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
山西组地质岩石描述
山西组地质岩石描述
山西省位于华北地台内部,是中国前寒武系发育、研究程度较高的一个地区。著名的五台群(新太古界)和滹沱群(古元古界)均命名于此。山西是产煤大省,有煤乡的美称。本省出露的最老基底为中太古界的集宁群,沿北部的天镇阳高一带分布,以各种麻粒岩为主,上部含孔兹岩系。新太古界的吕梁群、阜平群和五台群等,下部为浅粒岩、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组合,上部以海相双峰式火山岩为主,夹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在恒山一五台山、云中山一关帝山和中条山等地较广泛地出露。古元古代的滹沱群和巾条群出现变质砾岩、石英岩、板岩、叠层石白云岩和红层等分异良好的变质沉积岩,反映了陆块刚性程度增大以及富氧大气圈出现。本区的盖层沉积始于中元古代,但在和当于河北长城系底部砂岩下面还有较厚的安山岩喷发(如西阳河群);新元古界极不发育,仅见于中条山地区。和华北地台其他部分一样,本区古生代至三叠纪也是稳定地台发展阶段,主要经历了大型陆表海至滨海平原和陆相盆地的演化。其中下古生界以浅海碳酸盐为主,缺失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为近海平原海陆交互相沉积,底部富铁、铝,内部含多层煤。早中生代形成大型内陆湖盆。株罗纪、白
垩纪转为小型山间盆地(大同云岗、宁武一静乐盆地等),其中中件罗统大同组也是含煤岩系。东北部的燕山分区晚件罗世有偏碱性火山岩喷发。中生代末本区转为伸展构造体制,汾渭裂谷系自南向北发展,呈雁行状斜贯全省;大同、繁有碱性檄榄玄武岩喷发;近代地震活动也沿此带分布。
浅谈华北地台北缘老变质岩中金矿的成因
参考文献 【 内蒙古 区域地质 志. 9 ( ) 1 58 . 9 f 刘俊英 等. 质找矿论丛. 9 ( ) 2 】 地 1 36 . 9 【 《 国金矿 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 文集》 3 中 】 沈阳地质勘查 研究所 18 ( ) 9 9 9
[ 鲁春霞 于云江, 4 】 关有志等. 甘肃省土壤 盐溃化及其对 生态环境的损害评估 【_ J自然灾害学 报, 0, (9 —0 . 】 2 10)9 12 0 1I . 【 萱 锋 . 引黄 灌区耕地土壤盐渍 化调查与抗盐植 物选 育【】 5 】 宁夏 M . . 人民出版社, 0 . — 9 银川 宁夏 2 6 3 5. 0 5 【 6 】张源沛, 克林J 胡 李保国等 - 银川平 原土 壤盐分及盐渍土 的空间分布格局 Ul 】 农业工程学 报 0 (. — 3 2 9 ) 2. 0 71 9
f h d o y ee e I.P d s h r.0 31 3 . 7 3 o y r x lr l s J e o p e e2 0 , (} 2 —2 2 a 1 3 2
【 朱庭芸 . 区土 壤盐渍化防治 【 . 2 l 灌 M】 北京. 农业出版 社 19 . —3 . 92 2 8 3 【 张俊伟. 3 l 盐碱地 的改良利用及发展方 向U. 业科 技信息, 14. — 4 】 农 2 1 J3 6 . O 【6
华北克拉通演化史
二、华北克拉通演化史
1.太古代的构造及其演化
(1)最早的陆核 35亿年左右的构造-热事件形成了一小块最早的陆壳,不过他的轮廓和构造面貌都尚难确定
(2)陆核阶段(迁西期) 35-30亿年其间,是我国境内几个陆核的形成阶段。古岛链式的陆核在华北地台北缘呈东西向分布。这些陆核主要由麻砾岩相、角闪岩相得神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组成。当时地壳厚度较薄,热动力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混合岩化作用及深变质岩中的小型塑性揉皱构造比较发育。这些早期陆核的构造往往被后期构造运动所改造而变的复杂化了。
(3)萌地台形成阶段(阜平期) 30-25亿年的晚太古代后期,是陆核向萌地台演化的阶段,在此阶段大地构造的差异性明显起来,首先表现在岩相分异上。大约发生在25亿年的构造热事件,即阜平运动,对华北地台的基底的演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内蒙地区形成了一个近东西向的褶皱带,其中复背斜及复向斜构造发育。阜平运动导致地壳垂向增厚,同时在横向上是一些孤立的陆核增大并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华北萌地台。这时,在地台的周围,区域构造走向基本上与边界线走向一致,在地台的内部存在着一近似于S行的构造,从而奠定了华北地台基底构造的轮廓。
2.早元古代的构造及演化
早元古代又可分为五台期(25-22)和吕梁期(22-18.5)两个阶段。
(1)雏地槽-雏地台阶段(五台期) 早元古代早期华北地台北缘的辽-冀-蒙雏地槽,为近东西向的活动带,他是在太古代构造演化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五台运动造成了雏地槽的褶皱,稳定地块进一步扩大。五台运动之后华北进入了走元古代晚期的发展阶段,虽然在五台使得华北地台活动带的范围的缩小,但是早元古代晚期的大地构造格局,基本上继承了走元古代早期的特点。
天津地质调研报告
天津地质调研报告
天津地质调研报告
一、地理概况
天津市位于中国东北沿海,毗邻渤海,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总面积约为11916.85平方千米,地形地势平坦,全市平均海
拔4米,最高峰为蓟县冶茶岭,海拔854.4米。天津属于北温
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是主要特点。
二、地质概况
1.地质背景
天津地处华北地台东北边缘,地质构造复杂,属于华北地壳阳山期造山运动的东北边界地区。地质时代上,天津地区主要由古生代地层构成,主要包括元古宙、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等。
2.地质特征
天津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主要有北华山褶皱、花岗岩、玄武岩和沉积构造等。北华山褶皱是天津市最重要的构造,是华北地台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带。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地区,玄武岩主要分布于中北部和南部山地,而沉积构造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
3.灾害情况
天津地处受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带。过去的几年里,天津经历了多次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事件。特别是2015年8月天津港爆炸事故,使天津的地质和环境问题受
到了广泛关注。
三、矿产资源
天津市地下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盐矿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位居全国前列;铁矿资源也较为丰富,但大多为中低品位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但在部分地区的海域有潜力开发。
四、环境问题
天津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天津地区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导致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严重。水污染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土壤污染则主要是由于工业废物的堆放和工地污染所导致。
华北地台金刚石包裹体特征及意义——以山东蒙阴为例的开题报告
华北地台金刚石包裹体特征及意义——以山东蒙阴为例的
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金刚石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体,其成因可以分为自生和外来两种。在华北地区,由于岩
浆活动和造山过程的影响,华北地台上形成了相当数量的金刚石包裹体。其中,蒙阴
地区是华北地区较为典型的金刚石岩石体产出区之一。该地区黄岗岩体等矿化岩浆体
中存在有大量的金刚石及其包裹体。因此,研究蒙阴地区的金刚石包裹体特征与成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华北地区金刚石成因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华北地台金刚石包裹体形态、组成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蒙阴
地区金刚石包裹体的形成成因,并拓展华北地区金刚石的矿床成因研究。
研究内容:
1. 金刚石包裹体的形态特征及分类
2. 金刚石包裹体组成特征分析
3. 金刚石包裹体形成机制探讨
4. 典型金刚石包裹体分析与其成因关系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仪器对蒙阴地区金刚石包裹体进行形态、成
分等方面的分析,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借助现代地质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知识,结合岩石圈演化史,探究金刚石包裹体形成的深层机制。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将对蒙阴地区金刚石包裹体的成因与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性的探索研究,并
对华北地区金刚石成矿规律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
研究结果也将为区域金刚石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古地理及煤层变化规律
华北地台是我国古地理构造中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本溪组—山西组
是华北地台上的地层序列之一。它记录了华北地台在中生代纪中、晚
期的古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地质资源之一。通过对本溪组—山西组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华北地台古地理环
境的演变过程,还可以为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地层分布及发育特征
1. 本溪组—山西组地层分布
本溪组—山西组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西部及北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份。该地层序列的地理范围广阔,地层发育较为完整,
是华北地台上重要的地层之一。
2. 本溪组—山西组发育特征
本溪组—山西组包括本溪组、三道庙组、兴和组、鲁山组、文水组等
多个地层单元,地层统计厚度较大,发育特征明显。其中以煤炭资源
最为丰富,煤层的数量和产煤条件较好。
二、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
1. 本溪组—山西组古地理环境初步概述
本溪组—山西组地层的堆积环境主要包括湖泊相、河流相、河口相等。这些地质特征表明华北地台在中、晚期的古地理环境主要受陆相沉积
环境影响,煤层的形成大多与湖泊、河流沉积环境有关。
2. 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本溪组—山西组的研究发现,华北地台在中生代纪中、晚期主
要经历了陆相向湖相演变的过程。在湖相发育时期,煤层形成条件逐
渐成熟,煤炭资源得到了充分的积累。
三、煤层变化规律
1. 煤层的数量和产煤条件
本溪组—山西组地层序列中煤层的数量较多,产煤条件较好。其中以
三道庙组、兴和组等地层单元的煤炭资源为主,厚度较大,成矿条件
较为有利。
2. 煤层的储量和分布特点
本溪组—山西组地层中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分布区域广阔。煤炭资源
华北地台
1、太古宙—古元古代:原生陆壳块体形成 2、中元古代古劳亚大陆的形成 3、新元古代—早寒武世:西伯利亚地台与古 劳亚大陆的分离 4、中寒武世(536Ma):古劳亚与 Rodinia 构造拼接并形成 Pannotia 5、寒武纪末(510Ma):Pannotia 超级古 陆的解体 6、奥陶纪晚期(440Ma):古劳亚大陆分裂
一、华北克拉通与全球构造 二、华北克拉通的形成与破坏 三、华北克拉通的主要断裂 四、华北克拉通的成矿作用
一、华北克拉通与全球构造
西伯利亚地台、 加拿大地盾与中国的华北地台具有特殊 的渊源关系。三者由太古宙原生陆壳块体, 于古元古代 末通过造山运动碰撞聚合在一起 ,形成了古劳亚大陆 (王荃,2011)。此即中国的长城系、蓟县系,俄罗斯西 伯利亚的里菲系和北美洲的层群 A、层群 B。中寒武世之 初(536Ma)古劳亚大陆与形成于 1000~1300Ma 的 Rodinia 发生构造拼接,缔造了超级大陆———Pannotia。 寒武纪末期 510Ma,Pannotia 解体并一分为二,在古劳 亚大陆与古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地域形成了南太平洋。 直 到奥陶纪晚期即 440Ma 前后,古劳亚大陆分裂,华北地 台也才分离出来。
1、克拉通化及其意义 2、华北的克拉通化与陆块形成 2.1、陆核与巨量陆壳形成 2.2、 新太古代末的克拉通化过程与标志 2.2.1 新太古代晚期微陆块拼合 2.2.2 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化 2.2.3新太古代末克拉通化的标志 3、古元古代活动带与克拉通再造 3.1、活动带、高温高压变质与板块构造的雏形 3.2、华北克拉通再造及其标志
华北盆地构造特征
在我们伟大祖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沉积岩总面积约354 万平方公里,星罗棋布地分部着近300 个沉积盆地,发育着从震旦亚代到新生代的沉积岩系。从古老的前震旦亚界变质岩系到到最新的第四系都找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海域辽阔,面积285万平方公里,共有10 个大中型沉积盆地,初步勘探证实,大都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
(一)华北盆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辽宁等省市的全部或一部分及渤海海域,面积近20 万平方公里。盆地东临胶辽隆起,西与太行山隆起为邻,北为燕山台褶带。是一个新生代的沉降平原,广为第四系所覆盖。
华北盆地是迭置在华北地台古生界盖层之上的中、新生界断陷盆地。有人也称其为复式迭加型沉积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震旦亚界、古生界与中、新生界海陆两套沉积地层,累计厚度约33000 米。
吕梁运动后,沿着内蒙地轴南缘,张家口-北票深断裂南侧形成了一个北北东方向的沉降带,沉积了晚元震旦亚界,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厚达9000 余米。青白口纪末的蓟县运动使华北地台曾一度上升,早寒武世时又沉没在浅海中,一直延续到中奥陶世末才结束。
在内蒙古陆以南和鲁东古陆以西的广阔浅海内,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泥质岩和蒸发岩,厚1000-1500 米。这是一套有利的生油气岩系。加里东运动使华北地台整体上升成陆,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和岩溶作用。中石炭世又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海陆交替相煤系地层,厚200-400 米。二叠纪为陆相碎屑沉积,仅堆积在一些坳陷内,厚度不等,300-1500 米。中生代三叠纪分部零星,仅在太行山东麓的平顺、峰峰和燕山的平泉有沉积,广大地区均未发现,说明印支运动在华北地区主要以大面积隆起为主。侏罗、白垩系主要分部在一些断陷盆地内,燕山地区沉积厚度大可达100余米;辽胶地区7000 余米;河淮地区厚2800 余米;鲁西和太行山地区厚度更小。这些断陷和凹陷为华北盆地的进一步大面积坳陷开创了基础。
沧州渤海新区天气和地质分析
沧州渤海新区天气和地质分析
一、天气分析
沧州渤海新区位于渤海湾沿岸,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冬季相对寒冷而湿润,夏季相对炎热而潮湿,春秋季温暖而干燥。夏季的温度较高,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高气温可达30℃以上;冬季相对寒冷,平均气温在0℃左右,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全年降水量较为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此外,由于渤海湾的影响,该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影响,台风带来的降水和风力对该地区的农业和渔业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地质分析
沧州渤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和渤海湾沿岸,地形相对平坦。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华北地台、渤海湾坳陷带和渤海湾海盆等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华北地台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之一,由于受到构造抬升的影响,该地区地势相对较高。渤海湾坳陷带和渤海湾海盆则位于渤海湾的下部,是古老的陷落构造,由于受到沉积物的填充,地势相对较低。
沧州渤海新区地质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盐矿等。煤炭资源储量较大,是该地区的主要能源之一,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是该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盐矿资源储量丰富,渤海盐田是我国盐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对于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由于渤海湾的影响,沧州渤海新区地区地质活动较为频繁。地震和地质灾害是该地区的常见自然灾害。地震频发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
北部和东部,虽然震级较小,但对当地的房屋和基础设施有一定的影响。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和地面沉降等,主要发生在渤海湾沿岸地区,对当地的农田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威胁。
北京地区的地质构造
北京地区的地质构造
(一)地质构造分区
北京市大地构造处于华北地台中部—燕山沉降带的西段。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既经历过大幅度地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积,又产生过剧烈的造山运动。特别是在中生代以燕山运动为主的构造变动,奠定了北京地区地质构造的基础骨架以及地貌发育的雏形。
伴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动与断裂变动广泛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特别是酸性深成侵入岩体和中性喷出岩体的分布最广。反映了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强烈活动程度。之后,再加上新生代自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北京市的地质发展历史和地貌类型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
北京市除去最北端(指怀柔县长哨营以北地区)外,广大地区都位于燕山沉降带范围之内。在此区间,中、上元古界特别发育,是一套基本上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呈明显不整合关系覆盖在变质岩系之上,成为古老变质岩系之上的第一个盖层。属于华北地台上一个狭长下陷地带。再根据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等特点,可将本市划分为三个大的地质构造区。(见图2-1)。1.西山凹陷(1)北京西山褶皱隆起区(2)北京向斜区(3)大兴隆起区2.北山隆起(4)青白口穹窿区(5)延庆昌平活动断裂区(6)密怀升起断裂区3.蓟县凹陷(7)平谷稳定褶皱区
图2-1北京地质构造分区示意图
1.西山凹陷
包括北京西山山区和平原区的大部分。地质特征是自晚古生代到中生代期间,地壳运动一直处于下降凹陷状态,因而堆积了巨厚沉积物(见表2-5上古生界、表2-6中生界地层表)故称之西山凹陷。后经燕山运动影响,西部褶皱隆起成山(即北京西山);其东部则下沉埋藏于现代平原之下,上面覆盖有新生代的松散沉积物,形成北京平原。根据地质构造变动的差异本区又可划分为三个地质构造单元(见图2-2)。
华北地台东部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华北地台东部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林玉祥;朱传真;赵承锦;吴玉琛;李佳;李秀芹
【摘要】以明确华北地台中奥陶世沉积格局分布及演化特征为目的,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华北地台东部中奥陶统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并以三级层序为单位进行沉积相分析和岩相古地理编图。从层序地层的等时性出发,研究了本区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华北地台东部中奥陶世以持续海侵为主,层序地层的发展受海侵规模、时间及短暂海退的影响,中部地层发育最为齐全。古地理格局总体上表现为南北高、中间低,早期至晚期演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明显的发展性。古地理环境受构造和海平面变化综合作用的影响,随着海侵扩大,云坪沉积减少,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占据绝对优势。各期沉积相的分布格局有所差异,但整体而言,继承性明显,南北两侧的隆升格局造成南北分化显著,沉积相带南北对称,开阔台地常为南北两侧的局限台地所夹持,反映了构造隆升背景下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敏感性。沉积过程的多旋回性和岩性组合的韵律性使得中奥陶统形成了多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中新生界保存条件较好的渤海湾盆地区为有利勘探区。%We subdivided the Middle Ordovician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Platform into five level 3 sequences using sequence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correla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clear sedimentary patterns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Sequence palaeogeographic maps of sedimentary facies were drawn, and the coastal evolutions were de⁃scribed using detailed sequence isochronism. Persistent transgression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Platform during the Middle Ordovician.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at fiv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 took the appearance of some inherited features coexisting with significant
论述华北地台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中国区域地质学》结课论文
姓名:***
学号: **********
所在院系: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任课教师:***
开课院系: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论述华北地台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崔晓歌
摘要:华北地台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块,其形成发展过程迄今已有38亿年的历史,
由于它有更为复杂的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史,记录了几乎所有的地壳早期发展与中生
代以来的重大构造事件,所以成为众多地质学家研究的对象。华北古陆的形成演化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地台的形成阶段(3800Ma-1700Ma),(2)地台的稳定发展
阶段(1700Ma-250Ma),(3)中生代构造格局的转变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250Ma至
今)。
关键词:华北地台,陆壳演化,克拉通破坏
0 引言
在地质历史中,任何一个地质单元的区域构造发展与演化都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大地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华北地台的分布面积约有300000 km2,是中国境内保存较好的古陆块。华北地台有大于 3.8Ga的古老历史遗迹,构造演化复杂,岩石类型多样,极具特点(翟明国,2010)。由于其具有复杂的多阶段构造演化史,几乎涵盖了大陆演化中所有的科学问题,所以成为众多地质学家的研究对象。概略的讲,它的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这大致反映了地球演化天文阶段和地质阶段的重要特征,这种周期现象或节律规律应是地球和宇宙系统的普遍规律(牛树银,1997)。
1资料收集与整理
1.1上网查阅(例如中国知网CNKI)
1.2 老师及同学介绍
1.3 图书馆查阅文献
2结果与讨论
华北地台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下面分别做讨论。
华北地台南部地区寒武系沉积特征
[ 摘 要 ] 华北地 台南部地区下古生界以碳酸盐沉积为主, 为典型的陆表海环境。由于钻遇下古生代地层
表 1 华 北 地 台寒 武 系潮 坪 沉 积 亚 相 划 分 序号 潮 坪 亚 相 岩 性 组 合
l 区域 地 质 概 况
华北 地 台南 部包 括 华 北 地 块南 缘 构 造 带 , 南 华 北 盆 地 和鄂尔 多斯 盆 地 南 缘 部 分 地 区 , 受 控 于 秦 岭
一
大 别构 造带 , 新 生代 东部 构造 演化 和 郯庐 断裂 L 1 ] 。
2 0 1 3年 3月
中 国石 油 大学 胜 利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g l i Co l l e g e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Ma r . 201 3
要 亚 相 组 成 部 分 。如 果 其 中 白 云 岩 占地 层 厚 度
2 沉 积 相 类 型 及 特 征
2 . 1 潮 坪 沉 积 相
4 0 ~6 0 9 / 6 , 则 为灰 云 坪 , 主要 岩石 组 合 为 白 云岩 、 豹皮 灰岩 , 白云质 灰岩 夹泥 晶灰 岩 ; 白云 岩厚 度 占组
华北地台南缘苏-鲁-皖地区中-新元古界的重新划分与对比
究, 将淮南 一 凤 阳一带的前寒武系 自 下而上分为曹
店组 、 八 公 山组 ( 伍 山石英 砂 岩 ) 、 刘 老 碑组 ( 杏 山页
岩) 、 寿 县组 ( 四十 里 长 山组 ) 、 九里 桥组 和 四顶 山组
岩” 和“ 绵山灰岩层 ” 。李 四光于 1 9 3 6 年将淮南 一 凤
阳上前 寒 武 系 自下 而 上 分 为伍 山石 英砂 岩 , 杏 山页 岩, 官 家 庵 硅 质灰 岩 和 三 尖 山灰 岩 。谢 家 荣 ( 1 9 4 7 )
料, 笔者将本 区原“ 青 白口系至震旦 系” 的地层 重新划分为 中元界长城 系 一蓟县系的徐淮群下部, 金州 系的徐 淮群上
部, 新 元 古 界 下 部 的 淮 南 群 和 新 元 古 界 上 部 的 南 华 系 。 本 区凤 台组 冰 碛 岩 - b劳伦 古 陆 西缘 7 5 0 M a 的 拉 皮坦 群 冰 碛 层
( 1 9 5 8 ) 、 杨志坚( 1 9 6 0 ) 、 朱兆 玲 ( 1 9 6 4 ) 等最 终 建立 起 淮 南 一凤 阳一 带 的地层 层 序 : 伍 山组 , 刘 老碑 组 , 四
十里长 山组 , 九里 桥组 和 四顶 山组 …。1 9 7 6 年 一1 9 8 4 年, 安 徽 省 区域 地 质 调 查 队 、 安 徽 省 地 质 科 学 研 究
组、 望 山组 、 金 山寨 组 与沟 后组 , 其 上 也 被下 寒 武统 假 整合 覆 盖 。淮 南 与淮 北 的地层 系 统 如何对 比 , 与辽 东半 岛南 部金县 一旅 大地 区地层 与 复县地 区地
华北地台金伯利岩的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Advances in Geosciences 地球科学前沿, 2023, 13(3), 292-303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g https:///10.12677/ag.2023.133028
华北地台金伯利岩的岩石矿物学及
地球化学特征
司博文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收稿日期:2023年2月24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5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31日
摘 要
金伯利岩因携带地幔捕虏体,使得人们得以研究地幔动力学、探讨岩石圈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同时也因携带金刚石,使得工业、珠宝业等各行各业经济得以发展。但由于受到研究思路与手段的限制,金伯利岩的研究始终停滞不前。非洲、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至发现金伯利岩以来,金刚石产量遥遥领先,2016年全球的金刚石产量达到1.28亿克拉,排名前五位分别是俄罗斯、博茨瓦纳、加拿大、安哥拉、南非,中国金刚石的产量似乎一直没有突破。国内,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产出背景主要在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大地构造单元。其中,具有重大开采经济价值的仅蒙阴与复县两处的含矿金伯利岩岩区,又以50号岩管的金刚石质量为上等。本文综述华北克拉通的发展与演化、华北地台金伯利岩区域地质构造与华北地台各岩区含矿金伯利岩的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旨在通过描述各岩区的金伯利岩的不同偏差,与金刚石的品味和质量是否具有关联性。
关键词
华北地台,金伯利岩,华北克拉通,蒙阴,复县
地层组的介绍
第一节地质
一地层形成
本县地层结构属于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一部分,本境在中生代以前的地质发展史与华北地台同升降共沉浮。华北地台基底是前震旦系地槽型碎屑沉积,经吕梁运动地槽褶皱抬升,形成了地台的基底。
从本县双湖峪镇和马岔乡麻湾村两个钻孔地质资料证明,本境自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沉积以后,由于早期加里东运动的发生,抬升成陆地。后经过长期风化剥蚀,顶部形成凹凸不平的古地表形态。中石炭纪地壳下沉,为海水淹没,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的侵蚀面上,沉积了中石炭系本溪组地层。由于当时还原介质的存在,氧化界面位置的改变,分别沉积了菱铁矿及黄铁矿。同时因为本区域地体不稳,黄铁矿层受到氧化,加之其它沉积物的破坏,形成铝的酸性溶液,沉积成铝土矿。这时上石炭纪台向斜不稳定,气候温和潮湿,因此发展形成海陆相交互的煤系沉积层,即上石炭系太原组地层。到二迭纪时,特别是后期,经海西运动,以及台向斜四周的山西、六盘山区、秦岭等处地壳相继升起,形成鄂尔多斯台向斜区独立的内陆盆地沉积单元。海水完全退去后,本区脱离海侵,呈河湖
相为主的陆相沉积,成为含有煤层、煤线的下二迭系地层。后期又因气候逐渐趋于干热,使上二迭系石千峰组地层为红色岩系。三迭纪时,因秦岭不断上升,湖盆中心不断北移到本区,形成生成石油的有利地带——上三迭系延长群含油岩系。三迭纪末,又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发生抬升,经过一段的沉积间断,又开始拗陷下沉,沉积了侏罗系地层。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地壳升起,发生剥蚀,周围贺兰山、桌子山等区褶皱成山,形成陕北盆地。使在侏罗纪末期的侵蚀面上,普遍沉积了白垩系地层,到下白垩起,又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台向斜抬升,结束了内陆湖盆的沉陷历史。因升降运动剧烈,地形高低悬殊,剥蚀作用强盛,堆积了河流相的砂砾岩。由于上白垩纪本区持续上升,因此剥蚀愈强,所以缺失白垩系地层。中生代以后,受燕山运动末期和早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遭受漫长的侵蚀切割,形成以下白垩系及其以前地层为主的基岩低山丘陵,缺失老第三系和中新统地层。到上新世的早期,地壳开始下降,在凹凸不平的古侵蚀面上,沉积了河漫滩相和风化残积层——三趾马红土层。上新世末,地壳略有上升,发育了雏形水系。下更新世初,地壳较为平稳,在低凹处和河谷堆积了砂砾层等。此后随着气候变干变寒,侵蚀减弱,沉积了午城黄土。中更新世早期,地壳又略有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华北克拉通的形成与破坏
华北克拉通具有 38 亿年的漫长历史。在太古宙, 华北克拉通经历了:> 3.0 Ga的陆核与微陆块的 形成; 2.7~ 2.9 Ga的陆壳增生; 2.5 Ga 的岩浆、 变质作用与克拉通化; 2.3~ 1.9 Ga的古元古代活 动( 造山)带; 1.8 Ga的基底隆升与裂谷 -非造山岩 浆事件。在新元古代-古生代, 华北克拉通处于相 对稳定的地台状态, 其南、北缘受到秦岭造பைடு நூலகம்带和 中亚造山带的影响; 在中生代, 华北克拉通则经历 了强烈的中生代构造格局的转变和克拉通的破坏 与重建;在新生代, 华北克拉通的东缘属于环太平 洋构造带的一部分。
1、克拉通化及其意义 2、华北的克拉通化与陆块形成
2.1、陆核与巨量陆壳形成 2.2、 新太古代末的克拉通化过程与标志
2.2.1 新太古代晚期微陆块拼合 2.2.2 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化 2.2.3新太古代末克拉通化的标志 3、古元古代活动带与克拉通再造 3.1、活动带、高温高压变质与板块构造的雏形 3.2、华北克拉通再造及其标志
1、太古宙—古元古代:原生陆壳块体形成 2、中元古代古劳亚大陆的形成
3、新元古代—早寒武世:西伯利亚地台与古 劳亚大陆的分离
4、中寒武世(536Ma):古劳亚与 Rodinia 构造拼接并形成 Pannotia
5、寒武纪末(510Ma):Pannotia 超级古 陆的解体
6、奥陶纪晚期(440Ma):古劳亚大陆分裂
一、华北克拉通与全球构造 二、华北克拉通的形成与破坏 三、华北克拉通的主要断裂 四、华北克拉通的成矿作用
一、华北克拉通与全球构造
西伯利亚地台、 加拿大地盾与中国的华北地台具有特殊 的渊源关系。三者由太古宙原生陆壳块体, 于古元古代 末通过造山运动碰撞聚合在一起 ,形成了古劳亚大陆 (王荃,2011)。此即中国的长城系、蓟县系,俄罗斯西 伯利亚的里菲系和北美洲的层群 A、层群 B。中寒武世之 初(536Ma)古劳亚大陆与形成于 1000~1300Ma 的 Rodinia 发生构造拼接,缔造了超级大陆———Pannotia。 寒武纪末期 510Ma,Pannotia 解体并一分为二,在古劳 亚大陆与古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地域形成了南太平洋。 直 到奥陶纪晚期即 440Ma 前后,古劳亚大陆分裂,华北地 台也才分离出来。