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
地温梯度:指深度每增加100米时所升高的温度,以℃表示。
软流圈:地下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的地震波速低速层,是一个具软塑性和流动性的层次。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的性能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形成凹凸不平的破裂面称为断口。
相对地质年代:表示地质事件和各种地质体发生或形成的先后顺序或新老关系,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且,总是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下部,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上部。
即原始产状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或称叠置原理。
化石:埋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称为化石。
生物演化律: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相同时期的地层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岩性(矿物组成)的不同导致风化速度不同,使岩石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称为差异风化。
球形风化:在裂隙发育的岩浆岩和厚层砂岩地区,由于风化作用的影响,岩石表面趋于圆化(球状)的现象。
风化壳:指在陆地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一层不连续的、厚薄不均的薄壳。
残积物:陆地表面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以后,各种矿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可迁移的成分从原矿物中迁移出来随流水带走,剩下的物质残留在原地称为残积物。
片流:沿斜坡无固定水道的面状流水。
中国地质构造学研究历史
地洼学说认为,在地壳演化史上,不只活动区可以转化为“稳定” 区,而“稳定”区也可转化为新的活动区。大陆地壳的发展过程, 并非如地槽—地台说认为的那样,直线地仅由地槽阶段发展到地 台阶段,而是多阶段、螺旋式的升进。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 之间的互相转化递叠,按照“否定之否定”法则向前发展,这叫 “动、定转化递进律”。它的力源机制在于上地幔软流层的物质 运动,叫散聚交替光在研究中国和东亚 构造的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一种构造地质 学说。它主要是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现象, 研究地壳各部分构造形变的分布及其发生、发展过 程,用来揭示不同构造形变间的内在联系。地质力 学注重构造体系的分析,特别是活动构造的活动规 律和动力来源,以及断层、褶皱等构造形迹形成的 力学机理的分析,也注重研究地应力和地质因素对 岩土工程的力学分析的影响,地质力学对矿产资源 的普查勘探、对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研究有积极 意义。
地质界传统的理论是大陆地壳大发展过程只有两个 阶段:先出现活动区—地槽区,后来变为“稳定” 区—地台区。1956年,陈国达在总结中外地质资料 的基础上提出,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演化进入了新 阶段,经受断裂作用和拱曲作用后所形成的狭长形 或长圆形的凹地或凸起,其大地构造性质既非地台 区,也与地槽区有别,而是一种新型活动区,是大 陆地壳的第三构造单元。因它是地台区向活动区转 化的产物,故取名为活化区;又因其最主要的特征 是区内出现地洼盆地,故称地洼区。
地质力学既研究地壳运动产生的各种形变现象的规律,也 研究由地壳运动产生的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的相互 联系。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都是它考察研究的对象, 包括构造体系的规律、海洋运动的遗迹、岩浆活动的现象、 变质岩带的发生和矿产的形成等。
地质力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构造体系的深入调查研究; 2、全球大地构造体系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以及与各种构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学案 4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了解李四光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事迹.掌握李四光在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认识李四光为中国地质学奠基.分析李四光应用他的科学理论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理解李四光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1)留学学校: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2)学习专业:造船专业。
(3)选择造船专业的原因:为祖国造出第一流的兵舰和轮船,建设强大的海军,使中国人不再受外国的侮辱.(4)学成回国:被赐以“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2.留学英国(1)留学学校:英国伯明翰大学。
(2)学习专业:最初学习采矿,后来改学地质。
(3)选择专业理由:学成回国后让中国人开发自己的矿藏,而不受外国人摆布。
3.报效祖国: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特别提醒]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李四光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不久后当选为实业部部长。
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李四光决定辞官到英国留学。
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创立地质力学(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提出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2)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论著,介绍自己对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测定和推论,并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一名词。
(3)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地质力学作为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4)20世纪60年代: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该书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2.其他科学领域(1)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李四光通过对大量虫筳化石的研究,创立了虫筳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在冰川学的研究上: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 第六单元第三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课件(共18张)
得知道哪里有矿藏。就说咱们中国,人称地大物博,但地质
科学却十分落后博大的矿藏究竟分布在什么地方,国人心里
大都没有数。如果我们仅仅学会了采矿而不会找矿,到时候
不过是给洋人当矿工,做不了国家的主人啊!所以,我选择
地质学!”
1903
考入武昌高等小学堂
1905
在东京读书时加入同盟会
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机械
2009年10月 ,李四光入 选蒙古族十 大杰出科学 家。
2009年9月 14日,李四 光被评为100 位新中国成 立以来感动 中国人物之 一。
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李四光
李四光主要 的成就
䗴科鉴定
方法的十
项标准
指导石油 的勘探和 开发
创立地
质力学
指导铀矿开 采
地震预测、 预报
对中国第 四纪冰川 的研究
不愿屈从袁世凯政府,与汪精卫争执 过,还躲避蒋介石的笼络,差点遭暗杀的 李四光,在接到新政权的邀请后,不惜历 经艰险回到祖国。他为什么要回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质工
作面临哪些压力?
1952年在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定时,中央发现很多
项目上不了,因为地质情况不明、矿产资源“家底”不
清,拖了后腿。 建国初,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地质专家只有200多人,钻
机只有8部。更关键的是,旧中国地质工作水平很低,
具有工业意义的地质工作几乎没有开展过。
一五计划期间,要求地质部探明十几种矿产资源的储量 。1956年时已探明三十几种,基本保证了煤炭、黑色冶金、 有色冶金的工业建设的需要。 根据李四光地质力学等理论的指导,1955年开始,从新 疆、青海、四川、华北、东北接连探到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 。此后,胜利油田、大庆油田等价值巨大的油田成功建成。
中国地质学简史
中国地质学简史
中国地质学简史
中国地质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人开始意识到地质变化的存在。
然而,地质学作为一门学科,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1900年代初,中国学者王大昕和徐永昌分别在欧洲和日本学习地质学,并将其带回中国。
他们开创了中国地质学的先河,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192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地质矿产学会的成立,中国地质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中国地质学家开始研究地质演化、地质构造和区域地质学等领域,提出了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观点,例如“中国大陆架”和“太平洋构造”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质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各地质勘探单位相继成立,一批杰出的地质学家如钱学森、曾庆存等开始涌现。
他们在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地质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地质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地质学研究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地质学家们开始深入探索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如环境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等。
如今,中国地质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球科学领域之一。
在地震、火山、矿产资源等方面有很广的应用。
中国地质学会
人才培养
科技奖项
科普教育
学会设立的“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即“金锤奖”和“银锤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野外 地质杰出贡献奖”(即金罗盘奖)、“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和“优秀科普产品奖”,主要表彰在地质工作 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地质科技人才,在行业内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020年3月,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在京揭晓。
会徽由章鸿钊、谢家荣、杨钟健、葛利普设计,张海若书篆,于1937年第13届年会通过。
会歌大哉我中华!大哉我中华!东水西山,南石北土,真足夸。泰山五台国基固,震旦水陆已萌芽,古生一代 沧桑久,矿岩化石富如沙。降及中生代,构造更增加,生物留迹广,湖泊相屡差。地文远溯第三纪,猿人又放文 明花。锤子起处发现到,共同研讨乐无涯。大哉我中华!大哉我中华!?
学术成就
学术交流
学术刊物
中国地质学会每年都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30余个,涉及到地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还承办国际学术团 体委托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经常派专家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是跨部门、跨行业、跨专业的学术交流会议,旨在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地质工作 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地质科技创新,支撑找矿突破实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201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分别是: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河南省栾川县深 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鄂尔多斯盆地庆城10亿吨级页岩油田勘探重大突破、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 得重大突破、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 气田、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内蒙古巴尔陶勒 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安徽省淮南市潘集煤矿外围实现煤炭找矿新突破。
中国百科大辞典(地质学)
中国百科大辞典地质学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目录地质学家 (1)普通地质学 (3)冰川地质学 (6)火山地质学 (7)地震地质学 (8)地球物理学 (10)宇宙地质学 (11)陨石学 (12)月球地质学 (12)行星地质学 (12)构造地质学 (12)大地构造学 (14)矿物学 (18)岩石学 (23)地球化学 (26)古生物学 (26)古人类学 (27)地史学.地层学 (28)第四纪地质学 (29)矿床学 (30)煤田地质学 (31)石油地质学 (32)地热地质学 (33)水文地质学 (34)工程地质学 (36)海洋地质学 (39)环境地质学 (39)地质学家(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杭州)人. 他精研科学,成果丰硕. 在地质学方面,由雁荡等山的地形,认识了水的侵蚀作用;从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遗迹,推论出冲积平原形成的过程. 以平生见闻,撰有《梦溪笔谈》等著作.(1877—1951)地质学家.字演群,后改爱存.浙江吴兴人. 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之一.1913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培养地质专门人才的地质研究所;1916年创建中国第一个地质调查机构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的发起组织人之一.著有《石雅》和《古矿录》等.(1887—1936)地质学家. 字在君,江苏泰兴人.曾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进行地质矿产调查. 晚年任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著有《扬子江芜湖以下的地质》等报告20余种.(1889—1971)地质学家. 字仲揆,湖北黄冈人.毕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创立了用地质力学解释地壳构造及其演化的假说. 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探索地壳运动和矿产分布的规律,创立了地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构造体系”。
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开创了一条实现地震预报的途径. 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部之 ?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和《天文、地质、古生物》等.(1889—1971)地质学家. 字咏霓,浙江鄞县人.清末在比利时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丁文江等办的地质调查所,并担任主要工作. 首先提出燕山运动在中国的存在及其在中国地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著有《中国矿产志略》、《甘肃地震考》和《椎指集》等.(1898—1929)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 河北蠡县人. 对中国地层和古生物进行研究调查,最先对中国长身贝类化石作系统研究. 著有《中国长身贝化石》等.(1901—1964)古植物学家,浙江诸暨人. 对中国晚古生代和中生代至新生代各纪的植物化石、古植物的分类和演化、地层的划分和比较以及植物的地理分布等均有研究,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02—1943)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 湖南郴县人. 著作有《金陵灰岩之珊瑚和腕足类化石研究》、《四川龙门山地质》等.(GeorgiusAgricola,1494—15)德国矿物学家. 主要著作有《论金属》和《化石的性质》等. 对当时的冶金技术、采矿技术作了详细说明;叙述了有用矿物、矿脉、矿石的生成过程;对已知矿物的完整记载,成为以后进行矿物描述的典范. 因而被称为“冶金学之父”。
中国地质大学专业目录
中国地质大学专业目录
1.地质学: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学、水文学、古生物学、区域地质学
2.勘查技术:勘查工程、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地质资源、地球科学应用技术
3.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资源勘查技术
4.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地质、环境地质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技术
5.核地质工程:核地质工程技术
6.地质勘探技术:矿床地质、油气地质、矿山地质、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7.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磁学、大地测量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动力学
8.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地球化学勘查技术
9.地球生物学:地球生物学、生物地质学、古生物学
10.普查测绘:测绘与遥感、地图制图技术。
973地质学基础参考书
973地质学基础参考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地质学基础的参考书籍,其中包括了973
地质学基础的内容:
1. 《地质学基础》(第四版)- 陈宝昌、韩家瑞
这本书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教材,涵盖了地
质学的基本概念、地质历史、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
化学、矿床学等内容。
2. 《地质学基础教程》(第三版)- 王光远、李瑞林、谭
瑞芬
这本书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系统全面,包括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质历史、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方面。
3. 《地质学基础》(第二版)- 陈宝昌、周维明、李瑞林
这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包括了地质学
的基本概念、地质历史、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方面,并结合了中国地质学的特点。
4. 《地质学基础》(第三版)- 王光远、李瑞林、谭瑞芬
这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涵盖了地质学
的基本概念、地质历史、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方面,并结合了中国地质学的特点。
5. 《地质学基础》(第四版)- 王光远、李瑞林、谭瑞芬
这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系统全面,包
括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质历史、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地球化学、矿床学等方面,并结合了中国地质学的特点。
以上是一些关于地质学基础的参考书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书籍的版本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您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版本。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真题1999-20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9—201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球科学概论1999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0分)地温梯度历史比较法差异风化莫霍面矿物解理石林洪积面岩石的结构苦湖分选性与磨圆度海蚀凹槽破火山口二.简述地质年代中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层次的划分依据(10分)三.试分析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及两种作用的顺益关系。
(10分)四.简述岩石圈板块运动的主要边界类型。
(8分)五.谈谈现代构造运动的一些表现或证据。
(12分)六.试对比河谷、冰蚀谷与风蚀谷的主要形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5分)七.试述浅海地区的化学作用于生物沉积作用。
(15分)2000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30分)历史比较法解理球形风化波切台三角洲岩浆作用背斜转换断层化石层序率层理克拉克值古登堡面二、试论述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8分)三、概述河流的侵蚀作用。
(20分)四、简述岩石圈板块于东的主要边界类型。
(8分)五、试述岩溶作用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常见的岩溶地形。
(10分)六、简述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10分)七、简述构造运动在地层中的表现。
(14分)2001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5分)蚀流承压水夷平面莫霍面地震震级搬运作用岩石结构地质年代风化壳地温梯度将今论古磨圆度中心式火山盆喷发岩株二、简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构造意义。
(12分)三、简述板块边界的主要类型。
(10分)四、试述变质作用的类型。
(13分)五、试述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
10分)六、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10分)七、对比“V”型谷、“U”型谷和风蚀谷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0分)2002年《普通地质学》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5分)风度大地水准面承压水蚀流变质作用岩石圈地温梯度解理角度不整合温差风化岩溶作用震级威尔逊旋回生态系统二、试述河流的剥蚀作用。
(14分)三.如何确定相对地质年代。
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_范文模板及概述
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中国地质学会作为我国地质科研领域的重要组织机构,一直致力于促进地质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
为了推动中国地质事业的持续发展并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定于2024年举办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会议。
本文将对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进行详细梳理与阐述。
首先,将对中国地质学会及其重要性进行背景介绍;然后,将着重介绍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概述,包括会议主题、规模、议题安排以及主要演讲嘉宾和邀请对象等内容;接下来,将详细描述细节实施计划及筹备工作分工,包括经费筹备与分配方案、场地、设备、人员及物资准备以及各项细节计划执行流程等;最后,对预期成果与展望进行阐述,探讨这次学术会议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对于中国地质事业的推动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作为开篇,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背景介绍部分将对中国地质学会的历史沿革、重要性以及目前现状进行介绍;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概述部分将详细概括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规模、议题安排和主要演讲嘉宾等内容;细节实施计划及筹备工作分工部分将具体描述各项细节计划的执行流程,并展示经费筹备与分配方案以及场地、设备、人员及物资准备等内容;最后一部分是预期成果与展望,旨在探讨这次学术会议的意义和影响力,并展望未来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而清晰地撰写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以便组织者和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次盛会。
通过详细介绍背景信息、计划概述、实施计划及工作分工,以及预期成果与展望,旨在为顺利举办此次学术会议提供有力支持,并为推进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 背景介绍:2.1 中国地质学会历史沿革中国地质学会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组织。
成立于1949年,起初称为中国地球科学学会,2004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矿产普查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包括“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质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具有50年的发展历史。
2003年:国家有7个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其中5个单位参加评估,我校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各个单项成绩均领先的可喜成绩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国家有12个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其中10个单位参加评估,我校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总分100分,各个单项成绩均领先的可喜成绩继续名列全国第一!2007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于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是国家教委于1988年首批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点(1986年数学地质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石油地质与勘探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7年被重新归属为新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二级学科。
该学科被认定为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2006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评审。
本学科逐步形成了三个研究领域:1)固体矿产领域;2)能源矿产领域(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煤、煤层气和铀方向);3)地学信息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前身是探矿工程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原探矿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1988年)、第一批博士点(1981年)和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是省、部级重点学科(1984年)、第一批博士点(1981年)。
1997年我国对学科进行调整,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中的“工程地质”与“探矿工程”合并为“地质工程”,我校地质工程是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2006年通过评审。
近年来辐射新增了4个博士学科点:岩土工程(教育部批)、安全技术及工程(教育部批)、钻井工程(自设)、地下建筑工程(自设);形成了五个主要研究领域:1)探矿工程技术;2)地质工程装备及新材料;3)岩土与基础工程;4)地质灾害防治;5)地下工程及安全技术。
地质学类专业解读:地质学
地质学类专业解读:地质学一、地质学专业是什么?地质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性理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及其演化的历史。
地质学属于地质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地质勘探的方法、规范及流程,了解地质学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与应用前景,具备从事与地质学有关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具备独立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到国土、地矿、冶金、建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等行业的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地质学专业学什么?示例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矿床学等。
示例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地质学(基地班):结晶学与矿物学(双语)、古生物学(双语)、地史学(双语)、晶体光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矿床学基础、地质微生物学(双语)、地质学专业英语、沉积学与古地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基础、区域地质调查学、流体包裹体、中国区域地质学、学科前沿课等。
(2)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沉积学与古地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基础、区域地质调查学、矿床学基础、地质学专业英语、中国区域地质学、学科前沿课等。
(3)地质学(地质-地球物理复合):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基础、重磁电原理与方法、地震与测井原理与方法、地震数据处理、区域地质调查学、地质学专业英语、学科前沿课等。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考试参考书目
02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
陈永清 王庆飞 毛景文 郑有业 成秋明 董连慧 彭齐鸣 丁俊 王全明 陈仁义 唐菊兴 梅冥相 于炳松 刘少峰 03含油气盆地与构造分析 王成善 顾雪祥 李亚林 马永生 杜杨松 王功文 04矿产资源-环境与经济联合评价 张寿庭 ◇袁万明 陈永清 05层序地层学及应用 马永生 梅冥相 09油气储层表征与评价
姚艳斌 李克文 王香增
307人文经管学院
020200应用经济学 沙景华 刘慧芳 雷涯邻 01产业经济学 周进生 姚华军 齐亚彬 雷涯邻 02区域经济学 周进生 03数量经济学 安海忠 刘慧芳 04世界经济与贸易 唐任伍 05财政与金融 唐任伍 沙景华 06环境经济与政策 安海忠 姚华军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沙景华 雷涯邻 01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管理 安海忠 周进生
09油气储层表征与评价 于炳松 彭润民 陈建平 薛春纪 赵鹏大 10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 郑有业 成秋明 董连慧 唐菊兴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14应用地球化学 严光生 申维 16数学地质 陈永清 成秋明 陈建平 王功文 陈永清 17定量地学与资源评价 潘懋 成秋明 严光生 肖克炎 申维 18“3S”技术集成与应用 王功文 0818Z1★资源产业经济 王训练
郑绵平 王登红 骆华宝 刘成林 卿敏 葛良胜 聂凤军 肖荣阁 Richard Jeffrey Goldfarb 070902地球化学 张德会 龚庆杰 01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刘家军 毛世德 陈岳龙 赵志丹 朱弟成 02区域地球化学 刘树文 牛耀龄 刘敦一 李曙光 杨忠芳 陈岳龙 陈家玮 03环境地球化学 袁国礼
王彦春 03地震勘探 刘学伟 王赟 04放射性地球物理 王南萍 邹长春 05地球物理测井 谭茂金 06海洋与深部地球物理勘探 金胜 吕庆田 孟小红 张贵宾 王南萍 07能源与固体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探 邹长春 谭茂金 熊盛青 黄金莉 邓明 10地球物理仪器 魏文博 邓明 谭捍东 姚长利 11地球物理信息技术 杨进 张贵宾 王南萍 熊盛青 吕庆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真题
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指岩样未经酸处理,用氯仿抽提出的有机质产物。
具有游离性和还原性,分散在岩石中,与石油性质接近。
是最常用的有机质丰度指标之一2&值3可燃冰(固态气水合物)4次生油气藏5力场强度6有效渗透率7输导层8地层油气藏二:简答题1、rock-eval原理及应用(岩石热解)1聚集性天然气特点和类型2水动力圈闭的特点和类型3油气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三:论述题(3选2)1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与干酪根有关)2不整合油气藏的形成机理3举例说明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盖层微渗漏2石油3伴生气4成烃坳陷5含油饱和度二:简述题1不整合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2岩性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3石油化合物组成及特点4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方法5天然气分类方法三:论述题1油气藏充分条件2成烃演化阶段3断层和油气聚集4油气藏形成时间确定方法及评述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圈闭之现代概念2储集层3油气运移4天然气水合物5生物标志化合物6干酪根6油气运移7饱和度中值压力、8油气聚集方式9甲烷水合物二:简述题1有机质类型的确定方法2盖层的封闭机制及评价参数3背斜油气藏概念、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1论述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及其特点2试举例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3影响砂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填空题1石油主要是由()()()()()等元素组成。
其中主要是()和(),他们的元素组成一般是:(),()2根据控制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可将圈闭分为四大类:(),地层圈闭,(),复合圈闭。
3沉积岩中不容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称为()4通常要从()()和()等三方面的分析来对烃源岩作出定性分析评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二、是非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
三、选择题1.c; 2.a;3 d;4.b; 5.b; 6.c; 7.a; 8.a; 9.b;10.d
第二章 地球
一、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大陆;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裂谷;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裾);海沟;岛弧;洋脊;洋隆;大洋盆地;海山;海岭;重力;理论重力值;实测重力值;重力异常;地磁;地磁场;地磁要素;磁异常;地热;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面热流;地热异常;地震波;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二、是非题1地球两极的理论重力值比赤道大。 ( )2.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 )3.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 )4.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 )5.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 )6.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7.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 )8.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 )9.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 )10.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 )11.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 )三、选择题(按后面的参考答案选择填写)1.大气圈中与地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次级圈层是(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热成层。2.地球上重力值最小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3.地球上重力值最大的部位是( )。a.地心;b.地面 c.莫霍面;d.古登堡面。4.地面上的重力值( )。a.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b.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少; c.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5. 随深度增加地热增温率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大;b.不断变小; c.先增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增大。6.就全球范围看,恒温层的相对平均深度大致是( )a.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深;b.赤道和两极比中纬度地区浅; c.内陆比沿海地区深;d.内陆比沿海地区浅7.陆壳与洋壳的边界位于( )。a.海岸高潮线处;b.海岸低潮线处; c.大陆架外缘处;d.大陆坡的坡脚处8.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时所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 )a.古地磁法;b.地电法; c.地震波法;d.重力法9.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 )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 c.重力分异能;d.构造作用能。四、填空题1.地球的重力主要来源于( )。2. 大陆平均地表热流值为( )HFU;洋底平均地表热流值为( )HFU。3.陨石按化学成分不同可分成( )、( )和( )三大类。4.当今陆地上最高、最雄伟的山系是( )和( )。5.大陆边缘可分为( )与( )两种不同类型。6.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 )和( )等方面。7.保留在岩石中的剩磁,根据它们的成因不同,可分成( )和( )等类型。五、问答题1.试分析地球形状不成为正球形的可能原因。2.举例说明研究地表形态特征的地质意义。3.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如何?4.地表实测重力值可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与理论重力值不相一致?5.为什么洋壳的地温梯度高于陆壳?6.为什么不能按全球平均地热增温率来求地心温度?7.举例说明研究大气圈的地质意义。8.举例说明研究水圈的地质意义。9.举例说明研究生物圈的地质意义。10.试分析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可能形成原因。11.试述洋脊的主要分布特征。12.艾里模式与普拉特模式有什么共同与不同之处?13.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组成与状态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地质学一级学科代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质学一级学科代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变化规律的学科,涉及地质构造、岩石、矿产、地球化学、地貌和地质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地质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理解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它的形成和演化却是一个复杂而长久的过程。
地质学作为一级学科,通过研究地球的各个层面,从微观到宏观,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
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地质学家们对地球内部的各种构造、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地球表面呈现出来的各种地貌现象的成因。
通过研究岩石学,我们能够了解岩石的种类、组成和形成的环境,从而推断出地球上各种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球化学是地质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物质的成分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地球上各种元素和同位素的分析,地质学家们能够推断出地球物质的来源和演化历程,进而对地球的历史进行重建。
地质历史的研究使我们能够了解到地球上各种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地质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比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通过对地质学原理的应用,我们能够提前预警和防范这些自然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总而言之,地质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仅与地球科学相关,还与其他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地质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同时,地质学也帮助我们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地质学作为一级学科,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地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全文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方式。
一个清晰合理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并把握文章的关键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
方法 A③3363|资源产业经济学
“资源产业经济”专业 共用指标
张均 魏俊浩
“矿产普查与勘探”和 “资源产业经济”专业 共用指标
“矿产普查与勘探”和 “资源产业经济”专业 共用指标
陈守余
①1101|英语 ②2250|数学地质 或 2259|地质学基础③3360|矿产勘查理 论与方法 B
“矿产普查与勘探”和 “地学信息工程”专业 共用指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
(24)(全日制)造山带演化与深部地壳岩 石剥露 (25)(全日制)显微构造与岩石圈变形
指导教师 曹淑云
招生 人数
2
考试科目
备注
(18)(全日制)地质构造学
文森特
1
(19)(全日制)流变学与显微构造学
第四纪地质学(070905)
郝芳 3 (1)
备注
“招生人数”栏为学院或导师当年招生总人数,括号内为已接收本科直博生数,其他方式人数将于公开招考报名前公布。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 (29) (全日制)油气成藏机理 (37) (全日制)地震地质建模 (38) (全日制)岩性油气藏勘探 (40) (全日制)页岩气评价 (27) (全日制)含烃流体地质 (28) (全日制)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29) (全日制)油气成藏机理 (30) (全日制)页岩气与页岩油 (31) (全日制)油气地球化学 (01) (全日制)矿产勘查与评价 (02) (全日制)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 (05) (全日制)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10) (全日制)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17) (全日制)地震沉积学 (39) (全日制)层序地层学及其定量模 拟 (33) (全日制)石油勘探构造分析 (36) (全日制)油气成藏年代学 (19) (全日制)沉积盆地分析 (25) (全日制)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 (05) (全日制)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43) (全日制)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05) (全日制)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06) (全日制)矿业开发地质 (07) (全日制)资源经济与环境 (01) (全日制)矿产勘查与评价 (02) (全日制)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2) (01) (全日制)数学地质与信息技术 (02) (全日制)资源遥感技术 资源产业经济(0818Z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件据朱光等2006
(7)新生代深切割阶段( 22.8-9Ma)
• 以走滑作用为主,郯庐断裂切穿莫 霍面直达上地幔,切割深度加深 (70km左右),导致新生代碱性玄武 岩及幔源包体沿断裂喷出 • 火山口沿佳伊断裂规律分布
西尖山火山锥
西小山火山锥中橄榄岩包体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切 穿莫霍面直达上地幔, 切割深度不断加深,导 致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及 幔源包体沿断裂带展布。 郯庐断裂带是现今地震 活动带。
桦甸县敦 -密断裂 带逆地堑 孙晓猛, (2010)
敦密断裂“逆地堑”
(5)郯庐北段右旋走滑断陷
• 不对称地堑 构造样式,
盆地一侧断层 陡而深,另一 侧断层切割较 浅,说明在断 陷过程中一侧 断层起主要作 用。沿地堑走 向,发生半地 堑构造样式断 超方向左右变 位。
(6)挤压反转阶段
渐新世末期,日本海 盆强烈弧后扩张,并向西 推挤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使 佳伊、敦密地堑发生构造 反转在渤海湾盆地和松辽 盆地中形成广泛的逆冲断 裂,同时形成整个东北地 区以及渤海湾盆地新近系 与古近系之间的区域不整 合。
1.郯庐断裂
• 断裂的成因模式 • 断裂的活动期次、性质 和形成时代 郯庐断裂的形成时代, 大规模左旋走滑活动的 时代 大型逆冲活动的期次和 时代 伸展活动期次及其时代 • 位移量 • 断裂演化对西太平洋板 块运动构造响应 • 郯庐断裂北段研究
对郯庐断裂北段的地理分布的认识。
• 敦-密断裂、依-舒断裂和沈 阳-哈尔滨断裂三个分支(黄 汲清等1977;Wang et al., 1997) • 敦-密断裂、依-舒断裂和鸭 绿江断裂三个分支(张宏等, 1995) • 敦-密断裂和依-舒断裂两个 主要分支(徐家炜等,1992; 朱 光等2002b) • 只有依-舒断裂为北延的主干 断裂(陈丕基,1988;万天丰 ,1996;罗志立等,2005) • 沈阳-哈尔滨断裂是北延的主 要断裂(吉林省区域地质志, 1988) • 只有敦-密断裂才是郯庐断裂 的北延断裂(姚大全,1988; 吴根耀等,2007)
郯庐北段大型右旋走滑逆冲断裂带
• 在佳伊断裂带中大 型走滑-逆冲断褶 带中各种构造形迹 的分布具有明显的 规律性。在东、西 两条边界主干断层 附近,次级断层密 集分布,褶皱构造 以较紧闭的直立褶 曲为主;相反在边 界断层之间,断层 和褶皱稀少,地层 产状平缓,反映了 边界断层是应力较 为集中地段。
复习题
• 简述华北地台盖层演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其原 因。 • 印支运动的分期及其影响 • 燕山运动构造期是如何划分的,划分依据是什 么? • 简述郯庐断裂演化阶段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 背景 • 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标志、主要时代及其原因 • 中国东部何时从安底斯型大陆边缘转化成岛弧 大陆边缘?简述其特征和成因。
李春昱,1980;Okay,Sengor.1992; Xu J W,1987;王小凤,1998
旋转的缝合线模式
点碰撞经旋转到面碰撞 肖文交,2000;Gilder,1999
嵌入碰撞边界模式Yi A,1993 郯庐断裂带左旋和朝鲜半岛Honam断裂带右 旋活动,两条断裂之间的苏北、胶南- 沃川向北突出嵌入到朝鲜半岛,
140-100Ma 为郯庐断裂带 第二次平移后 的冷却年龄. (朱光,2007 -2009)
(3)郯庐断裂带南、 北段伸展活动的差异?
朱光等:2009;白垩纪
-古近纪期间,岩石圈 上拱减薄, 控制发育了 一系列断陷盆地,郯庐 断裂带呈现为强烈的走
滑-伸展活动,形成了
中国最重要的含油气盆 地带。
华北板块中三叠By the Early Jurassic, south-central Asia had assembled. A wide Tethys ocean separated the northe continents from Gondwana. Though Pangea was intact, the first rumblings of continental break up could be heard.
◆50年代中期长春地质学院崔盛芹、米家榕、张树 业等根据燕山地区侏罗纪与前侏罗纪的构造不协 调等现象,首次提出了华北、东北存在印支运动, 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八十年代随着华北东 部三叠纪地层和印支期花岗岩的相继发现,华北 地台印支运动的存在与意义才逐渐为大多数学者 所公认。
朱夏:印支期是中朝板块从 南北分异的构造体制向东西分 异的构造体制(东隆西坳)转 变时期 是构造性质由稳定向活动 转化的过渡时期。 印支运动是中国的变格运动。
平移格局与 断裂带南延 呈现出不协 调性
(1)郯庐断裂中南段断裂成因模式
• 转换断层模式(Xu and Zhu, 1987,1994;朱 光,2004b,2006; Okay and Sengor,1992) • 旋转的缝合线模式(Gilder et al.,1999;肖 文交等,2000) • 嵌入碰撞边界模式(Yin and Nie,1993) • 枢纽断层模式(Chang,1996) • 造山后陆内平移模式(Xu and Zhu,1994) • 撕裂断层模式(Li Z X,1994)
密山县知一镇韧性剪切带(孙晓猛等2010)
密山知一敦密断裂韧性剪切带,发生在晚元古代碱长花岗岩之中
糜 棱 岩 温 度 估 计
黑云母 40Ar/39Ar年龄 161± 3Ma(孙晓 猛;2008)
左旋韧性走滑时代与 完达山地体拼贴时代 基本相同
完达山 地体
取样位置
郯庐断裂带在中、晚侏罗世之交(160Ma),再次发生左行平 移。这是太平洋区大洋板块高速斜向俯冲于东亚大陆下的结 果。郯庐断裂带的这次活动,代表了中国东部由古特提斯/古 亚洲构造体制向滨太平洋体制的转变
• 敦密断裂韧性剪切带中首次获得黒云母40Ar/36Ar- 39Ar/36Ar 等时线年龄为161±2Ma(孙晓猛,2008)
• 这一年代学数据应该准确地代表断裂第二期左旋走滑运动并扩 展到我国东北-俄罗斯的时代。依据是: • ①样品采集在东北,直接反映了北段左旋走滑时代; • ②161Ma的年龄值与完达山地体走滑拼贴到佳木斯地块的时代 十分吻合 • ③Wang Yu(2005)获得了白云母40Ar- 39Ar坪年龄在162- 150Ma之间,印证了郯庐断裂南段和北段都存在这一期左旋走 滑活动,代表了南北贯通的时代。 • ④ 160Ma是古亚洲洋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发生转换的时代。 • 说明东亚大陆边缘大规模斜向快速走滑-拼贴增生事件应该发 生在中侏罗世末期,这一时代也代表了滨太平洋开始活动的时 代
• 撕裂断层模式Li Z X,1994;Sun lin chung,1991 • 先俯冲碰撞,后撕裂平移。
枢 纽 断 层 模 式
陆缘走滑-地体拼贴增 生模式 Maruyama,1985;徐嘉炜 ,1987;朱光,2001
(2)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 印支期(徐嘉炜;1984;万天丰,1996a; 2004;王小凤等,2000;朱光等,2006a, 2006b ) • 侏罗纪(Wang Y,2006) • 早白垩世(Marayama S,1986,1997;朱光等 ,2001;吴根耀等,2007)等观点为代表 • 也有的学者认为断裂起源于前中生代 • 大型逆冲活动的期次和时代 • 伸展活动的期次及其时代
西部断裂带
东部褶皱带
东部逆冲断裂带
四平佳-伊地堑 西部逆冲断裂
切割了燕山期碎 裂花岗岩
孙晓猛,2010
分支断层走向集中 在5°-30°范围内 ,而断裂东、西边界 断层的走向为北东 45°方向,分支断层 与边界断层呈锐角相 交,分支断层几乎全 部都具有陡倾特征, 倾角在75°—85°范 围内。说明构造变形 带在逆冲的同时还应 该具有走滑分量,属 于走滑-逆冲断裂带 。根据分支断层与主 干边界断层锐角相交 关系,判断断褶带具 有右旋走滑性质。
中-新生代活动构造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掌握哪些内容:
(1) 中国东部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巨量的岩
浆侵入;(2) 郯庐断裂
(3) 燕山运动;(4)南北向挤压缩距;
(5)东西部沉积构造分异;(6)中国东部中生代裂 谷系的形成;(7)华北克拉通破坏; (8)新生代裂谷盆地和弧后盆地的出现 (9)安底斯型大陆边缘向西太平洋型大陆 边缘的转换
•拉张期:早 白垩世,在沂 沭地区形成了 两堑夹一垒的 构造格局。沿 地堑形成白垩 纪断陷盆地.
郯庐断裂带的 伸展活动开始 于135Ma(早
白垩世)
• 郯庐断裂带北段伸展活动主要发生 在早白垩世(孙晓猛,2010):在 叶赫乡,发现一条出露完好的花状 断裂系。由5条分支断层所组成, 它们均切割了沙河子组。但没有切 割到登楼库组-泉头组,说明营城 期佳伊断裂发生了走滑-伸展作用 。(145Ma)
朱光的工作
大别山东缘郯庐糜棱岩中云母鱼 、多米诺骨牌、旋转残斑
郯庐糜棱岩中 长石书斜构造
郯庐糜棱岩 中旋转残斑、 云母鱼等
对6处张八岭群片岩中15个不同粒级白云母的 40Ar/39Ar定年指示,变形与变质发生在236.2±0.5 Ma—238.0±0.4 Ma之间的中三叠世晚期。
断裂带内部构 造与年代学研究 表明,在华北与 华南板块的陆— 陆碰撞造山期间 ,郯庐断裂带发 生了同俯冲期的 左旋走滑为陆内 左旋转换断层, 三叠纪走滑有没 有延续到东北和 俄罗斯?
郯庐
地壳 岩石圈地幔
郯庐断裂带
出现岩石圈细颈 化现象,为强减 薄带,地幔交代 显著
软流圈
郯庐
郯庐
岩石圈地幔 软流圈
郯庐
(8)郯庐断裂的构造演化
现在一般认为郯庐断裂的构造演化分为7个阶段: 1.郯庐断裂形成阶段,发生在中三叠世,延续到早侏罗世,没 有切割到东北地区。 2.第二次左旋平移,发生在中、晚侏罗世之交。扩展到东北 3.拉张期,发生在早白垩世,在沂沭地区形成了两堑夹一垒的 构造格局,在东北形成断陷盆地. 4.挤压逆冲期, 晚白垩世晚期-末期,形成大型走滑冲断系和 逆地堑 5.右旋平移拉张期,发生在古近纪,形成一系列古近系裂谷盆 地 6.挤压反转期,古近纪末期 7.深切割期(N—Q),以走滑作用为主,郯庐断裂带切穿莫霍 面直达上地幔,导致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及幔源包体沿断裂带展 布.中南段走滑距离400km左右,东北地区160-17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