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实录
《春》 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春》课堂教学实录发布时间:2001-02-28四川成都西北中学刘小华执教张鹏举录像、整理并评点师:今天我们上第十四课《春》(教师板书课题)。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对我们学习这一课提出了哪些要求。
注意学习要求的第一点。
生:(学生看书并在教材上标明重点。
)师:大家明确了学习要求以后,还要知道,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会联系到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特别是小学时学过的知识。
生:(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翻阅小学语文教材。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小学学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描写春天景物的部分。
生:(一生读,略)师:描写春天是不是只有这一种写法呢?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这篇著名的描写春天的散文(板书作者)。
让我们看看这位作者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现在请同学们看教材中提示的自学程序。
(请一位学生读教材中的自学要求。
略)我在这里强调一点,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步骤学习,因为教材中的辅读文字为我们搭了许多“桥”,这些“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如果你还不懂,就请你举手,我就到你的位子旁,给你解答。
注意时间,我们要求三十分钟内完成。
[以上为“启”的环节。
](此间学生按教材和教师的要求自学,教师作巡视辅导。
过程略)[ 以上为“读、练”环节]师: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如何。
我们今天已经独立评点了《春》这一课的1-4自然段。
下面,我们通过你们的评点,看看你们是否读懂了。
请同学们说说你圈了哪些词语,旁批是怎么写的。
生:我圈了第一自然段中的“盼望”和“近”两个词。
我写的旁批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盼望春天的感情。
师:旁批还可以再精炼一些。
生:我写的旁批是:盼春。
师:盼春,那么春来了吗?生:“盼春”还不够完整,应加上“春近”。
师:为什么?生:因为“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师:春天的脚步伴随着春风来到我们身边。
我们通过旁批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
如果我们朗读这一段课文,应该强调哪些词语?生:(齐)“盼望着”。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段课文,要加进对课文的理解。
《春》教学实录及评点
《春》教学实录及评点【教学片段】师:我知道,上个星期天有些同学去春游了,能不能说说你的感受?赵雅婷:就一个字──美!朱华伦:美不胜收。
师:不仅美,还美不胜收,你的感受更深一层,好。
吕威:还很快乐。
黄一哲:我感到很幸福,很美好。
师:嗯,你是从自己的心情方面来谈的。
胡博:美丽的景致让人目不暇接。
师:哦,景色美,美景多。
邓璞: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我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
师:(笑)是一种投人大自然怀抱的感觉吧。
温自豪:我看到美丽的桃花,也看到了许多游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我也在想,桃花开的时候,游人如织,但是,在桃花谢的时候,又有谁来问津呢?师:这是春天带给你的一些思索,不仅细心观察了,还用心思考了,很好。
杨超:我还觉得春风十分温暖。
孙虎:我眼中的春天是鸟语花香的。
齐梦卉:我觉得春天充满了绿色,充满了活力。
师:真好,开动了一切感官去感受春天。
是啊,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春天就无处不在。
通过你们刚才的谈话,老师发现,只有当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的时候,这世界才是最美丽的。
而春天,正是人与大自然最为和谐亲密的时节。
朱自清的《春》,就能让我们看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现在,先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全体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
点评: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导入新课,学生有话可说,且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
师:读完课文了,你们觉得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异口同声)三个!师:请围绕人与自然和春的关系来概括这三个部分的大意。
老师先做一个示范,说第一部分:人盼春,大自然报春。
(点击课件显示:人盼春,大自然报春)你们看老师的概括恰当吗?生:(齐)恰当!师:为什么?张楚舒:课文一开始就说盼望着,盼望着,可见人在盼春。
东风的脚步近了,表明春天已在向我们走近,这样,大自然的东风就成了报春的使者。
师:好,谢谢你对老师的理解,也谢谢你对春天的理解。
那么第二部分就要由你们自己来概括了,谁来说?邓璞:人赏春,大自然绘春。
《春》教学实录
《春》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今天我们一起要感受的是春的气息。
(展示春的图片,同时配音)散文家朱自清用一篇美文描绘了他眼中的春天。
(介绍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
代表作有《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他的散文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朱自清的笔触去领略春的迷人风采。
(以上几幅画面在音乐中完成,自动播放,幻灯片停在“介绍作者”处)二、检查预习。
师:相信你一定会读下面的词语。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些词语。
朗润蓑衣烘托抖擞黄晕水涨酝酿应和师:这位同学读的很清晰。
不过有些词语的发音还要注意一下。
比如“朗润”,要想发音准确,必须做到:1.口型要到位,嘴巴尽量张大,可以夸张一些。
2.发音要完整,比如“朗”字要发完整,就要有两拍。
学生随老师学习发音。
师:把它放到句子中“山朗润起来了”,这句话的味道就不同了。
请同学们试着练习一下。
(学生自由练习,气氛比较好)请同学们齐读这些词语,注意发音准确的要求。
(此处训练学生发音,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已经进入这节课的重点部分,为后面文章的朗读指导埋下伏笔)三、自由朗读,感知课文。
师:学会了准确发音的技巧,面对如此美妙的散文,相信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那就请大声的朗读课文吧。
(课件展示要求:1.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学生朗读,老师巡视:1.对学生朗读进行个别指导。
2.观察学生朗读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
(可以为后面的示范朗读做准备)学生朗读结束。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
文章很美,结构却不复杂。
根据旁批提示,可以看出,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分别是:生:盼春绘春赞春(板书)师:在“绘春”部分,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它们分别是:生: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板书)师:作者真的有一只妙笔,一幅幅美图尽显笔端,让我们忍不住大声的朗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幅读给大家听。
《春》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1.听写生字词; 2 .集体背诵1〜5段;3.请语感较好的同学作背诵表演。
、诵读赏析“春花图” 1 .集体诵读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 )朱自清先生细笔细绘,把现实生活中的春花移到笔下,幅春花图气息浓郁、春意盎然,读来仿佛使人置身于烂漫春花的美景中,哪些语句突出了春花开得热烈、色彩美丽、味道怡人?2)绘写春花,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说说表达效果是怎样的?3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是写野花之多吗?4)这段文字的立体感是怎样体现出来的?5 )试举出本段中选词准确精当的例子,你能尽可能多地举出一字传神的诗文事例吗?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和推举代表的回答情况,教师适时引导、1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2)拟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形象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为鲜明,具体生动;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衬花多、花艳、花香。
地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的花态;比喻、排比:“红3)这是用“眼睛”“星星”作比,写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
4)首先,这一段的行文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很有层次;其次,这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
5)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可用“叫”同义替换,但“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体现不出沸腾喧嚣的热闹闹”字,除了声响外,还有沸腾的热闹景象,内涵丰富,境界全出。
字传神的佳话,同学们会举出唐代苦吟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故事,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踏花归来马蹄香”“天街小雨润如酥”“处处闻啼鸟”等。
《春》教学实录
《春》教学实录《春》教学实录《春》教学实录1点击浏览该文件《春》教学实录2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了解课文写了三个字:春、水、人,并知道这三个字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白孔子带弟子游春的用意。
2、在一遍一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中了解水的特点并悟出做人的道理。
3、感情朗读并背诵写水的一段。
教学过程:一、春师:孔子带着弟子们游春看到了一片美丽的春景,请你们用朗读把我们这儿所有的人都带进春天,好吗?生:师:二、总起导入师: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是这样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师:师:这么多写水的句子,其中集中描写水的句子是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师:师:生1:写了一个“情”字。
生2:写了一个“志”字。
师:请你们找出跟“情”有关的句子,或跟“志”有关的句子。
“志”指的是人的志向,因此也可以说第三个字是“人”。
请你们把课文认真地默读一遍,想一想“春、水、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师:我注意到你们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游春,看到了水,借水来教育他的弟子怎样做人。
请你们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想想应该怎么说。
生:师:现在我们明白了,孔子表面上说水,实际上是教育他的弟子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你们懂“意味深长”的意思了吗?生:师:谁可以把这段话意味深长地读给同学们听?生:师:老师无论是水平还是人品都不能跟孔子同日而语,但我还是特别想把这段话送给同学们。
师:读书到现在,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生1:我认为孔子是个会教育学生的人。
师:所以孔子是个大教育家。
生2:我觉得孔子是个很会思考的人。
师:所以孔子是个大思想家。
他留给我们很多的名言,你能带大家背一句吗?生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2: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
……师:孔子留给我们的财富很多,课后你们去读读、背背,那你就与“高尚”交朋友了。
《春》教学实录3《春到梅花山》全文两个自然段,从梅花开放和游人赏花两个角度展开描写:第一自然段,写梅花盛开的情景。
先写梅花开放的时令——“早春”时节,“寒气”未尽,梅花就迎春冒寒开放了。
初中语文1《春》教学实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1《春》教学实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春》教学实录《春》教学实录一、导语1、直接入课,今天我们学习《春》。
2、作者作品。
这是朱自清写的一篇精美写景散文,文中景物描写生花妙笔动人心弦。
师:拿起笔批注四字词语:精美散文生花妙笔拨动心弦脍炙人口二、学习方式美读《春》训练活动。
训练段三、积累1字音字形略读起来,纠错再来读,用手指在桌子上写藏抖擞薄嘹亮蓑衣2、常用雅词(八个2字词语四个4字词语)读起来师:来继续鞋子润默默繁花嫩叶3、精妙用字,读句子注意划线的美词主要是张钻闹酝酿卖弄等教师范读,生自由度。
师:在课文中圈出这些美词,这些词都有着美妙的动感,渗透着作者的赞叹之情,每位同学都要考虑这些词用的好处,然后欣赏它,再读。
四、进行第二次训练概说训练,课文段落美说师:首先在第三段批注小草,由景到人角度丰富,绘景写人角度美。
第三段用“赞草"概括第七段用“写人”概括,四五六段是你的事了?分组开始精彩地概括,注意老师表达的形式,我要观察每一个人的动笔情况。
师:现在请说话。
第四段请你来,一二三我找三个人。
请你来。
生甲:赞花师:我用过了,你不能用生乙:绘画师:这个还可以吧!还有其他说法吗?生丙:赏花师:欣赏花的色彩。
请你概括第五段。
生甲:描风师:思路对了,但是描风不好。
请继续,风字前加个动词不好加。
生乙:春风师:不好。
语言形式不对,请你说生丙:感风师:不太好请继续生丁:唤风颂风师:这个说得过去,第六段生甲:观雨师:好听。
继续生丁:赏雨师:用过了不好生:绘雨师:用过了生:说雨师:不好听拿笔来记忆咏花赋风,这个事重点要记得积累赋字绘雨这种概括就难多了,一起来读一读。
五、继续精段手法赏析师:继续学习。
来吧,读吧。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生齐读师:这样读可不行,一点感情也没有,我们只是在读字,要读出情味。
师范读,再来一遍读的柔美抒情读吧!生读这一次读得好多了。
再来读,要读出重音来。
《春》教学实录4(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教学实录4一、整体感知课文1.美读师:同学们想一想,学习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学生开始叽叽喳喳地小声议论,有些学生开始小声回答:“读”。
教师因势利导,问:“平时老师对朗读课文有什么要求?”学生马上回答:“美读。
”教师顺势点拨:“《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文笔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融入自我丰富的情感。
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朗读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美’这一点呢?”生:“融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带着一种喜爱的感情去读。
”“还要着重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我认为前两位同学的观点应融入到一起。
”师:“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你想到了,非常好,还有其他吗?”生:“注意语调要突出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准确,美读不仅体现在文章的语言美,还应体现在节奏美。
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来朗读课文,读后,同学们可相互评价。
”一位女同学朗读了一、二两个自然段,读后,几位同学评价。
生:“有个字音读错了,‘水涨起来了’中,‘涨’字应读zhǎng而不是zhàng”。
“‘盼望着,盼望着’应连续,而她读断了。
”师:“同学们评价得很恰当,但我想评价是多方面的,既有不足,也有优点,谁能从优点角度来给予评价?”生:“她读的语速语调非常好,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旋律感,基本上做到了美读。
”师:“这位同学抛砖引玉,为我们带了好头,谁能接下去读。
”在教者的鼓励下,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举手想要朗读的同学也多起来。
我发现一位平时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女同学迟疑了一下也举起了手,于是叫了她的名字。
她从容地读了第三四两个自然段。
然后,班内响起了热烈掌声。
笑过之后,又有几位学生把手举了起来,教者又点了几位同学。
生:“勇气虽可佳,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散’在这里应读sǎn。
”生:“老师,还有一个地方,语气语调读得对不对,我需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待老师点头表示同意后,接着说)。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应用热情洋溢的语气来读,而她读得稍微软了些!”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呢?”生:“因为朱自清写了花色的艳丽,也写出了百花争艳的情景,应该读得炽热一些。
朱自清的春课堂实录一等奖
课堂实录:朱自清的《春》上课铃声响起,我走进了教室,学生们已经准备好课本,期待着即将开始的课程。
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朱自清及其《春》这篇文章,让他们对这篇经典散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着,我带领学生们朗读了《春》的开头部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我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一句话的表达效果,让他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期待和喜悦之情。
学生们纷纷表示被这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
随后,我引导学生们逐段学习《春》,让他们品味其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在讲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段时,我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让他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学生们纷纷表示仿佛看到了画面一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在课堂讨论环节,我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于春天的感受和经历,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春》中所描绘的春天。
有的学生说:“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万物复苏,让人感到无限希望。
”还有的学生说:“春天是一个让人心情愉悦的季节,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最后,我让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春天,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学生们纷纷积极发言,有的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花朵盛开、鸟儿欢歌的情景,有的学生则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春天的气息和温暖。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对《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
我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在课程结束之际,我进行了课堂总结,强调了《春》这篇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朱自清的文学造诣和艺术魅力。
同时,我也提醒学生们要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关注环境问题,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文学知识,还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我相信这次课程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激发他们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
《春》的课堂实录
【朱自清的春的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二、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请大家看看大屏幕这幅图片,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生:音乐。
生:旋律。
生:春天的律动。
生:春天就是一部华丽的乐章。
生:春天是大地的音乐。
师:你们的回答真美,听着就像春天来了一样。
现在,就让我们用我们的口,我们的心,伴着优美的旋律,看着美丽的春景,唱出我们对春天的赞歌。
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天气里,让春天,栖息在我们的课堂里。
二、美文美读师:注意,当大屏幕打出哪一组的组名的时候,那一组的同学就站起来表演朗读,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地安静地聆听,然后挑选一两个同学点评,注意,我们的点评,也要用非常优美的语言哦。
来,我们齐声朗读大屏幕的这句话。
投影:表演的最高境界,是忘记自己!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身临其境!师:首先为我们唱响春的赞歌的是梦之队。
我们在读的时候,听的时候,脸上都要满含笑容,也就是说要满面春风,春光灿烂啊!梦之队朗读1-4段,配乐:班得瑞《满天星》。
生:我觉得他们的图片选得非常美丽。
生:他们的角色安排非常好,组织得井然有序,特别是第二段的排比句,层层递进,很有气势。
师:是啊,我刚才看见组长用手势指挥,优雅从容,像指挥一个大型交响乐团。
接下来带我们走进春天的是行舟组。
行舟组朗读3-4段,配乐:《自然之声》。
生:他们的朗读,仿佛让我们来到了春天,看到了满地的繁花。
生:他们的朗读,没有梦之队的感情处理得那么好。
师:嗯,我也觉得,而且我觉得这音乐声中的鼓点和这个内容不是太配合。
下次就更有经验了。
下面,为我们表演的是信念队。
信念队朗读第四段,配乐:《林中漫步》。
生:他们的朗读,使我产生的感觉,就像他们的配乐的名字“林中漫步”一样,不过,不是在林中漫步,而是在花海漫步。
师:太美了!他们的朗读,和你的点评,花海漫步。
我们都受感染了。
继续下一组的春之旅吧!阳光队朗读第四段,配乐:班得瑞轻音乐。
生:这一个组的朗读,音乐配得很好,图片也选得很美,但是,朗读不是很给力。
1《春》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年版)
《春》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读得流畅有情,说得优美有理,想得开合有度,写得生动有序。
2.鉴赏文章的画面美、情感美、语言美、意蕴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以及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读得流畅有情,说得优美有理,想得开合有度,写得生动有序。
2.鉴赏文章的画面美、情感美、语言美、意蕴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以及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式]确定一节课的教学方式,必须在有明确而合宜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
教师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课堂观,然后才可能有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笔者以为,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一个生活、生长的环境,每一个课堂的流程就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师生都是以平等的生命体的身份出现,自由交流(这种交流应该包含有知识的交流、方法的交流、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教学的进行。
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是一种伙伴关系,是旅途上的同行者,只是由于生活的阅历有些不同,在“旅途”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与帮助而已,而同时,教师自身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一些美好的启发与触动,教师自己的生命也可以从中得到成长与调节(这绝不仅仅是过去所提的“教学相长”的浅层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其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充满着新的可能,这种过程本身就散发着生命的热力。
在这种充满了生命力的教育生活中,师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创造行为的展现都成为可能。
语文课堂必须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劳动和生命体验,活动参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与成长的过程,这种体验使学生在课程运行中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
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而且必须是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的独特体验。
新课标也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情感体验”。
体验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还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历程。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采用怎样的具体的教学方式呢?在这一点上,笔者无论上什么课,都始终遵循自创的语文课堂教学十“最”原则:1.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
《春》朱自清 教学实录
《春》朱自清教学过程实录一、教改与创新要点:1、提前布置学生阅读《春》及其它散文,了解其作品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2、通过阅读完成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沟通,通过教学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字及画面,真正达到整体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充分挖掘学生内心潜力,激发浪漫、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征并用生动形象语言进行描绘的方法。
3、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及理解、分析、归纳、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画面:冰雪融化,嫩绿的小草,含苞待放的桃花)师:请大家看屏幕中的画面,是哪个季节所特有的景物?生齐声答:春季。
师:春季的景色那么富有特色,那么你能否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春天吗?生:能。
风和日丽,大地复苏,春暖花开,春江水暖,万物峥嵘,杨柳吐翠,春景如画,春色满园……师:大家说的都对。
从古至今已有许多的文人墨客都描绘过春天那令人神往的景象,他们那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绵密的情致非常值得世人学习,我们大家想不想学习具有以上特点的文章呢?生异口同声:想(二)教学目标定向:师:昨天老师请大家朗读朱自清的《春》,大家都读了吗?你认为文中哪些知识值得你学习?生:写作手法,还有语言。
师:请大家细谈谈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及语言特点?生:写作方法:作者观察景物细致并能抓住特征写,值得学习。
生:修辞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值得学习。
生: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值得学习。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作者写景细致,遣词传神、恰当,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去聆听朱自清所描绘的春的赞歌吧!(三)整体感受课文内容学习写作特点:(多媒体播放范读课文录音)师:下面请同学先来仿读第一段。
生:“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师:这段突出了作者什么心情?生:盼春天的急切心情。
《春》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春》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春》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春》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春》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春》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2.学会欣赏《春》这首诗。
3.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1.对《春》这首诗进行读、背、诵等。
2.欣赏诗歌,理解内涵,领会思想,感受情感。
3.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创作。
教学难点:1.理解《春》这首诗歌的含义和情感。
2.了解和认识杜甫的生平及诗歌创作。
教学准备:1.课本《春》2.多媒体教学设备3.活动材料:书法用纸、毛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重温童年”情境,让学生回忆童年时关于春天的记忆,例如:春天草长莺飞,天气渐暖,到处可见小动物们忙碌的身影等。
2. 播放杜甫《春》的视频,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领会情感、韵律。
二、展开教学1.针对《春》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学习:如“草木知春不久归”、“渭城朝雨”、“红旗不倒,军魂永在”,并让学生背诵。
2.欣赏杜甫的诗歌,让学生享受诗歌的韵律和表现力,鼓励他们用诗意的眼光欣赏这首诗。
3.教师向学生展示杜甫书法作品《春》原稿,并让学生用毛笔书写《春》中的一句话。
4.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了解西安事变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杜甫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学价值。
三、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
2.检查学生诵读和书写的效果和成果。
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春》这首诗是杜甫生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不仅有着悲壮的语言,更有着模糊的抒情,弥漫在黑暗中的光明精神让人感受到它的巨大传奇价值。
于此相互作用之下,可以将这首诗带给学生深深的震撼和启迪,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杜甫的仁爱之道和追求真理之旅通过对杜甫《春》的深入研读和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杜甫深邃的文化底蕴和感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更可以增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春》课堂教学实录
《春》课堂教学实录引言本文档记录了一堂关于春季的课堂教学实录。
在这堂课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感知和欣赏春季的美好与变化。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审美情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目标•了解春季的特点和变化•能够感知和描述春季景色和气候特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一些春季图片,以展示给学生观看。
2.教师准备了一些描述春季景色和气候的词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用一幅春季图片引入话题,同时提问学生对春季的感受和印象。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步骤二:观察与描述教师展示多幅春季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春季特点。
教师提供一些描述词汇供学生参考,如明亮、温暖、绿意盎然等。
学生们积极参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步骤三:情感表达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春天的自然环境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春季气息、花香等。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步骤四:艺术欣赏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春季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联想。
教师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声音,用语言描述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步骤五: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春季景色进行创作。
学生们可以用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季景色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讨论,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步骤六: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完成创作后,教师邀请他们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时的心得和体会。
学生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总结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想象和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全面认识春季的特点和美丽。
学生们参与积极,通过观察和描述的训练,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通过情感表达和艺术欣赏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实录
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实录七年级上册《春》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
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相应诗句、图画和音乐。
课堂实录:一、导入: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唐代诗人朗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虽然我们不知道诗人在写这首诗身处什么季节,但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诗人看到了无数盛开的桃花。
今天,我们身处万物凋零的秋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春》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看到一个明媚的春天。
(出示“春”动画)通过相关的诗和画面营造一个美丽的氛围,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首先,让我们听着音乐,朗读课文,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的春的世界吧!配乐朗读,请大家注意读出语气基本语调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质朴。
同时朗读层次清楚,由低到高,由慢而渐快。
首先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二两个小节,然后四个小组依次来读一读三至六小节,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动情。
最后四个小节全班齐读,请大家注意衔接自然一些。
(学生配乐朗读)初步了解朗读要求,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品味课文语言。
此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朗诵要求的起点。
三、品味语言。
师:本文共分为三段:盼春、绘春、赞春,其中写得最形象、最生动、最美丽的是第二段,而这一段又可以分为几幅画面?生: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师:回答的很好,我觉得全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这六幅画面,刚才我要求同学们划出你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那么现在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从中选出一幅你觉得写得最美的画面,在下面小声朗读一下。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所选段落)师: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你选择了哪些画面呢?请同学们在回答时突出你喜欢什么词句?这个词句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生:我觉得春草图这一句话写得很好——“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春》教学实录
《春》教学实录《春》教学实录[教学目的]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
”)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巢cháo巢应和hè酝酿yùn niàng 晕yùn第一节迎接春天。
(第一段)第2至7节描绘春天。
(第二段)第8至10节歌颂春天。
(第三段)四、讲读体会:1.第一段:迎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盼望着”。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春》课文教学实录
《春》课文教学实录《春》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班级(上)语文(语文版)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本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组织:1、重视对同学朗读技能的训练与培育,让同学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理清文章思路,品尝文章清爽精美的语言。
2、重视培育同学的想像技能和写景的技能。
自始至终培育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技能。
【课堂实录】师:老师昨天读了一那么小故事,故事是这样说的:曾经有个盲人行乞,胸前挂块写有“自幼双目失明”字样的牌子,沿街乞讨,可很少有人肯施舍与他。
一次,他遇到一个穷困的诗人,诗人称自己身无分文,只能送他一句话。
古怪的是,自从诗人给那块牌子换了一句话后,人们变得乐善好施,纷纷慷慨解囊了。
请同学们猜猜,诗人送给他的到底是一句什么话?生1:诗人送的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生2:诗人送的是:“献出你的爱心,暖和我的心”。
生3:诗人送的是:“我渴望光明”。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有道理,也极富想像力!诗人赠送的话是: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同学们,这道理其实很简约:谁都认为春天是最美妙的,这个人竟然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自然是最可怜最值得怜悯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详细感受春天的美妙吧。
(老师板书课文题目、)师:谁情愿与老师合作读课文?(与同学商定,老师读第一部分,由两个同学合作读完第二部分,第三个同学完成第三部分)请其他同学带着喜欢和赞美春天的感情观赏本文精确生动的语言。
(投影显示: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第二部分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画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读完课文后,同学鼓掌)师:感谢同学们的热忱与鼓舞!我想,你们激烈的掌声已给我们四个人的朗读打了高分。
这三个同学的朗读比我更超卓,有几个字需要大家留意。
(老师板书:酝酿犹如应和蓑衣,并简要讲解)师:请大家分别用简明的语言对文章每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
《春》教学实录7(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春》教学实录7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至今我们学习过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生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2:“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生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生4:“沾花欲湿杏花语,吹面不寒杨柳风。
”生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诗人来赞美春天呢?生1:因为春天的景色最美。
生2: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生3:因为春天孕育着收获。
生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师:是啊,春天是绚丽的,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具体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板书课题)师:对作者你知道多少?(生介绍)。
二、朗读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老师读课文。
(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
师朗读。
生静听。
)师:接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b.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整体感悟:师;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三个部分?生:盼春、绘春、赞春。
师: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生1: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生2(补充):迎春图。
师: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生:热爱和赞美师: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生答,如:像小鸟的歌唱,像天使姐姐的飞舞等。
)四、研读与赏析师:阅读第一小节。
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到来怀着怎样的心情?生:急切、喜悦的心情。
师:阅读第2小节。
说说大地苏醒的景象是怎样的?生: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阅读第3小节。
想一想第3小节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生:嫩。
生:绿。
生:多。
生:软。
生:充满生机。
师: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生:从侧面表现春草给人们带来欢乐。
生:也表现人们对春草的喜爱。
《春》教学教案(4篇)
《春》教学教案(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我为亲带来了4篇《《春》教学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文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春》的教案篇一1、《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的第一课。
该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
2、《春》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精美散文,适宜于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春天的美妙境界,从而受到感染和陶冶。
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要通过朗读和揣摩、研讨来领会。
学情分析:1、对于课文中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象,农村学生易于理解,这是学习这一课的优势。
2、由于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参与课堂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疏于动脑,这是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方法,深入领会的思想感情的障碍。
教学目标:1、仔细品味文中的精妙语句,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及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课文是怎样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教学方法:在读读、讲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讨。
课时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我们连续学习了关于生命和人生的两个单元的课文,学过之后,让我们得到了种种的启发。
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这些诗文语言优美,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现了色彩斑的大自然画卷。
第11课《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只要我们多朗读几遍,就一定能进入春天那美妙的境界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简介朱自清。
二。
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要求:①。
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和情感;②。
《春》教学实录及评点
《春》教学实录及评点【教学片段】师:我知道,上个星期天有些同学去春游了,能不能说说你的感受?赵雅婷:就一个字──美!朱华伦:美不胜收。
师:不仅美,还美不胜收,你的感受更深一层,好。
吕威:还很快乐。
黄一哲:我感到很幸福,很美好。
师:嗯,你是从自己的心情方面来谈的。
胡博:美丽的景致让人目不暇接。
师:哦,景色美,美景多。
邓璞: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我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
师:(笑)是一种投人大自然怀抱的感觉吧。
温自豪:我看到美丽的桃花,也看到了许多游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我也在想,桃花开的时候,游人如织,但是,在桃花谢的时候,又有谁来问津呢?师:这是春天带给你的一些思索,不仅细心观察了,还用心思考了,很好。
杨超:我还觉得春风十分温暖。
孙虎:我眼中的春天是鸟语花香的。
齐梦卉:我觉得春天充满了绿色,充满了活力。
师:真好,开动了一切感官去感受春天。
是啊,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春天就无处不在。
通过你们刚才的谈话,老师发现,只有当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的时候,这世界才是最美丽的。
而春天,正是人与大自然最为和谐亲密的时节。
朱自清的《春》,就能让我们看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现在,先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全体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
点评: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导入新课,学生有话可说,且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
师:读完课文了,你们觉得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异口同声)三个!师:请围绕人与自然和春的关系来概括这三个部分的大意。
老师先做一个示范,说第一部分:人盼春,大自然报春。
(点击课件显示:人盼春,大自然报春)你们看老师的概括恰当吗?生:(齐)恰当!师:为什么?张楚舒:课文一开始就说盼望着,盼望着,可见人在盼春。
东风的脚步近了,表明春天已在向我们走近,这样,大自然的东风就成了报春的使者。
师:好,谢谢你对老师的理解,也谢谢你对春天的理解。
那么第二部分就要由你们自己来概括了,谁来说?邓璞:人赏春,大自然绘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课前先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好不好?
生:好!
(播放歌曲《祈祷》,音乐起:“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
”)
师:歌曲好听不好听?
生:好听!
师:还想听不想听?
生:想听!
师:如果这节课同学们提前完成任务,我们就听完,否则就拖堂,好不好?
生: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
师:刚才歌曲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四季少了夏秋冬”。
师:只剩下哪个季节了呢?
生:春。
师:(板书课题)春天怎么就那么好,连歌曲中都想让“四季少了夏秋冬”?
生1: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有嫩绿的小草,和煦的春风。
生2:春天是一年的开始,给人希望。
生3: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没有春风就换不来秋雨。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眼里、口里的春天那么美好,想不想知道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呢?(师板书作者。
)
生:想!
师:那我们就闭上眼睛,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
(生闭眼,师播放《春》的配乐录音。
录音停止时,学生们仍然闭着眼睛,沉浸在如画的声乐中。
)
师:(用舒缓的语调)请同学们从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中慢慢走出来,回到我们的课堂。
谁能描绘一下刚才你脑海中闪现出的美丽画面?
生1:我感觉自己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春风轻吻着我的脸。
生2:我感觉自己站在开满鲜花的树下,身边有蜜蜂嗡嗡叫,有蝴蝶在飞,有鸟儿在叫。
生3:我听到了牧童的笛声,好像自己骑在牛背上,和小伙伴们玩耍。
生4:我感觉到春天的小雨滋润我,雨中农民忙着种地。
生5: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在草地上玩耍。
师:同学们进入了情境,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那么朱自清笔下主要描写了春天里的哪些景物呢?
(生简单讨论后)
生1:草、花、风、雨、人。
生2:我有不同意见,人不能算景物。
生3:我认为人应该算,因为人是大自然里最美的一道景观。
师: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文章开始写的春山、春水、春日为什么不算?
生:那不是祥写的景物。
师:审题认真,值得表扬。
(师板书草、花、风、雨、人)同样是这些平常的事物,同样是描写春天,为什么朱自清描绘出的春天就能把人带进美妙的境界呢?我们一起来带着这个
疑问,熟读课文好吗?
生:好!
师:有一个要求,在读的时候,尽量读出情感,同时把生字和生词以及自己喜欢的句子整理到笔记上,看谁做得最好。
(师播放轻音乐,学生在音乐中边朗读,边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师到学生中间具体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大概七八分钟后,学生的声音逐渐减小。
)
师:看来同学们完成得差不多了,谁来解决这个疑问呢?
生1:因为朱自清描写春天的时候抓住了事物特征,所以描绘得非常逼真。
生2:因为朱自清恰当的运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让文章增添了很多色彩。
生3:因为朱自清的语言生动形象,所以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师:我们从品味语言入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来描绘的好吗?
生:好!
师:我们从作者描写的景物中挑选一种,共同来研究好吗?
生:好!
师:选择哪一种呢?
生:就选择春草吧。
师:好,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
(一生声情并茂的朗读。
)
师:读得很好。
谁能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小草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用语言表达的?
生1:春草多,“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
生2:春草柔软,可以坐着、躺着。
生3:春草生命力旺盛,是“钻”出来的;不易被人发觉,“偷偷的”。
生4:春草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可以打球、赛跑、捉迷藏。
生5:“偷偷的钻出来”用了拟人的手法,“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秘藏”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读起来很亲切,琅琅上口。
师:很好。
春草多,春草软,春草生命力旺盛,还不易被人发觉,给人们带来欢乐,这些都是作者锤炼语言的结果,加之修辞手法的运用,这都是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学习的东西。
我们用同样的办法,来学习下面几种景物好吗?
生:好!
师:老师给同学们计时,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
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
生:大家讨论。
师:讨论也解决不了呢?
生:和老师研究。
师:共同研究!开始。
(师加入学生讨论的行列,特别注意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一起讨论,七、八分钟后,学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
)
师:有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自学的结果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劳动果实?
生1:我来说春花。
春天的花朵特别多,“开满了花赶趟儿”;花的颜色也很多,有红的、粉的、白的。
生2:花的味道很甜,因为招来了蜜蜂。
生3:这里也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还有比喻。
生4:花的种类也特别多,遍地都是。
师:说得好,说得对,让我们齐度这一自然段,来感受一下作者语言的魅力。
(教师和学生带有感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师:谁再来说说春风,看作者选择了哪些角度来写春风?
生1: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让人感觉温暖、亲切、幸福。
生2:味觉,“新翻泥土的气息……”
生3:听觉,鸟的叫声和牧童的短笛。
师:风本来是无形的,作者却运用语言把风写的可触可摸,可嗅可听,真是神来之笔。
让我们再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春雨的吧?
生1:春雨很细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生2:春雨滋润万物,“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
师:老师给同学们范读一遍,感受一下那种轻柔和湿润,那种安静和祥和。
(师读后生鼓掌。
)
师:谢谢同学们,学习语文是需要品、读、悟的。
还有什么没出场?
生:春天里的人。
师:人们都忙什么呢?
生1:孩子们放风筝。
生2:老人舒活筋骨。
生3:三句话连起来还是个排比。
师:说得很好,有一个问题老师不明白,为什么春天这一个事物既像娃娃,又像姑娘,还像青年?不是很矛盾吗?
(生开始议论。
)
师:(进一步引导)看看他们各有什么和春天相似的特点?
生1:娃娃是新生的。
生2:姑娘是美丽的。
生3:青年是有力量的。
师:好,这也正揭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
(板书后)让我们再齐读一遍,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春天。
(生齐读。
)
师:朱自清笔下的那美丽的春光令人陶醉;那洋溢的诗情让人感染;那盎然的生机激励人前进。
这一切都是作者仔细观察生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锤炼语言,恰当运用修辞的结果。
同学们想不想也来描写一种事物,和朱自清老先生比试一下?
生:想!
师:描写什么呢?就描写老师的外貌好吗?
生:好!
师:描写本人有点小小的要求,一定要仔细观察,抓住我的特征,用语言表现出来,可以加进修辞手法,写出来后获得我的认可就是成功。
(师走进学生们的中间,让同学们观察。
)生1:老师带着一副近视眼镜。
师:你描写眼镜想表达我什么特征?
生1:老师课讲的这么好,有学问啊。
(众生笑。
)
生2:老师黑头发里面夹着很多银丝。
师:还用了修辞,你想表达什么?
生2:这么年轻就有白头发了,一定是为学生操心累的。
师:所以你们一定不要让你们的老师的操心啊。
(众生笑。
)
生3:老师的皮肤黝黑。
师:你描写这个特征想说明什么?
生3:老师可以问个个人隐私的话题吗?
师:可以。
生3:老师您是农村走出来的吗?
师:正确,我是农民的儿子。
生3:那我写您皮肤黝黑想表现您农民本色。
师:说得好!
生4:老师您总是面带微笑。
师:因为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生4:我想表达的是好的老师总是给与学生微笑的。
师:由表及里了,非常深刻。
同学们回去之后把你今天观察到的写下来,邮给老师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歌曲还没听完。
师:那我们把歌曲就听完。
(音乐起,“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啊,微笑不会再害羞;让时光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啊,快乐健康留四方;让世界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开放。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
师:(在音乐声中)同学们,你们就是希望的钟,老师就敲钟人,希望你们把握住人生的春天,去创造健康、幸福、成功!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长时间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