠单纯的说教是不会起效的,所以我先是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我首先用关爱一点点的唤醒他的自尊,然后用他身上的闪光点来引导他走向文明礼貌,关键是等待一个恰当的教育时机。

在一节实践课之后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呼博文因为刚学会了制作简单FLASH动画,心情特别的好,下课后在走廊里遇见了校长,他居然笑着向校长问好,校长也微笑着向他点点头,这一个场景恰巧被我从远处看到了,我心想这不正是我苦苦等待的思想教育时机嘛!刚才校长表扬了咱们班级一个同学,知道表扬他哪方面吗?”同学们都很高兴的问:“哪方面呀?”我大声的说:“校长表扬他讲文明,懂礼貌,每次见到校长都微笑着问好,校长特别高兴”。

接着,我当着全班的面告诉这位同学是谁。

最后,我再向同学们提出希望,那就是大家不仅见到校长要问好,见到老师、同学时都要问好,而且平时在和同学沟通交流时也不能说脏话,那样才是名符其实的文明礼貌,大家说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我清晰的听到这位同学的回答最响亮。

从那以后,我发现了这位同学的变化,他见到其他老师也都会微笑着问好了,而且和同学聊天时说脏话也明显减少了,即便有时打反复,偶尔说话时带个脏字,只要同学们一提醒他,他就会红着脸向同学道歉。

我相信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再加上大家的及时鼓励与引导,他一定能和不文明的语言说再见!通过这个德育案例,我深刻的认识到老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因为简单的说教会使学生在被动的心态下,消极的接受你的批评与说教,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学品德教学叙事

小学品德教学叙事

小学品德教学叙事文章来源初中教师网w 91 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

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品德与社会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品德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对学生而言,品德课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

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教学的整体效益。

”我们是农村小学,我面临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将老师当做亲人,反而对父母生疏,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因此在上四年级上册《我是好样的》一课时,我没有按照书本内容讲解,而是经过自己素材的搜集与整合,给孩子们打造了一堂丰富的品德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父母的爱。

我从动物之家说起,同学们从动物之间的亲子互动,感受到动物之家的爱,那么人呢?人的父母对孩子又是怎么样的爱?接下来从名字这个人人都有的东西说起,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从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暗含着父母对自己的爱。

接下来出示老师搜集的成长记录图册,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成长路上父母对他们的付出。

到这里为止,我们班的留守儿童都还不能体会父母的爱。

于是我又出示了搜集到的农民工在外打工的场景,看着辛苦的农民工生活工作的场景,孩子们大部分流下来眼泪。

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孩子们从画面中辛苦的农民工联想到了自己父母,感受到父母不在身边,在外地辛苦,都是为了自己。

他们的眼泪说明他们切实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爱,父母为他们幸福生活构建起的家。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

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

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

小学道德教育叙事

小学道德教育叙事

小学道德教育叙事
引言
小学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惯和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叙事教学方法,可以生动有趣地传递道德教育内容,激发学生
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介绍小学道德教育中使用叙事教学的
意义和方法。

使用叙事教学的意义
1. 激发研究兴趣:叙事教学以故事情节为基础,生动有趣,能
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研究兴趣。

2. 提升认知能力:通过叙事教学,学生将在情节中感受到人物
的善恶行为以及后果,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思辨能力。

3. 塑造正确价值观:通过叙事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正面的行
为模范,引导他们向善、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念和道德观念。

使用叙事教学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故事: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

故事情节需要简明扼要,能够让学生轻松理解。

2. 清晰的教学目标:每个故事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事先确定想要学生从故事中学到的道德价值观或行为规范。

3. 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讨论和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4. 学生参与:借助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研究效果。

结论
小学道德教育叙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选择
合适的故事和使用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教育内容。

小学老师德育工作叙事---爱到挚诚处,点石亦成金

小学老师德育工作叙事---爱到挚诚处,点石亦成金

小学老师德育工作叙事---爱到挚诚处,点石亦成金;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善于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总是尽量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与鼓励。

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能够做到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让他心悦诚服,并能有所醒悟。

这学期,我任教的一四班有个小男孩,由于父母离异,他从小跟着姥姥生活,老人可怜孩子的处境,就一味溺爱外孙,让他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加上缺少母爱,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成了班级管理的“老大难”,课堂上随心所欲,乱说话、乱走动、做小动作、经常忘带学习用、和同学们关系不融洽。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首先和他的姥姥进行了电话沟通,听着电话那边老人的诉说,我能理解他们的不易;接着我又和他的妈妈见面长聊,了解到现实情况也很无奈,母亲再嫁,新的家庭又无法接纳孩子,看来指望家长支持希望不大,我只有从自己身上寻找办法。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劳动很积极,是个非常勤快的孩子,我就多给他创造机会,并借机表扬他;又发现他其实是个非常想上进的孩子,他的那些不好的表现,无非就是想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了解到这些后,只要他在学习上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及时鼓励表扬,奖励小红花,给他盖红章。

我还在生活上多关心他,生病了给他倒杯水,下雨了给他撑一把伞,孩子的心慢慢和我贴近了,每一次给他批改作业,(面对面)他都离我特别近,甚至快要贴到我身上,我知道那是孩子需要母爱的表现,于是我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呵护。

后来听他妈妈讲,孩子回去告诉姥姥,说吕老师像妈妈。

听到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孩子做得很少,但孩子给我的评价却是这样高,爱的双向交流,使我越来越深地爱上了教育这一行,还有什么能比塑造人的灵魂更崇高的职业呢?短短几个月的努力,孩子慢慢变了,上课能积极发言了,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了,和同学的关系相处得也和谐了。

在期末的测试评价中,还被评为优。

我付出的真挚爱心终于使残雪融化,顽石成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教育叙事
所谓的品德与社会本身即是品德与社会的情感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包括行为规范人际交往、合作等方面,也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感受美。

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品德教育叙事,欢迎参考,。

人教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其性质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品德与社会上的"有滋有味"呢?在这里,谈自己怎样上品德与社会课,三个方面教学实践的教育叙事。

1.符合品德与社会本身
所谓的品德与社会本身即是品德与社会的情感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包括行为规范人际交往、合作等方面,也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感受美。

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就要应有浓厚的社会活动本身内涵。

要围绕“品德与社会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想希望之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意地去理解、模仿其内容,产生对文本的内容美、行为美、形象美、影晌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与赞赏,并产生同强烈的求知欲、模仿欲.从而更加热爱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如学了《小窗口
大世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以情境创设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内需。

上课开始通过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的精彩片断,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情感内需;同时也使得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更是呼之欲出。

2.符合儿童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新鲜、更有趣社会实践平台。

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个性。

要在品德与社会课体现“儿童特点”,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学习精神融入品德与社会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我执教的《通信连万家》一课,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一个主题教学内容。

教学中力图构建一个生活化、活动化、开放化的品德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2.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体现主题教学意识。

要做到准确定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教学设计,内容修改了多次,走了很多弯路。

回头看看,缺乏主题单元教学的意识,就容易把单元内的几课内容上混淆。

最后,在自己对教材的反复理解下,才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
通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知道现代通信方式及特点。

树立主题单元教学意识,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2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真实生活世界。

课前布置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通信方式,并通过谈谈“你和家人曾用过哪些通信方式,给你们带来哪些方便?”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调查的生活信息,教师与学生一道谈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通信事例、故事,学生在饶有兴趣的交谈中认识到了一些通信方式的独有特点,这也为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奠定了基础。

这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也让学生充分了解了通信方便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

2.3
构建活动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体验活动的舞台。

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

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通信方式是用不同的信使来传递的,设计了“给不同的通信方式找到自己的家”环节,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动起来”“活起来”;为了感受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设计了让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与妈妈用手机通话,现场拨打114咨询的环节,让孩子真正在活动中体验通信方便生活;开放的活动设计,让孩子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2.4 构建开放化的课堂,还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
课堂上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首先是善用生活资源:用春节拜年的话题引入、老师收到的一封信,孩子讲述的通信事例,等等都成为教学资源引进品德课堂。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这样一个广阔多元的开放空间里,课堂的实效性也显得更很强了。

在课堂评价上应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点拨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3.符合儿童的个性
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本身,一般是说品德与社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

无个人味的品德与社会课,犹如有些編者笔下塑造的缺乏故事人物的形象,对小学生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

一般地说,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那如何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有个人性呢?
3.1
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树立个人的形象与修养。

想上出不脱离实际的品德与社会课,就要努力体现“现实例子装满自己脑子里,上课前认真研究教材,随时在脑里随口而出”。

3.2
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人无我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总之,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个人发展性,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

让教品德与社会课里具有很趣的、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一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品德与社会课哪能没有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品德与社会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