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几何知识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并能判断平面图形是否对称。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在理解对称概念和判断对称轴方面还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耐心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3.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学会判断平面图形是否对称。
2.难点: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了解对称现象。
2.运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折纸、画图,体验对称的过程。
3.运用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分享发现和心得。
4.采用启发引导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对称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对称轴的模型或图片。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对称的概念,并展示对称轴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认识对称轴。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折纸、画图,体验对称的过程。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对称。
学生独立判断后,教师公布答案,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身边的对称现象,并与同学分享。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对称_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对称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剪刀等。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课件出示小精灵:大家好!我是晶晶,森林就是我的家,欢迎你们!课件出示: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对称的房子、蝴蝶、蜻蜓、树叶、花朵……一片迷人的景色。
师:仔细观察这些美丽的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房子、蝴蝶、蜻蜓……这些图案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了这些图案都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
比如空中飞舞着的蜻蜓、蝴蝶……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一)观察体验,感受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出示蝴蝶、房子、蜻蜓等图片】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蜻蜓图:以蜻蜓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房子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小学二年级数学关于对称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关于对称的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关于对称的教案一、教学内容:P68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生疏轴对称图形的根本特征;能够推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
2、使学生的观看力气,想象力气得到培育,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三、教具、学具预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各颜色纸。
四、教学重难点:能够识别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听小故事〕〔二〕生疏对称图形1、生疏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消逝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图形,这里还有一些对称图形,还有一些剪出来的。
〔飞机、鱼、龟〕2、动手剪对称图形〔争论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a、师示范剪对称图形〔一张长方形的纸,并对折,画出一半的外形,剪下来,翻开,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它是对称图形吗?b、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自已宠爱的对称图形〕c、学生呈现自已剪的对称图形〔三〕生疏对称轴生疏对称轴〔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对称轴〔师画虚线〕〔四〕稳固练习1、赏识对称图形〔你能列举生活上的对称图形吗?〕2、P68〔做一做〕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推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小鱼的对称轴在那〕对称轴有横的、还有竖的〕3、P70第2题〔4人小组〕折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来。
4、P70第3题,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关于对称的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沟通、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具预备镜子、教科书第71页的开放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玩一玩镜子,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今日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每人一面小镜子〕师: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师:这是怎么回事?二、引导探究,体验镜像对称的特点1、出示教科书第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认真观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能在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动手操作能力。
3.在认识和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风筝。
你们看这些风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生:它们都是对称的。
师:对称指什么?生:大小一样、形状一样。
生:左右两边一模一样。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有了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对称现象,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剪纸是对称的,脸谱也是对称的,这些生活中的工艺品、建筑物也都是对称的。
生活中处处有对称现象,看来同学们对对称并不陌生。
师:同学们你们能创造一些对称图形吗?动手操作。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创造的。
生:我将一张纸对折,在合着的一端画出蝴蝶的一半,剪下后就是一个对称的蝴蝶。
生:我也是将纸对折后画出爱心的一半,剪下后就是一个对称的爱心。
生:我发现剪后剩下的也是对称图形。
师:你的眼睛真明亮。
师:这些图形都是对称图形吗,你能验证一下吗?生:通过折叠后这些图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就是对称的。
师:像这样左右两边严丝合缝重合在一起,一模一样我们就叫做完全重合。
同学们想到了用折叠的方法验证是否对称,并会用折叠的方法创造对称图形,太了不起了。
师:同学们观察这组对称图形,对折后每个图形都有一个折痕,你认为折痕重要吗?生:重要,因为折痕的左右两边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我们数学上叫做对称轴。
在画对称轴的时候我们用虚线画出,并且虚线要超出图形。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3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直观和易于理解的,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对称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于图形和颜色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和理解对称的规律。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对称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发现对称的规律。
2.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动手,增强对对称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对称和不对称的图形,用于展示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一些彩笔和纸张,用于画图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对称和不对称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称的概念。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对称吗?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中的对称图形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引出对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解释对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教师讲解对称轴的概念,并展示如何通过折叠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会寻找对称轴,并能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本章内容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对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会寻找对称轴。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会寻找对称轴。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对称,并能找出对称轴。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对称现象。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对称的实物和图片,如剪纸、卡片等。
2.准备对称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对称的实物和图片,如剪纸、卡片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称现象。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入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会寻找对称轴。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对称轴,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教学设计-对称二年级对称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对称二年级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鉴别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
2.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轴对称线,完成图形的对称绘制。
3. 学生能够发现和描述身边的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1. 对称的概念和判断对称图形。
2. 对称图形的轴对称线。
3. 绘制对称图形。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对称和非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区分。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对称?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2. 概念讲解:简单解释对称的概念,对称图形是指可以通过某一条轴对称线将图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3. 示例展示:通过示例图形,让学生一起找出轴对称线,并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4. 练习与巩固:给学生一个图形,要求判断图形是否对称,并找出轴对称线。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逐渐增加难度,给学生更复杂的图形。
5. 扩展应用: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找到身边的对称图形,并描述对称特点。
可以带学生到校园或家附近,找到一些对称的建筑或物体,进行观察和讨论。
6. 达成总结:复习对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总结对称的特点和轴对称线的作用。
教学资源:
1. 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卡片。
2. 绘图工具,如纸、铅笔、尺子等。
评价与反馈:
1. 观察学生对对称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准确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 考察学生绘制对称图形的准确性和依据。
3. 讨论和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对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熟练认识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
3.能够完成对称图形的填色和折纸等操作。
4.提高学生对对称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
3.完成对称图形的填色和折纸等操作。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对称的基本概念和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对称的概念。
3. 操作1.让学生找出图中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并标出来。
2.让学生完成给定图形的填色操作,体会对称的特点。
3.让学生进行折纸实验,观察对称现象。
4. 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对称的练习题。
2.分组进行对称图形设计,展示并互相分析。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老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对称。
2.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确定和对称图形的创建。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练习和设计任务。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对称的基本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通过展示图形,向学生介绍对称的概念。
3.让学生观察图形找出对称中心和对称轴。
4.指导学生完成填色和折纸操作。
5.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设计活动。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对称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对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存在折纸不规范和对称轴判断错误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同时,引导学生将对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和增加兴趣。
七、教学延伸1.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2.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展览,了解对称在艺术和建筑中的应用。
3.给学生布置对称相关的课外作业,拓展他们对对称的理解和认识。
八、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笔、纸、图形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九、教学反馈通过课后作业、课堂回顾以及对学生操作的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对对称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对称图形,理解对称的轴,以及运用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发现图形的对称性。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对称的物体和现象,对对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对称的概念,找出对称的轴,并能够运用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对称图形,找出对称的轴。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观察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实物,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和理解对称的性质。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画图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对称的实物,如扇子、衣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的对称性。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图形的对称性,并找出对称的轴。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对称的轴,并进行实际操作,如剪纸、折纸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运用对称的知识。
4.巩固(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对称的知识来解决。
对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对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对称的概念,能够在图形中找出对称轴;2.了解图形的对称性,能够自行完成图形的对称绘制;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法1. 教学内容1.对称的概念;2.对称轴的确定;3.图形的对称性;4.对称图形的绘制。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可以采用问答或者故事的形式,介绍对称的概念,调动学生兴趣,引起思考。
第二步:讲解1.对称的定义:将一个图形按照某个中心轴旋转一定角度,使其与原图形完全重合,这个轴就是对称轴,这种变换称为对称,成为对称图形。
2.对称轴的确定:对称轴可以是图形自身的一个线段,可以是与图形平行且对称的一条直线或线段。
3.图形的对称性:如果图形中存在一个虚拟线条,将其沿该线条进行对称变换后,仍能完全重合,则该图形具有对称性,称为对称图形。
4.对称图形的绘制:通过对称轴的确定,可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
第三步:练习1.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习题,包括寻找对称轴、判断图形是否对称、对称图形的绘制等;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巩固对于对称概念的理解。
第四步:归纳结合练习的结果,对于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三、板书设计对称对称轴对称图形定义:旋转变换确定:直线或线段性质:沿对称轴对称后重合四、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讲解对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对称图形的绘制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对称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强调了对称图形的沿对称轴对称后的性质,让学生对于对称的实际运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此外,通过针对不同层次的习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效果较好,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对称形状的认知》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第三单元《对称形状的认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对称形状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辨识简单的对称形状。
3. 能够创造对称形状。
教学准备1. 教材: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2. 教具:黑板、彩色笔、图纸、剪刀、胶水。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形状。
- 引发学生对对称形状的兴趣。
2. 研究(15分钟):- 介绍对称形状的定义和特点,并在黑板上示范,如正方形、圆形等。
- 通过教材中的练题,引导学生判断形状是否具有对称性。
3. 实践(20分钟):- 让学生用剪刀和图纸制作对称形状,如折纸切割等。
- 鼓励学生互相展示并讨论创作的对称形状。
4.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强调对称形状的概念和特点。
- 反馈学生掌握情况,解答疑惑。
5. 延伸活动(10分钟):- 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对称形状,如日常生活中的建筑、物品等。
- 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对称形状。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和练对称形状。
- 提醒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并在下节课交上来。
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对对称形状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2. 作业评价:评阅学生完成的作业,检查掌握情况。
3. 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
参考资料1.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
2. 课本附带的练题和示例。
3. 教学辅助资料和图片。
3.1对称(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1 对称(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对称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对称的含义,并能识别出对称图形。
具体内容包括:1. 对称的定义和特征;2. 常见对称图形的认识;3. 对称轴的概念及画法;4. 对称图形的判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能识别和判断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的意义及画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称轴的确定及画法;2. 对称图形的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对称轴模型、多媒体课件;2. 学具:学生自备剪刀、彩纸、对称图形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
2.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对称图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对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1. 讲解对称轴的概念及画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对称轴的意义。
2. 示例讲解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对称图形,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练习。
3. 小组合作,学生互相交换练习册,互相判断对称图形,并讨论判断方法。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对称图形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易错点。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称的概念、对称轴的意义及画法、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
2.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对称图形题目。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对称现象,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1. 对称2. 正文内容:对称的概念、对称轴的意义及画法、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
作业设计:1. 练习册上的对称图形题目;2. 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称的概念、对称轴的意义及画法、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对称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对称,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对称轴、对称图形和对称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通过日常生活和上册的学习,他们对图形和几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2.让学生掌握对称变换的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对称变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对称轴的识别和对称图形的判断。
2.对称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对称的概念。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规律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对称变换,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对称的实物和图片,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对称轴的标记工具,如直尺、彩笔等。
3.准备一些对称变换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对称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更多的对称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规律和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对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对称变换,如剪纸、画图等,巩固所学知识。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对称变换的性质,如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等。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对称变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对称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建筑、艺术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图形的对称性–能够进行简单的对称作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结合游戏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表达、交流和探究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如何识别图形的对称性难点:•进行对称作图时的正确操作和判断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几种具有对称性的图形,请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对称轴的概念和对称性的判断方法•举例说明对称轴可以是垂直线、水平线或倾斜线3. 游戏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对称作图游戏,要求根据给定的对称轴完成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对称轴,增强对称性的理解4. 拓展练习(15分钟)•让学生自行创作对称图形,并邀请同学猜测对称轴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图形的对称性质,并进行讨论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对称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对称图形,并加以分析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对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图形的对称性,并掌握了对称作图的基本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和拓展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找出家里或学校中具有对称性的图形,并描述其对称性质。
六、板书设计•对称:概念、特点•对称轴:垂直线、水平线、倾斜线•对称作图方法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称的概念,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对称(24)-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对称(24)-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对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识别出常见的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包括:1. 对称的定义和特点2. 常见的对称图形3. 对称轴的概念和画法4.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称的特点。
2. 让学生能够识别出常见的对称图形,并能够画出对称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1. 对称轴的概念和画法2.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对称图形的图片和模型,如蝴蝶、飞机、心形等。
2.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对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意义。
3. 活动一:教师出示一些对称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对称,并说出对称轴的位置。
4. 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对称的物品,并画出对称轴。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板书设计:1. 对称2. 定义和特点3. 常见的对称图形4. 对称轴的概念和画法5.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对称的物品,并画出对称轴。
2. 让学生画出一个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对称的概念和特点,并能识别出常见的对称图形。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对称轴的概念和画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另外,有些学生在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时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重点关注的细节:对称轴的概念和画法对称轴的概念和画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需要教师详细补充和说明。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图形的变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对称的感性认识。
但学生对对称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和认识对称。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
2.难点:培养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观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对称的规律。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对称的图片和实物,如剪纸、卡片等。
2.准备对称的游戏道具,如拼图等。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建筑物、自然界中的植物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他们说一说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是对称的”,“它们看起来很美”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对称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对称的图片和实物,如剪纸、卡片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和实物,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图片和实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会说“它们是对称的”,“一边和另一边一样”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是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悟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情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称轴的概念、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如何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对称概念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和理解对称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对称轴,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对称轴,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2.教学难点: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概念。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和图片,如剪刀、镜子、蝴蝶、树叶等。
2.制作对称轴的演示教具。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对称轴的概念,并通过演示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对称轴。
同时,引导学生判断一些图形是否对称,并说明理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一个图形,尝试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对称轴不明显的图形,让学生尝试找出对称轴。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对称(18)-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对称(18)-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对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识别出常见的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包括:1. 对称的定义和特点;2. 常见的对称图形;3. 对称轴的概念;4.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5. 练习和巩固对称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点,并能识别出常见的对称图形;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称轴的概念和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2. 对称图形的识别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对称图形的卡片和模型;2. 学生准备对称图形的练习纸和彩笔;3. 教室准备对称图形的挂图。
教学过程:1. 引入对称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展示对称图形的卡片和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对称的含义;2. 讲解对称轴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定义;3. 练习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判断给出的图形是否对称;4. 讲解常见的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识别出常见的对称图形;5. 练习和巩固对称知识,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对称的概念和应用;6.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对称的概念和特点;7.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对称知识。
板书设计:1. 对称2. 定义和特点3. 常见的对称图形4. 对称轴的概念5.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6. 练习和巩固对称知识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巩固对称的概念和应用;2. 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对称的例子,并解释对称的特点;3. 设计一个对称图形,并解释对称轴的位置和对称的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点,并能识别出常见的对称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通过练习和讨论,巩固对称知识。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应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够识别和绘制轴对称的图形。
3.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分析轴对称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
2.识别和绘制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轴对称图形绘制和推理。
三、教学过程1. 活动一:导入新知•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点和特点。
2. 活动二:概念讲解•讲解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举例说明轴对称图形的实际应用。
3. 活动三:实践操作•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练习题,让他们进行绘制和分析。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活动四:拓展练习•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轴对称图形练习题。
•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设计自己的轴对称图形。
四、课堂小结•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强调轴对称图形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下自己的见解。
3.阅读相关教材,预习下节课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应用这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运动——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2014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9页
【教学重点】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新人教版教材根据《标准201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不要求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删掉了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作图内容以及判断在方格纸上平移几格的内容,这些都后移至第二学段学习。
因此,在本学段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为学生的后继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接下来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再让学生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跟他们的年龄、生活经验和本身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的。
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先通过生活跌具体形象实例让学生建立对称的表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称的初步印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思维活动寻找它们的共同点。
从而了解对称的基本特点,形成对称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进一步从感性上了解对称的性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数学认识;最后,让学生自己动口说一说,拓展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学知识得到以内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图片、剪刀、彩纸、课件
【学具准备】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观察图片,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你会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3、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二、师生互动、小组交流
(一)教学对称图形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形(出示课件),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蝴蝶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生2:我发现年年有鱼的纸花的左右两边是不一样的。
生3:我发现京剧脸谱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共同的特点。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图形左右两边的形状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图形。
(板书:对称图形)
(二)说一说、找一找
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
三、班级汇报
学生小组上前展示,介绍制作过程:先把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
我是先把纸对折,在右上角处用笔画出小半圆,左下角画出小长方形,然后照着画的线剪,剪好后把对折的纸打开形成上衣对称图形。
明确(1)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他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2)在纸上出现了一条折痕,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对称轴。
(3)可以用对折的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可能出现的问题:(1)为什么要对折纸?
使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为什么在一面画图?
因为对折了剪出来的图形两部分是一样的。
四、巩固应用
课本29页:做一做
练习七: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